1. <rp id="zsypk"></rp>

      2. 實用文檔>童趣優秀教案

        童趣優秀教案

        時間:2024-10-16 21:10:36

        童趣優秀教案

        童趣優秀教案

        童趣優秀教案

          一、教材簡析: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章僅用221個字就生動細致地敘述了兩件作者兒時自以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戲蚊于素帳”看到“鶴唳云端”的景象,二是“觀蟲斗草間”遇到“龐然大物”的經過,極富聯想和想象,意趣即由此生成。

          二、教學目標:

          1、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通過反復誦讀直至背誦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2、指導學生識記文言詞匯,理解并積累“明察秋毫”“夏蚊成雷”“怡然自得”“龐然大物”等成語的意思及妙用;品位文中的精彩語句。

          3、讓學生學會觀察、聯想和想象,學會發現問題、探究問題。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緯度來設計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反復誦讀直至背誦并且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味作者的精神體驗——物外之趣。

          教學難點:著重從閱讀和寫作方面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的習慣。

          四、教學準備:

          學生:1、接受文言文學法指導。

          2、誦讀課文領會課文大意,至少讀三遍。

          3、上網或從圖書館搜集有關沈復及其《浮生六記》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

          教師:1、對學生進行文言文的課前學法指導:

          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特點是簡潔、典雅。它與現代漢語一脈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難學,學習文言文是為了繼承民族的文化遺產,又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歷史,還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學好文言文關鍵在于培養語感。一是要熟讀、背誦,體驗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慣:二是要用心領悟,目的是為了把“言”和“意”融為一體,見“言”而知“意”;三是不斷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言文的表達工具。學習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視朗讀背誦。在朗讀時,要很好地把握語氣和節奏,要大聲地讀,讀出點文言味兒來,讀出文章的主旨。

          (由于本文是學生入校后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師有必要談談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方法。)

          2、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好多媒體設備。沒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準備幻燈片和投影儀以及一些關于“童趣”的掛圖。

          五、設計思路:

          這是一篇文言短文,根據文體特點和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這一課時,可引導學生大體按照誦讀感知——品讀賞析——探究討論——延伸拓展——總結評價幾個步驟進行學習。

          (新課標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過程,強調學法指導,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六、教學過程:

          (一)利用經驗儲備和聯想導入新課:

          我們每個人都從童年走來,每當想起童年時,一件件趣事就清晰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一件、兩件、三件……每一件都是那么有趣,那么令人回味無窮。不過,老師今天想聽同學們講述一下自己的童年,把你童年中最有趣的事講給大家,我們一塊來分享你的樂趣,好嗎?(學生二、三人講童年趣事)

          噢,原來,同學們的童年也有如此多的趣事,這也許會成為你一生永恒的回憶。其實,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真、最純、最令人難忘的時期,常人如此,那些偉人,名人也一樣。說到這里,同學們能聯想到哪些名人或偉人的童年趣事呢?(學生可能想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等,教師也可展示幾幅童趣畫面。)

          (圖像可以創設情境,為課堂注入活力,進一步激發情趣,創造閱讀期待。)

          教師過渡:可見,名人的童年也和我們一樣,充滿了童真、童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清代文學家沈復的童年有哪些趣事?我們一塊來欣賞他寫的一篇非常有趣兒的文章——《童趣》。

          板書課題,簡介作者(指導學生看課文注解①了解作者和出處。)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效果:哪一位同學能告訴老師你從注解①中了解了什么?

          教師補充:關于課文的出處和作者老師再補充幾點:作者沈復是清朝乾隆年間人,他首先是一個落魄的商人。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琵琶》中有“商人重利輕別離”的詩句,但沈復并非如此,從他的自傳體作品《浮生六記》(《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中我們感悟到的是人世間至真至純的情感,從中窺到了人性人情之真,趣味興致之真。今天,我們就通過讀他的《童趣》一文來體味這種趣味興致之真。

          解題: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閱讀時我們不能忽視題目。從這個題目看,課文的重點應落在哪個字上?(師板書“趣”)

          (引導學生回憶童年趣事——聯想所了解的名人童年趣事——探究清代文學家沈復有哪些童年趣事,導入課題,簡介作者。新課導入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這種交流式導入,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和諧氣氛,從而以最佳狀態進入新課教學。)

          (二)感知積累:

          1、指導學生試讀課文

          下面,我們就來看作者是怎樣寫這種“趣”的。

          教師指導文言文誦讀方法:請同學們注意:學習文言文最重要的任務是誦讀,誦讀的要求:一是讀準字音,二是讀清句讀和停頓:三是讀出語氣和感情。下面請一位同學試著讀一遍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讀的是否符合要求。

          (重視學習過程,注重方法指導)

          引導學生自薦選讀課文段落或朗讀全文,提示聽者注意字音、停頓、感情方面是否恰當,還要注意根據文字展開想象。然后師生共同評讀,即談談自己為什么這樣讀或者建議別人怎樣讀。

          (尊重讀者的勞動,尊重聽者的建議,相互取長補短。從而能夠很好的處理讀音、停頓、感情等,實現了培養學生語感的目標。并通過后面的練習讀文加以鞏固。)

          教師強調指導:

          ①字音: 童稚[zhì] 擬[nǐ]作 鶴唳[lì] 凹凸[āo’tū]

          龐[páng]然大物 癩蝦蟆[làiháma]

          ②句讀、停頓。

          ③要讀出一種輕松、愉快、自得其樂的語氣來。

          2、學生自由誦讀(為學生提供感受和體驗揣摩的機會)

          3、概括課文內容。(注重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悟和把握)

          4、合作學習:四人為一組,借助小字注釋,復述課文內容,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可以每人講一節,也可以推選一人主講,其他人補充完善,不明白的地方要進行思考探究,也可以請求其他小組的同學幫助解決,也可以舉手問老師。教師不斷巡視,及時了解合作學習的情況,并參與到小組的討論和爭議中去,然后在了解學生合作學習情況的基礎上,面對全體同學強調重點字詞,如果學生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全班合力解決,必要時點撥深化。

          (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的翻譯,不求字字落實,學生能對照注視說出大意即可。)

          5、師生共同解疑,教師還要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師:課文中還有幾處,因為沒有注解,老師沒有讀懂,請

          同學們幫我解決

          ①故時有物外之趣 ②心之所向則……

          ③徐噴以煙,使其…… ④蹲其身,使與臺齊

          ⑤以叢草為林 ⑥吞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生:(主動幫老師解決以上問題)

          (老師以求教學生的方式檢查可以滿足學生的成就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體現了師生間的交流合作。)

          師:另外,從此文中,我們還學到了一些成語,或聯想到一些成語,有哪些?

          生:(可能回答“明察秋毫”“怡然自得”等,如果有些想不到教師可提醒。)

          (引導學生注重積累。到此為止,學生對課文內容已經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和理解,為下一步的品讀賞析奠定了基礎。)

          (三)品讀賞析:

          課文追憶了作者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爛漫的童趣,下面,請同學們仔細地品讀一遍課文,品味文中精美的語句,把你認為最有趣的地方推薦給同學們,并說明理由,好不好?

          (生品讀、推薦精彩語句,師生共同交流,欣賞)

          如:①余憶童稚時……(憨態可掬,童真童趣融于其中)

          ②心之所向,則……也(想象奇特)

          ③徐噴以煙……(非童稚不能為也)

          ④忽有龐然大物……(照應上文“以…為…”,兒童特有的感受,非世俗成人所能想到)

          ⑤神定……驅之別院(物我同趣,令人啞然失笑)

          (指導學生仔細讀課文,品味文中精彩語句,運用聯想和想象,再造文中景象,學生間互相交流感受)

          (四)探究討論:

          指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就課文結構、內容、寫法、順序、語句理解等方面,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四人一組,合作選題,集體研究。教師準備以下課題:

          這些趣事,是作者通過仔細觀察,通過聯想和想象的來的。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那么,讀了這一課,你能就課外結構、內容、寫法、順序、語句理解等方面提出一個有價值的課題進行研究探討嗎?

          教師準備以下課題:

          ①聯系全文“物外之趣”“物內之趣”指什么?

          物內之趣——細察其紋理。

          物外之趣——依據事物的特點,在頭腦中創造出超出事物本身特性的新事物,從中得到的樂趣。這種“物外之趣”是借助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創造出來的,在文中一是指童年樂趣,一是身處塵世難得的閑情

          ②從作者的作文思路入手,請說明第3段置于文中的合理性。

          ③從情景聯想出發,“怡然稱快”與“怡然自得”的情趣在文中是怎樣產生的?

          ④第四段作為一個兒童故事,其童趣表現在什么地方?

          (五)延伸拓展:

          其實,文中所寫的童趣,我們同學也可能聽說過、見過,甚至經歷過,所以讀起來特別親切。下面我們來看周作人的一次童年經歷,共同體味一下其中的童趣。(課件展示周作人的一篇散文,體味其中的童真童趣)

          (六)總結收獲:

          課文我們已學完了,我們讀文章也是為了寫,請同學們從寫作的角度說一下你學習這一課的收獲。

          (七)結語: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作者童年時豐富奇特的想象和天真爛漫的情趣,以及身處塵世時那種超然物外的閑情,認識到了童心的純真,童趣的美妙。同學們,讓我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永遠保持一顆童心,用心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樂趣,用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八)作業設計:

          1、背誦全文。

          2、回憶自己童年時的趣事,試著寫出自己所體驗到的“物外之趣”,字數500字以上。

          (背誦既是對課堂內容的鞏固,也是對文言知識的積累,讓學生自己動手寫,可加深對“物外之趣”體會,也是課堂的延伸。)

          七、資料鏈接:

          《浮生六記》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題,依次是《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據考證,最后兩卷系偽作,文字亦不如前。

          (周作人《蒼蠅》選段)蒼蠅不是一件很可愛的東西,但我們在做小孩的時候都有點喜歡他。我同兄弟在夏天乘大人們午睡,在院子里棄著香瓜皮瓤的地方捉蒼蠅。蒼蠅共有三種:飯蒼蠅太小,麻蒼蠅有蛆太臟,只有金蒼蠅可用。金蒼蠅即青蠅,小兒謎中所謂“頭戴紅纓帽,身穿紫羅袍”者是也。我們把他捉來,摘一片月季花的葉,用月季的刺釘在背上,便見綠葉在桌上蠕蠕而動,東安市場有賣紙制各色小蟲者。標題云蒼蠅玩物,即是同一的用意。我們有時把他的背豎穿在細竹絲上,取燈心草一小段放在腳的中間,他便上下顛倒的舞弄,名曰“戲棍”;又或用白紙條纏在腿上縱使飛去,但見空中一片片的白紙亂飛,很是好看。倘若捉到一個年富力強的蒼蠅用快剪將頭切下,他的身子便仍舊飛去。

          希臘路吉亞諾思(Lukianos)的《蒼蠅頌》中說:“蒼蠅在被切去頭之后,也能生活好些時光”,大約兩千年前的小孩已經是這樣的玩耍的了。

        《{首页主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童趣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雨花石的優秀教案09-14

        優秀教案《My Favourite Food》02-21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落日》優秀教案(精選8篇)10-03

        課文《通分》的優秀教案(精選10篇)04-10

        優秀教案評選方案范文參考02-25

        迎接美好未來優秀教案02-22

        水平二《玩紙》的優秀教案03-19

        普通話變調優秀教案04-11

        《小鬧鐘》優秀教案(精選10篇)04-25

        用戶協議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

          2.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片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国产 | 午夜性999性久久久久 | 天天看片在线精品 | 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童趣優秀教案

            童趣優秀教案

            童趣優秀教案

              一、教材簡析: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章僅用221個字就生動細致地敘述了兩件作者兒時自以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戲蚊于素帳”看到“鶴唳云端”的景象,二是“觀蟲斗草間”遇到“龐然大物”的經過,極富聯想和想象,意趣即由此生成。

              二、教學目標:

              1、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通過反復誦讀直至背誦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2、指導學生識記文言詞匯,理解并積累“明察秋毫”“夏蚊成雷”“怡然自得”“龐然大物”等成語的意思及妙用;品位文中的精彩語句。

              3、讓學生學會觀察、聯想和想象,學會發現問題、探究問題。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緯度來設計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反復誦讀直至背誦并且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味作者的精神體驗——物外之趣。

              教學難點:著重從閱讀和寫作方面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的習慣。

              四、教學準備:

              學生:1、接受文言文學法指導。

              2、誦讀課文領會課文大意,至少讀三遍。

              3、上網或從圖書館搜集有關沈復及其《浮生六記》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

              教師:1、對學生進行文言文的課前學法指導:

              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特點是簡潔、典雅。它與現代漢語一脈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難學,學習文言文是為了繼承民族的文化遺產,又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歷史,還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學好文言文關鍵在于培養語感。一是要熟讀、背誦,體驗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慣:二是要用心領悟,目的是為了把“言”和“意”融為一體,見“言”而知“意”;三是不斷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言文的表達工具。學習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視朗讀背誦。在朗讀時,要很好地把握語氣和節奏,要大聲地讀,讀出點文言味兒來,讀出文章的主旨。

              (由于本文是學生入校后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師有必要談談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方法。)

              2、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好多媒體設備。沒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準備幻燈片和投影儀以及一些關于“童趣”的掛圖。

              五、設計思路:

              這是一篇文言短文,根據文體特點和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這一課時,可引導學生大體按照誦讀感知——品讀賞析——探究討論——延伸拓展——總結評價幾個步驟進行學習。

              (新課標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過程,強調學法指導,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六、教學過程:

              (一)利用經驗儲備和聯想導入新課:

              我們每個人都從童年走來,每當想起童年時,一件件趣事就清晰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一件、兩件、三件……每一件都是那么有趣,那么令人回味無窮。不過,老師今天想聽同學們講述一下自己的童年,把你童年中最有趣的事講給大家,我們一塊來分享你的樂趣,好嗎?(學生二、三人講童年趣事)

              噢,原來,同學們的童年也有如此多的趣事,這也許會成為你一生永恒的回憶。其實,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真、最純、最令人難忘的時期,常人如此,那些偉人,名人也一樣。說到這里,同學們能聯想到哪些名人或偉人的童年趣事呢?(學生可能想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等,教師也可展示幾幅童趣畫面。)

              (圖像可以創設情境,為課堂注入活力,進一步激發情趣,創造閱讀期待。)

              教師過渡:可見,名人的童年也和我們一樣,充滿了童真、童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清代文學家沈復的童年有哪些趣事?我們一塊來欣賞他寫的一篇非常有趣兒的文章——《童趣》。

              板書課題,簡介作者(指導學生看課文注解①了解作者和出處。)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效果:哪一位同學能告訴老師你從注解①中了解了什么?

              教師補充:關于課文的出處和作者老師再補充幾點:作者沈復是清朝乾隆年間人,他首先是一個落魄的商人。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琵琶》中有“商人重利輕別離”的詩句,但沈復并非如此,從他的自傳體作品《浮生六記》(《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中我們感悟到的是人世間至真至純的情感,從中窺到了人性人情之真,趣味興致之真。今天,我們就通過讀他的《童趣》一文來體味這種趣味興致之真。

              解題: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閱讀時我們不能忽視題目。從這個題目看,課文的重點應落在哪個字上?(師板書“趣”)

              (引導學生回憶童年趣事——聯想所了解的名人童年趣事——探究清代文學家沈復有哪些童年趣事,導入課題,簡介作者。新課導入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這種交流式導入,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和諧氣氛,從而以最佳狀態進入新課教學。)

              (二)感知積累:

              1、指導學生試讀課文

              下面,我們就來看作者是怎樣寫這種“趣”的。

              教師指導文言文誦讀方法:請同學們注意:學習文言文最重要的任務是誦讀,誦讀的要求:一是讀準字音,二是讀清句讀和停頓:三是讀出語氣和感情。下面請一位同學試著讀一遍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讀的是否符合要求。

              (重視學習過程,注重方法指導)

              引導學生自薦選讀課文段落或朗讀全文,提示聽者注意字音、停頓、感情方面是否恰當,還要注意根據文字展開想象。然后師生共同評讀,即談談自己為什么這樣讀或者建議別人怎樣讀。

              (尊重讀者的勞動,尊重聽者的建議,相互取長補短。從而能夠很好的處理讀音、停頓、感情等,實現了培養學生語感的目標。并通過后面的練習讀文加以鞏固。)

              教師強調指導:

              ①字音: 童稚[zhì] 擬[nǐ]作 鶴唳[lì] 凹凸[āo’tū]

              龐[páng]然大物 癩蝦蟆[làiháma]

              ②句讀、停頓。

              ③要讀出一種輕松、愉快、自得其樂的語氣來。

              2、學生自由誦讀(為學生提供感受和體驗揣摩的機會)

              3、概括課文內容。(注重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悟和把握)

              4、合作學習:四人為一組,借助小字注釋,復述課文內容,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可以每人講一節,也可以推選一人主講,其他人補充完善,不明白的地方要進行思考探究,也可以請求其他小組的同學幫助解決,也可以舉手問老師。教師不斷巡視,及時了解合作學習的情況,并參與到小組的討論和爭議中去,然后在了解學生合作學習情況的基礎上,面對全體同學強調重點字詞,如果學生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全班合力解決,必要時點撥深化。

              (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的翻譯,不求字字落實,學生能對照注視說出大意即可。)

              5、師生共同解疑,教師還要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師:課文中還有幾處,因為沒有注解,老師沒有讀懂,請

              同學們幫我解決

              ①故時有物外之趣 ②心之所向則……

              ③徐噴以煙,使其…… ④蹲其身,使與臺齊

              ⑤以叢草為林 ⑥吞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生:(主動幫老師解決以上問題)

              (老師以求教學生的方式檢查可以滿足學生的成就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體現了師生間的交流合作。)

              師:另外,從此文中,我們還學到了一些成語,或聯想到一些成語,有哪些?

              生:(可能回答“明察秋毫”“怡然自得”等,如果有些想不到教師可提醒。)

              (引導學生注重積累。到此為止,學生對課文內容已經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和理解,為下一步的品讀賞析奠定了基礎。)

              (三)品讀賞析:

              課文追憶了作者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爛漫的童趣,下面,請同學們仔細地品讀一遍課文,品味文中精美的語句,把你認為最有趣的地方推薦給同學們,并說明理由,好不好?

              (生品讀、推薦精彩語句,師生共同交流,欣賞)

              如:①余憶童稚時……(憨態可掬,童真童趣融于其中)

              ②心之所向,則……也(想象奇特)

              ③徐噴以煙……(非童稚不能為也)

              ④忽有龐然大物……(照應上文“以…為…”,兒童特有的感受,非世俗成人所能想到)

              ⑤神定……驅之別院(物我同趣,令人啞然失笑)

              (指導學生仔細讀課文,品味文中精彩語句,運用聯想和想象,再造文中景象,學生間互相交流感受)

              (四)探究討論:

              指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就課文結構、內容、寫法、順序、語句理解等方面,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四人一組,合作選題,集體研究。教師準備以下課題:

              這些趣事,是作者通過仔細觀察,通過聯想和想象的來的。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那么,讀了這一課,你能就課外結構、內容、寫法、順序、語句理解等方面提出一個有價值的課題進行研究探討嗎?

              教師準備以下課題:

              ①聯系全文“物外之趣”“物內之趣”指什么?

              物內之趣——細察其紋理。

              物外之趣——依據事物的特點,在頭腦中創造出超出事物本身特性的新事物,從中得到的樂趣。這種“物外之趣”是借助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創造出來的,在文中一是指童年樂趣,一是身處塵世難得的閑情

              ②從作者的作文思路入手,請說明第3段置于文中的合理性。

              ③從情景聯想出發,“怡然稱快”與“怡然自得”的情趣在文中是怎樣產生的?

              ④第四段作為一個兒童故事,其童趣表現在什么地方?

              (五)延伸拓展:

              其實,文中所寫的童趣,我們同學也可能聽說過、見過,甚至經歷過,所以讀起來特別親切。下面我們來看周作人的一次童年經歷,共同體味一下其中的童趣。(課件展示周作人的一篇散文,體味其中的童真童趣)

              (六)總結收獲:

              課文我們已學完了,我們讀文章也是為了寫,請同學們從寫作的角度說一下你學習這一課的收獲。

              (七)結語: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作者童年時豐富奇特的想象和天真爛漫的情趣,以及身處塵世時那種超然物外的閑情,認識到了童心的純真,童趣的美妙。同學們,讓我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永遠保持一顆童心,用心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樂趣,用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八)作業設計:

              1、背誦全文。

              2、回憶自己童年時的趣事,試著寫出自己所體驗到的“物外之趣”,字數500字以上。

              (背誦既是對課堂內容的鞏固,也是對文言知識的積累,讓學生自己動手寫,可加深對“物外之趣”體會,也是課堂的延伸。)

              七、資料鏈接:

              《浮生六記》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題,依次是《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據考證,最后兩卷系偽作,文字亦不如前。

              (周作人《蒼蠅》選段)蒼蠅不是一件很可愛的東西,但我們在做小孩的時候都有點喜歡他。我同兄弟在夏天乘大人們午睡,在院子里棄著香瓜皮瓤的地方捉蒼蠅。蒼蠅共有三種:飯蒼蠅太小,麻蒼蠅有蛆太臟,只有金蒼蠅可用。金蒼蠅即青蠅,小兒謎中所謂“頭戴紅纓帽,身穿紫羅袍”者是也。我們把他捉來,摘一片月季花的葉,用月季的刺釘在背上,便見綠葉在桌上蠕蠕而動,東安市場有賣紙制各色小蟲者。標題云蒼蠅玩物,即是同一的用意。我們有時把他的背豎穿在細竹絲上,取燈心草一小段放在腳的中間,他便上下顛倒的舞弄,名曰“戲棍”;又或用白紙條纏在腿上縱使飛去,但見空中一片片的白紙亂飛,很是好看。倘若捉到一個年富力強的蒼蠅用快剪將頭切下,他的身子便仍舊飛去。

              希臘路吉亞諾思(Lukianos)的《蒼蠅頌》中說:“蒼蠅在被切去頭之后,也能生活好些時光”,大約兩千年前的小孩已經是這樣的玩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