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小說欣賞的教學設計
外國小說欣賞的教學設計
騎桶者
教學要求:
1、領會《騎桶者》的內(nèi)容與題旨。
2、體會“虛構”對于小說表達的重要性。
3、了解卡夫卡和現(xiàn)代派文學。
課時:1課時
教學流程:
一、 導入
20世紀末,美國《紐約時報》書評周刊、法國《讀書》等雜志都作了一次調(diào)查,調(diào)查的內(nèi)容為“誰是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海明威、喬伊斯、普魯斯特……結果卡夫卡總是第一。在此我想引用美國大詩人奧登1941年的一句評價來說明卡夫卡在20世紀文學史上作用“就作家與其所處的時代的關系而論,卡夫卡與我們的時代關系最近似于但丁、莎士比亞、歌德與他們的時代關系?梢赃@么說,卡夫卡對于我們至關重要,因為他的困境就是現(xiàn)代人的困境!蹦敲1916年的年末,卡夫卡到底遭遇了什么困境?他又在思考什么?現(xiàn)在讓我們一同學習《騎桶者》
二、 初步感知,概括情節(jié)
這篇小說,大家都已看過,請同學概括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
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個窮得買不起煤的“我”想去煤店老板借煤,“我”不是拎著煤桶走去,而是騎著煤桶前去,可結果并不幸運,“我”沒有借到煤,反而被煤店老板娘用圍裙把我扇到了冰山區(qū)域。
三、 文本研讀
我們剛剛學過第四單元,知道人物是小說創(chuàng)作中不可獲缺的因素,人物形象的塑造對小說主題的表達有著重要意義
小說中的“我”是個怎樣的形象?
文中的“我”是一個小人物,他卑微、膽小,害怕失敗,愛好幻想,也渴望新生活。
(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出現(xiàn)了問題,學生比較難以體會“我”的性格特點,尤其是騎桶這樣的方式可以看出“我”不敢面對社會,面對眾人,害怕與人交往,而我卻引導的不夠)
四、 主題探究
通過“我”,小說表達了什么主題?
。ㄟ@個大問題下,還有幾個小問題,比如:煤店老板、老板娘是否看見我)
明確:人與人的不溝通、不交流
這是一次借煤的失敗,也是一次交流的失敗。卡夫卡并沒有譴責什么?而是暗含了一種內(nèi)向的自省。交流的不成功難道不正是交流的方式有問題?而交流方式的不恰當難道不正是自身性格的弱點導致的嗎?“我”對世界的畏懼:戰(zhàn)戰(zhàn)兢兢,面對一個強大的外部世界全然無力。交流方式有問題:他選擇飛翔這種方式是因為他害怕交流,害怕失敗,并且隨時準備撤走。實際上 他根本就沒有和人發(fā)生任何實質(zhì)性的接觸,整個借煤顯得很不真實,仿佛是妄想癥的發(fā)作)
說明:此環(huán)節(jié)重在分析文中雙方看似對話卻沒有交流的部分,突出主人公內(nèi)向的自省、交流方式、性格特點的天生弱勢。
五、 虛構
。ɑ脽簦┨摌=生活的不真實?
明確:藝術的虛構=心靈的真實
卡夫卡在小說發(fā)展史上的最大貢獻就是重新處理了虛構和現(xiàn)實的關系。
現(xiàn)在卡夫卡虛構了一個“騎著木桶飛翔”的形象。這是小說的一個核心情節(jié)。飛翔本身是一件浪漫和美好的事情,但在這篇小說里,飛翔卻成了讓人心酸的舉動,因為它的目的是去“借煤”。缺煤、寒冷、乞求,這都是一些沉重的話題;“飛翔”則是一種很輕靈的舉動。在這里,“輕”中和了“重”,讓作品達到了一種奇妙的平衡,使作品的層次豐富了起來:主人公“我” 的處境是悲慘的,但同時又是自嘲的,對自己的處境有清楚的認識,他畏縮、自卑、惶恐,是一個立體的人;煤店老板娘是否值得譴責也變得不確定了,因為他是否聽到了借煤者的呼吁是不確定的:飛翔的方式避免了她和借煤這點正面接觸;作者的敘述表面上是冷靜的,甚至是冷嘲的,但內(nèi)里卻有著深切的同情,而且,他的表達目的不再限于具體事件,而是凸現(xiàn)了愛與溝通的匱乏,以及一種心靈的饑餓,我們不是被一味的沉重壓住,而是體味到一種“含淚的笑”,關注到主人公自身的惶恐,以及人與世界無法溝通的層面。
六、結尾評點
“心靈的真實才是最重要的真實”,虛構作為小說創(chuàng)作的重要手法,它來源于人類的智慧,可以穿越顯示的障礙,帶領我們抵達本質(zhì)性的高度。
【外國小說欣賞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欣賞《水上音樂》教案設計08-23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jīng)》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