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四篇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一)
《剝開教育的責任》,該書淡雅的封面,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教育的責任究竟是什么?我們該怎樣剝開教育的責任?引發(fā)思考的書名,立刻激發(fā)了我強烈的閱讀興趣。
課余時間,靜下心來,翻開書本,細細品讀。書中一個又一個淺顯易懂的教學案例,每篇文章都從教育中的細節(jié)入手,都在追問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的真正責任。平實的語言,表達出深沉的主題。讀一本好書,如同和一位智者在對話。里面的很多觀點讓我受益匪淺。其中有許多的教育細節(jié)令我似曾相識,不禁拿來與工作實際相對照。
她是一首振聾發(fā)聵的播種機。"教育充滿細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生命的零件",我們要精心呵護生命的零件;"教育者要施行教育、研究教育,也要接受教育",身為教師的我們也是受教育者;"說到底,教育的責任,就是教師的良心",喚醒了每一位教師的良知;"一個都不能少,這才是理想的教育",把愛的光芒播撒到每一個角落;"教育者有責任讓教育成為一種享受",享受教育生活的每一次饋贈……
她是一臺細致入微的顯微鏡。教育的細節(jié)常常被我們忽視,這本書帶我們發(fā)現(xiàn)那些被遺忘的角落,吹落灰塵,教育的責任漸漸清晰起來?赡苁窃嚲砩系男⌒√崾菊Z,可能是課堂上的一次發(fā)言點評,可能是教師的一個眼神,可能是一處文本的解讀……書中的小例子、小故事,就那樣真實地發(fā)生著,有正面的濃墨重彩,也有反面的直言不諱,讓讀者于細微處見真情,于細節(jié)處明真諦。
她是一部客觀公正的掃描儀。本書從最客觀的角度還原了一個個教育場景,講述了一個個教育故事。這些故事仿佛就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歷歷在目。故事內容涵蓋古今中外,從縱深的角度剖析了教育現(xiàn)狀。原來,我們司空見慣的教育行為有這么多弊病;原來,我們在"愛"與"責任"的名義下,還做了一些"偽責任"的事情。家庭作業(yè)究竟是誰的責任?抄詞作業(yè)合適嗎?我們需要"狼性教育"嗎?放假真是"假放"嗎?過度的"關心"真的會給學生帶來了無形的枷鎖嗎?全書的真實性和可讀性,會讓我們不斷地追問。
讀《剝開教育的責任》,讓我不斷地反思當下的教育行為,過一種更有質量、有責任的教育生活。這本書像一位精神導師,為迷失的人們找到方向;更像一位久違的朋友,真誠地言說教育的感悟。
本書從最客觀的角度還原了一個個教育場景,講述了一個個教育故事。看著書,書中的故事仿佛就在我們的身邊。書中的小例子、小故事,就那樣真實地發(fā)生著,有正面的濃墨重彩,也有反面的直言不諱,讓讀者于細微處見真情,于細節(jié)處明真諦。
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總以向學生傳授了更多的知識為榮,以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超級責任感為榮……我們給的是學生需要的嗎?"反思自己有時候的教學,不也是這樣嗎?我們在課堂上自顧自地追求所謂高效,自認為這些知識就是學生一定要掌握的。自認為兢兢業(yè)業(yè),為學生負責,殊不知有時就剝奪了學生學習的權利,抹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什么時候會自問一下:我們給的是學生希望要的嗎?我們給的是適合學生的嗎?在履行職責的時候,有沒有傷害到孩子?當這些問題涌上心頭的時候,我們會心生愧意。我們所理解的教師的責任,真的對學生的發(fā)展負責了嗎?我們在踐行教師的責任的時候,有沒有侵犯孩子的權利,甚至以犧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為代價?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真得多多的總結和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我們要用賞識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美,這種美哪怕是細微的;用寬容之心,去包容孩子成長中的缺陷,讓他們在優(yōu)化的、寬松的標準下,收獲更多的自信與快樂。問題是尖銳的。但是,我們尖銳地發(fā)問,并不是在質疑我們的責任心,也不是在否認我們的辛勞,更不是在抹殺我們的成績。冰心曾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是啊,我們既然是一名老師,走在這條充滿陽光,散發(fā)馨香的教育之路上,我們播撒的注定是無私的情與愛,付出的注定是強烈的責任心!
愛與責任共同鑄就了師德之魂,教師對學生的愛要時時、事事、處處體現(xiàn)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愿用我的真情和關愛去觸動每一朵小花,給予他們信心和勇氣,為他們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二)
乍聽書名,原以為又是一本理論說教方面的書,不會具體指導我們在工作中如何工作的,拿到書后粗略一瀏覽,證明我錯了!秳冮_教育的責任》這本書不一樣,每一篇文章都是從教育細節(jié)入手,層層剝開,直達核心位置。這些小故事給我的啟發(fā)很深。每一個事例好像在身邊發(fā)生,但是自己平時的處理方式卻不是這樣,現(xiàn)反思自己是否傷害了那些孩子們的自尊心?反思在今后的教學中該如何彌補,如何改進。讀著讀著,竟欲罷不能,深深地被吸引了。
《為什么舉手的總是你》,穿紅衣服的小女孩子總是舉手,可是卻被老師一次次的被忽略,因為老師知道她的答案不是老師想要的,或者說她可能會出丑,出現(xiàn)令老師難以收拾的局面。所以雖然小紅衣服總是舉起小手,但老師就是不給紅衣小姑娘發(fā)言的機會。反思我自己,其實上公開課,自己何嘗不是這樣呢?為了一節(jié)公開課,精心設計教案,想學生能夠回答到的各種問題的答案,為了保險,盡管有的小孩子的手一直舉著,但就是不會喊他?偨Y為一句話就是怕出錯。怕自己出錯,怕學生出錯,甚至出丑。所以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確保不會出錯。但我們現(xiàn)在一直在說,要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這樣的行為肯定是不對的。因為種種原因,這樣的愿望總得不到實現(xiàn)。我們知道促進發(fā)展,不僅包括給予學生機會,更應當包括容許學生從錯誤中站起來,獲得進步。這才是真正的教學和課堂,否則只能算是演戲。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贊科夫在《和教師的談話》中說:"孩子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別是這種待遇來自一個親近的人的時候,他的痛苦心情會在心靈里留下一個長久的痕跡。"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每節(jié)課他們都有很多發(fā)言的機會,但是對于學困生,只要他們上課坐在那兒聽講,不調皮搗蛋,回答不回答問題好像是可有可無的。這種思想在我們的腦海中有著很大的比重,其實教育是為所有的學生服務的,我們的責任是幫每個孩子進步。以后如果碰到有些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我們就降低難度,也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與喜悅。
書上說,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寶藏,就等著我們這些地質隊員來開發(fā),但我們已經(jīng)不用勘探,因為"寶藏"的手高舉著。
老師,這簡單的稱呼里,凝聚著太多的責任,承載著太多的期望。如果我們教師都能思考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那么會有多少孩子,可以人盡其才,在社會的大浪中盡顯風流呢?古今中外,無數(shù)事實證明,每個人都可能是一匹潛在的千里馬,而這匹千里馬,常常需要有遠見卓識的伯樂的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問問自己,我,是學生生命中的貴人嗎?是多少學生生命中的貴人?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教育智慧、教育情思,扶持、培養(yǎng)和我們有緣相遇的幼苗,使他們都可以再適合自己的土壤中長成參天大樹。
當有學生在課堂上行為出軌,我們要用一種特殊的方法,使學生自然回歸,這種方法是愛與關心。老師面對突發(fā)事件的泰然自若與有效的溝通方法,是我們令學生著迷的原因之一。無論你怎樣對待孩子,你都會永遠留在孩子的記憶中,我愿意做一個因為關心他們而被孩子們記住的人,一個當孩子的思想或行為出軌時拉他一把,使他重新步上正軌的人。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三)
20**年的暑假,學校里又為我們準備了精神干糧——《剝開教育的責任》,照例讀書寫感悟,由于假期事情多,也由于自身的惰性,即使把書放在了床頭邊,也一直未看,直到快入學了,我不得不翻開看看,沒想到,書的封面、書的內容格局、書的導言竟深深吸引了我。讓我不得不靜下心來,認真把書讀完,深深反思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在平日的教學中不自覺的違反了哪些教育規(guī)律。
《剝開教育的責任》一書封面設計很獨特,沒有絢麗的色彩,一位恬靜少女,背倚大樹,默默閱讀,遠離塵囂,身心入境……這幅畫面讓人舒心、靜心,畫面旁邊,黑體字莊嚴地書寫著——剝開教育的責任。淡雅的封面,一下抓住了我的心,讀書,讀好書,是我們進入外國語學校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學校為了培養(yǎng)我們讀書的習慣煞費心機,可是一年來,教育書籍發(fā)了好幾本,我們忙忙碌碌,可曾有這樣的心境靜心閱讀呢?沒有。書名很讓人沉重,特別讓從事教育的我們這些老師,感覺有哪些見不得人的丑聞被曝光,懷著忐忑之心認真閱讀書籍,看看教育的責任究竟是什么?作者是怎樣剝開教育的責任的?
讀完這本書后,感覺這本書還是很好的,這本書針對課堂教學、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偽責任",逐一加以揭示,并闡述真正的責任。本書的每篇文章都從教育中的細節(jié)入手,都在追問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的真正責任,平實的語言,表達出深沉的主題。教育的目的何在?教師與家長的責任何在?這是本書關注的主要問題。書中通過教育中種種習以為常的現(xiàn)象,揭示當前教育的真正責任:
有的教師給學生布置許多作業(yè),他以為這樣學生的成績就好了;有的家長給孩子報許多輔導班,他以為這樣孩子就會全面發(fā)展了;有的教師上公開課,有意忽視某些學生,他以為這樣公開課就完美了;有的家長包辦孩子的一切,不讓孩子經(jīng)歷任何風雨,他以為這樣孩子就能茁壯成長了:教育中存在著許多似是而非的目的意識與責任感。在教育中,沒有正確的目標,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只是南轅北轍。
本書中所言的,幾乎每一個問題都是教育中正在發(fā)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家長到學校的對孩子的"包辦",假期的"假放",教育的"女性化",幾乎從未實施過的"因材施教",多媒體的"泛濫成災"、"請君入甕"式的強制解讀,課堂提問中的"專業(yè)戶"現(xiàn)象等,切入點不大,有些甚至還有點"小題大做"——因為其中的不少"故事"或者"事故",很多"廬山中人"的我們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驚,習以為常,但是火眼金睛的作者們卻能夠從現(xiàn)象入手,層層剝繭,絲絲入扣,直抵問題的癥結。《家庭作業(yè)該誰批改》一文所言事實幾乎地球人都知道,家庭作業(yè)早已不僅僅是孩子的作業(yè),真的演變?yōu)橐粋"家庭"的作業(yè)。所以有專家曾經(jīng)痛言,在中國,只要孩子入學,這個家庭從此就開啟了一扇沉重的大門,這個大門的名字叫"災難".雖然言過其實,但是道破了教育的部分事實。此文作者不是宣泄和詛咒,而是平心靜氣地分析家庭作業(yè)的原初目的,分析"家庭"全員參與作業(yè)處理的危害,條分縷析,鞭辟入里,令人心悅誠服。不僅如此,文章還以教育名家的教學實踐為示例,就家庭作業(yè)的設計和處理給老師們提出了很好的建議。這也是目前中國教育問題研討中緊缺因而是迫切需要的東西。
在《剝開教育的責任》一書中,通過一些教育事例向我們展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和真正的責任,如在《精神培育刻不容緩》一文,直言學校教育中孩子"精神"品質"培育"的重要。用"培育"而不用"教育",強調"育"在孩子精神養(yǎng)成中的價值,這是非常有見地的,F(xiàn)實學校中,誤"教"為"育",以"教"的方式企求實現(xiàn)"育"的目標的現(xiàn)象幾乎是通例。于是大大小小的班會課、學科課堂、團隊活動、政教工作等,幾乎無例外地都是老師、主任、校長高談闊論,宣傳演講,或愛國,或無私奉獻,或助人為樂,或共產(chǎn)主義理想……這樣說,從來都是不錯的,但實際效果如何?孩子的變化有多少?這些是"教",而非"育".真正的"育",應該是優(yōu)秀文學或文章的內蘊精神的感染,品德高尚的優(yōu)秀教師、學校環(huán)境資源的熏陶,有關制度、規(guī)則、要求和公約的限制和調節(jié)。優(yōu)秀的"育"幾乎都是無言無聲,都是春風化雨的。所以該文中老師被學生"懲罰"且"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抄寫‘潸然淚下’"的行為本身就是最好的"育"的方法?鬃诱f:"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我們教師自身擁有的"獨立精神"、"平等思想"以及行為中的表征,才是對孩子的最好的"育".道破真相,追求真實,實行真的教育,這才是我們從事教育的每一個人應該追求的。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收獲還是蠻大的,新學期即將開始,我會在新的工作中盡心盡責,盡一個教師真正地責任,少一分偽責任。讓學生健康快樂的學習每一天。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四)
《剝開教育的.責任》這本書是針對課堂教學、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偽責任",逐一加以揭示,并闡述真正的責任。每篇文章都從教育中的細節(jié)入手,都在追問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的真正責任,平實的語言,表達出深沉的主題。其中有許多的教育細節(jié)令我似曾相識,不禁拿來與工作實際相對照。其中有一篇《孩子的事不要包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作為一名老師,當你白天把自己當成"監(jiān)工"和警察一般,時刻密切關注著班里每名學生的每個舉動(關注點是誰違了規(guī),誰成績落后了,而不是孩子們的情緒和心理),精神高度緊張的勞累一天。
很多母親也一樣。一心就做孩子的"保姆",一心圍著孩子轉,到出問題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全心付出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長,還影響親子關系,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遺失了自己,自己失去的不只是韶華,還有孩子的心。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成長,需要學習,需要進步,假如我們生活里只有柴米油鹽醬醋茶,只有孩子的吃喝拉撒穿和睡的時候,我們就沒有完善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了,到頭來自己熬成了"黃臉婆""老媽子",把自己整個奉獻給了家庭,奉獻給了孩子和愛人,卻挽留不住他們向外的心……
所以,無論是做老師,還是做母親,我們都需要追問一下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教育的責任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才是真正的責任?做真教育需要傾情投入,但是不是一味的失去自我的全力付出。只有把握住了教育的本質,我們才有可能接近真教育,也才可能擔當起教育者的"真責任",才可能在對孩子的同時也對自己負責,才可能給孩子幸福生活的同時讓自己也感覺到幸福。
說到這,讓我想起另一個故事:參天大樹的鳥窩里,有4個小家伙誕生了。在小鳥們尚且沒有長滿羽毛的時候,鳥媽媽每天都會不辭辛勞地外出找食物,然后回來喂養(yǎng)她心愛的孩子們。但是,等到小鳥的羽翼豐滿,一個一個地學會飛翔后,鳥媽媽再也不會替孩子們去覓食,小鳥們也只能開始用自己的能力去生存了。
在整個世界的物種里,除了人類,還有哪一個物種會對"子女"的事包辦代替?小鳥兒不會代替孩子去飛翔,更不會代替孩子去生存。而當今的父母、老師是不是常常代替孩子做原本孩子該做的事情?更可怕的是,父母和老師多數(shù)時候還認為——這是對孩子好。如果,鳥媽媽怕小鳥累著,舍不得讓孩子自己去覓食,小鳥遲早都會餓死。為了讓小鳥有養(yǎng)活自己的能力,鳥媽媽一定不會替孩子去做它該做的事情。難道,我們人類的父母和老師還不如鳥父母們了嗎?
要想讓孩子有能力處理任何問題,就一定要放手讓孩子鍛煉成長。因為"包辦代替"只能解一時之渴,只有孩子自身強大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剝開教育的責任》,每篇文章都從教育中的細節(jié)入手,像剝核桃一樣,讓作為教師和家長的我不斷反思著自己平時的教育教學行為。我們不要辜負了孩子,這是我們教師起碼的責任心。我們這樣想著,并且這樣做著,可是我們不能辜負孩子對你的崇敬,不能把他們對你的崇敬化為對他們"偽責任"的工具。對于作者流淌于講臺間的才華,對于作者那份對教育深深地責任感而感到欽佩,正如作者祁智所說 "我們的發(fā)問 源于我們的自省 源于我們的責任、良知".試問拿著粉筆, 徘徊于數(shù)尺講臺的我們,有那份對教育深深地厚重的責任感嗎?有對學生深沉的愛嗎?我捫心自問問的自己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是的,在小學語文教師這個職位中,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讀了這篇著作之后,使我收獲頗多,里面的一個個小案例,有的好像就是在我的過去,我為作者能給我指引教學前進的方向而感到激動萬分。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相關文章: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01-05
剝開教育責任的讀后感09-30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精選5篇)03-02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書筆記01-19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通用6篇)03-25
剝開我的祖國詩歌07-30
剝開月光的冷詩歌07-24
《教育的使命與責任》讀后感03-02
剝開思維包漿詩歌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