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讀后感1000字(精選3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撒哈拉的故事》讀后感1000字(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撒哈拉的故事》讀后感1000字1
用三毛自己的話,不知哪年無意間翻到一本國家地理雜志介紹撒哈拉沙漠,感到屬于前世的鄉(xiāng)愁,就莫名其妙,毫無保留地將自己交給了那片陌生的大地。與戀人荷西在沙漠結(jié)婚,從此寫出一系列風靡無數(shù)讀者的作品,把大漠的狂野溫柔和平淡卻不平凡婚姻生活,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
提到三毛,有的人會想到三毛流浪記,有的人會說到她是大學(xué)時代的精神寄托,是信仰。還有人說她是個騙子有幻想癥,書中的故事都是杜撰的。就是這樣一個褒貶不一的人卻給人們帶來了一篇篇優(yōu)秀的文章,讓讀者跟隨著她的筆跡,或是歡笑或是悲傷。
第一次接觸三毛是在畢業(yè)季的時候。人們都說畢業(yè)季是個傷感的季節(jié),那時的我也非常矯情地陷入這節(jié)奏中無法自拔,生活中充滿了張小嫻、張愛玲、三毛等一大堆心靈雞湯。然而工作后食之無趣棄之。
這次接觸是因為工會組織的讀書活動,完全是機緣巧合下購得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下午,一開始抱著打發(fā)時間的心態(tài),漸漸地被書中的故事所吸引。其實這本書并沒有很刻意、很特別地突出哪個道理,但是卻能夠通過三毛的生活,她身邊的人,當?shù)氐娘L俗,感受到其中包含的感情和韻意。
如《娃娃新娘》中只有十歲充滿童真的孩子姑卡還沒有成年卻不得不嫁給陌生人而為家里換得一大筆收入,記得故事最后寫到:房內(nèi)的光線很暗,空氣非;鞚,姑卡坐在墻角內(nèi)一堆毯子上。她看見我非常高興,爬上來親我的臉頰,同時說:三毛,你不要走。三毛,你想我這樣很快會有小孩嗎?她輕輕的問我。我不知怎么回答她,看見她過去胖胖的臉在五天之內(nèi)瘦得眼眶都陷下去了,我心里一抽,呆呆的望著她。給我藥好嗎?那種吃了沒有小孩的藥?她急急的低聲請求我。我一直移不開自己的視線,定定的看著她十歲的臉。這樣一個快樂的小姑娘卻因為這種可笑的風俗對生活充滿了無助和迷茫。
如《愛的尋求》中那為愛追尋,就算明知道對方在欺騙自己,哪怕遍體鱗傷也在所不辭的沙侖,或許這可憐的人正如書中所寫他要的是愛,是親情,是溫暖。這么一個拘謹孤單年輕的心,碰到一點即使是假的愛情,也當然要不顧一切地去抓住了。
如《沙巴軍曹》中那個被仇恨充斥了十六年的人,卻在最危急的時刻,用自己的生命撲向死亡,來換取那些他一向仇視的撒哈拉威孩子性命的沙巴軍曹。
如《啞奴》中那一生為奴卻無怨無悔、勤勤懇懇,身體雖是不自由的,但是心是自由的啞奴。
這本書中并沒有那些波瀾壯觀的景色,沒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也沒有那么華麗的文筆,有的卻是用一種平淡的寫法敘述書中人們不平凡的生活,或許這也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
有人說書中的故事是杜撰的,甚至荷西本人都是三毛自己遐想出的,但這真的重要嗎?逝者已逝,何必再為這些事情徒增煩惱。對于我來說,這本書讀的不是那些驚心動魄,而是作者對理想對生活敢于追求的心,再苦再累也勇于面對,笑著面對!
《撒哈拉的故事》讀后感1000字2
一直對三毛懷有一份獨特的情感,大抵是心下羨慕有人可以活得如此灑脫不羈,愛她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一直尋求自然與單純,從臺北到德國,從撒哈拉到美利堅,她的一生似乎都是一個傳奇。
對于三毛所有作品都是鐘愛的',如果一定要選擇,那還是會選擇撒哈拉里的三毛。在這本書中詮釋著她對沙漠的眷戀,貧瘠的大沙漠在她的眼中充滿了無窮的誘惑。她勇敢的拋棄了繁華都市生活來到大沙漠,迎接她的卻是黃沙滾滾,風聲嗚咽的惡劣環(huán)境,水源奇缺,物資匱乏。還有那置于大墳場的破舊沙土房:狹窄簡陋,沒有家具,沒有床,頂上還有一個大窟窿......但是這一切都沒有打退三毛。三毛的這份堅持讓我有了很大的反思,在教學(xué)中是不是應(yīng)該多一份堅韌,少一分惱怒呢?這段故事記敘著她與荷西的幸福,記錄著瑣碎的煩惱、憂愁與快樂,同時也帶給我從未體驗過的沙漠風情。三毛說她第一次見著撒哈拉,像見到了久違的故鄉(xiāng)。
我想曾經(jīng)甚至是現(xiàn)在,有很多人因為《撒哈拉的故事》,愛上沙漠,開始對流浪產(chǎn)生憧憬。從她的小說中,我感受到了一個遙遠而又新奇的世界,我可以想象出她在沙漠里一步一步行走的模樣,可是在現(xiàn)實中,我們不曾想象過一個現(xiàn)代人在荒涼的沙漠里,過的會是怎樣一種生活。一定不是像她所寫的那樣浪漫,一定會有許多艱辛和阻礙,而她居然憑著一時的沖動就拎著少少的行李去了撒哈拉,所以我讀懂了三毛對于沙漠的渴望,是內(nèi)心洋溢而出的一種對生活超逸不俗的態(tài)
度,她的浪漫奇想總是可以為枯燥艱辛的沙漠生活制造無限情趣,就連痛苦也好似扎著蝴蝶結(jié)的。我們的課堂又何嘗不需要趣味來引起學(xué)生的注意呢?在三毛的筆下,她還原了一個女人的本性-----天真,熱情,心中充滿了愛與感恩。她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和自己心愛的人遠離故土,來到一個貧瘠,甚至是落后的地方,卻從未對生活失望,我不知道是什么信念支持著這么一個瘦小的身軀。也許正是因為不知道和許多的無法解釋,才會使我會心生羨慕。
人們常說,文字如人,三毛的文字,向來都是質(zhì)樸,感人的。閱讀她的書,仿佛你是在跟她交談,而不是在讀她的書,就像別后的友人在向你訴說著她遠行的故事,不加任何修飾?吹臅r候舒服,放下時卻是如此的感動。
三毛曾說:“如果選擇了自己結(jié)束生命這條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為在我,那將是一個幸福的歸宿!蔽蚁胪^于追求完美,追求理想化的人,容易選擇決絕的方式去達到超脫和升華的境界。可是不管怎么說,她一直都在追求她生命中定義的完美與幸福,正如她自己所說: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嘗嘗是什么滋味。
《撒哈拉的故事》讀后感1000字3
一張照片帶著前世的鄉(xiāng)愁,一次邂逅擁著半生的悸動。她以優(yōu)美的姿態(tài)飛躍進貧瘠的大漠,褪去了繁華的光鮮,用著質(zhì)樸的態(tài)度生活。佛說:前世五百次的擦肩而過,換來今世的一次相遇。她笑著撲進大漠的懷里,或許不止五百次的擦肩而過,更為五百次的相遇,相識,相知與相愛。
這個英姿颯爽的女子毅然地拋棄了安逸的生活,和苦戀她的荷西在大漠的懷中安居落定。簡陋的房屋是他們愛情的見證者,他們將人生中最神圣的婚禮獻給了無言的大漠,炙熱的情感迸發(fā)出無盡的動力,于是一個完整而又精致的家展現(xiàn)。三毛以點滴的攢聚開始,帶著愛意布置她的窩巢。這樣,他們愛的凝聚赫然成為了一個真正藝術(shù)上的宮殿。
生命從來就不是轟轟烈烈的展現(xiàn),它是細水長流的欣欣向榮。在那一片荒寂的貧瘠之地,炊煙裊裊,落日的恢弘見證著撒哈拉威人一代一代的生老病死。黃沙細流,繾卷起緩慢的歲月蒼生。而在大漠守護的深處,傳統(tǒng)的陋習(xí)根深蒂固,禁錮著女人的堅持,禁錮著婚姻的可笑,禁錮著啞奴的自由。
無盡的黃沙上有寂寞的大風嗚咽的吹過,夕陽殘血,凄艷蒼涼。她知道,撒哈拉這個多年的夢中情人終于被她遇見,同她相守。
隱藏在夕陽下的,撒哈拉沙漠的夜是蒼涼而又絕望的,她恐懼著吞噬了她丈夫的泥沼,絕望壓迫著她的神經(jīng):“荷西,荷西——”一聲聲悲戚的呼喚,一步步生存的希望,他們的愛擺脫了死亡的邀請。無言的大漠目送著年輕的夫婦遠離,寂寞與悲戚在他們的身后哭號。
恐懼,未知的惡毒詛咒降臨。一條平凡無奇的項鏈隱隱的透著死亡的威脅,過敏,眼疾,嘔吐,頭暈等經(jīng)常發(fā)生的小病都可以在不經(jīng)意之間奪取人的生命。一切的巧合足以推翻唯物主義的殿堂。未知的最為可怕,所以人們對于科學(xué)解釋不了的現(xiàn)象都會閉口不談,唯恐犯了禁忌。噩夢之后,一切平靜了許多,生活依舊。
大漠的枯燥乏味卻依然有人為止深愛。愛,是最迷茫的話題。總有人肯為之飛蛾撲火。沙侖的愛是渺茫的,這個木訥的年輕人一直靜待他的妻子,他夢中的溫柔之鄉(xiāng)?傻筋^來留給他的只是空泛的幻想,一絲渺茫的希望。沙侖一直都明白,一切都是他的空想,可他甘愿抓著這泡沫,為的就是有家有愛的溫暖。最后的最后,他奔向遠方去尋找愛的殿堂。
人說沙漠是枯燥的,但在三毛眼里它是固執(zhí)的;臎,死寂,沒有歡笑,沒有哀樂,就這樣靜默著,等待著。終于,它等到了知己,同三毛一起,同固執(zhí)己見的撒哈拉威人一起,扎根于沙漠的深處,望著遠方的落日。
完美,幸福。三毛有幸遇見了大漠,而大漠亦有幸遇見了三毛。無論是平凡的落日,還是繁華的街道,這都是生活,生命的旅程。就正如她自己所說:“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嘗嘗是什么滋味”。
【《撒哈拉的故事》讀后感1000字(精選3篇)】相關(guān)文章:
《亞馬孫遇見撒哈拉》讀后感04-1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說課稿3篇11-12
再讀三毛:撒哈拉的落花02-10
《撒哈拉的變遷》閱讀題及答案11-18
撒哈拉沙漠在哪里08-24
保護生態(tài)、人人有責——《亞馬孫遇見撒哈拉》讀后感04-11
范仲淹的故事讀后感范文(精選12篇)12-01
名人故事的讀后感08-23
《范仲淹的故事》讀后感10-17
范仲淹的故事讀后感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