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
認(rèn)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1
月牙泉的枯竭碎了誰的心,黨河水的斷流傷了誰的神,漫天風(fēng)沙迷了誰的眼,遍地干涸斷了誰的夢……風(fēng)沙肆虐,細(xì)雨無蹤,有誰明白敦煌的.夢已面臨著枯竭,又有誰明白飛天的故鄉(xiāng)即將成為傳說。曾幾何時,敦煌子民念念不忘一個名字——樓蘭,可誰曾想到,千年之后,敦煌竟是要步了他的后塵,多么可笑,多么荒謬!難道敦煌的夢想就要如此被碾碎?
不!不可以!美麗的飛天不能沒有家鄉(xiāng),轟鳴的沙山不能失去月泉,燦爛的莫高不能被黃沙掩!
“我好恨!”恨王道士為何將如此珍貴的經(jīng)卷拱手相送;恨我偌大中國竟是留不住一個小小敦煌;恨作為一個飛天兒女,我卻是在風(fēng)沙肆虐之時什么也不能為她做。余先生說“中國歷史太長、戰(zhàn)亂太多、苦難太深,沒有哪一種純粹的遺跡能夠長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墳里,躲在不為常人注意的秘處!比绻梢赃x擇,我寧愿敦煌只是默默地孕育著她的莫高,直到我們足夠強(qiáng)大,能夠保護(hù)她。
這個世界能帶走人的不是道路,而是俗世的繁華富貴;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而是守護(hù)一生的夢想。我們是敦煌的子民,飛天的兒女,共同守護(hù)千古的敦煌夢就是我的夢想。
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2
《文化苦旅》寫的是作者余秋雨到全國各地的旅行后,結(jié)合歷史寫的一篇散文著作。其中大多數(shù)都是自然景觀加上一些純樸的當(dāng)?shù)靥厣W钭屛译y以忘懷的就是《白發(fā)蘇州》。
之所以稱之為“白發(fā)”蘇州,是因為,就在前些年,蘇州悄然過去自己2500年生日。雖然它如此的古老,但卻沒有什么名氣。只因它沒有一份金陵王氣。它不愿換件衣裳,領(lǐng)受那份王氣。但當(dāng)政府腐敗之至?xí)r,卻是反抗的最為激烈。一向柔婉的蘇州人,變得兇狠起來,提著腦袋,踏著血泊沖擊著皇帝最信任的九千歲魏忠賢。的這次浩蕩突發(fā),使整個中國史都對另眼相看?稍倏此麄,只笑一笑,又變回原來那個柔婉的蘇州。
“做……同義”只是因為這里缺少一份金陵王氣,就如此的不公平,可見中國古代會因為這封建主義思想害死多少人那。為什么就去注意一點點美中不足,而不放眼全部,那么多優(yōu)秀的.地方,為中國做出多少寶貴的貢獻(xiàn),卻不能得到一個公平的對待。
蘇州,與世無爭,一直默默地矗立在那塊地上。同時它還培育出無數(shù)才華橫溢的戲曲家,增添一抹亮的光彩。
《文化苦旅》一書,不僅展示余秋雨那優(yōu)美的語句,還有著相當(dāng)多的歷史知識可見一斑。
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3
沙源既是沙鳴山,隱泉既是月牙泉,因形如新月,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文中講述的是作者一路攀登沙山而上,尋找月牙泉的旅途經(jīng)歷和感受。
“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這句話是余秋雨攀上山頂時發(fā)出的感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美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美嗎?為什么一顆平凡的野草在攝影師的手下變得如此唯美?為什么一朵枯萎的花朵在美術(shù)家的筆下變得如此輝煌?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得眼睛“。高淑珍的坑頭課堂,最美女老師張麗莉,托舉生命的最美媽媽,你說她們不美嗎?
美,不是偉大,其實就在身邊。
”連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懶得細(xì)加調(diào)配,讓世間大受其累“而月牙泉不就是這樣的產(chǎn)物嗎?黃河以她澎湃的氣勢流傳千古,長江以她的`綿延萬里而聞名于世。這讓我不禁的想,那月牙泉呢?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時,給粗狂以明麗!庇嗲镉暝跁锏倪@段話實在是再貼切也不過了。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古人以他們的方式贊美著四季的美麗,平靜,實在;蛟S又會是這樣,當(dāng)你回到家時飯桌上已經(jīng)擺好了熱騰騰的飯菜,當(dāng)你生病時有人在照顧你……
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4
流浪的旅程中,是誰在孕育千年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探索的足跡? ——題記
接觸《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是《道士塔》。它在整本書當(dāng)中也是堪稱經(jīng)典;拿4竽,一個古老的意象,記錄了敦煌文明的興衰,見證了一個沒落王朝的赤誠與無奈。當(dāng)千年前石壁上的第一刀刻下時,一個壯麗無比的樂章便開始奏響。它是一千多年層層的積聚,它是一千多年鮮活的.生命,它是無數(shù)藝術(shù)家與信徒膜拜的圣地?墒钦l又能想到,它最終的命運卻交付到一個麻木無知的道士手里。
王道士不過是那段屈辱歷史中的一個小丑,他的無知,他的低賤,他的自以為是,無不讓人心中可悲可嘆,可憤可恨。
當(dāng)看到他把婀娜的塑像砸成碎片,把絢麗的壁畫粉刷得所剩無幾時,我好恨;
當(dāng)看到王道士數(shù)著那一點微不足道的銀元得意的笑時,我好恨;
當(dāng)看到一車車的瑰寶被大搖大擺地運到國外時,我好恨;
大漠孤煙,冷冷的夕陽將那些馬車的影子拉長。如血的余暉,映在寂寥的戈壁上。此時,這塊宗教的圣地,是否也在滴血?
石走沙飛,粗礪的黃沙擊打著空空的石窟。嗚咽的寒風(fēng),在唱著最后的挽歌。此刻,這個孕育千年文化的生命,是否也在啼哭?
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5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就是:“文人的魅力,竟能把碩大一個世界的光明找不到的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xiāng)!
我想,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認(rèn)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熏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蔽蚁耄@個原因?qū)γ恳粋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跡,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跡封存久遠(yuǎn)的文化內(nèi)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跡的內(nèi)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于無論有著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 被蛘摺肮湃说闹腔叟c技術(shù)多高!”之類單純的贊嘆,而永遠(yuǎn)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lǐng)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來的傳統(tǒng)精神。
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6
先生在序中寫道:“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照著我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謂嘆。常常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著,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
閱讀先生的文章,好似跟隨他再作一次苦旅。我發(fā)現(xiàn),更多的文章帶給我的不是那么激烈的憤慨,而是深深的嘆息。
那風(fēng)煞一代的陽關(guān)雪,至今尚有幾人真心尋求?
天柱山寂寞時,有多少文化與其一同寂寞?既然是一同寂寞,那這種寂寞又怎能稱之為寂寞呢?
被人忽視的洞庭一角,默默地?fù)碛兄粸槿酥牟┐,可又有幾人能看到這種博大?胸襟小了,視野還能大么?
再說那延續(xù)千年的西湖夢,如今更有誰還有這份閑情逸志來圓呢?
三峽勝景的淹沒,無法被載入此書中,但如今品味《三峽》之余,有多少文人墨客或是平凡看客位如此自然與文化交融之美永沒水底而痛心疾首?
《白發(fā)蘇州》中,先生對西施的悲劇給予了深刻的同情,或許是同鄉(xiāng)的緣故,或許是出于男子憐香惜玉的`本能。同為女性,我用心靈最柔軟的部分去感受西施,感受她如水的柔情。為何要如此柔弱的肩膀去承擔(dān)一個國家的興衰?沒有男子的明爭暗斗,何來西施的紅顏禍水?西施何辜?“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
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7
第一次拜讀余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余秋雨第一本游記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diào)是憑借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探索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gòu)成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起,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己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里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yuǎn)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著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說: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脫也擺脫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熏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凄艷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里,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發(fā)蒼然的蘇東坡。我一直在想,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yuǎn)離,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xì)脈。
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8
《文化苦旅》是一個文化的祭奠,也是一次心靈的叩問。文章讀來有一種讓人嘆息的滄桑也有一種細(xì)膩的溫情,我想這中感受源于作者對中華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眷念。一篇篇散文中包含著作者的這個中國悠久的文化的感慨和嘆息,人歷史自然交融在一起,有一種吞吐千年的歷史厚重感。
在書的第第二節(jié)道士塔中寫道一個姓王的道士粉刷了莫高窟的雕像,將中國的文物讓外國人一件件一車車的用錢財珠寶換走了:1905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jīng)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銀元換取了24大箱經(jīng)卷,5箱織絹和繪畫;1908年7月法國人伯希和又用少量的銀元換去了10大車,6000多卷寫本和畫……中國敦煌石窟的珍貴文物一件件的少掉,而王圓箓卻毫不心疼。當(dāng)代的文官也將這些文物拿來送人。這讓我十分痛惜中國千百年留下的`文物竟被這樣的送出去了。他們這些賣國賊,真想將他們五馬分尸。他們是千古罪人,我為中國有這樣的人而恥辱。以前的政府可真是腐敗!別人販賣中國文物他們不管也就算了,他們自己也拿來送人真是可恥啊。
《文化苦旅》讓我了解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讓我知道了以前的中國人是那么腐敗,我為現(xiàn)在的中國人而自豪
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9
昨天讀了《文化苦旅》中的首篇《牌坊》,看這名字確實沒有什么吸引力,但是讀完以后卻是意猶未盡。文章首先描寫的是作者小時候見到的很多貞節(jié)牌坊以及其背后怪異的故事,通過墓碑石匠和牌坊石匠的對話讓我們得知造了牌坊的女子的墓碑卻空了。然后又描述了一個現(xiàn)象是曾經(jīng)興盛的尼姑庵里來來去去總是美麗的女子,后來來了兩個美麗的女教師,尼姑庵改造成小學(xué)。村里的男孩子來上學(xué),家長們?yōu)榕處熜率降陌l(fā)式、衣著而著迷,而在女教師的努力下,終于招收到一位女學(xué)生。在最后作者引用了外國小說《熱冰》中的.故事講的是女子為了貞潔跳湖,被父親冰封后卻被誤入冷庫的青年救出。這位冰凍的姑娘被封為圣徒,如同中國女子死后立貞節(jié)牌坊。但是他們真的死了嗎?于是作者大膽猜想立了牌坊的自殺女子的墓空了,實際是因為她們沒死而被她們的父親悄悄轉(zhuǎn)移了。
如果這個故事被搬上熒幕,或許能被描繪地更繪聲繪色,更吸引眼球,但是寫在書里,文字的力量更引人深思。作者將這些不知來處的陌生的美麗與無言的牌坊對比,讓我感受到這個封建時代的冰冷,而令人欣慰的是“逃婚的”她們沒有讓自己的美好白白葬送,而去努力地改變,去讓后人擺脫這些束縛。她們無聲地隱匿在歲月里,而我有幸在這篇散文里認(rèn)識她們。
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10
文化苦旅整個書的主調(diào)是憑借山水風(fēng)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蒂,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化的歷史構(gòu)成。
從《道士塔》中,我們了解到了莫高窟的神秘色彩和悠久文化,同時也知道了一個千古罪人—王園祿,他變賣了中華民族的靈魂所在,這里也反映出了那時社會的腐敗。從作者銳利的筆鋒中,處處可見對腐敗官僚和庸俗的中國平民的諷刺,中華燦爛的文化從他們手中失落!
《莫高窟》的字里行間透漏出一種激情和壯闊,莫高窟不再是“塵封多年的洞穴,而是一個代表著中華民族強(qiáng)悍的舒美的靈魂,他屹立在一個錦繡的中華天地中。從他色彩無息地變化中,作者聯(lián)想到了中國從古至今的.朝代,完全陷入了流沙中,我似乎看到了他的動,他的流暢,它不得不讓人有股沖動,它的蘊含全部囊括在這文化的神窗中,人們的情感交融在了一起,人性全被它的神韻所表現(xiàn)出來。一個宗教勝地全被展現(xiàn)出來,他不愧為超越宗教的宗教,勝于明珠的明珠!
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11
提起余秋雨,可能想說得太多,滿腔話語積壓于心底,隨時都有迸發(fā)出去的可能。但我還是愿意只打開一個小口,讓那話語如涓涓細(xì)流一樣涌出,將自己再次滋潤。
讀余秋雨的第一篇散文,是他的《文化苦旅》的開篇之作——《道士塔》。當(dāng)時,我第一遍讀,憤恨;第二遍讀,無奈;第三遍讀,就只有壓抑了。目睹的一個個驚人的流失數(shù)字,我的`壓抑與它共存。王元祿是個罪人,沒有錯。但是,將敦煌文化的大量流失、出賣之罪完全歸咎于他——那樣一個20世紀(jì)初中國隨處可見的猥瑣、短目之人,更像是嘲笑自己。因為,他的卑微,實在不配承受這罪。他意識不到這份文明的偉大與燦爛,他只知道一百卷經(jīng)卷值一個銅板,一車古畫值三塊大洋;他只知道如果在飛天甜美、神秘的微笑上刷一點白石灰,墻壁就干凈了;他只知道本以強(qiáng)盜身份來這里的斯坦因,是西方來東方“取經(jīng)“的人。他的卑微,承受不起這罪!我的壓抑與這些恥辱共存。正像余先生喊出的:“我好恨!”
終于,《莫高窟》緊隨其后,讓我稍稍欣慰,余先生用敦煌壁畫上明快的、油彩一般的語言,從誕生曙光的時候起,描繪到飛天騰空撒花的唐初鼎盛之期。欣慰于畢竟我們厚重的土地,還以它三千年孕育出的魔力,留住、或是說吸引住了一部分文明,就算是文明的碎片,也能使后人從中拾取精華,沐浴靈魂。唐后,風(fēng)格一次次改變,風(fēng)沙一次次動搖這里,但是,風(fēng)骨從未泯滅過。然后,飛天神秘的微笑朝向了日不落,這微笑后面是憤恨,是壓抑,是無奈……
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12
某些文化在某個時期鼎盛過絢爛過,隨著時間的沖刷漸漸地淡了,而余秋雨正是發(fā)現(xiàn)了這些塵封點,書中的嘆惋、怒斥與號召,決然是有意為之。意在喚醒人們警醒人們關(guān)注起身邊正在淡去的文化痕跡,讓它們消失的慢一點再慢一點,這樣我們才有時間去汲取點殘余的營養(yǎng)。書中的故事多是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在這本書中,仿佛找到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感覺。
通過余秋雨滄桑而深邃的眼眸,我看到了文化的力量,這種影響,不僅表現(xiàn)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xiàn)在民族與國家的歷史中。小至企業(yè),大國家,其強(qiáng)盛均與文化密不可分。健康的.文化是一劑良藥,它能消除懈怠化解煩惱由內(nèi)而外迸發(fā)出一股正能量。古老的文化是一壺茶,有苦有甘越品越濃,在溫婉的茶香中釋然,在百轉(zhuǎn)千回中回味升華。先進(jìn)的文化是一盅酒,帶給你激情與動力并深深陶醉其中。一場煙雨一場夢,一段苦旅一段救贖。這其中,苦在于身,甜在于心。
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13
《文化苦旅》我把它當(dāng)作一本枕邊書,天天讀幾個章節(jié)。這書里寫的,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著古老文化遺產(chǎn)的范欽的后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
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cè)面,令人為之汗顏。 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于“廢墟文化”的描寫。余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鐘。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并在敘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 無論什么墳,都標(biāo)志著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凄慘黯淡,也許風(fēng)流千古為萬人景仰,抑或是背負(fù)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么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fēng)流”吧。 或許他認(rèn)為死亡比活著更美好些吧。
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他說:“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shù)亟唤o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fā)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14
《藏書憂》,則又是文集中一篇獨特文章。沒寫人,也沒寫物,寫的是書,是作者自己的一種心情。我認(rèn)為,雖是"文化苦旅”,雖是一路走來,寫人寫物。終究,還是不能缺少這一篇的。
書,在文化傳承中的角色,自然不言而喻,文化的傳承在某程度上絕大部分是由書籍來完成的。有人寫書,就是有人買書,看書,當(dāng)然更有人在藏書。所謂,“藏書”大概不是藏起來,不讓別人看見,而是把書好好的保護(hù)起來。我便十分反感,很多人,待書如物,信手而來,隨手而去?磿鴷r,折角撾邊,邊吃邊看,搓搓折折,尚不等他自己看完,書已是殘缺不全,污濁難辨。待書當(dāng)如交友,寧缺勿濫。待書當(dāng)如交友,尊敬愛護(hù)。待書當(dāng)如交友,誠心誠意。余先生之憂便是“藏”不住書。一則憂,友人不時借閱,常常忘記歸還。還難以開口催促。二則憂,自己的藏書,如何“藏”得住,當(dāng)自己無法再時時刻刻守護(hù)著他們的時候。三則憂,自己藏書尚且如此,那些更多的好書珍本,豈不是更難藏住。我到?jīng)]什么藏書,只是喜愛收集些書籍。余先生這一憂,也令我思索著,這書如何藏的.住啊!想必,天下讀書,愛書之人,都難逃此憂!
跟隨余先生這一路走下來,回首再看這段旅程時,卻是有些苦澀。或許,只有當(dāng)我們明白了苦澀,才能更好的體會到甘甜。也只有是一段苦旅,才能真正的了解什么是文化。
讀《文化苦旅》有感350字15
“貶官文化”的確是中國文化中很重的一筆,貶官們仕途興隆、官運亨通時不見有特別優(yōu)異的文章出世,只是被貶外放了,才“只好與山水親熱”,有了悲戚哀憤的常情,文采竟也飛揚起來,“事過境遷,連朝廷也覺得此人不錯,恢復(fù)名譽(yù)!笨梢娰H官們的寫作與抒情豈能不暗懷著盼主上查閱而重起用之的功利心思?既被“貶”了,就無奈的寫寫東西,這寫出的東西便恰好印證了貶官的“文品”,既是別有深意和目的`而寫,則這制造出的“文品”確也和其“人品”相映成趣——都虛偽得緊。那么,倘若中國文化“極其奪目”的一筆竟是如此被文化官員們弄出來的,就不曉得到底是中國的貶官們太有才了,還是中國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自我評價“太有才”了。
不過文學(xué)在此文只是裝裱,重要的是“地因人傳,人因地傳,兩相幫襯,俱著聲名”的“聲名”效應(yīng),貶官們都化了灰,山水亭閣也仍是這樣的山水亭閣,還理會他什么“文學(xué)”作甚?重要的是靠文章賺得的“聲名”才是眼睜睜的取之不竭的實利,文學(xué)既“幫襯”了貶官的官運又“幫襯”了旅游景點的聲名,大約可以名垂青史,不朽于后人了。讀懂了余秋雨的“幫襯”,也就讀懂了中國古典文學(xué)的一半。
【讀《文化苦旅》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文化苦旅有感文化苦旅讀書感10-17
心路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05-22
讀文化苦旅有感09-25
讀《文化苦旅》有感09-05
讀《文化苦旅》有感06-11
文化苦旅讀書感文化苦旅閱讀體會12-13
讀《文化苦旅》有感模板10-11
讀《文化苦旅》學(xué)生有感10-09
讀《文化苦旅》有感范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