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通用26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1
《人性的弱點》一書作者是被譽為“成人教育之父”的來自美國的卡耐基,正如書中作者簡介介紹在20世紀上半葉的美國,當經(jīng)濟不景氣、不平等,戰(zhàn)爭等惡魔正在磨滅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靈時,卡耐基先生以他對人性的洞見,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斷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過他的演講,他的演講和著作喚起無數(shù)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勵他們?nèi)〉幂x煌的成功。正是這篇簡介,使我產(chǎn)生濃厚興趣想要了解,這里面究竟寫了什么,竟會有如此大的力量。
這段時間讀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讓我受益匪淺。在這樣深夜,讀這樣的書,像是在品嘗一場美味的人生盛宴,自得其樂。要將這種感覺說出來,還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了。它就像一面鏡子,幫助我認識自我,了解自我,從而完善自我,駕馭自我,成為一個善于經(jīng)營自己生活的成功者。漫漫人生路,它讓我在看清來路的同時,更清楚自己在面對怎樣的未來。
《人性的弱點》是卡耐基思想與事業(yè)的精髓,全書通過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則,從人性本質(zhì)的角度,挖掘出潛藏在人體內(nèi)的60大弱點,一個人只有認識自己,不斷改造自己才能有所長進,直至成功!卡耐基寫得并不是很深奧的,寫的都是平常的小事,但書中又嵌入了卡耐基的藝術靈魂。他對這些小事作出的反應,是我從未想到過的,使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世界并不會因為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轉(zhuǎn)動,卻因為有了他而轉(zhuǎn)得更好?突壬运麑θ诵缘亩匆,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斷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過他的演講和書,喚起無數(shù)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勵著我們后人不斷取得輝煌的成功。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2
《讀懂心靈》是一本以各種小故事構(gòu)成的心理書籍。書中分有八個小主題,其中最讓我感觸最多的就是第三小主題一一在失意與缺憾中修復自己,其中的一句話很是令人深思:
不要預支明天的煩惱,過旱地為未來擔憂,那僅僅是徒勞,不于事無補,還會讓自己活得更加疲意。
生活不在昨天,也不在明天,它只是踏踏實實的今天。生活中往往就是這樣,我們常常會好高騖遠,內(nèi)心幻想這美好的未來,卻從未努力去靠近它。與其迷茫未來自己該做什么,不如踏踏實實過好現(xiàn)在,沒有人會一生下來就明白自己的人生該是做什么的,未來都是掌握在現(xiàn)在一點一點努力的自己的手上。
好多同學可能都和我一樣,進入大學,對自己的未來都是無知迷茫的,很多人在這種迷茫中慢慢松懈自己,沒有目標的過著每一天,看著宿舍其他的同學積極的參加著各種組織或者協(xié)會,每天都很充實,心里是羨慕的,比起每天懶在宿舍的自己,雖然會聽到舍友說:“好累,好羨慕你什么都沒參加!”但其實自己心里是難受的,雖然也有為自己的未來考慮過許多,但每次定下的小目標,第二天就會被扼殺在了被子中,就如書中說得:生活不是在昨天,也不是在明天,它只是踏踏實實的今天。與其每天后悔昨天不努力的自己,然后再對明天設下目標,不如好好充實過好今天,不后悔昨天,不多慮明天,相信在一天天充實的生活和學習中,會慢慢的找到符合自己未來的目標,并一步步靠近它。
大學生活說久也不久,說短也不短,足夠你思考自己的未來,但希望在畢業(yè)之時,別還是停留在思考中,而一點也未付出行動。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3
捧著心理咨詢師考試用書看,越來越有興趣,讀心理學書籍有感。以前一直對心理學感興趣,側(cè)重于測試自己是屬于何種類型以及判斷的對錯和補救措施等,片鱗只甲的了解。今想考心理咨詢師,先暫且不花大錢交培訓費,認真去看看書參透一番,再做打算。呵呵,表揚自己,這時間的學習狀態(tài)真棒,坐在瑜伽墊上,挺胸收腹,蠻深沉的。
摘錄了書本中的2個觀點:
1、阿希的從眾研究:情境很模糊時,人們進行客觀判斷的把握性下降,容易選擇從眾。另方面,如果在群體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試者,從眾的比例會明顯降低。說明,如果個體的判斷受到支持,哪怕是少數(shù)人的支持,他也會更好地抗拒群體的壓力。
2、關于青春期的理論觀點:“有的社會允許小孩看到成人的性活動,目睹嬰兒出生,接近臨終者,從事重要的工作表現(xiàn)出自信的甚至具有支配性的行為,做性別游戲,以及確切地知道成人做些什么事情,在這種社會里,青春期就相對沒有什么區(qū)別。在有些類似我們自己的社會里,人們認為兒童和成人有很大的區(qū)別,對他們有完全不同的要求,使他們避開成人的生活免除他們許多責任,從童年期到成人期的轉(zhuǎn)變并不是連續(xù)的,結(jié)果就顯得緊張得多。”
班杜拉寫到“如果一個社會把十幾歲的少年稱為青少年,并且期望他們在行動表現(xiàn)中具有反抗精神、變化莫測、草率從事及行動粗野,如果這種形象由宣傳工具反復強化,那么,這種文化對青少年的期望會迫使他們變成反抗的角色。這樣,一種錯誤的期望就可能起著唆使和保持某些角色行為的作用,反過來,又加強了原來那種錯誤的信念!
我絕對是一個從眾的人,我的判斷力弱,容易跟隨著自己輕信的人。老公經(jīng)常說,你傻乎乎一個,被人賣了還幫人家數(shù)錢。幸好我遇人淑,沒有吃大虧。
暢每天晚上要爸媽吻他,擁抱,心貼心的。由原來的強制我們?nèi)プ觯兂晌易杂X自愿去kiss他。這種美好確實難以形容,以至于老媽正在憂慮,這個黃金時代什么時候結(jié)束,接下來又會是什么情景呢?青春期就要到來,聽到初中生吸煙、打架斗毆,貪婪的文化無孔不入。
可能女孩子的母親更煩惱,“性”,古話說,女的得一陀,男的涮涮腳。
如果你看過人性的弱點你就知道,這書是教你怎么和人相處的。該書的唯一目的就是幫助你解決你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務活動與社會交往中與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響他人;如何擊敗人類的生存之敵——憂慮,以創(chuàng)造一種幸福美好的人生。如何更好的在生活中變得快樂當你通過本書解決好這一問題之后,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而人際心理學就使你怎么和人更加好的交流,交流不僅僅是語言的交流,而更重要的是心理的交流。使你在交流上處于不敗之地。人際關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具體包括人際知覺、人際情感、人際行為三個支系統(tǒng)。本書根據(jù)人際關系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從心理學的視角,以具體、細膩、靈動、雋永的筆觸,詳盡地闡析了人際認知、人際印象、人際魅力、人際沖突、人際溝通、人際交往等原理與技能,融學理性、應用性、文化性和文學性于一體,不乏哲理與文采,耐人尋味。本書作為高校輔修課教材,供各高校選用,亦適合社會各界同仁,尤其是青年學子、管理人員、社會活動人士及教育工作者閱讀、借鑒,為人生快樂、事業(yè)成功、組織發(fā)展、社會和諧揚起一面風帆!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4
《教育心理學》看似理論很強的書籍,其實不然。里面很多的教育心理學原理,都是通過實驗的形式讓我們了解實驗所蘊涵的科學道理及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結(jié)合的教學實際談談教育中的期望、表揚與批評。
美術教師往往任教的班級較多,個別教師也許就忽略了評價反饋這塊內(nèi)容。從書中學習反饋效應實驗中可以看出,反饋的重要性。反饋對學習效果的影響是很明顯的。教師應盡可能讓學生及時、準確、具體地了解自己學業(yè)的進展情況及取得的成就。因此,在我們的平時教學中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及時做出評價,美術作業(yè)如果一直不評價,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與動力。美術課的評價比起其他課程來說,顯得更加重要。美術是一門審美藝術的課程,沒有什么對和錯,只有美與不美,不能一味的給學生打上等級。
佩奇的評價實驗說明了具體的評語更有效。美術作業(yè)如果只是一味的打上等級,也許就失去了評價的作用。美術的作業(yè)要有具體的評語,這個評語不一定是教師最終的書面語言,可以是來自的學生的,也可以是在學生學習過程的口頭語言的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yè)要展示出來,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進行一些激勵性的語言評價。有了具體的評價語言,學生的學習會更加進步。
書中的一些實驗向我們驗證了一些教學行為,讓我們的教學行為,變得有理可依?傊毤毱纷x本書,會讓我們的教育變得不再迷茫。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5
設計心理學一套共有四本,這本設計心理學是日常的設計,還有另外三本書還沒有來得及讀,分別是:與復雜共處,情感化設計,未來設計。
通讀全書,個人感覺作者并非在討論某一個問題和某一個設計的秘訣和方法,而是傳遞一種希望透過表象,直達用戶內(nèi)在需求的關懷,那就是抓住本質(zhì),抓住用戶需求和事實發(fā)展的最本源。
開篇道,如果在旅館里弄不清怎么開關水龍頭,或者面對不熟悉的爐灶或電燈開關時,即使再聰明的人也會手足無措。唐納德。A。諾曼大膽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設計沒有考慮到用戶的需求和心理。對于我,讀了這本書,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在平時的生活中,我都會留心觀察身邊的設計,發(fā)現(xiàn)好的設計,當然也會各種吐槽那些不好的設計。
書中也講到了心理學的概念,也就是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專業(yè)一門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是把人們心理狀態(tài),尤其是人們對于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于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心態(tài)。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chǎn)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于設計,起到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所以對于學設計來講,是很有必要去讀下有關心理學的書籍的,這樣的話有助于我們的專業(yè)的提升的因為設計是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它是人類為實現(xiàn)某種特定目的而進創(chuàng)造性活動。
像《設計心理學》這本書表述的那樣,設計師和客戶都不是最終用戶,我們不能了解每一個用戶的想法,每個事物的原理,然而我們可以學會抓住設計的本質(zhì)、還事物以本源,這樣即使世界變幻莫測,時代腳步永不停息,設計卻也將會是永恒的。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6
暑假期間翻閱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對于心理學,特別是教師和兒童的心理特征得到一定的了解。學校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校情景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guī)律的科學,簡言之就是研究學生如何學習,教師如何幫助學生學習,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屬于應用心理學的范疇。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有以下:學校教育心理學的對象、范圍和意義,現(xiàn)代心理學的`教育觀,教育目標和教師發(fā)展的心理學分析,認知和社會發(fā)展與教育,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一般原理,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學習的遷移、保持、遺忘,不同類型的學習,影響學習的心理因素,學生的個別差異與教育,教學設計與課堂管理中的心理學原理,學習結(jié)果的測量與評定。在大致瀏覽這些內(nèi)容后,我覺得受益頗多,暫且寫下其中幾點感受。
首先一點,我從感性上認識到教育心理學是一門很博大精深的學問,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樣簡單。比如說處理學生個性和共性之間的關系,怎樣從個性中提煉出共性,又怎樣在對共性的總結(jié)中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還有怎樣實現(xiàn)學生學習的最優(yōu)化,怎樣教學才能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又不讓其對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厭煩;還有怎樣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點對其施以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方法,如此等等。在書中介紹到了很多不同時代的著名學者的觀點,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思考。讀了這些,我才逐漸認識到教育心理學是一個備受重視,被廣泛研究的學科。
第二,不光是理論,書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樣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這對于教學的實踐活動有很直接和現(xiàn)實的意義。書中舉到了很多這樣的例子,讓我發(fā)現(xiàn)原來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見慣的事其實就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比如應該怎樣讓小學生克服坐不住的問題,還有怎樣不動聲色的糾正學生的語法錯誤又不至于引起學生反感。其實對于這些問題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讀了教育心理學后,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漸漸明白起來,真的感慨頗多。
第三,教育心理學提供的不只是一個研究結(jié)果,它所提到的更多的是一種研究方法,指導你怎樣利用這些看起來書面化的大理論,把他們真正變?yōu)橹笇憬虒W的利劍。其實每個學生都是特別的,都有值得你特別去關注的地方,而每個學生又都是相似的,都有共性讓你總結(jié)規(guī)律,更好的認識教學。教育心理學所提供的這些科學的研究法我認為不管今后是否從事教育事業(yè)都是讓人從中受益良多的。原來一直不明白所謂量表是什么東西,現(xiàn)在才開始懂得原來心理學是這樣一門精密的科學,要求很強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才能懂得如何從數(shù)據(jù)中了解人內(nèi)心的世界。
第四,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學以教與學互動作用為主線,以學習心理為核心,對學習動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學習策略與教學策略、學習遷移、智力與創(chuàng)造力、品德心理、群體心理、個性差異與因材施教、心理衛(wèi)生與教師心理等方面作了較為系統(tǒng)、深入淺出的分析。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判斷學生是否熱愛學習以及引導學生學習的能力。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xié)調(diào)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教師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fā)展需要。
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并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tài)迎接新的挑戰(zhàn),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如果,將來我能夠有幸從事教育事業(yè),一定好好應用了解到的心理學知識,做一個合格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7
《教育心理學》是在師大里必修的一門課程,工作之后,再次拿起這本書,細細品讀,別是一般感覺。
一談起“教育心理學”,很多人似乎都知道,但是讓他們細說,又說不清楚。專業(yè)的規(guī)定: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guī)律的科學,教育心理學研究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
在年前幾個難得的和風煦煦的午后,乘著早春的暖意,我讀完了整本書,第一感覺是這一次的閱讀自己的感受更深刻。整本書里,我最感興趣的是“學習的基本理論”這一章節(jié)。
前人對教育心理的研究可謂是執(zhí)著與艱辛,因為他們要把我們平常司空見慣的心理活動外化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而且這種高度還要具備科學性,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在“學習的基本理論”這一章里,對“學習”的定義就有兩個。廣義的學習指人和動物在生活的過程中,有經(jīng)驗產(chǎn)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相對持久的變化;狹義的學習即指人類的學習。緊接著,對于學習是怎么產(chǎn)生的,不同的專家經(jīng)過他們的研究得出了幾種不同的結(jié)論,也就是現(xiàn)在的幾種關于學習的理論。桑代克的試誤學習論、巴甫洛夫的經(jīng)典條件作用論、斯金納的操作條件作用論和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論被歸納為聯(lián)結(jié)學習理論,苛勒的頓悟?qū)W習、布魯納的認知發(fā)現(xiàn)學習和奧蘇伯爾的有意義的接受學習論被歸納為認知學習理論,還有在當代產(chǎn)生的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v觀近現(xiàn)代,關于學習的理論可謂是百花齊放、精彩紛呈。
當然在這些理論的背后都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心酸故事。他們的理論研究來源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成百上千次的實驗,而且大多數(shù)都是在動物身上的實驗。桑代克為了其學說的成立,整天與兔子為伴;苛勒則為了否定桑代克等人的學說,孤獨地與大猩猩共處……面對著這么多的故事,看著這么多人的付出與堅持,幾年幾十年如一日,就為了一己學說得到世人的認可,就為了能為教育心理學貢獻自己的一己之力,就為了探索教育心理的規(guī)律并更好地為教育實踐服務?赐赀@本書,我不禁聯(lián)想到了自身,想到自己時不時地抱怨這抱怨那,與這些大師們的奉獻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每一個學習的個體只能經(jīng)歷一次心理成長發(fā)展的過程,教師對其的影響是一生的。因此,我認識到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并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教育影響未來,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tài)迎接新的挑戰(zhàn),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我想這也許就是每個老師的心聲。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8
好長時間沒上來寫點啥,因為我把自己生活安排得忒充實了。
我一直感到自己到了一個人生的瓶頸期,在深知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情況下,感到有心無力。知道自己的問題之一是拖延,于是終于前些日子讀了《拖延心理學》,找到了癥結(jié)所在。
自我?guī)椭惖臅椰F(xiàn)在看了幾本之后,把他們劃分為三類,或者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說教式的,通過講道理拓展你的思路,就像年長者給年輕人做心理工作差不多。這個方法在個別想不通的問題上,有時候可以個人豁然開朗的感覺,因為有些道理你先前是不知道的,現(xiàn)在知道了,有了新的目標,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但是這個類型的有個問題,它只在你先前不明道理的時候管用。那么如果在“道理大家都知道”的情況下,問題有時候還是解決不了怎么辦?這就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第二層是方法式的,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自己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知道了目標,卻不知道怎么能達到,這類書就注重于教你實際操作的方法。比如教你怎么管理時間,怎么放松精神……但有了目標,有了方法,你就一定能達到目的嗎?不一定能!
第三層是學術式的,它從心理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你有了目標,有了方法,即你知道要做什么,又知道如何做,為什么不行動?這問題一點也不荒謬,它幾乎發(fā)生在每一個人身上。問題出在內(nèi)心和大腦。幫你解決“不知道為什么,但是就是……”里那個不知道的為什么!锻涎有睦韺W》就是這個層次的書。它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啟示:把自己當成活體標本,科研項目來研究!
看了《精子戰(zhàn)爭》之后,內(nèi)容雖不能盡信,但是它的一個主旨是人類終究是一種動物。要從生物的角度來觀測研究。
確實如此,不能因為人類掌握了科學道理,就認為自己的感性一面是凌駕于科學是不可用理性分析的。事實上,那些自然界的科學事實不管人類掌握與否都是客觀存在的,人類自己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當然也可以用科學道理分析。
根據(jù)學習,我終于意識到我的行為方式,思維模式都是有深遠的源頭的。我拖延的行為方式,和一些慣性思維,形成于早年、多年的個人經(jīng)歷之中,匯聚于潛意識的神經(jīng)通路之中。好消息是,人的大腦并非一成不變,我要深挖自己的意識形成,然后去斬斷那些錯誤的聯(lián)系。
通過那本書,和一些時間管理的技巧,我這一個多禮拜,明顯的感受到了自身的變化。我相信長此以往,必將有脫胎換骨的變化。首先,我感到自己確實做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做了幾件以前死拖不做的事情。之后覺得很輕松,很自豪。其次,即使我的學習量沒有大量的增加,但是我以前常有的學習帶來的負面的感覺,如疲憊不堪,日子混沌,空虛,內(nèi)疚等這次都沒有了,有的是充實和滿足。
今天感到身體不適,而且我的學習剛好告一段落,今天給自己一個充分的休息。早上做了一點正事,后來又出門捐書,處理舊衣服,剪頭,買定時器,買菜,洗衣服,剩下時間就是看看書上上網(wǎng)。其實剛剛那么一列舉,今天也做了不少有效的事情。尤其是捐出去那兩大本早已不看的厚重教材之后,我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很神奇,只是幾本書而已。想來我心里大約早就想處理他們,又放不下,收著占地方又鬧心,今天終于決定并行動了,清除了不知不覺占據(jù)我內(nèi)心角落的一個煩惱。往常我在家什么也不干還覺得時間過得超快,今天卻覺得時間變得非常的長,很神奇。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9
最近讀的一本書—《說服心理學》是由凱文.霍根(美)寫的關于說服心理方面的。主要是從說服模式和說服技巧展開的,書中包括最有影響力的說服工具、說服策略,以及說服技巧。這種溝通說服的能力是一種可以應用于個人和商業(yè)生活各方面的技巧。
說服模式的基礎是“共贏哲學”;基本原則包括“掌握說服技巧、理解非語言溝通、結(jié)果導向性思維、掌握說服規(guī)律”;準備過程包括“專注自我、信息編譯、收集情報”;陳述過程包括“一直追問、有力陳述、瞬間親和力”;最后的結(jié)果則是達到“共贏”。
說服模式結(jié)構(gòu)需要關注的是心態(tài)=生理行為+內(nèi)在表征,可概括為:發(fā)送者(A)將信息傳遞給接受者(B),信息通過刪除、歪曲、概括等過濾器(處事模式、價值觀、信念、態(tài)度、決定、記憶)、過濾信息滿足B的心態(tài)、之后心態(tài)發(fā)生改變,引出一個新的行為。這里需要關注的是心態(tài)=生理行為+內(nèi)在表現(xiàn)。
具有說服力的溝通能力是任何人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通過閱讀本書了解說服大師們的說服技能以及結(jié)合書中的練習,我更能體會到說服力的重要性,掌握好說服的技巧,懂得如何才能說服對方,讓自己變得更有說服力,對于銷售人員,銷售業(yè)績將會大幅提高,對于已經(jīng)結(jié)婚的人,夫妻關系將更加和諧,甚至當我們充滿恐懼遲疑不決的時候,我們將學會如何將恐懼換化為能量,將猶豫轉(zhuǎn)化為自信,那么我們的生活遇事將會更加成功。
按照本書的思路掌握好說服力,并有效地運用它,我們將更有可能讓人們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更懂得如何建立關系以及傾聽他人的需求,以此來實現(xiàn)自己和他人的目標。
說服力是一個既能應用于個人生活中,也能應用于職業(yè)生活中的技能,不管我們從事什么行業(yè),當我們遇到挫折時我們都希望有人能夠理解自己,所以我們需要換位思考,抓住對方的心理,從對方的處境出發(fā)思考問題,讓對方切實感受到你是在為他著想了,那么我們就成功了。我想做營銷也是如此。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10
在古老的時候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人們的民風都特別的正統(tǒng)純樸,沒有任何違背她傳統(tǒng)的事情發(fā)生。但是,突然有一年這個村莊地主家的女兒未出嫁先懷孕了,當時啊,她的爸爸、媽媽就把這個女兒吊起來運用家法打,橫著打,豎著打,一定逼著她交出這是誰干的。因為他們村莊這么多年是不會出這種丑事的,對于他們的父母來說這簡直是奇恥大辱,結(jié)果呢?這個女兒實在受不了這個煎熬,就講出了一個人,那么這個人是誰呢?村子旁邊有一座廟,雖然那個廟那村子里的人呢,也都會去拜拜香,貢獻一點錢那捐一捐,但是這個廟呢?還算說得過去,一直也沒有那么旺,香火也不是很旺。這個女兒呢?就說就是廟里的那個老和尚的,哇!村子炸頂了,哇!和尚怎么可以這樣,帶著他的女兒,帶著全村的壯年去把廟砸壞,把老和尚痛打,然后就這樣,不解恨的時候,逢年過節(jié)想起來又過來打一頓。
過了幾個月之后,那個女兒就把這個孩子生下來了,生下來之后呢?她的父母帶著全村人就把這個小孩就送給這個老和尚,老和尚站在那邊,那個女生說,這個孩子就是你的。老和尚看到了之后呢?說了一句話:“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本桶押⒆咏舆^來了,然后呢?又是一頓棒打,他們揚長而去,廟從此再沒有什么香火,敗落了?墒牵B(yǎng)這個孩子呀!可是他沒有什么吃的喂他,只有一點米湯,慢慢的,沒有人送香火,廟里就沒吃的了,到村里去化齋呢?村里子村民都知道他是這樣的一個人,都沒有人給他吃的了。老和尚無奈,為了養(yǎng)育這個孩子,他就抱著這個孩子到外村去找吃的,外村慢慢也知道這個老和尚是這樣的人,也沒有人給他吃的,那么他就要到更遠的村莊去尋找吃的。
就抱著這個孩子一路艱辛吶,后來把這個孩子養(yǎng)到了7歲,就這樣這個廟就敗落了,就不行了,每一年老和尚就風燭殘年的在這個破廟里頭度日,養(yǎng)育著這個小孩子,到過節(jié)的時候呢?那個地主家又會帶著族人來罵他,指責他。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11
這本書分析了拖延的心理學原因,然后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通過一些實例和心理分析來達成觀點的闡釋,比較可信,前半部分幾乎擊中心靈,每句話似乎都讓你醍醐灌頂,重新認識自己。但后面各種方法羅列卻讓人不好操作,陷入了成功勵志類書籍的通病,總的來說還不錯。
對于我個人來說,頭緒繁多或無從下手的事容易造成拖延。里面也暗含了完美主義傾向:我不確定能做到最好,因而失去了細步邁出逐步夯實的動力。甚至為自己找一些合理的借口。不怕失敗最重要是不要把表現(xiàn)與能力價值掛鉤,不要與外在評價過度關聯(lián)。
我就是固定心態(tài)的完美主義者,原以為拖延并不嚴重,但其實一直都在。但其實我并無天分,只有一些巧合和努力,天分被外在拔高了,因此完美主義心態(tài)是沒有堅實基礎的。寄希望于虛榮和享樂并存對我來說也不可能,這個世界沒有白吃的午餐,對于我來說也沒有輕松過上好日子的路子。必須首先保證勤奮然后途中注意方法和結(jié)果。從此開始,看穿紅塵放棄虛無縹緲靠外界肯定的價值,不怕失敗重新構(gòu)建自己的價值。工作即使不熱愛,勤奮是必須的,而自己的家庭及夢想則必須兩者都有。
最可怕的事情是去全然地接受自己,然而對個人來說,成長是最重要的,全然接受自己的優(yōu)缺點并不妨礙反而有助于你的成長,何樂不為?拖延總會歸因于某種患得患失,此時要注意和自身成長及責任對比。而且特別注意不要讓這些擔憂成為懶惰潛在的借口,因而循環(huán)惡化。
這本書中學到的最大一點是冷靜分析:當拖延癥發(fā)作時,要看清其中的原因,以前或許看不清,現(xiàn)在這么多案例看了這本書應該可以了。當不良情緒發(fā)作時也要照樣分析,然后做出決策。借口,潛意識的懶惰等等阻礙前進的因素都要刨出來。然后與自己的目標之路最大限度匹配。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12
《積極心理學》一書中自卑與超越的話題,令我感觸頗深。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說過:“我們生活在與他人的聯(lián)系之中,假如因自卑而將自己孤立,我們必將自取滅亡。我們必須超越自卑”
我的自卑感,是什么時候開始變得越來越明顯的呢?
小學的時候成績并沒有特別好卻天天樂得像傻子,明明不是很高的榮譽卻也可以高興三四天。隨著我越來越大,接觸的人多了,視野拓寬了,總會在不經(jīng)意的比較中,我看到了越來越多自己的缺點,而過去引以為豪的優(yōu)勢變得黯淡無光,自我否定心理出現(xiàn)得越來越頻繁,揮之不去,難以忘卻。“我對自己沒信心”便成了脫口而出的話。
起初我將自卑感看做為一種合理的自知之明,但缺少自信的做事理念給我?guī)砹嗽S多困難。由于自卑我在猶豫不決的時候,機會與我失之交臂;由于害怕,我在懷疑自己的那瞬間,錯失了很多機會。
“如果我能勇敢自信一點就好了”。我總是后知后覺的這樣想。
我記得我每回交題的時候。都心驚膽戰(zhàn)的,看到老師就害怕,而老師每次給我講解完之后都會說一句,“你做的挺好的,繼續(xù)加油”我還記得在放假前,曾經(jīng)教過我的老師碰見我給我了一盒筆。我很差異問道:“誒!突然這么好?她笑著跟我說,“那肯定,你可是我的寶藏女孩!边@讓我想起父母都是鼓勵我,從來不拿我跟別的比我優(yōu)秀的人比較,父母也常常把我視為他們的驕傲。明明原來是父母和老師的驕傲的,為什么要自卑?我之前總是將這些話拋之腦后,卻從沒想過,我其實真的可以做到的,我也是優(yōu)秀的。
這次我通過學習《積極心理學》,領悟到:很多時候,對于令自己自卑的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它,并且提醒自己,這件事改變不了,但我可以盡力做到最好。另外解決自己自卑不自信的問題,就是對于你心中那個脆弱的“小孩”,親近“他”,擁抱“他”。
自卑是一把雙刃劍。這是一個人成長的最好方式,所以你需要超越自卑,活出全新的自己!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13
讀了銷售心理學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做銷售這一行我們不應該有敷衍的心理,如果對顧客敷衍是對我們銷售人員業(yè)績的致命打擊。懷有敷衍心理的銷售人員往往會在工作中缺乏上進心,不追求完美,退而求其次,覺得湊合一下就行了,或者認為沒有必要做的那么好,從而消極應付,蒙混過關。
敷衍的心理一方面是由銷售員的工作環(huán)境造成的。人們在工作的過程中總是渴望得到必要的心理安慰和激勵,如果銷售員付出了努力而得不到物質(zhì)上和心理上的滿足,無法獲取成就感和歸屬感,就會失去應有的責任心,以消極的態(tài)度來對待工作。
另一方面,敷衍心理更是源自銷售員的不思上進的消極心態(tài)。態(tài)度決定一切,積極的態(tài)度能夠激發(fā)人們的熱情,使人充滿動力的努力工作,而消極的工作態(tài)度則會讓人失去自信,缺少責任心。
人都是有惰性的,誰都想躲在溫暖舒適的家中看電視,而不愿意在外面東奔西跑,被風吹雨淋。而銷售員的工作避免不了辛苦的奔波,而且有時還遭受顧客的冷落和白眼,很容易讓銷售員遭受心理上的打擊,使積極的心態(tài)漸漸退去,而人性的缺點顯露出來。這樣就使得銷售員把自己游離到工作之外,對工作便開始湊合應付。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tài),對于超出自己職責的事一概不理不睬,訪問顧客時也是馬馬虎虎,應付差事。對工作不負責任工作也會對你不負責任。最終銷售員也會因為自己的消極表現(xiàn)而影響自己的業(yè)績和公司形象,也不利于自身長遠的發(fā)展。
以敷衍的心理去對待工作,既是對公司、對顧客的不負責任,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不要把自己放在旁觀者的位置上,只有深入其中,以公司驕傲的一份子去努力工作,自然會獲得應有的回報。
因此銷售員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答應顧客的事要認真努力完成,對顧客也一定不能敷衍了事,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并為之努力奮斗,才會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和價值。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14
在近三十年心理學的學科建設中,學校心理學是發(fā)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在發(fā)達國家里,作為心理學的一門應用學科,學校心理學十分熱門,是最有生機、極為活躍的一個新興領域。
《學校心理學》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普通心理學專業(yè)和應用心理學專業(yè)必修課程,也是從事學校心理輔導和咨詢的教育人員學習本專業(yè)的必考課程。
《學校心理學》課程的主要內(nèi)容是學校心理學理論與實踐的國內(nèi)外發(fā)展沿革、動態(tài)和最新展望;學校心理輔導教師的職業(yè)性質(zhì)和專業(yè)化途徑;學校心理輔導與咨詢的理論和技術;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詢的理論和技術;教師的心理健康和職業(yè)成長等。
讀了《學校心理學》這本書,使我對學校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和心理輔導與咨詢的技術有一個基礎的了解,通過對課程上述主要內(nèi)容的學習,能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具體的學校教育工作中去,為進一步學習心理學專業(yè)課程打好基礎。
學以致用是現(xiàn)代科學孜孜以求的基本目標。
目前人類處于世紀的轉(zhuǎn)折點,置身在這光怪陸離、瞬息萬變而又注重實效的信息化社會,學以致用這一論題更是受到全社會的矚目。心理學近百年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大家意識到:中國心理學發(fā)展的生長點在于應用,而應用心理學繁榮的立足點則使面向社會,面向生活,面向大眾。
近年來,有關中小學教師辱罵、體罰學生的報道,有關教師教學質(zhì)量差的報道,屢見于報端。當社會各界紛紛譴責這些有損教師形象的行為時,那些從事教育研究的專家們,更傾向把這些問題歸之于“專業(yè)素質(zhì)不夠”。因為大部分教師并不是故意與自己的學生為敵,他們?nèi)狈Φ,往往是正確有效的方法以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21世紀的教師應該具有怎樣的專業(yè)素質(zhì)?現(xiàn)代教育理念認為,一個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促進者。但在實際工作中,社會倡導的觀念和教師自身內(nèi)在的觀念,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教師專業(yè)能力的不足或不適應,是當前教師的普遍困惑。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15
在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學前心理學》它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的是陳幗眉老師主編,全書供13章,其中三、五、六和十三章,有山東師范大學教授程學超編寫,第十一十二,有遼寧師范大學副教授鄒曉燕編寫,其余各章,有北京師范大學陳幗眉編寫。我從這本學前心理學的學習上汲取了許多東西。在未接觸心理學之前,我對她敬畏和景仰有加。雖然,現(xiàn)在的我也只是為了考試,但是,我它給我?guī)砹撕艽蟮氖斋@,不管在教育我在教的孩子上,還是對教育幼兒方面讓我學到了很多。
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從出生到入學前心里發(fā)生發(fā)展有關規(guī)律的科學,幼教工作者只有掌握了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規(guī)律可以提高自己了解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能力,特別是他們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和學習活動規(guī)律。才能使自己“快速”了解 “幼兒”的內(nèi)心世界呢?學前心理學這一學科,本書將幫助我們了解學前兒童的發(fā)展,以及如何運用于教學實踐。如,它闡述學前兒童發(fā)展過程;;圍繞“學前兒童心里發(fā)展的年齡特征”、學前兒童注意到發(fā)展”、“學前兒童的記憶發(fā)展”等,簡述學前心理學的學科發(fā)展;
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學前兒童注意發(fā)展,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它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特別是小班的小朋友我們平常也會說我們班某某幼兒的注意真是差,總是在抱怨怎么會這樣那樣的,我學了這章后我知道了3—6歲的幼兒兒童的注意發(fā)展的特征仍然主要是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有意注意初步發(fā)展。有意注意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水平底,穩(wěn)定性差而且依賴成人的組織與引導,注意的選擇有賴于知識經(jīng)驗好認真水平。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受益匪淺,掌握了許多學前教育的理論知識,我一定在工作中不斷實踐,利用空余時間繼續(xù)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16
前不久,有幸拜讀了正前方老師的又一巨著《交易心理學》,想在此交流一下自己的讀后心得。由于承諾轉(zhuǎn)借同學閱讀,所以時間倉促,未能逐字過目,且在不明之處未求甚解跳躍而過,理解難免有失偏頗,還請諒解。
關于交易心理學的書籍中外不乏力作,但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類:金融行為學、概率論解決方案、個人性格特質(zhì)研究。但正老師的交易心理學與以上不同,把我們引領向一個嶄新的觀察視角。竊以為這一領域也是大學現(xiàn)有的期貨證券專科教育科目設置中的一項空白。
從書中的序言,我們可以得知這本書源于正老師在體育教學中幫助運動員提高成績時運用運動心理學的這一工作經(jīng)驗而產(chǎn)生。交易過程本身也可以視為一項體育運動,非但是體力更是精神上的運動。
這本書并不是在教授何時是買點何時是賣點,也不是在講應該用怎樣的概率統(tǒng)計來識別最好的交易模式供你使用,但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在交易中如何能夠忠實的執(zhí)行初始制定的交易計劃,即使在面對形勢急轉(zhuǎn)直下,如暴風驟雨一般的飛刀亂箭向你射來的時,依然做到巋然不動,能夠不退縮、不猶豫、不打折的執(zhí)行最初擬定的交易計劃。而這些經(jīng)驗方法并不是我們知道了自己心理特質(zhì)和概率方法論就能夠解決的事情,因為我們面對上下跳動的K線,在形式發(fā)生超出預期轉(zhuǎn)變的時候很容易否定自己,否定我們的交易計劃,而這往往是絕大多數(shù)交易員失敗的最根本原因。我們需要修煉自己的心性。
在這本書中有三點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本書通過闡述系統(tǒng)的有層次的方法,著力解決如何消除交易中的恐懼和自我否定,確保自己能夠按照最初制定的交易計劃嚴格執(zhí)行。第二,書中對于操盤手交易時的心理細節(jié)的刻畫、描寫非常生動深刻,讓我們得以一窺真正的交易高手的心理狀態(tài),如臨其境。第三,國學思想積淀深厚,交易的心法信手拈來,在正老師的解讀之下可謂字字珠璣,非唯交易經(jīng)驗非常深厚者未能參透。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17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翻閱書中的案例時,我的腦海中時不時浮現(xiàn)不同孩子的影子:
一、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并且多次得到父母的“空頭支票”(父母許諾卻不兌現(xiàn)),日積月累,導致孩子徹底對父母失去信心,從此再無信任,甚至把這種失落、孤獨轉(zhuǎn)化成對父母的敵視。
二、父母非常關注、重視自己的孩子,替孩子做各種決定,過度的掌控導致孩子沒有自主意識,書中舉出一個詼諧的例子: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4歲多的小女孩在吃完飯之后問爸爸,“爸爸,我吃飽了沒有”,幼兒期可愛天真的童言,如果作為家長不引導孩子自己思考、選擇和決定,那么可能孩子永遠不敢自信地做出選擇。正如書中所述:父母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權利,并不是說對孩子不管不顧,而是要在理解孩子內(nèi)心的基礎上,幫孩子分析問題,最終讓孩子決定怎么做。
三、突然間的家庭變故——死亡,總會給孩子造成沉重地打擊,讓孩子無法走出這樣的陰霾,家長怎樣告訴、引導孩子,讓孩子勇敢面對至關重要,本書中詳細介紹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家長該如何與孩子溝通至親死亡問題。在與家長的溝通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老師,我們家孩子從小膽小、不自信;我家孩子總磨蹭;我家孩子不如誰誰誰等言論。在書中作者介紹了家長面臨這樣的問題,我們該怎樣處理與解決。
作為一名幼兒的家長,我很慶幸閱讀了這本書。讀了這本書,給人以心靈的洗禮,讓周圍的浮躁歸于安詳。接納孩子,接納自己,學會用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孩子,從自己的言行上反思孩子的行為狀態(tài),學會觀察、了解孩子。學習如何說,孩子才肯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
《兒童溝通心理學》是一本簡單易懂的讀物,結(jié)合具體事例,告訴我們孩子出現(xiàn)這樣行為的原因,以及作為家長應該如何面對、解決這樣的問題。這本書看似簡單易懂,卻蘊含了深刻的家庭教育哲學。所以我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需要的家長解決困惑,讓父母與孩子間的溝通更愉快、有效。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18
兒心理學是自身發(fā)展提高的需要,是搞好幼兒教育工作的需要。為了更好的從事幼兒教育,我選讀了《幼兒心理學》這本書。以前學習《幼兒心理學》時,不夠深入理解。通過暑期學習,我有了很大的收獲,F(xiàn)在談談我與書本的學習及體會吧!
幼兒心理就是研究幼兒的認識能力的發(fā)展特點,情緒情感的發(fā)展特點。行為活動的目的性及自我控制能力的發(fā)展,以及幼兒個性的心理特征形成與發(fā)展的特點。
通過對幼兒心理學的初步了解,我覺得了解幼兒的心理是必要的,甚至覺得幼兒的心理也是很復雜的。的確,當你真的想去接觸幼兒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很多現(xiàn)象其實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簡單,有時覺得很想知道“為什么”。如果不了解幼兒的心理特點,就難以更好的與孩子在一起,要教育孩子,首先就應該了解他們。
這本書讓我明白,我們不能用成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不能將他們看成小大人。他們的心理正處于發(fā)展過程中,而幼兒的`心理發(fā)展與周圍環(huán)境有直接的關系。因此,理解與認識幼兒生活和游戲的環(huán)境的意義十分重要,我們要重視并能夠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能使其很好發(fā)展的機會。環(huán)境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影響是無庸置疑的。小朋友們所處的社會,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家庭狀況等都是影響他們心理形成與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因素。在不同的社會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下,兒童心理發(fā)展會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通過學習和閱讀,我深深感知到,幼兒期是性格特征和改變顯露的最初階段。環(huán)境因素能夠影響著他們個性特征的形成和改變。幼兒的個性特征也影響著他們自身在各種活動中的體驗和收獲,并影響著他們與周圍人的交往。作為老師的我們應有意識的創(chuàng)設良好,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塑造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這是我們作為啟蒙老師最應該注重的方面,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運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來教育幼兒,使每個幼兒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19
結(jié)束了一個學期的中學心理老師工作,感慨萬千。在這所完全中學里,我看到了重點培養(yǎng)的初中部,孩子們學習的壓力、青春期的叛逆、對自我的迷茫;而以放羊式教育為主旋律的高中部,我看到了孩子們思想的奔放、對未來的憧憬、對性和愛的糾結(jié)……開學前看到這本書,我想,我是極其需要它的。
這本書可以讓我更從容地回答學生的一些留言:
1、為什么越長大越孤單?
2、為什么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
3、爸媽只疼家里的小弟弟不疼我這個姐姐,還讓我干很多家務活,我好難過……
4、遇見喜歡的男/女生,卻不知要怎么跟他/她搭訕,覺得好糗。
5、上了高二,終于發(fā)現(xiàn)自己是時候努力讀書了。可是落下的功課實在太多,我快要學瘋了。能放棄嗎?不能。可是我該怎么辦?
這本書我也想推薦給某些抓狂的班主任。他們可以以此看清學生的乖巧抑或叛逆的背后,有著哪些鮮為人知的想法:
1、我們班有一個JP女生,下課總是去跟老師假裝很熟,在辦公室里蹭來蹭去,說了也不聽,這是什么心理?
2、現(xiàn)在的孩子真是玻璃心!批評兩句就眼淚決堤。他一哭我就想算了吧讓他回去下次再說他。結(jié)果他似乎摸透了我的命脈,以后我一批評他就哭得更兇了。辦公室的其他老師還以為我把他怎么了呢。老師真難做。
3、新班主任最怕班里有“熊孩子”了。經(jīng)常被其他科任老師投訴,自己找他談了好幾次也不奏效。想著要不去家訪一下,這學生一副打死都不讓我去的架勢,仿佛背后有難言之隱。
雖然我們也曾經(jīng)是孩子,是學生。但長大后為人師,卻似乎忘了當初的我們是如何匍匐過這段坎坷的青春路,忘了當初的我們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師怎樣的對待。這本《青少年心理學》可以讓我們暫時退行到花季雨季,讓我們彎下腰,聽到孩子們花開的聲音。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20
本書是一本兒童教育心理學的通俗讀物,前半部分是作者的理論成果,后半部分則是心理個案的例子,具有代表性的個案分析。作為老師和母親如何幫助兒童,形成一個健康正常的人格這一問題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書中強調(diào)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難的品質(zhì)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這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目的。
一,個體對客觀事實的看法絕不是事實本身,我們要全面觀察個體的成長過程,時刻關注他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和障礙,特別是關注她的童年,因為會影響他以后的人生。例如有一個52歲的女人,她總是不停的,貶損比她年長的女性,回顧她的童年,她有一個優(yōu)秀的姐姐,從童年到現(xiàn)在,她總是懷疑別人看不起她,當這些童年時未受到過關愛的孩子,她們在兒童時代都受到過惡劣的對待,因此形成了冷酷、滿懷嫉妒、恨惡的性格。
二,懷有過度雄心的孩子之所以處境艱難,是因為人們常常以外在的成功來評判他們,而不是根據(jù)他們克服困難的能力來評判他們,訓練孩子野心勃勃,并沒有什么好處,培養(yǎng)孩子的勇敢,堅韌和自信卻尤為重要,要讓他們認識到面對挫折不能氣餒,也不能喪失勇氣,而是要把挫折當作一個新的問題去解決。
三,個體心理學的基本思想是個體的人格,包括兒童和成人是一個統(tǒng)一的體,這種人格的行為表現(xiàn)和個體逐漸形成的行為模式是保持一致的,孩子上學拖延理解為,他對學校布置的任務作出難以避免的反應,他不想上學,他會想盡辦法不遵從學校的要求,壞孩子之所以不想上學,是因為他們追求優(yōu)越的心理,非但沒有成功地轉(zhuǎn)化為學校的要求,反而對學校的要求有所抗拒,于是他表現(xiàn)出一系列相應的心理特征,逐漸陷入不可救藥的地步。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21
下班了,伴隨著同事們關門鎖門的聲音,靜下心來,結(jié)合自己近年來與心理學接觸的有限經(jīng)歷,以及最近閱讀《發(fā)展心理學》第一章《畢生發(fā)展緒論》的有限心得,提煉出“從盲人摸象到睜眼觀象”這個自認為還算形象的題目。
因為從事婦女兒童工作的原因,斷斷續(xù)續(xù)接觸到一些與心理學有關的書、人、事、物,東一榔頭西一榔頭,腦海里星星點點記錄下或模糊、或碎片的概念,就象盲人摸象般,覺得心理學是張德芬、是家排、是心理動力學、是海藍博士、是曼陀羅、是海靈格、是催眠……這個領域的知識始終是一團亂麻,和完全不懂的人還敢白話兩句,在專業(yè)人士面前只能噤若寒蟬。
今年2月下旬從朋友那里得知景老師去年組織了一個《發(fā)展心理學》的主題閱讀群,大家通過共同學習竟然意猶未盡,紛紛建議“重走長征路”,感到既好奇又興奮,立即購書入群。按照要求僅讀了1個章節(jié)便有了豁然開朗的感受,心理學這頭“大象”一下子立體起來,原來不是“扇子”,不是“柱子”,更不是“一堵墻”。“畢生發(fā)展”是考察個體在生命歷程中行為的發(fā)展、變化和穩(wěn)定模式的學科領域。這本被北大心理系選中作為教材的大部頭,以全面的視角,按照時間發(fā)展順序縱觀個體從產(chǎn)前階段到成年晚期和死亡的發(fā)展過程,其完備、條理的編書特點極其符合自己的學習口味,雖然專業(yè)性很強,但讀起來充滿了樂趣感。
當然,由于零基礎,底子太薄,專業(yè)術語前面讀后面忘,邏輯分類前面記后面丟,年近半百怎么也無法與青春年少的好時光攀比。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重復讀,擠時間將前30頁品讀了3遍,每一遍都有新發(fā)現(xiàn)、新理解和新風光。
盡管如此,依然感覺沒有讀透,好在這是緒論,很多內(nèi)容在后面的章節(jié)都會展開來講,相信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在景老師的引領以及各位學友的共同參悟下,《發(fā)展心理學》會滿足自己的諸多期待。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22
今天,我又坐在合德熟悉的教室里,聽由楊老師講《發(fā)展心理學》。不一樣的是這次我聽課的角度有所不同,原來注重的是課程的內(nèi)容,這次我不但溫習了課程內(nèi)容,也重點關注了楊老師講課的一些技巧,有以下幾點感想:
1、課程開始,老師用了謎語與論語的經(jīng)典句子來推出本門課程,人的一生,發(fā)展心理學。
2、課程中,老師用了很多提問的方式來引出重點內(nèi)容。對于學員回答問題后,不論對錯,給予鼓勵,從而激發(fā)學員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3、下午的時間特別容易犯困,老師采用游戲的方式與大家進行互動,讓大家振作下精神。這個關于“觸覺”的游戲,我上次參與過,這次作為觀察者看大家做這個游戲。事實上,個人感覺這次,部分同學不夠投入,結(jié)束的時候,在老師未做指示前,就各自回位了,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但是,楊老師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每個班級表現(xiàn)不同,感受不同,我接受大家的不同”。確實,作為老師,也許都會有期待,但是并不是每一次都會達到相同的效果,所以即使同樣的游戲,對象不同,結(jié)果會不一樣,接受不同,多么重要。
4、以往聽課的時候,對于書本的知識理解就基本夠了。但是,對于授課的老師,相對的深度與廣度就不同。課程外要做的功課還有很多,許多延深知識點需要用案例來讓學員更容易理解。比如:生活中與孩子的交流、英國的紀錄片內(nèi)容,心理學家做的實驗“打玩偶”模仿游戲等等,個人感覺,自己在這方面很欠缺。
5、發(fā)展心理學理論內(nèi)容比較枯燥,楊老師的講課語速、聲音用平鋪直述的方式進行授課,部分學員也許會注意力不夠集中。所以,個人感覺語速、聲調(diào)也是技巧。
6、這一章的內(nèi)容還是比較多,從概述到人的一生各個階段。這次,楊老師講課的重點在前面一、二節(jié)花了比較多的時間,最后中年與老年期內(nèi)容來不及涉及了,只能留待下次時間。所以,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把內(nèi)容講述完成,時間控制也是需要我們關注的。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23
《設計心理學》這本書是作為一個設計師必讀的書籍,這一部書籍作者是唐納德·A·諾曼,美國西北大學計算機技術系教授,尼爾森·諾曼集團的靈魂人物、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人(該公司以“提升消費者感受的智囊團”著稱),歷任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認識科學系和心理學系教授、蘋果公司先進技術小組副總裁,主要著作包括:《記憶和注意力》、《使我們變聰明的事物》、《隱形計算機》等。
諾曼的這本書主要從概念模型、預設用途、可視性、匹配、反饋提出了設計心理學觀點。特別是舉了很多設計的例子,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深入淺出的講解了很多原本比較深奧的設計心理學知識,看了以后很有感觸。
我們也許也曾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看著眼前美觀豪華的門卻不知如何打開;頗具現(xiàn)代感的水龍頭卻把你弄得手忙腳亂;因為不會使用家里的組合音響而生出跟不上時代的挫折感……這些人前的尷尬、人后的沮喪,其實問題全然不在我們!全怪設計者考慮不周。所以我們沒有必要為找不到正確的使用方法而錯誤的怪罪自己,因為那不是我們的錯。然而作為一個設計者必須全面的去考慮問題。
一個好的設計必須具備它的可視性,正確的操作部位必須顯而易見,必須正確的傳遞給使用者信息。往往設計的失誤會導致錯誤才發(fā)生。其實設計本身也是一種不斷犯錯誤且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交流的過程。
一個好的設計還必須建立正確的匹配關系,操作意圖與可能的操作行為之間的關系,操作行為與操作效果之間的關系,系統(tǒng)實際狀態(tài)與用戶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所感知的系統(tǒng)狀態(tài)這兩者間的關系所感知這兩者間的關系,所感知到的系統(tǒng)狀態(tài)與用戶的需求、意圖和期望之間的關系。
這本書雖然沒有完全透徹的去理解和領悟一些道理,但是深深的覺得中國的設計實在是有太多值得我們?nèi)シ此嫉牡胤健?/p>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24
這本設計心理學是結(jié)合了《藝術與設計心理學》、《設計心理學》、《現(xiàn)代心理學》三本書來寫的。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對于一個學設計的人來說,當然設計師也不例外了。
我對設計心理學的感覺就是,分成了兩部分了,一個是設計,另一個則就是心理學了,對于我自己也可以說是個設計類的人吧,對于設計要說我懂得很多呢,也不是很多,但是也不少,畢竟也學了那么多年,大概的要了解的還是知道一些的,但是要說我學的很精了呢,就還有好多等著我去學習的。
其實每人看事物的眼光,都有所不同,腦子里裝的東西也不同,也只有個人的眼光的高低而已了,就好像一個懂設計的和一個不懂設計的人來說,這樣的兩個人是很難有共同的話題的,俗話說當不同不相為謀。這也就是設計師與人得不同吧,也就是因為這一點,才會有設計師吧。
對于心理學,雖然我們一從小學就有學過心理學,但那只是交了我們一些皮毛的東西而已,而且對于以前都不是很在意這個心理學的,到現(xiàn)在老師也讓我們?nèi)绻x課的話就可以選心理學這方面的課程,這樣也會對我們的專業(yè)有所幫助的。書中也講到了計計心理學的概念,也就是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專業(yè)一門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是把人們心理狀態(tài),尤其是人們對于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于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心態(tài)。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chǎn)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于設計,起到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所以對于學設計來講,是很有必要去讀下有關心理學的書籍的,這樣的話有助于我們的專業(yè)的提升的因為設計是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它是人類為實現(xiàn)某種特定目的而進創(chuàng)造性活動。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25
最近,我一直在看了《每天學點心理學》,今天終于把整本書都看完了,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在沒有讀這本書之前,總感覺得心理學很深奧乏味,但是讀過這本書,我被它的科學性,真實性所折服,可以說它是我們生活中無時無刻存在的的東西,它對我們的教育、管理、司法、人際關系、戀愛婚姻都是息息相關的。真是一門神奇的學科!
《每天學點心理學》中舉了許多的實例,不但不乏味,而且讓人有一種從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覺,視野也開闊很多。讀了這本書,使我認識到什么是心理學,我以前所知道的非常的膚淺,現(xiàn)在才知道心理學已經(jīng)有很多分支學科,包括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發(fā)現(xiàn)自己對以往的看法存在著很多的偏頗,但學習之后,我逐漸發(fā)現(xiàn)想要了解自己其實并不難,除了要做一個冷靜的現(xiàn)實主義者,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
首先要學會認識自己的工作,無論你是一棵參天大樹,還是一棵小草,自我認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認同;
其次要學會把握學生的心理,這樣就不會激化師生間的的矛盾,反而能夠有效的解決學生成長中出現(xiàn)的問題,讓學生健康的成長,愉快的學習。
第三就是憂傷時,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賴的朋友,訴說訴說,讓陽光復現(xiàn);
第四是在勞累時,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覺,人不過是血肉之軀,經(jīng)不住太多風霜雪雨。
除此之外,我的最大收獲還在于我的性格,為人處事的方式,甚至價值觀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處理事情時開始考慮的周到了些。逐漸開始觀察、理解學生的心理,情緒上的變化,并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導,和言語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理上的問題,也許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從小的行為的改變,可以看到這本書對我大的影響。它使我終于明白了“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放開胸襟,包容自己每一個學生,我的教學工作就會很舒心,成功也會不求而遇的。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 篇26
自從小寶出生后,我總是希望有人或者有一本書能教我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雖然相隔5歲,但他兩真可以用“相愛相殺”來形容。好的時候,一個溫柔一個聽話;吵起來的時候,一個霸道另一個更霸道,總是以其中一個人哭來結(jié)束爭吵。
大概是吵的次數(shù)多了,我也“麻木”了:讓他們自己吵去,不再為他兩吵架而抓狂。這樣反而清靜了許多,不需要充當裁判。大家心里都有一桿秤,無論處理的多么公平,總有人覺得不公平,即便孩子們覺得公平,大人們還經(jīng)常為其中一個打抱不平(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對小寶)。
我就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大寶本身比較愛哭,再加上經(jīng)常無緣無故挨小寶打,又迫于“姐姐”這個身份不好還手,總是被打哭,然后跑來找我訴說委屈。有時候我也懶得講道理,直接回一句:你打回去。(此處有風險,請勿模仿)
母親大人發(fā)話了,肯定是“打回去了”,但一般下手都不重。我就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感覺受了天大委屈的大寶下手有所保留呢?僅僅是怕我說,還是面對手足之情不忍心?
后來看阿德勒《兒童教育心理學》提到追求卓越與自卑的關系:在每個人身上,追求卓越感和自卑感是并存的。因為自卑我們才會去追求優(yōu)越感,我們企圖通過努力追逐來獲得成就以消弭自卑感。
大寶的自卑在于,父母把部分關注轉(zhuǎn)移到了弟弟妹妹身上,ta不會理解這是因為小寶需要更多的照顧。在大寶眼中,小寶帶走了一部分父母的關注,這會讓大寶認為是“自己不夠好”,而在行為上,他又會采取一些方式去獲取父母的關注。
對于滿意姐而言,哭是其中一種方式,而當我把處理事情的主動權還給她時,她的需求得到了關注,也不會因為父母的“處理不當”引發(fā)反抗情緒,反而化解了矛盾,不得不說是一種意外的收獲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心理學書籍讀后感01-07
心理學的書籍讀后感范文(通用7篇)03-08
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范文(通用5篇)03-02
關于心理學書籍的讀后感(精選25篇)05-10
5本心理學書籍推薦10-01
心理學書籍有哪些心理學入門看什么書10-10
書籍《簡愛》的讀后感01-05
書籍邊城的讀后感02-27
勵志的書籍讀后感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