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案例分析報告[精品]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案例分析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1
我校五年級的蔣擇遠同學走進了我的視線。根據(jù)他的癥狀和家長及班主任的介紹,我發(fā)現(xiàn)在她身上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通過觀察交談發(fā)現(xiàn)該同學突出表現(xiàn)為厭學孤僻等心理問題。于是經(jīng)過科學的診斷,我制定相應的輔導目標及方案,通過一個階段的實施,她的心理狀態(tài)得到了很好的調整,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最終基本上克服了以上心理問題關鍵詞:心理健康輔導厭學孤僻
一、個例資料
蔣擇遠,女,13歲。父母常年在常州打工,去年父親因與人打架而坐牢,母親平時仍在外打工,無暇顧及女兒的學習與生活,只好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二、個例表現(xiàn)
我發(fā)現(xiàn)在蔣擇遠身上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通過觀察交談發(fā)現(xiàn)該同學突出表現(xiàn)為在課堂上和各種活動中,小到一次課堂發(fā)言,大到學校組織的活動,都顯得沒有熱情,參與意識淡漠。合群困難,平時沉默寡言,獨來獨往,偶爾也流露出想和同學們交往的思想,但顯得不知所措,不自覺的流露出自卑,不喜歡讀書,不想上課,逃課、曠課時有發(fā)生,在上課的時候經(jīng)常趴在桌子上睡覺、看窗外。
三、觀察分析
通過我的觀察、家訪、交談,我發(fā)現(xiàn)她身上的這些心理問題主要來源于爺爺奶奶的過分溺愛與保護,事事遷就他,缺少嚴格的監(jiān)督與管教,這就造成了她既膽小怕事又固執(zhí)任性;為了補償她失去的父愛母愛,每次家長回來就給她大量的零花錢,對于她提出的各種物質上的要求有求必應,但對于學習基本不提,和生活上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漠不關心
四、對問題行為的評估
“厭學是指學生對學習否定的內(nèi)在反應傾向”,包括厭學情緒、厭學態(tài)度和厭學行為。蔣擇遠同學表現(xiàn)為對學習厭惡反感,經(jīng)常逃學或曠課,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下降。在本案例中,蔣同學即使知道學習的結果直接影響到他的未來,但是她仍然對學習表現(xiàn)得非常反感,或是逃課,或者是在課堂上睡覺,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這些行為的直接結果就是學習成績的急速下降,從她的表現(xiàn)中可以判斷他存在著極度的厭學心理,而且在這種厭學思想的指導下,她無心向學,與同學交往出現(xiàn)困難,都導致了嚴重的后果。
“孤僻是指青少年在與同伴相處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不利于與群體和個體建立和維持良好持久關系的心理行為問題”。
五、幫助制定近期目標
共同制定計劃,對她作出一些具體要求。
1要求她不論是否完成作業(yè),都要堅持到校上課,認真聽講。
2給兩個星期作為適應期。在這兩個星期里,別人一次做完的`作業(yè),允許他分兩次做,但一定要做完。
3給一個星期作為過渡期。在這個星期里,要求他跟別人一樣,每次作業(yè)都要一次完成?紤]到他基礎較差,允許他當天要交的作業(yè)最遲不能超過放學前交。
4鞏固期。要求他不僅每次作業(yè)能一次完成,還要和同學們一樣,按時交作業(yè),并且準確率要有提高。
5定期幫助她學習與人交往的技巧,確定訓練內(nèi)容,就訓練內(nèi)容與她達成共識,社交訓練的步驟,同時給她傳授交往知識。
六、輔導方案和過程
1、與家長多聯(lián)系、溝通,希望他們用正確的方式對待孩子,走出愛的誤區(qū)。
我與他的爺爺奶奶多次交談,讓他們明白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教會他如何解決,而不是替她做。并通過電話與他的父親進行溝通,讓他們意識到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的嚴重性,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應當對她進行適當合理的批評與教育,讓她認識到錯誤,鼓勵她改正。使他們明白:錢不能彌補自己對孩子的歉意,無節(jié)制不合理地滿足孩子物質上的任何要求實際上是在害孩子,會讓孩子滋生好逸惡勞、鋪張浪費的惡習,其實孩子在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多關心她,給她關懷,特別是她的學習生活情況,并對孩子取得的每一點微小進步及時肯定與贊美。這樣能讓孩子感到父母對自己學習的關心,要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2、幫助孩子樹立自信,融入集體,找到和同伴交往的樂趣。
在與班委開會的時機,與班委約定,要用愛心感染他,耐心幫助她,他她的缺點要包容,幫助他克服;對于她的任何進步我和班委們都不要吝嗇我們的贊美。作為班主任的我去除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盡量與她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和顏悅色的表情和她交談,用語重心長的、幽默的和富有啟發(fā)性的語言,適時引導她。而班委們要接納她,理解她,更加關心愛護她,并成為她的知心朋友;然后再適當?shù)臅r間選擇組成個別或小組輔導形式,讓她在和諧、輕松、安全的氛圍中和大家交流。把她座位調到一些性格開朗、外向的同學旁邊,使其“近朱者赤”,減少自卑感。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的一點一滴的進步,樹立他在同學之間的威信,改變他總是默默無聞的處境。經(jīng)常在課間對他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等鼓勵性語言。
七、效果評估
厭學心理是一種常見于學生群體的心理問題,正因為它的涉及之廣、危害之深而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在積極地尋找厭學心理的干預技術與方法的過程中,應針對具體個案進行分析,找出適合問題行為人的具體方法,有所側重地對問題行為進行干預,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這個個案中,很明顯,蔣同學的厭學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環(huán)境中家長對孩子對學習的態(tài)度及其所采取的并不恰當?shù)慕逃绞蕉鴮е碌模彝サ慕逃绞酵瑫r也導致了桑同學不良性格的形成。因而在對蔣同學進行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就要特別注重家庭的作用,讓家長參與咨詢過程,促進家長與孩子的交流與心靈的互動。利用合理情緒療法可以使桑同學對學習過程以及學習目的有更為客觀的理解,從而調整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動機水平,促進其從思想上改變對學習的認識,從一個更為積極的角度看待學習過程;強化法可以對蔣同學的積極學習予以強化,從而保證其學習過程的持續(xù)性;利用認知療法可以幫助蔣同學認清自己的性格上的缺陷,可以有助于完善其人格。
我多次為她提供嘗試成功的機會,讓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榮譽,使她擺脫自閉心理,激發(fā)起自信心和上進心。同學們真誠的笑容,熱情的鼓勵,溫暖了她那顆冷漠的失望的心,在我的表揚、同學的贊賞目光中看到了自己的自信,丟掉了自卑感,遺忘父親坐牢帶給他的陰影。她在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學會與別人交往,體驗交往的樂趣。找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在與同學的交往中增添信心,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對父母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理解了自己的父母和爺爺奶奶,在家會幫助做家事。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2
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要求教師“不僅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心理品質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
初春的一個早晨,我剛剛上班,學校宿舍輔導員老師,急匆匆來到心理輔導室:“周老師,您可來了。男生宿舍有個學生要自殺,都鬧騰一宿了。昨晚,我們把他班主任、學校保安都請去了,在宿舍看了他一宿,班主任和他談了一宿,他就是不吱聲,我昨晚就要找你,可他的老師說他是,心理老師來了也解決不了!
看得出,因為以前幫助住宿生解決心理、情緒問題時,經(jīng)常與宿舍輔導員有接觸,對我的工作實效,她們是信任和肯定的。
從宿舍輔導員、班主任處我了解到,男生小G從高一剛入學就和他同桌、同寢的小D相處十分融洽、形影不離,可寒假過后一個月,小D有意躲著小G,并與班主任提出調座,問小D原因,吱唔不清,只說別問了,就是不和小G同桌、同宿舍了。老師沒在意,給他們調了座位,還未說調寢之事,昨晚小G從四樓窗戶爬上臨近食堂三樓樓頂,大聲喊叫,并揚言:如果小G再不理他,他就從三樓跳下去。宿舍輔導員聽聞,及時趕到,一邊安撫一邊找了保安、班主任。
我征得班主任同意,先找到小D,問他有什么要和我說的,小D很痛快地說了他和小G的事。高一開學第一天,他與小G同時報到,又被分到同一寢室。學習成績都是中上游。小G數(shù)學好,小D英語好,正好自己弱的一科、又是對方強的一科。他們每天在一起上課、吃飯、運動、討論功課。慢慢地,小D發(fā)現(xiàn),小G除了自己,不接觸任何同學,每天所說的話,80%~90%是自己,而且小G要求小D也要像他一樣,除了自己不許再和任何人做朋友。偶爾小D與同學打打球,小G就不高興,回到寢室就慪氣,小D要是被別的同學拉去一起吃飯,小G就不吃飯,并對小D說:“我除了你,不和任何人交朋友,替你疊被、打飯、洗衣服,我對你那么好,就不許你再和別人好!笨吹叫對小D過分依賴,寢室同學和小D開玩笑:“你倆吧?怎么天天粘在一起!毙聽了覺得刺耳,有意躲著小G。越躲小G越追,昨晚小D未上晚自習,小G心神不安,回來找小D,小D抱被褥去其他寢室住了,小G就上了樓頂……
小D說,和小G做朋友太累了,每天做什么事都被他纏著,凡事還得聽他的,多幾個朋友玩,聊天不是很正常嗎?可小G,別人寫作業(yè),他放隨身聽,聲音還很大;別人睡覺了,他想洗頭了,臉盤弄得叮當響;星期天,同寢同學聊天講笑話,小G自己看書不抬頭,突然喊一聲,“別吵了,都出去!”把大家嚇一跳。而有時他又莫明其妙買點吃的,什么也不說分給大家,弄得誰也不敢吃。我試探小D:小G是否有過格舉動,莫明曖昧的語言。小D表示從未有過,只是同寢同學看他倆在一起呆得時間過長而開玩笑才瞎傳的。
我試探班主任,看小G是否愿意與我談一談,小G同意了!
我走進小G寢室,他蜷縮在床角,一副疲憊、茫然、無助的樣子。冷峻的臉,呆滯的目光,我走近他,說明了自己的身份,取得了他的信任,給予他信心,相信我能幫助他,并會堅守秘密?吹贸,他渴望真誠的支持與幫助。我問他,他告訴我他還沒吃早飯,我讓輔導員為他打了稀飯,并洗了條熱毛巾給他。利用心理咨詢師初次會晤的技巧,我同他談著,探知著他的痛苦。慢慢地,小G的心窗打開了,原來在他孤僻、異樣冷漠的性格中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成長的痛苦經(jīng)歷。
小G家在偏遠農(nóng)村,風景秀麗的小村旁有一條小河,剛上小學的那年夏天,他與同村其他同齡的3個小伙伴去河里洗澡,2個小伙伴溺水了,另一個小伙伴去救他倆時同樣卷進漩渦,他站在河岸上清清楚楚地看到了3個小伙伴被河水卷走的`情景,等他回過神來去村里找大人,一切都晚了。從此他失去了可以游戲的同齡伙伴,在失去孩子的家人鄙疑的目光中長大。他從小到大沒有朋友,也害怕與人接觸,童年的記憶就是孤漠、獨處。他把時間放在功課上來排遣成長的煩惱。在教育落后的小山村考上了我們省級示范高中。
自從上高中認識了小D,他體驗到了友誼可貴,找到歸屬感?伤峙滦與更多人接觸。因為他覺得自己說話、處事都格格不入。而小D性格率真、不斤斤計較,又欣賞他理科才能,錯過他,小G怕再也找不到能相處得來的同學了。所以,小D與別人接觸多了,他就怕,也嫉妒人緣好的同學。小D不理他時,他覺得自己要崩潰了,一度想離開這里,打電話向父親說想不念書時,父親不問青紅皂白,說了他一頓,最后說:“看你那樣,也不會有什么出息,實在不想念,回來和我去三江種水稻吧!”小G說,有時真想找個沒有人煙的地方,放縱自己大喊大叫,來回奔跑,昨晚就是,不知不覺就上樓頂了……
小G告訴我,想起兒時伙伴溺水一事,心就一陣陣抽搐,像吸蟲一樣緊緊吸在身上。他有時覺得自己像一棵小草、一粒塵埃、不被人注意,于是他沉默寡言、怕別人看出自己的想法,不敢與人接觸,他說:“我知道這是一種逃避。我感覺他們都鄙視我、厭惡我,我被折磨得快崩潰了,我努力壓抑自己。我只想做一個正常人,平安度過自己一生,您能告訴我,我該怎么辦?”
了解了小G的故事,我反復琢磨,我覺得他非健康心理有幾個癥狀:①缺乏溫情,童年經(jīng)歷,讓他畏懼與人相處,同學覺得他高傲、冷漠。②行為怪僻、性格內(nèi)向,很少與父母交心,不被人了解,封閉自己,獨來獨往。③他毫無道理將一些無關的事情聯(lián)系在一起,覺得別人對付他,覺得同學鄙視他、厭惡他。④他有一些奇異的想法,對周圍一切接受不了,有時腦子產(chǎn)生不相干片斷。
根據(jù)小G癥狀,我分析他有分裂性人格障礙傾向。分裂型人格障礙是缺乏溫情,對人冷淡,性格孤僻和為言語奇怪、反常、內(nèi)心時常焦慮不安、有關聯(lián)觀念等。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3
摘要: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圍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親情的家庭,導致了孩子出現(xiàn)個性偏差的現(xiàn)象。對學習失去信心,在課堂上表現(xiàn)反常,不遵守課堂紀律。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心理輔導,改變了行為方式。
一、學生基本情況:
1、輔導對象:陳某
2、性別:男
3、年齡:14歲
4、年級:八年級
5、個案表現(xiàn):陳某在校成績較差,愛搗亂課堂紀律,行為不能自控。
二、問題行為表現(xiàn):
1、學習成績較差。各學科成績都不合格。
2、違反課堂紀律。課堂上有教師在時,陳某時有分心現(xiàn)象。教師不在時,違反課堂紀律。受批評后,屢教不改。
3、作業(yè)完成欠佳。課堂作業(yè)馬馬虎虎,應付老師。家庭作業(yè)則不做或經(jīng)常少做。
4、教育無效,反應劇烈。教師對其多次教育,雖能虛心接受,卻屢教不改,無心學習,我行我素。家長教育后,也是不以為然。
三、背景資料調查:
1、家庭背景:
父母是識字不多的農(nóng)民,缺乏教育子女的經(jīng)驗。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了解到他的父母在他開始上學時,未能針對孩子的實際,一味地提出高要求,不顧及孩子的感受與需要。對他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只是單純的打罵,很少有耐心地說理與交談。還有一段時間家長對他的教育失去信心,采取了放棄的態(tài)度。這導致他總是在父母的嚴厲喝斥下生活、學習,內(nèi)心非常苦悶,而且無處訴說,長期這樣必然形成他自卑孤獨漠然的個性。這種性格進一步阻礙他交往的需求,導致他很少主動與人溝通,也導致了他缺乏自信心,缺乏理解,心理負擔過重,造成其性格的缺陷,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1)學校大環(huán)境
普通的縣制中學,學習風氣較濃。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普遍重視,要求較高,學生間能相互尊重、團結友愛。
(2)班級環(huán)境
由于他平時的表現(xiàn)很“顯眼”,學習成績差,經(jīng)常違反課堂紀律,對同學的態(tài)度不友好,所以不受同學們的歡迎,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體接納,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間的交往。教師在教室上課時,表現(xiàn)出非常的配合。不在時,和同學爭吵,甚至打架。經(jīng)批評后,淚流滿面。但卻屢教不改。
四、分析與診斷:
1、基本需要滿足的欠缺
(1)親情的需要。由于缺少父母的關愛,缺少親情,心理上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同時父母根本沒能力輔導其學習,這就讓他感覺“低人一頭,矮人一截”的想法,他們不愿意在別人面前提及自己的家庭,對自己的家庭羞于啟齒。
(2)關注的需要。為引起同學的注意和老師的重視,其時常跟同學鬧意見以及不做家庭作業(yè)以得到老師的批評而引起老師的注意。
2、對立與參與的心理矛盾
在上述情況下,陳某產(chǎn)生了與同學、老師的對立情緒并伴隨反抗行為。一方面與同學打架、搗亂課堂紀律而覺得受同學注意。另一方面,以不做家庭作業(yè)得到老師的批評而引起老師的注意。雖有著迫切地參與班級群體的意向,以從中找到歸宿,獲得承認與尊重。但他的表現(xiàn)受班級群體的拒絕與排斥,使之無法實現(xiàn)。從而產(chǎn)生劇烈的心理沖突并為之困擾。
3、熱心與冷漠的結果
基本需要滿足的缺乏與劇烈的心理沖突,使陳某心理嚴重失衡。由此,帶來了行為的偏差。如:搗亂班級紀律、家庭作業(yè)連續(xù)不做……同學與教師的不理解,訓斥與希望受到重視的心理互為矛盾,導致對學校、班級生活的熱心與冷漠的表現(xiàn)這樣表里不一的局面出現(xiàn)。
4、診斷
出于對父母愛的需要,用異常的表現(xiàn)襯出自己的與眾不同,來得到同學與老師的關注。據(jù)目前的現(xiàn)狀基本屬于個性偏差造成的學校適應障礙。
五、輔導的對策和干預措施:
1、整體策略
根據(jù)陳某的實際情況,采取綜合性輔導對策。從陳某本人來說,首先從穩(wěn)定情緒入手,調整認知,指導行為。最主要是從家庭和學校兩個方面入手,其中爭取學校班級的支持作為輔導的關鍵。主要過程:建立關系——調整認知——助其行為轉變——積極體驗
2、輔導實施干預的策略
(1)與該生建立良好的輔導關系。
通過課下的交流,與他建立友善的關系。
(2)了解該生的有關情況,幫助其調整認知。
通過交流幫助其分析如下:
第一,父母工作忙與愛他并不矛盾,應該體諒父母的苦衷,正是父母的辛苦工作才換來了他舒適的生活。
第二,同學不愿意和你交朋友,令人煩惱。出現(xiàn)此狀的原因是什么?最根本是自己經(jīng)常跟同學打架鬧意見造成的,也應該找找自身的原因。
第三、老師批評教育你說明老師是很在乎你的。希望你能進步,同時,說明你確實存有不足,更加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
(3)抓住時機,幫助其轉變行為。
通過協(xié)商提出以下改變途徑:
第一,利用空閑時間,多找老師和爸爸媽媽溝通,傾述自己的內(nèi)心,尋求他們的理解與幫助。
第二,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提高成績。少違反課堂紀律,改變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印象。
(4)、改變思維定勢,體驗成功
首先,自己要形成合理的定位。意識到:“難題做不出是正常的,因為我是普通的人!彼枷胝J識到位了,可以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利于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其次,選擇難度合適的題目。當解答不出時,可以尋求同學的指導和啟發(fā),不要氣餒,要向同學真心誠意請教,既可以提高學科成績又可以改善同學之間的關系。
六、輔導結果與分析: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心理教育與輔導,他現(xiàn)在有了很大的變化:
(1)他對自己以往的不良行為已有認識,并正努力改正壞習慣,上課基本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不再搗亂,能聽老師講課了,與同學能和睦相處,不再打架鬧事了。
(2)他愿意為班集體和同學做好事了,勞動中不怕臟不怕累,期末還被評為了“勞動積極分子”。
(3)學習方面也主動多了,上課時也能舉手發(fā)言,復習比過去自覺,成績有了很大進步。
(4)父母也反映他開朗多了。
陳某的.表現(xiàn)說明由于他的個性偏差造成的學校適應障礙問題已經(jīng)得到改善,情緒控制和行為約束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尊心和進取心也有所增強;并能注意擺正自己與集體、同學、師長的關系,反叛心理也已經(jīng)基本克服。總之,陳某已經(jīng)向良好的社會適應方向邁進了一大步,他的自我意識得到了明顯的發(fā)展,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有了顯著的進步。
七、輔導小結和啟示:
本個案總的來說輔導干預的效果是明顯的,但在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中,對他的“反彈”現(xiàn)象,我曾經(jīng)也出現(xiàn)過一些急躁的情緒,缺乏耐心,甚至想放棄對他的心理輔導,導致輔導工作進展得較慢,通過自身的心理調節(jié),我意識到作為一個心理輔導老師要達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必須 要以親切、自然、耐心、不厭其煩的態(tài)度接待學生,多給他們機會講話,以促進他(她)愿意在你面前敞開心扉 ,并以此為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改變自己的突破點,要一步一步地改變受導學生的問題,盡量給受導學生提供各種成功的機會,使其對自己的努力有成功感 。本個案的研究結果也引起了我們深深的思考:
1、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圍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親情的家庭,導致了孩子出現(xiàn)個性偏差的現(xiàn)象。對這些孩子,我們更應考慮孩子滿足需要的欠缺。應做好適當?shù)摹疤钛a”作用,對孩子的愛要如“春風”,做到“潤物細無聲”。
2、學校教師和同伴群體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影響巨大。特別是對學習和行為表現(xiàn)不良的同學,不給他們機會,不肯定他們,排斥、孤立他們是極為有害的。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尋找這些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加以正面引導,使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我們必須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在這個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敗平庸者多。 古往今來,成功人士的首要標志,在于他的心態(tài)。一個人如果心態(tài)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樂觀地接受挑戰(zhàn)和應付麻煩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學生在失敗挫折面前樹立積極的心態(tài)是十分重要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夠改變你,只有你能改變自己。 在教育教學中,我始終讓學生在在心底記下“我行,我能”等積極的意念,鼓勵自己,于是便能想盡辦法,不斷前進,直至成功。
莎士比亞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活!毙睦韺W家威廉姆·杰士也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痹谂c學生的交往中,適當?shù)馁澝缹W生,會增強一種和諧、溫暖和美好的感情,而且,以鼓勵代替批評,以贊美來啟迪學生潛在的動力,自覺的克服缺點,彌補不足,這比你去責怪,比你去埋怨會有效得多的多。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4
一、案例簡介
本案例的研究對象是我校五年級的學生張濤,男孩,13歲。在校表現(xiàn)一般,平時上課開小差,有時不完成作業(yè),學習成績較差。情緒偏激,經(jīng)常頂撞父母和老師。
二、案例分析
1、觀察和他人反映:
看上去很正常,可是詢問他問題時,總表現(xiàn)出一種不配合的態(tài)度,有時甚至表露出敵視的神情。
據(jù)張濤爺爺說:張濤同學在家只與母親有極少的語言交流,與父親基本無話可說,對父親的態(tài)度“就像對待仇敵一樣”。在家不聽話,不學習,總是看電視打發(fā)時日。父母越是管得嚴,他越是對著干。我從與張濤爺爺?shù)膸状握勗捴械弥,他對父親的反感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父親不理解也不尊重他。例如他身體不舒服,卻強迫他去鍛煉;成績不好就經(jīng)常當著親友的面數(shù)落他,讓他感到無地自容,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
第二、父親的期望值太高,切望子成龍心切,給他帶來巨大的壓力。第三、,父親在生活上要求太嚴,也較為刻板。例如每天一定要洗頭、洗澡等,讓他感到有點不可理喻。
2、心理社會發(fā)展歷史
主要因素:父親太不近人情,讓他無法忍受。
促使因素:父母的高期望和高要求。
附加因素:母親則沒有主見,無論什么事都對父親言聽計從,一點也不懂得為他著想。
社會文化因素:父母教子方法及學生自身成長中的個性修養(yǎng)存在問題。
3、評估與診斷
經(jīng)過多方了解,細心觀察,查閱書籍,認真揣摩。我認為這是一例較為典型的由于家庭教育方法不當而引發(fā)逆反心理問題的個案。
逆反是指孩子對父母的意愿做出相反反應的行為和態(tài)度。父母讓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追其緣由,往往是由于孩子看待事物較為極端和片面,對父母的很多行為不能形成正確的認識,父母的教育方式跟不上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要求,親子間缺乏溝通造成的。
案例中父親的專橫、不尊重、期望值過高等都引起張濤的極大不滿,進而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當這種壓力不斷積蓄、沉淀,但又找不到渠道排解時,便在感情上對父母的教育產(chǎn)生抵觸情緒。但是父母并沒有意識到,反而認為這是孩子不聽話的表現(xiàn),因此對他更加嚴格要求。隨著時間的推移,類似的生活事件一再重復出現(xiàn),終于使得張濤的不滿情緒逐漸外化為敵對行動,最終造成逆反心理。具體表現(xiàn)為: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不論父母的要求是否正確,他都只有一種態(tài)度——與之對著干。因此,要做好張濤的心理輔導工作,必須解決下面兩個問題:
第一,改變張濤不合理的認知和思維方式。
第二,幫助家長改變錯誤的教育習慣和教育方式。
三、輔導過程
1、方案設計
目標:希望通過輔導,能改變張濤對家庭的逆反心理,從而改善他與家庭的關系,進而幫助他提高學習成績。
步驟:幫助張濤分析自己不良行為的現(xiàn)狀及可能引發(fā)的不良后果;幫助家長改變教育觀念和教育習慣;自我檢討并提出各自的期望;為張濤創(chuàng)造良好、民主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為張濤提供學習幫助。
輔導方法:情感溝通、就事論事、用技巧說話、眾志成城、激勵機制。治療時間:整個過程約九周,分三個階段進行。
2、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創(chuàng)設條件,向雙方滲透輔導理念。(約1周)
。1)了解張濤與家庭關系的現(xiàn)狀,幫助他認識自己的錯誤。
幾次的接觸,我已經(jīng)取得了他的信任,基本上成長無話不說的朋友。他坦然承認自己對父母尤其是父親極為不滿,自己的所作所為,目的就是為了激怒父母。有時甚至把成績差作
為一種報復的手段。面對他的坦言,我又以一個爺爺?shù)纳矸菹蛩f明父母的良苦用心。告訴他從客觀上說,父母的教育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但自己的`看法也不完全正確。引導他正確地看待父母的教育,傳播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讓他意識到自己行為和態(tài)度的錯誤之處。
。2)幫助家長改變教育觀念和教育習慣
在對家長的幾次家訪中,我告知張濤已經(jīng)表示愿意改善與他們的關系,
并婉轉地指出他們教育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建議他們找時間與張濤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家長認同我的看法,覺得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表示愿意接受我的建議,向張濤檢討自己的錯誤,并請求我協(xié)助共同教育。
第二階段:家校合作,實施行為輔導措施。(約6周)
本階段為整個輔導過程的關鍵所在,共分為三步進行。
第一步、家庭會談。
會談有我、張濤及其父母參加。我安排張濤首先發(fā)言。他談到了對父母反感的原因和一些具體的生活片段,還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同時,我也要求他做了自我檢討。然后我安排其父母向張濤檢討了自己的錯誤,并提出了合理的要求。盡管張濤一時間未能接受,但他表示可以嘗試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態(tài)度。整個過程氣氛較好,雙方都表現(xiàn)出積極的合作態(tài)度。
第二步、布置家庭作業(yè)。
事后,我分別對雙方提出如下建議:
給父母的建議:
給孩子的建議:
第三步、為張濤提供學習幫助。
測驗、考試成績不理想、不完成作業(yè)等問題是父子倆沖突的導火線,所以我?guī)退朴喠藢W習計劃,并特意安排兩個品學兼優(yōu)的男生專門幫助張濤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其中一個與他同桌,并叮囑兩人平時多與張濤談心,了解他的思想動態(tài),同時適當開導他。
剛開始的時候張濤并不合作。但是經(jīng)過大約差不多四周的時間,家長來電告知張濤與家庭的關系開始出現(xiàn)轉機,愿意由父母陪同去買衣服,書籍等東西,在家會完成作業(yè),與父親的關系沒有那么緊張了。
第三階段:鞏固輔導效果。(約2周)
為了鞏固取得的成果,我決定采用激勵機制。在與張濤的閑聊中要求他說出自己的兩個愿望。他說希望能有一臺MP4學習英語。我把此事告知其父母,他們表示完全能夠滿足。我和他們商量后對張濤提出如下要求:第一,想辦法進一步改善與父母的關系。第二,努力學習,爭取提高成績。他表示同意。事后我?guī)退朴喠藦土曈媱潱⒈O(jiān)督他是否努力完成。此后,張濤在學習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性比以前有較大的提高。
四、輔導效果
學期快結束時,對張濤的心理和行為輔導已經(jīng)進行十周了。據(jù)父母反映,張濤頂撞父母的情況基本消失,與父親也有了一定的交流。由于家庭關系的改善,他的學習成績雖然仍不太理想,但是有了較大進步,所有的課程都由原來的不及格變?yōu)榧案,基本上符合預定的目標。父母也兌現(xiàn)承諾,買了MP4。家庭關系進一步改善,張濤也終于走出了逆反心理的誤區(qū)。
點滴的進步讓我欣喜,但良好的親子關系的形成不是朝夕之事。張濤短期的良好表現(xiàn)能否持久并伴隨一生,仍需觀察、追蹤、指導。我堅信在持之以恒的正確引導幫助下張濤同學一定會成為品行皆優(yōu)的好少年。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5
一、個例資料
李國富,男,10歲。父親因偷盜而屢次關進看守所,母親在外打工常年不著家,平時的生活學習都是由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
二、個例表現(xiàn)
我發(fā)現(xiàn)在李國富身上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通過觀察交談發(fā)現(xiàn)該生突出表現(xiàn)為在課堂上和各種活動中,表現(xiàn)冷淡,從來都不參與,從來不和同學、老師交談!如有同學主動邀請他出去玩耍,他會拳腳相加回應。性格偏執(zhí),合群困難,沉默寡言,不自覺的流露出自卑,不喜歡讀書,自己玩自己的!經(jīng)常趴在桌子上睡覺、看窗外。
三、觀察分析
通過我的觀察、家訪、交談,我發(fā)現(xiàn)他身上的這些心理問題主要來源于害怕、畏懼!父親因偷盜而屢次關進看守所,從此他也背上了“犯罪”兒子的臭名,母親常年不回家,自我感覺是個“野孩子”時常莫名幻覺同學們歧視,嘲諷他。造成了他孤僻自卑!加上從小缺乏父母親的關愛和爺爺奶奶缺乏溝通交流的隔代教育,使得他性格十分偏執(zhí)攻擊!
四、對問題行為的評估
“自卑”是指對自己有著不良的觀念、不適宜的評價以及賦予過低的自我價值”,包括軟弱無能、自我懷疑和低人一等。李國富同學表現(xiàn)為對同學交往排斥,不喜歡學習,不樂于參加各項活動,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導致該生對生活越來越無望。
在本案例中,李國富同學即使知道攻擊他人是錯誤的,但是他仍然不能友好的和同學們老師們正常交往,在課堂睡覺,下課后自己玩自己的,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這些行為的直接結果就是導致他的性格自卑。從他的表現(xiàn)中可以判斷他存在著極度的自卑,而且在這種自卑思想的影響下,他不敢和同學們交流,不敢和老師們說話。
“孤僻”是指青少年在與同伴相處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不利于與群體和個體建立和維持良好持久關系的心理行為問題”。 “偏執(zhí)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為特點常常表現(xiàn)為:極度的感覺過敏,
對侮辱和傷害耿耿于懷;思想行為固執(zhí)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狹隘;愛嫉妒,對別人獲得成就或榮譽感到緊張不安,妒火中燒,不是尋釁爭吵,就是在背后說風涼話,或公開抱怨和指責別人。
五、幫助制定近期目標
共同制定計劃,對她作出一些具體要求。
1 、要求他在校要友好的對待同學,不準挑釁罵人,動手打人。 2 、給一個月作為適應期。在這一個月里,盡量減少與同學們的沖突,允許他在心情不佳時發(fā)泄,但一定不能打人。
3、給兩個星期作為過渡期。在這兩個星期里,要求他和同學們一樣,每天認真學習,和同學們友好相處,積極交流,互幫互助?紤]到他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愛,我每天給他留了一個小時與我談心,溝通的時間。
4、鞏固期。要求他不僅要和同學主動溝通,樹立自信,盡力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5 、定期幫助他學習與人交往的技巧,確定訓練內(nèi)容,養(yǎng)成豁達、開朗、友善的性格。
六、輔導方案和過程
。薄⑴c家長多聯(lián)系、溝通,希望他們用正確的方式對待孩子,走出愛的誤區(qū)并和他的父母親溝通,讓他們明白要做孩子學習效仿的榜樣,而不是做孩子的反面教材。在和爺爺奶奶交流時,首先我肯定了老人們帶孩子的辛勞,但同時我也指出了隔代交流的誤區(qū),讓他們意識到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的嚴重性,在孩子
犯錯的時候,應當對他進行適當合理的批評與教育,讓他認識到錯誤,鼓勵他改正。使他們明白:孩子應樹立自信,剔除消極。勇于承擔,自我接納!積極上進,友善待人!多給孩子一些心靈上的關心,關懷,特別是他的學習生活,心理動態(tài)!并對孩子取得的每一點微小進步及時肯定與贊美。這樣能讓孩子感到父母對自己關心,要讓孩子知道你們是愛他的。他并不孤單,他不是沒人要的孩子。
2、幫助孩子樹立自信,融入集體,找到和同伴交往的樂趣。在與班委開會的時機,與班委約定,要用愛心感染他,耐心幫助他,他的缺點要包容,幫助他克服;對于他的任何進步我和班委們都不要吝嗇我們的贊美。作為輔導員的我去除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盡量與他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和他交談,用語重心長的、幽默的和富有啟發(fā)性的語言,適時引導他。班委們接納她,理解他,更加關心愛護他,和他做知心朋友;我建立個別和小組輔導形式,讓他在和諧、輕松、安全的氛圍中和大家交流。另外把他座位調到一些性格開朗的同學旁邊,使其“近朱者赤”,減少了自卑感。在每周的隊會活動上表揚他一點一滴的進步,樹立他的自信。經(jīng)常在課間對他說“你真棒!你進步了!”等鼓勵性語言。
七、效果評估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心理表現(xiàn),其產(chǎn)生的原因與過程相對比較復雜,所以輔導員一定要耐心地與輔導對象進行溝通,在溝通時要
了解輔導對象的家庭出生,父母職業(yè),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兒時的成長歷程等。并采用“層層剝筍法”對輔導對象的回答不斷深入追究,挖掘其消極的核心觀念,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在這個個案中,很明顯,李國富的自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出生,父母的'職業(yè)、教養(yǎng)方式,兒時特殊經(jīng)歷等以及爺爺奶奶所采取的并不恰當?shù)慕逃绞蕉鴮е碌,父母親的教育以行為示范造成了李國富的不健康性格。因而在對李國富進行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就要特別注重家庭的作用,讓家長參與咨詢過程,促進家長與孩子的交流與心靈的互動。利用合理情緒療法可以使李國富對健康心理及積極行有更為客觀的理解,從而調整心理狀態(tài)及主觀動機水平,促進其從思想上改變對周圍事及人有個正確的認識,從一個更為積極的角度看待學習生活;強化法可以對李國富同學的積極學習予以強化,從而保證其學習過程的持續(xù)性;利用認知療法可以幫助李國富同學認清自己的性格上的缺陷,可以有助于完善其人格。
我多次鼓勵他要振作起來,積極自信的面對未來。我深知改變偏執(zhí)自卑心理是一個漫長及反復的過程,我應給予他足夠的時間、耐心、寬容。李國富孩提時代經(jīng)歷了很多挫折及失敗,我要求班上其他的孩子給他足夠的理解及溫暖。融化他那顆傷痕累累的心。在我的鼓勵、同學們的尊重中他找回了自信,丟掉了自卑,遺忘父親進看守所帶給他的陰影,他在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學會與別人交往,體驗交往的樂趣。找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認識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6
在案例督導的工作中,心理咨詢師在報告案例的時候,總是滔滔不絕的敘述自己碰到了如何如何另類的來訪者,來訪者的事件在她天上一句、地上一段的零星敘述中逐漸呈現(xiàn),督導師拼命的集中精力使勁的拼湊出一個較為完整的問題呈現(xiàn),當督導師提出你有沒有案例報告時,咨詢師趕緊翻開筆記本(但是也是記錄的凌亂不堪),或者直接說:沒有。這聽起來不是一個設置完整的督導,但在實際督導工作中,即使很多心理師是有備而來,這樣的想象非常普遍。要解決這個混亂且不專業(yè)的問題,先得教會大家如何撰寫心理咨詢案例報告。
案例報告需要體現(xiàn)的內(nèi)容:
問題呈現(xiàn)
簡單敘述來訪者所面臨的困惑、過往病史、受否接受過心理咨詢、明確的咨詢目標,以及來訪者自述的造成困惑的原因及解決問題迫切與否;
背景信息
詳細記錄來訪者的背景信息,包括成長經(jīng)歷、重大事件及創(chuàng)傷,目前生活工作生活狀態(tài)、婚姻及家庭狀況等,盡量不要有遺漏(當然,有些事情來訪者也未必清楚,這需要在咨詢過程探索);
咨詢師思考
咨詢師需要根據(jù)對來訪者的詳細了解,提出自己的思考,有助于整個咨詢過程的順利進行;
評估與診斷
根據(jù)對來訪者的了解以及針對來訪者問題的思考,運用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知識,做出評估和診斷;
病源理論
根據(jù)自己所學流派,及專業(yè)知識,撰寫與來訪者問題相關的病源理論基礎,是心理咨詢師進行專業(yè)心理咨詢的專業(yè)依據(jù);
咨詢方案
制定詳細的咨詢方案,咨詢方案的框架可根據(jù)咨詢需要與來訪者逐步探討,得到來訪者認同;
這部分內(nèi)容可以是對來訪者咨詢后的`效果評估,記錄你觀察到的來訪者的表現(xiàn)和變化,了解來訪者的自我感覺。
以上是心理咨詢師的工作思路,也是撰寫心理咨詢案例報告的框架,好的案例記錄、報告,可以幫助咨詢師更好的理清咨詢思路,同時在專業(yè)上得到提升。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7
一、標題,摘要
【標題】一例大學生嚴重心理問題咨詢案例報告
【摘要】本案例是報告人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并接待的一起大學生心理個案。咨詢員運用合理情緒療法和行為療法,針對一例大學生嚴重心理問題進行了咨詢。通過咨詢,幫助求助者樊某某逐步改變不合理的認知觀念和自我評價系統(tǒng),建立合理的認知觀念和有序的生活制度,提高自我平衡能力。經(jīng)過近兩個月的咨詢和幫助,該求助者從精神狀態(tài)、身體健康和社會活動功能等方面均得到了明顯的改觀。其心理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達到了咨詢的效果。并在畢業(yè)離校前有了明確的擇業(yè)去向。經(jīng)過本案例咨詢,證明合理情緒療法以及行為療法對樊某某進行咨詢與治療是有效的。
二、一般資料
。ㄒ唬┣笾叩娜丝趯W資料
求助者:樊某某,女,21歲,漢族,某高職院校大三學生。出生于農(nóng)村家庭,父母中學文化,以務農(nóng)為生,勤勞忠厚,養(yǎng)有三個子女。家庭條件在農(nóng)村屬中等,家人身體健康,家庭關系較為和諧。
二.求助者生活狀況
求助者樊某某平時性格比較活潑,為人直率,善言辭,學習刻苦,愛看書閱報。學習成績比較好。與宿舍和班里同學總體處的比較融洽。作業(yè)書寫工整,字跡清秀,文筆較好。班主任、班干部和同學們對她評價較好。
該求助者自實習回來,心情不太好,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生活提不起興趣,精神疲憊并越來越感到害怕、緊張。白天犯困,晚上又睡不著,腦子里胡思亂想。近期生活方式與以前相比發(fā)生了重大改變。
三、主訴和個人陳述
主訴:
當事人注意力不集中,腦子胡思亂想。緊張、害怕,失眠兩個多月,伴食欲不振。自我評價降低。
個人陳訴:
“自實習回來,我心情就不太好,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生活提不起興趣,精神疲憊并越來越感到害怕、緊張。白天犯困,晚上又睡不著,腦子里胡思亂想。尤其一個月前我在《華商報》上看到一則有關失眠引起神經(jīng)衰弱,最后發(fā)展為精神分裂癥的報道,就聯(lián)想到自己將來可能也會這樣。馬上就要畢業(yè)找工作了,我目前這個樣子,怎么去找工作。有時整夜睜著眼睛望著天花板,當聽到同伴的呼嚕聲,我心里又急又氣。我很壓抑,想大喊大哭一陣,但又害怕影響別人。我也多次向宿舍和班上同學說過自己的情況,希望能得到他們的幫助,希望自己能恢復到從前的狀態(tài)。開始同學們都很關心我,理解我,開導鼓勵我。但時間長了,我明顯感覺到同學們開始對我冷漠、回避,甚至排斥、厭惡。我什么都不想做,上課也是應付,只要一坐在哪兒腦子里就想這些事。連飯也不好好吃,身體一天天消瘦、憔悴,自己本來就長的不好,現(xiàn)在這個摸樣,我怎么去找工作。身邊也沒有人愿意聽我說話了,想回家又害怕父母責怪,父母要是看到我現(xiàn)在這個樣子,他們一定很傷心,我不想讓他們知道。我現(xiàn)在是無處訴說,無處可去,真是苦悶死了。我憋的實在不行了,上次交作業(yè)時,就想說給老師,想讓老師幫幫我”。
四、既往史
該求助者沒有既往軀體疾病,上高中時曾因失眠到醫(yī)院就診過,醫(yī)生說有神經(jīng)衰弱的癥狀,服用過改善睡眠的藥。
五、個人成長史
該求助者在三子女中排行最小,父母、哥姐,尤其是母親對她疼愛有加。自幼身體單薄柔弱,父母尤其是母親對她關愛有加。雖然出生于農(nóng)村,但從小到大父母從不讓她干家務和農(nóng)活,父母和兩個姐姐都很照顧她,她也聰明伶俐,懂事好學,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家里希望她能考上大學,跳出農(nóng)門。在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的成長過程中總體上較為順利。
但是,由于當年高考緊張,發(fā)揮失利,沒有考上如意的大學,無奈之下就上了高職院校,與考上重點大學的高中同學相比,覺得很失落,很沒有面子。
在畢業(yè)實習期間感受到實習單位某些人對自己的不屑與冷漠,聽到別人對自己的長相產(chǎn)生非議,說她這長相將來哪個單位能要,將來對象也難找。
六、咨詢師和他人觀察(或觀察和收集到的資料)
本案例是報告人于20xx年4月通過教學所接到的一個案例。首次約談,求助者樊某某獨自來到學校心理咨詢室。該女生個矮,長相確屬一般。身體單薄消瘦,面容憔悴。初見老師稍顯緊張,有些拘謹,但坐下談話時身體一直前傾,態(tài)度懇切,語言表達清楚流暢,語速稍快,話多,表達急切。話題主要圍繞“睡不著覺,自己得了神經(jīng)衰弱,害怕再得精神分裂癥,要畢業(yè)了,找不到工作咋辦”等內(nèi)容,急于傾訴、急于求助的欲望很強烈。
從第一次談話了解到:求助者失眠達兩個多月,主要從畢業(yè)實習開始到現(xiàn)在。在這之前,也曾偶爾失眠過。該求助者出生于農(nóng)村家庭,父母勤勞忠厚,中學文化,以務農(nóng)為生,養(yǎng)有三個子女。家庭條件在農(nóng)村屬中等水平,家人身體健康,家庭關系較為和諧。該求助者在三子女中排最小,自幼身體單薄柔弱,父母、哥姐,尤其是母親對她關愛有加。雖然出生于農(nóng)村,但從小到大父母從不讓她干家務和農(nóng)活,父母和哥姐都很照顧她。父母說她太柔弱了,生活在農(nóng)村干不了農(nóng)活,可能婆家也不好找,出去打工也不放心,希望她能考上大學,跳出農(nóng)門。她也聰明好學,懂事伶俐,上學成績一直不錯。但是,由于當年高考緊張,發(fā)揮失利,沒有考上如意的大學,無奈之下就上了高職院校,與考上重點大學的高中同學相比,覺得很失落,很沒有面子。
進入學校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心態(tài)逐漸穩(wěn)定下來,覺得只要不斷努力,刻苦學習,以實力來證明高職院校學生并不比其他院校差。因此,三年來,樊某某的學習成績比較好。她的作業(yè)書寫工整,字跡清秀,文筆較好,特別表現(xiàn)在自由發(fā)揮的作業(yè)上,如小論文。從班主任、班干部和其他同學那里了解到,她平時性格比較活潑,為人率真,善言辭,學習刻苦,愛看書閱報。與宿舍和班里同學總體處的比較融洽。但隨著她精神狀態(tài)的變化,同學們對她的評價也發(fā)生了改變。 但是自實習回來,同學們都覺得樊某某顯得有些孤僻、神經(jīng)過敏、嘮叨。特別是看了某報刊上登載的一篇有關失眠、神經(jīng)衰弱和精神分裂癥的宣傳資料(實際就是某藥廠為推銷自己的某一種安神補腦藥而做的廣告宣傳,其中夸大渲染失眠的危害后果)后,就整天胡思亂想、愣神發(fā)呆,見人就說自己得了不好的疾病。
經(jīng)過進一步談話了解到她精神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過程:她在實習期間,盡管自己很努力,對待實習單位領導交辦的任務都盡心盡力地去完成,也得到實習老師的肯定和好評。但是,自己從某些方面也明顯地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不屑與冷漠,特別是聽到別人的議論,說她這長相將來哪個單位能要,將來對象也難找。整個實習期間,白天應付工作,強打精神,晚上就想起別人的議論,睡覺不塌實,時睡時醒。她說回想起來,大學三年里,宿舍及班里好多女生,都談過戀愛,有的已經(jīng)找到了理想中的戀人,而自己從沒有談過戀愛,也沒有哪個男生鐘情于自己,現(xiàn)在想起來可能就是因為自己長的不好,外在條件太差了,由此想到自己將來的戀愛婚姻就成問題。馬上要畢業(yè)了,自己是這個樣子,社會又很復雜,家里又沒有什么社會背景,自己真沒有多少把握去面對社會,心里真是沒有底。返;貋硪院螅致牭接行┩瑢W的工作已經(jīng)有了明確的去向和安排,而自己還沒有著落。一想到這些,就更加著急,害怕緊張,無法入睡,長時間失眠,很痛苦。而某報刊上對神經(jīng)衰弱的夸大宣傳,加之自己對心理健康知識的缺乏,更加重了她的緊張、焦慮。
七、病因分析
(一)生物學原因
求助者樊某某,21歲,女性,未婚。從小身體單薄,飯量少,有點挑食;睡覺不太塌實,體質弱,身體健康狀況受家人關注。曾因失眠就診,吃過改善睡眠的藥品。個人身體外在長相一般,對此比較敏感。
。ǘ┥鐣
1、高考失利,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很丟面子,上了高職院校后感到很失落。特別是來到大城市的大學校園,強中自有強中手,到處都是俊男靚女,相比之下自己的經(jīng)濟條件和外在長相條件差別很大。認為就是自己學習再好,也不會引起別人的關注。
2、自幼身體柔弱,聰明懂事,學習好,倍受家人呵護,對家人很依賴。家人的過分關心和評價,使該生從小就對自己的身體和長相比較敏感。尤其是母親總說“你體弱瘦小,如果考不上大學,在農(nóng)村連婆家都不好找”這樣的話,對該生的自我長相評價產(chǎn)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從小就認為自己長的不好,對別人的評價很在意。在這種認知框架下,很容易產(chǎn)生個人長相決定一切的錯誤認知,并泛化到人際交往、戀愛婚姻、求職擇業(yè)及發(fā)展前途等方面。
3、在實習期間,又遇到別人對自己不好的態(tài)度和議論,進一步強化了“自己長的不好,長的不好就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對象”的觀念。面臨畢業(yè),當聽到其他同學已聯(lián)系好了工作后,心里則更加著急,接連失眠。
4、報紙上偏頗的信息報道又直接誘發(fā)了她脆弱敏感的神經(jīng),使她本來苦悶煩惱的心里“雪上加霜”。在心理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的情況下,又轉向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由自己的失眠聯(lián)想到神經(jīng)衰弱,再聯(lián)想到精神分裂癥。心理和生理的問題猶如兩條繩索在不斷地纏繞著她,而且越來越緊,使她掙脫不開。神經(jīng)衰弱癥狀僅僅是表層現(xiàn)象,失眠和神經(jīng)衰弱,都是由嚴重心理問題引發(fā)而導致了目前不良的精神狀況。
5、缺乏善于使用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意識和經(jīng)驗。平時不注意建立自己有效而穩(wěn)固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自己遇到的心理問題不能解決時,又不想給家人訴說,給同學說又得不到正確有效的指導。
。ㄈ┬睦韺W原因:
1、存在認知錯誤:沒考上理想的大學,就很丟面子;沒有談戀愛,沒有男同學喜歡自己,就是因為自己長相不好,經(jīng)濟條件差;長相不好,就找不到好工作,戀愛婚姻也不會有好結果;失眠就導致神經(jīng)衰弱,得了神經(jīng)衰弱最終就會得精神分裂癥。
2、情緒方面:神經(jīng)活動不平衡、感受性高、內(nèi)心體驗敏感深刻、心境波動大、應對刺激的`能力弱,容易焦慮、緊張,情緒不穩(wěn)定。
3、行為模式方面:行為的自主性差,缺乏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技巧,在緊急、關鍵的事情面前,缺乏應對的經(jīng)驗和技巧,如在高考和畢業(yè)之時。雖然也有向別人求助的意識和主動,但方法欠缺,遭到別人的排斥和討厭。自我控制能力弱,有回避行為,如不想?yún)⑴c集體活動,想換環(huán)境回家等。
4、個性方面:自卑心理嚴重,依賴性強,固執(zhí),自我中心,自憐自憫。追求完美,自我期望值高。認識狹窄,自我評價不完整,不能正視現(xiàn)實,自我悅納不夠。
八、評估與診斷
。ㄒ唬⿲υ摪咐男睦頎顟B(tài)評估
1.精神狀態(tài):(1)注意力不集中;
。2)記憶力下降;
。3)自控能力差;
。4)精神易興奮,胡思亂想;
。5)緊張,害怕。
2.生理狀態(tài):頭部昏沉、疲勞、食欲下降、腸胃不適、面容憔悴。
3.社會功能狀況:(1)學習效率低;
。2)社會交往減少,不想?yún)⒓蛹w活動和外界活動。
。ǘ┰撉笾叩闹饕Y狀和診斷結果
1.主要癥狀:精神易興奮、易疲勞、煩惱、易激惹、精神緊張、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回避和泛化行為、睡眠障礙、頭部不適感、消化功能減退。
2.診斷結果:嚴重心理問題并伴有疑似神經(jīng)癥(如神經(jīng)衰弱)。
(三)對該案例的診斷依據(jù)
1、根據(jù)病與非病的三原則,即有無自知力,有無主動就醫(yī)行為,是否存在邏輯思維方面的異常癥狀等,判斷是否為精神病。該求助者的知情意統(tǒng)一、一致,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有主動求醫(yī)的行為,無邏輯思維的混亂,無感知異常,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的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根據(jù)求助者表現(xiàn)出的癥狀,內(nèi)心痛苦的程度,對社會功能的影響情況,有無泛化和回避以及病程,判斷是否屬于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神經(jīng)癥樣心理問題。該求助者緊張、害怕、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問題持續(xù)時間較長,為三個多月,已經(jīng)出現(xiàn)泛化及回避,已經(jīng)影響了社會功能,已經(jīng)不屬于一般心理問題的范疇,而屬于嚴重心理問題。
3、根據(jù)“嚴重心理問題”的診斷條件:
第一,引起“嚴重心理問題”的原因,是較為強烈的、對個體威脅較大的現(xiàn)實刺激。該求助者正是因為在實習中因自己的外在條件而受到別人的冷遇和負面評價,使她本來自卑的心理更加敏感而強烈。由此而泛化到自己的戀愛婚姻及今后的擇業(yè),而這個現(xiàn)實刺激又發(fā)生在畢業(yè)前夕,為她本來就焦急的心情而予以重重的一擊,使他產(chǎn)生明顯而強烈的焦慮、害怕、緊張,造成嚴重的失眠。
第二,從產(chǎn)生痛苦開始,痛苦情緒間斷或不間斷地持續(xù)在兩個月以上,半年以下。該求助者從實習開始到返校上課,其痛苦、焦慮、擔心害怕而導致的失眠已達兩個多月;
第三,遭受的刺激強度越大,反應越強烈,多數(shù)情況下,會短暫地失去理性控制,在一定時間內(nèi),對生活、工作和社會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該學生長時間失眠的情況下,無意間看到報紙上關于失眠、神經(jīng)衰弱和精神分裂癥的報道,這一誘因更加刺激了她敏感脆弱的神經(jīng),使她的害怕緊張加重,在最近的一個月一直處于驚恐之中,有時想大喊大哭一陣。夜不能寐,食不甘味,不想交往,也聽不進去別人的勸說,腦子里想的就是報紙上的事,已嚴重影響到她的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
第四,“嚴重心理問題”有時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該求助者從小到大一直受到家人的全面照顧與呵護,自理和自立能力較差,加之身體弱小,在人格上具有很強的依賴性。
綜合以上幾點,該求助者屬于“嚴重的心理問題”。
4、根據(jù)神經(jīng)衰弱的臨床表現(xiàn)和癥狀特點,該求助者以腦和軀體功能下降為主表現(xiàn)出以下主要特征:
。1)精神疲乏、注意力難以集中、生活學習效率低;
。2)回憶及聯(lián)想增多且難以控制;
。3)對聲、光、噪音敏感,晚上睡覺對日光燈、開或關門聲及別人的活動、呼嚕聲都很在意;
。4)易煩惱、易激惹、心情緊張,感到痛苦,并常常向別人傾訴,尋求幫助;
自己控制不了或擺脫不了;
。5)入睡困難、多夢、易醒、頭部不適;
。6)個別內(nèi)臟功能不適,如消化不好。
根據(jù)以上癥狀表現(xiàn),該求助者具有神經(jīng)衰弱的癥狀。
(四)對該案例的鑒別診斷
1.與精神分裂癥相鑒別:精神分裂癥早期有神經(jīng)衰弱的癥狀,但常常伴有思維障礙和人格改變,如孤僻、淡漠、行為怪異、幻覺、妄想等,無自知力和求醫(yī)愿望,本案例無此典型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分裂癥。
2.與抑郁癥相鑒別:抑郁癥雖有神經(jīng)衰弱的癥狀,但大部分時間情緒低落,消極悲觀,興趣減退,有自殺企圖和自殺行為,本案例無此典型癥狀,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癥。
3.與焦慮癥相鑒別:焦慮癥的焦慮為原發(fā)癥狀,本案例的焦慮為繼發(fā)癥狀,且以精神易興奮、易疲勞為特征,因此可以排除焦慮癥。
九、咨詢目標與咨詢方案的制定
1、改變該求助者不合理的認知觀念和自我評價系統(tǒng)。建立合理的自我評價系統(tǒng),學會面對現(xiàn)實和應對現(xiàn)實。消除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
2、改變該求助者煩惱、易激惹的情緒,提高自我平衡能力。
3、幫助該求助者正確認識和科學了解失眠、神經(jīng)衰弱和神經(jīng)分裂癥的具體知識,消除精神緊張,消除對這些病癥的誤解和害怕。
4、改變該求助者的社會交往狀況,幫助她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
5、幫助該求助者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改變她的生活現(xiàn)狀,加強運動,增加營養(yǎng),恢復體力,使她的生活緊張有序,改善睡眠。爭取在畢業(yè)前,從生理、心理到整個精神面貌都有明顯的改觀。
6、運用有關心理學的原理和心理咨詢的方法技能,具體采用談話法、認知療法(合理情緒療法),通過布置家庭作業(yè)、教學活動和環(huán)境調適等手段實現(xiàn)以上各個目標。
十、咨詢過程
。ㄒ唬┳稍冸A段的劃分
第一階段:本人通過批改作業(yè)了解到求助者的求助信息后,一周內(nèi)約她談話2次,每次談話時間在1小時。主要是傾聽,讓求助者盡情訴說。目的是建立咨詢關系,收集信息,進行心理診斷,確立咨詢目標和方案。
第二階段:(1)安排3次談話,每次談話1小時。主要通過前兩次的談話所了解到的信息,如:何時失眠、因何失眠、如何評價自己和別人、人生的基本態(tài)度和觀念、對失眠、神經(jīng)衰弱和精神分裂癥的了解程度、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家里情況、學習和交往情況、個人婚戀觀等幫助求助者分析和解決核心問題,改變其不合理的認知、情緒或行為。(2)布置家庭作業(yè):寫出自己的優(yōu)點和上大學以來的收獲;
制定一日生活制度,詳細記錄每天的一切活動,并寫出每天的感受和體會。(3)組織教學活動:上課對該學生加以關注多提問;
專題演講,讓該生參加,全班鼓勵,說出她的優(yōu)點。(4)對她的服飾和發(fā)型提出建設性意見,在穿著打扮上比以前有所改觀。(5)與她的班主任、系領導協(xié)調,允許她回家進行短時間的生活、身心調理。(6)側面動員該學生的宿舍同學和班干部共同營造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想辦法一起幫助她。
第三階段:檢查每一階段的作業(yè),詢問咨詢效果,并幫助她做求職準備。
十一、咨詢效果評估
。ㄒ唬┣笾咦晕以u估:自前兩次談話后,有了傾訴的地方,心情就開始好一些。后來再通過多次談話和分析,逐漸認識到自己的不合理看法,找出了失眠的根源。也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有許多優(yōu)點和長處。現(xiàn)在情緒穩(wěn)定多了,飯量增加了,也想活動了,并有信心去面對畢業(yè)、面對社會。
(二)本報告人的評估:
通過與求助者5—6次的友好談話,借助于家庭作業(yè)、教學活動等一系列輔助手段,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該求助者從精神狀態(tài)、生理功能和社會交往功能等方面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特別是認知觀念發(fā)生了轉變,能面對現(xiàn)實、接受現(xiàn)實。情緒穩(wěn)定了,活動增加了,面容紅潤了。雙方也建立了很好的師生朋友關系。從求助者的整體咨詢效果看,擬訂的咨詢目標和方案,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基本可行的。
十二、參考文獻
許又新著!渡窠(jīng)癥》,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 郭念鋒著!杜R床心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
《輔導人生—心理咨詢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 張明園主編。《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鄭日昌主編。《大學生心理衛(wèi)生》、《大學生心理咨詢》、《大學生心理診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韋有華編著!度烁裥睦磔o導》,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汪道之編著!葱睦磲t(yī)生〉,北京:中國商業(yè)出版社,20xx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8
一、案例基本情況
郝#,男,12歲,小學六年級學生。該生從小長期跟爺爺奶奶生活,對他很是溺愛,總是欺負周圍地同學,總以強者形象出現(xiàn),無緣無故地,就打同學一巴掌或踢同學一腳。上課時有話就說,不認真聽課,令老師極其頭疼。
二、綜合分析與診斷該兒童目前要解決地主要有三方面問題:
1、攻擊性行為;
2、人際關系;
3、學習適應性。
為什么會有這些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攻擊性行為:
本案中地“攻擊性行為“是因為溺愛導致這種打人地行為,讓他在認知上強化了這種行為地合理性。
人際交往問題:
該兒童地人際交往問題與他地攻擊性行為密切相關。攻擊性行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負“,但卻引起了同學地“注意“,這些行為也就形成了他在別人眼中地“不良形象“:動不得、說不得、脾氣大、愛打人、即使有些行為是暗示“我想跟你們玩“,但“打“地方式是不被認同和接受地。
學習適應性:
現(xiàn)該生學習沒有多大地進步,這是發(fā)展過程中地適應不良表現(xiàn)。這除了影響行為與人際協(xié)調外,還有對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等方面地影響。
目前,該生所面臨地學習問題主要是如何調整好情緒,給予學習相應地注意力,提高上課效率,并且這也是促進人際關系地重要方面。在行為上給予積極地建議與指導,兩者結合才可能取得預期地效果。
三、進行引導措施
1、詢問基本情況。
2、向家長反映該生地在校表現(xiàn),表明想教育好其兒子地心意。
3、向父母了解孩子地成長過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與孩子交談,探尋孩子地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著重讓孩子表達“當時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覺如何“,目地一在于讓孩子宣泄;二在于讓父母學習與演練與孩子地溝通;三可以順勢引導家長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5、讓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歡迎地學生,讓他明白如何與同學相處,做個受同學歡迎地人。
6、指出繼續(xù)努力地方向:繼續(xù)自我監(jiān)督與控制。
7、制定行為目標,加強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9
幼兒園大班案例分析:不情愿的道歉
情景表現(xiàn):
三個大班小朋友在大型玩具上滑滑梯,一個要從上頭滑下來,其中一個非要從下頭往上爬,另一個在滑梯下頭拽往上爬的小朋友……遠遠看著這一狀況的我來不及制止,就見上頭的小朋友在滑梯的慣性中滑了下來,腳踹在了往上爬的小伙伴的臉上,細嫩的小臉上沁出血絲來……
大班的教師恰巧過來了,看到這一情景,便大聲責罵“肇事者”:“濤濤,我就明白你最調皮,看你做的好事。”孩子嚇得不敢說話。教師生氣地拉著受傷的曉雨去了保健室,幾分鐘后,教師把三人叫到一邊繼續(xù)未完成的“教育”,“你們說說,剛才是怎樣回事?”三個人都低著頭,濤濤囁嚅著把事情說了個大概,教師嘆了口氣,對濤濤說:“你看看,你都把人家踢成這樣了。他爸爸媽媽看見了多心疼啊!你想想,要是你被別的小朋友弄成這樣,你爸爸媽媽是不是很心疼?”濤濤低著頭說:“是!苯處熣f:“這就對了。快對曉雨說‘對不起’!睗凉g著手,不說話。教師又要求說:“快向曉雨道歉,說‘對不起’!”濤濤停頓了幾分鐘后,才不情愿地抬起頭對曉雨說:“對不起。”曉雨回答說:“沒關系!苯處熆吹阶晕业囊蟊粓(zhí)行了,就溫和地對濤濤說:“以后不許再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了,聽見了嗎?”濤濤點點頭!昂昧,去玩吧!”
問題分析:
這位教師對問題的解決是圍繞被攻擊幼兒的受傷程度進行的,使攻擊的.幼兒認識到打人是錯誤的,然后讓他透過道歉來彌補過錯,取得對方的諒解。事情到此為止,沒有再深入下去。
我認為教師調解就應一步一步地引導雙方幼兒說出自我的感受,在這一過程中,當事的幼兒有沒有真正明白自我的行為對錯呢?濤濤的道歉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因為他覺得自我是無意的,并且認為是曉雨錯在先。事實上從滑梯下頭往上爬本身就是危險的,教師也就應禁止過,錯誤的造成是可預見的,既然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教師就應就事論事,了解問題的實質,一分為二來處理,換言之,難道誰受傷誰就沒錯嗎?同時,教師還能夠就此事件對全班幼兒進行隨機教育,讓幼兒以此為鑒,以絕后患。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10
不知不覺為人師已五載,一路走來,回想起與孩子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其中有一幕幕說不完的感動與驚喜。于是反思著,收獲著。隨著小學生年齡的逐漸增長,年級的逐漸增高,問題兒童越來越多,例如心理上自我封閉,游離集體氛圍,家庭親子關系冷漠,怯于交往、社會生活難于融入,實際上這是一種心理不健康現(xiàn)象,更是一種心靈孤獨情緒的表現(xiàn),因此教學中我們更有必要分析這些心靈孤獨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并尋找改變這種現(xiàn)象的策略,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心靈孤獨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
1、問題家庭給子女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問題。
“問題家庭”是相對于“和諧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關系的處理上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和諧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關系緊張,“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鄙钤谶@樣家庭中的孩子往往處在緊張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當作出氣筒;
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離異,把子女當作“皮球”任意踢來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經(jīng)濟負擔沉重,一天到晚奔波于生計,無暇顧及子女。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沒有安全感,容易產(chǎn)生壓抑、煩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視等變態(tài)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忙于事業(yè)難顧家庭,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內(nèi)心世界封閉起來。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生活的節(jié)奏更快,競爭意識更加突出,作為父母工作壓力更大。于是他們?yōu)榱斯ぷ鳎綍r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要么把子女托付給爺爺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時間與子女在一起溝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與父母之間容易產(chǎn)生“陌生感”和“距離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靈深處形成一個不愿輕易向人開啟的自我封閉的世界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學性、民主性,方法簡單,親子關系緊張。
目前,中小學生的家長大多對家庭教育科學不甚了解,對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襲長輩的傳統(tǒng)或通過大眾傳播媒介獲得。一位家長曾對我說:“老師,說來慚愧,如今稀里糊涂的當了家長,卻不知道怎樣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家長在對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兩個極端:
一是由于家長補償心理的影響,“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非常心切,結果是父母與子女的關系緊張,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二是重養(yǎng)不重教。重肌體健康,輕心理健康;重物質投入,輕精神投入。父母與子女的心靈溝通成了“被遺忘的角落”。
二、減少“心靈孤獨”現(xiàn)象的對策
在我們班有個叫李超凡的男生,父母親常年在外地打工,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在這種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他開始變得自暴自棄,經(jīng)常違反紀律,是全校出了名的“搗蛋鬼”。教過的老師談到他時,都直搖頭?晌覅s執(zhí)著地認為: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冷的感情心會消融?僧斘覞M懷信心,盡己所能給他悉心地呵護,試圖用愛去溫暖他時,才知道,原來事情并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樣簡單。他照樣在課堂上肆無忌憚地大聲說話,照樣三天兩頭和同學打架。我不禁自問:難道這個孩子真的無藥可救了嗎?難道我的付出真的對他毫無作用嗎?那些日子我覺得自己就像是戰(zhàn)敗的將士,感到灰心喪氣……可所幸的是自己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因為我堅信愛的力量是偉大的。
于是,我一如既往地在生活上給予他幫助,噓寒問暖。細心觀察他平時表現(xiàn),抓住點滴進步去燃起他奮進的火花。一句句鼓勵的話語,一枚枚激勵的小貼畫,一張張“進步之星”的小證書…在這無盡的愛的感召下,他變了,變得乖巧,變得懂事了。愛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愛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孩子們中間少了驕橫和多疑,自私和冷漠,班上多了團結與友愛,互幫與互助。同學們比學趕幫超,師生間談笑風生,平等互助,在師生的共同呵護下,我們班成了一個學習、生活和成長的智慧樂園。反思總結下來有以下幾點感悟:
1、做好問題家庭父母的工作,孩子是無辜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畢業(yè)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職。工作之余利用家訪、主題班會、QQ聊天、打電話等方式與家長溝通,家校攜手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2、家長應多留些時間陪孩子
作為父母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關心孩子的內(nèi)心和精神世界。對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忽視和冷漠會導致很多心理問題和品德問題。為此,作為家長應多與子女進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脈搏。,多安排一些時間給孩子?梢耘愫⒆佑瓮妗⑾缕、看書、說話等不同方式,隨時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騰出時間與孩子共度快樂時光。
3、轉變教師角色,和孩子做好朋友。
作為教師都了解兒童青少年成長的生理、心理知識,并按照他們的生理、心理規(guī)律來辦。對孩子要講民主和平等,要給孩子更多的發(fā)言權,使民主成為課堂一面永遠飄揚的旗幟。不管是優(yōu)生還是差生,大家是平等的,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學會做循循善誘的導師,志同道合的同志,更是真誠的朋友。從我班分析看,小學生喜歡“朋友式”的教師,而不喜歡“命令式”的教師。因此在我的班里和孩子越發(fā):
⑴不訓斥孩子,經(jīng)常訓斥會形成厭煩的氣氛。
、撇划斎嗤瑢W的面批評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
、羌m正缺點不要籠統(tǒng),總體否定,應具體就事論事。
、炔灰@示權威,而是提出具體辦法。
、刹淮驌艉⒆樱纭拔医棠氵@孩子真倒霉”一類的話,與孩子常交流談心。
⑹盡量應用表揚和鼓勵語,尊重孩子的意見。
4、創(chuàng)造空間,營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環(huán)境。
老一輩的教育家劉紹禹先生曾語重心長地談到了教育兒童的原則:“兒童應與年齡相同的兒童生活,然后才能學得與人相處之道。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條件為孩子提供與小伙伴交往的時間和空間。多組織合作性活動:例如兩人運氣球、共誦一篇文章、三人綁腿走、共唱一首歌等有趣的活動。在合作活動中,孩子才能夠與別人正確相處,才能夠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從而讓他們健康地成長。
總之,日常教育教學中,班主任是孩子美好心靈的引導者,只有通過不同的方式,給孩子的心靈插上飛翔的翅膀,讓孩子克服“孤獨心靈”,體會到生活的快樂,在幸福和諧的大家園中健康茁壯快樂地成長。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11
一、基本情況:
尚某,男,六(3)班的學生,自制力較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專心聽講,經(jīng)常嚴重干擾上課秩序,行為上表現(xiàn)出多動的傾向。
個性特征︰
1)學習、做事不注意細節(jié)、粗心大意。
2)做事時難以集中精力。
3)經(jīng)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
二、了解背景:
1、父母工作忙,沒時間管孩子,所以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
2、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嚴重偏差。父親教育方式簡單粗暴,采用棍棒式教育。二、具體措施:
我及時與其家長聯(lián)系,相互配合,共同商討干預方案。
1、調整座位。由于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視覺或聽覺的信號都會轉移他的注意力。所以我選擇了上課比較遵守紀律的同學坐在他的'旁邊和前后。
2、鼓勵家長避免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棍棒式教育,多鼓勵和欣賞孩子。
3、行為矯正。通過獎賞、鼓勵等方式使某種行為得以持續(xù),其適用于治療多動、學習困難等。例如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他,讓他感到了愉快和滿足,每次上課他都會有所期待,盡量克制自己,希望得到我的表揚。
4、追蹤輔導。每兩周作一次個別談話,鼓勵他友愛同學、尊重老師、專心讀書,協(xié)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三、初步效果:
主要的變化是他動注意力改善,在上課時能安靜地坐在座位上,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課,不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響;顒恿亢托幼鳒p少,原來在課堂上進行的無關活動消失了,有效的聽課時間增多了。
四、從案例中引發(fā)的幾點思考:
1、問題孩子多來自問題家庭。
2.學生心理問題需要家長和老師雙邊配合,不可操之過急,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不良表現(xiàn)上,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優(yōu)點和特長。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12
一、一般資料:
男,21歲,大學三年級學生、獨生子。該生自幼體弱,父母對其非常嬌慣、溺愛。7歲上學,學習成績好。到中學身體逐漸健壯,但已養(yǎng)成不良性格,過份關注身體狀況、敏感、多疑、固執(zhí)、自我中心和自憐。高二時父親不幸患肝癌去世,傷心致極。在考入大體檢時,內(nèi)科醫(yī)生自言自語說了聲肝臟有點大,當時即緊張、害怕,出了校醫(yī)院,到另一家醫(yī)院進行檢查。醫(yī)生說其肝臟大小屬正常范圍,但仍不放心,堅持要求作了肝臟B超,肝功能等項檢查均無陽性發(fā)現(xiàn)。此后,卻出現(xiàn)右上腹肝區(qū)隱隱作痛,且逐漸加重,食欲不振、兩腿發(fā)軟、頭昏腦脹、失眠,懷疑自己患有肝病,又曾多次到多家醫(yī)院檢查,B超、肝功、乙肝、丙肝、不計其數(shù),連肝臟CT也做過均屬正常,對癥治療無效。想起父親患肝癌去世,就懷疑自己也患了肝癌,更加恐懼、緊張、焦慮、精神萎糜不振、人漸消瘦,明顯影響學習和正常生活,自感走投無路,面臨休學。前來咨詢,要求幫助。
二、主訴與個人陳述
1、主訴:認為自己肝臟有肝癌,且常常隱隱作痛,恐懼、緊張、焦慮、精神萎糜不振、人漸消瘦,明顯影響學習和正常生活,自感走投無路。
2、個人陳述:以前我一直覺得自己的身體很好,熱愛運動,各項運動都比同伴強?墒沁M入大學的第一次體檢,卻檢查出我肝臟有問題。我當時就知道我可能完了,我知道有些疾病是會遺傳的,我爸爸就是肝癌去世的,這很可能不是一種巧合。我想知道我到底是不是肝癌,醫(yī)院都說我剛臟正常。我想也許是現(xiàn)在的醫(yī)學還查不出來吧,或者我的病還沒發(fā)展到可以檢查出來的地步吧!后來,我的肝臟開始隱隱作痛,我整天生活在恐懼中,真擔心哪天真的會像爸爸一樣死去。學習也難以繼續(xù),整個人整天渾渾噩噩。
3、觀察和他人反映:來訪者意識清,自行陳述,自知力完整,主動求治。焦慮不安,同時有點自我中心,觀念固執(zhí)。有時一言不發(fā),但講到自己的病癥時則繪聲繪色,十分生動。據(jù)了解,患者小時父母十分寵愛,因此人際交往時往往自我中心,且十分自負,認定的事情輕易不會改變。
三、測驗與診斷
1、心理測驗:
MMPI檢查結果:LT分50、FT分58、KT分52、HST分70、DT分68、HyT分71、PdT分52、MfT分50、PaT分54、PtT分60、ScT分54、MaT分48、SiT分60
MMPI剖析圖分析,該生測圖顯示1、2、3、T分顯著超出常態(tài),符合疑病性神經(jīng)癥測圖模式。
癥狀自評(SCL290)測查結果提示:該生存在有軀體化癥狀,焦慮情緒及偏執(zhí)傾向等心理問題。
2、診斷:疑病性神經(jīng)癥。
3、診斷依據(jù):
(1)按照正常與異!叭椩瓌t”分析:其主觀與客觀世界是統(tǒng)一的;知、情、意是協(xié)調一致的;個性也是相對穩(wěn)定的,因此排除精神病性疾病。
(2)根據(jù)既往病史,且該患者癥狀經(jīng)各科檢查,無器質性病變。
(3)該患者存在變形的內(nèi)心沖突,表現(xiàn)為對患肝癌的過分擔心和懷疑。
(4)根據(jù)神經(jīng)癥的簡易評定法,該求助者病程一年以上,3分;精神痛苦無法自行緩解,2分;無法正常學習,社會受損程度,3分?偡制叻,可以診斷為神經(jīng)癥。
(5)該求助者的主導癥狀是疑病性觀念,對身體過于敏感,反復求醫(yī),不相信診斷結果。符合疑病性神經(jīng)癥的診斷要點,初步診斷為疑病性神經(jīng)癥。
4、鑒別診斷:
(1)與疑病妄想相鑒別:該求助者認為自己患有肝癌,但主要是懷疑,因此可排除疑病妄想。
(2)與廣泛性焦慮相鑒別:該求助者雖然表現(xiàn)出焦慮情緒,但焦慮有具體內(nèi)容,不是無名焦慮,可排除廣泛性焦慮。
(3)與恐怖性神經(jīng)癥相鑒別:該求助者雖然對肝癌存在擔心和害怕,但這種擔心和害怕是指向未來的,并不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患有肝癌,所以這種擔心和害怕是焦慮而不具備恐怖的特點,可排除恐怖性神經(jīng)癥。
(4)與抑郁性神經(jīng)癥相鑒別:該求助者雖有情緒低落的癥狀,但是繼發(fā)性于疑病性觀念,并非主導癥狀,可排除抑郁性神經(jīng)癥。
四、咨詢目標:
1、近期目標:改善不合理認知觀念,減輕焦慮情緒,減少心身癥狀,能夠正常參加學習。
2、遠期目標:恢復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疑病傾向和內(nèi)感性不適基本消失。
五、咨詢方案:
1、方法:認知療法和操作性行為療法。
2、原理:認知療法原理:貝克認為,個體不能正確使用共同感受、對自動化思維中的某些錯誤觀念不能內(nèi)省或過分按規(guī)則行事,都會產(chǎn)生認知歪曲,進而產(chǎn)生不良的情緒和不適應的行為問題。來訪者對學習問題和高考存在“災難化”、“過度概括”、“極端思維”等歪曲認知,如“考不上就成了一個廢人了”、“原來不如我的人都要超過我了”、“學習、考大學是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等。正是此類不良認知導致了焦慮情緒及心身反應。因此,通過識別自動性思維、識別認知性錯誤,逐步改變其不良的認知結構。并鼓勵其參加正常的學習和人際交往,通過學習和人際交往的不斷實踐(行為矯正)檢驗和鞏固新的認知結構,實現(xiàn)“認知重建”而最終解決其心理問題。
操作性行為療法原理:行為療法是針對特殊的問題行為(變態(tài)行為),運用能提高目標行為的發(fā)生率或降低問題行為發(fā)生率的種種行為技巧從而達到矯正問題行為的一種心理輔導技能。其理論基礎主要來自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的許多適應不良的行為,包括許多行為癥狀,都是后天習得的結果。既然適應不良的`行為是通過學習得來的,那么,同樣通過學習的方法,也能減輕或消除這些行為,并形成新的、合乎要求的行為。行為療法所依據(jù)的學習理論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經(jīng)典的條件反射原理、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和模仿學習原理。
3、雙方責任與義務:
(1)來訪者:向咨詢師提供與心理問題有關的真實信息;配合咨詢師按商定時間進行咨詢;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每次咨詢后,結合咨詢內(nèi)容寫出自己的認識和體會,進行總結,下次帶給咨詢師;按規(guī)定繳費。
(2)咨詢師:按照約定提供咨詢;對來訪者的一切資料和信息進行保密。遵守咨詢師的行業(yè)行為規(guī)范,尊重求助者,對求助者給予正確適當?shù)淖稍儭?/p>
4、時間與收費:
時間:依據(jù)需要對求助者進行分次咨詢,每次約1小時。共七次。
收費:心理測驗費(2項):共70元(MMPI20元,SCL9050元);咨詢費:100元/小時
六、咨詢過程:
在充分了解來訪者相關信息的基礎上,做出正確診斷后,咨詢過程共分四個階段進行:
1、第一階段,認識提高階段,即自我審查和糾正錯誤觀念階段。安排2次咨詢。
咨詢師系統(tǒng)、啟發(fā)式地講解心理衛(wèi)生的基本科學知識、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科學合理地讓求助者明白其中蘊含的科學知識。即通過識別認知改變負性自動想法,打破惡性循環(huán)。并且讓該生服用小劑量的藥(用法:早上012mg、中午014mg、晚上014~018mg),以輔助治療。
階段任務:來訪者將所討論的內(nèi)容理解深入、透徹,并與自己聯(lián)系,讓求助者相信自己的病癥只是自己的主觀臆斷。癌癥是不具有遺傳性的,并且應該相信科學診斷結果。
完成情況:來訪者能夠結合自己進行認識,感覺自己疼痛癥狀的緩解,自己比過去放心多了,內(nèi)感不適也有好轉,還主動列舉一些自己的心理問題而不是軀體問題的證據(jù),如從事自己所喜歡的娛樂活動時,內(nèi)感不適就消失了,閑著沒事時,肝區(qū)隱痛就又出現(xiàn)了。
2、第二階段:認知治療,進一步識別和改變該生潛在的功能失調。安排3次咨詢。
在來訪者提高了對自身心理問題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咨詢,深入了解患者的其他功能失調。并對其他功能失調進行預防。
階段任務:進一步鞏固患者的合理認知,讓患者達到進行第三階段咨詢的狀態(tài)。
完成情況:通過前五次認知治療,改變了該生錯誤或歪曲的認知,從而情緒、睡眠、內(nèi)感不適均有明顯改善,而且在此咨詢期間,再也沒有到醫(yī)院作檢查。
3、第三階段,鞏固合理認知,積極恢復身體狀態(tài)。安排1次咨詢。
求助者自感仍有體弱、無力、有時肝區(qū)疼痛等癥狀,咨詢師開始指導他進行操作性行為治療。即要求他每天堅持鍛煉打羽毛球,開始為10min,以后不斷延長。告訴他初期可能會感到有些不適應,只要堅持下去,學會放松、轉移對軀體內(nèi)部的注意力及自我調整,將生活、學習按排充實、緊湊,一定會戰(zhàn)勝心理的疾病。
階段任務:求助者學會放松,轉移對軀體內(nèi)部的注意力,并逐步開始進行正常生活學習。
完成情況:自述情緒、睡眠完全好轉,也不再擔心、懷疑患肝癌,但內(nèi)感不適還沒消失。
4、第四階段,最終戰(zhàn)勝心理障礙,完成咨詢?nèi)蝿。共一次咨詢?/p>
求助者的基本社會功能恢復良好,但仍有內(nèi)部不適感。求助者的社會功能基本恢復,并且不再認為自己的肝臟有問題。咨詢師將要求求助者進一步加強打羽毛球和參加文體活動的時間,使求助者進一步鞏固成果。
階段任務:本次咨詢的目標是徹底消除該求助者的所有癥狀,包括內(nèi)部不適感。最終使求助者完全恢復社會功能,進行正常的生活學習。
完成情況:求助者的內(nèi)部不適感在堅持參加文體活動的三周后內(nèi)部不適感消失。重新開始正常的生活學習。
七、咨詢效果評估:
咨詢階段,咨詢師通過認知療法讓求助者逐漸接受自己的文體其實在于主觀不適,以及個性的弱點。通過前五次認知治療,改變了該生錯誤或歪曲的認知,從而情緒、睡眠、內(nèi)感不適均有明顯改善,而且在此咨詢期間,再也沒有到醫(yī)院作檢查。但是自感仍有體弱、無力、有時肝區(qū)疼痛等癥狀,醫(yī)生開始指導他進行操作性行為治療。即要求他每天堅持鍛煉打羽毛球,開始為10min,以后不斷延長。告訴他初期可能會感到有些不適應,只要堅持下去,學會放松、轉移對軀體內(nèi)部的注意力及自我調整,將生活、學習按排充實、緊湊,經(jīng)過前五次咨詢,患者的癥狀基本得到緩解。第七次咨詢后,咨詢師要求求助者必須堅持參加文體活動。
效果追蹤該生為疑病性神經(jīng)癥患者,經(jīng)過6次認知療法和3個月的操作性行為療法等綜合心理治療,終于恢復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疑病傾向和內(nèi)感性不適基本消失,復查MMPI、SCL290均恢復正常,現(xiàn)在已進入大學五年級的畢業(yè)實習。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13
一、一般資料
L 某,女,18 歲,高三學生,成績優(yōu)異,休學一年,未參加高考,現(xiàn)已返校,心理學案例分析報告。
咨詢已有五次,陸續(xù)一年,主要解決情緒爆發(fā)問題和與母親的親子關系問題,成效顯著。
二、主訴和個人陳述
近一個月沒有辦法睡覺,每天晚上躺下看著天花板,凌晨三四點會準時醒來,沒有辦法擁有完整的睡眠,所有的生活都被這混亂打亂,也不能學習,食欲也不佳。有時候會出現(xiàn)思維云集,尤其是上課看著窗外發(fā)呆的時候,會各種的雜念在頭腦閃現(xiàn)。討厭為了別人設置好的軌道前行,但又明白不能再一個人獨處,應該去學校,F(xiàn)在是自身的狀態(tài)還未調整到能夠很好地投入到學習這個中心任務中去。
和父母的關系有所改善,尤其是看到父母的關系融洽,有種成就感。在改善親子關系和緩解情緒沖突方面有很大的進步。
三、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
求助者意識清楚,自知力完整,思維敏捷,表述條理清晰。求助者的睡眠問題是情緒影響所致,而情緒的波動終究是事件引發(fā)。最近求助者面臨著高考的壓力,下載高考倒計時軟件,高考動機過強,隨之焦慮抑郁情緒引發(fā)了軀體的某些癥狀。
四、評估與診斷
診斷:一般心理問題
五、主要咨詢方法
認知- 行為療法。
六、咨詢的過程
1、針對求助者動機過強問題,用故事、案例來予以引導。首先,德國曼聯(lián)隊,球星云集,幾乎都是最好的運動員,但是經(jīng)過艱苦訓練卻總是拿不到冠軍。易主后,新教練只讓球員讀哲學書,閑暇之余快樂地玩足球 ,結果卻輕而易舉奪冠。有的時候,心理動機過強,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古語說,無心插柳柳成蔭也是這個道理。另一個森田療法治療睡眠案例,睡不著,強迫自己不睡,結果失去睡眠動機,反而睡著了。高考倒計時軟件是對人生迷茫的人有作用,需要激勵、督促。但,對于求助者而言,不適用,不用揚鞭自奮蹄。高考固然重要,在目標鎖定后,順其自然,進步自如,能接受失敗,坦然面對。平常心乃道。人生的競爭是漫長的,未必只有高考一次競技。
2、找到引發(fā)事件后,知道自己心里緊張擔心什么,接下來的主要任務便是調整焦慮抑郁情緒。對求助者而言,調節(jié)情緒的關鍵是積極的心理暗示。
暗示療法,即接受一種信念,不加批判的接受服從。一般年輕、女性、無知的人相對更容易受到暗示。
舉例:一個求助者,參加駕駛證培訓考試,路考了七次都沒有過,在做了咨詢后,約定再次路考時,戴上耳機,撥通咨詢師電話。咨詢師也沒聊什么,但是這個求助者因為注意力轉移了,沒有放在考試緊張上,路考順利通過。
另一個求助者,每次坐車就緊張,暈車,前來求助。咨詢師給求助者開了藥,但要求求助者平時不吃,可以把藥放在包里。坐車的時候,如果感覺緊張,暈車就吃藥。結果求助者藥也沒吃,從未再暈車了。
這些都是心理暗示的效果。有的人,覺得找心理醫(yī)生談話,她就心安了。所以,生活中要多給自己積極正面的暗示。甚至可以借助于某些信物給自己力量支撐。
3、動機是觀念,現(xiàn)在用行為來解決。情緒改善了,睡眠便會隨之改善。人是有節(jié)律動物,睡眠節(jié)律很重要,不能亂。一個人除了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外,就是得管理好時間。什么時候吃飯、睡覺這樣最為簡單的`事情是需要固化下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永遠不要讓最簡單的事情來干擾我們的生活。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人,生活肯定是嚴謹,規(guī)律的。那些總是在找各種東西的人,肯定沒出息。求助者是因為休學期間,白天睡覺,晚上清醒,生活節(jié)律被打亂了。所以現(xiàn)在需要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先堅持一段時間,再按照自己的狀態(tài)進行適當調整。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14
一、案例基本資料
姓名:葉子(化名); 性別:女 ; 年齡: 15 歲;
二、問題概述
悲觀厭世,常抱怨人情冷漠,覺得自己是世上多余的人。不能接納自己,常想一死了之。
三、個案背景資料
1、家庭情況
葉子小時不在父母身邊,是由奶奶帶大,奶奶對她并不疼愛,常常無端對她發(fā)脾氣,對她露出厭惡的情感。上小學,葉子跟父母住在一起,由于早先的成長環(huán)境不利,小小的葉子已養(yǎng)成一些壞毛病,因此父母認為這個女兒很不乖巧,加之父母本身感情不好,常把氣出在她身上,這樣更造就了葉子的古怪脾氣,剖析材料《心理學案例分析報告》。上初中后,父母開始鬧離婚,葉子長大了,但心事更重了。
2、學校生活
葉子讀小學時,由于成績不好,好動,說謊,班主任經(jīng)常向家長告狀,家長因此經(jīng)常打罵她,所以葉子不喜歡老師。進入初中后,這種情況有所緩解,但她對同學仍有高度的戒備心,認為同學都很虛偽,勢利,愛向老師打小報告,而同學卻都覺得她有點古怪,反復無常。漸漸地她覺得世界上沒有什么好人,人活在世上還得處處有防人之心,這樣的生活實在沒有意思,逐漸出現(xiàn)被班集體遺棄終將被社會淘汰的感覺。
3、個性與興趣
性格內(nèi)向,脾氣古怪,有雙面性。愛好文學,看書,寫作。
四、分析與診斷
1、成長環(huán)境造成人格障礙
幼年時,由于奶奶的厭惡,使年幼的葉子沒有得到足夠的溫暖和愛,使她對這個世界充滿不信任、恐懼。上小學時,雖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并未彌補幼時的心理創(chuàng)傷,反之父母認為這個女兒不乖巧,并不疼愛。加之父母本身感情不和,常把氣出在她身上,這樣更造就葉子的古怪脾氣。一次,葉子偷了家里的錢到外面買零食吃,被父母發(fā)現(xiàn)后,挨了一頓刻骨銘心的打,還罰跪了整整一天一夜,不許哭,不許睡覺。加之小學表現(xiàn)欠佳,老師的告狀對葉子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挨打、挨罵成了家常便飯,因此,在她的內(nèi)心深處播下的全是“恨”的種子。在她的日記中,幾乎每篇都是“恨”開頭,“恨”結尾,恨父母,恨老師,恨同學,恨自己,有一篇我數(shù)了一下,竟有 53 個“恨”字,可謂“雪海深仇”。
2、人際關系危機造成自我意識欠缺
自生下來,葉子就沒有過好的人際關系,由于奶奶的不完全接納,造成葉子從小就沒有形成明確的自我認同;而最親近的父母的不完全接納,造成葉子認為自己是家里多余的;老師的指責、同學的冷落造成葉子認為自己是班里多余的人;而她自己也認為自己笨,虛偽、心胸狹窄,成績不好,樣子又丑(其實她并不丑),不會討好別人,不值得別人愛,生活在這個世上是多余的,有時痛苦無法排遣時,真想一死了之。這些都是認識上的偏差,造成她無法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3、本個案有明顯焦虛傾向,屬自我意識不良。
五、輔導策略
1、采用合理情緒和認知調整的輔導方法。
2、學校和家庭的配合輔導。
六、輔導經(jīng)過
1、信任、宣泄、發(fā)現(xiàn)心結
根據(jù)葉子的興趣,我把班上的板報工作交給她負責,她表現(xiàn)出空前的熱情和認真,板面設計新穎,內(nèi)容豐富。別班的'板報一月一換,我班板報兩周一換,雷打不動,且常辦常新,我經(jīng)常因此在班上表揚她?吹贸鏊浅8吲d,認為自己在班上還是有用的。因為小學她從未如此被重用過,連小組長都未當過,當她從我這里找到了信任和自身的價值后,開始逐步向我敞開了心扉。
一天,我把哭腫了眼睛來上課的葉子帶到心理輔導室,關切地問她:“今天發(fā)生什么不愉快的事了?”她再次非常傷心地哭起來,然后把自己的心事告訴了我。為了便于我了解,她把自己從未給別人看過的兩本日記向我敞開,于是她辛酸的往事便歷歷在目,許多處,我也不由自主地流淚了。后來葉子在一篇日記中寫道:“上了中學,遇上了張老師,第一次有一種十分放心的感覺,對著張老師,我大倒苦水,第一次在老師面前哭泣,我不知道那時哭泣的是否是自己,我有一絲懷疑,但我現(xiàn)在確實感覺好多了!睆娜~子日記中可了解到,她看這個世界是灰色的,沒有歡樂,沒有理解,沒有信任,沒有愛。她認為父母吵架鬧離婚都是自己的錯,因為父母也經(jīng)常說:“要不是為了你,我們早就離婚了!边@樣她老是不斷指責自己,同時又怨恨父母:“當初你們就不該把我生下來,讓我死了算了。”從另篇日記還可看出她對待同學也是這種態(tài)度,一天,她去等別班一個同學放學一起回家,誰知那個同學竟失約忘了,她沒有去把事情弄清楚,而是單方面認為自己肯定哪里得罪了那個同學,才使得那個同學不理她,從而大發(fā)感概:天下朋友難交,真誠朋友沒有等等。其實那個同學是無心忘了,并未有意冷落她,只不過是她自我疑慮罷了。一方面她抱怨別人,另一方面她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傊,葉子認為這個世界上已經(jīng)沒有什么使她感覺美好的東西,但她又渴望得到美的東西,這便是導致葉子焦慮的真正原因。
2、與家長配合
我們從葉子母親那里了解到:葉子的家庭與葉子在日記中描述的基本相符,父母對于她物質上、學習上的一切要求都盡量滿足,只是教育方式簡單,疏于對她心理的關懷,動輒打罵,有時吵架時說一些不該說的話,葉子聽后就把它們牢牢記住,并不斷擴大,造成自己巨大的心理壓力。當我把葉子在校的情況向其母親作了反映后,家長馬上說:“她就這德行,從小到大都是,怎么打,怎么罵都沒用,就跟她父親一個樣”。鑒于她母親的反應,我忙說:“其實,你女兒在許多方面都表現(xiàn)得相當不錯,如果我們能給她一個較寬松的環(huán)境,讓她呼吸得更自由些,或許她的脾氣會好得多!彼哪赣H還是比較能接受我的說法,畢竟她只有一個女兒,還是很愛的。我建議她每周到學校來一趟了解女兒的情況,并保證在家盡量少指責女兒。而在葉子那里,我也有意講一些有關母女關愛的故事,讓她體會到母親是真的愛她,只是表現(xiàn)方式不同。通過兩個月的這種互動,葉子母女的關系緩和了許多。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15
一、基本情況
XX(化名),X,XX歲,小學X年級學生。
1、該生學習成績差,上課不專心聽講,作業(yè)經(jīng)常不完成,而且書寫馬虎。
2、人際關系不好,總是欺負弱小的同學,總以強者形象出現(xiàn),喜歡捉弄別人,在校經(jīng)常會因一些小事與別人鬧矛盾,然后就開始罵人,打人。同學們都不喜歡與他相處。
3、組織紀律差,上課時有話就說,沒有留心聽課、認真思考、舉手回答的習慣。
二、原因分析
1、該生從小就跟在爺爺、奶奶生活,學習方面,在家里也沒有人輔導,一到家就是去玩。
2、因為從小跟爺爺奶奶生活,大人對他言聽計從,沒有約束他去做一些不應做的事情。千方百計滿足他,漸漸形成橫蠻任性的性格。
3、后來父親怕他吃虧,叫他回擊欺負他的人,漸漸地,他由一個受他人欺負的人轉為一個欺負他人的人,由一個弱者變成一個大“天王”,令老師極其頭疼。(父親錯誤的引導方式)
總之,該生以自我為中心,不接受別人的意見,他并沒有認識到來學校是來學知識、學文化的,更沒想到來學校是要遵守紀律的。對待這類孩子,一下子的批評教育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解鈴還須系鈴人,來源于家庭的病癥,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學生的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
三、綜合分析與診斷
該兒童目前要解決的主要有三方面問題:
1、攻擊性行為;
2、人際關系;
3、學習習慣。
為什么會有這些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攻擊性行為:
根據(jù)兒童的成長經(jīng)歷,攻擊性行為的產(chǎn)生主要是經(jīng)驗習得的結果。人的行為都有"趨利避害"的特點,之所以選擇某種行為,主要是這種行為能給當事人帶來某種利益。本案中的"攻擊性行為"的最初形式是"被打",而他打小朋友是角色的轉換,但當他打了小朋友后沒有任何的"懲罰"出現(xiàn),就再一次證明了這種行為是可行的。"強者打人"與"弱者挨打"的體驗在認知上讓他強化了這種打人的行為,讓他在認知上強化了這種行為的合理性。
因此,觀念中形成了這樣的推理:“弱者”受到別的小朋友欺負,“強者”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武力來保護自己。而且,在"我是強者"的強烈暗示下,往往會對外界發(fā)出警示,以表明自己的強者姿態(tài)。
當行為不斷反復后,將會變成為一種習慣,甚至成為人格特征之一,就現(xiàn)狀及年齡階段,還談不上"攻擊性人格",只能說有攻擊性傾向,也正因此,及時的干預是可以矯正的,否則隨年齡的增長,行為復現(xiàn)率的'提高,會使改變難度增大,演變?yōu)槿烁裉卣鳌?/p>
2、人際交往問題:
該兒童的人際交往問題與他的攻擊性行為密切相關。攻擊性行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負",但卻引起了同學的"注意",這些行為也就形成了他在別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動不得、說不得、脾氣大、愛打人、即使有些行為是暗示"我想跟你們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認同和接受的。
3、學習習慣:
現(xiàn)該生學習沒有多大的進步,這是發(fā)展過程中的適應不良表現(xiàn)。這除了影響行為與人際協(xié)調外,還有對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響。
目前,該生所面臨的學習問題主要是如何調整好情緒,給予學習相應的注意力,提高上課效率,并且這也是促進人際關系的重要方面。在行為上給予積極的建議與指導,兩者結合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四、進行晤談引導
1、詢問基本情況。
2、向家長反映該生的在校表現(xiàn),表明想教育好其兒子的心意。
3、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與孩子交談,探尋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5、著重讓孩子表達"當時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覺如何",目的一在于讓孩子宣泄;二在于讓父母學習與演練與孩子的溝通;三可以順勢引導家長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6、讓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歡迎的學生,讓他明白如何與同學相處,做個受同學歡迎的人。
7、指出繼續(xù)努力的方向:繼續(xù)自我監(jiān)督與控制。
8、制定行為目標,加強自我管理能力;
五、咨詢效果評價
基本達到預期目標:改善了攻擊性行為,促進了良好人際關系的發(fā)展,提高了學習適應性水平。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相關文章:
心理案例分析報告07-03
小學生心理案例分析報告06-14
(經(jīng)典)案例分析報告06-05
案例分析報告12-30
案例分析報告05-23
案例分析報告(經(jīng)典)08-31
心理學案例分析報告范文08-31
小學生心理案例分析報告【集合】07-04
教師心理案例分析報告優(yōu)秀08-15
【優(yōu)選】小學生心理案例分析報告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