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評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評課稿,所謂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并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育行為作出正確的解釋。我們應該怎么寫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評課稿1
《父親和鳥》這一課給人最強烈的感受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與融洽,通過“我”和“父親”關于鳥的對話,讓我們了解到“父親”通過看動靜、聞氣味就知道林中有鳥,還知道鳥兒什么時候愛唱歌,什么時候最容易受到傷害,體會到父親對鳥的熱愛。在課文的最后“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可以知道我同樣也是愛鳥的?v觀劉老師執(zhí)教的《父親和鳥》一課,他的教學思路清晰:從談話揭題—到初讀感知—再到品讀深入。力求營造新型的語文課堂,讓課堂喚發(fā)生命的活力。
一、營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
整堂課聽起來非常輕松,學生在課堂上的靈性飛揚,有賴于劉老師所營造的一種自由寬松的氛圍。新課標所倡導的民主平等的對話,讓學生從各種束縛、禁錮、定勢和依附中超越出來,在師生、生生互動的對話過程中,學生充分展開了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接觸。基于此學生才會在課堂產生“出格”的大膽想法。當學生產生這些想法,教師除了大加鼓勵,還可幫其“扶上馬,送一程”,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愉悅。新課標特別講求“人文性”,如何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在整堂中,劉老師用飽滿的熱情,旺盛的精力以及積極與學生探討的態(tài)度,善于用簡潔明快而富有啟發(fā)性的語言,讓這種枯燥的求知過程愉快化,活動化,為學生營造自由,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給我們的感覺是課堂非!盎睢,學生的思維、語言、情緒甚至動作異常活躍。劉老師處處對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肯定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思維!袄蠋熉牫隽四愕膼埒B!薄澳愫芡度!痹谡n堂上,劉老師的評價與啟發(fā)總是同時存在,他的評價靈活多樣,使學生時時感到溫暖,給他們以啟迪、賞識,激勵著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
二、教師以情帶讀,讀中悟情
新課標要求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薄陡赣H和鳥》一文是很好的閱讀教材,如何深入文本,朗讀訓練如何落實,教師以情一步步推動文章的品讀深入,他從“從哪些句子能感受到父親懂鳥和愛鳥?”入手,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品讀,層層深入,加以體會,以情感來推動閱讀,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展開閱讀。如教學“父親指著一根樹枝對我說,看那里,沒有風,他的話音很輕,生怕驚動了鳥!睆膭釉~中體會父親的知鳥,抓住“生怕”,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父親的愛鳥。有了這樣的體會,學生自然就能入情入境地讀文。在不知不覺中,在學生的練讀與品評中,在教師情感的推動中,將朗讀訓練推向高潮。讀出情感,讀出人物特征。體現(xiàn)了把課堂還給學生的大語文觀。
三、發(fā)揮教師在讀中的引導作用。
老師的作用是幫助學生讀,而非代替學生讀。因此,老師的作用首先是放手讓學生讀,還學生以讀的權利和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起來,這是前提。在這個前提下,老師“該出手時就出手”:當學生讀得提不起精神來的時候,劉老師調動學生讀的欲望和興趣;當學生讀得印象平淡、形象模糊的時候,劉老師引領學得充分、讀得細膩;當學生讀不出文本的理趣、情味的時候,劉老師點撥學生的思路、啟迪學生的智慧、激活學生的想象。
四、充分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
課堂中的表演只是一種手段,目的是讓學生感悟到父親愛鳥、喜歡鳥的寓意。老師以一顆童心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將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與教學情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基礎與理解水平,對文章內容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在自讀自悟中感受個性化解讀的樂趣,培養(yǎng)了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樂趣,這充分印證了《課標》提出的:尊重學生閱讀的個性化行為,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總之,劉老師的這堂課讓學生經歷了難忘的精神之旅,師生一起為情所動,為美所醉,為真所凈,在課堂上一起感動,一起享受。感動,是一種養(yǎng)分,一種保養(yǎng)心情,滋潤靈魂的養(yǎng)分,她讓孩子們透過語言文字,在父親和鳥一起構建的和諧美好的世界里震撼、感動!
語文評課稿2
雷雨是夏日的精靈,是人們身邊熟悉的一種自然景象!独子辍芬徽n,用精練的文字,精美的插圖,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瑰麗景象。夏日炎炎,一陣雷雨,為人們送來一陣清涼,迎來清新的空氣,美麗的彩虹高掛天空,蛙聲陣陣,淘氣的孩子光著小腳丫,樂呵呵地在水中嬉戲。雷雨為孩子們的生活增添多少樂趣啊!本節(jié)課,薛老師巧妙地運用多媒體,結合課本資源,創(chuàng)設了生動、形象、的課文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細細品味,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現(xiàn)就本課設計中的幾個精彩之處,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導入時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快!
雨是孩子們司空見慣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老師直接和孩子們聊起了雨精靈,各種雨,再引出雷雨,一下子如話家常般拉進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為深入學文做了極好的鋪墊。
二、課件豐富多彩,緊扣文本,好!
為了使學生整體感知全文,本課的多媒體課件,顯現(xiàn)課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動逼真的畫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變化。黑沉沉的烏云、轟隆隆的雷聲和嘩啦啦的下雨聲,以及鮮艷奪目的雨
后花朵圖,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感受頗深,既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器官,也促發(fā)了形象思維活動的展開,從而,激起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起到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作用
三、品詞析句,訓練多樣,妙!
學生初步讀文后,引導抓住重點詞句品悟,通過畫一畫,讀一讀,換一換,品味文字的精粹之處,如理解句子:“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師結合平時學生的個人感受,結合課件,深入體會。并引導學生品詞析句:“黑沉沉”寫出了烏云怎么樣的變化,做個動作理解“壓”的意思,并說明當時的云層怎么樣?黑沉沉的烏云向你直壓過來,你有什么感受?在引導學生理解“垂”這個較抽象、難理解的動詞時,師課件演示和動作表演蜘蛛垂下來的動作,將抽象變?yōu)橹庇^,學生很容易理解。理解“葉子一動也不動,蟬一聲也不叫”一句時,通過對比,很快讓學生理解了本句描寫的精妙之處。此外,本課結合課文內容,設計了很多詞句說話訓練,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標提出的閱讀教學要注重感悟、積累和運用這一教學理念。
四、朗讀表演,拓展升華,精!
結合課文內容,朗讀,指名表演,有效地再現(xiàn)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意境,學生們興趣盎然。最后,來了個總結拓展,延伸到課外,使學生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這里,提出自己的幾點小建議,和大家商榷一下:朗讀形式可再多樣化些,朗讀的要求可再明確點,指導要更到位些,如指導“嘩,嘩,嘩”,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應強調要讀得重一點,停頓短一點!皾u漸地、漸漸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緩有一段時間,要讀得稍慢一些。三處的“越來越”有一個變化,并逐漸呈現(xiàn)天氣變化的快,讀得語速可加快,才能讀出感情,讀出味道。課堂中應保持在尋美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審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欲望。另外,讓學生上臺板書,不但浪費孩子們的學習時間,而且效果不佳,不如讓全班學生交流后,師板書,可能會更好些!再者,表演時,表演外的其他學生注意力均被臺上的表演所吸引,所以不建議讓臺下學生邊讀邊看,一心二用,可讓學生用心觀察表演,當小導演結合課文內容點評,效果可能會更好。
語文評課稿3
《陽光》是一篇筆調優(yōu)美的文章。課文以抒情的筆調,給我們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禾苗更綠了、小樹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長長的錦緞。在教學時,唐老師充分利用課件,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充滿活力,整堂課充分體現(xiàn)了審美化教學這一理念。
一、對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有效實施
低年級語文的教學重點是生字、詞教學。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唐老師充分把自主權放給學生,讓學生當小老師,給同學提個醒,解決字音難點,自主發(fā)現(xiàn)字形的特點,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生字,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巧用多媒體課件,突破教學難點
《陽光》這篇課文中有一句話比較難理解,“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唐老師在上課時,通過課件讓學生直觀感受一些與課文內容相匹配的畫面(陽光照射下的小河,水面波光粼粼的圖片等),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當然,都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如果在教“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這一句時,老師先讓學生看錦緞,了解什么是錦緞后,再讓學生帶著對錦緞的理解轉到課文上,進行朗讀感悟,會把課文讀得更美。
語文評課稿4
《小露珠》是一篇優(yōu)美的童話。通過描寫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過程,以及小動物和植物對小露珠的喜愛,表現(xiàn)了小露珠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美好品質,贊揚了大自然的和諧、融洽和美麗。殷老師根據(jù)教材特點和所體現(xiàn)的人和自然的和諧出發(fā)開展教學,以學生語言的積累與運用,感情的熏陶、感染、升華,思維的撞擊為目的的,使教學成為多方位、多層次、主動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情感溝通、心靈對話的過程。教師注重對學生情感的關注,真正營造了一個“情感的課堂”、“感悟的課堂”、“對話的課堂”,把語文課上得有情有趣,讓語文課充滿人文精神。
一、“情感的課堂”——可貴的情感體驗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如果說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語文知識的傳授、語言技能的訓練,那么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在注重知識、技能的同時,要更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上,殷老師試圖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反復有感情地朗讀品悟,通過感受文中描繪的美好意境理解課文,感悟小露珠外表美、心靈更美的品質,從而受到美的熏陶。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可以說是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是學生心靈成長的過程。課上,老師用充滿激情的、飽滿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通過讀好“閃亮”“透明”“圓潤”來感受小露珠美,通過讀好“光彩熠熠”“生機勃勃”“笑盈盈”等詞語來感受它的心靈美,從而產生對小露珠的喜愛。
二、“感悟的課堂”——充分的語言實踐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
力!倍n堂是學生語言實踐的主戰(zhàn)場。這節(jié)課上,殷老師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語言訓練點,以各種不同形式的讀的訓練、評讀的安排、想象說話等形式,引導學生充分地、準確地感知文本、感悟語言。我們看到,朗讀訓練也好,想象訓練也好,都成了激發(fā)學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內化語言的形式,學生讀得投入、說得動情,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將自己和文本融為一體。
三、“對話的課堂”——充分的言語交際
“閱讀是一種對話”,在本節(jié)課的40分鐘內,學生對學習始終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極大的熱情。老師和學生在這節(jié)課中以談話式的語言,進行了一次師生無拘無束、平等的對話,教師利用多媒體手段設置優(yōu)美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扮演活潑的小青蛙、可愛的小蟋蟀、漂亮的小蝴蝶與小露珠進行對話,想象自己就是被小露珠滋潤的一種植物,來夸夸自己的美貌。學生在老師的有效引導下,主動參與、樂于交流、懂得傾聽,勇于發(fā)表自己的閱讀體會。殷老師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小露珠的美麗,去感受動植物對小露珠的喜愛,采用角色體驗的方式,與小露珠進行交流,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爬”“蹦”“落”三個動詞的理解,殷老師忽略了。這里教師可以故意設置小小的陷阱,讓學生從讀中發(fā)現(xiàn)這些動詞錯位了,通過比較懂得詞語運用要準確。
語文評課稿5
《豐碑》這篇課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講述了紅軍在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文章對人物的刻畫非常細膩,表現(xiàn)了紅軍將士們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今天有幸聽到徐新會老師執(zhí)教這篇文章,教者在課堂中巧妙地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用情,讓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tǒng)一。這節(jié)課中徐老師巧妙的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體會思想感情:
1、情境教學法課堂中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情境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圖片、錄音等教學設備營造氛圍,讓學生觀看紅軍過雪山的錄相和凍僵的軍需處長圖片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人物的關注,入情入境生情。
2、誦讀質疑法指導讀中感悟,讀中質疑,實現(xiàn)語感積淀,促進學生自悟自得,使學生在圖、聲、樂、情中自主學習。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深刻領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媒體演示法多媒體展示感人的畫面,再配以柔和的音樂,把學生帶入了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
朱熹曾說:“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語文學習中“讀”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手段,心得體會《小學語文第十冊《豐碑》評課稿》。本節(jié)課還有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徐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將課文讀得充分、讀得精彩,讀出了課文要表達的感情,也讀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在本課教學中,學生以多種形式的讀來整體感知這篇文章,即:1、大聲自讀,讀通課文;2、分段朗讀,檢查自學;3、快速覽讀,概括內容;4、小聲自讀,畫出最感動的語句。由品賞朗讀到領悟情感自然水到渠成。
學習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而創(chuàng)造力主要依靠求異思維。在結尾之處的教學設計也體現(xiàn)出教者的別具匠心。徐老師用投影出示軍需處長在雪地里凍僵,像座晶瑩的豐碑的畫面,讓學生仔細看圖,并想象“當軍需處長靠在樹下馬上要犧牲了,他會想些什么呢?他有什么心愿嗎?”讓學生看圖想象延伸,不僅練習了學生的說話能力,發(fā)展了思維,也讓孩子們進一步感受了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這種精神在戰(zhàn)士們心中樹立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在同學們的心中也樹立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軍需處長和晶瑩的豐碑一樣永垂不朽。人們常說:“文道結合”,在總結課文時,徐老師又問學生:“你從軍需處長身上想到了什么?”這時學生暢所欲言紛紛把對軍需處長的崇敬表達出來了
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教師的作用不單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調控器,教師應做到“導而弗牽”,為學生的學習導向、導法、導練、導學,以民主的教風和循循善誘的技巧,把學生引到一種想學、愛學、會學的境地。我認為徐老師這節(jié)課的教學正體現(xiàn)了這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去好好的學習。
語文評課稿6
《陽光》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課文,本篇短文以抒情的筆調,描繪了陽關給萬物帶來了生機與美麗,說明陽光比金子更寶貴。朗讀課文與識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文中最后 一段時教學難點。
首先,周老師用謎語揭題,激發(fā)學生興趣,以初步感知課文,識記生字為主,用清新自然的教態(tài),甜美的語言引領孩子走進了一個充滿陽光的世界,那茂密的樹林,碧綠的小草,像錦緞一樣的小河就走進了孩子的視野。
其次,周老師對孩子識字教學的把握細致而扎實,采用了齊讀,小組讀,開火車讀等等方式,使學生學生學得興趣盎然。還在識字教學中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視,先把握字音,再把生字放進句子中讓學生朗讀,這避免了單調又有利學生的語言發(fā)展。
接著,周老師在識字教學之后著重選擇了第二自然段的教學,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部分。周老師在教學中讓學生先熟讀課文句子,在半扶半放讓學生自己補充完整,最后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這樣學生就能學得快樂扎實。
最后,我來提個建議,一年級是剛入學的孩子,上課的內容不能過多,教師重在扎實教學,學生也重在扎實學習。
語文評課稿7
今天有幸聽了我校郭**老師的一節(jié)課,使我感受良多,下面簡單的說一說我的一些看法。本課是一首兒童詩,展現(xiàn)了孩子們在夏天的美麗遐想,洋溢著濃濃的童真童趣。語言淺近明快,親切生動,富有兒童情趣。課文精美的插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展開合理想象,有利于理解詩意。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利用課文情境,加以音響效果,帶給學生愉快的情緒和舒暢的心情。讓學生在蟈蟈的美妙聲中,迅速產生對夏天的遐想。多媒體配樂范讀,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了夏天的美,對課文的向往自然產生,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調動,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為課文教學創(chuàng)設了一個很好的“樂學”氛圍,并且很快拉近了師生距離。
二、以人文本,張揚個性
郭老師充分利用文中“想變點兒什么”的一問,啟開了想象的閘門,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想像空間。《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 學生的內心感受是豐富多彩的,不盡相同的。郭老師在教學時,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通過朗讀來交流,從中體會到的夏天的特點。在這一過程,展示了教師對教材的充分理解,和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以學生為主,尊重學生閱讀中獨特的感受。
三、理解感悟,落在實處
有這樣幾個亮點:例如,對“透明的雨滴”的理解,老師讓孩子們觀察畫面,并用形象的語言描述“一陣風吹來,小雨滴在綠葉上滾來滾去,感覺怎么樣?”學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舒服”,然后指導朗讀,學生很自然地就能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讀中。在引導學生品讀感悟詩歌中優(yōu)美的詞句時,郭老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有這樣幾個亮點:例如,對“清凌凌”這個詞的理解,郭老師沒有直接用語言表述詞語的意思,而是讓學生通過看圖描繪河水給自己的感覺,從而順其自然理解了詞意,并且送詞“清請的、清澈見底”讓學生積累,并讀出了感受;又如,在第3自然段中,“穿梭”一詞的理解是一個難點,學生僅僅憑靜態(tài)的圖畫并不能領會,郭老師采用的是把學生帶入情境的方法,由一位學生戴上“蝴蝶”,全班學生作為“花朵”,“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此時毋需多言,這一動作已經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了“穿梭”一詞。同時,小“蝴蝶”們穿梭的快樂也感染了全班,使得學生得以在這想象的空間里沉醉和抒發(fā);在對課文重點部分的品讀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體會小魚嬉戲的自由,雨點歌唱的快樂,帶給學生詩一般美好的意境,以“夏天來了,我想變成________”的句式,鼓勵學生進行再創(chuàng)造,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以讀促悟,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提升了詩的主題。
在本節(jié)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郭老師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通過朗讀、想象、表演、閱讀等多種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點燃學生情感之火,加上老師的投入,促使學生形成最佳狀態(tài),情不自禁地走進文中,和文本進行心靈的碰撞。
語文評課稿8
《“紅領巾”真好》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七單元的課文,單元主題是“環(huán)保”。這是一首融合了深深的情、濃濃的趣,韻味十足,充滿意境的兒童詩。詩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語言生動活潑。整篇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為人們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唱響了一曲人與自然合諧相處的美與愛的贊歌。紅領巾、小鳥對于學生來說都非常熟悉。課文圖文并茂,學生們樂于接受。
z老師執(zhí)教此課,學習目標還是挺明確的,就是熟悉課文,流利的朗讀課文,并受到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的教育。教學過程比較清晰,一開始讓學生們整理好自己胸前的紅領巾,明白誰就是“紅領巾”,并自始至終貫穿全文,讓學生明白自己就是紅領巾,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等。并設置了“知道這群可愛的紅領巾是誰嗎?”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學生在這樣樂意融融的情境中,開始學習課文。
接著讓學生說出自己所想象的木牌上的宣傳標語,直接引入第三小節(jié)的課文,讓學生觀察圖片,進行說話練習:你在圖片上看到了什么?木牌上還可以寫些什么?讓學生在不脫離文本的前提下進行說話,無形中增長了學生的說話能力,然后,我要學生互相討論:為什么紅領巾們呀去保護小鳥?讓學生從文章找出答案,并和同桌互相討論,得出結論,紅領巾們是因為小鳥可愛、快樂、機靈、活躍才去保護小鳥,這樣很自然的進入到了第一,第二節(jié)的課文學習。
不足之處是朗讀的訓練時間安排還不夠。朗讀感悟是語文教學的一種境界,朗讀需要教師的點撥與引導。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應讓學生充分地讀、多種形式的讀,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語文新大綱也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安排充分的朗讀,也就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引領孩子在一次次的讀、一次次的體驗中理解課文,體味情感。教師的課件制作很精美,但有時出示不夠及時,學生貼近文本時間較少,過多地依賴課件,應把課件和教材的位置擺正。
從課堂的效果來看,學生表現(xiàn)比較活躍,教師也采用了很多方法來激趣。 我們知道,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應是學生在感受和體驗中掌握和形成。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產生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等,都產生于一定的教學過程中。課文一、二兩節(jié)講述的是清晨小鳥的快樂、活躍,第三節(jié)是寫紅領巾的愛鳥行動。如何把文字所傳達的開心快樂轉為學生的快樂,變成學生的直觀體驗,從而讀出快樂呢?形象的畫面,逼真的音響,聲情并茂的朗讀,都將濃厚地渲染氣氛,讓學生深深地融入情景。這一點教師做了努力,但效果不明顯。建議教師要適時地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提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最理想的。可是要二年級小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的目標還有一定的難度。希望譚老師在此方面注意訓練,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教學。
語文評課稿9
聽了李老師執(zhí)教的《橋》受益匪淺。李老師這整堂課的構思非常完整,清晰。課堂無可挑剔,顯示出教師對教材、課堂與學生的良好把握。這一堂課中有以下幾個亮點,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一、扎實有效的自主學習
老師指導學生運用比一比的方法,通過比較閱讀感悟;同時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體會作者用詞,語言的形象生動和恰到好處。比如,在“潑”,“倒”等語言的感悟上,老師通過讓學生比較來感受洪水爆發(fā)前的雨之大。
二、情景創(chuàng)設,感受山洪可怕
李老師播放《山洪暴發(fā)》的視頻,給學生帶來了鮮明的視覺沖擊,由此引領學生深切感受到山洪的可怕,為下文的理解洪水瘋狂的魔鬼形象打下了基礎。再比如,李老師抓住“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提問:“你想,一個村莊的人,在危急之下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會發(fā)生什么事?”由此,讓學生去感受人們的驚慌奔跑、混亂無序的場面。在這堂課教學中,李老師擅長于用言語去創(chuàng)設情景,帶領學生展開語言聯(lián)想與想象。
三、少講多練、以讀促悟。
課堂中,李老師做到以讀來品味文章的內涵,培養(yǎng)學生讀書能力,讓學生個別讀,齊讀,帶著理解、感受讀,不同層次的朗讀,讀出山洪的咆哮,肆虐。讓學生真正進入課文情境,使學生與作者、文本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李老師的課也體現(xiàn)了閱讀課中書聲瑯瑯的場面,通過默讀,自由讀,小組讀,男女讀,在讀中促學,在學中促悟。
總的來說,李老師這種把閱讀教學看成了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以讀為本,于讀中感悟,讀中入情,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教學方法很值得我學習。
語文評課稿10
觀看了李老師的課堂教學,心中豁然開朗,原來,“語文課”要這樣教“語文”。我們驚喜地認識到研修給我們的課堂帶來的變化,研修使我們的教學設計取得的進步。針對這節(jié)課,我認為李老師的教學設計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導入新課先是情。
李老師利用現(xiàn)有資源———課文插圖創(chuàng)設情景,讓孩子從觀察到說話,認識圖畫美的同時也就自然而然地喜歡上了語文學習,可謂“未成曲調先用情”,調足了學生胃口。
2、感受畫面再激情。李老師采用多種形式賞讀兒歌,在教學中先發(fā)揮自身聲情并茂地導讀的優(yōu)勢向學生描繪出一幅美麗的夏日荷塘美景圖。然后采取個別讀、小組讀、全班齊讀、配上動作表情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懂了畫面——美,讀出了感受———可愛,也讀出了對學習的喜愛,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識字激情。
3、初步探究興致濃。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讓孩子再讀兒歌,抓住順口的特點————押“ao”韻,引出帶有“包”字的一系列形聲字。而后隨文識字,利用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組織教學,引領孩子在文字王國中遨游。課堂上老師教得張弛有度,學生學得興致濃濃。
4、總結特點——————絕知此事要躬行。老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中抓住“你們怎樣記住它們”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領悟形聲字的特點。最后通過兩個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識字,順利地完成了目標教學。
5、指導書寫——以點帶面。教學中老師發(fā)揮自身書寫又一優(yōu)勢,展示“包”字的范寫。示范中滲透了方法指導,評價中找出了存在的不足。寫字教學落實得扎實到位。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課堂延伸,把語文的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引導孩子在生活中識記、積累漢字。不能不說是語文教學的一次大膽嘗試。
總之,整堂課思路清晰嚴謹,目標明確,措施到位。課堂教學從設計到實施都很好地體現(xiàn)了從“內容分析”到“能力培養(yǎng)”的轉變,也很好實現(xiàn)了“教課文”向“教語文”的美麗轉身。
語文評課稿11
我們的學生生活在一個開放的年代里,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都比較豐富,這些豐富的個性材料均是語文課堂學習的資源,教師只要能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語文,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會更精彩,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有語文味。那么,應該如何引導呢?高老師就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一、學會用教材教。
高老師在教學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出自己感觸較深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出自己的感受,并發(fā)現(xiàn)和借鑒作者的寫法,十分及時。
二、注重個性化閱讀。
高老師特別注重個性化閱讀,并且從“悟”字出發(fā),著眼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學生對父母的愛的理解完全融入了自己平時對愛的感悟和理解,說得有情有理,而且個性飛揚。
三、立足課內,聯(lián)系生活。
高老師讓學生談:“你喜歡“精彩極了”,還是“糟糕透了”?”學生自然而然就聯(lián)系起自己平常生活中的類似經歷,通過談生活體驗,使學生在教師營造的這種特定教學情境中盡快地進入“角色”。同時在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對學生滲透了嚴厲的父愛與慈祥的母愛出發(fā)點是一致的,讓學生懷著感恩的心把握生活的小船,實現(xiàn)了語文課多元的教育價值。
四、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增強讀的效果。
高老師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朗讀總是建立在充分的理解分析的基礎上,使學生將讀落實到了實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人物的內心世界,揣摩出母親的“精彩”與父親的“糟糕”的內涵。同時,教學中做到讀與思,讀與說的相互配合與相互促進,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讀書,合作探究的能力。
總之,語文不是學出來的,語文在很大程度上是熏陶出來的。唯有熏染,語文才能進入學生的記憶深處,進入學生的靈魂深處。所以我看到的學生的精彩表現(xiàn),可以說是源自于高老師“潤物細無聲”的滋養(yǎng)和教育。
建議:最好能在品析借鑒那個重點語句后,舉出學生習作上類似的問題,讓學生進行針對性的修改。
語文評課稿12
朱老師上的是一節(jié)詩歌鑒賞課《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同時也是一節(jié)高三一輪復習課。朱老師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符合我!叭健闭n堂模式要求。
這節(jié)課圍繞意象、意境組織教學。導入新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默寫《天凈.沙秋思》,一方面檢驗了學生的背默,又順利成章的引出了意象和意境。引導學生分組討論這首曲寫了什么意象,呈現(xiàn)出什么意境。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然后由一組學生進行展示,該曲凄涼孤寂、感傷憂郁的意境自然得出。同時使學生明了意象對營造意境的作用。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朱老師安排意象的探究。首先展示意向的概念,意象是寄托了詩人強烈情感的物象。然后用20xx年遼寧高考題作例子進行訓練,學生分組討論10分鐘,展示探究成果10分鐘。意象選用上朱老師設計了對比替換環(huán)節(jié),落帆、客航,小店、野店,側出、倒出,船、帆,應有、猶有,一系列的對比探究讓學生對意象有了清晰的認識。教師在學生展示后,及時進行了歸納,把對意境影響的因素進行了提煉。這個環(huán)節(jié)對于高三復習來說很必要,學生對概念的熟識是做好鑒賞題的基礎。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朱老師選取20xx年天津高考題進行訓練。小組討論,展示15分鐘。訓練使用高考真題,保證了題目訓練的有效性。
整節(jié)課用時50分鐘,超時5分鐘,較好完成了教學目標,但在某些環(huán)節(jié)上還可以更緊湊。朱老師這節(jié)課體現(xiàn)了我校課改的要求,大膽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完成角色轉變作學習的引導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課堂教學交給學生,解放了教師。教師的雙主體作用并未消解,而是把功夫放在課外,認真選題,設計教學。這樣的課堂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最后說一點,朱樂懿老師作為本學期課改展示課的第一位授課教師,可以說為這次活動奠定了一個很好地基礎,也確定了一個標高。我認為朱老師的課是一節(jié)成功的課。
語文評課稿13
一、把詞語教學融入到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
在本節(jié)課中,竇老師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了“綠油油”、“點綴”、“掀”、“撬”等詞語,竇老師采用板畫的方法,畫出綠油油的草地,讓學生明白綠油油應該是大片,而不是一小塊;然后讓學生在草地上點綴小花,通過演示,學生初步明白了點綴只是星星點點,然后老師引導學生來觀察每個人的服裝,進一步理解點綴的意思;竇老師還采用了讓學生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掀”和“撬”,在親自做一做的過程中,學生很自然明白了詞語表達的動作;竇老師還引導學生進行角色反串,在一問一答中,輕松體會到了小象的“聰明、乖巧、瀟灑”。
在讀《給教師的建議》中就收獲了要把詞語放置到語言環(huán)境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學會運用。而竇老師的教學方法就是對蘇氏這一觀點的驗證。在竇老師設置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深刻到位,避免了死記硬背的現(xiàn)象。
二、注重讀書方法的滲透
竇老師的這節(jié)課中除了對詞語教學非常成功之外,還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讀書習慣:
1、在讀中觀察
在指導學生朗讀句子的時候,竇老師先引導學生讀過句子,然后指導學生觀察圖畫:你看到的小象給你什么感覺,什么印象?用自己的語表達。通過觀察,學生們紛紛進行描述,小象的可愛、阿玲的美麗在學生形象的描述中浮現(xiàn)了出來。通過觀察、表達,學生很自然地體會到了文中語句表達的感情色彩,通過觀察,老師無須太多的指導,學生已經完全可以感情朗讀句子。
2、在讀中想象
竇老師告訴學生:“有時我們讀書,方法很多,比如剛才我們用看的方法,就是一邊讀句子,眼睛一邊‘過電影’,畫出現(xiàn)了,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畫了。實際上這一段書要求背誦,你們過一遍電影,離背誦就只差一步之遙!痹诟]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邊聽老師配樂朗誦,邊想象畫面,抽象的語言在學生頭腦中被轉化為了畫面,然后又深深地刻在了學生的腦子里,從而使語言得到周轉,內化為學生的語言。
3、在讀中質疑
竇老師除了引導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想象外,還教給了學生要學會質疑。當竇老師讓學生在文中畫出夸小象的語句后,讓學生試著去提問題,一邊質疑,一邊再讀課文,再解疑,經過一系列的過程,學生把難以理解的語句在質疑解疑的過程中消化掉了。
語文評課稿14
上周有幸傾聽了章秀平老師的《烏鴉喝水》這一課收獲很大,這是一篇描寫一只聰明的烏鴉口渴找水喝,并最終克服困難喝到水的小故事。在本課教學中章老師充分引領學生發(fā)揮想象,開動腦筋,首先從題目《烏鴉喝水》做文章,讓學生朗讀,認生字,問同學們,“烏鴉喝水”想到了什么?”學生“為什么烏鴉要喝水?”“烏鴉喝水成了一個故事。”由此進入本課內容的學習。讓一年級的學生很快的進入了本課內容的學習氛圍中去。章秀平老師本節(jié)課堂教學總體上感覺很突出低段閱讀教學的特點,生字詞語教學扎實。在教學過程中章老師以下幾方面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1、認生字詞,學生看拼音舉手起立朗讀,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氛圍,之后教師點評學生,及時的鼓勵學生,并糾錯個別學生的讀音,加深學生的印象。游戲開火車,一個學生讀,其他學生跟讀,既增加了學生的朗讀次數(shù),又加強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朗讀的樂趣。最后去掉生字上面的拼音讓學生再次朗讀。
2、喝”和“渴”的區(qū)別,教師讓學生想想辦法,怎么樣才能很好區(qū)別這兩個字?目的是學生通過自己找辦法區(qū)別兩個字來加深認識,而不是教師一味的去講解,體現(xiàn)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下的主體性的學習方式。
3、我會寫:“石”“可”,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兩個字異同的地方?學生起立回答,都有一個“口”,一橫長短不一樣,教師再示范寫這兩個字,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布置寫字,教師隨機拿三位同學的作業(yè)本投影集體點評優(yōu)缺點,教師及時表揚學生,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
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層次清晰,教學語言生動活潑,能根據(jù)低年齡的學生特點設計教學思路,章老師的語文教學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教學示范。
語文評課稿15
劉海明老師執(zhí)教的《畫楊桃》一課緊抓文章特色,利用圖畫這一載體理解內容、表達思想非常到位。在這節(jié)課上劉老師帶領學生重點比較學生和老師的兩次對話,體會老師和父親的話,從而讓學生理解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實事求是。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一、悉心解讀文本
這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文章,我們稍不小心,很容易將之異化為品德課。劉老師憑借自己超強的語言敏感度和深厚的教材解讀能力。以全新的視角提煉閱讀主話題:理解“實事求是”。劉老師通過對父親的話、我作畫的態(tài)度、同學們心理的轉化和老師的言行舉止這四個板塊整合推動實施建構,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學會老老實實、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去評價別人、學會實實在在做人做事。。
二、巧妙設計方法
巧妙一:適時比較。劉老師指導學生適時比較朗讀,利用多種讀的形式,理解深入。如:在理解同學們態(tài)度轉化使,老師引導學生從感嘆號中讀出他們的想當然、不假思索;從省略號中讀出同學們回答斷斷續(xù)續(xù)、結結巴巴。讀出了人物個性特點,體會了人物思想情感。在最后教學中,劉老師又掏出父親的話和老師的話進行比較:它們相似在哪?使學生在比較中體悟蘊含其中的道理。
巧妙二:實物理解。劉老師創(chuàng)設實物觀察的情境,讓學生看看在不同角度的楊桃樣子是否一樣,讓學生體驗文中主人公或其他學生的感受與反應,加深理解“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結果”。激發(fā)了學生閱讀和思考的積極性。
三、精心把握細節(jié):
細細品讀劉老師的課堂,精彩之處層出不窮。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從細微處著手,在學生整體感悟的基礎上,進行了重點指導,讓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標點,抓住課文中的關鍵之處、精妙之處,反復讀,仔細品,認真想,把感悟活動引向深入,從而使學生明白事理“實事求是”。如引導學生理解“實事求是”的作畫態(tài)度時,老師緊緊地抓住“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這一句子展開,又聯(lián)系上文結合句子去發(fā)現(xiàn)。再如探究“同學們”的心理轉變過程時,老師引導學生從感嘆號中讀出他們的想當然、不假思索;從省略號中讀出同學們的回答斷斷續(xù)續(xù)、結結巴巴。老師緊緊扣住句中的標點符號,通過情境模擬、換位思考等,讀出了人物個性特點,體會了人物思想情感,讓學生體會同學的心理變化,從而理解“實事求是”的內涵。
四、直奔主題,優(yōu)化問題,研讀感悟
劉老師在復習認讀詞語后,以問題我是怎樣畫楊桃的,直奔重點,研讀父親的語言。沒有太多花俏引題,減少了不必要的時間,爭取大量時間留給學生在學習人物對話中多讀多思多講。然后重點品讀學生和老師看到畫后的的不同態(tài)度及后來態(tài)度的轉變,從而為領會課文意思做了水到渠成的準備。
當然,如果劉老師的教學語言能更有節(jié)奏些;詞語教學與文本語言聯(lián)系更緊密些就更完美了。
【語文評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評課稿11-24
小學語文評課:《太陽》評課稿10-27
語文微課評課稿09-30
語文《關雎》評課稿09-29
語文老師的評課稿09-26
語文畫風評課稿12-29
語文的評課稿范文11-23
雷雨的語文評課稿11-15
掌聲的語文評課稿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