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救媽媽》評課稿2篇
《愛迪生救媽媽》評課稿1
上午在二(3)班聽了龔老師一節(jié)課,感覺這節(jié)課上的還不錯。
首先就是龔老師的態(tài)度變的非常好,能彎下腰和學生輕聲低語的講話,當學生說的或者做的不到位的時候,是友好的的提醒,比如有個女生回答什么是“闌尾炎”非常精彩,可是同學們卻沒有掌聲鼓勵,龔老師就說:“***回答的真棒,同學們怎么沒有表示呀?”話音剛落,教室里面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當然,這個時候老師如果不說話,帶著鼓掌就更好了。
其次,是課堂上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極好。二年級的學生,從上課喊口號到課堂互學、展示等環(huán)節(jié),態(tài)度大方,聲音洪亮,給人的感覺就是積極向上,勤奮好學。實際上從課堂學生的表現(xiàn)也證實了這一點。“小展示”中,有的組長組織小組成員分角色朗讀課文,有的組長組織成員提問題、討論問題,都非常地投入認真,小黑板板書也都主動有序。美中不足的是學生的板書內(nèi)容有點多,比如第八組的女生花很長時間,寫了滿滿一黑板,有點浪費時間。“大展示”中,分角色朗讀生動有趣,結合課文提的問題都很有意義,參與回答、補充的學生爭先恐后,精彩的回答引起的掌聲也把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
第三,從課堂學習過程看出了龔老師班的高效課堂小組建設做的的確很棒,表現(xiàn)在互學、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發(fā)言有序、神態(tài)從容自若,表達流暢自然,答案有理有據(jù),口號整齊劃一。正是從每個小組展示過程中整齊劃一的口號中,感覺有點讓學生受限制太多,沒有了學生的個性特點,是不是讓學生的聰明智慧得不到充分發(fā)揮?
第四,結合課文內(nèi)容,有的小組同學帶來了手電筒、鏡子等實驗器具,在小組展示過程中,進行了簡單的模仿實驗,幫助了同學理解課文內(nèi)容,又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非常棒。遺憾的是這個實驗沒有在大展示中進行演示,真是美中不足呀。
如果還要說有什么不足的話,就是課堂上學生展示感情朗讀的比較少,特別是學生一個人自我的感情朗讀,因為在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上,讀書畢竟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內(nèi)容;還有就是感覺導學案中學生寫的“作業(yè)”有點多,純屬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愛迪生救媽媽》評課稿2
《愛迪生救媽媽》這篇課文介紹了偉大發(fā)明家愛迪生小時候,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智慧,幫助醫(yī)生救助了病危的母親生命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曲折,引人入勝,充滿智慧和深情。讀著故事一個聰明可愛、愛動腦、愛動手的小愛迪生形象躍然紙上。本文是敘事文章,簡單明了,只要懂得鏡子的聚光原理,文章就能讀懂了,但這樣做顯然是不夠,語文價值的人文性貴在讓學生挖掘人物的品質(zhì),讓學生細細揣摩體會語言文字,實現(xiàn)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tǒng)一,而沈老師精心設計的課堂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
一、運用對比獨具匠心
為了評這堂課,我在網(wǎng)上也查閱了大量資料,發(fā)現(xiàn)了很多人上這篇課文時都圍繞愛迪生為什么救媽媽,怎樣救媽媽這兩點讓學生在對重點詞句的朗讀感悟中感受愛迪生的愛動腦筋。而沈老師另辟蹊徑,從這節(jié)課的設計來看,兩次對比貫穿了整堂課的教學可謂獨具匠心。
“一比”:沈老師抓住“大家急得團團轉(zhuǎn)”這句話,重點展示了醫(yī)生的著急。從大問題“你從哪里看出醫(yī)生的著急?”出發(fā),帶領學生學習了醫(yī)生環(huán)顧四周,遲疑了片刻,說:“房間里光線太暗沒法做手術!卑职终f:“那就多點幾盞油燈。”醫(yī)生還是搖頭,連連說不行。在這里。沈老師問的非常好:醫(yī)生,你在看什么呀?請你聯(lián)系第二段,說說醫(yī)生為什么這樣著急?這樣讓學生再一次感受到了天色是越來越暗,而且媽媽的病情很嚴重,再也不能拖延了,此時是多么渴望光明呀!在教學爸爸的著急時,主要抓住“爸爸一見又急又氣,斥責道“什么時候了,還胡鬧!”展開。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根據(jù)重點詞語提問,“爸爸為什么又急又氣?誰在胡鬧?在胡鬧些什么?”并自己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并在學習的基礎上提出:爸爸看到這些大鏡子,爸爸心里想到就是孩子又貪玩了,他當時是怎么斥責愛迪生的?學生的回答非常精彩:爸爸斥責說:“又要玩什么把戲!”爸爸又急又氣的說:“媽媽有生命危險,你居然只想到玩!边@樣,學生感受到了當時情況的危急,爸爸焦急不安、心急如焚的樣子就如熱鍋上的螞蟻;醫(yī)生急上眉梢,急得無奈躍然紙上。正當大家都急得團團轉(zhuǎn)時,沈老師不失時機讓學生找找“愛迪生到底是怎么做的?”抓住愛迪生的動作“一溜煙似的奔出”、“捧著”通過朗讀體會,通過和醫(yī)生、爸爸當時的表現(xiàn)對比,學生們深刻感受到了愛迪生的沉著冷靜,機智聰明。
“二比”:在前一基礎上,沈老師又“乘勝追擊”,巧妙地從“醫(yī)生一開始的束手無策,以及此后對小愛迪生想出的'辦法感到滿意和夸贊”“爸爸由“又急又氣”到“恍然大悟”對小愛迪生前后態(tài)度的變化!弊屵@個聰明可愛、愛動腦、愛動手的小愛迪生在學生心中的形象更加清晰了。
二、巧妙鋪墊思維迸發(fā)
我們看到,這堂課上還有一個非常大的亮點就是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思路開闊,學生有自己的想法。這當然與沈老師循序漸進的誘導密不可分的。像這堂課的后面,當沈老師問:“假如你就是這個醫(yī)生,你會想什么?”學生的回答很精彩:“這么小的年紀就知道反射原理了,真了不起!“你好棒呀,真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兒子!”“我有這么多經(jīng)驗都沒想到辦法,卻讓一個小孩子想到了……”等等。我想,正是因為有了前面兩次的對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才使學生不由自主地進入課文情境,讓學生的思維得以迸發(fā)。這樣的精彩,是老師巧妙的鋪墊激發(fā)了學生情感,是學生情感的自然流露。
三、巧用插圖,開篇布局
1、“急”字開篇,鋪墊了整節(jié)課的基調(diào)
在沈老師的展示課上,在復習完生字后就立即出示了圖片引出課文。沈老師請學生仔細觀察圖片,說說你從圖片上看到了什么?學生從圖片中感受到了媽媽病情很重,急需手術,但家里光線很暗,無法實施手術。愛迪生父子和醫(yī)生都十分著急。在“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的問題追問下,學生很快關注到了細節(jié):低著頭、抓耳撓鰓、皺著眉頭等面部表情和肢體解讀。從而很自然的過度到此時他們的心情是十分著急的。這樣很自然的開展了以下內(nèi)容的展開:他們?yōu)槭裁催@樣著急呢?從那里看出醫(yī)生的著急?從那里看出爸爸的著急?在這樣著急的情形下他們想到了辦法了嗎?從圖片入手,一個“著急”展開了整個課堂的教學。
2、有效利用,承上啟下。
當理解“爸爸恍然大悟!边@句話時,沈老師出示了圖片(一下子亮堂起來)和前面的圖片進行了對比,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愛迪生利用鏡子把光聚集在一起后的效果。有學生還從圖上觀察到:爸爸看到這一切,摸著自己的后腦勺的樣子,很形象地理解了“恍然大悟“的意思。這里課文插圖有效利用,不僅讓學生懂得了“爸爸恍然大悟,明白了()”,更是巧妙地承接了上文,引出了下文的教學。
【《愛迪生救媽媽》評課稿2篇】相關文章:
二下語文《沉香救母(二)》評課稿12-17
課賽評課稿12-17
關于評課稿12-19
班會課評課稿12-11
馬說評課稿12-27
云房子評課稿12-27
拋硬幣評課稿12-26
小熊請客評課稿12-26
《大海睡了》評課稿12-17
課賽評課稿3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