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九齡感遇其七原文及翻譯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張九齡《感遇其七》原文翻譯
張九齡的《感遇》托物寓意,抒發(fā)了作者的身世感慨,下面內(nèi)容由小編為大家分享張九齡《感遇其七》原文翻譯,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感遇(其七)
【唐】張九齡
江南有丹橘,經(jīng)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循環(huán)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注釋】:
詩人寫這首詩的時候正值李林甫得勢,正直之臣備受排擠。
伊:語助詞。歲寒心:意即耐寒的特性。
薦:進奉意。
樹:種植意。
【翻譯】:
江南丹桔葉茂枝繁,經(jīng)冬不凋四季常青。豈止南國地氣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薦之嘉賓必受稱贊,山重水阻如何進獻?命運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環(huán)奧秘難尋。只說桃李有果有林,難道丹桔就不成陰?
【賞析】
本詩托物言志,詩人借贊頌丹橘,經(jīng)冬猶綠,是因為有耐寒的本性來比喻自己堅貞不屈的情操。而丹橘由于路途阻隔無法介紹給嘉賓的命運,也映襯了詩人遭排擠的境遇。無可奈何的,詩人只得把這一切歸結(jié)于命運,以反詰句收束全詩,指責人們只顧種桃李,而不重視丹橘的行為,進一步抒發(fā)了詩人的憤怨。
《感遇十二首》中的第二首也依然是托物言志的詩,借歌頌丹橘表達詩人的遭受排擠憤懣的心情和堅貞不屈的節(jié)操?吹奖驹姡藗兒苋菀紫肫鹎摹堕夙灐。本詩開篇便說“江南有丹橘,經(jīng)冬猶綠林”,其托物言志之意非常明顯。在南國,深秋時多數(shù)樹木的葉片都會枯黃凋零,更別說能經(jīng)受寒冬的摧殘。可是,丹橘卻能“經(jīng)冬猶綠林”。句中一個“猶”字,飽含著詩人的贊美之情。那么,丹橘經(jīng)冬猶綠,到底是因為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還是本性的使然呢?若是地理優(yōu)勢造成,也就不值得贊嘆了。因此詩人先用反問句“豈伊地氣暖”一“縱”,又用肯定句“自有歲寒心”一“收”,令詩情跌宕起伏,獨具韻味。在古代詩文中,“歲寒心”多指松柏。詩人在此贊頌丹橘與松柏一樣具有忍受嚴寒的節(jié)操,是別有一番深意的。
【作者小傳】
張九齡(678—740),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guān)市)人。登進士第后又登道侔伊呂科第,授左拾遺。歷官司勛員外郎、中書舍人、桂州都督、集賢院學士、中書侍郎等職,開元二十一年(733)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次年遷中書令,兼修國史,史稱賢相。二十四年被李林甫排擠罷相,貶荊州長史,二十八年卒,享年63。兩《唐書》有傳。其詩清淡和雅。前人以為實開王、孟、儲、韋一派。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卷二云:“張子壽首創(chuàng)清淡之派,盛唐繼起,孟浩然、王維、儲光羲、常建、韋應(yīng)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風神者也!笔┭a華《峴傭說詩》云:“唐初五言古,猶沿六朝綺靡之習,唯陳子昂、張九齡直接漢魏,骨峻神竦,思深力遒,復古之功大矣!苯翊妗肚瓘埾壬募范。
【張九齡《感遇其七》原文翻譯】相關(guān)文章:
張九齡感遇其七原文及翻譯08-26
張九齡《感遇其七》的翻譯01-29
感遇張九齡原文及翻譯08-14
感遇張九齡其七 試題06-09
感遇張九齡其七譯文06-09
張九齡感遇其七讀音08-22
張九齡《感遇(其七)》閱讀答案03-22
張九齡感遇翻譯03-04
感遇張九齡原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