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漢書趙充國傳節(jié)選的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時間:2022-04-27 11:05:41 古籍 我要投稿

        漢書趙充國傳節(jié)選的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無論是在學(xué)習(xí)還是在工作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有助于我們領(lǐng)會解題思路,掌握知識點。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漢書趙充國傳節(jié)選的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漢書趙充國傳節(jié)選的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漢書趙充國傳節(jié)選的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篇1

          趙充國字翁孫,隴西上人也,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將帥之節(jié),而學(xué)兵法,通知四夷事。元康三年,先零遂于諸羌種豪二百余人解仇愁交質(zhì)盟詛,上聞之,以問充國,對曰:“匈奴欲與羌合,非一世也。臣恐羌變未止此,且復(fù)結(jié)聯(lián)他種,宜及未然為之備。后月余,羌侯狼何果遣使至匈奴借兵,欲擊鄯善、敦煌已絕漢道。時,沖國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使大夫丙吉問誰可將者,充國對曰:“亡逾于老臣者矣!鄙锨矄栄,曰:“將軍度羌虜何如,當(dāng)用幾人?”充國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逾度,臣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然羌戎小夷,滅亡不久,愿陛下以屬老臣,勿以為憂!鄙闲υ唬骸爸Z!

          充國至金城,須兵滿萬騎,欲渡河,恐為虜所遮。即夜遣三校銜枚先渡,渡輒營陳,會明,畢,遂以次盡渡,虜數(shù)十百騎來,出入軍傍。充國曰:“吾士馬新倦,不可馳逐。此皆驍騎難制,又恐其為誘兵也。擊虜以殄滅為期,小利不足貪。”令軍勿擊。充國常以遠(yuǎn)斥候為務(wù),行必為戰(zhàn)務(wù),止必堅營壁,尤能持重,愛士卒,先計而后戰(zhàn)。

          初,罕、開豪靡當(dāng)兒使弟雕庫來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數(shù)日果反。充國引兵至先零在所。虜久屯聚解弛望見大軍棄車重欲渡湟水道厄狹充國徐行驅(qū)之;蛟唬骸爸鹄素健!背鋰唬骸按烁F寇不可迫也,緩之則走不顧,急之則還致死! 兵至罕地,令軍毋燔聚落、芻牧田中。罕羌聞之,喜曰:“漢果不擊我矣!” 豪靡忘使人來言:“愿得還復(fù)故地。”充國以聞,未報。靡忘來自歸,充國賜飲食,遣還諭種人。護軍以下皆爭之,曰: 此反虜,不可擅遣。 充國曰: 諸君但欲便文自營,非為公家忠計也。 語未卒,璽書報,令靡忘以贖論。后罕竟不煩兵而下。

          4.對中文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虜久屯聚/解馳望見大軍/棄車重/欲渡/湟水道厄狹/充國徐行/驅(qū)之

          B.虜久屯聚/解馳/望見大軍/棄車/重欲渡湟水/道厄狹/充國徐行/驅(qū)之

          C.虜久屯聚解馳/望見大軍/棄車/重欲渡湟水/道厄狹/充國徐行/驅(qū)之

          D.虜久屯聚/解馳/望見大軍/棄車重/欲渡湟水/道厄狹/充國徐行驅(qū)之

          5. 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代紀(jì)年法有干支紀(jì)年法,即十天干、十二地支,兩字相配用以紀(jì)年,如“辛亥革命”“戊戌變法”之類就采用這種紀(jì)年法。

          B.帝王年號紀(jì)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稱元年,漢武帝起有年號,后多用年號紀(jì)年如文中元康三年。

          D.王公年次紀(jì)年法,這種紀(jì)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如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也有年號和干支兼用,如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A、趙充國為人沉勇有謀略,通曉兵法,并熟悉民族事務(wù)。在抵御少數(shù)民族的戰(zhàn)爭中,趙充國審時度勢,立下豐功偉績。

          B、少數(shù)民族之間訂立同盟,皇帝心中不安,詢問趙充國,趙充國認(rèn)為少數(shù)民族之間聯(lián)盟并非第一次,應(yīng)及早做好防范。

          C、罕羌首領(lǐng)靡忘向趙充國表示希望回到原來的土地,率族人歸降。趙充國賜他們糧食讓他們回去,這與朝廷想法一致。

          D、皇帝擔(dān)心趙充國年老不能為將,故意以需要多少軍隊來試探他。充國表示難以預(yù)測,需要親臨前線才能制定方略。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然羌戎小夷,滅亡不久,愿陛下以屬老臣,勿以為憂。(5分)

         。2)此窮寇不可迫也,緩之則走不顧,急之則還致死。(5分)

          參考答案

          4、(3分) 選D

          5 (3分) 選C “朔”是農(nóng)歷每月的第一天,“晦”是農(nóng)歷每月的最后一天

          6 (3分) 選 D 皇帝是擔(dān)心趙充國年老,也詢問過趙充國匈奴的情況,但這不是試探趙充國能否勝任。

          7譯文(10分)

         。1)然而羌戎只是個小小的夷族,不久就會滅亡,希望陛下把此事交給我老臣去處理,不必為此事多擔(dān)憂。(“然、屬、憂”各1分,句意通順2分)

          (2) 這是窮途末路的敵寇,不可逼迫太緊,緩慢驅(qū)趕他就只顧逃走而不顧其他,追及了他們就會回過頭來決一死戰(zhàn)。(“迫、走、還”各1分,句意通順2分)

          趙充國字翁孫,隴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令居。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將帥之節(jié),而學(xué)兵法,通知四夷事。擊匈奴,獲西祁王,擢為后將軍。

          神爵元年春,諸降羌及歸義羌侯楊玉等勘略小種,背叛犯塞,攻城邑,殺長吏。充國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史大夫問誰可將者,充國對曰:“無逾于老臣者矣。愿陛下以屬老臣,勿以為憂!鄙闲υ唬骸爸Z!

          充國至金城,常以遠(yuǎn)斥候(偵察兵)為務(wù),行必為戰(zhàn)備,止必堅營壁,尤能持重,愛士卒,先計而后戰(zhàn)。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饗軍士,士皆欲為用。虜數(shù)挑戰(zhàn),充國堅守。

          初,罕羌豪靡當(dāng)兒使弟雕庫來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數(shù)日果反。雕庫種人頗在先零中,都尉即留雕庫為質(zhì)。充國以為亡罪,乃遣歸告種豪:“大兵誅有罪者,明白自別,毋取并滅!背鋰嬘酝耪薪岛鼻技敖俾哉,解散虜謀,

          七月,充國引兵至先零在所。虜久屯聚,解弛,望見大軍,棄車重,欲渡湟水,道厄狹,充國徐行驅(qū)之;蛟恢鹄羞t充國曰此窮寇不可迫也緩之則走不顧急之則還致死諸校皆曰善虜赴水溺死者數(shù)百降及斬首五百余人鹵馬牛羊十萬余頭車四千余輛。兵至罕地,令軍毋燔聚落、芻牧田中。罕羌聞之,喜曰:“漢果不擊我矣!”后罕竟不煩兵而下。遂上屯田奏,言欲罷騎兵萬人留田。

          充國奏每上,輒下公卿議臣。初是充國計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詔罷兵,獨充國留屯田。明年五月,充國奏言降者三萬一千二百人,請罷屯兵,奏可,充國振旅而還。充國乞骸骨,賜安車駟馬、黃金六十斤,罷就第。朝廷每有四夷大議,常與參兵謀,問籌策焉。年八十六,甘露二年薨,謚曰壯侯。(選自《漢書·趙充國傳》有刪節(jié))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學(xué)兵法,通知四夷事/通知:通曉

          B、使御史大夫問誰可將者/將:帶領(lǐng)

          C、后罕竟不煩兵而下/竟:竟然

          D、充國振旅而還/振:整頓

          2、下列各組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無逾于老臣者矣 / 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

          B、行必為戰(zhàn)備,止必堅營壁 / 不足為外人道

          C、充國計欲以威信招降罕羌及劫略者 / 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D、緩之則走不顧 / 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3、下面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趙充國“有大略”的一組是()

          ①無逾于老臣者矣

         、诔R赃h(yuǎn)斥候為務(wù)

          ③行必為戰(zhàn)備,止必堅營壁

         、艹鋰煨序(qū)之

          ⑤虜赴水溺死者數(shù)百

         、扪杂T騎兵萬人留田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4、下列對文意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趙充國年輕時就喜愛將帥的節(jié)操,學(xué)習(xí)兵法,了解邊情,行軍打仗時愛士卒,沉著穩(wěn)重,這都是他作戰(zhàn)取勝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B、趙充國根據(jù)叛羌的情況,采取了以守為主的戰(zhàn)略。他到金城后,常常把派偵察兵到遠(yuǎn)處偵察作為重要事務(wù)。行軍途中,他小心謹(jǐn)慎,避免傷亡,計劃好再作戰(zhàn)。到西部都尉府后,敵人多次挑戰(zhàn),他都堅守不應(yīng)戰(zhàn)。

          C、趙充國還對敵人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先零羌劫持脅迫那些小部落一起反叛,罕羌首領(lǐng)事先派雕庫向都尉報告,都尉扣押雕庫作人質(zhì),趙充國放他回去,讓他告訴首領(lǐng):要與先零羌保持距離。他進兵到罕羌地域,下令不準(zhǔn)焚燒村落,只可到田中去牧馬,從而取得了罕羌的好感。

          D、趙充國等到敵人久屯松懈之時,引兵去攻擊,敵人望風(fēng)而逃,他只慢慢地追趕,擄獲了大量的牛羊車馬。打勝仗后,他上書請求撤除騎兵,只留萬名士兵在當(dāng)?shù)赝吞。到第二年五月,敵人投降的達三萬多人,禍患平息,他請求撤除屯田士兵,整頓隊伍,凱旋而歸。

          5、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

          或曰逐利行遲充國曰此窮寇不可迫也緩之則走不顧急之則還致死諸校皆曰善虜赴水溺死者數(shù)百降及斬首五百余人鹵馬牛羊十萬余頭車四千余輛

          6、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行必為戰(zhàn)備,止必堅營壁。

         、诔⒚坑兴囊拇笞h,常與參兵謀,問籌策焉。

          參考答案

          1、C

          2、C

          3、B

          4、C

          5、或曰逐利行遲/充國曰/此窮寇不可迫也/緩之則走不顧/急之則還致死/諸校皆曰/善/虜赴水溺死者數(shù)百/降及斬首五百余人/鹵馬牛羊十萬余頭/車四千余輛

          6、①行軍時一定要做好戰(zhàn)斗準(zhǔn)備,駐扎時一定要修好堅固的壁壘。

         、诔⒚坑嘘P(guān)四方夷狄的重大商議,經(jīng)常請他參與軍事謀劃,詢問計策。

          參考譯文:

          趙充國字翁孫,原為隴西上邽人,后來遷居到金城令居縣,他為人沉著勇敢而又有遠(yuǎn)大的謀略,從小喜愛將帥的節(jié)操,學(xué)習(xí)兵法,通曉四邊少數(shù)民族的事務(wù)。

          神爵元年春,那些歸順的羌人以及歸義羌侯楊玉等人,用武力脅迫那些羌族小部落,一起背叛漢朝,侵犯邊塞,攻打城鎮(zhèn),殺死地方官吏。當(dāng)時趙充國年已七十多歲,皇上認(rèn)為他老了,派御史大夫去問他誰可擔(dān)任平定羌人的將領(lǐng)。趙充國回答說:“沒有超過我的人了,希望陛下把這件事交給我,不要擔(dān)憂。”皇上笑著說:“好吧!

          趙充國抵達金城,常常把派偵察兵到遠(yuǎn)處偵察作為重要事務(wù),行軍時一定要作好戰(zhàn)斗準(zhǔn)備,駐扎時一定要修好堅固壁壘,尤其能堅持穩(wěn)重的策略,愛惜士兵,預(yù)先做好計劃再打仗。這樣就向西到達西部都尉府。每日犒賞士兵,士兵都愿意為他效命。敵人多次挑戰(zhàn),趙充國堅守不出應(yīng)戰(zhàn)。

          當(dāng)初,罕羌首領(lǐng)靡當(dāng)兒派弟弟雕庫來報告都尉說先零羌想要反叛,過了幾天果然反叛了。由于雕庫的那個部落也有很多人夾雜在先零羌中參加反叛,西部都尉就把雕庫扣留下來作為人質(zhì)。趙充國認(rèn)為雕庫沒有罪,便放他回去,并讓他轉(zhuǎn)告各部落首領(lǐng):“漢朝大軍只誅殺有罪的人,你們要主動與先零羌保持距離,區(qū)別開來,不要落得一同被消滅的下場!壁w充國計劃憑借威望和信用招降罕羌以及被脅迫的羌族小部落,解散敵人的同盟。

          七月,趙充國引領(lǐng)軍隊偷襲先零叛羌屯駐的地方。敵人因為長久屯聚,十分松懈,望見漢朝大軍丟下輜重想渡過湟水,道路狹窄趙充國慢慢地前進驅(qū)趕他們。有人說,你這時為餓了奪取財物而緩慢前進,會貽誤戰(zhàn)機。趙充國說;“這就叫窮寇不可迫!我們緩慢地追擊他們只會一直逃跑不回頭看,如果我們追趕得過于急迫他們就會轉(zhuǎn)過身來和我們拼命了!睂⑿兌颊f:“對。”敵人掉到水里淹死的有好幾百人,投降以及被殺的五百多人,俘獲馬牛羊十萬多頭,車四千多輛。漢軍來到罕羌的地域,趙充國下令不許焚燒村落,不許在田地中放牧。罕羌聽說后,高興地說:“漢軍果然不攻打我們!”后來罕羌終究沒有煩勞軍隊就投降了。趙充國于是獻上主張屯田的奏章,提出撤出騎兵留下萬名步兵屯田。

          趙充國的奏章每次送上來,皇帝就發(fā)給公卿大臣們討論。最初贊成趙充國意思的只有十分之三,中間十分之五,最后十分之八;实巯略t撤兵,只有趙充國留下來屯田。第二年的五月,趙充國上奏說:“羌人投降的有三萬一千二百人。叛羌已經(jīng)平定,請求撤銷屯田的軍隊!被噬贤饬,趙充國整頓軍隊,凱旋而歸。

          趙充國請求告老回鄉(xiāng),皇上賞賜他用四匹馬拉的安車、黃金六十斤,免職回鄉(xiāng)。朝廷每有關(guān)于四方夷狄的重大商議,經(jīng)常請他參與軍事謀劃,詢問計策。趙充國享年八十六歲,在甘露二年去世,謚號稱為壯侯。

          漢書趙充國傳節(jié)選的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篇2

          趙充國字翁孫,隴西上邽人也。始為騎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騎射補羽林。武帝時,以假司馬從貳師將軍擊匈奴,大軍為虜所圍。漢軍乏食數(shù)日,死傷者多,充國乃與壯士百余人潰圍陷陣,貳師引兵隨之,遂得解。

          元康三年,先零遂與諸羌種豪二百余人解仇交質(zhì)盟詛。上聞之,以問充國。時,充國年七十余,上老之,充國對曰:亡逾于老臣者矣。上曰:將軍度羌虜何如,當(dāng)用幾人?充國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逾度,臣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充國至金城,須兵滿萬騎,方渡河,恐為虜所遮。

          即夜遣三校銜枚先渡,渡輒營陣。及明,以次盡渡。虜數(shù)十百騎來,出入軍旁。充國意此驍騎難制,且恐為誘,戒軍勿擊,曰:吾士馬新倦,不可馳逐,擊虜以殄滅為期,小利不足貪也。

          遣騎候四望、陿中,亡虜。夜引兵至洛都,謂諸校司馬曰:吾知羌無能為矣。使發(fā)數(shù)千人守杜四望、陿中,吾豈得入哉!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饗軍士,士皆欲為用。虜數(shù)挑戰(zhàn),充國堅守。

          天子敕充國進兵。充國上書謝罪,因陳利害曰:臣聞兵法:善戰(zhàn)者致人,不致于人。即罕羌欲為寇,宜簡練以俟其至,以逸代勞,必勝之道也。于臣之計,不先破罕開,則先零未可圖;先誅先零,則罕開不煩兵而服;如其不服,須正月?lián)糁赐怼?/p>

          上從充國議,充國引兵至先零,虜久屯聚,解弛,望見大軍,棄車重,欲渡湟水,道阨狹,充國徐行驅(qū)之;蛟唬褐鹄素。充國曰:此窮寇,不可迫也,緩之則走不顧,急之則還致死。

          豪靡忘來自歸,充國賜飲食,遣還諭種人,時羌降者萬余人。充國度羌必壞,請罷騎兵,留萬人屯田,以待其敝。

          后充國乞骸骨,朝庭每有四夷大議,常與參兵謀,問籌策焉。甘露二年薨,年八十六,謚曰壯侯。 《漢書 趙充國傳》有刪節(jié)

          (注:①先零、罕開都是西羌種族 ②種、豪是種族的意思。)

          4、以下選項中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充國年七十余,上老之 老 認(rèn)為老

          B、將軍度羌虜何如 度 估計

          C、宜簡練以俟其至 俟 等待

          D、則罕開不煩兵而服 煩 煩惱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亡逾于老臣者矣/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

          B、擊之未見利/之二蟲,又何知

          C、如其不服,須正月?lián)糁赐?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D、問籌策焉/心不在焉

          6、以下選項中都能表現(xiàn)趙充國穩(wěn)妥持重的一項是( )(3分)

          ①虜數(shù)挑戰(zhàn),充國堅守。

         、谟射宜,道阨狹,充國徐行驅(qū)之。

         、鄄幌绕坪遍_,則先零未可圖。

         、芤撕喚氁再蛊渲,以逸代勞,必勝之道也。

         、菸嶂紵o能為矣

          ⑥留萬人屯田,以待其敝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7、下列選項中對文意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趙充國青年時當(dāng)騎兵,后調(diào)入長安為羽林騎,做皇帝的警衛(wèi)。他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征匈奴,被圍。漢軍絕糧數(shù)日,傷亡很大。趙充國率百余人殺出重圍,李廣利率大隊緊隨其后,終于脫險。

          B、為防止羌叛軍襲擊,趙充國派主力部隊夜渡黃河,連夜在對岸修筑陣地。對于叛軍游騎在陣前挑戰(zhàn),他不予理會,而首先派人偵察前方地形、敵情。

          C、趙充國行軍是以遠(yuǎn)出偵察為主,并隨時作好戰(zhàn)斗準(zhǔn)備。宿營時加強營壘防御,穩(wěn)扎穩(wěn)打,計劃不周全不作戰(zhàn)。愛護士卒,戰(zhàn)則必勝。

          D、趙充國老病辭官在家以后,朝廷每討論邊防大事,也常常參與謀略,或者要向他問辦法。

          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俦y逾度,臣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3分)

          ②善戰(zhàn)者致人,不致于人。(3分)

         、鄞烁F寇,不可迫也,緩之則走不顧,急之則還致死。(4分)

          參考答案:

          4、D 煩:勞煩

          5、D A于:比/從 B之:代詞,代罕羌/代詞,這 C如:如果/或者

          D用法相同,相當(dāng)于介詞于加代詞之 6、A

          7、B 不是派主力部隊夜渡黃河,而是派三只小分隊先渡過河。

          8、①打仗的事很難憑空設(shè)想。老臣想先到金城,再謀獻應(yīng)付的方略。(度、圖各1分,句意1分)

         、跁蛘痰娜,能掌握敵人,而不是被敵人所掌握。(致1分,被動句1分,句意1分)

         、圻@些都是走投無路的窮寇,不可以過分逼迫他們。慢慢的追趕他們,他們便會沒命的逃走;但是如果逼急的話,他們或許會回過頭來拚命的。(窮、緩急、致死各1分,句意1分)

          附參考譯文

          趙充國(公元前137一前52年),字翁孫,西漢隴西上邽人。最初為騎兵,后來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因為善騎射而進入御林軍。漢武帝時(公元前99年)他隨貳師將軍李廣利擊匈奴,被匈奴團團圍困,漢兵幾天無食,死傷增多。充國帶領(lǐng)壯士百余人突圍陷陣,李廣利和大兵緊緊跟隨,終于解圍而出。

          漢元康三年時,先零、罕開都是西羌種族,各有酋長,因彼此互相攻擊而成仇家。后來匈奴聯(lián)合其他羌族,互訂盟約,解除仇恨。漢昭帝聽說了這件事,

          就拿它來問趙充國。充國時年七十余,昭帝認(rèn)為他很老了,趙充國回答說:再沒有比老臣更好的人選了。昭帝說:將軍能否預(yù)測目前羌人的勢力、打算帶多少兵馬去? 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打仗的事很難憑空設(shè)想。老臣想先到金城,再計劃攻討的方略。趙充國到了金城,征調(diào)一萬名士兵想渡河,又怕遭到羌人截?fù)簟?/p>

          便趁夜派三個營士兵先悄悄渡河,渡了河后,立刻扎營防備羌人來犯。到了天亮,軍士們已依次全部安然渡河,羌人發(fā)覺后,派了數(shù)百騎兵,在漢軍左右出沒騷擾。趙充國想羌騎一向驍勇善戰(zhàn),難以制服,再說這也可能是羌人誘敵之計,于是下令:我軍兵馬剛渡河,已略有倦意,不必追擊羌騎,攻擊羌人要以消滅他們?yōu)槟繕?biāo),區(qū)區(qū)近百羌騎,不必著意貪求。

          趙充國一面派騎兵去偵察四望和陿中這兩個地方,發(fā)現(xiàn)其中并無羌人出沒。于是趁夜引兵到洛都,召集各部將領(lǐng)說:我就知道羌人不善用兵,如果他們調(diào)派幾千人防守四望和陿中,我軍哪能向前推進呢?于是向西推進到西部都尉府,日日饗宴軍士,士卒都希望為他效力立功,羌人好幾次前來挑釁,趙充國都下令堅守。

          昭帝下令趙充國進攻。趙充國上書請罪,剖陳利害,說:臣聽說《孫子兵法》上說過:善于作戰(zhàn)的人,能掌握敵人,卻不會被敵人所掌握,F(xiàn)在羌人入寇,我們便應(yīng)該整飭兵馬,訓(xùn)練戰(zhàn)士,以逸待勞,才是致勝之道。依老臣之見,如果能先誅滅先零,即使不討伐罕開,罕開也自然會歸順;萬一先零已被誅滅,而罕開仍然不服,那么,到正月時再進攻也不遲。

          昭帝接納了趙充國的意見。趙充國于是率兵進攻先零,先零因居安日久,已松懈防備,望見漢朝大軍,紛紛丟下裝備,想渡湟水逃命,由于道路狹隘,趙充國只緊躡潰兵之后,徐徐驅(qū)趕。有人說:追擊先零逃兵,這正是建功的大好機會。趙充國說:這些都是走投無路的窮寇,不可以過分逼迫他們。慢慢的追趕他們,他們便會沒命的逃走;但是如果逼急的話,他們或許會回過頭來拚命的。

          羌酋靡忘于是自動前來歸順,趙充國賜他食物后,仍放他回去勸曉其他的族人。一時之間,有一萬多名羌人請降,趙充國預(yù)料羌人會自行瓦解,所以遣回全部騎兵,并請準(zhǔn)予留下一萬名兵士在當(dāng)?shù)赝吞,靜待其變。

          后來趙充國老病辭官在家,朝廷每討論邊防大事,也常常參與謀略,或者要向他問辦法。甘露二年去世,年八十六,謚號壯侯。

          漢書趙充國傳節(jié)選的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篇3

          翻譯:趙充國(公元前137一前52年),字翁孫,西漢上邦人,是一位能騎善射驍勇多謀的軍事家,在當(dāng)時屯田政策上做出了卓越貢獻。為人沉著勇敢,有遠(yuǎn)見深謀。少年時,就邊學(xué)兵法,邊研究軍事。公元前119年,隨著武帝取得了第三次大舉征討匈奴的勝利,即移民七十萬口,以加強北方邊防。東起朔方,西至今居(今永登縣)的地區(qū)內(nèi),設(shè)團官,供給移民牛犁谷種,變牧場為農(nóng)業(yè)區(qū)。趙充國就是這一年全家移民令居的。

          公元前99年他隨貳師將軍李廣利擊匈奴,被匈奴團團圍困,漢兵幾天無食,死傷增多。充國帶領(lǐng)壯士百余人突圍陷陣,李廣利和大兵緊緊跟隨,全身受傷二十多處,終于解圍而出。廣利將這次情況啟奏皇帝,皇帝面見充國,親自看了創(chuàng)傷,嘆為勇士,拜中郎,遷車騎將軍長史。昭帝時,遷中郎將、水衡都尉。又和匈奴作戰(zhàn),生擒西祁王歸來,升為護羌校尉、后將軍。公元前74年,因隨大將軍霍光定策迎立宣帝之功,封為營平侯。

          武帝后期,聚居在現(xiàn)今青海省境內(nèi)的羌族,經(jīng)常向內(nèi)地侵?jǐn)_,攻城略地。匈奴也想聯(lián)合羌人共同侵?jǐn)_漢朝。面對這種形勢,武帝曾提出要斬斷匈奴右臂,指的正是這種聯(lián)合,但派去的士兵也為羌人所敗。這時,羌入又逐漸向湟水以北移動,找尋農(nóng)民棄耕的地方去放牧。同時羌人各部落也有聯(lián)合一致的趨向,郡縣官吏也禁止不了。這時匈奴又想勾結(jié)羌人,以擴大對漢西部的侵?jǐn)_。漢朝派往浩窖(今青海省大通河?xùn)|岸)的軍隊,被羌人打敗,損失甚眾。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趙充國年逾七十,仍督兵西陲,挫敗羌人進犯;貋硪院,三向朝廷上書,詳細(xì)分析了形勢,建議防事變于未然,提出了“以兵屯田”的主張,得到宣帝的贊賞。宣帝因他年老,問他:“派誰去帶兵最合適呢?”他回答得很痛快:“再沒有比老臣更合適的人選了!庇謫枺骸靶枰嗌偃笋R?”答“百聞不如一見。臣愿立刻去金城(今蘭州附近)測看地形,寫出方案來。陛下把此事交給我辦好了!彼皖I(lǐng)騎兵不滿萬人,迅速出師,巧渡黃河,立穩(wěn)陣腳,作好戰(zhàn)斗準(zhǔn)備。到達湟水岸邊,羌人多次挑戰(zhàn),他堅守不出,只以威信招降,解散羌人各部落聯(lián)合的計劃。這時,他建議朝廷,屯田湟中(今青海省湟水兩岸)作為持久之計,提出亦兵亦農(nóng),就地籌糧的辦法,可以“因田致谷”,“居民得并作田,不失農(nóng)業(yè)”;“將士坐得必勝之道”;“大費既省,徭役預(yù)息”等“十二便”。這對當(dāng)時支援頻繁的戰(zhàn)爭,減輕人民負(fù)擔(dān)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直影響到后世。

          充國死后與霍光等人一同畫肖像于未央宮,溢曰壯侯,葬于圭卜山之陽(今清水縣城西北的李崖),現(xiàn)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趙充國行軍是以遠(yuǎn)出偵察為主,并隨時作好戰(zhàn)斗準(zhǔn)備。宿營時加強營壘防御,穩(wěn)扎穩(wěn)打,計劃不周全不作戰(zhàn)。愛護士卒,戰(zhàn)則必勝。老病辭官在家以后,朝廷每討論邊防大事,也常常參與謀略,或者要向他問辦法。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中國東漢歷史學(xué)家班固編撰,前后歷時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是中國第一部紀(jì)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稘h書》是繼《史記》之后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稘h書》包括紀(jì)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全書共八十萬字。

          作者資料: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東漢歷史學(xué)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堅,扶風(fēng)安陵人(今陜西咸陽)。生于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東漢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歲。班固自幼聰敏,“九歲能屬文,誦詩賦”,成年后博覽群書,“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著有《白虎通德論》六卷,《漢書》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

          創(chuàng)作背景:

          由于《史記》只寫到漢武帝的太初年間,因此,當(dāng)時有不少人為其編寫續(xù)篇。據(jù)《史通·正義》記載,寫過《史記》續(xù)篇的人就有劉向、劉歆、馮商、揚雄等十多人,書名仍稱《史記》。班固的父親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對這些續(xù)篇感到很不滿意,遂“采其舊事,旁貫異聞”為《史記》“作《后傳》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僅22歲的班固,動手整理父親的遺稿,決心繼承父業(yè),完成這部接續(xù)巨作。

        【漢書趙充國傳節(jié)選的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相關(guān)文章:

        《廉頗思趙》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7-16

        《文天祥傳》閱讀答案和原文翻譯解析12-16

        《曾鞏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12-26

        宋史蘇軾傳原文翻譯及閱讀答案12-03

        “趙光逢,字延吉”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7-16

        《背影(節(jié)選)》閱讀原文及答案11-07

        《宋史文天祥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12-26

        《漢書李夫人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7-05

        《明史?王守仁傳》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7-16

        《明史·梅之煥傳》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7-1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