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桑柔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1-08-16 15:09:46 古籍 我要投稿

        桑柔原文翻譯及賞析4篇

        桑柔原文翻譯及賞析1

          桑柔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劉,瘼此下民。不殄心憂,倉兄填兮。倬彼昊天,寧不我矜?

          四牡骙骙,旟旐有翩。亂生不夷,靡國不泯。民靡有黎,具禍以燼。于乎有哀,國步斯頻。

          國步滅資,天不我將。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君子實維,秉心無競。誰生厲階,至今為梗?

          憂心殷殷,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靡所定處。多我覯痻,孔棘我圉。

          為謀為毖,亂況斯削。告爾憂恤,誨爾序爵。誰能執(zhí)熱,逝不以濯?其何能淑,載胥及溺。

          如彼溯風,亦孔之僾。民有肅心,荓云不逮。好是稼穡,力民代食。稼穡維寶,代食維好?

          天降喪亂,滅我立王。降此蟊賊,稼穡卒癢。哀恫中國,具贅卒荒。靡有旅力,以念穹蒼。

          維此惠君,民人所瞻。秉心宣猶,考慎其相。維彼不順,自獨俾臧。自有肺腸,俾民卒狂。

          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譖,不胥以谷。人亦有言:進退維谷。

          維此圣人,瞻言百里。維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維此良人,弗求弗迪。維彼忍心,是顧是復(fù)。民之貪亂,寧為荼毒。

          大風有隧,有空大谷。維此良人,作為式谷。維彼不順,征以中垢。

          大風有隧,貪人敗類。聽言則對,誦言如醉。匪用其良,復(fù)俾我悖。

          嗟爾朋友,予豈不知而作。如彼飛蟲,時亦弋獲。既之陰女,反予來赫。

          民之罔極,職涼善背。為民不利,如云不克。民之回遹,職競用力。

          民之未戾,職盜為寇。涼曰不可,覆背善詈。雖曰匪予,既作爾歌!

          譯文:茂密柔嫩青青桑,下有濃蔭好地方。桑葉采盡枝干禿,百姓受害難遮涼。愁思不絕心煩憂,失意凄涼久惆悵。老天光明高在上,怎不憐憫我驚惶。四馬駕車好強壯,旌旗迎風亂飄揚。社會動亂不太平,舉國不寧人心慌。百姓受難少壯丁,如受火災(zāi)盡遭殃。長長聲聲心悲哀,國運艱難太動蕩。國運艱難無錢糧,老天不肯來扶將。沒有歸宿無處住,哪兒定居可前往?君子總是在思索,持心不爭意志強。如此禍根誰引出?至今為害把人傷。心中憂愁真惻愴,思念故居和家鄉(xiāng)。生不逢時我真慘,遇上老天怒氣旺。從那西邊到東邊,無處安身最凄涼。遭遇災(zāi)禍受苦多,外患緊急在邊疆。謹慎謀劃覓良方,才能消除混亂狀。告訴你要體恤人,告訴你要用賢良。誰在解救炎熱時,不用冷水來沖涼?小人治國沒好事,大家受溺遭滅亡。好像就在逆風闖,呼吸困難口難張。百姓本有肅敬心,但卻無處獻力量。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事,百姓辛苦代耕養(yǎng)。耕種收獲國之寶,代耕之民最善良。天降禍亂與死亡,要滅我們所立王。降下害蟲食根節(jié),各種莊稼都遭殃。哀痛我們國中人,連綿土地受災(zāi)荒。沒有人來獻力量,哪能虔誠感上蒼。順應(yīng)人心好君王,百姓愛戴都瞻仰。操心國政善謀畫,考察慎選那輔相。不順人心壞君王,獨讓自己把福享。壞蛋自有壞肺腸,讓那國民都發(fā)狂?茨菂擦稚n莽莽,鹿群嬉戲多歡暢。同僚朋友卻相讒,沒有誠心不善良。人們也有這些話,進退兩難真悲涼。惟這圣人眼明亮,目光遠大百里望。那種愚人真可笑,獨自高興太狂妄。不是我們不能說,為何顧忌心惶惶?惟有這人心善良,無所求取沒欲望。但是那人太忍心,變化反覆總無常。百姓如今似好亂,實因惡政苦難當。大風疾吹呼呼響,長長山谷真空曠。想這好人多善良,所作所為都高尚。想那壞人不順理,行為污穢真骯臟。大風疾吹呼呼響,貪利敗類有一幫。好聽的話就回答,聽到諍言裝醉樣。賢良之士不肯用,反而視我為?。朋友你啊可嗟傷,豈不知你裝模樣。好比那些高飛鳥,有時被射也落網(wǎng)。我已熟悉你底細,反來威嚇真愚妄。沒有準則民擾攘,因你背理善欺罔。盡做不利人民事,好像還嫌不理想。百姓要走邪僻路,因你施暴太橫強。百姓不安很恐慌,執(zhí)政為盜掠奪忙。誠懇勸告不聽從,背后反罵我荒唐。雖然遭受你誹謗,終究我要作歌唱。

          注釋:(1)菀(wǎn):茂盛的樣子。(2)侯:維。旬:樹蔭遍布。(3)劉:剝落稀疏,句意謂桑葉被采后,稀疏無葉。(4)瘼:病、害。(5)殄(tiǎn):斷絕。(6)倉兄(chuàng huàng):同“愴怳”。填:久。(7)倬:光明。(8)寧:何。不我矜:“不矜我”的倒文。矜,憐。(9)骙骙:形容馬強壯。(10)旟旐:畫有鷹隼、龜蛇的旗。有翩:翩翩,翻飛的樣子。(11)夷:平。(12)泯:亂。(13)黎:眾。(14)具:通“俱”。(15)頻:危急。(16)蔑:無。資:財。(17)將:扶助!安晃覍ⅰ睘椤安粚⑽摇敝刮摹#18)疑:同“凝”,止疑,停息。(19)云:發(fā)語詞。徂:往。(20)維:借為“惟”,思。(21)秉心:存心。無競:無爭。(22)厲階:禍端。(23)梗:災(zāi)害。(24)慇(yīn)慇:心痛的樣子。(25)土宇:土地、房屋。(26)僤(dàn):大。(27)覯:遇。痻(mín):災(zāi)難。(28)棘:通“急”。圉(yù):邊疆。(29)毖:謹慎(30)斯:乃。削:減少(31)爾:指周厲王及當時執(zhí)政大臣。(32)序:次序。爵:官爵。(33)執(zhí)熱:救熱。(34)逝:發(fā)語詞。濯:洗。(35)淑:善。(36)載:乃。胥:皆。(37)遡:逆。(38)僾:呼吸不暢的樣子。(39)肅:肅敬。(40)荓(pīng):使。不逮:不及。(41)稼穡:這里指農(nóng)業(yè)勞動。(42)力民:使人民出力勞動。代食:指官吏靠勞動者奉養(yǎng)。(43)滅我立王:意謂滅我所立之王,指周厲王被國人流放于彘的事。(44)蟊賊:蟊為食苗根的害蟲,賊為吃苗節(jié)的害蟲。指農(nóng)作物的病蟲害。(45)卒:完全。癢:。46)恫(tōng):痛。(47)贅:通“綴”,連屬。(48)旅力:膂力。旅,同“膂”。(49)念:感動。(50)惠君:惠,順。順理的君主,稱惠君。(51)宣猶:宣,明;猶,通“猷”。(52)考慎:慎重考察。相:輔佐大臣。(53)臧:善。(54)甡(shēn)甡:同“莘莘”,眾多的樣子。(55)譖:通“僭”,相欺而不相信任。(56)胥:相。谷:善。(57)維:是。谷:窮。進退維谷,謂進退皆窮。(58)覆:反而。(59)匪言不能:即“匪不能言”。(60)胡:何。斯:這樣。(61)迪:進。(62)寧:乃。荼毒:荼指苦草,毒指毒蟲毒蛇之類。指毒害。(63)有隧:隧隧,形容大風疾速吹動。一說訓(xùn)隧為道,謂風前進有其通道。(64)征:往。中垢:指宮廷穢聞。中,指宮內(nèi)。(65)貪人:貪財枉法的小人,指榮夷公之流!妒酚洝ぶ鼙炯o》:“厲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榮夷公,芮良夫諫不聽,卒以榮公為卿士!保66)聽言:順從心意的話。(67)誦言:忠告的言語。(68)悖:違理。(69)予:芮良夫自稱。(70)飛蟲:指飛鳥。古人用“蟲”泛指一切動物,鳥為羽蟲,獸為毛蟲,龜為甲蟲,魚為鱗蟲,人為倮蟲。故稱虎為“大蟲”。(71)既:已經(jīng)。陰:通“諳”,熟悉。(72)赫:通“嚇”。(73)罔極:無法則。(74)職:主張。涼:涼薄。背:背叛。(75)云:句中助詞?耍簞佟#76)回遹(yù):邪僻。(77)用力:指用暴力。(78)戾:善。(79)涼:通“諒”。涼言,諒直之言。(80)雖曰匪予:曰,句中助詞。匪,同“誹”,誹謗。(81)既:終。

          賞析:

          《桑柔》為西周之詩。《毛詩序》云:“芮伯刺厲王也!苯癜矗f可信。《史記·周本紀》載厲王事云:“厲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榮夷公,芮良夫諫,厲王不聽,卒用榮公為卿士用事。王行暴虐侈傲,三十四年王益嚴,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年,乃相與畔襲厲王,王出奔彘。”王符《潛夫論·遏利篇》引魯詩說云:“昔周厲王好專利,芮良夫諫而不入,退賦《桑柔》之詩以諷,言是大風也,必將有遂,是貪民也,必將敗其類。王又不悟,故遂流王于彘!避橇挤蚣窜遣。芮是國名,伯爵,姬姓,良夫其名也。據(jù)此,則此詩之作,在榮公為卿士后,去流彘之年,當不甚遠。厲王奔彘在其三十七年,則《桑柔》詩,必不作于此年以后。此詩刺厲王,責執(zhí)政之臣,執(zhí)政為誰。即榮夷公也。芮伯與榮夷公為同時人,即詩中所指之同僚。全詩意旨明朗,實為西周時代史詩之一也。

          全詩十六章,前八章章八句,刺厲王失政,好利而暴虐,以致民不聊生。故激起民怨。后八章章六句責同僚,然亦道出厲王用人不當,用人不當亦厲王之過失。故毛傳總言為刺厲王。

          首章以桑為比,桑本茂密,蔭蔽甚廣,因摘采至盡而剝落稀疏。比喻百姓下民,受剝奪之深,不勝其苦,故詩人哀民困已深,呼天而訴曰:“倬彼昊天,寧不我矜。”意謂:高明在上的蒼天啊,怎么不給我百姓以憐憫呢!詩意嚴肅,為全詩之主旨。

          次章至第四章,述禍亂之本,乃是緣于征役不息,民無安居之所!八哪刁Y骙,旟旐有翩”,謂下民已苦于征役,故見王室之車馬旌旗,而痛心疾首曰:“亂生不夷,靡國不泯。民靡有黎,具禍以燼!币馑际钦f:亂子不平息國家就要滅亡,現(xiàn)在民間黑發(fā)的丁壯已少,好比受了火災(zāi)很多人都成為灰燼了。國以民為本,民瘼深重,而國危矣。詩人對此情況,更大聲疾呼云:“於乎有哀,國步斯頻!”“國步”指國運,“頻”,危蹙也。感嘆國運危蹙,必無長久之理,必致蹈危亡之禍。三章感嘆民窮財盡,而天不助我,人民無處可以安身,不知往何處為好,因而引起君子的深思。君子本無欲無求,捫心自問沒有爭權(quán)奪利之心,但念及國家前途,不免發(fā)出誰實為此禍根,至今仍為民之病害的浩嘆。四章感慨“我生不辰,逢天僤怒”!拔疑怀健保^生不逢時,“僤怒”,謂震怒。詩人之言如此,可見內(nèi)心殷憂之深。他從人民的角度出發(fā),痛感人民想安居,而從西到東,沒有能安居的處所。人民懷念故土故居,而故土故居都因征役不息不能免于禍亂。人民既受多種災(zāi)難的侵襲,更擔心外患侵凌,御侮極為迫切。天怒民怨,而國王不恤民瘼,不思改變國家的政治,因此詩人憂心如搗,為盼國王一悟而不可得深懷憂憤。僅此四章,已可見暴政害民,深重到何等程度。

          五章至八章,是詩人申述為國之道,再進忠言。五章首二句“為謀為毖,亂況斯削”,是說謀慮周到,做事慎重,禍亂的情況就可以削減。繼言“告爾憂恤,誨爾序爵”;是以老臣的口氣,誡教國王:必須憂恤國事,慎于授官拜爵,選用賢能。解救國家之急難,有如解救炎熱。解救炎熱,要用涼水,好比解救國家危難,必須任用賢良。詩人用“誰能執(zhí)熱,逝不以濯”等語,諄諄告誡,陳述利害,可謂語重心長,譬喻也很確當。六章七章,從愛護人民的觀點出發(fā),表明百姓都很善良,他們勤于稼穡,以耕種養(yǎng)活“力民代食”的人(“力民代食”指官府役使人民勞動,取其收獲養(yǎng)活自己)。因此官府要體恤民情,愛護人民,是為政的首要大事。六章“如彼遡風,亦孔之僾”,是說國王為政,不得人心,人民就如向著逆風,感到窒息喪氣。人民雖有進取之心,但征役過重,剝奪過多,他們必然會產(chǎn)生難于效力之感。七章敘天降災(zāi)害,禍亂頻仍,執(zhí)政者只知聚斂,沒有顧念人民認真救災(zāi)。由于為政昏亂,所以人民倍感痛苦。在詩中,詩人用人民的口氣,警示國王,一則曰:人怨則天怒,天降喪亂,將滅我所立之王;再則曰:降此蟊賊之蟲,莊稼都受到蟲害而失收,天災(zāi)正是天之懲戒。下曰“哀恫中國,具贅卒荒”,則是感念人民受災(zāi)痛苦,連綴的土地,都受災(zāi)荒蕪,而執(zhí)政者昏亂,沒有領(lǐng)導(dǎo)人民合力救災(zāi),因而也不能感念上天減輕災(zāi)難。

          詩的第八章再從用人的角度出發(fā),言人君有順理有不順理,用人有當有不當。賢明的國君明于治道,順情達理能認真考慮選用他的輔相。不順理的君王,則與之相反自以為是,把小人當作善良,因此使得人民迷惑而致發(fā)狂。

          以上八章是詩的前半,也是詩的主體,總說國家產(chǎn)生禍亂的原因,是由于厲王好貨暴政,不恤民瘼,不能用賢,不知納諫,以致民怨沸騰,而詩人有“誰生厲階,至今為!敝。

          后八章責同僚之執(zhí)政者,不以善道規(guī)范自己,缺乏遠見,只知逢迎君王,加速了國家的危亡,更引起人民的怨恨。詩人感慨小人當權(quán),也是厲王的過失,因而作成此詩,希望引起鑒戒。

          第九章以“瞻彼中林,甡甡其鹿”兩句起興。鹿之為物,性喜群居,相親相善!爱`甡”,意同“莘莘”,眾多之貌,今同僚朋友,反而相譖,不能以善道相助,是不如中林之鹿。故詩人感慨“上無明君,下有惡俗”(朱熹《詩集傳》)而有“進退維谷”之嘆。(按:“進退維谷”,“谷”有兩種解說,毛傳:“谷,窮也。”今從之!蛾套哟呵铩分,叔向問晏子一節(jié),引詩“進退維谷”,謂“處兩難善全之事而處之皆善也”,訓(xùn)谷為“谷”;谷,善也,與毛說不同,錄以備考。)

          第十章、十一章,用對比手法,指責執(zhí)政者缺乏遠見,他們阿諛取容,自鳴得意,他們存有畏忌之心,能進言而不進言,反覆瞻顧,于是賢者避退,不肖者進,于是人民慘遭荼毒而造成變亂。詩人指出執(zhí)政者倘為圣明之人,必能高瞻遠矚,明見百里,倘若執(zhí)政者是愚人,他們目光短淺,倒行逆施,做了壞事,反而狂妄欣喜。這是禍亂之由。詩人又說:“維此良人,弗求弗迪。維彼忍心,是顧是復(fù)!北砻髻t者不求名不爭位,忍心之不肖者,則與之相反,多方鉆營,唯名利是圖;國事如斯而國王不察,親小人,遠賢人,于是百姓難忍荼毒,禍亂生矣。

          第十二章、十三章以“大風有隧”起興,先言大風之行,必有其隧;君子與小人之行也是各有其道。大風行于空谷之中,君子所行的是善道,小人不順于理,則行于污垢之中。次言大風之行,既有其隧;貪人之行,亦必敗其類。征之事實,無有或爽。蓋厲王此時,用貪人榮夷公為政,榮公好專利,厲王悅之。芮良夫諫不聽,反遭忌恨。故詩中有“聽言則對,誦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敝Z?芍獏柾鯇τ诎⒄樂畛兴脑捳Z,就聽得進,進行對答,而聽到忠諫之言就不予理睬。不用善良的人,反以進獻忠言的人為狂悖,國家不能不危亡。

          第十四章慨嘆同僚朋友,專利斂財,虐民為政,不思翻然悔改,反而對盡忠的詩人進行威嚇,所以詩人再作告誡。詩人說:“嗟爾朋友,予豈不知而作,如彼飛蟲,時亦弋獲!币馑际钦f:可嘆你們這些同僚,我難道不知你們的所作所為?你們對國家有極大的危害,好比那些飛鳥,有時候也會被人捕獲,國家動亂危亡,你們也不會有好的下場。詩人如此警誡,可渭聲情俱歷。可惜此輩小人,無動于衷,所以詩人在此章的結(jié)尾,以“既之陰女,反予來赫”作結(jié),再次警告這些人說:我已熟悉你們的底細,你們對我也無所施其威嚇了。

          在第十五章中,詩人繼第九至十四章指責執(zhí)政臣僚諸種劣跡之后,更縷陳人民之所以激成暴亂的原因,實為執(zhí)政者之咎,執(zhí)政者貪利斂財,推行暴政,導(dǎo)致民怨沸騰,民無安居之所,痛苦無處訴說,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怨恨官府,走邪僻之路。此章詩云:“民之罔極,職涼善背!敝赋鋈嗣裰允ナ欠菧蕜t,是因為官府執(zhí)政者推行苛政違背道理。“民之回遹,職競用力”。指出人民之所以走向邪僻,是由于官府執(zhí)政者尚力而不尚德。不僅如此,詩中還指出,執(zhí)政者做對人民不利的事,唯恐不得其勝(意謂極其殘酷)。譴責極為嚴正。詩人憂國之熱忱,同情人民之深切,于此可見。宜乎《詩集傳》解此章云:“言民之所以貪亂而不知止者,專由此人名為直諒而實善背,又為民所不利之事,如恐不勝而力為之也。又言民之所以邪僻者,亦由此輩專競用力而然也,(詩人)反覆言之所以深惡之也。”《集傳》所稱此人此輩,即指助厲王為虐之榮夷公等,小人當權(quán),加速國家之危亡,誠足引為鑒誡。

          末章承前,言民之所以未得安定,是由于執(zhí)政者以盜寇的手段,對他們進行掠奪,所以他們也不得不為盜為寇。上為盜寇之行,民心不能安定。詩人又以“涼曰不可,覆背善詈”兩句,表示:我雖忠告你們,卻又不被你們接受,反而在背后詛咒我。最后歸結(jié)到作詩的緣由:“雖曰匪予,既作爾歌!北M管你們誹謗我我還是為你們作了這首歌,以促成你們的省悟。

          綜觀史實,評價此詩,很有典型意義。周厲王貪而好利,任用榮夷公等小人,不恤人民疾苦,拒絕忠諫,導(dǎo)致周室危亡,這一史實,后世多引為鑒誡。芮良夫就當時情況,作為詩篇,希冀厲王及其用事諸臣能有所省悟,可謂苦心孤詣,可惜厲王不察,終至激成民變,被流放于彘。所以這首詩對當時有重大意義,對后世更有深遠的影響,民猶水也,國猶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可見得民心的世代,必然昌盛;失卻民心,必然滅亡,千古一轍,讀《桑柔》之詩,足以引起深思。

          從詩的語言來看,全詩語言樸直而多變化,直陳己意,不事雕飾而寄意深長。其中許多用語,至今還被引用,還具有活力。如“倬彼昊天,寧不我矜”,此呼天之詞也!皝y生不夷,靡國不泯”,此憂時之詞也!罢l生厲階,至今為!保藨嵤乐~也。“誰能執(zhí)熱,逝不以濯”,此善譬之詞也。“人亦有言,進退維谷”,此言處世之詞也。古代語詞,雖至西周,尚未發(fā)展到完美的程度,所以詩中多用通假字來滿足表意的需要,有些詞語,甚至解說紛紜,難有確意,但根據(jù)詩的主旨,仔細思考,還是可以順理成章,得到合情合理的解說的,因為文字本是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高度的操縱文字能力。

          從表現(xiàn)手法來看,這首長詩,運用了比喻、借喻、暗喻、反詰、襯托、夸張、對比、反比、感嘆等多種手法。章法完整,主題突出,主次分明,在古代詩歌中,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宏篇大作。

        桑柔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桑柔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劉,瘼此下民。

          不殄心憂,倉兄填兮。

          倬彼昊天,寧不我矜?

          四牡骙骙,旟旐有翩。

          亂生不夷,靡國不泯。

          民靡有黎,具禍以燼。

          於乎有哀,國步斯頻。

          國步蔑資,天不我將。

          靡所止疑,云徂何往?

          君子實維,秉心無競。

          誰生厲階,至今為梗?

          憂心慇慇,念我土宇。

          我生不辰,逢天僤怒。

          自西徂東,靡所定處。

          多我覯痻,孔棘我圉。

          為謀為毖,亂況斯削。

          告爾憂恤,誨爾序爵。

          誰能執(zhí)熱,逝不以濯?

          其何能淑,載胥及溺。

          如彼遡風,亦孔之僾。

          民有肅心,荓云不逮。

          好是稼穡,力民代食。

          稼穡維寶,代食維好?

          天降喪亂,滅我立王。

          降此蟊賊,稼穡卒癢。

          哀恫中國,具贅卒荒。

          靡有旅力,以念穹蒼。

          維此惠君,民人所瞻。

          秉心宣猶,考慎其相。

          維彼不順,自獨俾臧。

          自有肺腸,俾民卒狂。

          瞻彼中林,甡甡其鹿。

          朋友已譖,不胥以谷。

          人亦有言:進退維谷。

          維此圣人,瞻言百里。

          維彼愚人,覆狂以喜。

          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維此良人,弗求弗迪。

          維彼忍心,是顧是復(fù)。

          民之貪亂,寧為荼毒。

          大風有隧,有空大谷。

          維此良人,作為式谷。

          維彼不順,征以中垢。

          大風有隧,貪人敗類。

          聽言則對,誦言如醉。

          匪用其良,復(fù)俾我悖。

          嗟爾朋友,予豈不知而作。

          如彼飛蟲,時亦弋獲。

          既之陰女,反予來赫。

          民之罔極,職涼善背。

          為民不利,如云不克。

          民之回遹,職競用力。

          民之未戾,職盜為寇。

          涼曰不可,覆背善詈。

          雖曰匪予,既作爾歌!

          譯文:

          茂密柔嫩青青桑,下有濃蔭好地方。桑葉采盡枝干禿,百姓受害難遮涼。愁思不絕心煩憂,失意凄涼久惆悵。老天光明高在上,怎不憐憫我驚惶。

          四馬駕車好強壯,旌旗迎風亂飄揚。社會動亂不太平,舉國不寧人心慌。百姓受難少壯丁,如受火災(zāi)盡遭殃。長長聲聲心悲哀,國運艱難太動蕩。

          國運艱難無錢糧,老天不肯來扶將。沒有歸宿無處住,哪兒定居可前往?君子總是在思索,持心不爭意志強。如此禍根誰引出?至今為害把人傷。

          心中憂愁真惻愴,思念故居和家鄉(xiāng)。生不逢時我真慘,遇上老天怒氣旺。從那西邊到東邊,無處安身最凄涼。遭遇災(zāi)禍受苦多,外患緊急在邊疆。

          謹慎謀劃覓良方,才能消除混亂狀。告訴你要體恤人,告訴你要用賢良。誰在解救炎熱時,不用冷水來沖涼?小人治國沒好事,大家受溺遭滅亡。

          好像就在逆風闖,呼吸困難口難張。百姓本有肅敬心,但卻無處獻力量。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事,百姓辛苦代耕養(yǎng)。耕種收獲國之寶,代耕之民最善良。

          天降禍亂與死亡,要滅我們所立王。降下害蟲食根節(jié),各種莊稼都遭殃。哀痛我們國中人,連綿土地受災(zāi)荒。沒有人來獻力量,哪能虔誠感上蒼。

          順應(yīng)人心好君王,百姓愛戴都瞻仰。操心國政善謀畫,考察慎選那輔相。不順人心壞君王,獨讓自己把福享。壞蛋自有壞肺腸,讓那國民都發(fā)狂。

          看那叢林蒼莽莽,鹿群嬉戲多歡暢。同僚朋友卻相讒,沒有誠心不善良。人們也有這些話,進退兩難真悲涼。

          惟這圣人眼明亮,目光遠大百里望。那種愚人真可笑,獨自高興太狂妄。不是我們不能說,為何顧忌心惶惶?

          惟有這人心善良,無所求取沒欲望。但是那人太忍心,變化反覆總無常。百姓如今似好亂,實因惡政苦難當。

          大風疾吹呼呼響,長長山谷真空曠。想這好人多善良,所作所為都高尚。想那壞人不順理,行為污穢真骯臟。

          大風疾吹呼呼響,貪利敗類有一幫。好聽的話就回答,聽到諍言裝醉樣。賢良之士不肯用,反而視我為悖狂。

          朋友你啊可嗟傷,豈不知你裝模樣。好比那些高飛鳥,有時被射也落網(wǎng)。我已熟悉你底細,反來威嚇真愚妄。

          沒有準則民擾攘,因你背理善欺罔。盡做不利人民事,好像還嫌不理想。百姓要走邪僻路,因你施暴太橫強。

          百姓不安很恐慌,執(zhí)政為盜掠奪忙。誠懇勸告不聽從,背后反罵我荒唐。雖然遭受你誹謗,終究我要作歌唱。

          注釋:

          1.菀(wǎn):茂盛的樣子。

          2.侯:維。旬:樹蔭遍布。

          3.劉:剝落稀疏,句意謂桑葉被采后,稀疏無葉。

          4.瘼(mò):病、害。

          5.殄(tiǎn):斷絕。

          6.倉(chuàng)兄(huàng):同“愴怳”,凄涼紛亂貌。填:通“陳”,長久。

          7.倬(zhuō)彼:即“倬倬”,光明而廣大貌。

          8.寧:何。不我矜:“不矜我”的倒文。矜,憐憫。

          9.骙(kuí)骙:馬奔馳不停貌。

          10.旟(yú)旐(zhào):畫有鷹隼、龜蛇的旗。有翩:翩翩,翻飛的樣子。

          11.夷:平。

          12.泯:亂。一說滅。

          13.黎:眾。

          14.具:通“俱”。燼:本指火燒后的灰燼,這里指人民遭遇戰(zhàn)禍,剩余無幾。

          15.於(wū)乎:嗚呼,哀痛之聲。

          16.國步:指國運。頻:危急。

          17.蔑:無。資:財。

          18.將:扶助!安晃覍ⅰ睘椤安粚⑽摇敝刮。

          19.疑:同“凝”,止疑,停息。

          20.云:發(fā)語詞。徂:往。

          21.維:借為“惟”,思。

          22.秉心:存心。無競:無爭。

          23.厲階:禍端。

          24.梗:災(zāi)害。

          25.慇(yīn)慇:心痛的樣子。

          26.土宇:土地、房屋。

          27.不辰:不時,指出生得不是時候。

          28.僤(dàn)怒:震怒。僤,大。

          29.覯:遇。痻(mín):災(zāi)難。

          30.棘:通“急”。圉(yù):邊疆。

          31.毖:謹慎

          32.斯:乃。削:減少

          33.爾:指周厲王及當時執(zhí)政大臣。

          34.序:次序。爵:官爵。

          35.執(zhí)熱:救熱。

          36.逝:發(fā)語詞。濯:洗。

          37.淑:善。

          38.載:乃。胥(xū):皆。

          39.遡(sù):逆。

          40.僾(ài):呼吸不暢的樣子。

          41.肅:肅敬。

          42.荓(pīng):使。不逮:不及。

          43.稼穡:這里指農(nóng)業(yè)勞動。

          44.力民:使人民出力勞動。代食:指官吏靠勞動者奉養(yǎng)。

          45.滅我立王:意謂滅我所立之王,指周厲王被國人流放于彘的事。

          46.蟊(máo)賊:蟊為食苗根的害蟲,賊為吃苗節(jié)的害蟲。指農(nóng)作物的病蟲害。

          47.卒:完全。癢:病

          48.恫(tòng):痛。

          49.贅:通“綴”,連屬。

          50.旅力:膂力。旅,同“膂”。

          51.念:感動。

          52.惠君:惠,順。順理的君主,稱惠君。

          53.宣猶:宣,明;猶,通“猷”。

          54.考慎:慎重考察。相:輔佐大臣。

          55.臧:善。

          56.自有肺腸:想法與眾不同,別具一副心肝。實指壞心腸。

          57.卒狂:全都狂惑迷亂。

          58.甡(shēn)甡:同“莘莘”,眾多之貌。

          59.譖(jiàn):通“僭”,相欺而不相信任。

          60.胥:相。谷:善。

          61.進退維谷:謂進退皆窮。維,是。“谷”有兩種解說,毛傳:“谷,窮也!薄蛾套哟呵铩分校逑騿栮套右还(jié),引詩“進退維谷”,謂“處兩難善全之事而處之皆善也”,訓(xùn)為“谷”,善也,與毛說不同。

          62.瞻:遠望。言:語助詞。百里:指有遠見。

          63.覆:反而。

          64.匪言不能:即“匪不能言”。

          65.胡:何。斯:這樣。

          66.迪:進。

          67.寧:乃。荼毒:荼指苦草,毒指毒蟲毒蛇之類。指毒害。

          68.有隧:隧,形容大風疾速吹動。一說訓(xùn)隧為道,謂風前進有其通道。

          69.征:往。中垢:指宮廷穢聞。中,指宮內(nèi)。

          70.貪人:貪財枉法的小人,指榮夷公之流!妒酚洝ぶ鼙炯o》:“厲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榮夷公,芮良夫諫不聽,卒以榮公為卿士!

          71.聽言:順從心意的話。

          72.誦言:忠告的言語。

          73.悖(bèi):違理。

          74.予:芮良夫自稱。

          75.飛蟲:指飛鳥。古人用“蟲”泛指一切動物,鳥為羽蟲,獸為毛蟲,龜為甲蟲,魚為鱗蟲,人為倮蟲。故稱虎為“大蟲”。

          76.既:已經(jīng)。陰:通“諳”,熟悉。

          77.赫:通“嚇”。

          78.罔極:無法則。

          79.職:主張。涼:涼薄。背:背叛。

          80.云:句中助詞?耍簞。

          81.回遹(yù):邪僻。

          82.用力:指用暴力。

          83.戾(lì):善。

          84.涼:通“諒”。涼言,諒直之言。

          85.雖曰匪予:曰,句中助詞。匪,同“誹”,誹謗。

          86.既:終。

          賞析:

          全詩十六章,前八章每章八句,刺厲王失政,好利而暴虐,以致民不聊生,故激起民怨;后八章每章六句,責同僚,然亦道出厲王用人不當,用人不當亦厲王之過失。故毛傳總言為刺厲王。

          首章以桑為比,桑本茂密,蔭蔽甚廣,因摘采至盡而剝落稀疏。比喻百姓下民,受剝奪之深,不勝其苦,故詩人哀民困已深,呼天而訴曰:“倬彼昊天,寧不我矜!币庵^:高明在上的蒼天啊,怎么不給我百姓以憐憫呢!詩意嚴肅,為全詩之主旨。

          次章至第四章,述禍亂之本,乃是緣于征役不息,民無安居之所。“四牡骙骙,旟旐有翩”,謂下民已苦于征役,故見王室之車馬旌旗,而痛心疾首曰:“亂生不夷,靡國不泯。民靡有黎,具禍以燼。”意思是說:亂子不平息國家就要滅亡,現(xiàn) 在民間黑發(fā)的丁壯已少,好比受了火災(zāi)很多人都成為灰燼了。國以民為本,民瘼深重,而國危矣。詩人對此情況,更大聲疾呼云:“於乎有哀,國步斯頻!”感嘆國運危蹙,必無長久之理,必致蹈危亡之禍。三章感嘆民窮財盡,而天不助我,人民無處可以安身,不知往何處為好,因而引起君子的深思。君子本無欲無求,捫心自問沒有爭權(quán)奪利之心,但念及國家前途,不免發(fā)出誰實為此禍根,至今仍為民之病害的浩嘆。四章感慨“我生不辰,逢天僤怒”!拔疑怀健,謂生不逢時。詩人之言如此,可見內(nèi)心殷憂之深。他從人民的角度出發(fā),痛感人民想安居,而從西到東,沒有能安居的處所。人民懷念故土故居,而故土故居都因征役不息不能免于禍亂。人民既受多種災(zāi)難的侵襲,更擔心外患侵凌,御侮極為迫切。天怒民怨,而國王不恤民瘼,不思改變國家的政治,因此詩人憂心如搗,為盼國王一悟而不可得深懷憂憤。僅此四章,已可見暴政害民,深重到何等程度。

          五章至八章,是詩人申述為國之道,再進忠言。五章首二句“為謀為毖,亂況斯削”,是說謀慮周到,做事慎重,禍亂的情況就可以削減。繼言“告爾憂恤,誨爾序爵”;是以老臣的口氣,誡教國王:必須憂恤國事,慎于授官拜爵,選用賢能。解救國家之急難,有如解救炎熱。解救炎熱,要用涼水,好比解救國家危難,必須任用賢良。詩人用“誰能執(zhí)熱,逝不以濯”等語,諄諄告誡,陳述利害,可謂語重心長,譬喻也很確當。六章七章,從愛護人民的觀點出發(fā),表明百姓都很善良,他們勤于稼穡,以耕種養(yǎng)活“力民代食”的人(“力民代食”指官府役使人民勞動,取其收獲養(yǎng)活自己)。因此官府要體恤民情,愛護人民,是為政的首要大事。六章“如彼遡風,亦孔之僾”,是說國王為政,不得人心,人民就如向著逆風,感到窒息喪氣。人民雖有進取之心,但征役過重,剝奪過多,他們必然會產(chǎn)生難于效力之感。七章敘天降災(zāi)害,禍亂頻仍,執(zhí)政者只知聚斂,沒有顧念人民認真救災(zāi)。由于為政昏亂,所以人民倍感痛苦。在詩中,詩人用人民的口氣,警示國王,一則曰:人怨則天怒,天降喪亂,將滅我所立之王;再則曰:降此蟊賊之蟲,莊稼都受到蟲害而失收,天災(zāi)正是天之懲戒。下曰“哀恫中國,具贅卒荒”,則是感念人民受災(zāi)痛苦,連綴的土地,都受災(zāi)荒蕪,而執(zhí)政者昏亂,沒有領(lǐng)導(dǎo)人民合力救災(zāi),因而也不能感念上天減輕災(zāi)難。

          詩的第八章再從用人的角度出發(fā),言人君有順理有不順理,用人有當有不當。賢明的國君明于治道,順情達理能認真考慮選用他的輔相。不順理的君王,則與之相反自以為是,把小人當作善良,因此使得人民迷惑而致發(fā)狂。

          以上八章是詩的前半,也是詩的主體,總說國家產(chǎn)生禍亂的原因,是由于厲王好貨暴政,不恤民瘼,不能用賢,不知納諫,以致民怨沸騰,而詩人有“誰生厲階,至今為!敝

          后八章責同僚之執(zhí)政者,不以善道規(guī)范自己,缺乏遠見,只知逢迎君王,加速了國家的危亡,更引起人民的'怨恨。詩人感慨小人當權(quán),也是厲王的過失,因而作成此詩,希望引起鑒戒。

          第九章以“瞻彼中林,甡甡其鹿”兩句起興。鹿之為物,性喜群居,相親相善。今同僚朋友,反而相譖,不能以善道相助,是不如中林之鹿。故詩人感慨“上無明君,下有惡俗”(朱熹《詩集傳》)而有“進退維谷”之嘆。

          第十章、十一章,用對比手法,指責執(zhí)政者缺乏遠見,他們阿諛取容,自鳴得意,他們存有畏忌之心,能進言而不進言,反覆瞻顧,于是賢者避退,不肖者進,于是人民慘遭荼毒而造成變亂。詩人指出執(zhí)政者倘為圣明之人,必能高瞻遠矚,明見百里,倘若執(zhí)政者是愚人,他們目光短淺,倒行逆施,做了壞事,反而狂妄欣喜。這是禍亂之由。詩人又說:“維此良人,弗求弗迪。維彼忍心,是顧是復(fù)!北砻髻t者不求名不爭位,忍心之不肖者,則與之相反,多方鉆營,唯名利是圖;國事如斯而國王不察,親小人,遠賢人,于是百姓難忍荼毒,禍亂生矣。

          第十二章、十三章以“大風有隧”起興,先言大風之行,必有其隧;君子與小人之行也是各有其道。大風行于空谷之中,君子所行的是善道,小人不順于理,則行于污垢之中。次言大風之行,既有其隧;貪人之行,亦必敗其類。征之事實,無有或爽。蓋厲王此時,用貪人榮夷公為政,榮公好專利,厲王悅之。芮良夫諫不聽,反遭忌恨。故詩中有“聽言則對,誦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敝Z?芍獏柾鯇τ诎⒄樂畛兴脑捳Z,就聽得進,進行對答,而聽到忠諫之言就不予理睬。不用善良的人,反以進獻忠言的人為狂悖,國家不能不危亡。

          第十四章慨嘆同僚朋友,專利斂財,虐民為政,不思翻然悔改,反而對盡忠的詩人進行威嚇,所以詩人再作告誡。詩人說:“嗟爾朋友,予豈不知而作,如彼飛蟲,時亦弋獲!币馑际钦f:可嘆你們這些同僚,我難道不知你們的所作所為?你們對國家有極大的危害,好比那些飛鳥,有時候也會被人捕獲,國家動亂危亡,你們也不會有好的下場。詩人如此警誡,可渭聲情俱歷?上Т溯呅∪耍瑹o動于衷,所以詩人在此章的結(jié)尾,以“既之陰女,反予來赫”作結(jié),再次警告這些人說:我已熟悉你們的底細,你們對我也無所施其威嚇了。

          在第十五章中,詩人繼第九至十四章指責執(zhí)政臣僚諸種劣跡之后,更縷陳人民之所以激成暴亂的原因,實為執(zhí)政者之咎,執(zhí)政者貪利斂財,推行暴政,導(dǎo)致民怨沸騰,民無安居之所,痛苦無處訴說,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怨恨官府,走邪僻之路。此章詩云:“民之罔極,職涼善背!敝赋鋈嗣裰允ナ欠菧蕜t,是因為官府執(zhí)政者推行苛政違背道理。“民之回遹,職競用力”。指出人民之所以走向邪僻,是由于官府執(zhí)政者尚力而不尚德。不僅如此,詩中還指出,執(zhí)政者做對人民不利的事,唯恐不得其勝(意謂極其殘酷)。譴責極為嚴正。詩人憂國之熱忱,同情人民之深切,于此可見!对娂瘋鳌匪Q此人此輩,即指助厲王為虐之榮夷公等,小人當權(quán),加速國家之危亡,誠足引為鑒誡。

          末章承前,言民之所以未得安定,是由于執(zhí)政者以盜寇的手段,對他們進行掠奪,所以他們也不得不為盜為寇。上為盜寇之行,民心不能安定。詩人又以“涼曰不可,覆背善詈”兩句,表示:我雖忠告你們,卻又不被你們接受,反而在背后詛咒我。最后歸結(jié)到作詩的緣由:“雖曰匪予,既作爾歌。”意謂:盡管你們誹謗我,我還是為你們作了這首歌,以促成你們的省悟。

          此詩既嘆百姓之困窮,又傷國事之昏亂;既探禍亂之根,又言救亂之道;既嘆生不逢時,又傷救世無力;既指斥國君之昏庸,又斥群僚不敢進言;既斥責小人亂國之行,又指斥王之不能用賢。詩中顯示出一種沉郁和憂傷的情調(diào)。

          從詩的語言來看,全詩語言樸直而多變化,直陳己意,不事雕飾而寄意深長。其中許多用語,至今還被引用,還具有活力。如“倬彼昊天,寧不我矜”,此呼天之詞也!皝y生不夷,靡國不泯”,此憂時之詞也!罢l生厲階,至今為梗”,此憤世之詞也!罢l能執(zhí)熱,逝不以濯”,此善譬之詞也!叭艘嘤醒裕M退維谷”,此言處世之詞也。古代語詞,雖至西周,尚未發(fā)展到完美的程度,所以詩中多用通假字來滿足表意的需要,有些詞語,甚至解說紛紜,難有確意,但根據(jù)詩的主旨,仔細思考,還是可以順理成章,得到合情合理的解說的,因為文字本是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高度的操縱文字能力。

          從表現(xiàn)手法來看,這首長詩,運用了比喻、反詰、襯托、夸張、對比等多種手法。

        桑柔原文翻譯及賞析3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宋代: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譯文

          田間小路邊桑樹柔軟的新枝上剛剛綻放出嫩芽,東面鄰居家養(yǎng)的蠶種已經(jīng)孵出了小蠶。平坦的山崗上長滿了細草,小黃牛在哞哞地叫,落日斜照春寒時節(jié)的樹林,樹枝間棲息著一只只烏鴉。

          青山遠遠近近,小路縱橫交錯,飄揚著青布酒旗那邊有一戶賣酒的人家。城里的桃鴉李鴉最是害怕風雨的摧殘,最明媚的春色,正是那溪邊盛開的蕎菜鴉。

          注釋

          鷓鴣天:小令詞調(diào), 雙片55字, 上片四句三平韻, 下片五句三平韻。唐人鄭嵎詩“春游雞鹿塞,家在鷓鴣天”,調(diào)名取于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驪歌一疊》。

          些:句末語助詞。

          平岡:平坦的小山坡。

          暮鴉:見王安石《題舫子》詩:“愛此江邊好,留連至日斜。眠分黃犢草,坐占白鷗沙。”這里隱括其句。

          青旗:賣酒的招牌。

          薺菜:二年生草本植物,鴉白色,莖葉嫩時可以吃。

          創(chuàng)作背景

          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冬,41歲的辛棄疾遭遇彈劾,隱居上饒。隨著退閑時間的推移,作者已經(jīng)習慣了鄉(xiāng)居生活的恬淡,漸漸把自己融入到淳樸的農(nóng)民人群之中,同時更加感到城市生活特別是官場生涯的紛擾和囂亂,這首詞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

          賞析

          這是一首歌詠江南農(nóng)村美好景色的詞,上闋寫近景,下闋寫遠景,借景抒情,流露出作者厭棄城市繁華,熱愛鄉(xiāng)野生活的情趣。作者在熟悉農(nóng)村生活的基礎(chǔ)上,為人們描繪出一幅清新、美麗的山鄉(xiāng)風景畫,反映了他陶醉于農(nóng)村優(yōu)美景色的心情。這首詞畫面優(yōu)美,情致盎然,意蘊深厚。

          上闋頭二句在描寫桑樹抽芽、蠶卵開始孵化時,用了一個“破”字非常傳神地寫出了桑葉在春風的催動下,逐漸萌發(fā)、膨脹,終于撐破了原來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捌啤弊植粌H有動態(tài),讓人感到桑芽萌發(fā)的力量和速度。第三句“平崗細草鳴黃犢 ”“平崗細草”和“黃犢”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黃犢在牛欄里關(guān)了一冬,當放牧在平坡上時被乍見春草,歡快無比 !傍Q”雖寫聲音,但可以讓人想見黃犢吃草時的悠閑,神態(tài)。

          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鴉”按說會構(gòu)成一片衰颯景象,但由于用了一個動詞“點”字,卻使情調(diào)發(fā)生了變化。“點”狀烏鴉或飛或棲,有如一團墨點,這是確切的寫實,早春的寒林沒有樹葉,所以黑色的烏鴉,在林中歷歷可見。作者卻是在欣賞一幅天然的圖畫。

          從表面看,這首詞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著上半片在寫景。這里下半片的寫景是不同于上半片的,是有波瀾的。首先它是推遠一層看,由平岡看到遠山,看到橫斜的路所通到的酒店,還由鄉(xiāng)村推遠到城里。“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看來很平常,全詞都在寫自然風景,只有這句才寫到人的活動,這樣就打破了一味寫景的單調(diào)。這是寫景詩的一個訣竅。盡管是在寫景,卻不能一味渲染景致,必須加入一些人的情調(diào),有人的活動,詩才顯得有生氣。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鴉”兩句是全詞的畫龍點睛,它又象是在寫景,又象是在發(fā)議論。這兩句決定了全詞的情調(diào)。如果單從頭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這首詞的情調(diào)是很愉快的。但詞人是一位忠義之士,處在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擄去了宋徽宗、宋欽宗二帝,還在節(jié)節(jié)進逼的情勢之下,他想圖恢復(fù),而南宋朝中大半是些昏憒無能,茍且偷安者,叫他一籌莫展,心里十分痛恨。就是這種心情成了他的許多詞的基本情調(diào)。這首詞實際上是愁苦之音。

          “斜日寒林點暮鴉”句已透露了一點消息,到了“桃李愁風雨”句便把大好錦繡河山竟然如此殘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現(xiàn)出來了。從前詩人詞人每逢有難言之隱,總是假托自然界事物,把它象征地說出來。辛詞凡是說到風雨打落春鴉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進逼的局面。這里的“城中桃李愁風雨”也是慨嘆南宋受金兵的欺侮。

          詞中用了反襯手法,反襯就是欲擒先縱。從愉快的景象說起,轉(zhuǎn)到悲苦的心境,這樣互相襯托,悲苦的就更顯得悲苦。前人談辛詞往往用“沉痛”兩字,他的沉痛就在這種地方。但是沉痛不等于失望,“春在溪頭薺菜鴉”句可以見出詞人對南宋偏安局面還寄托很大的希望。這希望是由詞人在村中看到的勞動人民從事農(nóng)桑的景象所引起的。上句說明“詩可以怨”(訴苦),下句說明“詩可以興”(鼓舞興起)。

        桑柔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桑柔

          [先秦]佚名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劉,瘼此下民。不殄心憂,倉兄填兮。倬彼昊天,寧不我矜?

          四牡骙骙,旟旐有翩。亂生不夷,靡國不泯。民靡有黎,具禍以燼。于乎有哀,國步斯頻。

          國步蔑資,天不我將。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君子實維,秉心無競。誰生厲階,至今為梗?

          憂心慇慇,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靡所定處。多我覯痻,孔棘我圉。

          為謀為毖,亂況斯削。告爾憂恤,誨爾序爵。誰能執(zhí)熱,逝不以濯?其何能淑,載胥及溺。

          如彼遡風,亦孔之僾。民有肅心,荓云不逮。好是稼穡,力民代食。稼穡維寶,代食維好?

          天降喪亂,滅我立王。降此蟊賊,稼穡卒癢。哀恫中國,具贅卒荒。靡有旅力,以念穹蒼。

          維此惠君,民人所瞻。秉心宣猶,考慎其相。維彼不順,自獨俾臧。自有肺腸,俾民卒狂。

          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譖,不胥以谷。人亦有言:進退維谷。

          維此圣人,瞻言百里。維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維此良人,弗求弗迪。維彼忍心,是顧是復(fù)。民之貪亂,寧為荼毒。

          大風有隧,有空大谷。維此良人,作為式谷。維彼不順,征以中垢。

          大風有隧,貪人敗類。聽言則對,誦言如醉。匪用其良,復(fù)俾我悖。

          嗟爾朋友,予豈不知而作。如彼飛蟲,時亦弋獲。既之陰女,反予來赫。

          民之罔極,職涼善背。為民不利,如云不克。民之回遹,職競用力。

          民之未戾,職盜為寇。涼曰不可,覆背善詈。雖曰匪予,既作爾歌!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茂密柔嫩青青桑,下有濃蔭好地方。桑葉采盡枝干禿,百姓受害難遮涼。愁思不絕心煩憂,失意凄涼久惆悵。老天光明高在上,怎不憐憫我驚惶。

          四馬駕車好強壯,旌旗迎風亂飄揚。社會動亂不太平,舉國不寧人心慌。百姓受難少壯丁,如受火災(zāi)盡遭殃。長長聲聲心悲哀,國運艱難太動蕩。

          國運艱難無錢糧,老天不肯來扶將。沒有歸宿無處住,哪兒定居可前往?君子總是在思索,持心不爭意志強。如此禍根誰引出?至今為害把人傷。

          心中憂愁真惻愴,思念故居和家鄉(xiāng)。生不逢時我真慘,遇上老天怒氣旺。從那西邊到東邊,無處安身最凄涼。遭遇災(zāi)禍受苦多,外患緊急在邊疆。

          謹慎謀劃覓良方,才能消除混亂狀。告訴你要體恤人,告訴你要用賢良。誰在解救炎熱時,不用冷水來沖涼?小人治國沒好事,大家受溺遭滅亡。

          好像就在逆風闖,唿吸困難口難張。百姓本有肅敬心,但卻無處獻力量。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事,百姓辛苦代耕養(yǎng)。耕種收獲國之寶,代耕之民最善良。

          天降禍亂與死亡,要滅我們所立王。降下害蟲食根節(jié),各種莊稼都遭殃。哀痛我們國中人,連綿土地受災(zāi)荒。沒有人來獻力量,哪能虔誠感上蒼。

          順應(yīng)人心好君王,百姓愛戴都瞻仰。操心國政善謀畫,考察慎選那輔相。不順人心壞君王,獨讓自己把福享。壞蛋自有壞肺腸,讓那國民都發(fā)狂。

          看那叢林蒼莽莽,鹿群嬉戲多歡暢。同僚朋友卻相讒,沒有誠心不善良。人們也有這些話,進退兩難真悲涼。

          惟這圣人眼明亮,目光遠大百里望。那種愚人真可笑,獨自高興太狂妄。不是我們不能說,為何顧忌心惶惶?

          惟有這人心善良,無所求取沒欲望。但是那人太忍心,變化反覆總無常。百姓如今似好亂,實因惡政苦難當。

          大風疾吹唿唿響,長長山谷真空曠。想這好人多善良,所作所為都高尚。想那壞人不順理,行為污穢真骯臟。

          大風疾吹唿唿響,貪利敗類有一幫。好聽的話就回答,聽到諍言裝醉樣。賢良之士不肯用,反而視我為?瘛

          朋友你啊可嗟傷,豈不知你裝模樣。好比那些高飛鳥,有時被射也落網(wǎng)。我已熟悉你底細,反來威嚇真愚妄。

          沒有準則民擾攘,因你背理善欺罔。盡做不利人民事,好像還嫌不理想。百姓要走邪僻路,因你施暴太橫強。

          百姓不安很恐慌,執(zhí)政為盜掠奪忙。誠懇勸告不聽從,背后反罵我荒唐。雖然遭受你誹謗,終究我要作歌唱。

          注釋

          菀(wǎn):茂盛的樣子。

          侯:維。旬:樹蔭遍布。

          劉:剝落稀疏,句意謂桑葉被采后,稀疏無葉。

          瘼(mò):病、害。

          殄(tiǎn):斷絕。

          倉(chuàng)兄(huàng):同“愴怳”,凄涼紛亂貌。填:通“陳”,長久。

          倬(zhuō)彼:即“倬倬”,光明而廣大貌。

          寧:何。不我矜:“不矜我”的倒文。矜,憐憫。

          骙(kuí)骙:馬奔馳不停貌。

          旟(yú)旐(zhào):畫有鷹隼、龜蛇的旗。有翩:翩翩,翻飛的樣子。

          夷:平。

          泯:亂。一說滅。

          黎:眾。

          具:通“俱”。燼:本指火燒后的灰燼,這里指人民遭遇戰(zhàn)禍,剩余無幾。

          于(wū)乎:嗚唿,哀痛之聲。

          國步:指國運。頻:危急。

          蔑:無。資:財。

          將:扶助!安晃覍ⅰ睘椤安粚⑽摇敝刮。

          疑:同“凝”,止疑,停息。

          云:發(fā)語詞。徂:往。

          維:借為“惟”,思。

          秉心:存心。無競:無爭。

          厲階:禍端。

          梗:災(zāi)害。

          慇(yīn)慇:心痛的樣子。

          土宇:土地、房屋。

          不辰:不時,指出生得不是時候。

          僤(dàn)怒:震怒。僤,大。

          覯:遇。痻(mín):災(zāi)難。

          棘:通“急”。圉(yù):邊疆。

          毖:謹慎

          斯:乃。削:減少

          爾:指周厲王及當時執(zhí)政大臣。

          序:次序。爵:官爵。

          執(zhí)熱:救熱。

          逝:發(fā)語詞。濯:洗。

          淑:善。

          載:乃。胥(xū):皆。

          遡(sù):逆。

          僾(ài):唿吸不暢的樣子。

          肅:肅敬。

          荓(pīng):使。不逮:不及。

          稼穡:這里指農(nóng)業(yè)勞動。

          力民:使人民出力勞動。代食:指官吏靠勞動者奉養(yǎng)。

          滅我立王:意謂滅我所立之王,指周厲王被國人流放于彘的事。

          蟊(máo)賊:蟊為食苗根的害蟲,賊為吃苗節(jié)的害蟲。指農(nóng)作物的病蟲害。

          卒:完全。癢:病

          恫(tòng):痛。

          贅:通“綴”,連屬。

          旅力:膂力。旅,同“膂”。

          念:感動。

          惠君:惠,順。順理的君主,稱惠君。

          宣猶:宣,明;猶,通“猷”。

          考慎:慎重考察。相:輔佐大臣。

          臧:善。

          自有肺腸:想法與眾不同,別具一副心肝。實指壞心腸。

          卒狂:全都狂惑迷亂。

          甡(shēn)甡:同“莘莘”,眾多之貌。

          譖(jiàn):通“僭”,相欺而不相信任。

          胥:相。谷:善。

          進退維谷:謂進退皆窮。維,是!肮取庇袃煞N解說,毛傳:“谷,窮也!薄蛾套哟呵铩分,叔向問晏子一節(jié),引詩“進退維谷”,謂“處兩難善全之事而處之皆善也”,訓(xùn)為“谷”,善也,與毛說不同。

          瞻:遠望。言:語助詞。百里:指有遠見。

          覆:反而。

          匪言不能:即“匪不能言”。

          胡:何。斯:這樣。

          迪:進。

          寧:乃。荼毒:荼指苦草,毒指毒蟲毒蛇之類。指毒害。

          有隧:隧,形容大風疾速吹動。一說訓(xùn)隧為道,謂風前進有其通道。

          征:往。中垢:指宮廷穢聞。中,指宮內(nèi)。

          貪人:貪財枉法的小人,指榮夷公之流!妒酚洝ぶ鼙炯o》:“厲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榮夷公,芮良夫諫不聽,卒以榮公為卿士!

          聽言:順從心意的話。

          誦言:忠告的言語。

          悖(bèi):違理。

          予:芮良夫自稱。

          飛蟲:指飛鳥。古人用“蟲”泛指一切動物,鳥為羽蟲,獸為毛蟲,龜為甲蟲,魚為鱗蟲,人為倮蟲。故稱虎為“大蟲”。

          既:已經(jīng)。陰:通“諳”,熟悉。

          赫:通“嚇”。

          罔極:無法則。

          職:主張。涼:涼薄。背:背叛。

          云:句中助詞?耍簞。

          回遹(yù):邪僻。

          用力:指用暴力。

          戾(lì):善。

          涼:通“諒”。涼言,諒直之言。

          雖曰匪予:曰,句中助詞。匪,同“誹”,誹謗。

          既:終。

          賞析:

          全詩十六章,前八章每章八句,刺厲王失政,好利而暴虐,以致民不聊生,故激起民怨;后八章每章六句,責同僚,然亦道出厲王用人不當,用人不當亦厲王之過失。故毛傳總言為刺厲王。

          首章以桑為比,桑本茂密,蔭蔽甚廣,因摘采至盡而剝落稀疏。比喻百姓下民,受剝奪之深,不勝其苦,故詩人哀民困已深,唿天而訴曰:“倬彼昊天,寧不我矜!币庵^:高明在上的蒼天啊,怎么不給我百姓以憐憫呢!詩意嚴肅,為全詩之主旨。

          次章至第四章,述禍亂之本,乃是緣于征役不息,民無安居之所!八哪刁Y骙,旟旐有翩”,謂下民已苦于征役,故見王室之車馬旌旗,而痛心疾首曰:“亂生不夷,靡國不泯。民靡有黎,具禍以燼!币馑际钦f:亂子不平息國家就要滅亡,現(xiàn)在民間黑發(fā)的丁壯已少,好比受了火災(zāi)很多人都成為灰燼了。國以民為本,民瘼深重,而國危矣。詩人對此情況,更大聲疾唿云:“于乎有哀,國步斯頻!”感嘆國運危蹙,必無長久之理,必致蹈危亡之禍。三章感嘆民窮財盡,而天不助我,人民無處可以安身,不知往何處為好,因而引起君子的深思。君子本無欲無求,捫心自問沒有爭權(quán)奪利之心,但念及國家前途,不免發(fā)出誰實為此禍根,至今仍為民之病害的浩嘆。四章感慨“我生不辰,逢天僤怒”!拔疑怀健保^生不逢時。詩人之言如此,可見內(nèi)心殷憂之深。他從人民的角度出發(fā),痛感人民想安居,而從西到東,沒有能安居的處所。人民懷念故土故居,而故土故居都因征役不息不能免于禍亂。人民既受多種災(zāi)難的侵襲,更擔心外患侵凌,御侮極為迫切。天怒民怨,而國王不恤民瘼,不思改變國家的政治,因此詩人憂心如搗,為盼國王一悟而不可得深懷憂憤。僅此四章,已可見暴政害民,深重到何等程度。

          五章至八章,是詩人申述為國之道,再進忠言。五章首二句“為謀為毖,亂況斯削”,是說謀慮周到,做事慎重,禍亂的情況就可以削減。繼言“告爾憂恤,誨爾序爵”;是以老臣的口氣,誡教國王:必須憂恤國事,慎于授官拜爵,選用賢能。解救國家之急難,有如解救炎熱。解救炎熱,要用涼水,好比解救國家危難,必須任用賢良。詩人用“誰能執(zhí)熱,逝不以濯”等語,諄諄告誡,陳述利害,可謂語重心長,譬喻也很確當。六章七章,從愛護人民的觀點出發(fā),表明百姓都很善良,他們勤于稼穡,以耕種養(yǎng)活“力民代食”的人(“力民代食”指官府役使人民勞動,取其收獲養(yǎng)活自己)。因此官府要體恤民情,愛護人民,是為政的首要大事。六章“如彼遡風,亦孔之僾”,是說國王為政,不得人心,人民就如向著逆風,感到窒息喪氣。人民雖有進取之心,但征役過重,剝奪過多,他們必然會產(chǎn)生難于效力之感。七章敘天降災(zāi)害,禍亂頻仍,執(zhí)政者只知聚斂,沒有顧念人民認真救災(zāi)。由于為政昏亂,所以人民倍感痛苦。在詩中,詩人用人民的口氣,警示國王,一則曰:人怨則天怒,天降喪亂,將滅我所立之王;再則曰:降此蟊賊之蟲,莊稼都受到蟲害而失收,天災(zāi)正是天之懲戒。下曰“哀恫中國,具贅卒荒”,則是感念人民受災(zāi)痛苦,連綴的土地,都受災(zāi)荒蕪,而執(zhí)政者昏亂,沒有領(lǐng)導(dǎo)人民合力救災(zāi),因而也不能感念上天減輕災(zāi)難。

          詩的第八章再從用人的角度出發(fā),言人君有順理有不順理,用人有當有不當。賢明的國君明于治道,順情達理能認真考慮選用他的輔相。不順理的君王,則與之相反自以為是,把小人當作善良,因此使得人民迷惑而致發(fā)狂。

          以上八章是詩的前半,也是詩的主體,總說國家產(chǎn)生禍亂的原因,是由于厲王好貨暴政,不恤民瘼,不能用賢,不知納諫,以致民怨沸騰,而詩人有“誰生厲階,至今為!敝

          后八章責同僚之執(zhí)政者,不以善道規(guī)范自己,缺乏遠見,只知逢迎君王,加速了國家的危亡,更引起人民的怨恨。詩人感慨小人當權(quán),也是厲王的過失,因而作成此詩,希望引起鑒戒。

          第九章以“瞻彼中林,甡甡其鹿”兩句起興。鹿之為物,性喜群居,相親相善。今同僚朋友,反而相譖,不能以善道相助,是不如中林之鹿。故詩人感慨“上無明君,下有惡俗”(朱熹《詩集傳》)而有“進退維谷”之嘆。

          第十章、十一章,用對比手法,指責執(zhí)政者缺乏遠見,他們阿諛取容,自鳴得意,他們存有畏忌之心,能進言而不進言,反覆瞻顧,于是賢者避退,不肖者進,于是人民慘遭荼毒而造成變亂。詩人指出執(zhí)政者倘為圣明之人,必能高瞻遠矚,明見百里,倘若執(zhí)政者是愚人,他們目光短淺,倒行逆施,做了壞事,反而狂妄欣喜。這是禍亂之由。詩人又說:“維此良人,弗求弗迪。維彼忍心,是顧是復(fù)!北砻髻t者不求名不爭位,忍心之不肖者,則與之相反,多方鉆營,唯名利是圖;國事如斯而國王不察,親小人,遠賢人,于是百姓難忍荼毒,禍亂生矣。

          第十二章、十三章以“大風有隧”起興,先言大風之行,必有其隧;君子與小人之行也是各有其道。大風行于空谷之中,君子所行的是善道,小人不順于理,則行于污垢之中。次言大風之行,既有其隧;貪人之行,亦必敗其類。征之事實,無有或爽。蓋厲王此時,用貪人榮夷公為政,榮公好專利,厲王悅之。芮良夫諫不聽,反遭忌恨。故詩中有“聽言則對,誦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敝Z?芍獏柾鯇τ诎⒄樂畛兴脑捳Z,就聽得進,進行對答,而聽到忠諫之言就不予理睬。不用善良的人,反以進獻忠言的人為狂悖,國家不能不危亡。

          第十四章慨嘆同僚朋友,專利斂財,虐民為政,不思翻然悔改,反而對盡忠的詩人進行威嚇,所以詩人再作告誡。詩人說:“嗟爾朋友,予豈不知而作,如彼飛蟲,時亦弋獲。”意思是說:可嘆你們這些同僚,我難道不知你們的所作所為?你們對國家有極大的危害,好比那些飛鳥,有時候也會被人捕獲,國家動亂危亡,你們也不會有好的下場。詩人如此警誡,可渭聲情俱歷?上Т溯呅∪,無動于衷,所以詩人在此章的結(jié)尾,以“既之陰女,反予來赫”作結(jié),再次警告這些人說:我已熟悉你們的底細,你們對我也無所施其威嚇了。

          在第十五章中,詩人繼第九至十四章指責執(zhí)政臣僚諸種劣跡之后,更縷陳人民之所以激成暴亂的原因,實為執(zhí)政者之咎,執(zhí)政者貪利斂財,推行暴政,導(dǎo)致民怨沸騰,民無安居之所,痛苦無處訴說,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怨恨官府,走邪僻之路。此章詩云:“民之罔極,職涼善背。”指出人民之所以失去是非準則,是因為官府執(zhí)政者推行苛政違背道理!懊裰剡y,職競用力”。指出人民之所以走向邪僻,是由于官府執(zhí)政者尚力而不尚德。不僅如此,詩中還指出,執(zhí)政者做對人民不利的事,唯恐不得其勝(意謂極其殘酷)。譴責極為嚴正。詩人憂國之熱忱,同情人民之深切,于此可見!对娂瘋鳌匪Q此人此輩,即指助厲王為虐之榮夷公等,小人當權(quán),加速國家之危亡,誠足引為鑒誡。

          末章承前,言民之所以未得安定,是由于執(zhí)政者以盜寇的手段,對他們進行掠奪,所以他們也不得不為盜為寇。上為盜寇之行,民心不能安定。詩人又以“涼曰不可,覆背善詈”兩句,表示:我雖忠告你們,卻又不被你們接受,反而在背后詛咒我。最后歸結(jié)到作詩的緣由:“雖曰匪予,既作爾歌!币庵^:盡管你們誹謗我,我還是為你們作了這首歌,以促成你們的省悟。

          此詩既嘆百姓之困窮,又傷國事之昏亂;既探禍亂之根,又言救亂之道;既嘆生不逢時,又傷救世無力;既指斥國君之昏庸,又斥群僚不敢進言;既斥責小人亂國之行,又指斥王之不能用賢。詩中顯示出一種沉郁和憂傷的情調(diào)。

          從詩的語言來看,全詩語言樸直而多變化,直陳己意,不事雕飾而寄意深長。其中許多用語,至今還被引用,還具有活力。如“倬彼昊天,寧不我矜”,此唿天之詞也。“亂生不夷,靡國不泯”,此憂時之詞也。“誰生厲階,至今為梗”,此憤世之詞也!罢l能執(zhí)熱,逝不以濯”,此善譬之詞也!叭艘嘤醒,進退維谷”,此言處世之詞也。古代語詞,雖至西周,尚未發(fā)展到完美的程度,所以詩中多用通假字來滿足表意的需要,有些詞語,甚至解說紛紜,難有確意,但根據(jù)詩的主旨,仔細思考,還是可以順理成章,得到合情合理的解說的,因為文字本是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高度的操縱文字能力。

          從表現(xiàn)手法來看,這首長詩,運用了比喻、反詰、襯托、夸張、對比等多種手法。

        【桑柔原文翻譯及賞析4篇】相關(guān)文章:

        《桑茶坑道中》原文、翻譯及賞析02-01

        《桑扈》原文及賞析08-16

        旅次朔方/渡桑干原文賞析及翻譯01-21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辛棄疾原文、翻譯10-16

        《豐》原文、翻譯及賞析02-03

        《登高》原文、翻譯及賞析02-01

        《行宮》原文、翻譯及賞析01-31

        賣炭翁原文翻譯及賞析01-29

        國殤原文翻譯及賞析01-28

        春宵原文翻譯及賞析01-2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