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04-07 17:35:13 古籍 我要投稿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集合15篇)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1

          鷓鴣天·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yīng)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翻譯

          此花淺黃而清幽,形貌溫順又嬌羞。性情蕭疏遠離塵世,它的濃香卻久久存留。無須用淺綠或大紅的色相去招搖炫弄,它本來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遲開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裝有華麗護欄的花園里,它在中秋的應(yīng)時花木中無雙無儔!峨x騷》里,為何巖桂不被收?大詩人屈原啊,可真叫無情無義,在寫到諸多花木的《離騷》里,為何巖桂不被收?

          注釋

          “畫闌”句:化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畫欄桂樹懸秋香”之句意,謂桂花為中秋時節(jié)首屈一指的花木。騷人、

          楚人:均指屈原。

          可煞:疑問詞,猶可是。

          情思:情意。

          何事:為何。

          賞析二

          詠物詩詞一般以詠物抒情為主,絕少議論。李清照的這首詠桂詞一反傳統(tǒng),以議論入詞,又托物抒懷。詠物既不乏形象,議論也能充滿詩意,堪稱別開生面!鞍档p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倍潭淌淖謪s形神兼?zhèn)洌瑢懗隽斯鸹ǖ莫毺仫L韻。

          上句重在賦“色”,兼及體性;下句重在詠懷,突出“香”字。據(jù)有關(guān)記載,桂樹花白者名銀桂,黃者名金桂,紅者為丹桂。它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類為林,間無雜樹。又秋天開花者為多,其花香味濃郁。色黃而冠之以“輕”,再加上“暗淡”二字,說明她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澤和秾艷嬌媚的顏色取悅于人。雖色淡光暗,卻秉性溫雅柔和,像一位恬靜的淑女,自有其獨特的動人風韻。令人愛慕不已。她又情懷疏淡,遠跡深山,惟將濃郁的芳香常飄人間,猶如一位隱居的君子,以其高尚的德行情操,贏得了世人的敬佩。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形神兼?zhèn)涞貙懗隽斯鸹ǖ莫毺仫L韻。她的顏色并不艷麗,“暗淡輕黃”,與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遜色得多。她的社會聲望也很一般,“情疏跡遠”,并沒有得到什么榮耀和寵幸,更不會有人給她熱捧恭維。但是她的體性溫柔,香留天地之間。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睆倪@兩句起直至歇拍,都是以議論的方式行文。這兩句是議論的第一層;ó斎皇且约t為美的。至于碧牡丹、綠萼梅之類,那就更為名貴了。這些都是桂花沒有具備的。但是作者認為,內(nèi)在美,比外在美更為重要。“何須”二字,把各種名花一筆蕩開,突出了色淡香濃、跡遠品高的桂花,斷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yīng)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這是議論的第二層。梅花既有妍麗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開的高潔的內(nèi)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認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內(nèi)外之美。但是這兩種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嘆不如,都產(chǎn)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經(jīng)過這樣的比較抑揚,桂花的定位就很清楚了。所以作者論定:桂花是眾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边@是議論的第三層!膀}人”,指屈原。屈原在《離騷》中,用褒揚之筆,列舉了各種各樣的香草名花,以比況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沒有提到桂花。所以作者抱怨他“可煞無情思”。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所共同景仰的,這也包括作者李清照在內(nèi)。對這位先賢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對桂花的珍重。

          李清照的這首詠物詞詠物而不滯于物。草間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襯,或評騭古人,從多層次的議論中,形象地展現(xiàn)了她那超塵脫俗的'美學觀點和對桂花由衷的贊美和崇敬。桂花貌不出眾,色不誘人,但卻“暗淡輕黃”、“情疏跡遠”而又馥香自芳,這正是詞人品格的寫照。這首詞顯示了詞人卓爾不群的審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賞析一

          這首《鷓鴣天》詞是一篇盛贊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詞中,詠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為第一流者還僅此一篇。它與《攤破浣溪沙》同為作者與丈夫居住青州時的作品。

          作為供觀賞的花卉,艷麗的色彩是惹人喜愛的一個重要原因。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點來寫的。“暗淡輕黃體性柔”,“暗”“淡”“輕”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黃、淡黃、輕黃!绑w性柔”說這種花的花身和性質(zhì)。

          “情疏跡遠只香留!边@種樹多生于深山中,宋之問詩:“為問山東桂,無人何自芳!崩畎自姡骸鞍仓仙焦,綠葉垂芳根!彼詫θ藖碚f是跡遠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卻不因此而有所減少。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弊髡咭詾椋瑴\碧、深紅在諸顏色中堪稱美妙,然而,這些美妙的顏色,對于桂花來說,卻是無須添加的。因為它濃郁的香氣,溫雅的體性已足使她成為第一流的名花,顏色淡一點又有什么要緊呢?

          上片圍繞“色”與“香”的矛盾展開形象化的議論,生動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美學觀點。對于“花”這個具體的審美對象來說,“色”屬于外在美的范疇,“味”屬于內(nèi)在美的范疇,作者以為色淡味香的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足見作者對于內(nèi)在美是很推崇的。

          下片的“梅定妒,菊應(yīng)羞,畫欄開處冠中秋”,是緊承上一片的意思寫的。梅花,雖然開在早春,開在百花之前,而且姿容秀麗,儀態(tài)萬千。但是,面對著“暗淡輕黃體性柔”的桂花,她卻不能不生嫉妒之意;菊花,雖然開在深秋,獨放百花之后,而且清雅秀美,幽香襲人,但面對著“情疏跡遠只香留”的桂花,她也不能不掩飾羞愧之容。于是,正值中秋八月開放的桂花便理所當然地成為花中之冠了。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薄膀}人”指的是屈原。屈原的《離騷》上多載草木名稱,獨獨不見桂花。宋代的陳與義在《清平樂·詠桂》中說:“楚人未識孤妍,《離騷》遺恨千年!币馑己痛嗽~大體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離騷》為憾事,以為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緣故。

          就全篇來說,這首詞的筆法是很巧妙的。全詞自始至終都象是為桂花鳴不平,實際上是在抒發(fā)自己的幽怨之情。

          詞中正面描寫桂花的,只有開頭兩句。僅此兩句便把桂花的顏色、光澤、性格、韻味都寫盡了,為后面替桂花“鳴冤”、“正名”做好了鋪墊。

          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為第一流的花朵,是因為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內(nèi)在美,十分欣賞桂花的色淡味香,體性溫雅。所謂“何須淺碧深紅色”,言外之意是,只要味香性柔,無須淺碧深紅;如果徒有“淺碧深紅”便不能列為花中第一流。為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讓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其實,作者的詠梅、詠菊之作是不少的,這兩種花,論顏色,論風韻,確實不在桂花之下,她們的“妒”和“羞”恐怕還是因為她們沒有桂花那樣濃郁的芳香吧?最后,作者更直接談及詠桂與情思的關(guān)系,她以非凡的藝術(shù)家的膽量和勇氣指責屈原的當年不收桂花入《離騷》是“情思”不夠的緣故。至此,作者既為桂花“正”了“名”,又抒發(fā)了自己的一懷幽情。實際上,那“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視塵俗,亂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寫照。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作于公元1101年(建中靖國)之后,作者與丈夫趙明誠居住在青州之時。由于北宋末年黨爭的牽累,李清照的公公趙挺之死后,她曾隨丈夫屏居鄉(xiāng)里約一年之久。他們攻讀而忘名,自樂而遠利,雙雙沉醉于美好、和諧的藝術(shù)天地中。此詞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2

          鷓鴣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賞析

          此詞系作者從京師返回洛陽后所作,故題為“西都作”。該詞是北宋末年膾炙人口的一首小令,曾風行汴洛。詞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視侯王”的山水郎自居,這是有深意的。據(jù)《宋史·文苑傳》記載,他“志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年間,欽宗召他至京師,欲授以學官,他固辭道:“麋鹿之性,自樂閑曠,爵祿非所愿也。”終究拂衣還山。這首《鷓鴣天》,可以說是他前期詞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態(tài)度和襟懷抱負的集中反映。

          上片主要寫作者在洛陽時縱情于山水,豪放不羈的生活。首句以“山水郎”自居,寫自己熱愛山水乃出于天性。直抒自己的生活理想,他不喜塵世,流連山水。接下來“天教分付與疏狂”則聲稱自己懶散的生活方式和狂放的性格特征亦屬天賦,因而無法改變。這兩句充分表現(xiàn)出了詞人的性格特征,坦蕩直爽,豪氣四溢。 “曾批給雨”二句以天意抒懷抱,透露出作者遠避俗世,怡然自得的心理。這二句充滿了浪漫的精神,富于神奇的幻想,不僅對首句進行了絕妙而風趣的解釋,而且透露了他對大自然的.由衷熱愛和對世俗發(fā)自內(nèi)心的鄙棄。

          下片用巧妙的方法表現(xiàn)作者賽神仙的淡泊胸懷!霸娙f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寫作者詩思的豐富,酒量的很大,隱逸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都表現(xiàn)為對詩與酒的鐘情。面對“侯王”幾曾看過,凸顯詞人對功名富貴的鄙夷,面對王侯的傲骨錚錚。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這二句表現(xiàn)出作者不愿意返回京城官場,只想縱詩飲酒,與山水為伴,隱逸歸老。玉樓金闕,本是人人羨慕向往的榮華富貴,但詞人用一“慵”字,十分準確地表現(xiàn)了自己鄙薄名利的態(tài)度,相反對于“插梅花醉洛陽”的生活卻十分欣賞留戀,體現(xiàn)名士的清高、名士的風流,“梅花”是高潔的象征,這里意在言詞人的品性高潔。將高潔與疏狂的品性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表現(xiàn)出不愿與污濁的社會同流合污的狂放。

          全詞清雋婉麗,自然流暢,前后呼應(yīng),章法謹嚴,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蔑視權(quán)貴、傲視王侯、瀟灑狂放的性格特征。

          此詞體現(xiàn)了詞人鄙夷權(quán)貴、傲視王侯的風骨,讀來令人感佩。無論從內(nèi)容或藝術(shù)言之,這首詞都堪稱朱詞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首“天資曠遠”,婉麗流暢的小令。全詞清雋諧婉,自然流暢,而且前后呼應(yīng),章法謹嚴。上片第一句“天教懶慢帶疏狂”,下片的“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和“且插梅花醉洛陽”,表現(xiàn)了詞人的瀟灑、狂放和卓爾不群,照應(yīng)了“疏狂”:“玉樓金闕慵歸去”則照應(yīng)了“懶慢”。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是天宮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教我這樣的狂放不羈。曾多次批過支配風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

          我自由自在,吟詩萬首不為過,喝酒千杯不會醉,王侯將相,我何曾放在眼里?就算是在華麗的天宮里做官,我也懶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陽城中。

          注釋

          清都山水郎:在天上掌管山水的官員。清都,指與紅塵相對的仙境。

          疏狂:狂放,不受禮法約束。

          支風券:支配風雨的手令。

          章:寫給帝王的奏章

          觴(shāng):酒器

          玉樓金闕慵(yōng)歸去:不愿到那瓊樓玉宇之中,表示作者不愿到朝廷里做官。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是詞人早年從京師返回洛陽后所作,故題為“西都作”,體現(xiàn)了詞人早年淡泊情致。年輕時期,他一直隱居在洛陽的山水之間,過著神仙般逍遙快活的生活。這首《鷓鴣天》,可以說是他前期詞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態(tài)度和襟懷抱負的集中反映。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3

          鷓鴣天·西都作 宋朝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鷓鴣天·西都作》譯文

          我是天宮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教我這樣的狂放不羈。曾多次批過支配風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

          我自由自在,吟詩萬首不為過,喝酒千杯不會醉,王侯將相,我何曾放在眼里?就算是在華麗的天宮里做官,我也懶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陽城中。

          《鷓鴣天·西都作》注釋

          清都山水郎:在天上掌管山水的官員。清都,指與紅塵相對的仙境。

          疏狂:狂放,不受禮法約束。

          支風券:支配風雨的手令。

          章:寫給帝王的奏章

          觴(shāng):酒器

          玉樓金闕慵(yōng)歸去:不愿到那瓊樓玉宇之中,表示作者不愿到朝廷里做官。

          《鷓鴣天·西都作》賞析

          此詞系作者從京師返回洛陽后所作,故題為“西都作”。該詞是北宋末”膾炙人口的一首小令,曾風行汴洛。詞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視侯王”的山水郎自居,這是有深意的。據(jù)《宋史·文苑傳》記載,他“志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于野之望”,靖康”間,欽宗召他至京師,欲授以學官,他固辭道:“麋鹿之性,自樂閑曠,爵祿非所愿也!苯K究拂衣還山。這首《鷓鴣天》,可以說是他前期詞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態(tài)度和襟懷抱負的集中反映。

          上片主要寫作者在洛陽時縱情于山水,豪放不羈的生活。首句以“山水郎”自居,寫自己熱愛山水乃世于天性。直抒自己的生活理想,他不喜塵世,流連山水。接下來“天教分付與疏狂”則聲稱自己懶散的生活方式和狂放的性格特征亦屬天賦,因而無法改變。這兩句充分表現(xiàn)世了詞人的性格特征,坦蕩直爽,豪氣四溢。 “曾批給雨”二句以天意抒懷抱,透露世作者遠避俗世,怡的.自得的心理。這二句充滿了浪漫的精神,富于神奇的幻想,不僅對首句進行了絕妙而風趣的解釋,而且透露了他對大自的的由衷熱愛和對世俗發(fā)自內(nèi)心的鄙棄。

          下片用巧妙的方法表現(xiàn)作者賽神仙的淡泊胸懷!霸娙f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寫作者詩思的豐富,酒量的很大,隱逸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都表現(xiàn)為對詩與酒的鐘情。態(tài)對“侯王”幾曾看過,凸顯詞人對功名富貴的鄙夷,態(tài)對王侯的傲骨錚錚。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這二句表現(xiàn)世作者不愿意返回京城官場,只想縱詩飲酒,與山水為伴,隱逸歸老。玉樓金闕,本是人人羨慕向往的榮華富貴,但詞人用一“慵”字,十分準確地表現(xiàn)了自己鄙薄名利的態(tài)度,相反對于“插梅花醉洛陽”的生活卻十分欣賞留戀,體現(xiàn)名士的清高、名士的風流,“梅花”是高潔的象征,這里意在言詞人的品性高潔。將高潔與疏狂的品性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表現(xiàn)世不愿與污濁的社會同流合污的狂放。

          全詞清雋婉麗,自的流暢,前后呼應(yīng),章法謹嚴,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蔑視權(quán)貴、傲視王侯、瀟灑狂放的性格特征。

          此詞體現(xiàn)了詞人鄙夷權(quán)貴、傲視王侯的風骨,讀來令人感佩。無論從內(nèi)容或藝術(shù)言之,這首詞都堪稱朱詞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首“天資曠遠”,婉麗流暢的小令。全詞清雋諧婉,自的流暢,而且前后呼應(yīng),章法謹嚴。上片第一句“天教懶慢帶疏狂”,下片的“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和“且插梅花醉洛陽”,表現(xiàn)了詞人的瀟灑、狂放和卓爾不群,照應(yīng)了“疏狂”:“玉樓金闕慵歸去”則照應(yīng)了“懶慢”。

          《鷓鴣天·西都作》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是詞人早年從京師返回洛陽后所作,故題為“西都作”,體現(xiàn)了詞人早年淡泊情致。年輕時期,他一直隱居在洛陽的山水之間,過著神仙般逍遙快活的生活。這首《鷓鴣天》,可以說是他前期詞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態(tài)度和襟懷抱負的集中反映。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4

          鎮(zhèn)日無心掃黛眉,臨行愁見理征衣。

          尊前只恐傷郎意,閣淚汪汪不敢垂。

          停寶馬,捧瑤卮,相斟相勸忍分離?不如飲待奴先醉,圖得不知郎去時。

          譯文

          整日沒有心思去描眉梳妝打扮,我愁容滿面地看著心上人打點行裝。餞別的宴席上擔心破壞了你的心情,雙眼蓄滿淚水不敢落下來。

          為君捧杯餞行,相斟相勸又怎么忍心分離呢?不如讓我先喝醉了,只希望我醉得不知道你是何時離我而去的。

          注釋

          鎮(zhèn)日:整日,成天。掃黛眉:畫眉,意即化妝。

          閣淚:含著眼淚。

          瑤卮(zhī):玉制的酒器,用做酒器的美稱。

          賞析

          本詞是一首送別詞。寫一位女子與愛人分別時的打情愁緒。起首一句,寫女子在愛人打別之前無精打采的神情。她整天百無聊賴,連黛眉也不掃了,可見心情確實糟糕透了。古代有“女為悅已者容”之說!对娊(jīng)》中也有“了伯之東,首如琶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的詩句。這里的女主人公既有為愛人要己門遠行,沒有心情去化妝之意,也寓有今后沒有愛人的欣賞,不必化妝之意。了己沒有心情化妝也就罷了,她甚至一見愛人打點行裝就產(chǎn)生了無限愁緒,可見兩人之間依戀之情是多么深厚。這里的“愁見”一詞的運用也恰到好處,與“愁看”是有意識、尚可接受的情形不同!俺钜姟眲t有情緒突然觸發(fā),沒有思想準備之意。同時也說明了她雖然知道愛人即將己發(fā),但對于何時理征衣卻還沒來得及想過,這也表觀了女子在打別突然到來之時的種種驚愕和惘然。“愁見”對應(yīng)前句“無心”,意思上則深入一層。雖然分別在即,心存難舍和不忍,然而又唯恐對方傷心,便竭力控制了己的情緒,以至于餞別的宴席上,女子雖然難受得兩眼是淚,卻不敢讓了已的淚泉涌流己來。“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唐杜牧《贈別》)可見別情之凄婉厚重。

          下闋寫停下車馬、把酒相別的情景。送別前“相不相勸”,一語道破送別前女子心情的煎熬,表面的.平靜和內(nèi)心隱伏的痛苦相對比。此處“相”是相互之意,說明二人情深意厚.有依依惜別的傷心之情。“忍分打”的“忍”字具有雙重含義。一方面是“不忍”,即內(nèi)心不忍分打;另一方面又是必須“忍”,即強忍住痛苦,以免對方過分感傷。結(jié)尾兩句是女子深摯婉曲的內(nèi)心獨白,構(gòu)思奇特,最為警策。前面寫了己強忍著眼淚想寬解心上人,但感情的了控總有個限度,說不定到分手時還會傷心流淚,情難了已。與其見證分別場面的種種痛苦情狀,倒不如索性醉倒夢鄉(xiāng),不見打別不見淚,或許對于雙方求說更好些。這兩句同把女主人公的款款深情抒寫得深沉含蓄、感人肺腑。前面的傷感情意至此已全面爆發(fā)。在全篇蓄勢已足的情況下,正話反說,使得所有醞釀已久的情緒得到激發(fā)。以此收尾,也給人以含思不盡之況味。

          全詞語淺情深,深婉曲折,凄美靈動,誠為早期送別詞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5

          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飲更何成。三杯漸覺紛華遠,一斗都澆塊磊平。

          醒復(fù)醉,醉還醒。靈均憔悴可憐生!峨x騷》讀殺渾無味,好個詩家阮步兵!

          翻譯

          只追求世間的功名利祿而不近酒的人,就算他不喝酒,也未必能有什么成就!我喝了三杯后,漸漸地就覺得遠離了塵世;喝光了一斗,更覺得把心頭的不平都給澆沒了!

          我酒醒了又喝醉,喝醉了卻又醒。屈原說自己“眾人皆醉我獨醒”,可真讓人覺得憔悴可憐!他的《離騷》,讀來讀去也沒什么意思,還是像愛酒的詩人阮籍那樣痛飲美酒圖一醉,才算是最好!

          注釋

          情:人情,指好飲乃人之常情。

          紛華:紛擾的塵世浮華。

          塊磊:即城壘,胸中的抑郁不平。

          靈均:屈原的字。

          讀殺:讀完。

          阮步兵:魏晉之間的著名詩人。

          賞析

          這是一首借酒澆愁感慨激憤的小詞,蓋作于金源滅亡前后。當時,元好問作為金源孤臣孽子,鼎鑊馀生,棲遲零落,滿腹悲憤,無以自吐,不得不借酒澆愁,在醉鄉(xiāng)中求得片刻排解。這首詞就是在這種背景和心境下產(chǎn)生的。

          詞的上片四句,表述了兩層意思。前兩句以議論起筆,為一層,是說只近浮名而不飲酒,也未必有其成就!案∶奔刺撁嘀腹γ麡s祿。元好問在金亡前后,憂國憂民,悲憤填膺,既無力挽狂瀾于既倒,乃盡棄“浮名”,沉湎面于醉鄉(xiāng)。其《飲酒詩》說:“去古日已遠,百偽無一真。獨馀醉鄉(xiāng)地,中有羲皇淳。圣教難為功,乃見酒力神!薄逗箫嬀啤吩娪终f:“酒中有勝地,名流所同歸。人若不解飲,俗病從何醫(yī)”,因而稱酒為“天生至神物”。此詞上片第二層意思,便是對酒的'功效的贊頌:“三杯漸覺紛華遠,一斗都澆塊磊平!薄凹娙A”,指世俗紅塵。詞人說,三杯之后,便覺遠離塵世。然后再用“一斗”句遞進一層,強表現(xiàn)酒的作用和自己對酒的需要!皦K磊”,指郁結(jié)于胸中的悲憤、愁悶。詞人說,用這種特大的酒杯盛酒,全部“澆”入胸中,才能使胸中的郁憤平復(fù),也就是說,在大醉之后,才能暫時忘憂,而求得解脫。詞人就是要在這種“醒復(fù)醉,醉還醒”即不斷澆著酒的情況下,才能在那個世上生存!办`均”以下三句,將屈原對比,就醉與醒,飲與不飲立意,從而將滿腹悲憤,更轉(zhuǎn)深一層!办`均”即屈原;“憔悴”、“可憐”,暗扣上片“且看”句意!冻o。漁父》說,“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但屈原卻不去飲酒,仍是“眾人皆醉我獨醒”。以其獨醒,悲憤太深,以致憔悴可憐。這里詞人對屈原顯然也是同情的,但對其雖獨醒而無成,反而落得憔悴可憐,則略有薄責之意。

          因而對其《離騷》,盡管“讀殺”,也總覺得全然無味了。“渾無味”,并非真的指斥《離騷》無味,而是因其太清醒、太悲憤,在詞人極其悲痛的情況下,這樣的作品讀來只能引起更大的悲憤;而詞人的目的,不是借《離騷》以寄悲憤,而是要從悲憤中解脫出來,這個目的,是“讀殺”《離騷》也不能達到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所以只有飲酒了(像阮步兵那樣)。以“好個詩家”獨贊阮步兵,顯然,詞人在屈阮對比亦即醒醉對比之中,決然選中了后者,詞人也走了阮步兵的道路。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首借酒澆愁、感慨激憤的小詞,蓋作于金滅亡前后。當時,元好問作為金孤臣孽子,鼎鑊余生,棲遲零落,滿腹悲憤,無以自吐,不得不借酒澆愁,在醉鄉(xiāng)中求得片刻排解。這首詞就是在這種背景和心境下產(chǎn)生的。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6

          鷓鴣天·一夜冰澌滿玉壺

          宋代:石孝友

          一夜冰澌滿玉壺。五更喜氣動洪爐。門前桃李知麟集,庭下芝蘭看鯉趨。

          泉脈動,草心蘇。日長添得繡工夫。試詢補袞彌縫手,真?zhèn)曾添一線無。

          譯文:

          一夜冰澌滿玉壺。五更喜氣動洪爐。門前桃李知麟集,庭下芝蘭看鯉趨。

          泉脈動,草心蘇。日長添得繡工夫。試詢補袞彌縫手,真?zhèn)曾添一線無。

          注釋:

          一夜冰澌(sī)滿玉壺。五更喜氣動洪爐。門前桃李知麟集,庭下芝蘭看鯉趨(qū)。

          冰澌:冰消溶。洪爐:大爐。喻天地造化之功!伴T前”句:“桃李”指生徒。麟集:言人材薈萃。“庭下”句:“芝蘭”喻兄弟子侄。

          泉脈動,草心蘇。日長添得繡工夫。試詢補袞(gǔn)彌縫手,真?zhèn)曾添一線無。

          添一線:冬至后白晝漸長,古有“吃了冬至面,一日添一線”之諺。

          賞析:

          這首小詞作于冬至前一日。特意臚列佳氣,謳歌鼎盛。雖使事用典稍覺板重,畢竟典麗工整,氣度自在。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7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宋代: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譯文

          田間小路邊桑樹柔軟的新枝上剛剛綻放出嫩芽,東面鄰居家養(yǎng)的蠶種已經(jīng)孵出了小蠶。平坦的山崗上長滿了細草,小黃牛在哞哞地叫,落日斜照春寒時節(jié)的樹林,樹枝間棲息著一只只烏鴉。

          青山遠遠近近,小路縱橫交錯,飄揚著青布酒旗那邊有一戶賣酒的人家。城里的桃鴉李鴉最是害怕風雨的摧殘,最明媚的春色,正是那溪邊盛開的蕎菜鴉。

          注釋

          鷓鴣天:小令詞調(diào), 雙片55字, 上片四句三平韻, 下片五句三平韻。唐人鄭嵎詩“春游雞鹿塞,家在鷓鴣天”,調(diào)名取于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驪歌一疊》。

          些:句末語助詞。

          平岡:平坦的小山坡。

          暮鴉:見王安石《題舫子》詩:“愛此江邊好,留連至日斜。眠分黃犢草,坐占白鷗沙!边@里隱括其句。

          青旗:賣酒的招牌。

          薺菜:二年生草本植物,鴉白色,莖葉嫩時可以吃。

          創(chuàng)作背景

          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冬,41歲的辛棄疾遭遇彈劾,隱居上饒。隨著退閑時間的推移,作者已經(jīng)習慣了鄉(xiāng)居生活的恬淡,漸漸把自己融入到淳樸的農(nóng)民人群之中,同時更加感到城市生活特別是官場生涯的紛擾和囂亂,這首詞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

          賞析

          這是一首歌詠江南農(nóng)村美好景色的詞,上闋寫近景,下闋寫遠景,借景抒情,流露出作者厭棄城市繁華,熱愛鄉(xiāng)野生活的情趣。作者在熟悉農(nóng)村生活的基礎(chǔ)上,為人們描繪出一幅清新、美麗的山鄉(xiāng)風景畫,反映了他陶醉于農(nóng)村優(yōu)美景色的心情。這首詞畫面優(yōu)美,情致盎然,意蘊深厚。

          上闋頭二句在描寫桑樹抽芽、蠶卵開始孵化時,用了一個“破”字非常傳神地寫出了桑葉在春風的催動下,逐漸萌發(fā)、膨脹,終于撐破了原來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捌啤弊植粌H有動態(tài),讓人感到桑芽萌發(fā)的力量和速度。第三句“平崗細草鳴黃犢 ”“平崗細草”和“黃犢”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黃犢在牛欄里關(guān)了一冬,當放牧在平坡上時被乍見春草,歡快無比 !傍Q”雖寫聲音,但可以讓人想見黃犢吃草時的悠閑,神態(tài)。

          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鴉”按說會構(gòu)成一片衰颯景象,但由于用了一個動詞“點”字,卻使情調(diào)發(fā)生了變化!包c”狀烏鴉或飛或棲,有如一團墨點,這是確切的寫實,早春的寒林沒有樹葉,所以黑色的烏鴉,在林中歷歷可見。作者卻是在欣賞一幅天然的圖畫。

          從表面看,這首詞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著上半片在寫景。這里下半片的寫景是不同于上半片的,是有波瀾的。首先它是推遠一層看,由平岡看到遠山,看到橫斜的路所通到的酒店,還由鄉(xiāng)村推遠到城里!扒嗥旃辆朴腥思摇币痪淇磥砗芷匠,全詞都在寫自然風景,只有這句才寫到人的活動,這樣就打破了一味寫景的單調(diào)。這是寫景詩的一個訣竅。盡管是在寫景,卻不能一味渲染景致,必須加入一些人的情調(diào),有人的活動,詩才顯得有生氣。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鴉”兩句是全詞的畫龍點睛,它又象是在寫景,又象是在發(fā)議論。這兩句決定了全詞的`情調(diào)。如果單從頭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這首詞的情調(diào)是很愉快的。但詞人是一位忠義之士,處在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擄去了宋徽宗、宋欽宗二帝,還在節(jié)節(jié)進逼的情勢之下,他想圖恢復(fù),而南宋朝中大半是些昏憒無能,茍且偷安者,叫他一籌莫展,心里十分痛恨。就是這種心情成了他的許多詞的基本情調(diào)。這首詞實際上是愁苦之音。

          “斜日寒林點暮鴉”句已透露了一點消息,到了“桃李愁風雨”句便把大好錦繡河山竟然如此殘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現(xiàn)出來了。從前詩人詞人每逢有難言之隱,總是假托自然界事物,把它象征地說出來。辛詞凡是說到風雨打落春鴉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進逼的局面。這里的“城中桃李愁風雨”也是慨嘆南宋受金兵的欺侮。

          詞中用了反襯手法,反襯就是欲擒先縱。從愉快的景象說起,轉(zhuǎn)到悲苦的心境,這樣互相襯托,悲苦的就更顯得悲苦。前人談辛詞往往用“沉痛”兩字,他的沉痛就在這種地方。但是沉痛不等于失望,“春在溪頭薺菜鴉”句可以見出詞人對南宋偏安局面還寄托很大的希望。這希望是由詞人在村中看到的勞動人民從事農(nóng)桑的景象所引起的。上句說明“詩可以怨”(訴苦),下句說明“詩可以興”(鼓舞興起)。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8

          鷓鴣天·元宵后獨酌

          明代:楊慎

          千點寒梅曉角中,一番春信畫樓東。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秋千翦翦風。

          魚雁杳,水云重,異鄉(xiāng)節(jié)序恨匆匆。當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譯文及注釋

          千點寒梅曉角中,一番春信畫樓東。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suǒ)秋千翦(jiǎn)翦風。

          落索:冷落蕭索。翦翦:形容風輕微而帶寒意。

          魚雁杳,水云重,異鄉(xiāng)節(jié)序恨匆匆。當歌幸有金陵子,翠斝(jiǎ)清尊莫放空。

          魚雁:指書信。金陵子:歌女。斝:古代酒器。

          注釋

          落索:冷落蕭索。翦翦:形容風輕微而帶寒意。

          魚雁:指書信。

          金陵子:歌女。

          斝(jiǎ):古代酒器。

          賞析

          此詞寫元宵節(jié)后的'獨酌思鄉(xiāng)!斑t遲月”與“翦翦風”,點綴出早春夜晚的清寒,也烘托出懷鄉(xiāng)的愁緒。末兩句以歌酒故作寬解,更見鄉(xiāng)愁的深摯婉曲。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9

          鷓鴣天·綠橘梢頭幾點春

          綠橘梢頭幾點春。似留香蕊送行人。明朝紫鳳朝天路,十二重城五碧云。

          歌漸咽,酒初醺。盡將紅淚濕湘裙。贛江西畔從今日,明月清風憶使君。

          翻譯

          綠橘梢頭尚有橘花未謝,好像要留下香蕊來送別行人。君要官職高升,明天就要進京朝拜皇上。升官進京是天祥人瑞的好事。

          歌聲漸漸沙啞,喝了點小酒微微有點醉。感到悲傷,就盡情哭泣,任憑紅色的淚水滴濕了黃色的衣裙。贛江西邊從今天開始,明月與清風就在回憶著使君。

          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雙調(diào),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紫鳳:紫色鳳凰。喻指非凡的人品。

          朝天:朝見帝王。

          十二重城:意即十二樓城。

          五碧云:五色彩云之意,多用以喻宮闕。

          贛江:江西省最大河流,注入鄱陽湖,長江中游重要支流。

          明月清風:二者為自然界清高之物,其所憶念者自必為不俗之人。

          賞析

          這是描寫一個歌女送“使君”進京情景的作品。開篇點明時間是在春末,本是橘樹花朵還未盡謝的自然現(xiàn)象,在送別人的眼中卻仿佛橘樹也有人的心意,刻意地留幾朵花以挽留將要遠行的人。接下去點明“使君”是要去往京城,且前程似錦,暗示“使君”是一定要走的,又進一步顯出送別人的`復(fù)雜心情,一方面她是為“使君”高興的,也希望他能有個好前程;另一方面也確實不舍得讓他遠離自己。

          下片寫?zhàn)T行宴上,眾人灑淚而別。因為難過,歌終于唱不下去了。有心事導(dǎo)致小酌幾杯便有了醉意,大家終于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女子哭得淚水打濕了裙子。結(jié)尾二句表明心跡,將不會忘記“使君”,而那深深的思念,連贛江西畔的明月清風也會被沾染上的。

          全詞借景物抒情,又描繪出一幅美麗的江邊送別圖,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創(chuàng)作背景

          從詞意看,贛州太守任滿回京,作者令營妓歡歌以送,而此詞便是作者在離筵席上所作。綠橘開花表明時間是在春末夏初,行人即后文的“使君”。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10

          鷓鴣天·紫禁煙花一萬重

          有懷京師上元,與韓叔夏司諫、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賦。

          紫禁煙花一萬重,鰲山宮闕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陸海中。

          星轉(zhuǎn)斗,駕回龍。五侯池館醉春風。而今白發(fā)三千丈,愁對寒燈數(shù)點紅。

          古詩簡介

          《鷓鴣天·紫禁煙花一萬重》是南宋詞人向子諲所作的一首詞。該詞追憶北宋承平時期京師汴京元宵節(jié)燈會的盛況,上片至過片極力渲染、描寫當年汴京的繁華和燈會盛況,結(jié)二句突轉(zhuǎn),形成今昔盛衰的強烈對比,暗示著時代的傾斜與裂變。該詞表達了作者對今昔盛衰巨大反差的失落之情。該詞打破了結(jié)構(gòu)上分片的定格,在結(jié)構(gòu)安排上,昔日是強寫、多寫,“而今”則是略寫、少寫。

          翻譯/譯文

          京城上元佳節(jié)有感,與韓叔夏司諫、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一同賦詞。

          皇宮春色濃郁,華燈寶炬與月色焰火交輝。玉皇大帝端坐于彩云之上,各種人物讓人目不暇接,有的在陸上,有的在海上。

          斗轉(zhuǎn)星移,龍駕回宮。貴家池館一派和氣繁榮。如今白發(fā)三千丈,只能憂愁地與數(shù)點寒燈作伴。

          注釋

         、羸p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

         、谧辖褐搞昃┗蕦m。煙花一萬重:形容春色濃郁。煙花:煙云與花朵。

         、埚棧è)山:元宵節(jié)之燈山。

         、芏斯埃憾俗笆,無為而治。玉帝:指玉皇大帝。

          ⑤陸海:陸地和海洋。因為花燈中的人物有的在陸地上,有的在海上(八仙過海)。

          ⑥五侯:后漢桓帝一日封五個侯爵。此指貴家池館。

          創(chuàng)作背景

          向子諲前半生親見北宋社會表面繁榮興盛,金兵進犯、宋室南渡后,他力主抗金,得罪秦檜,于是被貶還鄉(xiāng),居保江西臨江。向子諲的晚年詞作,多抒寫淡泊名利的閑適生活情趣,但也常常懷念北宋徽宗時代的繁盛。這類傷時之作,隱寓著深沉的憂國傷己之恨。詞人集中另一首詞有《清平樂·巖桂盛開戲呈韓叔夏司諫》云:“而今老我薌林,世間百不關(guān)心。獨喜愛香韓壽,能來同醉花陰。”紹興九年(1139)詞人歸隱以后與韓叔夏常唱和往來,所以這首詞亦當為此后數(shù)年間所作。

          該詞雖未標明創(chuàng)作年代,但從小序可知作于元宵節(jié)前后,是與幾位同僚共同賦詞。

          賞析/鑒賞

          這首詞打破了結(jié)構(gòu)上分片的定格。從文義看,前七句和后兩句,是意境迥異、對比鮮明的。

          前七句,詞人從懷舊入手,以流利輕快的筆法,描繪了汴京紫禁城內(nèi)外歡度上元佳節(jié)的盛況。正月十五之夜,華燈寶炬與月色焰火交輝,華燈疊成的鰲山與華麗的`宮殿高聳云天,玉皇大帝端坐于彩云之上,各種人物讓人目不暇接,有的在陸上,有的在海上,斗轉(zhuǎn)星移,龍駕回宮。這幅上元節(jié)情景,完全是記實。

          如此良辰美景,一派繁盛、萬眾歡樂,但最后兩句,詞意陡轉(zhuǎn),讀者面前突現(xiàn)了一個蕭索凄清的境界:“而今白發(fā)三千丈,愁對寒燈數(shù)點紅!薄岸瘛倍郑焉显駳g的畫面拋到了遙遠的過去,成了一個幻境,這是化實為虛的妙筆;同時,又把詞人所處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一下子推到讀者眼前。詞人撫今追昔,真有恍若隔世的感覺:當年身為貴胄(向子諲是宋神宗欽圣憲肅皇后的再從侄),曾出入宮闈,備受恩寵,此時卻是一個皤然老翁;當年目睹京城繁華,親歷北宋盛況,此時僻居鄉(xiāng)里,只能與數(shù)點寒燈作伴。

          “白發(fā)三千丈”借用李白名句,表現(xiàn)愁緒滿懷的詞人“愁對寒燈數(shù)點紅”,凝聚著詞人多少深沉的感慨:對昔日繁華生活的眷戀,對往事若夢的人生喟嘆,因國破家亡而產(chǎn)生的悵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的失落感。這一切,詞人用一個“愁”字點破了。

          “白發(fā)”、“寒燈”二句中,兩個描寫色彩的字“白”與“紅”又互相映襯,渲染了一種凄清的境界。結(jié)句凝重,含蘊無窮,以少總多,發(fā)人遐思,是全篇傳神之筆。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11

          鷓鴣天·惜別

          一曲危弦斷客腸。津橋捩柂轉(zhuǎn)牙檣。江心云帶蒲帆重,樓上風吹粉淚香。

          瑤草碧,柳芽黃。載將離恨過瀟湘。請君看取東流水,方識人間別意長。

          注釋

          一曲危弦:彈奏一曲。

          危:高。

          弦:泛指樂器。

          捩:扭轉(zhuǎn)。

          牙檣:飾以象牙的帆檣。

          注釋

          一曲危弦:彈奏一曲。

          危:高。

          弦:泛指樂器。

          捩:扭轉(zhuǎn)。 牙檣:飾以象牙的帆檣。

          鑒賞

          離愁別恨,也是一個亙古常新的主題。但在寫法上卻各有不同,因而詞的藝術(shù)感染力也就各異。嚴仁的這首詞,以借景抒情取勝。

          “一曲危弦斷客腸”。寫樓上別筵情景:宴席將散,一曲哀弦,愁腸欲斷。萬種愁情,借琴曲傳出,令人魄蕩魂銷。首句便給通篇定下了基調(diào),接著,作者又將筆對準到河橋附近的帆船上:人已進船,船舵和桅、“一轉(zhuǎn)”,包含幾許離愁別恨!這一句由將別而即別,詞意推進一層,惜別的氣氛更為濃厚。“江心”句由即別轉(zhuǎn)到方別。帆隨云動,寫出了似為云所“帶”的主觀感覺!皹巧稀币痪,從對方著筆,終于拈出一個“淚”字來,把抒情氣氛推上了高峰。

          以上兩句互為對偶,各寫一方,將惜別之情,寫得深摯感人。

          下片直接抒寫離情別意。頭兩句仍為寫景。碧草芳美,岸柳才芽,青春作別,倍覺魂銷。正是“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兩句以美好的`春景,反襯惜別之情!拜d將”一句將看不見、摸不著的“離恨”寫得具體而有分量。結(jié)拍二句改設(shè)問為肯定語氣,是全詞一氣寫分別至此必然的感情蘊積。以悠悠不盡的東流江水,喻綿綿不斷的離別愁情,使主題進一步深化,令人回味不絕。

          作者在上片借景抒情,層次分明,步步推進,雖不點破,卻蘊蓄著濃厚的惜別之情,是融情于景的典范。下片惜別之情滔滔而出,親切可感,表現(xiàn)出作者相當高的藝術(shù)水準。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12

          原文: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宋代]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遠處樹林盡頭,有座高山清晰可見;近處叢生的翠竹圍繞在屋舍旁。院落旁有一長滿衰草的小池塘,蟬聲四起,叫聲亂成一團?罩胁粫r有白色的小鳥上下翻飛,滿池荷花,映照綠水,散發(fā)出柔和的芳香。

          在鄉(xiāng)村的野外,古城墻的近旁,我手拄藜杖徐徐漫步,轉(zhuǎn)瞬已是太陽西落。昨天夜里三更時分,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場好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涼。

          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

          林斷山明:樹林斷絕處,山峰顯現(xiàn)出來。

          翻空:飛翔在空中。

          紅蕖(qú):荷花。

          古城:當指黃州古城。

          杖藜:拄著藜杖。杜甫《漫興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鞭迹阂环N草本植物,這里指藜木拐杖。

          殷勤:勞駕,有勞。

          浮生:意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題鶴林寺僧舍》:“偶經(jīng)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賞析:

          此詞作于作者貶謫黃州時期,是他當時鄉(xiāng)間幽居生活的自我寫照。上片寫景,下片刻畫人物形象,全詞描繪了一幅夏日雨后的農(nóng)村小景。詞中所表現(xiàn)的,是作者雨后游賞的歡快、閑適心境。詞人先寫游賞時所見村景,接著才點明詞中所寫之游賞和游賞所見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發(fā)自己雨后得新涼的喜悅。這種寫法,避免了平鋪直敘,讀來婉轉(zhuǎn)蘊藉,回味無窮。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边@首詞開頭兩句是說,遠處郁郁蔥蔥的樹林盡頭。有聳立的高山。近處竹林圍繞的屋舍邊,有長滿衰草的小池塘,蟬鳴繚亂。在這兩句詞中,竟然寫出了林、山、竹、墻、蟬、草、池塘七種景物,容量如此之大,堪為妙筆。這里呈現(xiàn)的景象,是一派幽狹的氣氛。詞人身為罪官,才能無從施展,只有過著幽人的生活。這首《鷓鴣天》即若隱若現(xiàn)的表現(xiàn)出他的此種境遇。開頭兩句,作者用推移鏡頭,由遠而近,描繪自己身處的具體環(huán)境。這所墻院,正是作者的居所!胺瞻坐B時時過,照水紅蕖細細香!比、四句是說,空中不時有白色的小鳥飛過,塘中紅色的荷花散發(fā)幽香。三、四兩句,含意更為深邃。意境如此清新淡雅,似乎頗有些詩情畫意。芙蕖是荷花的別名!凹毤毾恪保鑼懙妙H為細膩,是說荷花散出的香味,不是撲鼻的濃烈的香氣,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如果不是別的原因,生活在這樣的'境界中,的確是修身養(yǎng)性的樂土。然而對于詞人來說,他并非安于現(xiàn)狀,著意流連這里的景致。在這里透過此等畫面,便能隱隱約約的看到詞人那種百無聊懶、自尋安慰、無可奈何的心境。詞的下片作者又用自己的形象,對此作了生動的說明。

          下片前三句,是寫太陽在即將落山的時候,詞人拄著藜杖在村邊小道上徐徐漫步。這是詞人自我形象的寫照。但他表現(xiàn)的究竟是怎樣的形象呢?是老態(tài)龍鐘,還是病后的神態(tài)?是表現(xiàn)自得其樂的隱者生活,還是百無聊賴、消磨時光的失意情緒?讀者仔細玩味,自然會得出正確的答案。

          最后兩句,是畫龍點睛之筆。詞句的表面是說:天公想得挺周到,昨天夜里三更時分,下了一場好雨,又使得詞人度過了一天涼爽的日子!耙笄凇倍,猶言“多承”。細細品評,在這兩個字里,還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說:有誰還能想到幾經(jīng)貶謫的詞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卻了,唯有天公還想到我,為我降下“三更雨”。所以,在“殷勤”兩字中還隱藏著詞人的無限感慨!坝值酶∩蝗諞觥,是詞中最顯露的一句!案∩,是說人生飄忽不定,是一種消極的人生哲學!肚f子·刻意》篇說:“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蘇軾的這種消極思想,就是受莊子思想的影響。“又得浮生一日涼”中的“又”字,分量很重,對揭示主題,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表現(xiàn)詞人得過且過、日復(fù)一日地消磨歲月的消極情緒。

          總觀全詞,從詞作對特定環(huán)境的描寫和作者形象的刻畫,就可以看到一個抑郁不得志的隱者形象。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13

          原文: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yīng)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譯文:

          深秋慘淡的陽光漸漸地照到鏤刻著花紋的窗子上,梧桐樹也應(yīng)特怨恨夜晚來襲的寒霜。酒后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龍涎香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過去了,依然覺得白晝非常漫長。比起王粲《登樓賦《所抒發(fā)的懷鄉(xiāng)情,我覺得更加凄涼。不如學學陶淵明,沉醉酒中以擺脫憂愁,不要辜負東籬盛開的菊花。

          注釋:

          蕭蕭:凄清冷落的樣子。原為象聲詞,如風聲、雨聲、草木搖落聲、馬蹄聲!对娊(jīng)·小雅·車攻《有“蕭蕭馬鳴”,《楚辭·九懷·蓄英《有“秋風兮蕭蕭”,《史記·刺客列傳《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瑣窗:鏤刻連鎖紋飾之窗戶。多種作鎖窗,當以瑣窗為勝。

          酒闌:酒盡,酒酣。闌:殘,盡,晚。司馬遷《史記·高祖種紀《有“酒闌”,裴骃集解曰“闌,言希也。謂飲酒者半罷半在,謂之闌!蔽倪x·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有“白露凝兮歲將闌”,李善注曰“闌,猶晚也”。團茶:團片狀之茶餅,飲用時則碾碎之。宋代有龍團、鳳團、小龍團等多種品種,比較名貴。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茶之品,莫貴于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

          瑞腦:即龍涎香,一名龍腦香。

          仲宣:王粲,字仲宣,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其《登樓賦《抒寫去國懷鄉(xiāng)之思,馳名文壇。

          隨分:隨便,隨意。尊前:指宴席上。尊:同“樽”。

          東籬菊蕊黃:化用陶淵明《飲酒二十首《的“采菊東籬下”句。

          賞析:

          這首詞寫秋景,寄鄉(xiāng)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通篇從醉酒寫鄉(xiāng)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此詞開頭兩句寫寒日梧桐,透出無限凄涼。“蕭蕭”這里是蕭條、寂寞之意!艾嵈啊笔堑裼羞B瑣圖案的窗欞!吧稀弊謱懗龊諠u漸升高,光線慢慢爬上窗欞,含著一個時間的過程,表明作者在久久地觀看著日影,見出她的百無聊賴。梧桐早凋,入秋即落葉,“恨霜”即恨霜落其葉。草木本無知,所以,梧桐之恨,實為人之恨。從而借景抒情,繪出了作者的孤獨和寂寥。

          因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排遣,飲多而醉,不禁沉睡,醒來唯覺瑞胸熏香,沁人心脾。三、四兩句分別著一“喜”字“宜”字,似乎在寫歡樂,實際它不是寫喜而是寫悲。“酒闌”謂飲酒結(jié)束的時候。“團茶”即茶餅,宋代有為進貢而特制的龍團、鳳團,印有龍鳳紋,最為名貴。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說明酒飲得特別多;酒飲得多,表明愁重!叭鹦亍保忝,又名龍腦,以龍腦木蒸餾而成!耙恕北砻嫠坪跏钦f香氣宜人,實則同首句的寒日一樣,是借香寫環(huán)境之清寂,因為只有在清冷寂靜的環(huán)境中,熏香的香氣才更易散發(fā),因而變得更深更濃,更能使人明顯感覺到。

          上片敘事,主寫飲酒之實“秋已盡,日猶長”寫作者個人對秋的感受!爸傩本溆玫洌酝豸铀监l(xiāng)心情自況。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十七歲時因避戰(zhàn)亂,南至荊州依劉表,不受重視,曾登湖北當陽縣城樓,寫了著名的《登樓賦》,抒發(fā)壯志未酬、懷鄉(xiāng)思歸的抑郁心情。這兩句透露出詞人孤身漂泊,思歸不得的幽怨之情。深秋本來使人感到凄清,加以思鄉(xiāng)之苦,心情自然更加凄涼!蔼q”、“更”這兩個虛詞,一寫主觀錯覺,一寫內(nèi)心實感,都是在加重描寫鄉(xiāng)愁。結(jié)句是為超脫語。時當深秋,籬外叢菊盛開,金色的`花瓣光彩奪目,使她不禁想起晉代詩人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自我寬解起來:歸家既是空想,不如對著尊中美酒,隨意痛飲,莫辜負了這籬菊笑傲的秋光。“隨分”猶云隨便、隨意。下片寫飲酒之因,是對上片醉酒的說明:本來是以酒澆愁,卻又故作達觀之想,而表面上的達觀,實際隱含著無限鄉(xiāng)愁。李清照的這首詞是其晚年流寓越中所作,詞中表露的鄉(xiāng)愁因和故國淪喪,流離失所的悲苦結(jié)合起來,其中的憂憤更深。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14

          鷓鴣天·東陽道中

          撲面征塵去路遙,香篝漸覺水沉銷。山無重數(shù)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嬌。

          人歷歷,馬蕭蕭,旌旗又過小紅橋。愁邊剩有相思句,搖斷吟鞭碧玉梢。

          翻譯

          香籠里燃燒的水沉香的氣息越來越淡薄了。舉目遠望,征塵撲面,去路迢迢。周圍是數(shù)不清的層層山巒,全被碧綠的樹木和野草覆蓋著,路旁山野中長滿了各種各樣不知名的花兒,一朵朵的格外嬌艷動人。

          行進在道路上的一行人歷歷在目,駿馬蕭蕭嘶鳴,威武雄壯的儀仗隊已經(jīng)過了前面的小紅橋。滿懷的離愁別恨,此時此刻都化做相思的詩句,于青山綠水之間,一邊吟詩,一邊催馬加鞭地向東陽進發(fā),差點兒沒把馬鞭的碧玉梢頭搖斷。

          注釋

          征塵:征途上揚起的塵土。

          香篝:一種燃香料的籠子。

          水沉:即沉香,一種名貴香料。

          銷:消退周遭:周圍。

          歷歷:形容物體或景象一個個清晰分明。

          蕭蕭:馬長聲鳴叫。

          愁邊:苦苦思索。

          剩有:盡有。

          碧玉梢:指馬鞭用碧玉寶石飾成,比喻馬鞭的華貴。

          賞析

          上闋寫景,描繪出一幅有樹有花,色彩鮮明的山野行軍圖!皳涿嬲鲏m去路遙,香篝漸覺水沉銷”,開篇交代作者已經(jīng)離開臨安向東陽出發(fā)!皳涿嬲鲏m”描寫環(huán)境的惡劣,氣候干燥,而且路途遙遙!跋泱簟笔枪糯难\,“水沉”即沉香;\里的香料已快燒完,暗指已經(jīng)行路很久,也說明路途之遙遠。同時,“香篝”一句,即“漸覺香篝水沉銷”的倒裝。這樣的表達,顯示出他對于外出行役的不適應(yīng)感受。接韻目光由自我注意轉(zhuǎn)而向外凝視。在無意識的觀望中。那隔斷自己望眼的重重疊疊的青山和不知名的嬌艷山花,都變得愈加觸目。心中難以訴說的惆悵,從對于風景的無意識凝視中曲曲透出。上片不直寫離情而離情濃郁可掬。

          接下來的兩句,詞人描寫周遭的景象!吧綗o重數(shù)周遭碧”是仿劉禹錫的“山圍故國周遭在”所作。身邊的山脈層層疊疊地排列。路旁的花兒雖然不是什么高貴的名花,而只是一些山間野花,但是卻盛放得分外妖嬈。一個“碧”字,說明此時行軍人是置身于綠色的海洋里,而山野中那些不知名的花兒格外嬌艷絢麗。充滿生機的大自然使人耳目一新,精神為之一振。詞人置身野外,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情一片大好。

          下闋描寫生活畫面!叭藲v歷,馬蕭蕭,旌旗又過小紅橋”,行人歷歷在目,這里的人指穿著戎裝的戰(zhàn)士們,因為衣著威風,氣勢雄偉,所以容易辨別出來。士兵們伴隨著一聲聲駿馬的啼叫聲前進著,飄揚的紅旗已經(jīng)越過小紅橋。這三句寫的是隊列前進的情景。不難想見,此時作者是騎馬走在隊列的后面,所以才能清楚地看到行軍的戰(zhàn)士和隊首“旌旗”的方位。與和杜甫的“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很像,不過兩者表達的感情則是大不相同。辛棄疾的`詞表達他們一路前行的欣喜感,既有對沿途風景的欣賞,也有對目的地的暢想,而杜甫的詩則是描繪家人送入伍戰(zhàn)士的場景,顯得很凄涼。

          “愁邊剩有相思旬,搖斷吟鞭碧玉梢”,在此之前,整首詞一直呈現(xiàn)的是一種歡快的情調(diào),可以感覺出作者很喜歡這次旅程。雖然辛棄疾無時無刻不在憂國憂民,但寫此詞時,正是辛棄疾“春風得意”的時候,有機會為國效命,他的心情是輕松愉快的,因此這個“愁”字應(yīng)理解為他尋覓“相思句”構(gòu)思過程中苦惱的“愁”。正因為這樣,他只顧聚精會神地思索,不知不覺中才“搖斷”了馬鞭的“碧玉梢”,這抑或是用力過猛,抑或是打在什么東西上,寫得極傳神,極形象。正因為詞人認真思考,所以才一味地搖著鞭子前行,以致“搖斷吟鞭碧玉梢”,這一句也形象表達出詞人此刻輕松愉悅的心情。

          全篇風格委婉,和作者一貫的風格有所不同,但描寫的景物卻是相當?shù)厍逍伦匀,生機盎然。碧綠的青山,盛放的野花,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詞題來看,該詞是作者在任京都臨安大理少卿時期,于淳熙五年(1178)因事赴東陽途中所作的。從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調(diào)來看,洋溢著喜悅歡暢的情緒,這在辛詞中是不多見的。由此看來,此詞是寫景抒情之作,富有詩情畫意,五彩繽紛。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15

          花界傾頹事已遷。浩歌遙望意茫然。江山王氣空千劫,桃李春風又一年。

          橫翠嶂,架寒煙。野花平碧怨啼鵑。不知何限人間夢,并觸沉思到酒邊。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七真道觀已經(jīng)傾塌頹敗了,世間的人事已經(jīng)發(fā)生了滄桑巨變。心中激蕩著一種郁氣便放歌遠望,但依然免不了意氣蕭颯,心緒茫然。江山歷經(jīng)千劫,帝王的瑞氣幾度消亡,朝代幾經(jīng)變遷,在春風吹來的桃花、李花中又過了一年。

          遠山橫亙大地,好似一道道青翠的屏障;寒意未退的云嵐懸浮在山頂,猶如架起一條通向天際的橋梁。原野上長滿了野花,杜鵑悲凄地啼叫著,好像在向世人訴說自己的哀怨。這一切都讓人忍不住質(zhì)問“何限人間夢”,而面對一切的未知,只有到那能解千古憂的酒里尋找答案了。

          注釋

          鷓(zhè)鴣(gū)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于中好”。雙調(diào)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

          七真洞:即紀念七真的道觀,道家以茅盈、許穆等七人為七真。

          花界:猶香界,指佛寺。詞中指道觀。

          王氣:象征帝王運數(shù)的瑞氣。

          千劫:極言時間之久。

          平碧:猶平蕪。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的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詞人是由金入元者,雖得元朝重用,但身歷兩朝,心靈深處自然不免有所隱痛。當詞人目睹花落春歸,道觀傾圮時,便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詞。

          賞析

          詞的上片以佛比道,感朝代之興替;下片寫荒涼滿目,嘆人事之無常,寄寓了詞人對人生、歷史的無限深思。全詞盡管體制短小,卻寫得境界開闊,氣象宏大,同時又筆觸細膩,不失婉柔。

          詞的上片起首緊扣詞題,敘寫眼前“七真洞”的景況:“花界傾頹事已遷”。“花界”(道教宮觀)本是塵世中的眾生躲避災(zāi)禍追求解脫的一塊圣土,當年也曾是香火不斷,信徒云集,而這樣的往“事”如今早已“遷”變無存了,就連其自身也已頹敗崩塌,七真洞盛衰遷移在詞中顯然是整個世事滄桑巨變的一個縮影。接下來詞人并未繼續(xù)描繪眼前道觀“傾頹”的景象,而是把目光投向了遙遠的山河大地,發(fā)出了“浩歌遙望意茫然”的感慨。詞人高歌長嘯,意欲抒泄心頭的郁悶,然而悵惘迷茫的意緒卻是無法擺脫。

          面對頹敗的道觀和大好的“江山”,他陷入了歷史興亡的深思和困惑之中:“江山王氣空千劫,桃李春風又一年”,古代的望氣之術(shù)認為天子所在之地的上空有象征帝王運數(shù)的祥瑞的“王氣”。史載,詞人通曉“星歷、筮卜、雜算”等古代方術(shù),作為缺乏現(xiàn)代科學意識的古代文人,他自然相信眼前的燕京古城有著凝聚不散的帝王之氣;然而無情的事實使他看到的則是一座座高聳的帝王大廈接連的崩塌。一個“空”字,生動地寫出了詞人在他難以理解的歷史興亡面前所感到的驚愕與困惑。“桃李春風”一句又以大自然的永恒更進一步反襯世事的滄桑翻覆。由此,詞人的“茫然”之慨猶如出岫之云,濃濃地彌漫了詞的上片。

          下片“橫翠嶂,架寒煙,野花平碧怨啼鵑”三句承接“桃李春風又一年”繼續(xù)寫“遙望”所見的自然景象:遠山橫亙大地,好似一道道青翠的屏障;寒意未退的云嵐懸浮在山頂,猶如架起一條通向天際的橋梁。一片碧綠的'草原上點綴著朵朵艷麗的野花;杜鵑悲凄地啼叫著,好像在向世人訴說自己的哀怨。這一切看似全為眼前景色的描寫,而實則皆是心中情語的吐露。迷茫的山巒、荒涼的原野、悲鳴的啼鵑,無一不透露著詞人茫然、失落、悲涼和悵惘的心境。一個“寒”字、一個“怨”字,便是詞人這種心境的標志。

          至煞尾處,詞中的這種情感則由隱而顯:“不知何限人間夢。并觸沉思到酒邊”,面對這世道的滄桑翻覆、人事的盛衰興亡,詞人苦苦地思索,只覺得它如同夢幻一般無法理解和把握,于是只有借酒來解脫這深深的迷茫和無奈了。詞的最后兩句,既表現(xiàn)了詞人超然物外的清淡之風,同時又體現(xiàn)了詞人悲慨激越的豪健之氣,“出世”與“人世”的矛盾同時融合在了詞句之中。

          在表現(xiàn)手法上,全詞通過把眼前荒敗的臺觀與遠處生機的野草閑花相互映托,來達到顯襯人事無常之藝術(shù)效果,頗具氣象。又通過移情于物,使煙泛寒,鵑啼怨,來寄慨詞人之幽情,抒發(fā)作者之百感交集,造成了很深的意境。又以“橫”寫山巒,以“架’’寫云煙罩峰,體物無不工細。全詞的特點是淡而穆,格調(diào)清放俊健。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07-06

        《鷓鴣天》原文及翻譯賞析08-16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04-07

        鷓鴣天·送人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李清照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06-15

        鷓鴣天·送人原文翻譯及賞析11-23

        《鷓鴣天·桂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1-08

        鷓鴣天·桂花原文,翻譯,賞析09-23

        鷓鴣天·桂花原文翻譯及賞析08-25

        鷓鴣天·別情原文翻譯及賞析01-0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