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教案
一、教材依據(jù)
魯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 第7課《都江堰》
二、設計思想
據(jù)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和新課改的精神,體現(xiàn)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教育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思考、討論、表達形成自己的見解,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分析文章,體味作者蘊藏其間的文化思考,拓展形象思維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及都江堰的有關知識,掌握本課的重點字詞
2、理清作者思路,品味富有意蘊的語言,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過程與方法:
1、學習作者通過對比手法的運用來展示文本內(nèi)容的表達技巧
2、通過誦讀,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富有意蘊的語言,提高對語言的感受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
領會并感受作家對都江堰特殊文明和中華文明的情感體驗,體會作家深邃的文化思索,和從文化視角對歷史文化、人類文明的反思與審視。
四、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文本富有意蘊的語言
五、教學難點
體味作者對文化的深邃思索和審視,感悟文章博雅的文化內(nèi)涵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件
七、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歷史情懷不獨讓人享受學問,而且享受遼闊的空間和邈遠的時間,享受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悠悠歲月史,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浩瀚的文化,一經(jīng)作家巨筆的浸潤便產(chǎn)生一種超常的力度和亙古未有的高度。余秋雨作為以為富有使命感的文化旅行學者穿行于歷史文化的時空隧道,在探尋中遴選,再遴選中關照,在關照中體悟,在體悟中傳達,用現(xiàn)代文化意識關照歷史文化遺跡,反思傳統(tǒng)文化,構建宏闊的人文精神。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余秋雨筆下的《都江堰》來體味蘊涵其間的文化內(nèi)涵和人文精神,體會文化散文獨有的文化特質。
。ǘ┙忸}
1、作者簡介: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當代著名藝術理論家,中國文化史學家,散文作家。主要作品有:《戲劇理論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霜冷長河》《山居筆記》《行者無疆》等。
2、★介紹都江堰(展示課件)
①圖片和視頻展示其氣勢。
、谖淖纸榻B: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紀,位于四窗成都平原西部的岷山上,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太守李冰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 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被稱為古代水利建設的燦爛明珠。它由分水嶺、引水口和泄洪堤組成。
。ㄈ┱w感知
1、在預習的基礎上,速讀課文,讓學生概括各部分內(nèi)容。
方式:學生自己先擬定小標題然后討論交流。
明確 ①都江堰的價值 ②都江堰的水勢 ③李冰父子的評價 ④李冰父子的影響
2、找同學用恰當?shù)恼Z句來表述整篇文章。
。ㄋ模┭辛曃谋
。1)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設疑:1、作者為什么說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2、這部分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
3、作者又從那些部分來進行對比的?
學生討論并自由發(fā)言。
學生討論后教師明確:作者用了對比的寫作方法,把長城和都江堰進行了對比。從年代上,規(guī)模上,功用上,形象上,氣質上,影響上和結果上進行了對比,它的價值要比長城大,所以作者說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都江堰的教案】相關文章:
都江堰教案03-04
《都江堰》教案07-20
人教版選修《都江堰》精品教案09-01
高二《都江堰》優(yōu)秀教案06-21
都江堰故事04-26
《都江堰》教案一等獎11-01
都江堰的治水格言02-08
都江堰旅游感悟02-13
都江堰旅游總結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