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文教案

        時間:2021-08-26 13:21:25 教案 我要投稿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文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文教案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戶戶、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

          3.了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啟示與教育。

          4、收集更多的資料,了解世界各國的文化,樹立大語文觀。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欣賞德國奇麗的景色、了解德國奇特的風俗,并有感情地朗讀。

          (2)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

          難點: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并從中受到教育。課前準備:

          一、激趣導課

          五彩斑斕的世界里,既有我們引以為榮的中華文明,也有我們不太了解的異域風情。這節課,讓我們跟隨季羨林先生到德國看一看,相信你一定會有許多感受。

          齊讀課題(輕、慢一點)課前板書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1)課文大家預習過了,那詞語肯定難不倒你。出示,指讀:脊梁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如入山陰道上

          (2)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思考。讀完的同學組織一下自己的語言。作者兩次踏上德國,卻發出了同樣的贊嘆!誰知道?板書:奇麗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3)作者為何會發出這樣的贊嘆呢?讓我們走進文本,尋找答案吧!

          三、探究——奇麗的景色

          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在德國看到了一種怎樣奇麗的景色?用直線畫出有關的句子。

          四、探究——奇特的民族

          1、德國不僅有奇麗的景色,還是個奇特的民族呢?請大家瀏覽課文,看看德國人種花有什么特別之處?

          2、集體交流

          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見花的脊梁。

          (1)學生自由讀句子,找,談德國人種花的特別之處。

          ①在我們中國,是喜歡花的人,才養花,而他們是——家家戶戶都養花;

          ②我們喜歡花,把花養在屋子里,而他們是——把花都栽在臨街窗戶的外面;

          ③我們在屋子里是是可以看著一朵朵爭奇斗艷的花,而他們是——在屋子里,只能看見花的脊梁。

          師總結:德國人是每一家,每一戶都養花,而且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見花的脊梁。

          教師小結:

          要想實現人人為我的美好愿望,那就得先做到我為人人;只有我為人人了才會人人為我是嗎?可季羨林先生在德國留學時,并不是這樣的。作為一名異國游子,當他踏上這塊土地時,首先感受到的是“人人為我”啊。

          因為不管他走到哪里,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在這種環境的熏陶、感染下,他意識到,人人都在為我服務,所以我也要為別人做點什么。再回到我們這里,剛才大家都談了許多身邊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事例,這是很好的基礎!當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我為人人”時,所有的人也就都會感到“人人為我”的美好氛圍。

          到那時,我相信不管是誰來到我們的集體,來到我們的城市都會被這種美好的境界感染、改變!也會這樣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所以作者說,這種境界是需要人細細品味的!齊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文教案2

          一、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的短文。作者先點明了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后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時親身感受到德國人愛花之真切;接著描述了德國家家戶戶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并抒發了自己的感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頗耐人尋味”;最后講述自己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德國街頭奇麗的景色,表達了自己舊地重游的感受,即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眾不同風俗習慣的贊美之情。

          二、教學目標:

          1.學習文中生字新詞,能正確書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德國民族風情特點,積累文中優美的語言;

          3.揣摩作者是如何寫出德國民族風情特點的,總結閱讀方法,并運用習得的方法進行拓展閱讀。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感受德國民族風情特點。

          難點:通過各種語言訓練揣摩作者是如何寫出德國風情特點的。

          四、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教師: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出課題。

          1.前一段時間,我們學習了《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這篇訪談錄。其中大樹指誰?

          2.季羨林是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他教給我們讀書要做到三個“貫通”: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這就是他一生讀書學習的真切體會。比如他精通12國語言。光是德國,1935年至1945年,他在那兒就整整呆過十年,德國人愛花、養花的民族風情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五十年以后,當他故地重游,情不自禁地寫下了《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文。

          3.齊讀課題。(強調:誰的花又是讓誰看的?)再讀。

          (二)學習新詞,讀通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書第150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

          字音,讀通句子,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課件出示初讀要求)

          2.這些詞語大家會讀嗎?

          課件出示新詞: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莞爾一笑脊梁頗

          指名讀、齊讀。教師隨機指導。

          3.指導書寫。

          (1)加點的字我們在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學生談。

          (2)教師范寫生字“脊”,強調筆順。

          (3)學生練寫。

          4.請學生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請從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一個能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句子,開始吧!(引導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教師板書(奇麗、奇特)

          (三)默讀圈畫,直奔重點,再悟風情

          1.課文中的哪些語言讓你感受到德國的這種風情特點呢?請看學習提示:

          PPT:默讀二、三自然段,畫出能體現“奇麗”、“奇特”的語句,并結合關鍵詞談談自己的感受。

          2.學生借助提示自學,同桌交流。

          (五)品味語言,想象畫面,感受風情。

          學生在充分自學,同桌交流的基礎上自由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相機出示課件,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揣摩作者是怎樣寫出德國民族風情特點的,體會相關詞句的表達效果,并指導朗讀,積累語言。

          (六)升華風情,回顧學法,拓展閱讀

          歸納板書,升華風情

          在德國,因為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所以在家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因為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所以我們走進德國大街時就總看能“花的海洋”。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文教案3

          一、整體感知

          1935年,季先生就遠赴德國,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學留學十年,四、五十年過去后,當作者再次來到德國,作者發出怎樣的贊嘆?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把這句話畫出來。(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老師板書:奇麗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二、精讀第3段,感受“奇麗的景色”

          1、師:正是這奇麗的景色,奇特的民族深深的吸引著季老先生。下面讓我們跟隨老先生先去欣賞德國的奇麗景色,請快速瀏覽課文,找到描寫德國奇麗景色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并多讀幾次。

          2、指名反饋,課件出示:

          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3、師:讀了這段話你感受到了什么?(花美、花多)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了花美?(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2)齊讀: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看到這兩個詞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3)多美的景象!(出示鮮花的圖片)看,這樣鮮花匯集成團就可以稱之為___,各種花兒艷麗奪目的美好景象就可以稱之為_____

          (4)A像這樣描寫花美的詞語還有很多,你能說出一兩個嗎?(同學們積累的詞語真多,看來你們平時讀書的時候很注意積累一些優美的詞語。)

          B老師也找了一些,讓我們來美美地讀一讀,出示:五彩繽紛、五彩斑斕、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繁花似錦、嬌艷欲滴)

          三、悟民族奇特。

          師:再次走進文本,找出文章中描寫民族奇特的句子。

          A、德國人愛花,每個人家里都養花。(德國這個民族每個家里都養花,很奇特!)

          德國人養花有什么特別之處?(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B、自己看到的是什么?(脊梁)

          不是意味著德國人自己不喜歡花?(不是)

          那可奇怪了,(指名)問:“房東太太,你這樣養花是給別人看的吧?”學生回答:“正是這樣!”

          四、嘆民族精神

          師: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這一種境界是指什么?(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耐人尋味是什么意思?(意味深長,值得仔細體會琢磨)我們也來仔細琢磨一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小組討論)

          五、發出感嘆

          (1)四五十年以后,作者重回德國,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課件出示: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生齊讀。)美麗指的什么?(生:花美、境界美。)所以沒有變化的,不僅是德國街頭美麗的景色,還有德國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所以作者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出示課件)。

          (2)在課文的最后,作者寫了這樣的話語,出示: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這句話怎么理解?(作者戰爭時期留在德國,十分思念家鄉、親人、祖國。)

          六、發展遷移,創新運用。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自己花是讓別人看》聽課報告09-11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課文理解12-11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12-23

        五年級下冊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反思12-16

        五年級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課文理解12-11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_750字12-23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作文(5篇)12-23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作文5篇12-23

        讓別人后悔的句子01-16

        諷刺別人,傷害自己的隨筆07-2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

          2. 一本在线免费看现频 | 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色 | 三级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蜜桃 | 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 亚洲最大天堂在线 |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文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文教案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戶戶、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

              3.了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啟示與教育。

              4、收集更多的資料,了解世界各國的文化,樹立大語文觀。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欣賞德國奇麗的景色、了解德國奇特的風俗,并有感情地朗讀。

              (2)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

              難點: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并從中受到教育。課前準備:

              一、激趣導課

              五彩斑斕的世界里,既有我們引以為榮的中華文明,也有我們不太了解的異域風情。這節課,讓我們跟隨季羨林先生到德國看一看,相信你一定會有許多感受。

              齊讀課題(輕、慢一點)課前板書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1)課文大家預習過了,那詞語肯定難不倒你。出示,指讀:脊梁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如入山陰道上

              (2)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思考。讀完的同學組織一下自己的語言。作者兩次踏上德國,卻發出了同樣的贊嘆!誰知道?板書:奇麗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3)作者為何會發出這樣的贊嘆呢?讓我們走進文本,尋找答案吧!

              三、探究——奇麗的景色

              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在德國看到了一種怎樣奇麗的景色?用直線畫出有關的句子。

              四、探究——奇特的民族

              1、德國不僅有奇麗的景色,還是個奇特的民族呢?請大家瀏覽課文,看看德國人種花有什么特別之處?

              2、集體交流

              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見花的脊梁。

              (1)學生自由讀句子,找,談德國人種花的特別之處。

              ①在我們中國,是喜歡花的人,才養花,而他們是——家家戶戶都養花;

              ②我們喜歡花,把花養在屋子里,而他們是——把花都栽在臨街窗戶的外面;

              ③我們在屋子里是是可以看著一朵朵爭奇斗艷的花,而他們是——在屋子里,只能看見花的脊梁。

              師總結:德國人是每一家,每一戶都養花,而且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見花的脊梁。

              教師小結:

              要想實現人人為我的美好愿望,那就得先做到我為人人;只有我為人人了才會人人為我是嗎?可季羨林先生在德國留學時,并不是這樣的。作為一名異國游子,當他踏上這塊土地時,首先感受到的是“人人為我”啊。

              因為不管他走到哪里,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在這種環境的熏陶、感染下,他意識到,人人都在為我服務,所以我也要為別人做點什么。再回到我們這里,剛才大家都談了許多身邊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事例,這是很好的基礎!當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我為人人”時,所有的人也就都會感到“人人為我”的美好氛圍。

              到那時,我相信不管是誰來到我們的集體,來到我們的城市都會被這種美好的境界感染、改變!也會這樣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所以作者說,這種境界是需要人細細品味的!齊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文教案2

              一、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的短文。作者先點明了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后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時親身感受到德國人愛花之真切;接著描述了德國家家戶戶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并抒發了自己的感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頗耐人尋味”;最后講述自己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德國街頭奇麗的景色,表達了自己舊地重游的感受,即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眾不同風俗習慣的贊美之情。

              二、教學目標:

              1.學習文中生字新詞,能正確書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德國民族風情特點,積累文中優美的語言;

              3.揣摩作者是如何寫出德國民族風情特點的,總結閱讀方法,并運用習得的方法進行拓展閱讀。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感受德國民族風情特點。

              難點:通過各種語言訓練揣摩作者是如何寫出德國風情特點的。

              四、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教師: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出課題。

              1.前一段時間,我們學習了《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這篇訪談錄。其中大樹指誰?

              2.季羨林是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他教給我們讀書要做到三個“貫通”: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這就是他一生讀書學習的真切體會。比如他精通12國語言。光是德國,1935年至1945年,他在那兒就整整呆過十年,德國人愛花、養花的民族風情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五十年以后,當他故地重游,情不自禁地寫下了《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文。

              3.齊讀課題。(強調:誰的花又是讓誰看的?)再讀。

              (二)學習新詞,讀通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書第150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

              字音,讀通句子,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課件出示初讀要求)

              2.這些詞語大家會讀嗎?

              課件出示新詞: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莞爾一笑脊梁頗

              指名讀、齊讀。教師隨機指導。

              3.指導書寫。

              (1)加點的字我們在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學生談。

              (2)教師范寫生字“脊”,強調筆順。

              (3)學生練寫。

              4.請學生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請從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一個能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句子,開始吧!(引導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教師板書(奇麗、奇特)

              (三)默讀圈畫,直奔重點,再悟風情

              1.課文中的哪些語言讓你感受到德國的這種風情特點呢?請看學習提示:

              PPT:默讀二、三自然段,畫出能體現“奇麗”、“奇特”的語句,并結合關鍵詞談談自己的感受。

              2.學生借助提示自學,同桌交流。

              (五)品味語言,想象畫面,感受風情。

              學生在充分自學,同桌交流的基礎上自由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相機出示課件,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揣摩作者是怎樣寫出德國民族風情特點的,體會相關詞句的表達效果,并指導朗讀,積累語言。

              (六)升華風情,回顧學法,拓展閱讀

              歸納板書,升華風情

              在德國,因為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所以在家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因為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所以我們走進德國大街時就總看能“花的海洋”。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文教案3

              一、整體感知

              1935年,季先生就遠赴德國,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學留學十年,四、五十年過去后,當作者再次來到德國,作者發出怎樣的贊嘆?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把這句話畫出來。(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老師板書:奇麗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二、精讀第3段,感受“奇麗的景色”

              1、師:正是這奇麗的景色,奇特的民族深深的吸引著季老先生。下面讓我們跟隨老先生先去欣賞德國的奇麗景色,請快速瀏覽課文,找到描寫德國奇麗景色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并多讀幾次。

              2、指名反饋,課件出示:

              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3、師:讀了這段話你感受到了什么?(花美、花多)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了花美?(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2)齊讀: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看到這兩個詞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3)多美的景象!(出示鮮花的圖片)看,這樣鮮花匯集成團就可以稱之為___,各種花兒艷麗奪目的美好景象就可以稱之為_____

              (4)A像這樣描寫花美的詞語還有很多,你能說出一兩個嗎?(同學們積累的詞語真多,看來你們平時讀書的時候很注意積累一些優美的詞語。)

              B老師也找了一些,讓我們來美美地讀一讀,出示:五彩繽紛、五彩斑斕、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繁花似錦、嬌艷欲滴)

              三、悟民族奇特。

              師:再次走進文本,找出文章中描寫民族奇特的句子。

              A、德國人愛花,每個人家里都養花。(德國這個民族每個家里都養花,很奇特!)

              德國人養花有什么特別之處?(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B、自己看到的是什么?(脊梁)

              不是意味著德國人自己不喜歡花?(不是)

              那可奇怪了,(指名)問:“房東太太,你這樣養花是給別人看的吧?”學生回答:“正是這樣!”

              四、嘆民族精神

              師: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這一種境界是指什么?(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耐人尋味是什么意思?(意味深長,值得仔細體會琢磨)我們也來仔細琢磨一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小組討論)

              五、發出感嘆

              (1)四五十年以后,作者重回德國,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課件出示: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生齊讀。)美麗指的什么?(生:花美、境界美。)所以沒有變化的,不僅是德國街頭美麗的景色,還有德國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所以作者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出示課件)。

              (2)在課文的最后,作者寫了這樣的話語,出示: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這句話怎么理解?(作者戰爭時期留在德國,十分思念家鄉、親人、祖國。)

              六、發展遷移,創新運用。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自己花是讓別人看》聽課報告09-11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課文理解12-11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12-23

            五年級下冊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反思12-16

            五年級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課文理解12-11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_750字12-23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作文(5篇)12-23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作文5篇12-23

            讓別人后悔的句子01-16

            諷刺別人,傷害自己的隨筆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