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積與容積》的教學反思
《體積與容積》是北師大版五年下學期的內(nèi)容。主要是通過操作活動引導學生初步認識體積的意義;通過讓學生比較兩個大小不同的水杯里所裝水的多少,形象而直觀地揭示容積的意義,知道容積和體積的聯(lián)系。這節(jié)課的重點就是形成體積和容積的兩個具有抽象性的概念。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借助情境,初步感知體積
課的開始,創(chuàng)設了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觀看動畫片《烏鴉喝水》,從中提出蘊含的數(shù)學問題———烏鴉為什么能喝到水?學生在觀察中初步感知烏鴉喝到水的原因――石子擠壓了水的位置,水面升高了;同時還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在觀察、操作、比較活動中,促進學生對體積概念的理解。
體積是比較抽象的概念。為了讓學生建立起體積的概念,首先讓學生分析烏鴉喝到水的原因。從動畫片中能直觀感受到瓶子里的水并沒有增加,而是石子的'投入,使水面升高,烏鴉就喝到水了。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石子是占有一定空間的。
借助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新課教學中我設計了兩個操作活動。一是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進一步感知物體是占有一定的空間。如讓學生猜想:把一個土豆放入裝滿水的杯中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然后讓學生明白為了驗證猜想,必須得驗證,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通過驗證得出,土豆也占有一定的空間。二是通過水面升高了來體驗土豆也占有一定的空間,使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變得可觀察、可感受。師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邊觀察、邊思考、邊表達,逐步建立起體積的概念,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概念。
在鞏固練習中讓學生利用小正方體按要求搭一搭,讓學生在操作中加深了對物體的體積的理解。
三、自學質(zhì)疑,促進學生對容積概念的理解。
對容積概念的教學,我采用了讓學生自學,在自學中質(zhì)疑,在質(zhì)疑中形成正確概念的方法進行教學的。教材提供了比較兩個容器哪個裝水多的情境,根據(jù)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本節(jié)課中實驗的次數(shù)較多,實驗操作不很方便。我舍去了這個實驗而采用了自學的方法。通過學生自學,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在匯報過程中有個學生就首先提出了什么是容器,我組織學生來幫他。明確了什么是容器后,有個學生又提出什么是所能容納,這時我利用水杯中裝有一些水的例子來說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觀念?傊彝ㄟ^適度參與引導,抓住關鍵詞幫助學生理解了容積的內(nèi)涵及體積與容積的區(qū)別、聯(lián)系,達到了教是為了不教的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體積與容積》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體積與容積》教學反思11-28
《體積與容積》教學反思05-21
體積與容積教學反思11-12
體積與容積的教學反思01-04
《體積與容積》教學反思范文11-02
《體積與容積》數(shù)學教學反思11-18
體積容積換算教學反思05-27
《體積與容積》教學反思11篇02-24
《體積與容積》教學反思(精選7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