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
一、充分給學生理解單位“1”的時間。
我在上《分數的意義》這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單位“1”,我讓學生全面參與舉例,動手操作,自我創(chuàng)造等主動探究活動,學生理解了單位“1”的含義和分數的意義,并知道了分數單位的含義,整節(jié)課教學重點突出,難點也突破的很好,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基本達到教學目標。在整節(jié)課的學習活動過程中,學生的抽象、概括及實踐能力獲得了很好的發(fā)展,實際教學效果基本達到備課時的設想。
分數的意義這一內容看起來簡單,理解起來還是比較難的,因此在上課中,我綜合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情境教學法、活動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舉例、分一分、自我創(chuàng)造分數等來體驗得到分數過程,感悟分數的意義。從而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內化和建構。
在本節(jié)課中,我還重視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生思維訓練方法指導的比較到位,學生數學遷移能力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指導的還不夠,學生小組內合作探究的意識和效率還有待于提高。
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有以下幾點:
(1)在時間的安排上過于平均、松散,以至于出現前松后緊和拖堂現象;
(2)個別知識點學生已經掌握并能用語言表達出來,教師還是心有余悸地展開討論,占用較多時間;
(3)教師放手的還不夠。
(4)課堂上教師激勵性的語言比較缺乏,課堂氣氛未能真正調動起來;
(5)課件沒有完全調試好,介紹分數的產生時沒能發(fā)揮多媒體資源的優(yōu)勢進行教學。
在本次教學實踐中我不僅收獲了很多,也悟出了一些道理。在認識單位“1”時,學生能先將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把一個整體用自然數1表示,這樣為認識單位“1”,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數學概念還是抽象的。他們形成數學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應的感性經驗為基礎,從許多有一定聯系的材料中,通過自己操作、思維活動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從而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質特征。
二、對不足之處的改進策略
對于本節(jié)課不足之處的改進策略及設想,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去改進、去思考:
(1)教師要相信學生,該放手時要放手,對于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不要再花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強調,把寶貴的教學時間放在教學的重點;
(2)數學課堂上要盡可能精講多練;
(3)教師要豐富自己激勵性語言,對于學生好的表現要通過多樣的形式去肯定學生,鼓勵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3、對某些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改進設想
在經歷了動手操作、自我創(chuàng)造等活動后,讓學生歸納概括分數的意義這個環(huán)節(jié)還可以這樣去設計:只給一個分數,如,讓學生舉例交流它的含義,之后給學生這樣兩個分數和讓學生再去交流它們的含義,從而讓學生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并理解“分成若干份”和“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這些關鍵詞語。
在認識分數單位這個環(huán)節(jié)還可以這樣設計,讓學生先閱讀課本自學,隨后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通過適當的練習及時鞏固學生自學效果,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信心。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2
“分數的意義”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的內容,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jié)課我主要引導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讓學生明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進而理解單位“1”的含義。并引導學生很自然的概括出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單位,能說出一個分數中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讓學生經歷整個概念的形成過程,幫助他們從中獲得感悟,促使其主動參與建構。
本課的教學設計主要注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做數學中體驗分數的價值,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數感!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上課開始我由《西游記》中大家感興趣的人物孫悟空和八戒引出簡單的分數,課堂氣氛瞬間活躍起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更高了。后面練習部分我讓學生動手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自己喜歡的分數,學生參與的熱情更高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學習數學也是很快樂的。
當然,本節(jié)課中也存在很多不足:由于課堂時間比較緊,所以整節(jié)課我的節(jié)奏可能稍快一些、給學生發(fā)言、展示的機會不夠充分總結的部分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反思、不斷學習,取長補短,在教學上實現創(chuàng)新。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3
《分數的意義》是一節(jié)概念課,是在學生對分數已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學生在三年級雖然已經學習了分數的認識,但是學生對分數的認識都是處于感性層面,都是與直觀形象的具體圖形、整體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而本節(jié)課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分數的開始,也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
分數的意義是今后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前提,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重要作用。而分數的意義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怎樣讓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從具體的實例中抽象歸納出分數的意義,從而能夠有條理地運用分數知識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是本節(jié)課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因此,我教學這節(jié)概念課的基本模式是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鞏固——概念的發(fā)展。
一、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引入我采用的是在復習舊概念的基礎上引入新概念。因為三年級時就接觸分數,新舊概念聯系緊密,就不用從概念的本義講起,只需從學生已有的,與其相關聯的概念入手,加以引申。
我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一個分數,并說出這個分數所表示的意義。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回顧舊知識的同時,學生在說某一個分數表示的意義的時候,發(fā)現同一個分數,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表示不同的意義,從而對分數的意義提出疑問,對知識產生好奇,學生帶著問題學習,
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的熱情就會高漲起來,我隨即引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明確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和學習重點。
二、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形成我大膽地交給學生自主探究,我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利用手上的學具(圓形紙、正方形紙、一條線段圖片、一把香蕉(4根)圖片、一盤面包(8個)圖片)創(chuàng)造出?,并用陰影表示出來。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在三年級分數認識的基礎上,借助學具自由地表示?,使學生在動手操作與交流中加深對?的意義的理解,感受分數的意義,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平均分的整體既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一些物體。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都大概理解了分數的意義,我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分數的意義,再由我來小結得出分數的意義,接著引出單位“1”,學習單位“1”。
認識分數單位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讓學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用一堆圓片代替書本的一堆糖,根據書本的要求將圓片分一分,然后完成書本的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經歷實踐的過程,讓他們自己在“分一分”“圈一圈”“填一填”的過程中體會分數的意義,在分的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分的份數與分數的分母有關,所取的分數與分數的分子有關,順而引出分數單位和分數單位的個數。
三、概念的鞏固
概念的鞏固是教學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拓展練習,深化理解,回歸生
活。概念課探究新知用時比較長,所以我精選了兩道練習題。第一是教材第47頁的第5題,此題不但能加深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而且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體會到數學來自生活用于生活。第二題是教材第48頁的第7題,此題緊扣分數單位的知識,更好的鞏固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練習反饋出大部分學生都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對分數的意義、單位“1”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這點達到了預計的效果。
四、概念的發(fā)展
概念的發(fā)展就是不失時機地擴展延伸概念的含義,每一道練習都是對概念的一次拓展,體現概念的發(fā)展過程。所以,我設計了有挑戰(zhàn)性的擴展練習“圍墻后面的秘密”,院子里種有一排果樹,只有幾棵是伸出墻外,若伸出部分樹是這排樹的六分之一讓學生說出這排樹共有多少棵。此題升華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對于個別學生來說會有點難度,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來說就是一次很好的提升機會。
回顧整課的教學,還是存有一些遺憾。比如一些細節(jié)上處理還是不夠好。在新授部分將許多物品作為整體呈現時還是需要用一些符號使學生深入感受到將它們看作一個整體,在學生看書過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導和指導。還有就是練習的量還是較少,學生在技能層面發(fā)展不夠。
然而,本節(jié)課也有好的地方。這是一節(jié)概念課,但本節(jié)課并不會顯得枯燥,因為我注重教材的開放性和思考性,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和廣闊的思維空間,我給學生提供了一些學具,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出?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生在小組合
作時積極主動地參與和探討、質疑、創(chuàng)造,并逐步的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較好的體現了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和共同的研究者。
我深信,只有教師做到創(chuàng)造性地教,學生才能創(chuàng)造性地學,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關鍵在于老師。在往后的教學中,我還需要不斷努力,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我的教學觀念,要真正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念,相信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探究思維的空間,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4
“分數的意義”這部分的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四年級的《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習之前,我通過對個別學生進行談話調查,發(fā)現部分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還是在原來的框框里出不來,只停留在“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蘋果的二分之一!边@樣的認識中。學生僅認為一個就是單位“一”。對什么是分數并沒有過深入理解,而只是淺顯表象的理解,而對一些事物等都可以當作單位一時,很疑惑,而這也讓我對本堂課的教學感到十分困惑。這堂課我應該教個孩子些什么?本堂課的重點究竟是什么,我要如何突破重點?……
帶著一系列的困惑,我再次認真閱讀了教學參考,并通過各種渠道搜索有關本節(jié)課的課堂實錄和案例設計及分析。最終明確了“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正確地認識單位“1”,理解分數的意義,并能對具體情境中分數的意義做出解釋,分數的產生學生都知道在進行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而分數的意義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怎樣讓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從具體的實例中逐步抽象歸納出分數的意義是本節(jié)課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因此,課中我能緊緊抓住本課的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引導學生領悟單位“1”的含義,理解分數的意義。
1、游戲導入,突破單位“1”的認識。
在教學時,為了幫助學生突破原有認知的禁錮,理解可以把多個物體看作一個整體,認識單位“1”。我在教學開始設計了“說一不二”的游戲。(游戲規(guī)則:“用適當的數學語言描述所給的情境,描述時只允許用數“1”,不允許用除了1以外的其它數。)
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如下:
“師:這是幾?(一個手指)這是幾?(5個手指)錯,游戲規(guī)則,只能用“1”來描述,換個說法!1只手。這是?(一雙手)
請1名同學起立。(1個人,1名同學)(請第1名同學的同桌也起立)此時呢?(1桌同學,1組同學)
咱們班24名同學(1班同學)
……”
借助“說一不二”這個游戲,在課前活躍了課堂緊張的氣氛同時,讓學生在充分感知了,在很多時候我們可以把多個物體看成一個整體,而這個整體也可以用“1”來表示,學生們對自然數1就有了新的認識,此時順勢讓學生說說:通過我們今天的小游戲,你對1有了什么新的認識?得出“今天我們認識的1很特殊,所以要給它加上引號,稱它為:單位“1”“。從而,對單位“1”的認識這一教學難點,就這樣很輕松的突破了。
2、親身體驗,在活動中認識分數
《數學課程標準》將實踐活動作為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要求是: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學習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在本堂課的教學時,我結合學生的實際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了“分糖”的活動。
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如下:
師:這12塊糖可以怎樣平均分,請你們利用手中的12顆棋子代表12塊糖平均分一分,好嗎?
課件出示活動要求:
創(chuàng)造分數:
。1)把12顆棋子平均分一分、擺一擺。
。2)填寫記錄單。
(3)同桌互相說說記錄單中的內容。
、谒伎继崾荆海▽W習記錄單)
我把()看做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份,其中的1份是單位“1”的,有()個棋子,()份是單位“1”的,有()個。
在這個數學活動中,學生通過動手分一分,充分體驗、理解分數的意義,并在互相交流學習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切身體驗,能夠自主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可以看出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感受到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切實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3、分糖反饋,在歡樂中拓展延伸
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如下:
師:今天同學的表現都很出色,老師決定把這12塊糖分給大家?請同學根據老師說出的分數來取糖,拿對了把糖帶走。
請一名女同學,拿出這些糖的1/4(3塊)
師:老師很公平,這名同學拿了3塊,這名男同學也只能拿3塊,他應該拿剩下這些糖的幾分之幾?1/3(3塊)一個人拿了1/4,一個人拿了1/3,為什么都是3塊呢?
。▎挝弧1”不同,即使分數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可能相同)
(3)請一名同學拿剩下這些糖的1/3,問:他拿的對嗎?為什么她剛剛拿了1/3是3塊,他拿了1/3卻是2塊?
。▎挝弧1”不同,即使分數相同,所表示的數量也不一定相同。)
師:老師這里還有糖,關于分數呢還有很多知識等著我們去發(fā)現去學習,希望大家能夠主動去探究,老師這些糖就留著你找我交流時在送給你!”
數學教學并不應只是只停留在一課時的教學,應是對學生的學習熱情、求知的欲望的激發(fā)、誘發(fā)的過程,為此在本堂課即將結束之時,我通過這一分糖的環(huán)節(jié),再次激起學生們的熱情,滲透了分數中“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的認識,調動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分數的積極性。
以上是自己對這節(jié)課收獲的一些感觸,同時不可忽略的,這節(jié)課我還有許多不足應加以改進,比如:在學生進行匯報時,教師有些操之過急,面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沒能順利的引導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在學生說分數的含義說不準確不夠不完整時,教師表現比較急躁,對于第一個學生匯報時,對其語言表述沒有進行糾正,導致多個學生在表述語言都不夠準確;平日教學中教師表述問題說半截話,對于學生回答問題語言要完整的要求不嚴格,等等這些都需要今后在教學中要改進的地方。
重視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fā),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加深對分數的認識。課一開始,就讓學生運用手中材料分別表示1/4的含義(小組合作:分一分、圈一圈,涂一涂,畫一畫)。通過動手操作、思考、觀察、比較,使學生理解了把一個物體、一些物體都看作一個整體進行平均分,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從而揭示分數的意義,完成了對單位“1”的認識。
注重讓學生在應用中鞏固和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本節(jié)課不僅給學生提供了較豐富的學習材料,通過觀察比較、分析討論、歸納概括出分數的意義,而且還注意讓學生經歷分數在生活中應用的過程,如把全班人數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每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2人占幾分之幾,聯系生活中常見的分東西的情景,分別讓學生說說各用什么分數表示分得的結果,并對分數的意義作出解釋。這樣學生在應用中不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認識,而且把對分數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同時也為今后學習分數的有關知識打下了基礎。
看了劉全祥老師的文章,我汗流浹背。自己在上完《分數的意義》這節(jié)課時,根本沒有認真地去梳理。還是劉老師精辟的分析與拔高地“解讀”讓我受益匪淺。現在,我鼓起勇氣,談談自己在上這節(jié)課時的一些想法。
《分數的意義》是一節(jié)典型的概念課,一直以來備受專家和教師的關注,信手翻閱各種雜志、點擊小學數學教學網站,有關本節(jié)課的案例設計和分析各有特色。特別是看了《小學教學》20xx年第一期張殿宙先生關于《“分數”教學中需要澄清的幾個數學問題》有一些感悟,產生了一些想法。
首先,分數怎樣定義?
首先,我們要問,分數怎樣定義?一般地有以下四種:
定義1(份數定義):分數是一個單位平均分之后中的一份或幾份。
定義2(商定義):分數是兩個數相除的商。
定義3(比定義):分數是q與p之比。
定義4(公理化定義):有序的整數對:(p,q),其中p≠0。
在我們現有的教材中的定義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這樣定義的好處是直觀,明白易懂,強調了“平均分”,特別是對“幾分之幾”做了貼切說明,對理解以后的分數運算也有重要的價值。
但是,用份數定義分數,也有一些問題。首先,一份或幾份的說法,仍然和自然數靠得很近,沒有顯示出這是一種新的數。其次,平均分一個月餅之后的的一份或幾份的說法,常常會誤解為分數總小于1(比一個月餅。。最后,由于份月餅或其它直觀圖的思維定勢,不能適當選擇單位,形成思維上的僵化。
分數的真正來源,在于自然數除法的推廣。一個月餅,平均分成三份,得到有確定大小的一塊。對于這個客觀存在的量,依除法的意義,應該看做1÷3所得的商。可是這種除數大,被除數小的的除法,如果運用以前的知識就成了解決不了的問題,于是“分數”這個新朋友就閃亮登場了。這樣,就突出了數系擴張的本質。因此,分數的份數定義可作為教學起點,但是,不宜過分強調,應該迅速向更抽象的分數定義轉移。
在備課之初,我努力想擺脫“份數”的定義,努力向除法和比的意義靠攏,但這樣做似乎在行進的過程中竟然“忘記了當初出發(fā)的目的是什么了”(魏彬評價),因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以及比的認識在五、六年級都安排了專題進行學習。于是,我又把教學目的進行適度回歸,重新回到“份數”的定義上來,只不過突出強調學生借助直觀的操作和數線模型,溝通分數和整數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加深對單位"1"的理解,從而理解分數的意義。
其次,分數的定義怎樣演繹?
分數的本質究竟是什么?在數學教育家史寧中教授的《數學與數學教育》一書中,有一節(jié)專門討論了“如何理解分數的意義”——分數,它代表一件事物的一部分,其本質意義是它的無量綱性。分數無量綱性的意義在于,可以把事物許多不可比的狀態(tài)變?yōu)榭杀鹊臓顟B(tài)。
在過渡到分數的本質意義時,張殿宙先生指出:“分數是相對于整體‘1’而言的。在數射線上的0和1之間,標出、、等,乃是認識分數關鍵的一步,及早進行,十分重要!边@是因為數線是一個半抽象模型,它是“圓模型”和其它平面模型的“再抽象”,可以充當分數的“份數模型”像“除法的商”定義過度的幾何載體。用線段的長度表示分數的大小。無論是一個,還是一些,都是單位“1”。這樣表示的好處有很多。首先,它的單位是抽象的“1”。雖然與圓片、三角、長方形等幾何圖形相比,較抽象,但任然是幾何直觀,可以幫助學生感知分數的含義。其次,這是數軸的雛形,學生早在學習自然數的時候就已經接觸過,這樣就很好地溝通了分數與自然數之間的聯系。
在本節(jié)課中,我先從一個月餅(自然數1)到,再從一組月餅(單位“1”)到,突出分數意義的相對性。然后以此為起點抽象到數線上表示,體現分數意義的無量綱性——僅僅是一個新數而已。
最后,效果如何?
至于最終的教學效果,要通過學生來檢驗。上完本節(jié)課從學生的反映來看,也許是因為蘇教版教材學生在前面已經安排了兩次學習,對于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其實已經出現過,所以在涉及分數的“份數”意義理解上應該沒有什么問題。但是用數線表示分數的優(yōu)越性(譬如分數的性質、分數的大小比較、分數的抽象性、以及0到1之間分數個數的無限性)沒有讓學生很好地體會,特別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數線上出示整節(jié)課所學的分數后,教師沒有很好地引導,深為遺憾。
今天完成了《分數的意義》的一課的教學,本來是作為考核課,由于要進行課題研究,供大家參考,所以短短的四天時間,從備課到課件的制作、學具都要到位。由于本身心里還有很多困惑,所以在備課、制作課件時,總是很猶豫,一些地方不知該怎么處理,雖然在集備時大家給了許多意見,但意見也不太統(tǒng)一,只有等上課后,大家才能根據實際出現的問題,給予解決方案。
首先談談課前的主要困惑:
1、知識之間如何串聯?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較多,包括:分數的產生、分數的意義、單位“1”、分數單位、分數的發(fā)展史,這些知識有的是互相牽扯,有的是互有聯系,如何過渡?
2、學生動手操作是否必要?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學過分數的初步認識,有過一些經驗,從圖中也可直觀看出平均分后的結果,那么還要不要動手操作?
3、如何順利導入?是從難點單位“1”入手,還是從本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入手,還是……?
4、是否要逐字逐句的扣概念?對于分數的意義中的重點詞如“一個物體”、“一些物體”、“一個整體”、“平均分”、“若干份”、“一份”、“幾份”?
5、如何引導學生看課本?課本中規(guī)范的概念也應讓學生有所了解,看書是很有必要的,怎樣引導呢?
6、提供學生什么樣的材料?是只給一些物體的,還是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的材料都給學生?
7、對知識的拓展到什么程度?學生對概念的認知需要從初步理解到深入理解,那么也需要有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如何把握這個度?
數學不只是一種有趣的活動,僅僅使數學變得有趣起來并不能保證數學學習一定能夠獲得成功,因為,數學上的成功還需要艱苦的工作。
試教后的自我反思:
1、關于媒體的使用。教學中,有的是學生操作,有的是課件演示,還有老師的板書,感覺比較亂如何處理好課件的播放時機?
2、關于如何更有條理。對本節(jié)課環(huán)節(jié)有些不熟練,導致一些話或播放課件迂回,給人有些錯亂的感覺。
3、如何讓學生能說,會說,想說?概念教學本身比較枯燥,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觀察、對比等活動得到概念,并能歸納出概念,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4、講求策略。
出現的問題:
整個教學中,沒有對分數的意義進行規(guī)范的定義,或看書完善。本來是想借助操作,讓學生明的不管分的物體是多是少,只要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四分之一來表示,進而將一個整體的概念擴展到大數目。但是對于操作后的思考,引導得不得力,導致學生無法說出“核心”。
求同比較:
主要是兩個層面的比較:
①分的東西不一樣,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來表示呢?
②分一個物體和分多個物體的數量明明不一樣多,為什么每個人分到的,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兩層比較,突出了四分之一這個分數的本質:與分的東西是什么無關,與分東西的數量多少也無關,只要將這些物體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物體總數的四分之一。
存異比較:
由于教材在揭示分數意義之前只有一個四分之一這一個例子,所以我想讓學生先完成“做一做”,讓學生思考這些分數是怎樣得到的?從而體會分數不同的原因在哪?平均分的份數不同,表示的份數就不同。
在這種找不同的比較中,使學生認識到:之所以表示的個數不同,是因為單位“1”不同;之所以表示的分數不同,是因為平均分的份數,表示的份數不同――從不同中,更加強調了分數的這幾方面要素,體分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幾份,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幾份。
正是因為運用求同的方法,正面比較,才突出了概念的共性;運用存異的方法,從反面強調了概念的本質屬性。這樣一正一反,抓住概念的本質進行教學,我認為才是有效的。
5、處理好學生的自主學生,與老師的講授。感覺老師在課堂上說得比較多,學生說得少。有的需要學生多說的地方,學生不說,師就自己包辦了。
盡快在得到本組同伴的幫助、建議后,能有更好的改善。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5
【案例】
教學過程:
。ㄒ唬└兄獙W情
1、揭示課題——分數
2、說分數,介紹分數。
。1)誰來說一個分數?
。2)介紹某個分數的知識。
、僖饬x②各部分名稱
3、分數的產生。
。1)從課題中感悟分數的產生。
。2)猜哪個分數最早產生。
(3)介紹分數產生的過程。
。ǘ、體驗分數
1、分實物,動手操作,產生分數
(1)一個蘋果(2)1米長的毛線(3)6個蘋果(4)10根小棒(5)8顆糖
2、交流分數
(1)蘋果(突出平均分)
。2)毛線產生多個分數
。3)6個蘋果片突出一個整體
。4)10根小棒產生多個分數
。5)8顆糖產生多個分數
3、概括分數的意義
。1)概括單位“1”①概括單位“1”②找黑板上的單位“1”③舉例單位“1”
。2)概括分數的意義①2人小組內交流分數的意義②舉手回答分數的意義③感悟數學家說的分數的意義④體會分子和分母的意義
。ㄈ┙鉀Q問題
1、學生自主解答
2、利用媒體反饋交流答案
。ㄋ模⿲W習方法的引導
1、本課小結
2、多種學習方式的引導。
、倏磿,看課本
、诳凑n外書,和同學一起討論
③上網學習
、芡瑢W間相互交流
。ㄎ澹﹦幽X筋回教室
【評析】
這堂數學課,較好地實踐了《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數學學習的這一重要方式。
動手實踐!稊祵W課程標準》提出:"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這兩段話,都強調了數學教學讓學生動手實踐的重要意義和作用。這堂課,比較注意引導學生動手實踐。例如,在體驗“分數的產生”時讓學生動手分一分蘋果、毛線、10根小棒、8顆糖等實物,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感受到在數學中除了把一個物體看成一個整體還可以把10根小棒、8顆糖等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從而進行平均分。
自主探索!稊祵W課程標準》強調指出:"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
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實施"新課標",就是要改變以往的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陳舊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決問題。這一堂課,學生自始至終地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決問題。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教師的作用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學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知識的探索者、發(fā)現者。例如,在教學單位“1”時并沒有把概念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先讓學生在動手分蘋果、小棒、糖的過程中感受單位“1”的真正含義。從課堂的學習氛圍看出,學生的自主探索,確實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合作交流。《數學課程標準》說: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币M行有效的學習,合作學習、相互交流是很有效的方式。因為合作學習、相互交流優(yōu)于個體的獨自的學習。讓學生合作交流,做得比較扎實。例如,在“體驗分數”時,老師讓學生合作分實物產生分數,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交流中判斷其他同學說的分數與所分的實物是否一致,學生在對與錯之中掌握知識。這一堂課,學生的合作交流,有自由組合合作交流,有同桌合作探究,有小組合作討論。在合作交流中,學生的發(fā)言積極主動,討論認真活躍,交流頗有成效,而不是走過場,搞花架子,流于形式。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6
本學期第四單元是《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在課堂上,我與學生先后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其中包括了“分數大小的比較”,也學習了“真分數和假分數”。在分別學習“分數大小的比較”與“真分數和假分數”時,我感覺學生學得比較好,他們知道了如何比較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的大小,也知道了真分數小于1,假分數等于或大于1。我以為這單元開了個好頭。誰知道,在學習完把假分數化為整數或者帶分數后,一道比較分數大小的作業(yè)題卻難倒了一些學生。這道題有好幾個數(包括真分數和假分數、整數),其中兩個是5/6和4/3。在課堂上布置完作業(yè),先后有好幾個學生問“5/6和4/3”怎樣比較大小。
我說,你們認為這兩個分數能比較大小嗎?他們都說不能。我問為什么,回答是“它們既不是分子相同,又不是分母相同,,怎么比較?”我再問,你們剛學過真分數和假分數,真分數和假分數有什么特點?“真分數小于1,假分數等于或大于1!蔽揖驼f:“這不就行了嗎?”……“啊,明白了”,我話沒說完,他們就有點恍然大悟。事后檢查作業(yè),他們的這道題幾乎沒怎樣錯。
他們恍然大悟了,我卻有點皺眉頭了:怎么回事,這些學生分開來學習,好像都明白,稍稍一綜合,就無所適從。不過,就在寫這篇教學反思時,我有點想通了:從學生講,他們沒有把有關的知識聯系起來,確實算不上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學生。
但剛學的新知識,不是誰都可以馬上滾瓜爛熟的,做老師的,你就耐心點吧;從老師本身講,上課時,是否把有關的知識都講透了,是否把該聯系的知識點為學生講明白了,你自己講課都沒時時注意到知識點的聯系(從講課角度講),又何必苛求學生馬上就有好的學習效果呢。備課,一定要備學生,這不是一句空話,作為老師,必須心中時時有學生。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7
這節(jié)課是分數除法教學的起紿課。分數除法的意義及計算方法是本單元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理解的困難之處。我是想作為分數除法的第一個知識點,利用折一折,算一算等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借助圖形語言,利用已學過的分數乘法的意義,解決有關分數除法的問題,從而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并從中總結出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分數除以整數是學生學習了分數乘法和認識了倒數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之前已掌握了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為本節(jié)課的新知學習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在教學中注重以下幾點。
1、 強調知識的遷移和類推。
在教學中,先復習整數除法意義再進行分數除法意義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和類推很容易得出分數除法的意義。
2、 以自主探索為主。
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給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允許并鼓勵他們有不同算法,尊重他們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錯誤的,讓他們在相互交流、碰撞、討論中,進一步明確算理。
一節(jié)有效的課堂應該建立在有效的小組合作上,整節(jié)課下來我發(fā)現在小組合作方面我還應多鉆研,如何調動小組的積極性?如何讓小組的每一位成員都樂于參與其中?將是我接下來主要的研究方向,真正做到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8
分數的意義對于小學生來講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本課設計淡化形式,注重實質,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解決問題為中心,以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性來體現教學的嚴謹性。
整節(jié)課中我都沒有將“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這句嚴密、枯燥、抽象的話語塞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玩學具的過程中理解單位"1",教學中的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涂一涂為學生提供了高頻率、多維度、深層面的體驗,學生在學習時感到了樂趣,體驗到了成就感,激勵他們進行更深入的學習與研究,感受什么是分數,歸納出分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數學教育應該“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本課設計做到均衡學生差異,組建合做學習小組,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思考和表現的機會,多些成功的體驗,突出每個個體的作用,使每一個學生不僅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對所在小組中的其他同學負責,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合作中完成任務,沒有把學生當作所謂新教學方式的道具,實現知識在交流中增殖,思維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當中較好的理解了單位“1”和分數的意義。不足的是教學過程中由于過于重視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與表達,忽視了時間的調控,教學節(jié)奏不夠緊湊,另外課堂生成了多個問題,占用了一些時間,導致時間的拖延,應該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組織與時間安排方面再作更加合理的調整。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9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單元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分數的開始。內容包括: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真分數與假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最大公因數與約分,最小公倍數與通分以及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本單元教學的特點就是概念教學,教學的重點是概念的形成,教學的難點是概念的形成和運用。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將引導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比較完整地從分數的產生,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等方面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進而學習并理解與分數有關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約分、通分以及分數與小數互化的技能。這些知識在后面系統(tǒng)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及其應用都要用到。因此,學好本單元的內容是順利掌握分數四則運算并學會應用分數知識解決問題一系列實際問題的必要基礎。
一、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用好直觀手段。
本單元的概念較多,且比較抽象。而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需要直觀形象思維的支撐。因此,在引入新的數學概念時,適當加大思維的形象性,化抽象為具體、為直觀。教學時加大思維的形象性(比如:圖、線段圖、集合圖)
二、及時抽象,在適當的抽象水平上建構數學概念的意義。
在充分展開直觀教學的基礎上,抓住時機引導學生由實例、圖示加以概括,建構概念的意義。
三、揭示知識與方法的內在聯系,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方法。
比如:約分和通分,這兩概念學生很容易混淆,因此教學時要提醒學生,不管是約分還是通分都是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使分數的大小保持不變,約分就是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變小,而通分則是把幾個異分母分數變成同分母分數。
、偕滩蛔兊男再|與分數的基本性質的聯系
②分數的基本性質與約分、通分的聯系
、塾米帜副硎緮担悍謹蹬c除法的關系,分數的基本性質 (0除外)
④因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約分
倍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通分
、輪挝粨Q算——除法——分數——約分。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對最簡分數、約分的意識淡薄。
學生對約分,結果保留最簡分數的意識淡薄,教學時要加強。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0
對于我執(zhí)教的《分數的意義》這一節(jié)課,我主要從自我評價、反思問題、課堂重建三個方面進行教學反思。
一、自我評價:
1、反思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
本節(jié)課通過讓學生全面參與舉例,動手操作,自我創(chuàng)造等主動探究活動,學生理解了單位“1”的含義和分數的意義,并知道了分數單位的含義,整節(jié)課教學重點突出,難點也突破的很好,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基本達到教學目標。在整節(jié)課的學習活動過程中,學生的抽象、概括及實踐能力獲得了很好的發(fā)展,實際教學效果基本達到備課時的設想。實際教學基本按照原計劃進行,只有在向學生介紹分數的產生這個環(huán)節(jié),由于相關視頻因設備原因無法正常播放時,我臨時調整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62頁的小資料來了解分數的產生。知識傳授效果良好。
2、反思教法情況
教法的成功之處是,我綜合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情境教學法、活動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舉例、分一分、自我創(chuàng)造分數等,來體驗得到分數過程,感悟分數的意義。從而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內化和建構。
存在的問題是,在教學中我對留給學生動手、動腦、交流的空間和時間把握的不夠合理。
3、反思學法指導工作情況
在本節(jié)課中,我在學生思維訓練方法指導的比較到位,學生數學遷移能力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指導的還不夠,學生小組內合作探究的意識和效率還有待于提高。
二、反思問題
1、反思教學中的不足
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有以下幾點:
。1)、在時間的安排上過于平均、松散,以至于出現前松后緊和拖堂現象;
。2)、個別知識點學生已經掌握并能用語言表達出來,教師還是心有余悸地展開討論,占用較多時間;
。3)、教師放手的還不夠,在學生進行匯報時,語言表達不是很恰當時,教師有些操之過急,補充的較多;
。4)、對學生小組內合作學習指導的不夠到位;
。5)、課堂上教師激勵性的語言比較缺乏,課堂氣氛未能真正調動起來;(6)、課件沒有完全調試好,介紹分數的產生時沒能發(fā)揮多媒體資源的
優(yōu)勢進行教學。
2、反思課堂上突發(fā)事件及處理情況
在教學分數單位含義后,我發(fā)現學生注意力和學習興趣有所下降,我及時采取了搶答分數的分數單位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注意力又回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三、課堂重建
1、我的收獲和感悟
在本次教學實踐中我不僅收獲了很多,也悟出了一些道理。在認識單位“1”時,學生能先將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把一個整體用自然數1表示,這樣為認識單位“1”,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數學概念還是抽象的。他們形成數學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應的感性經驗為基礎,從許多有一定聯系的材料中,通過自己操作、思維活動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從而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質特征。
2、對不足之處的改進策略
對于本節(jié)課不足之處的改進策略及設想,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去改進、去思考:
。1)、教師要相信學生,該放手時要放手,對于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不要再花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強調,把寶貴的教學時間放在教學的重點;
。2)、數學課堂上要盡可能精講多練;
(3)、教師要豐富自己激勵性語言,對于學生好的表現要通過多樣的形式去肯定學生,鼓勵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3、對某些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改進設想
在經歷了動手操作、自我創(chuàng)造等活動后,讓學生歸納概括分數的意義這個環(huán)節(jié)還可以這樣去設計:只給一個分數,如,讓學生舉例交流它的含義,之后給學生這樣兩個分數和讓學生再去交流它們的含義,從而讓學生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并理解“分成若干份”和“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這些關鍵詞語。
在認識分數單位這個環(huán)節(jié)還可以這樣設計,讓學生先閱讀課本自學,隨后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通過適當的練習及時鞏固學生自學效果,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信心。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1
分數的意義這節(jié)課是新課標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們在三年級的學習中,已經借助操作、直觀,初步的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會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分數的大小,還會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本節(jié)課主要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兩個概念,學生理解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在課堂中,我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新了教學方式,從而成功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實現對知識的自我構建,這樣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例如:在導入新課時,我給學生提出了學習新知識的步驟:①關于分數,你已經知道了什么?②關于分數,你還想知道什么?然后通過老師和學生的合作,從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入手,使學生感悟分數是適應客觀需要而產生的,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因為我們的教學不能總是“零起點”,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首先就要努力讓學生把自己的已有知識狀況展現出來,讓他們在面對新知識時,自己主動去會憶、調動已有的認知結構。當學生紛紛舉手匯報了自己已知的關于分數的知識后,再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自己去動手操作,去體驗、交流與思考,“你是怎樣得到這個分數的?”,從體驗中建立“平均分”,這樣學生在操作中親身體驗并逐步建立概念。
2、讓學生在體驗中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讓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必須強調個體的親歷性,即讓學生親身實踐和真實體驗。課堂上一定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地感悟學習材料,也就是說,要充分展開學習過程,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經歷教學過程中逐漸建立概念,而不是只見結果而忽視過程。為此,課堂教學中我盡可能充分提供學生學習材料,設計開放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鼓勵學生發(fā)表與眾不同的見解,強化富有個性的學習行為。例如,在課堂中我把準備的材料:長方形紙片、一米長的繩子、六塊小立方體和四根繪畫筆交給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讓他們去動手操作,去體驗,進行交流與思考,這樣學生在操作中親身體驗并逐步建立概念。我從生活中精心挑選了一些實物,作為尋找分數的材料。首先引導學生觀察這些材料并猜想能不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得到分數,然后動手操作尋找分數。展示時重點展示平均分多個物體得到分數的操作過程,讓學生感受可以把許多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其中這一份或幾份也可以用分數表示的過程。為抽象分數的意義做好鋪墊,感悟分數就在生活之中。
還利用分繪畫筆,在整體的具體數量不同的情況下,同一個分數表示的具體數量也會不一樣。在歸納分數的意義時,首先讓學生在感知多個材料的基礎上明確:不論把什么東西平均分,都可以把要分的東西看做一個整體,那就是單位“1”。表示分的份數不確定,從而創(chuàng)造了用“若干份”這個詞來表示不確定的份數,也就是分母,表示取的份數不確定,于是又創(chuàng)造出用“一份或幾份”來表示取的份數,就是分數中的分子。學生便能完整地概括出分數的意義。這樣水到渠成地創(chuàng)造出了概念,使學生的理解更深刻,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2
分數的意義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一步一步地從具體的實例中逐步歸納出分數的意義是本節(jié)課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做單位“ 1 ” 是本節(jié)課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課堂上,我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為核心,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中體會。
數學源于生活 ,回歸生活。在本節(jié)課中,我注重教材的開放性和思考性,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和廣闊的思維空間,魏書生有這樣一句話: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盡可能讓學生講。因此我負責給學生提供長方形紙片、蘋果、糖等,讓學生自己通過 “ 選一選,折一折,分一分 ” 等一系列的操作,自己得到分數,并說明每個分數是怎樣得到的這樣一個開放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通過比較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認識和理解單位 “1” 。最后對大量具體的分數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及時進行概括,得出分數概念。這個環(huán)節(jié)實際上就是學生對分數意義的感知過程。
心理學表明:良好的、愉悅的環(huán)境能激發(fā)人積極向上。課堂上師生關系民主平等,同學之間團結協(xié)作、合作交流、互相啟發(fā),信息多向交流,有小組交流、全班匯報。教師不僅是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且是學生年長的伙伴和真誠的朋友,讓學生感受心理安全、心理自由,使他們興趣盎然,自信與意志、態(tài)度與習慣等方面得到充分培養(yǎng)和發(fā)展。
通過這節(jié)課,使我認識到每一個數學知識都是在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產生過程、體驗了愉快的學習過程之后才能在學生的腦海中生根發(fā)芽。也只有這樣引導學生有效學習,才能有利于學生學習更有價值的數學,從而使他們獲得發(fā)展。在今后的教學上做到 “ 三活 ” 即讓學生 “ 學生活中的數學 ” 、 “ 在活動中學數學二 ” 、 “ 靈活地學數學 ” 。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3
分數的意義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單位“1”理解是認識分數的關鍵,為以后學習分數的除法、真分數和假分數以及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四則運算及解決問題等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中我做到了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分數的意義,并能有條理地運用分數知識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
一、努力之處
1.重視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
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并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所以課堂一開始,我就從學生比較熟悉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入手,先出示月餅圖,觀察: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再出示正方形圖,觀察:把這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幾分之幾?這樣的3份呢?接著出示線段圖提問: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1份是這條線段的幾分之幾?這樣的2份、3份呢?引導學生回憶: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通過觀察思考,我發(fā)現學生對于過去學習的分數知識掌握還是比較扎實的,這一環(huán)節(jié)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fā),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2.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分數是在生活中產生的,所以我精心制作直觀形象的課件,運用直觀圖式,引導學生嘗試解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部分和整體的關系這一新的數學問題,引起學生對所分物體個數的關注,展現了分數的意義,引導學生歸納: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樣就發(fā)揮形象思維和生活體驗對于抽象思維的支持作用。
3.將觀察、比較、思考的教學活動貫穿始終。
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一步一步地從具體實例中逐步抽象歸納出分數的意義,領悟單位“1”的含義,理解分數的意義。通過不斷地思考、觀察、比較活動,使學生理解可以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進行平均分,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從而完成了對單位“1”的認識與擴展。通過觀察比較、分析討論、歸納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二、改進之處
課堂上我覺得還有許多不足需要改進:
1.個別環(huán)節(jié)大膽放手,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不多,課堂上如果增加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出分數,自己先談談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適時點撥,歸納總結,這樣的環(huán)節(jié)更好,學生的學習分數的興趣會被充分激發(fā)出來,同時知識也能活學活用。
2.在描述分數意義時,有些學生能領會,但是語言表達欠規(guī)范完整,在匯報時我有些操之過急,缺乏耐心地引導。
在追尋分數意義的過程中,我給學生提供了較豐富的學習材料,充分調動自己的經驗,使學生處于一種向智慧挑戰(zhàn)的狀態(tài),主動參與,積極思考。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4
百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掌握百分數的讀寫法,明確分數和百分數的區(qū)別,體會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也為學生能夠正確運用百分數來解決實際問題打好基礎。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接觸到了百分數,但是對于百分數的意義并不理解。因此我認為教學時應該從百分數起源入手較合理。
為此我設計以下教學:
一、創(chuàng)設熟悉的生活情境 在教學的開始,我從學生每天吃早餐使用一次性筷子給森林帶來了哪些危害導入,引出我國森林覆蓋率及其它一些國家的森林覆蓋率,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引出本課的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意義。這樣的引入,使學生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有然。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的意義,理解了分數表示的是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因此,學生學習百分數有了一定的知識理解的基礎,理解森林覆蓋率: 森林面積占我國土地面積的。
二、通過學生交流收集到的含有百分數的資料,使學生感悟百分數的意義,同時體驗到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學習始終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其學習的價值不言而喻,學生搜集到的百分數也很有代表性:如:牛奶的蛋白質含量是4%;電腦下載的進度是16%;我們班期中考試的合格率是92%等等。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比較踴躍。接著通過“換一換”讓學生理解分數與百分數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通過學生的認真思考,最終獲得知識的真諦——百分數與分數的相同點是兩者都表示兩個量之間的倍比關系,不同在于分數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量,而百分數不能;分數可以帶單位,百分數不能;分數的分母是任意不為0的整數,百分數的分母是100,等。
三、自學百分數的讀寫法。先學后教是我校推行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真正學會自學,在自學掌握的基礎上做一些相關的練習,從練習中暴露出存在的問題,從而真正掌握百分數的讀寫法。
四、鞏固練習有層次,習題比較有趣味性。第一題是“真假難辨”,目的在于讓學生真正掌握百分數的意義;第二題是看成語聯想百分數,這一道題學生很感興趣,又啟發(fā)了學生的思維;第三題選擇合適的數填在括號中,這道題旨在于讓學生真正掌握百分數與分數的區(qū)別。 總之,一堂課下來,有收獲也有不足,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發(fā)言比較踴躍,學生積極參與了學習探究的過程,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與分數的區(qū)別、讀寫法大部分學生都已經掌握。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5
本節(jié)課我的教學設計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生活熟知的事物入手。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感悟百分數的生活價值。在教學設計上力求體現新的課程理念,以獨到的教學風格,感染學生。同時,在教學中,我注重課堂適時的評價,小組合作探究,激活了學生求知的欲望,點燃思維的火花,把一個時空有限的課堂,變成了一個人人參與、個個思考的廣闊空間。
1、本課從實際生活情景引入,讓學生產生疑問,從而引出百分數。
2、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架起數學與生活的橋梁
在學生在初步學習了百分數意義后,舉行了一個生活信息發(fā)布會,讓學生展示課前所收集的有關百分數的資料,并且讓學生自己說說資料中的百分數的意義。這樣,如果說課前學生對百分數的認識只停留在書寫形式上,那么通過這次新聞發(fā)布會,就使得學生對于這些來自于生活的百分數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通過讓學生同桌合作涂方格的游戲,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通過“你猜我猜大家猜”的游戲使學生動起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多創(chuàng)設一些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能夠把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數學來自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5篇)】相關文章: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1-29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數學教學反思11-17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10-10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1-08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12-27
《分數乘法(三)》教學反思12-06
數學分數除法的教學反思10-22
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12-25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教學反思10-18
小數的意義數學老師教學反思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