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硬筆書法教學論文
導語: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shù)領(lǐng)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shù)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硬筆書法教學論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這一個學期我給十幾個小學生上硬筆書法課,自己的理論應(yīng)用于實踐時很欣喜,也感到存在矛盾。在美學中講“審美距離說”,我想,我現(xiàn)在對小學硬筆書法的實踐正是美學中那個恰到好處的度,對理論有所接觸卻不空泛,對實踐有所接觸卻不完全沉淪于教學中。我把現(xiàn)在的教學心得整理一下和大家交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硬筆的學習和軟筆的學習一樣,對筆也有要求。小學的孩子們來學硬筆大多不帶鋼筆,習慣性地用中性筆。我要求學生用鋼筆,小學低年級的可以用鉛筆,但是杜絕自動鉛筆。我沒有搞清楚用中性筆或圓珠筆對練字有什么害處,只是感覺轉(zhuǎn)折處用鋼筆表現(xiàn)得更明顯。選好筆后就正式進入學習階段。
一、學習硬筆書法的過程
1.把握中心
沒有學過鋼筆字的學生,剛學習時,整個字寫得靠下,盡管有“米”字格,所臨的字帖也有“米”字格,但學生不會意識到所寫字與所臨字的筆畫在“米”字格中的位置是否相同,可愛的孩子們自作主張寫在格子中下部。 “把字寫到格子中間去啊”,我反復強調(diào)這句話,學生似乎不怎么理解,寫的依然沒有進步。我把那些很靠下的字在格子中間畫個框框,強制寫在框框中。四次課后(每周一次),學生用宣紙寫軟筆作品,我擔心他們找不到中心,在每個格子中折了兩條對角線,出乎意料,軟筆中“X”線對中心的確定起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每個學生的中心把握得都相當好。我試圖把這種找中心的方法引用到硬筆中:遇到孩子們寫的很靠下的字,我用藍筆把“米”字格中的“X”線劃出,他們會很自然地寫到格子中間。我竊喜,發(fā)現(xiàn)了孩子們的“X”線心理。
孩子們寫的字不僅在格子中的位置靠下,而且每個字結(jié)字靠下,重心偏低。每個孩子學習書法都是一個個性,而共性寓于個性之中,也許孩子們學習書法的過程就像字體的演變過程一樣,由扁平的隸書向挺拔的楷書發(fā)展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我用醒目的紅筆作范字,讓孩子們看著寫一行,只有這一行結(jié)字還像楷書,自己臨帖時又回到扁平的結(jié)字狀態(tài),這說明在孩子的理解中字帖沒有示范的作用,只是作為書寫內(nèi)容而已。孩子們寫的字是出于自然的扁平。我重復一句話:“橫短些,豎長些!迸σ龑麄兿蚩瑫较虬l(fā)展,然而這個轉(zhuǎn)變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很欣慰自己學的是書法專業(yè),對漢字的發(fā)展有所了解,有時真的很欣賞孩子們的“書法”,那種樸拙的勁,不正是我們所孜孜追求的嗎?每一個孩子都是書法史演變的演繹者,我甚至興奮,歷史竟然以這種方式再現(xiàn)。練習六次課后,孩子們寫的基本像楷書了,我心里著實很難受,為了整齊劃一的字體,我扼殺了多少天才的書法家,就功利而背審美,吾不忍也!
3.筆畫隸意
由“隸書”過渡到楷書時,孩子們筆畫隸意還是很濃,像捺畫。我以唐楷《多寶塔》為硬筆楷書的范本,希望筆畫寫得棱角分明,就算捺畫不能寫得一波三折也得有一個折的動作?珊⒆觽儧]有這個意識,一任自然的捺畫,無一折筆。我和學生交流,問他們怎么寫不出捺畫的折筆來,學生竟說沒有折筆,我一時啞然,因為我也不知折筆何來。以后我只是很教條地教他們把折筆寫出來,學生沒有搞清楚為什么折筆,但是很教條地接受了。七周后,很少有學生捺筆還作書狀,只剩一位二年級的小男孩還在隸楷的轉(zhuǎn)變階段,我無奈地搖搖頭,此乃《谷朗碑》是也。
4.風格初現(xiàn)
人們說“字無百日功”,可知學習是一個長時間的持續(xù)的過程。一個學期過后,學生已能基本掌握楷書的特點,這個時期,學生的書寫風格就漸漸區(qū)分開來。其中有個五年級的男孩學習時間最長,從筆畫到結(jié)字都不錯,學期末交上來的鋼筆作品感覺寫得太拘謹,單個字還挺好,整張作品寫得不夠舒展。家長也有同樣的感覺,認為下一階段的學習要讓孩子的字寫得大氣一點。有個六年級的女孩,平時文靜得很,問她一句話,她回答都是快哭的感覺,我總是慢聲細語地和她說,生怕挫傷孩子幼小的心靈。看她的字,結(jié)體寬博,點畫開張,不像平時表現(xiàn)出來的那樣文弱。通過向家長、同學了解了一下小姑娘,我才知我差點被表面的文靜蒙蔽過去。還有個三年級的小男孩,寫出的鋼筆字圓乎乎的,縱向的筆畫像被砍了一截,然而一首劉長卿詩作品寫出來效果不錯。雖然是硬筆,筆畫交代得很清楚,有些顏體行書外圓內(nèi)方的勁。我感嘆真是字如其人,人性本真的東西會在沒有刻意訓練的情況下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二、學習硬筆書法的年齡
我?guī)У膶W生中三四年級的居多,差不多都是十來歲的樣子,他們對字的造型、筆畫都把握不準,比如說豎都甚至寫不直。孩子們的書寫量沒有積累到一定程度,沒有形成“寫字定勢”。但是他們開始接觸大量生字,像三年級的學生,語文課本生字比五六年級的多,有必要對所接觸的生字作從結(jié)構(gòu)到筆畫的具體分析,因為讓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完全按照個人想法臨摹生字表上的生字難度很大。所以說,在三四年級開始對學生進行書法培訓是很重要的,我把這段時期稱為學生寫字的最佳“塑形期”。在我的書法班里,同時來了兩位學習硬筆的同學,一位是小學三年級,一位是小學六年級。六年級的學生寫得很工整,首先字寫在格子中央,其次筆畫寫得挺直。唯一的缺點就是筆畫收得太緊,字瘦的有點變形。一個字多次作示范,手把手教鋼筆字,她橫向的筆畫依舊收得特別緊,在她的思維中對字的造型已經(jīng)有了定勢。從三年級接觸大量生字開始,至少有三年這樣寫字的功力,想一下改過來很難!那個三年級的學生寫得很散,有些大的要“溢”出格子。唯一的一點好處就是沒有固定了的書寫模式,指出一點她就可以接受一點。孩子練字要趁早,當?shù)搅顺踔幸院,孩子自己意識到書寫問題,想從頭來改,難度會更大。
三、教學方法
對于小孩的書法教育我總結(jié)出來的模式是“三分管七分教”,對學生的有效管理是教好的前提。孩子們生性好動,非要反其道而行,讓他靜下來好好寫字,首先就是一大挑戰(zhàn)。課上的時間要保證孩子沒有做別的事情,是在認真寫字。至于對小孩的教學方式,孔子的“不憤不啟”不太合適。惰性是人的天性,不要說是上小學的孩子,就是成人的本科生、研究生們,沒有老師的督促也想偷懶。所以說等孩子想明白再教比先教以后慢慢讓他理解要慢半拍。先灌輸,后接受,雖然態(tài)度有些生硬,但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在初次上課時,我準備了好多內(nèi)容,幾次課后我發(fā)現(xiàn):判斷成功的小學書法教學的標準,不在于教師講了多少,而是教師講的內(nèi)容學生能接受多少。有時候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學生也會多次出現(xiàn)雷同的問題,重復,重復,再重復,看來不厭其煩是唯一的捷徑。
人們常說“教學相長”,即使是教小孩子,也會相互促進。他們問的許多問題常常讓我對原本已經(jīng)很熟悉的事物重新審視。就像對相同的物體拍照,角度不同效果不同,角度越多對物體本身了解得越徹底。和孩子的接觸總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難怪多少教師樂此不疲。
【小學硬筆書法教學論文】相關(guān)文章:
小學硬筆書法教學總結(jié)05-25
小學硬筆書法教學計劃10-26
小學硬筆書法教學計劃05-24
小學硬筆書法教學計劃02-27
小學硬筆書法工作教學總結(jié)04-08
小學教學論文11-11
小學硬筆書法教學計劃通用05-06
硬筆書法教學反思04-21
小學硬筆書法教學計劃(精選14篇)03-20
小學中級硬筆書法教學計劃優(yōu)秀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