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庭師生層面分析學生心理對教育成效的作用論文
學生的發(fā)展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受多種因素制約。人本主義思想從學校教育的角度出發(fā),著重闡述了教師和學生的作用。然而當我們將學生的發(fā)展作為一個整體來探究時,就不得不將家庭的作用也作為其中的一個主要方面。家庭教育的影響、教師的影響以及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構成了這一工程最主要的三個方面,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在學生發(fā)展這一系統(tǒng)工程中,家庭教育是重要的基石,教師是起支撐作用的骨架,而學生的自我實現(xiàn)則決定了工程的最終完成質量。
一、家庭是孩子真正實現(xiàn)自我的基礎
家庭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社會,與父母和家庭成員的交往和互動是最初接觸到的學習環(huán)境。家庭教育是兒童基礎素質形成和發(fā)展最初的溫床。家庭不僅為兒童提供了機體生長的環(huán)境,還是兒童性格、志趣、心理形成的基礎。父母僅僅提供給孩子物質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對孩子人格的形成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首先,家庭的和睦與否對孩子的心理影響。一個完整和睦的家庭帶給孩子的是心理上的輕松快感,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自然的去接受其他的一切。若是孩子從小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中,難免會造成性格內(nèi)向,在他人面前自卑,逐漸地會造成心理壓抑。心理失衡的主體是單親家庭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往往缺少母愛或父愛,他們會常常感到失望,憂慮,孤獨,甚至是性格孤僻,情緒低落。久而久之如果這樣的心態(tài)不能及時糾正,就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情感、意志和品德的發(fā)展,從而使孩子的性格扭曲。
其次,家長自身的行為舉止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家長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心理,不恰當?shù)慕逃绞蕉紩o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如果家長整天游走于不良場所,如賭場、酒場,孩子就會覺得理所當然。家長往往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少關心他們的想法,孩子每次成績不理想就又打又罵、挖苦孩子;一旦成績提高就又是“寶貝”,又是物質獎勵,這直接造成了孩子在考試中的“心理恐懼”.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是適得其反,會使孩子產(chǎn)生厭惡、壓抑與恐懼的心理。他們真正所期望的不是在失落的時候遭到呵斥,在得意的時候受到“嘉獎”,而是平平淡淡的'一種鼓勵或是接受教導。
最后,家長的“期望教育”對孩子的心理影響。也就是希望孩子一定要多學點知識;或是將自己的人生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或是期望孩子將來可以出人頭地;等等。對家長本身來說是沒有錯的,可是卻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如果他們沒有按照父母的要求達到目標,就會覺得是不是自己的智力水平或是能力不行,從而會產(chǎn)生自卑、自責的心理,覺得父母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卻沒有回報,久而久之,容易產(chǎn)生心理焦慮;在越來越達不到要求的情況下,甚至會出現(xiàn)逆反心理,以后家長對自己所有的要求都會覺得反感,家長說得統(tǒng)統(tǒng)都不予理會或是反其道而行。
家庭是教育的基礎,家長要樹立榜樣,積極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孩子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才能使孩子在學校里更好的生活、學習和發(fā)展自我。
二、教師對學生發(fā)展自我的中介作用
。ㄒ唬┙處煂W生的情感關懷與理解
從人本主義理論出發(fā),教師應該關心學生的健康、生活、心理、學習、道德等,做全面關心學生發(fā)展的教師。就教育的心理過程而言,我們重點討論的是對學生精神生命的關懷,即關懷學生的審美情趣、道德情操、心理生活等方面及其成長與發(fā)展。作為教育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品質和教育理念根本的體現(xiàn)了與學生深入的心靈溝通以及對學生的精神關懷。
如德國思想家布貝爾說的“我-你”對話。精神關懷內(nèi)容是很廣泛的,尊重、理解、關心、信任是關懷情感的基本表現(xiàn),也是學生基本的精神需求。傳統(tǒng)的教學重視學生在知識、能力、學習成績方面的培養(yǎng),而當前我們越來越注重對“素質及情感”的培養(yǎng)。
。ǘ┙處煂W生的引導作用
教學的重心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必不可少的方面。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實現(xiàn)師生角色的轉換,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成為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為學習活動進行有“度”主導。教師要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倡導學生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并不意味削弱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首先教師必須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清楚地認識到學生的知識不是靠教師的灌輸被動接受的,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主動建構起來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可有可無、無事可做,而是比傳統(tǒng)教學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不可缺少。
。ㄈ┙處煂W生的合理評價與批評
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能力、探究能力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示。教師及時的評價不僅能使學生明白自己的學習效果,還能激起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在評價過程中,首先,要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導向性,使學生有成功的體驗,做到只要努力探索,就要表場;只要積極參與,就要鼓勵,以此行為讓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能得到肯定。特別當孩子們完成任務后,教師要積極展示各種成果,從各個方面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各自的特點。其次,評價要客觀而真實。教師不能無原則的評價,否則很難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學習效果。而應該客觀公正的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或學習過程提出意見或表揚,要通過評價讓學生明白什么地方還要改進,什么地方做得好。再次,評價要注重學生的差異。
這與學生的基礎、智商和審美能力有密切的關系。學生每次任務完成的好壞是沒有絕對標準的,因此,對學生的評價應多注意關注個體的差異,以保護學生的自信、自尊為目的進行評價。不能把所有的孩子固定在一個標準上,要因人而宜。最后,當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犯錯了,教師也應及時提出合理善意的批評。作為教師,批評是為了幫助學生真正認識錯誤;教育方式中批評就要不以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為原則,要使學生最終心悅誠服地改掉錯誤;不能長期一味地批評,應具體學生具體分析,要以鼓勵為主,兼用批評的教育方法;批評必須公正、合情、合理,以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為基礎,以人本主義為基本指導原則。
三、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內(nèi)在需要
以羅杰斯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學派強調自我實現(xiàn)的學習動機的激發(fā),主張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學生的自我評價,即是人本主義哲學存在性認知的發(fā)展。只有學生真正的與自我結合在一起,將自己完全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才有可能激發(fā)學習的動機,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才會科學地進行自我評價。如果學生在社會的壓力下是功利性的學習,則是與本體脫離的一種狀態(tài),沒有本體的積極參加,認知就缺乏其本質的意義。
目前我們的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是,對教材的內(nèi)容缺乏興趣,只是在外界的壓力下機械學習,沒有情感的投入。學生個體沒有自主性,個性被壓制,喪失自我。部分學生或是變得叛逆,出現(xiàn)逆反心理,而這是青少年在受教育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對抗心理,是一種抵觸、不順從的心理狀態(tài);或是變得自卑,不知道什么是適合自己學習的,價值觀扭曲,也不會進行自我評價。而以上這些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是由于我們沒有很好的激發(fā)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學習動機,從而影響了教育效果。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教育的作用就是要開發(fā)人的內(nèi)在潛能和價值,創(chuàng)設一個平等、寬松、自由、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來,主動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愉快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與生活,從而實現(xiàn)自我需要。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還需注意到:雖然我們?yōu)閷W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他們可以自己自主的進行學習活動,但是由于年齡、經(jīng)歷的限制,學生的經(jīng)驗還不夠,他們的學習活動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能夠懂得如何學習,學會如何去思考;學生在獲得新知識的同時會產(chǎn)生一定的情感;學生在自尊心不被傷害的情況下,知道自己的不足,該從哪方面去努力。
總之,良好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不僅對于學生求學有很大的積極作用,更體現(xiàn)了教育本身對于社會的責任感。
參考文獻:
[1]馬斯洛。人性能達到的境界[M].馬良誠,等,譯。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邢永富,呂秋芳。素質教育:觀念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3]馬斯洛。人的潛能和價值[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4]胡靚,趙冬生。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精髓:學生自主學習與自我實現(xiàn)培養(yǎng)[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11)。
【從家庭師生層面分析學生心理對教育成效的作用論文】相關文章:
音樂教育調節(jié)學生心理的作用論文09-15
鋼琴教學重要層面分析論文06-21
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的正面作用分析論文06-22
心理教育與德育教育分析論文03-30
獨生子女的家庭心理教育研究與分析論文09-15
心理教育理念與價值分析論文09-15
體育生心理教育分析的論文06-21
鋼琴教學心理教育分析論文06-21
高校新生心理教育分析論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