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探微論文
所謂“深閱讀”是相較“淺閱讀”而言的,代表兩種不同的閱讀層次。在流行“快餐文化”的今天,“淺閱讀”活躍在語文課堂上,教師習慣讓學生快速閱讀,然后小組討論,花很多時間回顧分析,阻礙了學生自主認知。
“深閱讀”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閱讀,學生在精品細讀的過程中與文本對話,收獲豐富的情感體驗和知識學養(yǎng),優(yōu)化自身閱讀能力。
一、精心設問,巧妙切人,引導學生對話體驗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開展閱讀教學不僅能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其文素養(yǎng),更多的是解放學生個性,鼓勵其解讀,引導學生融入文本深層剖析,探知到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在領會作品內涵的同時賦予文字生命,潤澤自己。
想要達到理想的閱讀的效果,一方面需要學生靜下心來自主領會,另一個方面需要我們恰到好處的引導,促進其思考探究,在不斷的解讀中理解領會!盃恳话l(fā)而動全身”引導學生的關鍵是找到一個最佳切入點,通常我會借助問題的設計引入,讓學生的探究趨向于深度和張力,直接和文本對話,實現(xiàn)文本內涵的把握。比如,在閱讀雨果的《一滴眼淚換一滴水》時,我就結合學生心理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伽西莫多在喝愛斯梅拉達喂給他的水時掉了一顆大眼淚,這是普通的眼淚嗎?談談你的看法。”這個問題一拋出,課堂變得很安靜,學生開始埋頭閱讀,偶爾會有小聲的討論。在之后的回答中,他們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是開心感激之淚,有的認為是自責悔恨之淚,學生在剖析的時候都很到位,找到具體內容作為依據(jù)來支持自己的看法。再比如,講到《最后的常春藤葉》一文時,考慮到文中人物形象的深刻性。我在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以后提出以下問題讓其思考:1.小說的主人公到底是誰?2.結合具體內容分析貝爾曼的形象。3.小說的高潮部分在哪里?4.你如何理解“最后一片常春藤葉是貝爾曼的杰作”這句話?通過這些問題,學生不僅能深化閱讀,還能在解疑的過程中充分了解貝爾曼的形象。
由此可見,不僅要灌輸學生深閱讀的思想,還要在實踐的過程中做好引導工作,促進其思考,在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實現(xiàn)其與文本對話的目標。
二、拓展閱讀,提升思維,促進學生探究感悟
閱讀重在理解,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理性的思維,還要有豐富的知識作為感性的成分輔助思考,有助于問題考慮的全面性!叭挚空n內,七分靠課外”,有效的閱讀教學不僅要立足課堂,更要懂得延伸,在不斷的拓展中提升思維。
對于一篇文章的理解,如果只停留在文本內容不加拓展,那么學生反復斟酌也跳不出原來的思維,最后陷入無解的境地。針對這一問題,要鼓勵學生拓展,搜尋課外資料輔助理解。比如,在講《念奴嬌?赤壁懷古》一文時,學生讀到“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時不知如何理解,反復閱讀后也沒有領悟。我就引導其回顧課外知識:余秋雨的《山居筆記》之《蘇東坡突圍》以及《蘇東坡傳》,學生有了些感覺以后,我又給其介紹了幾篇文章讓其理解。慢慢地,學生了解到在蘇軾主要尊崇儒家思想,有報國之志,早期也受過道家思想的熏陶,但是入仕后挫折不斷,在經歷磨難的過程中加深了儒、道思想。這樣一來,學生就能理解蘇軾在句詞里的感嘆和抒情了。此外,我們還要引導學生放大視角,把一些矛盾、問題放到實際生活中去考慮,通過“內引”和“外聯(lián)”促進解讀。比如,在上《雷雨》一課時,學生就“周樸園對魯侍萍是否有真愛”的問題展開了探究,回歸文本滿眼都是周樸園嚴厲的表情和無情的話語,但要是不愛,為什么又要保持以前家具的樣子?針對這一問題,我讓其了解了時代背景,閱讀了些名家解讀,逐漸發(fā)現(xiàn)周樸園懷念的是當年青春貌美的梅姑娘,而不是現(xiàn)在的老婦人,一旦利益受到威脅,他就原形畢露,露出自私虛偽的'一面。
由此可見,深入到位的閱讀不僅要立足文本,反復斟酌,還要聯(lián)系課外知識有效拓展,在促進問題解決的同時深化理解。
三、專題研究,做好總結,滿足學生發(fā)展需求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在保證學生達到基本目標的前提下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促進其個性釋放,滿足其學習學習需求,實現(xiàn)個體的健康發(fā)展。為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引領學生進行專題性地研究,幫助其總結,促進其運用。
對于專題的研究,首先是大方面文章的藝術形式,學生在閱讀時收獲的思想、情感都是借助不同的形式表達出來的。比如,《讓我們一起奔騰吧》中的意象美、《江南的冬景》中避實就虛的寫法、《背影》中動人的細節(jié)描寫以及《勸學》中形象的設喻等,都實現(xiàn)了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結合,值得我們學習。然后我們要從語言風格說起,讓學生一邊總結一邊學習,能有所借鑒,促進其學以致用。比如,在學完《封鎖》后,學生對文章語言印象深刻,對張愛玲冷靜、犀利、蒼涼的語言風格青睞有加,覺得她的文字能打開心扉,觸動心靈,很有味道。鑒于這一點,我就會投其所好鼓勵學生在課外多閱讀張愛玲的作品,進一步了解她,深入探知她的語言風格,總結成專題有所積累,最后能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最后就是人物形象的專題,在過往的閱讀中能讓學生印象深刻的都是一些有缺陷的人物,像《雷雨》《哈姆雷特》《項鏈》《阿Q正傳》等中的人物,都有著不尋常的經歷、復雜的情感和多面的性格,吸引著學生探究。學生在深入閱讀剖析人物時不僅能促進自身人格的健全,還能收集素材,為寫作奠定基礎。
由此可見,所謂“深閱讀”不只是內容上的剖析理解,還有形式、風格上的掌握吸收,我們在引導學生分析感悟的同時要促進其積累,滿足其發(fā)展需求。
總之,深閱讀是促進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不僅能引導探究分析,領悟到文章內涵,還能在不斷的解讀中促進其人格的健全。教學時,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引導學生,幫助其克服理解困難,觸摸到文化的脈搏和靈魂。
【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探微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初探論文09-27
高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探索論文09-27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論文04-08
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方法探微論文08-22
高中語文怎樣進行有效的深度閱讀論文09-27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研究論文09-27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研討論文09-27
高中語文生本化閱讀教學論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