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的分眾依然是大眾兼論電視與廣播電論文
第一
電影理論家巴贊有一個“完整電影”的術語,簡單地說就是聲畫都有的電影。電影從不完整到完整,相當于廣播從有聲到聲像俱全一一從廣播里生出的電視即“完整廣播”。電影是沒有長好就出生的。1894年,愛迪生在盧米埃爾之前已經搞出了“電影視鏡”,實際上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無聲電影(只不過他的設備一次只能供一個人看)。而又在此之前,愛迪生已經發(fā)明出了留聲機,這就使得他把目標定在如何把聲音系統附加在影像系統上面,以發(fā)明出有聲電影。但是盧米埃爾志不在此,他本來是個生產感光材料的企業(yè)家,怎樣讓感光材料大量地被使用,這才是他考慮的主題。因為靜態(tài)攝影對膠片的需求太小,這樣就必須在當時已經發(fā)展出的連續(xù)攝影基礎上突破,這就促使他去研究連續(xù)攝影,而有沒有聲音對于他是不要緊的,無聲電影于是應運而生。所以可以說,愛迪生本來是可以發(fā)明出“完整電影”來的,但由于盧米埃爾把無聲電影先推出去了,愛迪生的有聲電影的實驗就擱置下來,直到30年后才由別人繼續(xù)下去。
廣播也是這樣。廣播的技術基礎是無線電報。早在1884年,德國人尼普科夫就發(fā)明了電視掃描盤,而意大利人馬可尼的無線電報的發(fā)明則晚至1895年。這樣看,倒是電視的發(fā)明在前,廣播反而在后。盡管從實際應用看,廣播在1920年正式播出,到1936年,才有了第一座實際播出的電視臺?墒,這第一座電視臺卻是由英國廣播公司在廣播電臺的基礎上建立的。當時的電視實驗播出是一臺發(fā)射機發(fā)送聲音,一臺發(fā)射機發(fā)送圖像,由專門技術使兩者協調平衡。因此可以說,電視無非就是無線電報、電話能夠傳遞聲音之后進一步發(fā)展到能夠傳遞圖像的產物。
北京電影學院的周傳基先生說過一個意思,電影本來是可以生得早一點。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電視理論還很單薄,還沒有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一套概念來,因此就借用了一些電影的概念,包括廣播的概念。當然這沒有什么可羞恥的,就像電影也借用了一些文學的概念一樣。一個后來者它不太可能一開始就自創(chuàng)一套概念,它的概念創(chuàng)造要過一段時間。電視目前還沒達到完全自創(chuàng)的階段。
為什么電視很多概念跟不上,這不奇怪,現在互聯網同樣。互聯網正在使用的概念很多是電視的概念,比如說“頻道”,現在互聯網這個頻道那個頻道,就來自電視。欄目來自哪里?也來自電視。當然歸根結底來自報紙。
電影、廣播,這兩個媒介里,廣播跟電視的關系應該說更密切一些。
過去一談到電視就跟電影密切聯系,現在越來越多人則同意:從很多實務的、表現有了聲音再出來的。(參見《電影?電視?廣播中的聲音》,中國電影出版社,1991)照此說法,廣播也應該是伴著圖像一起出來的。但是都沒有長好就出生了。不過也不奇怪,就像今天互聯網一樣,也沒有做好就推出來了。按說互聯網應該在寬帶做好之后使用起來才方便一些,但是寬帶還沒有出來之前互聯網在窄帶上面就運行了;ヂ摼W在窄帶上的運行使我們很難受,下載特別慢,只能看圖片,聽聲音和看動態(tài)圖像都很困難。為什么不等到寬帶開發(fā)出來?因為當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因為研發(fā)投入太大要趕緊撈回本。
第二
一般認為,廣播和電影這兩大傳媒的理論是電視理論的基礎。一個原因是廣播和電影都比電視誕的形式看,電視跟廣播的關系更密切,而跟電影的關系是越來越疏遠了;早期的電視可能和電影有一些關系,但是到現在,電視越來越看得出是廣播的延伸了。
廣播這個詞在英文里的含義是很大的,不僅包括廣播電臺、電視臺,還包括廣泛傳播的意思。凡是點對面的傳播工具,比如報紙,我們可以說它是廣播化的,也就是廣泛傳播化的意思!兜诙浇闀r代》([美]馬克?波斯特著,范靜曄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這本書所基于的概念即,在互聯網出現以前的大眾傳媒幾乎全部屬于第一媒介,第一媒介是廣播式的,第二媒介時代則從互聯網開始;ヂ摼W既有廣播性,點對面,但更多的是點對點,交互性,這就不是廣播了,但也不是“窄播”!罢ァ笔菑V播里面的一部分,是廣播的一種概念。所謂“窄播”,是考慮到廣播太廣泛了沒有對象,于是適當地縮小一下,對象化一下,因此它仍然屬于廣播的概念范疇。而互聯網不一樣,互聯網的那部分點對點的傳播,就是聊天室、BBS這些東西,還有數據庫、檢索這些功能,已經把“非廣播”結合進去了很多。
電影與電視的關系密切這個說法現在相當程度地受到了懷疑。比如說,有人用錄像工具拍了一部作品,這部作品只是在小范圍內放映,沒有被電視臺播出。從準確的嚴格的概念來說,它不是電視,因為它沒有電影意義上的觀眾;但它可以是電影,是用錄像工具拍的電影。因為現在的.錄像工具已經發(fā)展到可以取代電視攝影機和膠片的功能,F在被叫做DV的一套東西,包括非線性編輯這套東西,它出來的影像絕對不差于膠片。當然膠片的那種層次那種明暗對比,可能目前的數宇攝錄技術還沒有完全實現,但是這個問題很快就會被解決。用錄像工具和膠片工具,大家最后同歸于數字非編,在計算機上做后期,這就同歸于計算機。這在技術上已經沒有什么差別了。
第三
電影也許會成為昆曲、京劇這樣的概念,會成為藝術的瑰寶、文本這樣的東西。可能電影越往下走,它還會有影響,也可以像美國大片一樣轟動,但是同時它還有另外一個挺不錯的生路.就是它是作者創(chuàng)造的一個藝術文本,這個藝術文本可以在很少人范圍內欣賞。而這一點在電視完全沒有價值。電視與生俱來的一個概念就是播出,如果不是因為播出,那么電視在1884年就已經被尼普科夫發(fā)明了。電視播出的要義在于信息的遠距離傳送,大范圍覆蓋,同時間抵達。電視在傳送上的巨大投人是電影發(fā)行所不能及的,要收回成本,它的觀眾必須是大眾,而不是小眾。雖然我們現在在提電視要分眾化,小眾化,但那也是廣播里的“窄播”,是大眾里的分眾、小眾。正如我國廣播電視業(yè)的一位前輩韓澤先生所說,電視分眾不是傳播的對象化,電視要分的不是觀眾的人數,而是某一個觀眾多樣化接受的某一面,因此,電視分眾的人數并沒有減少;可是這樣,分眾的意思就不準確了。
因此,電視的分眾依然是大眾,而不是像電影一樣可以被幾個人觀看。電影可以不需要大眾看。電影跟文學很相像。文學可以做金庸的小說,古龍的小說.是大眾的小說;但是文學也可以做《橡皮》這樣的法國新小說派的小說,當時沒有幾個人看,過了半個世紀之后,才有些人來看,看它是怎么回事。在傳播的意義上,電影現在如同文學。而在第一媒介時代還沒進人第二媒介時代的時候我們是把電影作為一個傳播工具來看的。現在還沒有人專門論述電影在第二媒介時代的命運,但是由于它巨大的影響力仍然存在,所以常常使研究者困惑。不過至少有一點現在已經看得很清楚了——電影的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藝術性來保證的。而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也是跟電視不一樣的,從工具屬性上來說,電視不是藝術。
現在我們研究電視的出發(fā)點、角度也跟電影不一樣。研究電影,過去肯定是以電影制作者為主,觀眾是另外一個判斷體系,但并不重要。研究電視卻應該以觀眾為出發(fā)點,然后來看制作,是反過來的。盡管電視現在也很重視觀眾,但這并不影響它做“個人電影”,而“個人電視”的說法是不成立的。這是電視和電影一個根本不同的地方。有一個多少有點兒極端的說法——沒有觀眾就沒有電視,而沒有觀眾卻可以有電視。這里所說的觀眾,就是大眾。也就是說,電視節(jié)目如果不被播出就不叫電視,而電影如果不被影院放映也可稱其為電影。電影可以是一個封閉的文本,而電視必須是一個播放的文本。這樣,電視節(jié)目就不得不更多地受到當代經濟、政治社會的控制,這是一個既定的事實。你說我想用電視來體現我個人的思想,不容易,而電影卻可以。所以?電視是大眾的。
第四
說到電視的大眾性,直接就跟娛樂性聯系在一起。我們一講到大眾這個詞就想到大眾文化,就想到大眾文化的搞笑想到大眾文化很熱鬧,大眾文化打打殺殺,大眾文化不是瓊瑤就是金庸。這是一個事實,是一個殘酷的、但是鐵的事實。大眾性就是打鬧,就是搞笑,就是輕松,不是言情就是武打。大眾也需要提高層次嗎?是的,需要,但這是從歷史來看的。從當下來看,大眾沒有什么提高層次的問題,大眾性就是通俗性,F在你在電視上去播那種知識分子看的東西,那你就失去了電視的主要觀眾,也就是大眾。你必須要去投合大眾的口味。我們經常說不要迎合大眾,道理上可以這么說,實際做的時候卻常常要去迎合大眾。不迎合大眾電視這個媒介就不存在。電視這個媒介是為大眾而生的。沒有大眾就沒有電視。你再搞分眾化,小眾化,這個分眾,這個小眾,依然是大眾。目前電視界就在討論這個問題,因為有人提倡頻道專業(yè)化,細分頻道。國外有釣魚頻道有烹調頻道有園藝頻道,我們便認為這個頻道細分太精彩了,我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多好。于是在中國大家也想搞?墒窃诿绹奶炜罩,一般情況下70、80個無線頻道,有線頻道是幾百條以上,一百多條到兩百條,在這種情況下,你去談細分是可以的。而在中國,比如說大多數地區(qū),一般只轉發(fā)20幾個頻道,當然理論上可以達到50個以上頻道,但是轉發(fā)的費用是很大的,也沒有足夠的經濟回報讓你買或做節(jié)目去填這些頻道。另外,更實際的是,中國的電視是分割性的,在這20,30個頻道里面,一個地方臺只占有5到7個頻道。7個頻道怎么細分?難道真分成釣魚,烹調?另夕卜,一個省臺,號稱覆蓋1億觀眾,一個大的市臺,覆蓋總人口可能有1000萬左右,可是在基本上30個頻道的情況下,一細分,平均每個頻道只占百分之三點幾收視人口。1000萬的百分之三點幾是30多萬。這點人口辦報紙辦雜志可以,辦電視30多萬觀眾太少了,這個電視就辦不下去。電視是靠觀眾來養(yǎng)的。當然你說我要把收視率做到10%、20%,這是你的理想,你去努力吧,但是從理論上來講就是百分之三點幾。除了好的電視劇,現在大多數頻道的大多數節(jié)目是百分之零點幾到一,地方臺因為有時候它有接近性,這樣它有的新聞節(jié)目可以到5%、6%,好的娛樂節(jié)目也可以到這個點,但這畢竟只是少數節(jié)目。
娛樂性不是娛樂節(jié)目所能夠專門體現的,娛樂性是電視的所有節(jié)目里都可以體現的,但是娛樂性也可以是文藝節(jié)目所缺席的電視臺過去做很多晚會、文藝節(jié)目,可是,這些文藝晚會沒有娛樂性。它是教育是宣傳,它給你這個給你那個甚至還有很多政治的功能。不小心就會為什么什么思想做一臺晚會,一切都是可以用電視文藝晚會去服務的。這樣,文藝節(jié)目就可以讓娛樂性缺席。而如果你一旦有娛樂性這個觀念的話,你一旦認識到電視是娛樂的,你會在一切節(jié)目里都看到娛樂性。比方說美國世貿大廈被飛機撞進去爆炸了,它是新聞,但是在中國,這條新聞已經在“新浪”上先知道了,或者已經有朋友在電視里告知我們了.但是我們還是要打開電視看一看。新聞的第一要義是時效性,是最新的東西,盡管它的新聞性已經大打折扣了,可是我們還是想要看到影像。這個影像,不止一次播放過了,而且今后可能過50年還會放,放的時候你還要看,它早已不是新聞了,你為什么看?這就是影視帶來的,畫面,聲音,它含有巨大的娛樂成分在里面。
最后,我們要對娛樂這個詞做一點廣義的理解。中文詞有時候解釋東西都比較實,比如英文里面說Play,這個詞就比較寬。休閑也屬于這個范圍。Play這個范圍,哪怕躺在沙發(fā)上當土豆C看電視)也是Play。中國的娛樂好像非得跳起來鬧起來才叫娛樂。從廣義的概念講,休息就是娛樂,除了工作就是娛樂.當把工作作為一種快樂的時候也是娛樂。娛樂的廣義有時候在哲學上可以講得非常大,所謂“游戲人生”就是“娛樂人生”。當你看透一切之后,把一切都看通了之后,你的人生就是娛樂人生。所以對娛樂有時候可以理解得很寬,而電視呢,我們看它,當然希望從它那里得到很多信息,但是它給你的信息量是非常低的,非常少的,而且相對還不是很快。經常不能同步看到,即使同步看到的時候,你可能不在電視機前?你沒有打開電視機,往往是別的工具先告訴你的。比如說美國被襲事件,很多人第一個得知這消息的工具是電話,而電話它是人際傳播工具,是點對點的,并不是最廣泛最有力的信息傳播工具。還有很多年輕人的消息來自于互聯網,也不是來自廣播電視。然而電視有一種特殊的魔力,它讓你傻傻地看,消磨時間。什么東西有這個魔力,新聞信息有這個魔力嗎?你一天到晚接受新聞信息你會非常憤怒,現在的新聞信息就使你非常憤怒,因為信息太多了,太亂了。而娛樂呢卻可以使你躺在沙發(fā)上一個晚上,通宵的電視通宵的電影可以看。所以電視并不是傳播新聞信息最好的工具。而且,電視傳播的信息實際上含有巨大的娛樂成分在里面。所以你才能樂此不疲一直在那兒看著,可以看通宵。當然也包括電影。只有這些工具,這些包含強娛樂成分的工具,才能夠使你通宵達旦,才能讓我們忘掉一切煩惱,才能讓我們生活得高髙興興。
【電視的分眾依然是大眾兼論電視與廣播電論文】相關文章:
農村廣播電視論文05-30
廣播電視與網絡電視的融合發(fā)展論文05-09
廣播電視論文選題論文11-23
設備維護的廣播電視論文05-29
傳輸發(fā)射廣播電視論文05-29
無線傳輸廣播電視論文05-30
安全播出廣播電視論文12-05
微波傳輸廣播電視論文05-26
無線監(jiān)測廣播電視論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