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通史與斷代史的關(guān)系論文
中國古代的史書可謂浩如煙海、舉川_無雙,體例也堪稱豐富多彩在各種體例的史書中,幾乎都可以分為通史與斷代史兩類并且,兩者之間也有著深刻的關(guān)系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力而:
一、通史是在斷代史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部通史體的著作是西漢著名史學(xué)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史記))在我國古代史學(xué)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它首創(chuàng)了完整的紀傳體但是,這并非是司馬遷偶然的成果和憑空的收獲,應(yīng)該說先秦大量的斷代史為其奠定了基礎(chǔ)。
(一)《日本》已具各了紀傳體的雛形和通史的性質(zhì),對司馬遷寫作《史記》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綜觀《史記》的體例,計有本紀、表、書、寸日_家、列傳五體把這五種體裁綜合于一書,使它們互相配合,又各有側(cè)重,從而形成了一種嚴密而完整的體例—紀傳體,確是司馬遷的偉大創(chuàng)舉但是這五種體例并非司馬遷憑空而創(chuàng),而是有其淵源尤其是戰(zhàn)國時期的引日本,體裁多樣,已具各了紀傳體的雛形其原書已佚,就后來諸書所引佚文看,此書計10篇其中,《帝系》、《王侯譜》、《大夫譜》,記載黃帝以來帝王、諸侯和卿大夫的1u_系或譜系;《紀》、《寸日_家》、《傳》,分別敘述了帝、侯、卿大夫的主要事跡這些都為《史記》的本紀、寸日_家、列傳和表等體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鑒還有《氏姓》、《居》、《作》、《溢法》諸篇,分記姓氏起源、帝王都邑、重要發(fā)明和溢號的含義,類似于《史記》中的“書”}i另外,《寸日_本))`記黃帝以來訖春秋時諸侯大夫”的歷史,突破了斷代史的局限,已經(jīng)具有通史的性質(zhì)因此,《日本》一書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草創(chuàng)的`紀傳體通史,為《史記》的創(chuàng)立提供了很大的借鑒。
(一)先秦大量的編午體史書為《史記》中的紀、表、寸日_家、列傳等體例的創(chuàng)立提供了借鑒先秦盛行的是編午體史書,按午、時、月、日記載歷史司馬遷吸取了前人的這一編撰力法,在《史記》中用“本紀”冠于全書之首,作為全書總綱,按午、月、日次序記載各君王生平及在位期間的大事“表”也是按時間順序,用表格的形式譜列事件和人物官爵、職別等再者,《左傳》在編午體的大框架里,還采用了多種敘述史實的力法如在禧公_}一三條卜集中記述了晉文公重耳一九午流亡在外的生活又如在襄公三}一條卜記載鄭國產(chǎn)為政、實施改革的情況,接著又寫其后事這些寫法,從寫人物的角度看,類似于人物傳記的片斷毗史記》中的1u:家、列傳等體例顯然有鑒于此另外,《左傳》記載春秋前期較略,而后期則較詳這種詳近略遠的原則被司馬遷的《史記》所繼承嘆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時代至秦以前_千多午的史事,只占全書篇幅的}一分之三、四;而秦至漢太初午間近百午的史事,卻占了全書篇幅的}一分之六、七}i再有,《左傳》在一段敘事之后往往以“君r曰”的形式發(fā)表評論!妒酚洝穭t效法它用“太史公曰”的形式把史和論在一定程度上有#J L地結(jié)合起來由此可見,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通史《史記》的創(chuàng)立,是在借鑒了先秦大量斷代史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
二、斷代史規(guī)范的確立有待于成熟的通史的啟發(fā)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是繼《史記》之后的又一部有影響的紀傳體史著它整齊了紀傳體體例,并且變通史為斷代史,成為后1u_正史的楷模斷代史體的《漢書》之所以能夠確立起這種規(guī)范,應(yīng)該說是深受編撰體例已較為成熟的通史體《史記》的啟發(fā)《漢書》分為紀、表、志、傳四個部分,皆因襲于《史記》。
(一)繼承并規(guī)范了“紀”的體例“紀”冠于全書之首,作為全書總綱,按午月日次序記載各君主生平及其在位期間的大事,從縱向勾勒出歷史演進的基本線索《漢書》繼承了《史記》的這一體例,并且進一步加以完善在《史記》中沒有給惠帝立紀,只是在《呂后本紀》中用惠帝紀午;而在《漢書》中則立了《惠帝紀》從而確立了“紀之為本,猶《春秋》之經(jīng),系日月以成歲時,書君上以顯國統(tǒng)”的義例國。
(二)沿用了《史記》中“表”的體例“表”是用表格的形式譜列人物官爵、職別和事件,文字簡明,一日了然一些未入“傳”的人物或事件,常在“表”中譜列出來《漢書》繼承了《史記》的這一體例同時,還增加了小少“表”的品種。
(三)改“書”為“志”,并擴大其記載范圍“書”或“志”,分類記載各力而的典章制度及相關(guān)的歷史大事《漢書》的“志”取法于《史記》的“書”,其律歷、禮樂、食貨、郊祀、天文、溝恤等六志,分別承襲《史記》的律、歷、禮、樂、平準、封禪、天官、河渠諸書但是《漢書》的“志”又小受《史記》”的原有內(nèi)容的束縛,擴大了記載范,新創(chuàng)刑法、五行、地理、藝文等四志,將《史記》的八書發(fā)展為}一志,遂形成了我國史學(xué)的書志一體。
(四)取消“寸日_家”,歸并“列傳”,并統(tǒng)一整齊形式《史記》中將一些封國王侯和位列公卿的人物的記載列為“寸日_家”,從實際上說它們也只是“列傳”,只小過是多了一些有時是小必要的家譜式的內(nèi)容《漢書》則取消了“寸日_家”,只用“列傳”另外,《史記》中的專傳、合傳、類傳次序間雜,小夠統(tǒng)-《漢書》則以時代順序為主,先專傳,次類傳,次邊疆各族各國傳,次外戚傳再有,《史記》中列傳的篇名或以姓標,或以字標,或以官標,或以爵標,體例小一而《漢書》則除諸王傳外,皆以姓或姓名標題w由此可見,斷代史的《漢書》繼承了通史體《史記》優(yōu)秀的編篡力法,并在其啟發(fā)卜進一步規(guī)范了紀傳體體例
三、斷代史和通史的史料內(nèi)涵相互補充
在我國古代眾多的史著中,蟲然體例繁多,但基本上都小外乎斷代史與通史兩類它們都各有優(yōu)點,但小免都有小足之處所以,必須兼從_者中取長補短,才會更有利于人們對歷史的了角牟與研究。
(一)通史可以彌補斷代史受時間限制的小足斷代史記述的只是一個朝代的歷史,小可能對歷代王朝的更迭運動進行系統(tǒng)的考察在前后相繼的斷代史之間,往往還會造成許多歷史內(nèi)容前后小相連貫,甚至缺漏和混亂而通史貫通古今,小局限于某個歷史時代,對于許多歷史內(nèi)容的發(fā)展沿革以及前因后果能較為完整的表現(xiàn)出來鄒如,《史記》記述了上起傳說中的黃帝、卜至漢武帝時期大約三千午左右的歷史,使我們對于歷代王朝興替的來龍去脈一日了然另外,還有許多歷史內(nèi)容跨越小同時代,在前后相繼的斷代史中都對其加以記述,這就難免重復(fù),徒增“繁文”使用通史體就可以避免這些重復(fù)繁雜。
(二)斷代史可以彌補通史內(nèi)容小夠詳盡之處通史蟲然彌補了斷代史受時間局限造成的小足,但是由于它貫通許多歷史時代,跨越的時間很長,對于許多歷史內(nèi)容的記述小能夠詳盡而斷代史由于只記載一個朝代的{力史,對于{力史內(nèi)容的記載可以比通史更加詳細,擴大了記載范,保存了更豐富的文獻資料如《漢書》與《史記》相比,《漢書》增加了《史記》所沒有的《惠帝紀》和王陵、吳菌、蒯通、伍被、賈山等列傳,以及《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等再有,《漢書》與《史記》相比,在帝紀中增載了許多重要的詔令,在列傳中保存了許多反映當時剎_會政治、經(jīng)濟狀況的奏疏等如董仲舒的《限民名田疏》、晃錯的《募民徙塞卜》等等,保存了大量第一手的文獻資料另外,《漢書》還擴大了對少數(shù)民族和周邊國家歷史的記載如《漢書》中的《匈奴傳》比《史記》中的《匈奴列傳》增加了五分之三的史料 四、斷代史和通史在若干著作中存在兼容并包的現(xiàn)象。
(一)一些紀傳體斷代史中的“志”采用了通史體紀傳體斷代史中的“志”,“茍小追敘前代,則源委小明”閻因此,一些紀傳體斷代史的“志”往往突破斷代的界限班固在修撰《漢書)>‘一志’,時,是從先秦到西漢貫通記述沈約所撰《宋書》的“八志”,小以南朝宋為斷限,而是上溯至三國唐朝所修《隋書》中的“志”,貫通了南北朝的幾個朝代,甚至追溯到了漢、魏宋代官修的《舊五代史》將五代各為一書,各有紀、傳但各書并未單獨作志,而是總作將五代的志貫通記述。
(二)一些史著的紀、傳也出現(xiàn)斷代史與通史并存的現(xiàn)象唐朝李延壽修撰的《南史》、《北史》分別對南朝宋、齊、梁、陳和北朝魏、齊、周以及隋立“本紀”,未能做到會通但是,記述_史人物的“傳”卻小以朝代為斷限,多按族姓立傳因此,《南史》、《北史》的“紀’采用斷代史體,“傳”則采用的是通史體還有一些斷代史的紀、傳也突破了斷代的界限如《金史》本紀記述女真族的始祖函普至康宗烏雅來的川_系及史跡《元史》、《明史》也效仿。
總之,通史與斷代史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廣泛的關(guān)系_者相輔相成,共同記載了中國古代的歷史內(nèi)容,表達出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促進了中國古代史學(xué)的發(fā)展,對于我們更好地了解歷史、認識歷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探微通史與斷代史的關(guān)系論文】相關(guān)文章:
斷代史和通史的區(qū)別03-01
體育斷代史研究的意義論文08-12
論文探微求真彰顯實效05-08
“原道”文化探微及教育闡述的論文03-30
試析鄭谷詩歌“詩史”探微的論文12-29
語文個性化教學(xué)探微論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