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舞陽縣第一高級中學 張奇航
蘇軾《石鐘山記》一文,向來以其深思慎取、探究真理的精神典型而世代流傳。全文圍繞著石鐘山何以得名這一話題,對古之酈道元、李渤的觀點質(zhì)疑,并親赴石鐘山“目見耳聞”,進行調(diào)查研究,最后得出石鐘山之風水吞吐于山石之間,其聲如鐘.故而得名的結論。
文中所體現(xiàn)出的疑古、審慎、不武斷、重調(diào)查、重鉆研的嚴謹學風實殊令認敬佩。但文末的“笑李渤之陋”實可陋。
蘇軾“笑”的原因是該段首句:“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那笑的潛臺詞,便是李渤有“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之“陋”,此言差矣。
他在本文第一段也說:“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這說明,李渤也曾如蘇軾一樣疑古喜探究,親赴石鐘山“訪其遺蹤”,這也是“目見”;并于潭上“得雙石”碰撞聽其聲音,仔細辨察,
是為“耳聞”。最后以為山之石聲如鐘音,故而得名“石鐘山”。如此看來,李渤并非沒有“目見耳聞”!且對其“耳聞”的描寫,蘇軾下一“聆”字,這是“傾耳細聽”之意;而“聽”
字只是表示“一般的聽”(據(jù)王力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聆”字條)?梢,對李渤之嚴謹、認真,蘇軾也是承認的。因此,李渤的觀點也非輕易地“臆斷其有無”了!.此蘇軾言
之謬一也。;
雖脫李渤的觀點不無漏洞,但其不盲從酈道元的疑古、探究精神,又何嘗不如東坡居士呢?其觀點正誤并不是“陋”的關鍵所在,其觀點是否為閉門造車的結果;是否在探尋真理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了嚴謹?shù)膶W風。王安石也曾在《游褒撣山記》中說:“盡吾志者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也就是說做事應盡力而為,雖無功而返,也沒什么可后悔的,誰也不會嘲笑你。我深以為然。李渤親赴石鐘山,身歷其境,以目見之,以耳聞之,有實地考察之功,無嘩眾取寵之心。雖沒成功,然“孰能譏之乎?”又“何陋之有”?人類會發(fā)展史也證明,人類在走向真理的艱難歷程中,每一位如李渤一樣的失敗者都不可笑。故我覺得蘇軾之“笑”李渤,實在是“自以為得之矣”之后的洋洋自得的心理外現(xiàn)。就蘇軾來說,作為王安石的晚輩,且同朝為官,同壇為文,王安石于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說的這番話,蘇軾于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做此文時不會不知道的。如此,則此一“笑”就更加不該,說得嚴重點,是有些淺薄了!此蘇軾言之謬二也。
另外,明清兩代人也曾就石鐘山之名探討過。俞樾在《春在堂筆記》(卷七)中曾言石鐘山“每冬日水落,則山下有洞出焉。入之,......,蓋全山皆空,如鐘覆地,故得鐘名。”“(石鐘山之名)當以形論,不當以聲論!贝苏f雖不能完全否定蘇說的合理性,但至少可以說明蘇軾考察所得出的結論不一定完全正確。他也是一位偉大的失敗者。由是觀之,如果李渤可“笑”,則“東坡當時猶過其門而未入其室也”(俞樾《春在堂筆記》)比“東坡吃草”(據(jù)說蘇軾有一次訪佛印,于門外高呼:“禿驢何在?”佛印答曰:“東坡吃草。”)一事猶為可笑!此蘇軾言之謬三也。
閑讀《石鐘山記》,偶感李渤被笑之屈,作此文以代其發(fā)不平之鳴!時辛巳五月初。
作者郵箱: zqihang@126.com
[笑李渤之陋實可陋--讀蘇軾《石鐘山記》有感(網(wǎng)友來稿)]相關文章:
1.何陋軒記閱讀答案
4.丑陋的近義詞
5.關于陋室銘的練習
6.《陋室銘》教案
9.陋室銘教案設計
10.形容丑陋歇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