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體把握
《斷章》
卞之琳是30年代現代詩派的重要詩人,《斷章》寫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這首詩雖只短短4行,卻試圖用簡明的意象闡釋深刻的道理。詩人通過對“風景”的剎那間感悟,涉及了“相對性”的哲理命題!澳阏驹跇蛏峡达L景”,而相對于樓上的人來說,橋上的“你”就是他們眼中的風景,他們“在樓上看你”!懊髟卵b飾了你的窗子”,而相對于夢見“你”的人來說,“你”則像窗外的明月一樣,“裝飾”了他們的“夢”。
這首詩從字面上看非常簡單,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又覺得不全懂,似乎簡單的字眼里藏著很深的道理。學者、翻譯家李健吾認為,這首詩是在“裝飾”兩個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過是互相裝飾,蘊含著無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卻不以為然,他說:“這是抒情詩……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地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庇终f:“我的意思是著重在相對上!边@樣看來,詩人的主要意圖是表現人與人之間、物與物之間,不論自覺與不自覺都可能發(fā)生的這樣或那樣的相對關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卻能通過這樣一首極其短小、通俗易懂、畫面鮮明的小詩表現出來,其高超的表現技巧令人佩服。
當然,也可以把這首詩當做情詩來讀,這更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也更能引起他們閱讀和探究的興趣。
《風雨》
一場暴風雨把整個世界變得天昏地暗。風雨中,詩人平日熟悉的景象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詩人也因此產生了年輕舵手的“憂懷”,寫下了《風雨》這首短詩。
這首詩的含意不難理解:風雨中的“大地”,看起來像是波濤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飄搖不定的舟船;“我”面對“大地的海”,憂思滿懷,就像一個缺乏出海經驗的年輕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詩中,“大地的!笔且粋獨特的意象,它實際上是詩人用主觀情緒折射客觀現象所得到的結果。這個意象使我們知道詩人的人生坐標發(fā)生了動搖,對未來感到茫然。“大地的!钡囊庀笫桥c風雨如晦的現實聯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產生了“房舍如舟”“年輕的舵手”等聯想,形象地表達了年輕人面對難以預料的世事,產生的一種被動、困惑、無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覺。
《錯誤》
這首詩寫于1954年,當時的鄭愁予年僅21歲。他在原詩的《后記》中說:“童稚時,母親攜著我的手行過一個小鎮(zhèn),在青石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踢著石子。那時是抗戰(zhàn)初起,母親牽著兒子趕路是常見的難民形象。我在低頭找石子的時候,忽聽背后傳來轟轟的聲響,馬蹄擊出金石的聲音,只見馬匹拉著炮車疾奔而來,母親將我拉到路旁,戰(zhàn)馬與炮車一輛一輛擦身而過。這印象永久地潛存在我意識里。打仗的時候,男子上了前線,女子在后方等待,是戰(zhàn)爭年代最凄楚的景象,自古便是如此……母親的等待是這首詩、也是這個大時代最重要的主題,以往的讀者很少向這一境界去探索!痹娙诉@番話為我們找到了解讀這首詩的鑰匙。
這首詩的背景是狼煙四起的戰(zhàn)爭年代,詩的主人公“你”在江南小城里寂寞地等待著親人從戰(zhàn)場歸來。“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這兩句使我們知道了主人公容顏美麗如蓮花,隨著“我”的來而又去的腳步,這容顏經歷了希望和失望,就像蓮花綻放又凋零。
主人公在寂寞中等待。寂寞是無形的,詩人用“東風不來”“柳絮不飛”“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窗扉緊掩”等意象來指代女主人公寂寞的心情。
結尾一段,“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以“美麗”為定語修飾“錯誤”,具有一種錯位的美學意義,使主題更具有表現性,更能感動讀者。
這首詩在語言上也很有特色。詩人巧妙地使用倒裝語句,如“青石的街道向晚”“小小的窗扉緊掩”,比起“向晚的青石街道”“小小的緊掩的窗扉”這樣的表達,顯然在意境和語氣上都有更加悠長深遠的韻味。
我們也可以把這首詩解讀成情詩,表達閨中怨婦盼望歸人的心情。
《回旋舞》
保爾福爾被戴望舒稱為“法國后期象征派中的最淳樸、最光耀、最富于詩情的詩人”。在這首詩中,保爾福爾用童話般的想像展示了“世界大同”的思想。
詩的前兩節(jié)提出了兩個假設。“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攜起手來”“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這兩個“假如”排除了全世界所有男孩女孩之間的誤解、隔閡、歧視,甚至沖突。如果這兩個充滿童話色彩的假設能夠實現,“她們可以在大海周圍跳一個回旋舞”“他們可以用他們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麗的橋”,那么全世界的男孩女孩將有可能組織起盛況空前的全球人類大聯歡。正如詩的最后一節(jié)強調的:“人們便可以繞著全世界跳一個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攜起手來。”
《在一個地鐵車站》
這首短僅兩行的小詩作于20世紀初,是最早的意象派詩歌之一。
詩的上下兩行,分別呈現了兩組互相對應的意象。一是地鐵車站的人群中,幽靈般顯現的面孔;二是濕漉漉的枝條上的許多花瓣。這兩行詩句之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比喻關系,而是兩組意象之間的相互疊加的關系。把這兩組意象吸引在一起的力量,是詩人的直覺,它使兩組意象在相互作用的狀態(tài)下迸濺出詩的火花,產生深刻的意味。龐德自己說它是“一剎那思想和感情的復合體”。
這首詩在西方現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把詩歌從19世紀陳舊的寫作手法和抒情習慣中擺脫出來,給現代文學帶來了啟示。埃茲拉龐德后來也成為意象派詩人的領袖。
二、問題探究
1 《斷章》一詩中,詩人是怎樣用形象的畫面來闡釋抽象的哲理的?
《斷章》的4行詩,是4個形象的畫面。前兩個畫面,“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關,“橋上”“樓上”這兩個地點,卻在看風景時發(fā)生了聯系。后兩個畫面,“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窗子與夢互不相關,卻在“裝飾”這一點上又發(fā)生了聯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畫面,幾個毫不相關的事物,經過詩人精心構思與組合,變得耐人尋味。它闡釋了詩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關”的抽象哲理。
2 《錯誤》一詩中意象是怎樣運用的?
這首詩中的意象新奇而獨特!吧徎ǖ拈_落”,喻指美麗的容顏經歷過希望和失望的表情。“東風不來”“柳絮不飛”,春天里柳絮因風起舞,無風則不舞,這個意象與親人不歸、女主人公久久等待的心情暗合。還有,傍晚時分的江南小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清冷、沉悶、沒有生機,即如詩中的“跫音不響”。“春帷不揭”“窗扉緊掩”的意象,恰如其分地襯托了主人公的寂寞心情。這些意象的運用,不僅使詩的感情表達得充分、豐滿,而且使詩富有美感。
3 意象疊加指的是什么?《在一個地鐵車站》一詩中意象疊加手法是如何運用的?
這首詩中的兩組意象,被詩人高度個性化的直覺力量吸引、疊加,使詩歌迸射出更加豐富的含義。詩人曾說他在地鐵車站里,“突然間,看見一個美麗的面孔,然后又看到一個,然后又是一個美麗兒童的面孔,然后又是一個美麗的女人……”他努力尋找能表現他這種突發(fā)感覺的文字,但是沒能成功。后來,他找到了表達方式,“不是用語言,而是用許多顏色的小斑點……”,這就是他在詩中使用的意象疊加的方式。疊加的意象中滲透著詩人的思想感情,不同的讀者又能從疊加的意象中找到各自不同的生命體驗。這使得詩產生了無窮的意義。
其實意象疊加對我們中國詩人并不新鮮。我們可以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找到不少這樣的例子,如唐代崔護的“人面桃花相映紅”。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舉出更多的例子。
關于練習
一 、反復朗讀、品味這五首詩,研討下列問題。
1 有人說《斷章》是一首情詩,還有人說它是一首哲理詩,你說呢?
2 如何理解《風雨》中“風雨”的含義?詩中幾個比喻用得好在哪里?
3 《錯誤》中詩人用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情境?你認為詩中的“你”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4 《回旋舞》中少男少女拉起手來圍著大海跳舞是否有某種象征意義?
5 你怎樣理解《在一個地鐵車站》中,人群中的面孔與濕漉漉的黑色枝條上的許多花瓣這兩個意象之間的關系?
設題意圖:從主題、內容、寫法和某些關鍵語句等多方面賞析這五首短詩。
參考答案:
1 關于《斷章》這首詩的旨意,歷來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橋頭的“你”在白天是樓上人心目中的風景,在夜晚是樓上人夢中的“裝飾”。一個是白天夜晚都在關注著、想念著心中的人;另一個是被別人深愛著,自己卻沒有感覺。詩人自己說他的意思著重在“相對”上。他通過對自己剎那間感觸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來的哲學深思:在同一時空中,作為主體的人或物,有可能變成客體,客體又可能變成主體。原來,《斷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過兩幅生動、優(yōu)美的畫面隱喻、暗示出來的,需要讀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
2 詩中的“風雨”應該是一個比喻,它不是自然界的風雨,而是現實人生的經歷、磨難甚至挫折。詩人用了“郊原如!薄胺可崛缰邸眱蓚明喻,形象地表達了年輕人面對難以預料的世事產生的一種波動、困惑、無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
3 《錯誤》一詩中,詩人主要用了“東風”“柳絮”“青石”“街道”“春帷”“窗扉”等意象,描寫了一個江南女子倦守春閨,苦苦等候出遠門的親人,一顆心像江南小城一樣寂寞,又像緊掩的春帷和窗扉那樣緊鎖。這時候,一個游子打江南小城走過……但“我”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客,在“達達”前行的馬蹄聲中,一個哀婉而有幾分傷感的故事還沒開始就結束了。一般說來,詩中的“你”往往被理解為閨中怨婦的形象。
4 這首詩以“回旋舞”為主要意象,這是從法國民間舞蹈“回旋舞”的表演形式中攝取詩意,生發(fā)開來的。作為抒情詩人,保爾福爾特別歌唱愛情和人類的友愛。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攜起手來,團結起來,沒有膚色、種族、國別的差別,大家共跳一個回旋舞,世界不就充滿了愛嗎?詩人唱出的全世界人民和睦團結的頌歌,表達了詩人美好的理想和樂觀的情調。
5 根據意象派的創(chuàng)作風格,第一行的“面孔”與第二行的“花瓣”是兩個不同的孤立的意象,詩人把這兩個獨立的意象疊加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新的意象的復合體(在兩個意象之間起著溝通作用的是高度個性化的直覺),令人產生豐富的聯想,從而把有限、具體的意象賦予無限、抽象,甚至神秘的內涵。
二、這五首詩你最喜歡哪一首?說說理由并背誦下來。選擇其中一首寫一段賞析文字。
設題意圖:倡導個性化閱讀,積累文學名篇,提高文學欣賞水平。
教學建議
一、教學這幾首短詩,可多用比較鑒賞的方法。比較的目的,主要在于感受不同的詩歌風格。比較是一個鑒別、鑒賞的過程,因為詩歌的篇幅一般較短,便于比較,應鼓勵學生自主查找相關資料,搜集、整理信息。如果條件不具備,教師可為學生提供相關資料。但不要提供結論,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討論。
具體說來,可從以下幾方面比較。
1 《斷章》與《在一個地鐵車站》比較。《斷章》一詩,據作者自己說,這四句詩原在一首長詩中,但全詩僅有這四句使他滿意,于是就抽出來獨立成章,標題就由此而來!对谝粋地鐵車站》一詩,據詩人自己說是這樣創(chuàng)作的:一天,他從巴黎協(xié)和大街附近的一個地鐵站走出時,看到一張張美麗動人的女人面龐給他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他苦苦思索,想用詩的語言把這一美好的印象表達出來,當晚寫成一首30行的詩,但不滿意;半年之后把它壓縮成15行的詩,仍不滿意;又過了半年之后,他再次把它凝煉成現在的日本俳句似的兩行詩。有趣的是,卞之琳20世紀30年代就學習西方現代派詩歌創(chuàng)作;龐德則對中國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古典文化崇仰備至,并從中國古典詩歌中得到了許多靈感。兩位詩人國別不同,創(chuàng)作風格也不同。但是,他們的一些經歷卻有相同之處,他們都熱衷學習異域文化,為我所用,取人之長,形成自己的風格。
2 把《回旋舞》與保爾福爾的代表作《曉歌》(見“有關資料”)以及戴望舒的《煩憂》比較,體會首尾相接、渾然天成的特點。某一詩人的作品可能有相對統(tǒng)一的風格,不同詩人也可能表現出一致的風格,這就涉及師承和流派的問題。
3 把《錯誤》與溫庭筠的詞《望江南梳洗罷》比較,看看其意境是否有相似之處,從描寫思婦這一主題和表現的意境來看,是不是能看出新詩與古典詩詞的某種聯系。
二、這五首詩都屬中外短章精品,思想內涵豐富,藝術構思精巧,建議學生最好能背誦下來。
三、鼓勵和指導學生嘗試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這五首詩篇幅短小,便于模仿學習,可讓學生選擇生活的一個方面,嘗試寫一首有一點意味的短詩。
[中外短詩五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