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闖
一、課題背景
1、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自動主義有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學;二體育注重自強;三德育注重自治。所以自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德育工作的重點之一,是自主主義貫徹德育的結果,是我們傳統(tǒng)的保育主義、干涉主義、嚴格主義的反應,是推動素質教育的一個極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甚廣。學生自治自理究竟應包括哪些范圍?學生應該自治自理的事體,究竟有哪幾種?規(guī)定學生自治自理的范圍,又應有何種標準?施行學生自治自理,又應應用何種途徑和方法?這幾個問題,都是我們要研究的?偲饋碚f,就是學生自治自理問題。
2、素質教育的需要
素質教育強調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是教育的前提。要充分培養(yǎng)并尊重學生獨立人格,必須盡可能地調動并發(fā)揮學生的自覺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人格,教會學生做人,培養(yǎng)學生自治自理能力。
3、學校德育的需要
傳統(tǒng)德育過分強調學校、班主任、老師對學生的管理,管學習、管紀律、管生活,時時事事處處對學生能力與自覺自理采取不放心的態(tài)度。不容許有絲毫的主見,更不容許學生嘗試自己管理自己,學生的一切皆由學校、老師嚴加看管、包辦,在這種教育下,學生的自治自理能力嚴重削弱。
4、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需要
學生的生長發(fā)育到這個時期已經日趨成熟,這種生理上的成熟使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在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能力,感到自己有足夠的潛力可以發(fā)揮,因而他們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一種獨立自主的好強心理,要求自治自理,自己管理自己。
他們這種獨立自主、自治自理、自己管理自己的心理特點,首先表現在學習上。這個時期的青少年,一般來講,都能比較自覺地來進行學習,對學習更加主動和專心,能自覺地去掌握所學習的內容和運用各種學習方法,有計劃地安排復習,認真地、獨立地去完成各種作業(yè)。特別是,盡管自己對某些所學的內容,對某門學科沒有直接興趣,但也能刻苦學習,自覺地去追求知識。其次,表現在他們對人對事不盲從,不輕信。由于他們的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有了顯著的發(fā)展,就能隨心所欲地發(fā)揮各種遐想,探索各種新奇的事物,并敢于向那些舊的習俗觀念挑戰(zhàn),對那些人們已經習以常的方法方式及價值觀點進行審視。
二、課題界定
這里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指陶行知在《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中的教育思想:“學生自治自理是把學生結起團體來,大家學習管理自己的手續(xù)。從學校這方面說,就是為學生預備種種機會,使學生能夠大家組織起來,養(yǎng)成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所謂“自治自理”,是指確立主體地位,使學生在具體的德育實踐中成為教育自身的對象,即學生在自主的、獨立的主體性活動中內化認知,獲得經驗,走向成熟,自主發(fā)展。讓學生學會自治自理,即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協(xié)作。在“學會”的同時實現“自育”(自我教育),并引導、帶動他人 “他育”。學校和課題研究人員既要放手大膽地讓學生自治自理,又要及時發(fā)現問題,尋求解決的方法,在陶行知自治自理教育思想的指導下,不斷摸索培養(yǎng)學生自治自理能力的途徑與措施,并將好的建議、方法反饋給學生,讓他們更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學生通過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評價的各類主體性活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積極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精心創(chuàng)設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有效促進學生的自治自強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尋求到更好的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自治自理能力的途徑和措施,從而服務于學校的發(fā)展,服務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三、課題研究目標
1、研究性目標
立足我校實際,研究適合我校的學生自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和措施。
2、培養(yǎng)性目標
提高學生的自治能力、自理能力、自主能力。
3、工作性目標
(1)、研究人員發(fā)展性目標:通過“陶行知教育思想與學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提高我校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提高學生的自治、自理、自主能力。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施,提高學校的德育水平,有力推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學校的發(fā)展。
四、課題的理論依據。
1、美國實用主義進步教育運動的代表人物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預備,提倡在實際的生活中,經驗中學習,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治自理能力。
2、蘇霍姆林斯基在《腦力勞動及學校與生活的聯(lián)系》中認為:“培養(yǎng)青少年熱愛勞動的工作也包括培養(yǎng)他們學會進行腦力勞動,培養(yǎng)他們隨時隨地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的能力,讓他們把握聰明才智有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各種任務。”
3、陶行知在《珍惜自己和鍛煉自己》中指出:“所謂鍛煉自己,就是隨時隨地地學習,隨時隨地地實踐,使自己具有經驗和能力!痹凇秾W生自治問題之研究》一文中指出:“學生自治自理是把學生結起團體來,大家學習管理自己的手續(xù)。從學校這方面說,就是為學生預備種種機會,使學生能夠大家組織起來,養(yǎng)成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4、心理學研究認為:個體發(fā)展到青少年時期,心理上有了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在各個方面表現出鮮明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他們要求自治自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處理自己的各種事情,不希望家長、老師和班主任過多地干預他們的生活、學習和娛樂等各項事宜。如果對他們干預過多,將會引起他們很大的反感,認為這是對他們的力量的不信任,從而產生與老師疏遠,甚至對立的情緒,造成師生關系緊張。
5、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認為:教育者的基本態(tài)度應是選擇適合兒童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兒童。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及其操作
學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要通過學生主體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問題自己管”,讓學生在親歷親為中獲得了關于主體的感悟和認知,自治、自理、自控能力逐步增強。通過自治自理,學生關于發(fā)現自己存在不足的多了,樂于自覺改正缺點的多了,主動與老師、同學交流的多了,進而促使學生不再苦悶、閉鎖、盲目,對自身的成長發(fā)展開始有了信心。通過自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促進學生理解并支持學校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并反思自己及其他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學習他人身上的閃發(fā)點。
(一)“學生自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措施:
1、教職工人人參與德育,為學生自治自理創(chuàng)造條件。
學校管理設立不同的條線,成立學生自治自理自管委員會,對學校、年級組、班級常規(guī)工作及團工作、衛(wèi)生保潔、各班參與學;顒忧闆r、文化宣傳、財物保管等進行量化檢查、評比。同時,在學生中通過競聘選拔政教主任、年級組長、班主任三級助理。在全校范圍內營造人人參與管理的氛圍,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2、正面教育,引導學生在學習上自我管理,自治自理。
進行目的教育和方法教育使學生從“要我會”轉化為“我要學”,從“要我做” 到“我要做”;學生參與相關學科的評課活動促進學生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了解,加強師生間的溝通,促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生參與優(yōu)秀學生和優(yōu)秀教師的評選活動促進學生了解教學的評估體系,促使學生自我管理,增強自治自理能力。
3、建立班集體工作的自治自理創(chuàng)新管理體制
建立以班長為龍頭的班級管理委員會,班長由全班學生參與競選民主選舉產生,由班長根據學生意見及學生競選情況構建班級管理小組,然后明確分工,各自認真完成自己的管理職責。同時設立周班長與值日班長,負責班級每周、每天的常規(guī)工作,并建立健全由學生定期對學生干部進行考核、能上能下的工作制度,定期對班風學風進行評價,總結不足,發(fā)現問題,全班同學全員參與獻計獻策,確定具體的可行的措施后,作為班級學風制度,全員遵守。
4、建立全方位學生自治自理管理的學生網絡。
學校政教處、團總支、學生會、自管委員會選拔優(yōu)秀的工作能力強的學生擔任“文明督察員”,開展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管理,實行校內校外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需注意的是:“學生自管委員會正式成立之后,學校里面的事體,就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仍舊是學校主持,另一部分由學生主持。(陶行知語)”
5、建立“自我管理“的保障體系。
陶行知認為:學生自治與學校既有密切的關系,同時,要打破一切障礙,使師生的感情,可以化為一體,使大家用的力量,都有相成的效果。大家一舉一動都接洽,有話好商量,有貢獻彼此參與。為此我們可以設立校長信箱、政教主任信箱、班級信箱、自管委員會信箱,開通渠道,使下情上達;同時學校建立公示欄,對學校的重大活動,重要工作進行公示,讓學生了解學校動態(tài),積極有效地實施管理。
(二)圍繞總課題“陶行知思想與學生自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與措施研究”,開設三個子課題研究。
1、在學習中學生自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與措施的研究。
該子課題由教務處會同各教研組從學生學習上,探究適合學生自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與措施,可由教務處提出可行的總體規(guī)劃,由語、數、英、理化等教研組結合自身實際,拿出具體方案實行。
2、在寄宿生管理中學生自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與措施研究。
我校在西中、元上兩校合并后,規(guī)模大、寄宿生多,多的時候將近400人,管理的困難。學校經過幾年的管理、摸索,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較成功的管理經驗,得到市督導室有關領導的積極肯定和大力推廣,期間政教處和學生會、自管委員會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為子課題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礎,這一子課題初步設想主要由政教處和我校初一至初三年級共20名班主任共同協(xié)作完成。
3、在班集體建設中學生自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與措施研究。
班集體建設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班風、學風、校風無不與此密切相關,班級、學校的常規(guī)管理,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都離不開班集體建設,而學生恰是班集體建設的核心,因此在班集體建設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治自理能力、摸索培養(yǎng)學生自治自理能力的途徑與措施優(yōu)顯得成為重要了。我校在黑板報評比、自行車排放、衛(wèi)生、紀律等班級常規(guī)考核上一直由學生自管委員會獨立進行,并于每周一對上周工作做出總結,把整改意見送至相關班級班委會,由班委會對照整改完善。
六、研究步驟
本課題實驗計劃兩年完成。
1、準備階段(2006.9--2007.10)
(1)學習有關理論,明確課題目標、意義。
(2)撰寫課題方案,做好申報、立項工作。
(3)抓好實驗人員培訓工作。
(4)做好制定實施計劃的前期準備工作。
2、實施階段(2007.11--2009.10)
(1)課題組按計劃實施研究,課題成員每學期完成一篇實驗總結(論文)或專題教案。
(2)課題組寫好階段研究報告,做好中期匯報工作,開展教學匯報活動。
3、總結階段(2009.11--2010.10)
課題負責人寫好課題研究總結報告,研究論文和教案匯編。
七、研究方法
1、個案研究法:通過對各類學生的自治自理個案的研究,不斷總結經驗,解決問題。
2、經驗反思法:學生及時總結在學習、寄宿生管理、班集體常規(guī)管理等自治自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成功的經驗。存在的不足,要認真商討解決措施,尋求好的有效的措施;成功的經驗,要繼續(xù)推廣實行。研究人員深入分析學生在自治自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學生有力地支持,中肯而行之有效的指導。
3、文獻法:主要指搜集、鑒別、整理文獻,并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論,指導課題更好更有效的進行。
4、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法是在教育情境中,研究人員和實際工作者結合起來解決某一實際問題以提高教師素質的一種方法。是在教育情境中進行的一種自我反思的研究方式,其目的是解決實際問題和提高實際工作者的素質。
5、經驗篩選法: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為了改善方法,由研究人員,對眾多的經驗進行淘汰,優(yōu)化或者發(fā)展新經驗。
八、保證措施
1、建立課題管理網絡
校長室--課題組--全體教師
校長室督促課題的實施開展,課題組負責具體操作,全體教師參與課題實驗。
2、建立嚴格的學習研討制度
課題組成員每兩周進行一次集體研討,定期請專家學者來校作講座,課題組成員上匯報課,接受專家指導,解決研究中遇到的問題。
3、經費保證
學校對課題研究有專項經費,供研究人員外出學習、培訓等。
九、成果顯示
1、課題研究報告
2、有關課題研究的案例分析、獲獎證書等
3、論文集
4、學生在課題開展中的相關活動臺帳等
十、課題組成員
領題人:饒國富 中學高級教師,西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領導并監(jiān)督本課題工作。
組 長:陳光華 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宜興市陶行知研究會理事,主持本課題實施的工作。
周 勤 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宜興市學科帶頭人,主持本課題實施的工作。
副組長:褚志偉 政教主任,中學一級教師,負責子課題“在班集體建設中學生自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和措施研究”
鄭 闖 中學二級教師,負責學校教科研工作,負責子課題“在學習中學生自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和措施研究” 。
成 員:張維輝 教務主任,中學高級教師,布置教研組開展課題研討工作。
俞小成 總務主任,中學高級教師,負責“校園環(huán)境建設中培養(yǎng)學生自治自理能力”的研究
馮大海 團支部書記,中學二級教師,負責子課題“在寄宿生管理中學生自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和措施研究”
禇國偉 初三年級組長
任財清 初二年級組長
李 萍 初一年級組長
饒紅華 宜興市骨干班主任,獲宜興市“教書育人”獎
(執(zhí)筆:鄭闖)
宜興市西渚中學
二00七年十月
作者郵箱:qiushuidonglai@yahoo.cn或xingzhewxs@sina.com(請勿擅自轉載,轉載前請經作者同意)
作者郵箱: qiushuidonglai@yahoo.cn
[陶行知教育思想與學生自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研究(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2.
5.
6.有關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事
9.老年教育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