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設計者:張含光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所闡發(fā)的人生哲理,學習作者反對臆斷、重視考察的精神。
2.學習本文敘議結合,借記游說理的寫法。
3.積累文言常用詞語,了解文中詞類活用等現(xiàn)象。
4.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掌握重點文言現(xiàn)象,準確翻譯重點句子。
教學難點:全文因事說理,由思而行,由感而發(fā),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huán)環(huán)相扣,渾然一體的寫法。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介紹相關文學常識;引導學生初理課文思路,以文理來帶動學生對重點實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分析理解。
教學過程:
一、 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關于作者。
根據(jù)對蘇軾的了解,以“東坡印象”為話題,請學生簡單談一談(不可暢談)。
提示:可從某首詩詞或詩風談起,亦可對其人生抒發(fā)感慨,對其品質做一闡述。
補充:北宋文學家--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創(chuàng)豪放詞風與辛棄疾和稱為“蘇辛”;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蘇”之一。書畫亦是大家。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2、關于背景。
學生看課文注釋。
3、抽取學生讀課文,除注意以下讀音外,注意斷句的情況。
彭蠡(lǐ) 酈(lì)元 鐘磬(qìng) 李渤(bó) 扣而聆(líng)之 函(hán)胡 桴(fú)止響騰 鏗(kēng)然
硿硿(kōng)焉 無射(yì) 棲鶻(hú) 磔磔(zhé) 鸛(guàn)鶴 噌(chēng) 吰(hóng) 石穴罅(xià)
涵(hán)淡 窾(kuǎn)坎(kǎn)鞳(tà) 臆(yì)斷
二、 出示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
三、 學生自主閱讀。
要求:初步概括此文與一般游記的不同點。
明確:寫作目的--借游釋疑,探索石鐘山的得名原因;貫穿線索--以“疑”為線索,而不是游蹤;寫作方法--以議論為主,理為主,游為賓。
四、 學生再讀,簡要說明文章內容,理出各段大意。
明確:《石鐘山記》通過對石鐘山的實地考察,探求出山名的由來,反駁了李勃的觀點,證實和補充了酈道元的觀點,得出:凡事要重視“耳聞目見”,而不可“臆斷其有無”這一富于哲理的結論。
文章重點在辨明石鐘山為什么“獨以鐘名”。全文以考辨為線索,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有關石鐘山的命名的由來的兩種說法,認為這兩種說法各有使人懷疑之處。
第三部分,親自夜訪石鐘山,探求山名的由來。蘇軾用自己的見聞,證實并補充了酈元的說法,進一步推翻了李渤的說法。
第三部分,分析世人不能準確知道石鐘山名由來的原因,說明了作者的寫作意圖:游皆有得--“事不目見耳聞”,不能輕易“臆斷其有無”。
五、學生細讀。
要求:句句口譯,字字落實,劃出難解的詞句,整理出有特殊用法的詞句。(不得看參考書,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
六、布置作業(yè)
1、完成“細讀”的任務。
2、完成練習冊“基礎鞏固”部分及“閱讀在線”之“課內閱讀”。
3、背熟第一段,初背第二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逐段學習,掌握其文言基礎知識。
2、逐段分層理意,試背全文。
3、總體分析全文。
教學過程:
(課前檢測誦讀情況)
一、學習第一部分
1、抽查第1段重點詞句的文言知識
⑴理解積累重要實詞、虛詞:焉、以為、臨、是、相、雖、始、訪、探尋、響、而
⑵通假字:扣、函
⑶活用:鼓、鳴、名、下
⑷特殊用法:鐘磬、而況……乎
⑸特殊句式
石之鏗然有聲者 得雙石于潭上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酈元以為下臨深潭 以鐘磬置水中
2、細分第一段層次。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逐層小結:
第一層(首句)引《水經(jīng)》交代石鐘山的處所。
問:首句交待了什么?從全文的結構上講,起到了什么作用?
析:此句開門見山,緊扣題目,引《水經(jīng)》點出石鐘山,引起下文,為下面置疑作準備。然后接下來敘述酈道元和李勃對石鐘山命名的兩種說法及其根據(jù),以及作者的懷疑。
問:酈李二人的觀點是什么?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是怎樣提出的?
第二層,記述酈道元對石鐘山得名的說法,以及人們對此說的懷疑和辨駁。
析:酈元認為石鐘山是以聲得名,是水石相擊的聲音像“洪鐘”之聲。文中以“鐘磬”同巖石作比較,以“大風浪”同“微風鼓浪”作比較,表明這種觀點不能完全服人。
從后文知道,作者是同意此說的,但在此處未表態(tài)。因酈元之說不具體,未指出是水與石穴相擊成聲,故使人生疑。
這既表現(xiàn)了作者在未“耳聞目見”之前,慎于表態(tài)的求實精神,又為末段“嘆酈元之簡”作了伏筆。
第三層,寫李勃對石鐘山得名的說法和作者對這種說法的懷疑和辨駁
問:蘇軾對李渤和他的說法,認識與對酈道元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⑴“訪其遺蹤”“扣而聆之”,表明李渤也作過實地考察,并進行了實驗;
⑵與酈元同,李也認為石鐘山名是以聲言之。
二人的區(qū)別在于:酈元認為是“水石相搏”之聲,而李勃認為是以桴扣石的聲音。
作者對李渤這種說法明確地表示了懷疑態(tài)度。文中以“自以為得之”,嘲笑李的淺薄和自以為是。
作者用反駁論證的方法,說明石鐘山之“石鏗然有聲”和石鐘山“獨以鐘名”之間并無內在聯(lián)系,也就是李渤的論點和論據(jù)之間沒有內在聯(lián)系,指明了這種邏輯錯誤,從而駁倒了李渤的說法。
“何哉?”,這里所用的反詰句式,也加強了反駁的力量。
對兩種說法,作者都表示不同程度的懷疑(“常疑之”和“尤疑之”),并提出辨駁,所以作者要親自考察石鐘山得名的原因。
問:作者對酈元的說法,用了“人常疑之”,對李渤的說法則用了“余尤疑之”,從這里可以看出什么問題來?
明確:“人常疑之”。我未必疑之,或半信半疑,不是完全否定,但僅據(jù)文字表面意思,又難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勝過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證據(jù)--可見對酈、李下說的態(tài)度是不相同的。這是為下文寫“察”作鋪墊的。
二、學習第二部分
1、抽查第2段重點詞句的文言知識。
⑴、理解積累重要實詞、虛詞:適、因、搏、焉、港口、空中、相、然、而、中流
⑵、通假字:莫、固、當、識
⑶、活用:舟、涵淡、側、磔磔、淺深
⑷、特殊句式:而大聲發(fā)于水上。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
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
賓語前置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磔磔云霄間
大石當中流
2、細分第二段層次。
第二段可分四層:
第一層(“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問:這一層交待了什么?
明確:寫親訪石鐘山的時間、同伴和體會。時間--元豐七年六月丁丑日(即1084年6月初九),地點--石鐘山,人物--蘇軾和長子蘇邁,起因--送長子邁造臨汝,因得觀。
第二層(“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寫訪問寺僧。
問:這一層表現(xiàn)了什么?
明確:一者,它說明李渤之說影響很大,連寺僧也深信不疑;二者,增加文章情趣;三者,從寫法上來看,是對前段“扣而聆之”的照應。
“余固笑而不信也”,表明作者對李渤這種說法蔑視,是承接上文“余尤疑之”寫來的。
這一層表現(xiàn)了作者謙虛好問,但并不輕信,具有一定的求實精神。
第三層(“至莫夜月明……如樂作焉”)寫夜訪石鐘山的見聞。
問:這一層主要寫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
明確:這段繪聲繪形的環(huán)境描寫,表面上似與山名由來無關,實際其中所著力渲染的陰森可怕、寒氣襲人的景象,正烘托出親身探訪的不易,說明探求勝景就要經(jīng)歷艱險的道理,難怪在《褒禪山記》中王安石說:“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此段環(huán)境描寫,同時也為后文“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埋下伏筆。再者,這樣寫,也使文章波瀾起伏,能寫盡景物之妙。
第四層(“因笑謂邁曰……古之人不余欺也!’”)
前二三層寫事件經(jīng)過,第四層則寫事件的結果(結論)--寫作者向蘇邁談實地探究山名由來所得到的結論。
問:這一層主要表現(xiàn)的是什么:
明確:這里所寫的的“笑”和以“無射鐘”“歌鐘”來形容兩處“水石相搏”的聲音,都表現(xiàn)了作者探得山名由來之后的興奮和愉快之情。
三、學習第三部分
1、抽查第3段重點詞句的文言知識。
⑴、理解積累重要實詞、虛詞:臆斷、殆、而、莫、雖、乃、斧斤、其實、陋、水師、所以
⑵、通假字:考
⑶、活用:目、耳、言、夜
⑷、特殊句式:此世所以不傳也。
⑸、重點翻譯記憶“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2、細分第三段層次。
第三段可分三小層:
第一層(首句)“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問:此句表達了什么?使用反問句的好處是什么?
這是他來訪石鐘山后得到的重要結論,也是全文的主旨。他反對主觀臆測斷,強調“目見耳聞”的求實精神,這是十分可貴的。
此處用反問句,不需回答,它強調了肯定的意思。它不僅總結了前面兩個部分,也緊扣文末抒發(fā)的“嘆”和“笑”。
第二層(“酈元之所見聞……自以為得其實!保
問:以下四個分句分別指的是哪幾種情況?
⑴酈元因“言之不詳”,“人常疑之”,以致正確的觀點得不到認可。
⑵指出“士大夫終不肯”作實地考察而“莫能知”。
⑶“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
⑷“而陋者用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
第三層(末句)“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作者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點明記游的寫作目的:即“嘆”“笑”。這是為了傳播自己的見解,證實酈元的觀點,糾正李渤的觀點。
四、通讀一遍,師生小結全文
1、 關于寫作特點
全文以“議”開頭,再說“兩疑”,總起全文; 然后重點敘述,寫夜訪石鐘山,探求真相;最后“議論”--因事說理,得出結論,點明目的,首尾呼應。
全文結構清晰,邏輯性強,表達方式上,夾敘夾議,綜合運用敘述、描寫、議論、說明等多種表達方式。
2、關于主旨
從書面角度講:作者通過對石鐘山的實地考察,探求出石鐘山名的由來,駁斥了李渤的觀點,證實并補充了了酈元的觀點,得出要“目見耳聞”,不要憑主觀臆斷事物的有無這一富有哲理的結論。作者這種因事見理的寫作方法和他有疑必察的探索精神都值得我們后人學習。
從深層次來看:結合時代背景,聯(lián)系作者身世。當年蘇軾的政敵就是從他的詩文中斷章取義,專摘只言片語,然后羅織罪名,累章彈劾他譏刺朝政。以至于讓他深受陷害。此文也可以理解為蘇軾是結合自己的慘痛經(jīng)歷在感慨:事不目見耳聞,不可主觀臆斷!
五、比較閱讀
問:同為游記,本文和《游褒禪山記》有何異同?
明確:1、敘議結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結構不同。前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后者前敘后議,敘議相對,兩相配合。
2、議論事理的方式不同。前者通過質疑、釋疑得出事理,事理極其簡明;后者借記敘為喻,對事理作邏輯嚴密的深入闡釋。
3、記游的手法不同。前者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寫得饒有興味;后者以記敘的簡要明白取勝。
4、文章風格不同。前者緣事寓理,輕快自如;后者借端說理,刻意追求。
布置作業(yè):
1、結合思路分析,背誦全文。
2、完成課后練習。
3、完成配套資料中的相關作業(yè)。
教學反思
張含光
[《石鐘山記》(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