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識積累。
唐代國力強盛,疆域廣闊,內地與邊疆各民族在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邊事增加,戰(zhàn)爭頻繁。盛唐文人們多熱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從軍邊塞為國立功成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種新的出路,而且他們也向往新奇的邊疆生活、邊塞風光。前代戰(zhàn)爭行役、征夫思婦題材的詩歌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邊塞詩的創(chuàng)作,都為唐代邊塞詩的興起提供了創(chuàng)作上的借鑒。
邊塞詩的內容主要是:反映邊塞戰(zhàn)爭生活的艱苦和軍旅生活的種種體驗,以及征人、思婦的離愁別緒;抒發(fā)為國立功的豪情壯志和不滿現實的情緒;描寫邊塞風光、異域風情。
藝術特點:詩歌的格調雄渾豪放、慷慨悲涼,境界闊大、雄奇壯美。邊塞詩的佳作以樂府歌行和五、七言絕句居多。邊塞詩在題材的開拓和意境的創(chuàng)造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二.了解寫作背景。
開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薊門。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征討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薊中作》)?梢娝麑|北邊塞軍事,下過一番研究工夫。開元二十一年后,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珪經略邊事,初有戰(zhàn)功。但二十四年,張讓平盧討擊使安祿山討奚、契丹,“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資治通鑒》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將趙堪、白真陀羅矯張守珪之命,逼迫平盧軍使烏知義出兵攻奚、契丹,先勝后敗!笆孬曤[其狀,而妄奏克獲之功”(《舊唐書張守珪傳》)。高適對開元二十四年以后的兩次戰(zhàn)敗,感慨很深,因寫此篇。
三.研讀詩作,小組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1.通讀全詩,解決疑難字詞,了解詩作大意,理清詩作所寫事件的過程:出師、戰(zhàn)敗、被圍、死斗。
2、你認為生疏的字詞及讀音,并強化記憶。
3.出師時的恩明確關鍵:將帥們金鼓震天而行,一副大搖大擺的姿態(tài),不可一世,自鳴得意的形象。這樣與下文軍情形成鮮明的反襯,從而為抨擊撻伐張本。
遇和行軍時的狀態(tài)如何?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
4.哪些詩句描寫了環(huán)境?環(huán)境描寫有何作用?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作用:渲染了戰(zhàn)爭的殘酷氣氛。
5.“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帳下猶歌舞”句運用了何種寫作手法?有何作用?
對比。苦樂不均,死生迥異,矛盾重重,暗示必敗原因。表現詩人強烈的憤慨。
6、最后四句,詩人贊美了誰,又批判了誰?
贊美:李廣那樣英勇善戰(zhàn)、體貼士兵的將領。
批判:現在的昏庸無能、荒淫無度的將領。
張力
[《燕歌行》(蘇教版高二選修學案設計)]相關文章:
9.化學選修5試題及答案
10.高二藝術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