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縣職業(yè)中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孔子和《論語》的有關知識。
(2)疏通文意,把握思路,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分角色朗讀,通過品味語言,把握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了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的性格和志向,感受孔子的教學思想和魅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和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
感受孔子的形象及其教育思想、教育魅力。
三、教學難點:
以人物語言及簡單動作描寫展示人物個性的寫作方法。
四、教學方法:
情景模擬教學法、自主學習法、討論探究法。
教學設想:
根據(jù)本單元學習重點古詩文的誦讀和欣賞,教學中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各組成員分別活動,由分擔角色朗讀上升到扮角色表演;顒拥脑瓌t是:由讀到演,由易到難,由淺到深,在讀中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在表演中體會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進而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氣質(zhì)和風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邀請嘉賓的形式展示出孔子的畫像,然后借機介紹孔子和《論語》)
相關資料(由課件展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nóng)歷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nóng)歷二月十一),春秋末期魯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尊稱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張禮治,鼓勵人們?nèi)胧耍础俺鰜碜鍪隆。曾周游列國,晚年整理了“六?jīng)”(《詩》、《書》、《禮》、《樂》、《易》、《春秋》)。到漢代以后,孔子的學說成為兩千余年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思想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門人和再傳弟子所輯錄的孔子的言行錄,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學、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關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代朱熹把《論語》《大學》《中庸》和《孟子》合稱為“四書”。
(課件顯示學習目標)
二、朗讀體會:
1、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小組分角色朗讀,演繹古代版的“孔子講學”情景。)
應注意的字詞:
哂 相 鏗 沂 喟 雩 冠
2、再讀。要求:疏通文意,理清思路。(小組分角色朗讀,用現(xiàn)代語言演繹現(xiàn)代版的“孔子講學”情景。)
(學生結合注釋閱讀課文,教師答疑,幫助學生疏通文意。)
思考問題:
(1)從內(nèi)容來看,這一段對話是圍繞什么展開的?
(2)你能理出這篇文章的思路嗎?
3、品讀。要求:把握性格,感受魅力。(模擬情景對話,要求展示出人物的性格。)
討論問題:
根據(jù)課文對話及簡單的動作描寫,分析每個人的性格特征。
根據(jù)學生的討論結果總結:
子路:直率自信,粗疏魯莽。 冉有:謙虛謹慎,說話很有分寸。
公西華:謙恭有禮,嫻于辭令。 曾皙:懂禮愛樂,灑脫高雅。
孔子:熱情嚴格,謙和親切。
三、談學習感受:
在你心目中,孔子是一位怎樣的老師?他的課堂有什么特點?你喜歡這樣的課堂嗎?
四、經(jīng)典語錄激志:
(學生齊聲朗誦以下經(jīng)典名句,深刻領悟古代大教育家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誨。)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結束語:
一位大師和一群鮮活的學生,一場著名的對話,一個讓人浮想聯(lián)翩回味無窮的教育場景,一個永遠的經(jīng)典情境,這,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無窮魅力,也是孔子這位大教育家的無窮魅力。
作業(yè):給學生布置如下思考題:
孔子為什么“哂由”“與點”?從中可以看出孔子什么樣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張?
板書設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思 路:問志----述志----評志
李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人教版高一上冊)]相關文章:
4.觀潮第一課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