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擬行路難 教案教學設計(語文版高二選修)

        發(fā)布時間:2016-6-27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了解詩歌的內容。

        2、能分析文中“比興”用法的作用

        3、理解文中大幅渲染愁緒的用意。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思想情感的變化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回顧初中學過的一首詩,李白的《行路難》,初中時我們學習過李白的《行路難》,請同學們一起朗讀這首詩。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保┬新冯y,本是樂府雜曲,內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別悲傷之意。) 

        提問: 這里的行路難指的是什么?是交通堵塞嗎?

        明確: 還指人生道路,具體說坎坷就是作者做官、施展抱負的政治之路不平。 

        提問:面對此種境況,作者也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停、投、拔、顧         憂郁悲憤           

        長風破浪、云帆濟海     樂觀豪邁                

        可是作者最終的選擇是什么? 

        明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面對困境,仍保持樂觀自信的心態(tài),相信未來可以乘風破浪直濟滄海。 

        同樣是寫懷才不遇,鮑照又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鮑照的《擬行路難》,跟隨詩人的腳步走進他的作品,了解他的人生,感悟他的詩情。 

        二、《行路難》:樂府舊題,主要是抒發(fā)世路艱難和離別悲傷的感情,有些學習漢魏樂府的作品的題前多冠一“代”或“擬”字擬,摹仿《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本為漢代歌謠。

        三、讀詩:

        1、學生自讀,結合課下注釋讀準字音,(寫標題)

        酌酒   躑躅

        2、請同學們齊讀

        四、分析詩歌內容:

        1、讀過詩作后,請你找出一個代表詩人情感的詞?

        --“愁”

        哪句詩直言詩人之“愁”?  

         “安能行嘆復坐愁” 

        下面就讓我們來解讀這個“愁”字。

        “愁”的表現(xiàn)是什么? 

         “行、坐”“嘆、愁”(外在行動)

        通過詩人的外在行為,想象一下詩人愁到了何種程度?    ( 濃重、無可排解) 

           這愁緒如此濃重,令詩人坐臥不寧、寢食難安,卻又揮之不去、排解不開。

        2、詩人為何如此愁苦?      

        “人生亦有命” 

        “命”?這和愁苦有何聯(lián)系? 

        我們這個單元學習的是知人論世的解詩方法,下面我們就來知其人論其世?纯丛娭械摹懊钡降字甘裁矗窟@和愁苦有何聯(lián)系?

           先請同學們看一下注釋,聯(lián)系詩人生活的時代背景(老師介紹),說說他看到了怎樣的“命”。(知人論世) 

        時代背景

        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門閥制度,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門閥制度阻塞了寒士的進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懷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學作品中,就成為這個時期文學的一個特色。

           (實行門閥制度,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出身的高低貴賤直接決定了一生的仕途和際遇。) 

        3、面對這一現(xiàn)實,詩人也只能承認“人生有命”。那么,怎么又說“亦”?和上文什么內容相承接呢?

        明確: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這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呢?(比興,比喻)

        運用了比興手法,說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勢流向各個方向一樣,人的遭際也是被家庭門第的高低貴賤決定的!懊敝搁T第決定人生,有什么樣的門第就有什么樣的遭遇。作者認為非常不公平,但沒法改變,這里只是表面上認命了,實是對不公平社會發(fā)出憤怒的控訴。

        4、接下來體會“安能行嘆復坐愁”在表現(xiàn)詩人情感變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安能行嘆復坐愁”是一個反問句,從字面上看,是說人生自有命,不應該自怨自哀,要放寬心胸,承認現(xiàn)實。實際上,語言中暗含蘊涵著憤懣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還比較平穩(wěn)。

        5、齊讀后面四句思考詩人是如何解愁的呢?

             板書:酌酒,歌《行路難》(也就是借酒消愁,悲歌斷愁。)

        (提示:酌酒原為排遣愁緒,然而滿懷郁結的悲愁豈是區(qū)區(qū)杯酒能驅散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平添的幾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瀾。

           詩人趁著酒意唱起了悲愴的《行路難》,欲將一腔悲憤傾瀉出來,但是因為太過悲痛連歌也唱不下去了。

         板書:愁---無可排解,壓抑郁悶

        6、接下來愁的矛盾解決了嗎?

            沒有,對,一句“心非木石豈無感?”這個反問句,是詩人情感郁結到了極點。活著的心靈不同于無知的樹木、石頭,怎么可能沒有感慨不平!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來寬慰,以不言愁來消愁,感情還能克制。到借酒澆愁,其結果是愁更愁,感情沸騰,忍無可忍。

        7、最后一句,吞聲躑躅不敢言。急轉直下,隱忍吞聲。

        不敢言:無可奈何,詩人精神上極度矛盾的痛苦和忍辱負重。為什么不敢說呢?

        前面我們已經講到了他是寒士,門第等級決定仕途,縱使才高八斗,滿腔報國熱忱,也不能施展。所以只能隱忍吞聲。

        8、請同學畫出詩人情感變化的曲線

        明確:平靜壓抑--自我寬慰--憤懣不平--無奈壓抑

            詩人開始平靜的表達了水的流向由地勢決定,用比興手法,既而以水喻命,人民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無可奈何,只能借酒消愁,悲歌斷愁,心中仍然憤懣不平,此時呢情感爆發(fā)到極點,但又急轉直下,隱忍吞聲。

        9、師問:結合剛才的分析,那么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是不是明白了呢?

        生答:表達了對士族門閥制度的不滿和控訴,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小結:

        學完這首詩,我們知道了個人命運和所處時代是息息相關的,千百年來,許多文人雅士,感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那我們看課后習題三,根據(jù)本單元知人論世的目標,是不是很容易分析出李白和鮑照在抒發(fā)情感時的原因啊

        同樣是行路難,同樣懷才不遇,抱負不能施展,李白卻在行路難中喊出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U照卻是“吞聲躑躅不敢言”請同學們分析一下原因。

        明確:詩人生活的時代不同

        李白生活在盛唐,經濟繁榮,政治相對開明,士族門閥政治受到抑制,文化發(fā)達,對外交流頻繁,社會充滿自信。李白的詩歌中也總會出現(xiàn)愁緒,但是顯示的是強者之愁,在愁中有一股浩然奇氣。所以,李白的作品集中體現(xiàn)出了盛唐氣象(雄渾、充沛的活力)  

        鮑照,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門閥制度,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門閥制度阻塞了寒士的進仕之路。鮑照的作品藝術風格俊逸豪放,雖才華橫溢,又獻詩言志,卻因出身寒門,一生沉淪下僚,很不得志,

           (2)詩人為人性格的不同。

        李白處世自信,性格豪邁,充滿激情,雖仕途坎坷,但仍樂觀自信;鮑照則表現(xiàn)了為國建功立業(yè)的愿望無法實現(xiàn)、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懷才不遇的痛苦。作業(yè):背誦詩歌,預習《蜀相》

        板書設計:  擬行路難

                                鮑照

                

                        才子           寒士

                          懷才不遇的憤懣與愁苦

        平靜壓抑---  

        王嫦紅

        [擬行路難 教案教學設計(語文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1.擬行路難教案

        2.擬行路難其四教案

        3.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4.古代詩歌散文選修教案

        5.《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6.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7.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8.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9.高二語文《師說》教案

        10.語文版小學課件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