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是一篇獲過美國普利策新聞獎的優(yōu)秀新聞作品,被譽為“美國新聞寫作中不朽的名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學會篩選信息,抓重點、抓關(guān)鍵。
三、了解側(cè)面表現(xiàn)和借景抒情手法的運用,認識“印象式報道”的特點。
[教學重點]
一、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側(cè)面表現(xiàn)和借景抒情手法的運用,認識“印象式報道”的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新聞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我們通過看報、聽廣播、看電視獲取信息,了解社會。怎么才能快速、準確地獲取信息呢?下面,我先來檢測一下同學們。請打開課本第41頁,用30秒的時間瀏覽這則新聞,回答以下問題:1、奧斯維辛在哪里?布熱金卡在哪里?2、人們訪問了哪些地方?
二、背景知識
1、奧斯維辛是波蘭南方的一個城市,距華沙120英里,地處被稱為摩拉維安門的山口的東頭,周圍是一片沼澤地。布熱金卡在奧斯維辛城外幾英里的地方。這是新聞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尋找。(插入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背景資料)在奧斯維辛城附近,建有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最大的集中營,奧斯維辛集中營被稱為二戰(zhàn)期間納粹德國最大的“殺人工廠”。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時間內(nèi),曾囚禁過24個國家的民眾和戰(zhàn)俘,共有約400萬人在此被殺害。1945年,德軍為消滅罪證,炸毀了它,現(xiàn)在人們參觀的是經(jīng)修復后建成的博物館。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理解新聞寫作中記者的感情蘊含其中的寫法。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學會篩選信息,抓重點、抓關(guān)鍵。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領(lǐng)會作者在平靜的敘述中所蘊含著的對納粹的強烈憤怒;
2、記住歷史慘痛的教訓,珍惜和平,抵制暴力與罪惡。
教學重點
羅森塔爾通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tài)來傳達他們的內(nèi)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鮮明感情;品味新聞中富有意蘊的句子的含義。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這里是一座平靜的小鎮(zhèn),
也曾經(jīng)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廠;
這里見證著人性的墮落,
也凝結(jié)著一個民族的苦難;
這里是人類歷史無法跳過的一頁,
這里是奧斯維辛。(板書課題)
二、背景簡介
這篇新聞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二戰(zhàn)后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后采寫的,發(fā)表之后,各大報紙爭相轉(zhuǎn)載,并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了新聞史上的佳作。
奧斯維辛集中營: 奧斯維辛位于波蘭南部小波蘭省境內(nèi),1940年4月27日,德國法西斯頭子希姆萊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滅絕人性的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二戰(zhàn)結(jié)束時,整個集中營占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營內(nèi)采用毒氣室等各種方法屠殺、虐待囚犯,5個焚尸爐平均每天焚尸1萬具。包括中國人在內(nèi)的28個民族的400萬人死于集中營,其中猶太人最多,達250萬。1947年被開辟為國家博物館。1979年被列入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的教案設(shè)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的教案設(shè)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的教案設(shè)計1
一、說教材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第四單元。本文打破了客觀報道的傳統(tǒng),與同類題材的新聞選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直接講述作者以及周圍參觀者的所見所感,字里行間蘊含著深深的情感。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教會學生了解新聞報道的一般特征和結(jié)構(gòu)方式,區(qū)分新聞事實與背景材料,客觀敘述與主觀評價,在此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掌握分析新聞的方法,培養(yǎng)其閱讀新聞獲取信息的能力。因此,我會以此為教學重點進行教學。
二、說學情
本文的授課對象是高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在初中已經(jīng)學習過常見的新聞,平常也經(jīng)常接觸新聞,對新聞具有一定的閱讀和欣賞能力。文章寫于“二戰(zhàn)”勝利后的第十四年,離現(xiàn)在的時間比較遠,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生對“二戰(zhàn)”的信息了解的并不多。因此,我將布置學生課前搜集與課文所寫內(nèi)容有關(guān)的歷史資料。學生對這則新聞中蘊含著的作者情感比較難把握,我會通過初讀、再讀、研讀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去體味文中蘊含的情感。
三、說教學目標
通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學情的分析,本單元新聞教學的要求以及我對新課標的理解,我制定了下面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理解新聞寫作中感情蘊含其中的特點,掌握分析新聞的方法,培養(yǎng)閱讀新聞獲取信息的能力。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2(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shè)計
教材分析:
本課文選自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屬于“溝通與應用”板塊。《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打破了客觀報道的傳統(tǒng),與同類題材的新聞選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講述自己以及周圍參觀者的所見所感,字里行間灌注著自己的情感。
學生分析:
(1)初中已學過新聞作品,平常也經(jīng)常接觸新聞,對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閱讀和欣賞能力;
(2)情感比較豐富,調(diào)動他們的情感體驗,融入悲情題材作品的難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夠抓住看似平靜的敘述語言體會作者的強烈感情和本文的寫作意圖。
(2)過程與方法:
①使學生課前通過圖書館或電腦等搜集有關(guān)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圖片等資料,并準備小組交流發(fā)言。
、诖﹃P(guān)鍵語句,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交流。
(3)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了解德國納粹分子的殘酷統(tǒng)治,培養(yǎng)愛國情感。
重點難點:
抓住關(guān)鍵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聞,題目是《奧》。大家知道奧斯威辛是什么地方嗎?(學生概述。)
有一部曾獲得多項奧斯卡獎的電影叫《辛得勒的名單》,真實地再現(xiàn)了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恐怖罪行,我們共同看其中一段。(多媒體)。教師解說:成批的戰(zhàn)俘和無辜的百姓每天從世界各地運送到這里。失去勞動力和沒有勞動力的人一下軍用火車后,立即被送到集中營里的毒氣室成批地殺害。德國兵從屋頂?shù)瓜伦纤{色的毒藥,倒完后立即把氣孔封上。不一會兒,里面的人身上發(fā)青,血跡斑斑,直到痛苦地死去。 二、三十分鐘后,抽氣機把毒氣抽掉,大門打開了。尸體被運往焚尸爐燒焚。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shè)計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學會篩選信息,抓重點、抓關(guān)鍵。
3、 了解側(cè)面表現(xiàn)和借景抒情手法的運用,認識“印象式報道”的特點。
二、重點:
1、 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了解側(cè)面表現(xiàn)和借景抒情手法的運用,認識“印象式報道”的特點。
三、難點:
1、 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課時:1課時
五、課型:教讀課
六、教學方法:教讀法、談話法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聞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我們通過看報、聽廣播、看電視獲取信息,了解社會。怎么才能快速、準確地獲取信息呢?下面,我先來檢測一下同學們。請打開課本第49頁,用30秒的時間瀏覽這則新聞,回答以下問題:1、奧斯維辛在哪里?布熱金卡在哪里?2、人們訪問了哪些地方?
二、講習課文
(一) 環(huán)節(jié)一:
答案:1、奧斯維辛是波蘭南方的一個城市,距華沙120英里,地處被稱為摩拉維安門的山口的東頭,周圍是一片沼澤地。布熱金卡在奧斯維辛城外幾英里的地方。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課堂實錄(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shè)計
師:今天我們學習《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作者是一位美國記者。你讀了課文的標題有什么想法?
生:“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個題目有個性,可以吸引眼球。
師:怎樣吸引眼球?
生:我通過預習,知道本文是一篇通訊,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作者為什么還要寫 。讀了題目有一種叫人想看下去的愿望。
師:你知道這種寫法叫什么?
生:設(shè)置懸念。
師:它起到設(shè)置懸念的作用,它叫反彈琵琶,采用逆向思維,吸引讀者。比如:”!鞍嚅T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lǐng),其諷刺意味是很明顯的,而華羅庚卻主張“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門”。有意識地培養(yǎng)這種思維品格,將使我們的作文出現(xiàn)新機制,創(chuàng)出新境界。使用得巧,往往可以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生:我也覺得本課的標題很有意思,既然沒有什么新聞,當然就不用寫了,但作者還寫了這么多,可見有新聞嘍。
師:這種手法叫什么?
生:此地無銀三百兩,叫反襯吧。
師:對。新聞的標題一定要新穎獨特,本課也一樣。
師:你們知道奧斯維辛是一個什么地方嗎?它在哪里?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 圍繞新聞題目質(zhì)疑、探究。
2. 發(fā)現(xiàn)本篇新聞與常見新聞的不同。
3. 引導學生認清法西斯的罪惡,記住歷史慘痛教訓,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難點:
1. 運用圖片、網(wǎng)絡等資源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感受文本。
2. 質(zhì)疑、發(fā)現(xiàn)、探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奧斯維辛,這個位于波蘭的被稱為人間地獄的地方,已經(jīng)永遠的與世界歷史以及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聯(lián)系在一起,成為全人類揮之不去的夢魘。我們不妨跟隨同學們搜索的資料圖片在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音樂的引領(lǐng)下走進奧斯維辛。
(配樂圖片展示)
關(guān)于奧斯維辛,曾有人發(fā)出過這樣的感慨:“奧斯維辛之后,詩已不復存在!痹娨巡粡痛嬖,而存在的應該是什么?讓我們一起在美國《紐約時報》記者羅森塔爾所寫的《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中去尋找答案。
但看到標題,當我們想要尋找答案時,文章卻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對此,你會產(chǎn)生哪些疑問呢?
(學生質(zhì)疑)
二、質(zhì)疑
(一)圍繞題目質(zhì)疑
1.報道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男女生朗讀7-16段,然后自主解疑)
明確:看到了:集中營的毒氣室、焚尸爐、雛菊花……
感受到:恐怖、震驚、壓抑、窒息、同情……
重點品味:“雛菊花”:特寫耐人尋味,感到一種希望
“跪了下來,在自己胸前畫十字”
夠了:無法再承受這種悲慘氛圍了;集中營中遠不止這些,知道什么是法西斯了。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shè)計
田家炳中學 萬彥萍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體會新聞寫作的特例,揣摩、理解意蘊豐富的語言,感受作者別樣的情感;
2. 過程與方法:注重情感體驗,拉近與文本的距離;
運用自主預習,探究質(zhì)疑,合作表達方法解讀文本。
3.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思考戰(zhàn)爭對生命的毀滅,對人性的摧殘;關(guān)注社會,深入思考。
【教學重點】
揣摩、理解意蘊豐富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發(fā)現(xiàn)作品中極具新聞價值的“反差”,挖掘本則新聞的意義。
【教學過程】
布置預習:
1.搜集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相關(guān)資料,小組內(nèi)加以整合,完成對奧斯維辛的文字介紹、圖片展示工作。
2.閱讀本文,試著用一句話概況新聞主要信息,體會概括時與標題能否聯(lián)系。
3.閱讀中及時寫下自己的感受,運用剛學過的批注手法記錄下自己的寶貴思想。
一、 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 學生展示合作完成的對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介紹。
2. 如果用一種顏色(色調(diào))來形容二戰(zhàn)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你的選擇是什么?為什么會做如此選擇?
二、 研讀文本:
1讀完課文后用一個詞來概括你的感受,并加以說明。
2.如果把它作為普通新聞,用一句話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3作為一名新聞記者,他給我們傳遞了怎樣的感受?以什么方式表達?參觀者的感受怎樣?在文章中的作用?
作者正是傳遞了一種反差,而這些矛盾的紐結(jié)處正是這則新聞的價值,每天數(shù)以千計的游覽者來到這里,感受同樣的恐怖,戰(zhàn)栗,震驚,窒息,恥辱,但并不是每個人都以一個給有的心態(tài)每面對這一切,到底什么樣的心態(tài)是該有的。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2(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shè)計
一、教學目標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是語文版高中課標教材必修第一冊的課文,學習這篇文章要理解新聞寫作將情感蘊涵于敘事之中的寫法,學習課文正面敘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方法,引導學生在鑒賞中學習寫作技巧和方法,提高鑒賞水平。在理解課文主題的基礎(chǔ)上,提高思考層次;聯(lián)系歷史知識,結(jié)合當前國際形勢,喚起對戰(zhàn)爭惡魔的憎惡,教育學生牢記歷史教訓,珍惜和平,珍惜幸福,抵制邪惡。
二、教學重點
1.學習以樂景襯悲情的寫法;
2學習寓情于敘事之中的寫法。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看奧斯維辛的簡介和圖片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所謂新聞是指社會上發(fā)生的新事情。從新聞工作者的角度來說,還必須是有價值的事情。如,939年納粹德國對鄰國發(fā)動突然襲擊,引發(fā)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這在當時是新聞;1945年,法西斯德國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中終于舉起了雙手,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在當時是新聞;2005年,德國總統(tǒng)克勒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舊址前,虔誠地代表德國政府向受
害國和人民請罪,這在當時也是新聞。還有德國法西斯戰(zhàn)敗后,法西斯在奧斯維辛建造殺人魔窟,殘酷殺害400萬無辜者的罪行暴露于下,引起世人的極大憤慨,這在當時也是新聞,而且是重大的新聞。但13年后,當《紐約時報》記者A.M.羅森塔爾到奧斯維辛集中營采訪時,昔日德國法西斯鐵蹄下的大屠場已沒有什么重要事情發(fā)生,有的只是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陽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楊樹,奧斯維辛似乎沒有新聞發(fā)生。然而A.M.羅森塔爾卻以一篇題為“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的新聞報道獲得了美國新聞界的最高獎-普利策新聞獎。美國普利策獎主席稱它是羅森塔爾寫得最好的作品。這是什么原因呢?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設(shè)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shè)計
學 科 語文 教材名稱 高中語文必修1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課 題 短新聞兩篇-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年級 高一 學期 上期 學段 第1學段
教
學
目
標 1.使學生理解新聞寫作中記者的感情蘊含其中的寫法。
2.搜集奧斯微辛的相關(guān)資料;學會分析新聞中的記者的感情傾向。
3.使學生領(lǐng)會作者在平靜的敘述中所蘊含著的對納粹的強烈憤怒。
4.使學生能記住歷史慘痛的教訓,珍惜和平,抵制暴力與罪惡。
教
學
重
點 1.羅森塔爾通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tài)來傳達他們的內(nèi)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鮮明感情;
2.學習本則新聞的獨特寫法。
教
學
思
路 ①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②說--交流對奧斯維辛的認識;③讀--以讀促進對課文的理解;
④析--合作交流探究。 ⑤寫--寫出所思所感所悟;⑥課堂小結(jié)。
主要
教學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