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宋之問《渡漢江》原詩翻譯與賞析

        時間:2021-12-25 17:13:49 我要投稿

        宋之問《渡漢江》原詩翻譯與賞析

          《渡漢江》是唐代詩人宋之問(一說李頻)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這是詩人久離家鄉(xiāng)而返歸途中所寫的抒情詩,意在寫思鄉(xiāng)情切,表現出詩人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摯愛之情和游子遠歸家鄉(xiāng)時激動、不安、畏怯的復雜心理,接下來就由小編帶來宋之問《渡漢江》原詩翻譯與賞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渡漢江》

          【創(chuàng)作年代】唐

          【作者】宋之問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詞語解釋】

          嶺外:今廣東省一帶。

          怯:畏縮、膽怯。

          翻譯:

          我離開家鄉(xiāng)到了五嶺之外,經過了一個冬天,又到了春天。因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聯系了。現在我渡過漢江趕回家鄉(xiāng)去,不知為何離家越近,心情就越緊張。因為怕傷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鄉(xiāng),也不敢打聽家鄉(xiāng)情況。

          賞析:

          這是宋之問從瀧州(今廣東羅定縣)貶所逃歸,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一首詩。詩人記述了還鄉(xiāng)之情,描寫了一個長期在外,得不到家里的書信的人,回鄉(xiāng)途中擔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問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態(tài)。這首詩曲折含蓄,真切細致。

          這首詩是宋之問(此詩作者一說是李頻,此從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唐詩鑒賞辭典》)從瀧州(今廣東羅定縣)貶所逃歸,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一首詩。詩意在寫思鄉(xiāng)情切,但卻正意反說,寫愈近家鄉(xiāng),愈不敢問及家鄉(xiāng)消息,擔心聽到壞的消息,而傷了好的愿望。語極淺近,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貶斥蠻荒,非常悲苦,何況又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更何況又是在這種情況下經冬歷春,捱過漫長的時間。作者沒有平列空間的懸隔、音書的斷絕、時間的久遠這三層意思,而是依次層遞,逐步加以展示,這就強化和加深了貶居遐荒期間孤孑、苦悶的感情,和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斷”字“復”字,似不著力,卻很見作意。作者困居貶所時那種與世隔絕的處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歷歷可見,鮮明可觸。這兩句平平敘起,從容承接,沒有什么驚人之筆,往往容易為讀者輕易放過。其實,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這個背景,下兩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宋之問的家鄉(xiāng)一說在汾州(今山西汾陽附近),一說在弘農(今河南靈寶西南),離詩中的“漢江”都比較遠。所謂“近鄉(xiāng)”,只是從心理習慣而言,正像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過了黃河就感到“近鄉(xiāng)”一樣(宋之問這次也并未逃歸家鄉(xiāng),而是匿居洛陽)。按照常情,這兩句似乎應該寫成“近鄉(xiāng)情更切,急欲問來人”,作者筆下所寫的卻完全出乎常情:“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弊屑殞の�,又覺得只有這樣,才合乎前兩句所揭示的“規(guī)定情景”。因為作者貶居嶺外,又長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訊,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他們由于自己的牽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耙魰鴶唷钡臅r間越長,這種思念和擔心也越向兩極發(fā)展,形成既切盼音書,又怕音書到來的矛盾心理狀態(tài)。這種矛盾心理,在由貶所逃歸的路上,特別是渡過漢江,接近家鄉(xiāng)之后,有了進一步的戲劇性發(fā)展:原先的擔心、憂慮和模糊的不祥預感,此刻似乎馬上就會被路上所遇到的某個熟人所證實,變成活生生的殘酷現實;而長期來夢寐以求的與家人團聚的愿望則立即會被無情的現實所粉碎。因此,“情更切”變成了“情更怯”,“急欲問”變成了“不敢問”。這是在“嶺外音書斷”這種特殊情況下心理矛盾發(fā)展的必然。透過“情更怯”與“不敢問”,讀者可以強烈感觸到詩人此際強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這種抒寫,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宋之問這次被貶瀧州,是因為他媚附武后的男寵張易之,可以說罪有應得。但這首詩的`讀者,卻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種共鳴。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達思想感情時,已經舍去了一切與自己的特殊經歷、特殊身份有關的生活素材,所表現的僅僅是一個長期客居異鄉(xiāng)、久無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鄉(xiāng)時所產生的一種特殊心理狀態(tài)。而這種心理感情,卻具有極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維的現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聯結在一起。這首詩便是一例。人們愛拿杜甫《述懷》中的詩句“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和這首詩作類比,這正說明性質很不相同的感情,有時可以用類似方式來表現,而它們所概括的客觀生活內容可以是不相上下的。

        《宋之問《渡漢江》原詩翻譯與賞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宋之問《渡漢江》原詩翻譯與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絕句《渡漢江》譯文及賞析02-07

        五言古詩絕句《渡漢江》賞析11-10

        五言絕句《渡漢江》賞析11-10

        《渡漢江》元稹12-19

        龍門應制_宋之問的詩原文賞析08-03

        題大庾嶺北驛_宋之問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黃庭堅《清明》原詩翻譯及賞析08-21

        《渡漢江》詩詞鑒賞12-05

        《渡漢江》唐詩鑒賞06-23

        宋之問《靈隱寺》詩詞鑒賞09-27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

          2. 宋之問《渡漢江》原詩翻譯與賞析

              《渡漢江》是唐代詩人宋之問(一說李頻)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這是詩人久離家鄉(xiāng)而返歸途中所寫的抒情詩,意在寫思鄉(xiāng)情切,表現出詩人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摯愛之情和游子遠歸家鄉(xiāng)時激動、不安、畏怯的復雜心理,接下來就由小編帶來宋之問《渡漢江》原詩翻譯與賞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渡漢江》

              【創(chuàng)作年代】唐

              【作者】宋之問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詞語解釋】

              嶺外:今廣東省一帶。

              怯:畏縮、膽怯。

              翻譯:

              我離開家鄉(xiāng)到了五嶺之外,經過了一個冬天,又到了春天。因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聯系了。現在我渡過漢江趕回家鄉(xiāng)去,不知為何離家越近,心情就越緊張。因為怕傷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鄉(xiāng),也不敢打聽家鄉(xiāng)情況。

              賞析:

              這是宋之問從瀧州(今廣東羅定縣)貶所逃歸,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一首詩。詩人記述了還鄉(xiāng)之情,描寫了一個長期在外,得不到家里的書信的人,回鄉(xiāng)途中擔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問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態(tài)。這首詩曲折含蓄,真切細致。

              這首詩是宋之問(此詩作者一說是李頻,此從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唐詩鑒賞辭典》)從瀧州(今廣東羅定縣)貶所逃歸,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一首詩。詩意在寫思鄉(xiāng)情切,但卻正意反說,寫愈近家鄉(xiāng),愈不敢問及家鄉(xiāng)消息,擔心聽到壞的消息,而傷了好的愿望。語極淺近,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貶斥蠻荒,非常悲苦,何況又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更何況又是在這種情況下經冬歷春,捱過漫長的時間。作者沒有平列空間的懸隔、音書的斷絕、時間的久遠這三層意思,而是依次層遞,逐步加以展示,這就強化和加深了貶居遐荒期間孤孑、苦悶的感情,和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斷”字“復”字,似不著力,卻很見作意。作者困居貶所時那種與世隔絕的處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歷歷可見,鮮明可觸。這兩句平平敘起,從容承接,沒有什么驚人之筆,往往容易為讀者輕易放過。其實,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這個背景,下兩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宋之問的家鄉(xiāng)一說在汾州(今山西汾陽附近),一說在弘農(今河南靈寶西南),離詩中的“漢江”都比較遠。所謂“近鄉(xiāng)”,只是從心理習慣而言,正像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過了黃河就感到“近鄉(xiāng)”一樣(宋之問這次也并未逃歸家鄉(xiāng),而是匿居洛陽)。按照常情,這兩句似乎應該寫成“近鄉(xiāng)情更切,急欲問來人”,作者筆下所寫的卻完全出乎常情:“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弊屑殞の�,又覺得只有這樣,才合乎前兩句所揭示的“規(guī)定情景”。因為作者貶居嶺外,又長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訊,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他們由于自己的牽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耙魰鴶唷钡臅r間越長,這種思念和擔心也越向兩極發(fā)展,形成既切盼音書,又怕音書到來的矛盾心理狀態(tài)。這種矛盾心理,在由貶所逃歸的路上,特別是渡過漢江,接近家鄉(xiāng)之后,有了進一步的戲劇性發(fā)展:原先的擔心、憂慮和模糊的不祥預感,此刻似乎馬上就會被路上所遇到的某個熟人所證實,變成活生生的殘酷現實;而長期來夢寐以求的與家人團聚的愿望則立即會被無情的現實所粉碎。因此,“情更切”變成了“情更怯”,“急欲問”變成了“不敢問”。這是在“嶺外音書斷”這種特殊情況下心理矛盾發(fā)展的必然。透過“情更怯”與“不敢問”,讀者可以強烈感觸到詩人此際強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這種抒寫,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宋之問這次被貶瀧州,是因為他媚附武后的男寵張易之,可以說罪有應得。但這首詩的`讀者,卻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種共鳴。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達思想感情時,已經舍去了一切與自己的特殊經歷、特殊身份有關的生活素材,所表現的僅僅是一個長期客居異鄉(xiāng)、久無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鄉(xiāng)時所產生的一種特殊心理狀態(tài)。而這種心理感情,卻具有極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維的現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聯結在一起。這首詩便是一例。人們愛拿杜甫《述懷》中的詩句“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和這首詩作類比,這正說明性質很不相同的感情,有時可以用類似方式來表現,而它們所概括的客觀生活內容可以是不相上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