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小學語文兒童詩文本解讀論文

        時間:2021-06-28 08:59:09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兒童詩文本解讀論文

          兒童詩在教材中所占比重愈來愈大。解讀兒童詩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奠定學生堅實的文學基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解讀兒童詩是促進語文教學發(fā)展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解讀策略可以不斷挖掘兒童詩中蘊含的魅力,引導學生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感情、意味,從詩歌中感受生活的真善美。

        小學語文兒童詩文本解讀論文

          一、朗讀童詩:找準詩眼,整體把握

          雖然兒童詩篇幅短小,用語淺顯,但這并不意味著兒童詩淺薄無味,“真正優(yōu)秀的兒童詩應該于淺顯的語言之中寄寓遙遠,于拙撲的形式之下蘊藏睿智與趣味,能夠在兒童讀者樂于欣賞、閱讀的同時,禁得起咀嚼、品味,并起到其正面成長的作用!盵1]所以,要想解讀兒童詩,就應該以讀為本,利用各種形式的讀來體味文本中的思想內涵、精神情感。以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秋天》為例,它描寫了秋天的宜人景色以及對秋天豐收景象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熱愛之情。這首詩正契合了教材第一單元的主題“走進秋天”,以期讓學生結合生活實踐感受秋天的絢麗。為了讓學生讀出感情,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用活潑、優(yōu)美的語言為他們解讀文本,讓學生先對秋天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之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讀來整體感知文本內容。教師先范讀,讓學生掌握讀音、句讀、語調,接著引導學生自由朗讀。第一遍主要讀準字音,確保朗讀要流利;第二遍整體感知,感受詩歌所獨有的韻律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感性思維;第三遍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詩歌中出現的關鍵詞進行反復地誦讀,并不斷體味咀嚼,繼而實現兒童與詩歌之間的情感共通。詩眼是詩歌的眼睛,是通過核心的詞語或句子表現的詩歌的關鍵意象。找準詩眼可以讓閱讀回歸整體,使教與學的思路簡潔而清晰。兒童的閱讀有別于成人閱讀,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畫面感伴隨著閱讀的全過程。如果學生能夠找到詩歌的詩眼,便能夠了解詩歌的全貌,對詩歌的內容就會有整體的感知,繼而體悟詩歌的感情。

          二、走進詩畫:媒體激活,詩畫互轉

          兒童詩恰如一幅幅妙趣橫生、奇思妙想的涂鴉畫。要想幫助兒童了解詩歌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詩歌展開聯想。走進詩畫的方法不僅僅在于抓詩眼一種途徑,應引導學生逐漸從領悟言語格式、修辭手法等方面獲得畫面感。教師要靈活應用多媒體幫助學生進入童詩的圖畫境界。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詩歌的情感,應把詩歌的內容與視頻、圖片等結合,靈活地應用多媒體技術及互聯網技術,實現教學的趣味性與人文性。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發(fā)掘自身潛能,通過知識的積累與實踐的豐富繼而充實自我、完善自我。在兒童詩《秋》中,有這樣一句詩:“玉米舉著紅纓樂了,忘掉了一個夏天的`煩惱;高粱紅著臉笑了,一曲酒歌在心靈釀造!边@句詩看似很好理解,但是學生在展開想象時未必能表現得很好,因為生活經驗的缺乏,學生很少會知道高粱為何物、何形,所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去了解、感悟。這時,教師便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與詩句結合緊密的圖畫,甚至是動畫視頻,讓學生一邊欣賞圖片、視頻,一邊理解詩句。這樣不僅能夠快速掌握詩歌內容,更能由畫生情,加深情感體悟。

          三、感受意象:品悟詩情,把握意蘊

          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逐步“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2],更應領悟詩歌的豐富意蘊。為此,學生不能只停留在反復的朗讀與畫面的想象上,而要更深層地了解作者、了解情感。教師指導學生感受、體驗、品悟詩情,讓學生進一步把握意境,繼而有效地把握文本。例如在教授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中的兒童詩《我想》時,由于這首詩本身為重復性結構,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與詩歌意境進行更深層次的把握———指導學生抓住“安”“帶”“悠”等動詞,“引導學生展開自我想象,融入自己的體會,分享自己的感悟”[3]。繼而對詩歌所蘊含的情感進行體悟,挖掘本文的最大價值。以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春風》為例,詩中“扶;ā薄靶〔荨薄昂薄懊髅年柟狻薄盎ㄏ泺B語”都是詩歌中的意象,作者選用這些宜人的意象讓讀者感受到花紅柳綠的春天充滿了生機盎然的情趣,更富有藝術氣息。教師應引導學生尋找關鍵字詞,繼而挖掘出詩歌中的意象。作者在兒童詩中用獨特的意象“扶;ā薄懊垡菜频暮印钡葘⒋猴L的宜人舒適寫得生動形象,學生在把握意象時也就順理成章地把握了詩人的情感。為此,教師應著力激發(fā)學生對詩人描述的藝術畫面進行充分的想象,繼而展開豐富多彩的畫面,在反復地體味中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感受詩歌中純真、飽滿、豐富的情感。

          四、以寫促讀:聯系生活,個性寫讀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理解童詩。詩歌來源于生活,是現實生活的浪漫反映。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詩歌與現實生活體驗相結合。如果兒童沒有將詩歌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那么勢必會感到詩歌的抽象與晦澀。例如《秋天》中“秋風是報信的使者,它的到來,意味著夏天的結束。”如果單純讓學生讀這句詩,學生很難理解“使者”的意義,但是當教師引導學生去思考秋風吹起時,帶來什么樣的變化時,學生會結合生活進行思考,作出諸如“樹葉變黃”“天氣變冷”“白天變短”等回答。這些都是秋天到來的預兆,學生就會在問答中明白“使者”的意義。由于學生的性格、意志、思想、能力等都具有差異性,因此,同樣的詩歌在不同的學生眼中將具有不同的理解與含義。為此,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在引導學生理解詩歌時要關注學生不同想法的表達,以及不同認知的積極評價,繼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多角度的理解。兒童詩文本解讀要關注讀與寫的有機整合。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聯系生活理解兒童詩,仿照兒童詩語言格式和片段進行個性化仿寫。例如學習沙白的《秋》:“湖波上/蕩著紅葉一片,/如一葉扁舟/上面坐著秋天!

          通過對“坐”字畫面的感受和理解,學生對“湖面上坐著的秋天”產生了形象化的認識。一個“坐”字妙不可言。清澈的湖水,火紅的楓葉,藍藍的天空,自由的秋天輕柔而開闊,和諧而遼遠。這種畫面和意象很容易引起讀者的模仿。于是一位同學仿寫了《春》:“原野上/冒出嫩芽一抹,/如一封郵件/里面裝著春天!币粋“裝”字形象生動,如一封寫滿春天的信,與“坐”字一樣具有異曲同工之妙。讀者通過仿寫,融入原創(chuàng)詩歌的意象方式和形象化表達方法,從詩歌畫面感轉化為言語的表達運用,達成個性化寫讀,內化為兒童詩文本的深度解讀?梢哉f,解讀兒童詩是促進語文教學發(fā)展的必由之路,語文教學工作者應擔負起自身的教學責任,積極采取有效的解讀策略,讓學生以讀為本,不斷去挖掘兒童詩中蘊含的魅力,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感情、意味,從詩歌中感受生活的真善美。

          參考文獻

          [1]王靖懿.小學閱讀活動中教師對兒童詩的選擇標準[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王玉璽.小學語文教材中兒童詩的教學策略———以兒童詩《我想》教學為例[J].兒童發(fā)展研究,2012(02).

        【小學語文兒童詩文本解讀論文】相關文章:

        多維視角下小學語文文本解讀探討論文04-07

        《小學語文文本解讀》讀后感10-27

        語文教學價值在文本解讀的實現01-17

        學習《小學語文文本解讀》的心得體會03-31

        詩歌文本的解讀策略07-30

        化石吟文本解讀10-17

        《圓明園的毀滅》文本解讀08-28

        《采薇》的文本解讀09-18

        《木蘭詩》文本解讀11-2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