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贊說課稿范例
說教學設計:
《長城贊》是一幅長聯,敘述了長城悠久的歷史,描繪了長城綿亙萬里,雄偉壯麗的風光,贊美了 黎庶百工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這幅對聯語言精練,意蘊深刻,句式整齊,意境開闊,內容博大。在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長城資料,提升對長城的感性認識,然后引導學生就對聯的特點對課文進行分析,接著再把上聯、下聯逐句進行分析,邊分析的同時邊練習有感情的朗讀,進而對長城的現狀加以介紹,喚起學生保護長城的意識,并進行了背誦的練習,最后又讓學生搜集古跡上的對聯,以激發(fā)其誦讀、積累對聯的興趣。
說教學過程:
課堂上我們就對聯的特點對本文加以分析,我出示對聯的要求,同學們把對聯和本文逐一對照,匯報時,開始只四、五人舉手。我叫起了一名同學。
生1:字數相等,你看上聯第一句: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下聯:跨峻嶺,穿荒原,橫瀚海,經絕壁,縱橫十萬里。這兩句中,3個字對3個字,4個字對4個字,5個字對5個字,其它幾句也是字數相等。
師:你觀察得不但仔細,而且十分準確。
(生受到受到鼓勵和啟發(fā),許多學生舉手,找出字節(jié)數的對應問題。)
生2:跨對起,全是動詞,峻嶺對春秋全是名詞。這符合第三條詞性相對的特點。
(受到啟發(fā),許多學生舉手,找出詞性對應問題。)
生3:望不斷對數不清,數不清指建長城的人多,望不斷說明封垛、關口多。都是形容數量多,但用詞不同,使對聯讀起來更和諧。(又有生提出其他類似問題)
生4:上下聯內容不重復,但都是在寫長城。
師:對上聯從哪方面寫長城,下聯又從哪方面寫長城?(師相機引生進入下面的學習)
說教后反思:
從這個課例我得到幾點體會:本文不長,但由于是對聯,與詩詞不同,與其他體裁也不同,學生學習理解起來,看似簡單,但實則很難。
1、從對聯的特點分析本文的體裁特點,突破難點,恰到好處。本文很短,可以只簡單告訴同學這是對聯,然后單從字面理解入手,再深入探究內涵?墒,本文以對聯的形式描寫贊美長城正是作者的獨具匠心的所在。如果這樣簡單處理,對激發(fā)學生積累對聯的興趣就不會起太大的作用。而拿出一部分時間對本文進行對聯形式及特點的處理,效果會更好。實際上也是,課后同學們不但對搜集對聯、積累對聯的興趣濃了,甚至有人愛做一些簡單對聯了。這也是語文教學彈性所致。
2、教無定法,教學設計關注預設,還要關注生成。我原本準備幾個背景資料,準備在各個時機出示,但是教學時,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交流自己搜集到的長城資料時,有的同學提到了長城建設的傳說,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也在其中,這時,我就決定調整出示順序,相機把我準備的影音資料出示了,學生很感興趣,后面的學習便沒有出示這個資料。
3、交流搜集資料的時間把握不十分妥當,主要表現為耗時過長(10分鐘),以至于下面的學習的時裝間顯得緊迫了。這表明,我在課前應引導學生把資料進行篩選,多余部分可在課下交流,這樣課堂的時間就更自如一些啦!
改進設想:
課前、課后應進行對對聯的練習。課前練習對對聯,既會激發(fā)學生積累對聯的興趣,又會使學生對對聯形式特點有所把握,更深切體會對聯言簡意賅的語言風格,進而使學生課上對《長城贊》從形式到內容的理解便捷很多,會節(jié)省很多時間,體會會更深刻,同時,只一課時便會完成主體內容。
【長城贊說課稿】相關文章:
《長城贊》說課稿09-07
《長城贊》說課稿06-14
長城贊說課稿10-03
《長城贊》說課稿范文03-30
《長城贊》說課稿推薦04-25
《長城贊》的教案09-11
《長城贊》教案08-11
《長城贊》的教案04-13
《長城贊》教學反思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