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混合運算》說課稿

        時間:2021-02-10 16:03:0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混合運算》說課稿

          一、教學內容

        《混合運算》說課稿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教材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混合運算》的第一課時。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整數的四則計算,能進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以及連乘、連除、乘除混合等同級的兩步運算基礎上學習的,但運算順序都是從左往右計算的。為了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所以教材選擇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淺入深地促使學生理解混合運算順序,這一內容的學習也為今后的小數、分數混合運算打下的基礎。

          三、說教學法、學法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實際,我認為這節課要達到以下的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認識綜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地脫式計算。

          (2)讓學生經歷由分步列式到用綜合算式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可以列綜合算式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3)讓學生在學生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結合教材的編寫和本節課的特點我認為

          教學重點:用遞等式顯示計算過程的格式。

          教學難點:掌握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地脫式計算。

          四、教具準備:

          課件出示P30主題圖,和習題圖。

          五、教學法、學法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節課我利用情境、生活經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

          學生是學習是主體,學生的參與狀態、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導學生“觀察、對比、總結等多種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

          六、教學過程

          為了體現讓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以學生的學習為立足點。將設計以下的五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購物情境,自主解決問題

          情境是最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首先用課件出示P30主題圖)星期天,小軍和小晴一起來到商店,想買一些學習用品。讓學生仔細觀察,商店里都有哪些學習用品?它們的單價各是多少?

          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結合自己的購物經驗,讓學生提出一步計算的問題。一個

          學生提出問題,全班同學口答。

          【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首先呈現學生熟悉的購物情境,提出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二、探討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這段內容是本節課的重點:

          為了掌握運算順序,把混合運算的學習和實際問題相結合。激起學生學習欲望,讓學生動發現方法、總結規律。分為五個步驟:

          1.課件出示:小軍“買3本筆記本和1個書包,你們能幫我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嗎?”絕大部分學生可能會進行分步列式,也可能會出現個別學生列出綜合算式的情況。此時先讓分步列式的同學匯報,我及時板書:先算3本筆記本多少錢?出示算式

          5×3=15(元)再算一共多少錢?15+20=35(元)

          2、看圖解決問題

          提問: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先要算出什么?你們能不能把剛才這兩個算式合并成一個算式呢?給學生嘗試列出綜合算式的時間和空間,允許討論和交流,然后板書:5×3+20

          3、列綜合算式:我手指5×3+20像這樣的算式,它是由兩個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兩步算式,我們叫它綜合算式。這個綜合算式里,在計算時要先算哪一步?得數是多少?這個得數表示什么意思?讓學生明白綜合算式的意義。我再次總結指出:在計算綜合算式時,為了看清楚運算的過程,一般都要寫出每次計算的結果,用遞等式表示。向學生介紹遞等式表示方式。接著讓學生用遞等式鞏固聯系。

          4、方法多樣:如果我們把綜合算式列成這樣:20+5×3,可以嗎?

          讓學生明確: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就是把一個書包和3本筆記本的總價合起來,所以符合題意,是可以的。

          在這個綜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數是多少?為什么也要先算5×3?

          讓學生自己仿照上面的書寫格式進行脫式計算,教師巡視,幫助困難生,捉錯誤資源。

          5、展評作業:引導學生思考:通過這道綜合算式的計算,讓學生說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小結: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無論乘法在前還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這樣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算,通常叫混合運算。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進行混合運算。(板書課題:混合運算)

          【設計意圖:數學課是抽象的,有時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計算課。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本環節設計中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這樣學生參與的時間就多,學生發表的觀點就多,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滿足。】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混合運算》說課稿】相關文章:

        混合運算說課稿05-27

        分數混合運算的說課稿04-12

        《分數的混合運算》說課稿08-08

        《混合運算》說課稿范文11-02

        分數混合運算說課稿02-21

        分數的混合運算說課稿04-20

        混合運算說課稿范文06-03

        《混合運算》優秀說課稿06-24

        混合運算一說課稿11-2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

          2. 一级黃片刺激髙潮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隔壁老王 | 在线人成日本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激情 | 亚洲v天堂国产v | 一本之道高清乱码久久久 |

            《混合運算》說課稿

              一、教學內容

            《混合運算》說課稿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教材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混合運算》的第一課時。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整數的四則計算,能進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以及連乘、連除、乘除混合等同級的兩步運算基礎上學習的,但運算順序都是從左往右計算的。為了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所以教材選擇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淺入深地促使學生理解混合運算順序,這一內容的學習也為今后的小數、分數混合運算打下的基礎。

              三、說教學法、學法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實際,我認為這節課要達到以下的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認識綜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地脫式計算。

              (2)讓學生經歷由分步列式到用綜合算式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可以列綜合算式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3)讓學生在學生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結合教材的編寫和本節課的特點我認為

              教學重點:用遞等式顯示計算過程的格式。

              教學難點:掌握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地脫式計算。

              四、教具準備:

              課件出示P30主題圖,和習題圖。

              五、教學法、學法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節課我利用情境、生活經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

              學生是學習是主體,學生的參與狀態、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導學生“觀察、對比、總結等多種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

              六、教學過程

              為了體現讓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以學生的學習為立足點。將設計以下的五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購物情境,自主解決問題

              情境是最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首先用課件出示P30主題圖)星期天,小軍和小晴一起來到商店,想買一些學習用品。讓學生仔細觀察,商店里都有哪些學習用品?它們的單價各是多少?

              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結合自己的購物經驗,讓學生提出一步計算的問題。一個

              學生提出問題,全班同學口答。

              【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首先呈現學生熟悉的購物情境,提出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二、探討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這段內容是本節課的重點:

              為了掌握運算順序,把混合運算的學習和實際問題相結合。激起學生學習欲望,讓學生動發現方法、總結規律。分為五個步驟:

              1.課件出示:小軍“買3本筆記本和1個書包,你們能幫我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嗎?”絕大部分學生可能會進行分步列式,也可能會出現個別學生列出綜合算式的情況。此時先讓分步列式的同學匯報,我及時板書:先算3本筆記本多少錢?出示算式

              5×3=15(元)再算一共多少錢?15+20=35(元)

              2、看圖解決問題

              提問: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先要算出什么?你們能不能把剛才這兩個算式合并成一個算式呢?給學生嘗試列出綜合算式的時間和空間,允許討論和交流,然后板書:5×3+20

              3、列綜合算式:我手指5×3+20像這樣的算式,它是由兩個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兩步算式,我們叫它綜合算式。這個綜合算式里,在計算時要先算哪一步?得數是多少?這個得數表示什么意思?讓學生明白綜合算式的意義。我再次總結指出:在計算綜合算式時,為了看清楚運算的過程,一般都要寫出每次計算的結果,用遞等式表示。向學生介紹遞等式表示方式。接著讓學生用遞等式鞏固聯系。

              4、方法多樣:如果我們把綜合算式列成這樣:20+5×3,可以嗎?

              讓學生明確: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就是把一個書包和3本筆記本的總價合起來,所以符合題意,是可以的。

              在這個綜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數是多少?為什么也要先算5×3?

              讓學生自己仿照上面的書寫格式進行脫式計算,教師巡視,幫助困難生,捉錯誤資源。

              5、展評作業:引導學生思考:通過這道綜合算式的計算,讓學生說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小結: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無論乘法在前還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這樣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算,通常叫混合運算。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進行混合運算。(板書課題:混合運算)

              【設計意圖:數學課是抽象的,有時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計算課。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本環節設計中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這樣學生參與的時間就多,學生發表的觀點就多,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