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說課稿模板合集十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一)課文在中考復習所處的位置及復習目標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中國古代散文的優(yōu)秀之作,在創(chuàng)作背景上是作者因倡導革新不成而被貶降職后的發(fā)憤之作,是作者雖遭貶謫卻仍存濟世安民之心的主題的散文名篇!蹲砦掏び洝愤@篇文章是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名篇,也是中考復習的重點篇目。復習《醉翁亭記》,意圖指導學生著重領會歐陽修山水游記的借景抒懷,與民同樂的思想。
所以我確定了如下的復習目標:
1、 掌握文學常識,理解并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重點句的默寫、翻譯和理解。
2、 背誦課文、理解文章的主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游記散文借景抒情的特點
3、拓展遷移,比較、聯(lián)系實際。與同類文章進行比較閱讀,讓學生學習雖遭貶謫但隨遇而安的曠達情懷。
。ǘ 本課設計思路及重點難點的確立
本說課設計針對的是常態(tài)教學下的普通班級,為了發(fā)避免復習課死氣沉沉的現象,防止學生的厭學心理,提高復習的效果。本堂課主要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碰到疑難,以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重點實詞、重點語句的翻譯和理解,采用必答題的形式,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輪流進行,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把文言文的復習落到實處,避免花架子。對于文章主要內容、主題的把握、寫作手法的運用,采取學生分組互相提問的形式進行,學生設計的問題,老師事先提出要求:
1用原文語句回答的題兩道。(這里重點是對文章名句的積累與運用)
2圍繞文章主要內容及主題理解的問題2道
3拓展遷移、比較、聯(lián)系實際的題1道。(這里主要是有利于學生遷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以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所以本節(jié)復習課的重難點確立為:
重點為:掌握文學常識,理解并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重點句的默寫、翻譯和理解。
理解文章的主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難點:與同類文章進行比較閱讀,體會游記散文借景抒情的特點。
二 、說教法
本課主要在學生自主復習的基礎上,采用小組競賽的形式展開,結合小組討論探究等教學方法。這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把文言文的復習落到實處,避免花架子。教師適時進行點撥及補充。最后再輔以一套緊扣中考試題走向的練習題。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說學生
初三學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對于文言文的閱讀與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步驟,但是系統(tǒng)復習還需要教師歸納整理、比較探究,學生才能有章可循。另外,初三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關鍵期,引導學生正確確立自己的志趣追求同樣至關重要,這也是課標中所說的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四、說學法:
學生主要采取小組之間的競賽進行,輔以“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還有比較法,對于相同文體進行類比歸納。
五、說教學程序
。ㄒ、)導入新課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說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边@句話啟示我們學習知識不僅要復習,而且關鍵是在復習中要有新的體會或發(fā)現,今天我們就一同來復習《醉翁亭記》這篇課文,也希望每個同學在這一堂復習課上能夠有不同于學習時的新的體會或發(fā)現。前一段時間我們已經復習了《桃花源記》《小石潭記》這兩篇文言文,同學們也一定積累了一些復習文言文的要領,那么下面哪些同學來說一說對于一篇文言文我們在復習時要抓住哪些要點呢?
。c名回答)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為了引導學生關注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的,這樣使學生在學習這節(jié)課時的目的更加明確。我由孔子的一句話導入本節(jié)課的復習,一方面讓學生聯(lián)系了以前的知識,同時也讓學生區(qū)分了復習課與新授課的目標。
。ǘ 出示復習目標。
1掌握文學常識,理解并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重點句的默寫、翻譯和理解。
2背誦課文、理解文章的主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游記散文借景抒情的特點
3拓展遷移,比較、聯(lián)系實際。與同類文章進行比較閱讀,讓學生學習雖遭貶謫但隨遇而安的曠達情懷。
。ǘ⿵土曃谋,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第一組:作者生平簡介,文體常識、寫作背景。
第二組:第一自然段的重點實詞、語句的翻譯、主要內容的講解。
第三組:第二、三自然段的重點實詞、語句的翻譯、主要內容的講解。
第四組:第四自然段的重點實詞、語句的翻譯、主要內容的講解。主題思想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采取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這一輪為必答題。答對者不扣分,答錯者扣五分。學生分組抽簽后上黑板交流15分鐘)
(三)深入研讀文本
學生結合以前的學習情況,自主出題,然后學生在組內匯總,每組出三道題。要求為:
1用原文語句回答的題1道。(這里重點是對文章名句的積累與運用)
2圍繞文章主要內容及主題理解的問題1道
3拓展遷移、比較、聯(lián)系實際的題1道。(這里主要是有利于學生遷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以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生自主復習時自己按要求出三道題,然后學生課上在組內匯總。選出三道題全班交流。2分,交流時以搶答題的形式進行,每答對一道題加5分。答錯者不扣分。10分鐘,師這里可以適當的補充習題。)
。ㄋ模┩卣寡由欤哼M行比較閱讀
我們學過的古詩文中,有不少通過寫景抒情來含蓄地表達作者政治上的失意和力圖排解郁悶的情感的文章。請你回顧一下都有哪些?我們就來比較《小石潭記》《岳陽樓記記》《醉翁亭記》的異同。
、佟缎∈队洝分芯拔锩鑼懭诤狭俗髡叩纳硎涝庥,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被遺棄于荒遠地區(qū)的美好風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傾注怨憤抑郁的心情
、凇对狸枠怯洝奉}為“岳陽樓記”,自然要用相當多的篇幅描寫岳陽樓的景色,但寫景本身并不是目的,作者的真正意圖是借題發(fā)揮,談人生抱負,并以此規(guī)勸、勉勵友人。寫 “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情景交融,為后文張本,引出議論,闡述作者抱負。
③ 《醉翁亭記》中記敘、寫景、抒情相結合,景中處處有情,突出了主旨——太守“寄情山水,與民同樂”。
(學生在小組內自主討論探究3分,然后全班交流5,這里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三篇文章的比較,掌握寫景散文的寫作特點,而且通過不同文人面臨被貶的遭遇不同的情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五)課堂小結
(由作品體現的憂國憂民思想,樂觀豁達的胸襟作總結,然后由名人的相關名言作總結,激發(fā)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同學們,歐陽修因支持范仲淹革新政治,屢遭嫉恨,被貶滁州,卻能夠寄情山水,與民同樂。范仲淹憂時傷世,倡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真是值得我們后人欽佩。最后老師送同學們幾句名言: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馬克思
生命的意義在于付出,在于給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爭取。
——巴金
人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愛因斯坦
(六)課堂測試 (測試的內容為20xx年吉林省中考試題。目的是緊扣中考試題走向,讓學生熟悉中考題型,而且試題由淺入深,達到分層檢測的目的。5分鐘)
1本文作者歐陽修是( )代的文學家。(1)
2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1)
。1)瀉出于兩峰之間( ) (2)游人去而禽鳥樂( )
3歐陽修寄情山水,詩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樂外,還具有怎樣的深意?(2)
4“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描寫的是滁人出游的場面。通過這個場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5歐陽修盡管被貶滁州,仍能有所作為。請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啟示。(七)作業(yè)
、俅蠹乙褜W過不少描寫景物的古代詩文,試著把其中描寫山水的名句摘錄下來,并選一兩則加以賞析。提示:如《桃花源記》中“桃源之美”,《三峽》中的山美、水美,《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游山西村》《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
。ㄗ鳂I(yè)的布置主要是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賞析能力。)
(八)板書設計:
醉翁亭記
歐陽修
與民同樂
。ê喢鞫笠恼故境鑫恼碌闹黝}。)
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32-33內容。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掌握100以內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的運算過程時,是從數的組成角度去理解這些簡單的加減口算,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數的認識,鞏固100以內數的組成,同時也為后面正式10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做準備。教材通過看圖解決問題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并說出各部分的名稱和想法,最后通過練習鞏固算法。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經歷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比較熟練的進行口算
(2)了解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用數的觀念看周圍的事物的意識,培養(yǎng)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的態(tài)度。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激發(fā)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掌握能夠正確地比較迅速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難點:理解算式的含義、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說教法學法】
本節(jié)課我利用有趣的情境圖,采用直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獲得豐富的表象,為學生提供形象思維的材料,以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我主要采用創(chuàng)設小猴摘桃的情境、然后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方法,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我先讓同桌兩人先交流,得出不同的計算方法,然后再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充分體會算法多樣化,在進行計算時,我在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基礎上,注意把這些計算與非整十數的兩位數的組成聯(lián)系起來,一方面使計算有理有據,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教材安排這些計算以加深對數的認識的意圖。幫助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和算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初步學會用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
【說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
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情境圖出示小猴摘桃、(摘了三筐桃子,每筐有10個,旁邊又放了4個桃子)讓學生仔細觀察、說說圖中看到什么?可以提出什么問題、啟發(fā)學生根據圖意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預設學生提出的問題:1、筐里有30個桃子,筐外有4個桃子,問一共有多少個桃子?2、一共有34個桃子,筐里放了30個桃子,問筐外有多少個桃子?3、一共有34個桃子,旁邊放了4個桃子,問筐里有多少個桃子?)然后教師選擇30+4和34-30這兩道算式作例題討論計算
方法,把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的計算置入事物情境和有情節(jié)的探索中,使計算有豐富、生動的具體內容。(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從圖中收集信息和組織語言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然后結合這兩道算式向學生介紹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告訴學生每個小朋友都有名字,當然我們數學中的算式也有它的名字,你們想和它交朋友的話,就一定要記住它的名字。讓學生了解:相加的兩個數都叫做“加數”,兩個加數相加的結果叫“和”。減號前面的數叫“被減數”,減號后面的數叫做“減數”,減法算式中的得數叫做“差”)使學生對這些名稱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為后面教學100以內加、減法時提供了便利條件。由于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這里是第一次出現,讓學生初步感知即可,在今后的的學習中注意經常使用,逐步加深認識,讓學生學會用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表達,所以在這里老師要求不高。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對于例題中30+4=34和34-4=30這兩道算式,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的教學方法,先讓學生自己探索算法(學生可能出現的算法:1、30+4就是把3筐桃,每筐10個,和筐外的4個桃合起來,也就是把3個十和4個一合起來是34;34-30就是從3個十合4個一里去掉3個十,還剩4個一;2、還可能出現列豎式的算法,對于這種算法不否定,但也不表揚,還是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數的組成上來)。再讓同桌討論交流算法,得出算理。讓學生體會算法多樣化。在學生交流計算方法時,有的學生可能還是借助學具,有的不是從數的組成的角度說計算過程,在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圖意,引導學生理解算理,啟發(fā)學生結合圖意從數的組成角度來解釋。然后讓學生獨立解決“試一試”中的兩道題,培養(yǎng)他們的遷移學習能力。(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使學生經歷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比較熟練的進行口算,把認知的過程還給學生,實現獲得知識、發(fā)展能力的目的。)
3、組織好練習、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練習要講究練習方式,講究實效。例如:本節(jié)課采用看圖寫四道算式、口算、填表格、解決實際問題等練習。這些練習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和參與意識。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練系中提高了計算能力。為了使學生在做練習時不枯燥乏味,我充分利用了學生愛玩游戲的性格,每道練習都創(chuàng)設了一些情境來吸引小朋友,有的是小游戲,有的是比賽,有的是幫助別人等等,讓學生在玩中解決了練習,培養(yǎng)了學生樂于助人的品質。(例如想想做做中的第一題,可以讓學生通過擺小棒來加深對數的組成和十位這個數位的理解,同時也為練習第二題打下了基礎。第二題我創(chuàng)設了動物王國舉行跳舞大賽,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讓他們學會從圖中提取信息,可以直接知道參賽的小兔子有多少,從而很快的解決問題。第五題我創(chuàng)設了大家來比一比,看誰是算題小博士,激起了學生競爭的興趣。第六題我創(chuàng)設了闖關和他做朋友的情境,讓學生積極的投入到計算當中,解決問題。第七題我創(chuàng)設了幫幫小熊和小猴,激發(fā)了學生樂于助人的品質,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本節(jié)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中的第三課。教材選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發(fā)霉的饅頭”作為探究材料,意在激發(fā)學生對霉的探究興趣,并以此作為探究課題,引導學生走進并了解霉菌家族。
教程分為四部分:
觀察饅頭或其他物品上的霉。通過觀察,逐步深入地了解霉的顏色和形態(tài),并結合觀察,畫圖描述,使學生充分認識霉的'表象。
研究饅頭發(fā)霉的條件。霉的生長繁衍一般要受溫度、濕度、陽光等因素的影響。根據控制變量,對發(fā)霉的原因逐一探究,得出霉產生的適宜條件。
了解防止食物和物體發(fā)霉的方法及其中的原因
霉的功與過。結合閱讀材料,對霉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對霉的認識由表象上升到理性,辨證發(fā)現問題
二、說學情
在學習本課前,學生 對于霉產生的條件有一定認識,同時也存在一些疑問:霉的產生與溫度有關?與光線有關?與幾個因素同時有關?本課的學習就要讓學生在了解霉的基礎知識上,探究霉產生的條件,研究霉的產生到底與哪些因素有關。
根據學生年齡和實際情況,我從以下幾方面作了教學準備:讓學生課前使一快饅頭發(fā)霉,并調查生活中易發(fā)霉的物質和發(fā)霉條件,為新課的學習做好充分準備
三、說教學目的:
過程與方法
● 能夠利用工具觀察霉,并能通過圖畫、文字、語言等描述霉的樣子;
● 能夠設計對比實驗,研究霉產生的條件。
知識與技能
● 知道霉是一種微生物,了解其形狀、顏色,及其作用和危害;
● 知道霉產生的條件,了解防止物品發(fā)霉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 激發(fā)學生樂于探究、發(fā)現奧秘的欲望;
● 在科學實驗中能克服困難,善始善終。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1.出示霉的圖片,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2.交流:你帶來了什么發(fā)霉的物品?
3.討論:關于霉,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二)學生觀察霉的樣子
1.講述:請大家仔細觀察帶來的發(fā)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
2.學生觀察記錄,教師巡視。
3.學生匯報,教師小結:霉是一種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難直接看清,必須借助顯微鏡,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種類很多,顏色各異,有青綠色、黃色、黑色、白色等,形狀有絨毛狀、蛛網狀、絮狀等。
。ㄈ)指導學生閱讀資料
1.談話:霉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對此,你了解些什么呢?
2.學生交流對霉的已有認識。
3.學生閱讀教材第9頁的資料——《霉的功與過》。
4.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霉的其他資料,讓學生明白霉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對人類有貢獻也有危害.
(四)探究霉的生長條件
1.大膽進行假設。
。1)提問:你們知道在哪些條件下饅頭容易發(fā)霉?請大家根據生活經驗大膽猜想,再請各個小組把這些條件寫下來。
。2)各小組匯報猜想結果。
2.設計實驗方案。
(1)講述:同學們的推想是否正確,我們需要通過實驗來驗證。下面先請各小組設計幾個對比實驗。
。2)學生設計對比實驗,要求把設計意圖寫下來。
(3)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
。4)小結:在我們假設的條件中,選擇一個進行研究,在改變這個條件的同時,其他條件不能改變。
3.小組相互交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實驗,避免實驗雷同。
4.學生按照設計方案課外進行對比實驗。
5.分析實驗結果,發(fā)現規(guī)律:食物或其他物品在溫暖和潮濕的條件下最容易發(fā)霉。
(五)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發(fā)霉的一些方法
1.提問:你們還見過哪些食物或物品會發(fā)霉?
2.啟發(fā)談話:發(fā)霉給我們人類帶來許多不便,我們可以怎樣防止食物或物品發(fā)霉呢?
3.看教材第10頁上的四幅圖,具體說說為什么要這么做?
。┩卣寡由
1.課外實驗:學生繼續(xù)研究霉產生的其他條件。
2.進一步探究防止食物或物品發(fā)霉的方法。
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北師大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我只看見你的眼睛》
說設計思路:
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的身心特點,本課的設計,首先是質疑課題,根據問題再解疑,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我收集了大量的圖片、聲像資料等制作課件,鼓勵學生課外自己主動搜集資料,目的是希望補充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輕松地讀、想、說、劃,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
說教學目標:
1、能運用多種手段感悟課文內容,體會醫(yī)護人員的高尚品格。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說重難點:
通過朗讀體會醫(yī)護人員的高尚品格。
說學情:
非典離孩子們已很久了,對于那個特殊的時期他們感覺很陌生,這對理解課文產生了一定的障礙。
說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口罩、歌曲。學生:有關“非典”的資料、橡皮泥、彩筆
說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口罩和醫(yī)護人員工作的多媒體課件
[導入富有生活氣息,旨在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和真切感受。以聊天的形式將學生輕松的帶入文本,以激發(fā)學生的讀書欲望。]
二、新授
1、整體感知
。1)讀課題,學生質疑。
(2)帶著“怎樣的眼睛”這個問題把課文讀通順。(板書:美麗動人)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學習,那么,從課題質疑一下子激發(fā)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帶著問題邊讀邊理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
2、精讀課文
。1)再默讀1-2節(jié),劃出有關的句子。再結合資料庫的信息幫助理解為什么眼睛美麗動人?
[學生對課文內容初步感知后,并收集了自己感興趣的信息,積累了一定的形象的感知,再次閱讀課文,使文本的內容更鮮活了。]
、贋槭裁磻嵟?又為何如此冷靜?(播放多媒體課件)
、谟幸恍┽t(yī)護人員在與病魔作斗爭的過程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多媒體展示:王晶等。背景音樂)
說課稿 篇5
一、說課:
小班年齡階段的幼兒正處于學習使用語言的最佳時期,幼兒的語言教育應該以言語活動為手段,以"一日生活"為途徑,貼近幼兒生活。作為教師應利用一切積極因素和機會,激發(fā)幼兒談話的興趣,使他們樂意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幫助幼兒積累運用語言的經驗,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聽說能力以及交往技能,進而在幼兒的品德和思維方面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兒歌是孩子甜蜜的牛奶,這是對孩子進行語言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好的兒歌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能夠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我選的這首兒歌《水果送寶寶》,是單字和詞的組合,形象簡潔,貼近幼兒生活,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適合小班幼兒理解。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并能發(fā)準紅、黃、大、甜、送得字音。
2、引導幼兒認識各種不同的水果,豐富幼兒詞匯。
3、運用接龍和配對游戲的方式讓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三、活動重點:
讓幼兒學會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
四、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正確發(fā)音,讀準紅、黃、大、甜、送得字音。
五、活動準備:
火車卡片、各種水果圖片、火車方向盤、紅、黃、大、甜、送字寶寶。
六、活動過程:
。ㄒ唬⿲耄号c幼兒一起玩手指游戲。
教師: 在上課之前,我們把我小手伸出來,一起來玩吃果子游戲吧。但是在玩的時候,請小朋友開動小腦袋想一想自己吃的是什么水果?然后告訴老師吧!
。ǘ┮龑в變簩W習兒歌
1、談話:
教師:哇!都有這么多的水果呀!那你們想不想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呢?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到我們班做客,他可熱情啦,帶來了好多的水果送給小寶寶們。讓我們一起歡迎他好不好,也一起來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哦!
2、出示火車卡片,引導幼兒認識水果,分解學習兒歌。
。1)教師出示櫻桃圖片,引導幼兒說出紅、紅、紅櫻桃。
。2)教師出示香蕉圖片,引導幼兒說出黃、黃、黃香蕉。
(3)教師出示西瓜圖片,與櫻桃相比較,引導幼兒說出大、大、大西瓜。
(4)教師出示蘋果圖片,引導幼兒說出甜、甜、甜蘋果。
。5)教師引導幼兒知道這些水果是送給我們班寶寶的,從而說出送、送、送寶寶。
3、創(chuàng)編兒歌。
教師給每個幼兒發(fā)一張水果圖片,請幼兒說說看自己拿的是什么水果,可以怎樣來編兒歌?
4、與幼兒開展開火車游戲。
教師:現在來時請小朋友來玩一個開火車的游戲。(老師出示火車方向盤)現在,老師來當
火車司機把這些水果送給其他的寶寶們分享!你們想不想坐老師的火車呀?老師要請兒歌念得好的寶寶上車哦!
水果送寶寶
紅、紅、紅櫻桃,
黃、黃、黃香蕉,
大、大、大西瓜,
甜、甜、甜蘋果,
送、送、送寶寶。
反思:
在這節(jié)課中,我以"吃果子"手指游戲為導入,設置了一個小問題讓幼兒思考,既引起了幼兒的興趣,又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引導幼兒學習兒歌時,先是出示各種水果圖片,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生活經驗說出水果的名字。再出示水果相對應的字寶寶進行兒歌分解學習。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注意力較為集中,語言講述也比較流暢,有很大部分上層次分明而又銜接自然。孩子們在興奮期待中開始,在全身心投入中進行學習,在興致勃勃中結束,圓滿的完成教學任務,能夠跟著老師一起朗讀兒歌。
在請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時,有個別幼兒有點膽怯不敢大聲回答老師問題,因此在兒歌創(chuàng)編的能力上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最后在開火車游戲時,課堂氛圍太過于活躍,有的小朋友上火車時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來。不過,幼兒都很開心的結束了這樣一節(jié)充滿歡樂的教學活動。
不過總體來講,兒歌取材于幼兒的生活,幼兒易于理解,再加上兒歌的內容形象,因而幼兒也很感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寓教于樂,將兒歌貫穿于游戲中,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獲得知識。我也希望在此次的基礎上,不斷地積累經驗,接受教訓,爭取能夠在下一次的活動中有更大的進步。
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三國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莫過于諸葛亮!堵≈袑Α芳词且詺v史的方式客觀記錄劉玄德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出山相助這段歷史佳話。做為二十四史中最著名的前四史之一的《三國志》,既繼承了前人對歷史的客觀、忠實的記錄的特點,又表現了紀傳文學以簡筆勾畫人物性格的寫作風格。課文節(jié)選的《隆中對》片斷更是集中表現了諸葛亮高超的分析能力和卓越的政治遠見。學習這篇文章,既可以感受到諸葛亮作為“智慧之化身”的聰明才智,也可以體會到劉備做為一代梟雄的非同尋常的氣質,更可以借此感受整個的三國文化,把智、誠做為我們后人終身追求的典范。
(二)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應該學什么?他們與七、八年級學生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我想一是知識容量的拓寬,二是學習深度的增加。對于九年級的語文課堂,僅僅圍繞一篇課文并進行簡單拓展是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要求的。語文課堂應該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入的思考。同時,九年級學生應該更多地接觸中外文化,對不同文化的接觸和理解應該成為語文課堂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把握諸葛亮隆中對策對天下形勢的準確分析和決策的科學預見性,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2、認識、了解諸葛亮作為中國古代第一智者的生平經歷及主要功績,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操,了解三國文化。
(四)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隆中對所體現出來的諸葛亮的卓越才能。
(五)學法指導
1、將課文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利用網絡查閱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形成對三國文化的初步感知。
2、將語文學習與歷史學習結合起來。俗話說文史不分家,學習本課將文史結合起來勢在必行。從東漢末年到三國再到西晉統(tǒng)一天下的這段歷史應在課文當中有所體現。
(六)教學流程
一、導入
請學生猜一個謎語:有一詩如下:
“先生晦跡臥山林,三顧那逢圣主尋。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
這首詩寫的是誰?他第一次的才智展示是一件什么事?
二、整體感知。
全班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三、“隆中對”賞析。
1、了解東漢末年的社會形勢。(借助地圖)
首先讓我們一起回到1800年前的東漢末年。朝廷中政治腐敗,民間爆發(fā)黃巾起義。許多豪強武裝在鎮(zhèn)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占據地盤,互相混戰(zhàn),形成割據局面。較為強大的有袁紹、劉表、孫氏、呂布、張魯、劉璋、曹操等,而漢室皇族后裔的劉備也有匡漢室之志。
2、劉備是在什么樣的情形之下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呢?
請學生根據所占有的資料回答。教師補充。
要點:劉備靠鎮(zhèn)壓黃巾起義,糾集了幾千人馬,但沒有地盤,先后依附曹操、袁紹等人,公元201年,到荊州依附劉表。屯兵于新野縣已有七年了。公元207年,經徐庶推薦,三次到隆中(襄陽縣城西二十里)訪問諸葛亮(“三顧茅廬”),向諸葛亮請教復興漢室的大計,并請他出山輔佐自己。概而言之:無兵、無將、士,無地盤。
3、諸葛亮是如何讓劉備折服的呢?(重點突破)
先請學生討論三分鐘,然后再回答小組意見。
A、對天下形勢的準確分析。
a、如何對曹操?理由?“此誠不可與爭鋒!比c優(yōu)勢:軍事優(yōu)勢——“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政治優(yōu)勢——“挾天子而令諸侯”;人才優(yōu)勢——“抑亦人謀也”。(可舉一例,如深夜未穿鞋接見許攸。教師或學生舉例皆可)
b、如何對孫權?理由?“此可為援而不可圖也。”三點優(yōu)勢:地理優(yōu)勢——“國險”;民眾優(yōu)勢——“民附”;人才優(yōu)勢——“賢能為之用”。(依上舉一例)
c、如何對荊州?理由?“將軍豈有意乎?”必要性——交通便利,物資豐富;可能性——“其主不能守”(為什么?劉表將死,內部有矛盾。老師講之。)
d、如何對益州?理由?占據。必要性——地理優(yōu)勢(險塞,易守難攻)、資源優(yōu)勢(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可能性——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e、如何看自己?政治優(yōu)勢——帝室之胄(漢宇正統(tǒng),得民心)。信義優(yōu)勢——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舉例,如張松獻圖)
B、科學決策。
a、占地盤——跨有荊益,保其巖阻。
b、調整內部關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解決后顧之憂),內修政理
c、調整外部關系——結好孫權(聯(lián)吳抗曹)
d、逐鹿中原——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
e、實現目標——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
總結:此番隆中對策體現了諸葛亮準確的分析能力和高超的決策能力。
4、再讀“隆中對”這段文字,體會諸葛亮的高超智慧。
四、課外拓展。
諸葛亮的功績很多,大家還知道哪些?
主要請學生講一講諸葛亮的故事,如舌戰(zhàn)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布八陣圖、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
總結:諸葛亮在軍事(如火燒赤壁、收二川)、政治(如治理蜀漢)、外交(如智激孫權、周瑜)、天文(如草船借箭)、奇門八卦(如擺八陣圖)、工具制造(如諸葛弩、木牛流馬)等方面都有非常杰出的成就。
五、課外作業(yè)。
可借助有關資料思考這個問題:諸葛亮除了他的聰明才智之外也有不足之處,那么他的“不智”表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活動設計
1、課前準備以下資料:
、賱
②諸葛亮
、鄄懿
④孫權
、輨⒈
、迍㈣
2、課中:
、倮首x課文。
、谟懻撝T葛亮是如何折服得備的。
、鄄檎屹Y料,舉出相關的事例。
說課稿 篇7
這篇課文是當代詩人王家新借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與海這兩個有象征意義的藝術形象告訴人們自己成長中的人生感悟,并啟示人們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要不停的翻過無數座山,要一次次戰(zhàn)勝失敗和苦難,才能達到理想境界。
對剛入中學的初一學生來說,這首詩很有吸引力,一方面他們要從小學生過渡為中學生,有很多困難等著他們去克服,另一方面詩的第一節(jié)詩人以一個孩子的語調來寫,能調動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生一般能較好地把握詩中的山與海的象征意義,但對詩中無數座山的理解,對實現理想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往往估計不足,需要教師因勢利導,突破難點。
根據詩歌的文體特點和學生的情況,我制定了兩個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2、聯(lián)系生活,感悟人生。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朗讀訓練,調動學生情感來理解作品。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導入課文
聯(lián)系青島的地域特點,提問:如果我們不是生活在青島的海濱,而是生活在蒼茫的大山里,同學們會想些什么呢?引發(fā)學生想象山里孩子的想望,搭起通向作者心靈的橋梁。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初一是起始年級,一定培養(yǎng)學生打好基礎,不能忽視認字、寫字的訓練。
四、整體感知課文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仿讀并思考:山那邊是什么?山和海的象征意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全詩為什么分為兩節(jié)?
五、研讀賞析
學生通過朗讀,自己主動品味揣摩語言,從中發(fā)現問題共同探究賞析。
六、體驗反思
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這首詩給自己的啟示,引導學生在欣賞文藝作品時,能走過文字的橋梁,用自己的心靈與詩人溝通達到共鳴,從而獲得美的享受,有益的人生啟示,豐富自己的個性,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
七、布置作業(yè)
以我終于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把自己的體會和收獲表達成文字。
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圍繞著“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內容豐富!读崃岬漠嫛分v的是玲玲收拾畫筆時不小心把第二天參評的畫弄臟了,在爸爸的啟發(fā)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蓋了污漬,第二天她的畫在評獎會上得了一等獎的事。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對于啟發(fā)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本文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因此教學中教者要牢牢抓住這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重點理解爸爸意味深長的話,從中受到啟發(fā),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
依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時我確立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詞的識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文中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其中,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人物對話的語氣和表情,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是教學的重點,理解爸爸說的話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學難點。
三、教學策略
。ㄒ唬、抓主線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淺顯,沒有詩情畫意的語言,該如何下手?考慮再三,我決定以玲玲的情感變化:高興、滿意(畫好作品)--著急、傷心(弄臟作品)--滿意、喜悅(畫更漂亮)為本文的主要線索展開教學。在復習完生字詞后,讓學生聽課文錄音,再次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畫出能表現玲玲心情變化的有關詞語,理清了玲玲從“滿意”到“哭了起來”再到“滿意”的情感變化。同時借助課文中提到的兩幅畫,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從而形成了“以心情變化為主線”,“以畫為輔助”的兩條線索。這兩條主線相互交錯,相輔相成,使全文脈絡清楚,豁然開朗,撥云見日般明了了。
。ǘ、抓朗讀讀中體會悟中朗讀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學過程中,我緊跟“讀(走進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帶著感受讀(表現文本)”這一基本的語文教學理念,努力落實以讀為本的原則。首先保證閱讀的時間,從整部分朗讀,到重點句子的研讀,給學生充分的感悟時間。其次,在朗讀形式上,采用自讀、接讀、范讀、指名讀、齊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讀文的興趣。我始終牢牢抓住那條情感主線,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玲玲情感的變化,緊緊抓住玲玲的情感變化讓學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語言,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例如在玲玲畫好了畫,滿意地端詳自己的畫時,就引導學生從表演者的表情中去體會,讀出玲玲的“滿意”;在爸爸催促玲玲快去睡覺時,就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作業(yè)做晚了,爸爸媽媽怎么催促自己時的語氣來讀爸爸的話;在爸爸問玲玲“怎么了,孩子”時,就做了引讀處理,讓全班同學也一起問問玲玲;在玲玲哭了起來時,就指導學生想想,哭著說話時該怎么說,從而讀出玲玲著急、傷心的語氣;在指導讀第8自然段時,引導學生從“滿意地笑了”感悟到玲玲高興的心情,從而讀出玲玲想出辦法把“壞事”變成“好事”后的“滿意”心情。
“從讀中來,到讀中去”讓學生從讀中去體驗,從讀中去換位思考,從讀中體會人物的情感,學生就從讀中得到了心靈的意會,體驗在讀中就得到了升華,理解從讀中得到了加深,情感在讀中也得到了熏陶。
。ㄈ、抓字詞落實訓練積累語言
字詞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訓練之一,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字詞,根據詞語的一定情境展開想象,通過朗讀體會詞語的含義,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表層意思,而且能使學生體會到詞語內在的含義和豐富的感情色彩,加深學生的內心體驗。在教學設計中,我就抓住了課文中的兩個詞語進行訓練。一個是“端詳”,另一個是“懶洋洋”。針對學生對兩個詞語的感知程度,我分別采取了不同的訓練方法進行訓練。學生對“端詳”比較陌生,教師進行空洞的解釋無助于學生真正地掌握這個詞,而如果采用表演這種外在的形式,讓學生看表演說意思并用詞語說話,學生就對“端詳”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皯醒笱蟆边@個詞比較常見,但在這里特別提出來,讓學生說說句子用上“懶洋洋”好在哪里,學生就對譴詞造句的妙處有了更深的體會,為以后的寫作積淀了語言,使學生的語言訓練落到了實處。
說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一碗清湯蕎麥面》第二課時,此說課為課前說課。我準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一碗清湯蕎麥面》是中職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基礎模塊上冊第二單元處世美德中“閱讀與欣賞”這個模塊中的內容。第一單元主要從青春、理想、自信等角度給學生以啟迪,而本單元話題主要從人生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在感受青春的美麗之后,進而感知生活的味道,人性的魅力。
本文是本單元中第三篇講讀課文,文章語言優(yōu)美、情感內涵深刻,能使學生有所觸動,有所啟發(fā),是對學生進行人生教育的理想范本。文中所展現的人性美好的一面、母子三人的團結拼搏對學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小說基本要素已經比較熟悉了,但對人物形象的評價,理解小說所闡釋的深刻蘊意還處在起步階段,需要引導和強化。見于此種情況,通過情境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進而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思維。
三、設計意圖
小說是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具體的環(huán)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提供各種情景,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獲得體驗。為此,通過引導,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活動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討論、體驗,進而感悟人生。
四、目標方法
1、由此我依次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把握小說情節(jié),初步感知文章情感內涵。
。2)感受作品傳達的人性美,激發(fā)學生面對困難的勇氣。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
我把教學重點放在通過自學初步嘗試復述故事情節(jié),通過角色扮演體驗小說人物形象。通過復述故事情節(jié)可以鍛煉學生基本的語言組織能力,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來能更好地感知人物形象,為學習小說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質進行鋪墊。
教學難點放在評選最佳感動人物獎并闡述頒獎理由,結合自身情況進行感情訴說。再初步的感知之后,還需要讓學生進行深入感悟。學生的思維存在個性差異,對一篇文章的感受,每個人的想法與看法會所有不同。讓學生自我評選感動人物,給他們提供一個訴說的平臺,可以讓學生在評價人物的過程中學會反思,進而促進其成長。不過,因為還需要寫頒獎理由,需要簡要概述,對基本功較差的學生會有一定的難度 ,必要時需要教師進行指導。
2、教學方法:
而為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我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問題引導法、情景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此教法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著重體現了行動導向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用“心”感知人物形象,用“行動”來體驗人物所經歷的故事,用“腦”來思考自我,進而達到教育的目的,真正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
學生以自讀學習、小組合作、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學習與實踐。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有分工、也有合作,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可以分享本組成果,互相鼓勵,這樣能更好地達到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目標。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生通過自讀、復述、填寫表格的方式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之后布置活動——情景劇演出,在第一課時進行策劃和試演。第二課時,以微劇情表演、評選感動人物、訴說自我三個板塊來進行,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接下來我主要說一下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方法和過程。
導入:最近有一個詞,它火了,大家認為會是哪個詞(學生發(fā)言)。是的,它就是“土豪”,與土豪做朋友吧,成為最近流行的一句話。根據本篇小說的劇情進行改編策劃,大家可以嘗試在其中加入一些現代流行語,一些創(chuàng)意的人物角色,力求展示穿越版蕎麥面的故事。
1、表演驛站
要求學生結合本篇文章進行創(chuàng)意改編,進行微劇情表演。學生們融入角色后,更能走進文中的人物,感知人物形象。小組成員都要參與,可以加入你認為合適的人物角色,比如土豪、大兒子媳婦、服務員。每組都先做好準備,以抽簽的形式決定其中一組進行表演,其他組為觀眾。小組表演時以自報組名、情景表演、結束語三方面內容進行展示,表演結束后抽選其他一組進行點評,教師最后進行總評。
此環(huán)節(jié)要求每組都做準備,都最終由一個組進行展示,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在人生的大舞臺上,不管結果怎樣,我們都要做好準備,踏實走好每一步。這個過程中也就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
2、“我”是評委
通過角色扮演后,學生對人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體驗感動。這個時候,教師布置下一任務:評選感動人物,并說明你的理由。他們應該會有話可說。每個人可能會結合自身的情況,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人可能敬佩母親的堅強,有的人欣賞老板夫婦的人格魅力,有的人會為“兒子”的孝順、懂事而感動;或者有的人會為自己組所加的角色A而有所感觸。在學生發(fā)言時,我要在黑板上寫下他們評價人物的關鍵詞語,對積極發(fā)言的小組進行獎勵。
在這個過程當中,這篇文章人物形象的概括,社會環(huán)境的分析、文章主旨的挖掘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實,讓學生感受到人性的美,也初步達到了第二個教學目標。
但在這個過程中,由于他們對課文內容和情感的理解可能會不夠深入,這需要老師適當引導對文章情感的體悟。
3、“我”的訴說
在對人物的評價之后,需要聯(lián)系到他們現今的生活。進行訴說自我,進而升華心靈。
問題如下:
在生活中的你,曾經面對過困境嗎?你是如何面對?也許有的學生到現在都是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每個人終究是要步入社會,在未來的日子里,假若你的生活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樣子,或是破爛不堪,你又會做如何選擇?
要求:要條理清晰、使用普通話,以搶答的形式進行,最多兩位學生作答,對訴說后者的給予加分鼓勵,拓展學生的思維。給予學生三分鐘的準備時間,回答時間為2分鐘。
六、課堂小結
一、二節(jié)課學生通過自我感知、參與活動、訴說感悟等方面學習了本篇文章,可以嘗試讓學生進行課堂小結(故事情節(jié)、本文宗旨、自我感受),這樣更能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學生已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只需要策劃、引導和補充。
七、為“幸福”加油
親們,請各小組結合幸福二號桌的故事為北海亭面館策劃一則廣告語。要求:以一幅畫的形式展現,圖畫盡量唯美,富有個性;廣告語以一句話為佳,要求語言新穎。加油,同學們!
說起作業(yè),大多數同學都會頭疼,不僅僅是語言文字的作業(yè)更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更愿意做。老師對學生們的鼓勵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語言上的還是行動上的。
附記
板書設計(第二課時)
微劇情表演 自報組名、情景表演、結束語
母 親 堅強、無私
評選感動人物獎 老板夫婦 善良、熱情
兒 子 懂事、孝順
角色A 真誠、樂觀
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1、本課在教材所處位置及內容分析
《傾斜的傘》是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一單元教材以“愛”為主題,共安排了3篇文章,這是第1篇!秲A斜的傘》是一篇敘事兼有抒情的散文,文質兼美,文章主要寫了外公和外孫女兩代人之間互相撐傘的場景。文章以“雨中傾斜的雨傘”為線索,將外公對“我”的愛和“我”對外公的愛,這一“愛的情感線”連綴起來,使“雨中共同打一把傘”這一生活中常見的細節(jié)中,蘊涵著的強烈的愛的氣息,通過精彩的文字巧妙地張顯出來,給人以“愛”的感動,讓人體會到人間親情的溫馨。
課文主要寫了“我小時候在雨中,爺爺為我撐傘”和“我長大候在雨中,我為爺爺撐傘”兩部分。作者在抒發(fā)著內心強烈的情感的同時,我們讀起來也會清晰地認識到,雨中傘下籠罩著濃濃的親情,時空變幻的傳遞中也流露著濃濃的感恩之情。
2、教學課時劃分:本課共2課時(今天所授第2課時)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墨、挽、胳、膊、擦”五個生字。
。ǎ玻├斫庹n文內容,了解文章題目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 結合生活體驗,描述生活中充滿溫情的事件。
過程與方法目標
。ǎ保┳寣W生在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ǎ玻┨岣邔W生隨文識字,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在雨天外公對年幼的“我”的呵護,體會祖孫間的親情。
4、教學重點:本文的教學重點,除了知識、技能與方法外,還應側重于了解在雨天外公對年幼的“我”的呵護,體會人間真情,學會感恩,懂得回報。
5、教學難點:通過學生感悟,從字里行間理解人間真情,學會感恩,懂得回報。
二、說教法學法設計
1、設計理念
(1)、讓學生讀中感悟到人間真情,體會到父母等長輩對自己的愛。
。ǎ玻⒁寣W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礎上,能夠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自己的經歷談出自己的感悟。進而體會到父母等長輩的愛。
。3)本課采用交互式、自我體驗式等教學方式將這些理念貫穿于教學過程中。
2、學情分析
本課面對的是剛上1個月的三年級的同學,他們的思維能力、說話能力等其實還是二年級水平。加上抽簽借班教學,新區(qū)回小又是大班額教學,和自己平時教學班級不同,面對上述學情,要努力作到“以學定教”、“因材施教”。針對當今,孩子們不論吃的,穿的,玩的,就連上學,無一不在享受著親人的愛的呵護,那么它們是否感受到了愛的溫馨與幸福呢?他們又是否懂得去感恩,回報這些愛。事實上,現在的孩子對愛的感受確實缺乏,更不用說主動獻出自己的愛了。這篇課文正適時地呈現在學生面前。
3、教法學法設計
我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情況,將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分為四大版塊。
第一版塊:回憶雨景,導入新課
由于是第二課時,同學們對課文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提出“同學們喜歡下雨天嗎?在雨中,你們有沒有和別人共同打過一把傘?發(fā)生過什么事情嗎?”等提問,把學生拉回課文所敘述的情景中。這樣設計意圖:選擇學生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讓學生盡快進入角色,融入到課文當中去。]同時師生共同走進課文,去感受“我”與外公之間濃濃的愛。
第二版塊:細讀研磨,精讀感悟
讀中感悟外公對丹丹的疼愛。教學中,我采取看一看、說一說、讀一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從字里行間感受外公對丹丹無私的愛。以上這部分教學,引導學生緊扣文本,憑借對重點語言文字的形象化感悟,抓住語言感悟點,深入體會,進而深入理解人與人之間的摯愛親情。通過傘下外公對丹丹的關愛情景的表演,讓學生真切地感受親情。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合理部分,如果拋開語言文字,空對空的說教,對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不會有好處。
讀中感悟丹丹對外公愛的回報。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觀察兩幅圖,找出不同點:1、外公老了,丹丹長大了。2、丹丹小時候外公把傘歪向丹丹,丹丹長大了,把傘歪向外公。通過對比,讓學生從當年外公把關愛更多地給予丹丹,后來丹丹把關愛更多地給予外公的畫面中,體會外公的愛幼之愛和丹丹的愛老之愛都是一種親情之愛,體會到這種親情的至純至真。
在學法引導上,我特別注意了對基礎知識的傳授。如課文中幾處重點句子的理解,教師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怎樣學上下功夫,特別是“仍然----仍然-----仍然-----”這個句子,其實是排比句,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懂得意思,還要用3個“仍然”造句?紤]到剛上三年級難度過大,教師設計了2個同樣句型的填空說話訓練,及完成學生對這一難點內容的掌握,又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
在對重點內容的理解和感悟中,我都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怎樣讀出情,讀出意,怎樣讀出主人公的內心感受上,做重點指導。讓學生隨著課文內容的故事情感的遷移,而投入到教師的教學之中去。這是本課學法的指導的重點所在。
第三版塊:激情延伸,再現關愛
在學生對比“兩張不同的照片”之后,教師提出理解“傾斜的傘”課題的含義。安排在文章最后是我的大膽創(chuàng)意,文章的結尾讓學生讀中思考:“我”永遠珍惜愛護的僅僅是那把傘嗎?從而讓學生體會到雨傘下籠罩著的是濃濃的親情。
第四版塊:真情回報,學會感恩
讀后拓展。課文學完,要讓學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礎上,能夠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自己的經歷談出自己的感悟。進而體會到父母等長輩的愛。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從司空見慣的小事中去感受到父母親人的愛,只有感受到愛才會懂得回報愛。因此,我先讓學生回憶父母親關心自己的一件感人小事,再填寫愛心卡,表達自己對長輩的感激之情。
最后用歌聲抒發(fā)心中的愛,使關愛他人的種子在學生的心中慢慢扎根。教師用歌曲《感恩的心》和人間感恩的圖片,讓學生遷移默化的受到教育,進一步升華主題,從而結束全課教學。
三、說板書
本課的板書設計有一定特色。
1、課題:傾斜的傘中的“傘”由字變成圖——一把墨綠色的小傘,傾斜地貼在黑板上。使文章的線索一目了然,更突出了傾斜的含義。
2、用“外公”和“丹丹”以及雙向箭頭使文章的主要內容一目了然。雙向箭頭上的愛心突出了文章的主題“愛”。
3、一個大大的紅心上貼滿孩子們的五顏六色的愛心卡,這不僅是孩子們愛的感激,更是他們愛的宣言,相信他們一定會把愛心留在心間,把愛心播撒到每個人的身邊。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合集十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聘用合同模板合集十篇09-08
實用的觀察植物日記模板合集十篇02-02
實用的觀察植物的日記模板合集十篇02-14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十篇02-20
實用的授權委托書模板合集十篇02-20
實用的勞動仲裁申請書模板合集十篇01-25
蘭亭集序說課稿合集十篇04-06
實用的畢業(yè)生自薦信模板合集十篇03-01
《美麗的彩虹》說課稿模板12-27
實用的除夕作文合集十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