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說課稿模板匯編五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優(yōu)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說課稿 篇1
一、說理念
足球運動是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內容中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非常喜愛的學習內容之一,被人們稱為“世界第一運動”。通過足球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術的學習,足球文化導入,創(chuàng)造文化氛圍使學生對足球文化有較全面的認識。同時發(fā)展學生速度,靈敏,耐力,柔韌等身體素質以及勇于競爭,頑強拼搏,積極進取,團結合作精神
二、說教材:
足球運動是世界上開展最廣泛、影響最大的體育運動項目,被譽為“世界第一運動”。具有參加比賽人數(shù)多、集體性強;爭奪激烈、戰(zhàn)術多樣、趣味濃厚、容易開展的特點,所以他受到人們普遍的喜愛,尤其是廣大青少年學生。通過足球運動,能全面發(fā)展人的身體素質,提高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功能、增強人的體質;能改善人的心理素質,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培養(yǎng)和鍛煉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堅忍不拔、團結協(xié)作的優(yōu)良品質。是一項有很高鍛煉價值的運動項目。
本課教學內容是足球運動中的腳內側傳接球。腳內側傳接球是足球運動中最基本的技術,在比賽中運用得最多,主要用于傳球和射門。這部分內容是足球基本技術中的重點教學內容,是在初中教學的基礎上提高了動作的難度和要求,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和掌握,對于綜合運用技術的能力,體驗足球比賽中攻防對抗的特點十分重要,是足球技術的基礎。
三、說學情:
本次課的授課為七年級150班,共36人。學生體育的運動技能雖然有差異,但初中學生有較強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自學能力,本課采用了講解、示范、啟發(fā)、模仿、創(chuàng)新、競賽等教學方法,以及各種新穎的練習方法。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四、教學目標的確定:
1. 認知目標:理解腳內側傳接球動作概念。
2. 技能目標:鞏固提高運球、腳內側傳接球、對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發(fā)展靈敏、速度、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
3.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勇敢果斷、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五、本課的重、難點確定:
重點:腳內側傳接球技術動作、對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
難點:腳內側傳接球動作的正確性、傳球的方向性和力量。
六、說策略: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主要采用教師啟發(fā)指導,學生反復練習的教學策略,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全課的組織形式為整體教學。不拘泥于過分的統(tǒng)一規(guī)整,而以練習與教學為目標,力求合理、緊湊、流暢、新穎。
全課教學的內容及手段,用循序漸進、分解和組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又陶冶了學生情操。
七、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1’)
1、課堂常規(guī)
2、本課的教學內容目標及要求
(二)準備部分(7’)
(三)基本部分(32’)
1、講解示范踢球的腳上部位,并提出腳踢球的五個環(huán)節(jié)。(6’):
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教師啟發(fā)指導,布置練習思考:各種腳部位踢球如何運用,助跑方向和支撐腳位置的練習體會提問。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自主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2人一組,一人踩球,另一人做跨步踢球和助跑踢球練習(交換進行)(7’):
體會腳觸球部位,同時自主體會助跑方向和支撐腳位置。
3、2人一組,相距5米,用腳內側互相踢球練習(7’)
組織學生分散練習,體會助跑的方向,擺腿的路線、方法及兩腳的配合。
4、總結討論各種腳法的運用(2’)
集合學生進行總結討論:助跑方向,支撐腳的位置。
腳觸球的部位是否準確,是踢球質量的關鍵,踝關節(jié)的緊張程度和腳形控制是極為重要的。三種腳背踢球時,踝關節(jié)要繃直,要緊張固定。這樣踢球才能有力、準確觸球及防止踝關節(jié)受傷。
5、定位球踢準練習球(4’)
學生在集合隊形基礎上成圓形散開,運用各種腳法對準圓心踢準練習。
6、游戲:“逗猴”(6’)
通過游戲,進一步鞏固和提高腳踢球技術,同時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的優(yōu)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四)結束部分(5’)
1、放松(3’) 2、對本課進行小結3、布置收回器材(2’)
八、場地器材:
1、場地:足球場;2、足球15只
九、預計教學效果:
預計平均心率為:125--135次/分,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20世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因為本課教材是這個學期最后階段的學習內容,所以我認為應注意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本學期學到的閱讀方法,認真閱讀課文,體會課文在語言表達方面的特點,樂于與同學討論疑難問題,交流閱讀體會。
本課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如下:1、認識5個生字,正確理解新詞。2、讀通課文,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二、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教師要努力轉變自己的角色,由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轉變?yōu)檎n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在教學中力爭擺正自己的位置,給學生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間。
課前,我布置學生預習了課文,同時,他們也通過上網(wǎng),搜集了一些20世紀的科技成果資料。這些課前準備對學好這篇科普文章是很有幫助的。本課教學安排兩課時完成,我主要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想法:
1、質疑解疑
讀書,貴在有疑,這是古今學者的共同體會和寶貴經(jīng)驗。我們培養(yǎng)的應該是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的人,應該是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人。課文的題目往往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作者思想感情的閃現(xiàn)。因此,我請學生抓住課題提出問題,抓住了課題,往往就抓住了課文的內容,抓住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然后我請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文的學習,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分析去讀懂課文。
2、讀中感悟
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而朗讀又貴在一個“悟”字。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破疹愇恼碌母星樯瘦^淡,因此并不注重感情朗讀的訓練,但我認為,要理解文章的內涵讀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本堂課上,我盡量多安排學生朗讀,并且著重抓住了課文第一段“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和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進行了朗讀的指導和點評。我認為這兩句話,很生動地體現(xiàn)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3、學習語言
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語言教學,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語言,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是語文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教學中,我先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了解,模仿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句式,說說農(nóng)耕社會人們還沒有什么。接著,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20世紀科學成果。在這樣的對比過程中,學生既感受了農(nóng)耕社會與現(xiàn)代社會巨大的區(qū)別,又在收集資料中積累了語言、模仿運用中訓練了語言。
三、說學法
新時代對孩子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有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把學生放在首位,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引導、組織他們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1、開拓文本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論”,讓語文課堂教學向生活化拓展,從而活化語文學習。課前,我組織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農(nóng)耕社會時的生活狀況,并收集現(xiàn)代科學技術成果的資料,讓學生在鮮活、豐富的社會生活和語文學習的融合中體驗生活的樂趣。
2、合作交流
新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更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樣不僅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在體會“20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請學生與同桌合作學習,這樣做,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又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向他人學習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不動筆墨不讀書”是閱讀文章的一種好習慣。讀書動筆,能夠幫助記憶,掌握書中的難點、要點;有利于儲存資料,積累語言文字;也有利于擴大知識面,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因此,在學習重點段落時,我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并圈劃重點詞句,同學們在邊讀邊劃邊思中,深入體會文章,并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安排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重在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第二課時重在體會科普文章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第一課時教學過程如下:
1、神話故事導入,揭題質疑;
課前跟學生聊一聊神話故事《西游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3、讀悟結合,研讀課文;
通過朗讀,交流,解決課前提出的疑問。
4、小結收獲,暢談未來。
總結學習收獲,并提升對課文的理解。
說課稿 篇3
《螞蟻和蟈蟈》一課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早上好!我是XX小學的XX,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中的第二十課《螞蟻和蟈蟈》。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貪玩,只能是又冷又餓。全文共分三個自然段,告訴我們: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其中對比鮮明是課文的一大特色:有兩種動物不同生活方式的對比;有季節(jié)特點的對比;有兩種動物不同結局命運的對比,這些都增添了課文的可讀性,使課文成為學生愛讀的好教材,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教材本身的特點,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理解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用勞動創(chuàng)造幸!暗牡览。一年級的小學生由于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和對課文意義的深透能力較弱,因此理解課文的內涵將成為本課的教學難點。所以必須做好的課前教學準備是:1、通過觀察、看圖片、上網(wǎng)等方式來了解螞蟻和蟈蟈這兩種小動物;2、制作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多媒體等。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是放在熟讀課文外,在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倡導“合作、對話、共享”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互動中進一步了解螞蟻和蟈蟈“在夏天時不同的做法以及在冬天時的不同結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基本能背誦課文。下面我就說一說在第二課時中我的教學過程:
首先是導入環(huán)節(jié)。今天老師從童話王國里請來了兩個小動物,它們是……(拉開幕布,出現(xiàn)螞蟻和蟈蟈)這兩個小動物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學了今天的課文,小朋友就知道了。然后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細心觀察的小朋友發(fā)現(xiàn)沒有這兩個伙伴的名字有什么特點?學生們會說:它們都是蟲字旁,因為它們都是昆蟲。下面打開書,就讓我們進入兩個小動物的世界里吧。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初讀課文環(huán)節(jié)。
首先請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接著讓小朋友和自己的學習小伙伴共同讀課文,第三,來請小老師和自己的學習小伙伴“你讀一段我讀一段,互相幫助互相認聽”來讀課文,相信這樣讀下來孩子們基本上把課文讀通、讀順,了解課文大意。
第三步,進入課文的精讀環(huán)節(jié)。首先老師來范讀課文,提問: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什么?孩子們會說:“一群螞蟻在搬糧食”。那么引出課文第一段,螞蟻是怎樣搬糧食的呢?孩子們會找出背、拉……除了拉和背,還會怎樣搬糧食?同學們會說“抬,扛,滾,撞……”。請同學們上前找找哪些螞蟻是在背,哪些螞蟻是在扛,這么多螞蟻沒有一只閑著,它們都在勞動、在搬糧食,看把它們累得滿頭大汗(板書滿頭大汗)。在螞蟻們辛勤地勞動,讓我們美美朗讀課文,幫幫它們,然后讓孩子們自由朗讀課文,最后老師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評價。
螞蟻辛勤地勞動,小蟈蟈看到會有什么反映呢?引出課文第二段,孩子們會找出:“蟈蟈乘涼、唱歌、睡覺.,個個自由自在”,這時候理解“自由自在”并板書“自由自在”。然后引導孩子們有感情地來讀讀課文第二段,讀出蟈蟈的自由自在,讀完后提出課文的第二個問題:“你是愿意做螞蟻,還是蟈蟈?”。引起孩子們的討論。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播放“風聲”音頻)你聽到了什么?孩子們會說:“風聲、猛烈的風聲”。轉眼間,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把這句話(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有感情地朗讀,突出西北風寒冷。那么冬天來了,樹葉落光了,小草枯干了,螞蟻和蟈蟈會怎樣過冬的呢?孩子們會找出“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比缓蟀鍟把b滿糧食”。引導孩子們再來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要讀出小螞蟻的高興、幸福。
好,小蟈蟈又是怎樣過冬的呢?孩子們會找出“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板書“又冷又餓”。再引導讀讀這句話,讀出蟈蟈的沮喪。然后,說一說此時蟈蟈會想些什么?你想對蟈蟈說些什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分角色朗讀。讀出螞蟻的高興和幸福;蟈蟈的沮喪、痛苦。讀完之后,進入這一節(jié)課的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總結環(huán)節(jié)。
小螞蟻由于在夏天的時候辛勤地勞動,在冬天的時候能夠安然地過冬、有吃有喝;蟈蟈由于在夏天的時候貪玩、懶惰,在冬天的時候呢是“又冷又餓”。那么此時你愿意做小螞蟻還是小蟈蟈呢?再次引起學生的討論,使學生在感悟中明白:“只有辛勤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幸福”的道理。然后揭示出這一節(jié)課的道理。
最后進入擴展環(huán)節(jié)。轉眼間,第二年夏天又到了,一只老蟈蟈把大家召集到一塊兒,討論今年夏天該怎么做?讓孩子們分組討論、聽故事。最后在“勞動最光榮”這首歌中結束這節(jié)課。
我的說課結束了,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說課稿 篇4
我閱讀《趕!愤@篇課文,應該說有多遍了。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怎么學習這篇文章呢?思來想去,感覺這篇文章最主要的還是引導學生學會用文字記錄自己參與過的活動。
《趕海》這篇文章文字優(yōu)美,富有童趣,短短五個自然段,把趕海的整個過程介紹給了讀者,尤其第三自然段,寫的很具體,很好玩。當然這篇文章還是有難點的,因為大多數(shù)學生并沒有去過大海,沒有看過大海,當然理解趕海,只能借助這些文字,只能是一種表面的獲取。也許通過這一課的學習能夠給學生建立起一個海的概念,建立起一種美好的愿望,建立起趕海的向往。
第三自然段寫的很具體,這個場景我們可以幫助學生暫時的建立,讓學生感受到趕海中最值得記憶,最值得寫的過程。所以,這一段,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反復讀讀,虛構式的享受一次趕海的美,引領他們走入到這個情境中來。
三年級的語文學習,其實讀還是最重要的,沒有反復的閱讀,沒有大量的閱讀,閱讀不能走進學生內心,學生是很難走下去的。所以,在學生完成讀熟的任務后,我們應該引導學生以另外一種形式占有這篇文章。而這種方式,就是引導他們明白,作者是怎樣記下這一次趕海的。
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個自然段,前后照映的寫作方式,我們不需要過分強調學生去模仿。因為這是次要的。關鍵是引導學生認識作者是怎么寫中間那三個自然段的。
從第二自然段中,一個“鬧”字,應該說非常有意思的,這個字留在作者的記憶力,是因為作者童年有這種好玩的需求。而每個孩子其實都有這種經(jīng)歷。還有一個詞是“興奮”,這個詞也是引導學生掌握習作方法的好詞,有了興奮,才能玩出個所以然來。如果是一種無奈,是一種不高興、不情愿,肯定寫不出這篇文章的趕海之美。所以,學習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認識到這兩個詞,用習作的思維引領學生認識,孩子們會感受到寫作其實就是這樣“鬧”出來的,“興奮”起來的。
第三自然段,是本文的中心段,這其實就是興奮下的內容。我們應該引導學生一條條認識這些內容,把內容理清楚。這其實就是引導學生在自己參與的活動中,學會把一些事理清頭緒來,這是教給學生有序思考的方法,有了有序思維,孩子在習作時,才能感覺到重點段怎么寫。這其實是把孩子往明白人上領。因為好多孩子玩過之后忘記了,參與活動之后,卻不知如何下手。當然這一段,學生在閱讀中還可以學會如何表達才能更有趣。
第四段是略寫。其中“平靜”一詞,我覺得最能引導學生認識習作的重要性。我們參與任何一次活動,總會有結束的?偸且届o下來。平靜下來做什么?文中是回家,最后是作者寫出了《趕海》這篇文章。引導到這一步,學生會豁然開朗,恍然大悟,會真心感觸到寫作原來如此這么好玩。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 課標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
2、 內容分析
本專題較為系統(tǒng)地論述了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點和形成過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內容,秦朝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為歷代統(tǒng)治者承繼和發(fā)展,對以后封建王朝產(chǎn)生重要影響。本課內容在本單元中不但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占據(jù)重要地位。
3、 新老教材比較
。1)老教材對秦漢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文化都有專節(jié)闡述。
(2)新教材以古代政治制度史專題的體例編寫,主題突出。新教材突出了“秦建立和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的內容,增加了如三公九卿的職責、“朝議”、挾書律等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具體內容。語言淺顯易懂,圖文并茂。教材中穿插了一些歷史圖片、文物圖像、地圖等,增加了歷史內容的直觀性和生動性。知識鏈接、史學爭鳴、學習思考注重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法分析
1、學情分析
通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和對有關影視作品的了解,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有一定的認識,但并未形成系統(tǒng)知識,缺乏全面把握的能力和理性認識。
2、學法指導
學生課前預習 擴充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 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教師引導解決問題 延伸問題 課后繼續(xù)探究思考
三、三維目標分析
1、知識能力:
了解秦的統(tǒng)一;知道皇帝制度創(chuàng)立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了解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結合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的史實,闡述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
比較郡縣制與分封制的實施背景、職能、權力及其影響,并能夠對這兩種政治制度進行正確的評價。
2、過程和方法:
解讀有關秦朝統(tǒng)一和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的資料、圖片,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進行初步的歸納和分析;提高閱讀有關信息的能力。
通過討論、角色模擬等,鍛煉推理和歷史思維意識,培養(yǎng)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質疑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從分封制到郡縣制到“大一統(tǒng)”政治制度建立的學習,探討政治決策的過程與方法,欣賞其政治智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
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了解中華民族統(tǒng)一國家的形成,逐步培養(yǎng)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主義情感;
注意研究和借鑒古代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體會制度建設對國家穩(wěn)定和統(tǒng)一的重要意義,并引起對今天我國政治改革啟發(fā)的思考。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
秦漢“大一統(tǒng)”政體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2、難點:
“大一統(tǒng)”政體和官僚機構的形成比較抽象,逐步引導學生理解和評價這種行政體制的創(chuàng)新。
五、教法設計
1、教學總體思路:注重情景設置下的啟發(fā)式教學。
2、具體教學流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閱讀新課,了解知識;
師生質疑,合作探究;
練習評價,鞏固拓展
六、教學過程
屏幕展示李白的一首詩《秦王掃六合》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雄圖發(fā)英斷,大略駕群才, 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問:“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
。ㄓ脠D片或詩容易引起學生興趣,教師要及時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引人入勝,進入新情境開展有效學習。)
“六王畢,四海一”——“大一統(tǒng)”地理格局的形成
這塊內容是中央集權體制建立的前提條件,因為學生初中學習中提到了秦完成統(tǒng)一的時間、原因,課堂教學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從簡處理。教材主要介紹了(1)秦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2)蒙恬奪河套、陰山地區(qū),修直道,修長城;(3)南方:筑靈渠,(4)西南:將西南夷納入中原王朝版圖,學生容易了解。
設計:教師可以通過兩幅圖:戰(zhàn)國諸侯稱雄形勢圖和秦朝疆域圖,設計三個小問題①比較兩幅圖的不同,你能得到哪些歷史信息?
②秦始皇擴大統(tǒng)一帝國規(guī)模的行動主要有哪些?講述秦朝疆域的四至。
、畚髦芎颓爻瘜Φ胤降慕y(tǒng)治有哪些不同點
這樣設計一方面直觀生動,提高學生興趣;幫助學生形成空間地域概念,了解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地理格局。另一方面通過兩幅圖三個小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讀地圖信息和閱讀教材內容的能力和審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實際上也是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第③問為下一部分內容作了鋪墊。)
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建立――“大一統(tǒng)”政體的形成
這塊內容是本課的重點、難點,包括本課的第二、三目。
【利用教材設問】
問題一:為鞏固遼闊的疆域,秦始皇進行了哪些政治改革?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思考歸納;
【補充材料合作學習】
問題二:閱讀材料,了解皇帝稱號的來歷,并小組討論回答。
材料1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六國后,下的第一道詔令是“議帝號”: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制曰“可”。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shù),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
材料2 “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辦于上!
材料3 到秦朝,“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君臣莫敢用。”據(jù)載,秦朝的傳國玉璽其文為“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幾浴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
(1)從材料1、3的“皇帝”稱號及“制”“詔”“朕”“璽”等規(guī)定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2)據(jù)材料,皇位是怎樣繼承的?
。3)三則材料包含了哪些歷史信息?說明了什么?
。4)綜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指出秦朝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
【角色模擬辯論互動】
問題三:郡縣作為一種新的地方行政管理組織,春秋戰(zhàn)國時在有些列國已出現(xiàn)。秦統(tǒng)一后,就如何對廣大地區(qū)的統(tǒng)治,在朝廷內展開了一場爭論。請同學們看教材丞相綰、廷尉斯的講見解,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展開辯論:假如你是當時秦朝的重臣,為了秦朝的長治久安,你會支持哪個觀點,請具體闡述理由。(老師可以以秦始皇的身份追問、質疑和點評)
【動手動腦質疑互動】
1、請簡單繪制“中央集權制度下從皇帝到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機構”示意圖;并說說其官僚機構的名稱和職能。
2、對秦朝創(chuàng)建的集權政治制度,你認為在當時起了什么作用?你可以向老師或同學提出問題,也可以解答老師同學的問題。
對分封制和郡縣制的區(qū)別: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1、分封制是與宗法制相聯(lián)系的,以血緣關系為基礎;郡縣制是按地域劃分的。(基礎不同)
2、分封的諸侯王位世襲,并有封地;郡縣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調遷,官位不世襲,官員只有俸祿沒有封地。(官員性質和待遇不同)
3、諸侯國的獨立性很大,容易發(fā)展成割據(jù)勢力;郡縣則是地方行政機構,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統(tǒng)一。(與中央關系及影響不同)
4、分封制是貴族政治,郡縣制是官僚政治。(性質不同)
加強思想控制——“大一統(tǒng)”政體下的思想專制
這塊是閱讀內容,學生看書基本了解即可,主要是加強情感、態(tài)度的教育。
可以設計問題:假如你是秦始皇,有人對你的政策提出非議,你會怎么做?
或者讓學生談談自己知道的史實(秦加強思想控制)然后教師歸納。引導學生對“焚書坑儒”“挾書律”進行評價。
總結:學習探究:給秦始皇的一封信——以“請你說說秦朝或秦始皇的在中國古代史上的地位?”為主題,采用書信的形式,或對某一問題、某一制度提出看法或綜合評述,有一份史實(史料)說一份話,注意論從史出。
【板書設計】
秦漢政治特點:①走向“大一統(tǒng)” ②開始形成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體。
七、課后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反思 :
(1)秦漢有關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可圈可點的東西很多,如何擇其要而展開、內容的深淺度是教師需要把握清楚的。
。ǎ玻盎实壑啤、“中央官制”和“郡縣制”是秦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基本內容,學生只有弄清楚皇權和官僚之間的控制與被控制、服務與被服務,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才能基本領略中央集權的內在含義。對教材的這部分內容需要整合處理,更有說服力的資料圖片很難找,不易操作。
(3)怎樣把歷史和現(xiàn)實拉近?如何改變學生對中國古代制度史“枯燥乏味、陳舊厭煩”的看法,值得商榷。
【關于說課稿模板匯編五篇】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匯編九篇04-05
關于《蒸發(fā)》說課稿11-30
關于《蝸!氛f課稿11-30
《過秦論》優(yōu)秀說課稿模板12-28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關于數(shù)軸說課稿范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