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10-25 16:46:10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大班數學教案六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幘恼淼拇蟀鄶祵W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大班數學教案六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用5以內的組成玩"造房子"的游戲,感知數越大組合的方法越多。

          2、關心周圍建造的房屋,體會城市面貌的變化。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準備:

          三角形積木4塊、長方形積木若干、房子照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照片

          1、說說幼兒園附近有哪些新的建筑,介紹它們不同的功用。

          2、談談自己家的房屋什么樣?幾層樓?

          3、小結:不同的房屋有不同的'功用。

          二、玩"造房子"游戲

          1、教師介紹玩法:三角形為屋頂,長方形為墻,兩塊長方形的墻和起來是屋頂上的數字。

          2、介紹規則:

          1)按照屋頂上的數字尋找可以組合的積木

          2)每次組合的方法不能重復。

          3)如果重復、錯誤需拆掉重建。

          3、幼兒分組游戲,教師觀察。

          三、觀察房屋的變化,并討論

          1、看看搭好的房屋有什么變化?

          2、討論數字越大房屋就會越高的理由。

          3、思考:現在要造一幢5層樓的房屋,要找數字幾的屋頂?

          教學反思:

          在這節計算活動中,我讓幼兒充分地、自主地選擇墻和屋頂,孩子們在商量合作的基礎上逐步掌握5以內的組成。整堂活動氣氛寬松,幼兒學習積極性高,在活動中,我反復強調的只是規則,讓幼兒在遵守規則的基礎上游戲,這樣就避免了老師最擔心的常規問題。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根據幼兒生活中出現的等分的問題,如:吃午點,還剩了10個小西紅柿,有兩個孩子們吃,讓他們兩個自己分,一人一半;或在美工區活動時孩子們分紙等問題,展開了此次的活動。

          活動目標:

          1、理解二等分的含義,學習二等分的方法。

          2、通過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給圖形二等分,體驗等分中的包含關系、等量關系。

          3、探索對不同圖形進行二等分。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發散點:

          運用不同的等分線對圖形進行等分。

          活動準備:

          正方形彩色紙片若干、多項操作學具、棋盤若干,記錄單,剪刀,鉛筆、手偶

          活動過程:

          (一)等分圖形

          1、以情景引入。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了這個問題情境,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同時,也能夠更加生活化地展現生活的數學,更加易于幼兒的理解。

          (1)出示手偶:“你們看誰來了?”幼兒:“是平平姐姐�!�

          (2)以手偶表演,教師問:“平平姐姐今天怎么不高興了,有什么煩惱嗎?”平平(教師扮):“今天早上吃早點,我發現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盈盈一起來分享,小朋友,你們快幫我想想我該怎么辦呢?”

          (3)師:“誰想到好辦法了?”幼兒:“把面包片分成兩份不就行了嗎!”

          (4)平平(教師扮):“可是分完了會有大有小,怎么辦?”

          (5)教師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紙片,提問:“面包片是什么形狀的?”幼兒:“正方形的�!苯處煟骸澳俏覀兙陀谜叫蔚募垇泶婷姘瑤推狡浇憬銇矸殖蓛蓧K一樣大的!”

          2、提供幼兒正方形紙和剪刀,請幼兒操作。提供給幼兒嘗試的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嘗試各種二等分的方法,用剪刀將其剪開的方法便于幼兒驗證兩部分是否相等。

          3、小結:

          (1)師:“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幾塊什么形狀,你是怎樣分的?”

          (2)師:“有幾種分的方法”(對角和對邊折)

          (3)師:“怎樣證明這兩塊一樣大呢?”(比一比)

          (4)師:“怎樣分才能一樣大呢?”

          (5)教師于幼兒共同總結:只要找到了中心線,就可以將一個分成兩個一樣大的。進一步引導幼兒掌握二等分的關鍵要點。

          (二)運用學具進一步探索。只用紙來等分,以現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所致,比較精確的二等分方法只有對角和對邊折兩種,運用學具,抓住學具有洞洞點的特點,可以讓幼兒進一步嘗試以各種折線為中心線進行正方形的二等分,并且能夠保證精確性。促進幼兒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是幼兒在明確等分要求的基礎上自由地嘗試二等分的多種方法。此環節更加注重幼兒的`創造性和獨特性,同時滲透了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種方法解決的道理。

          1、師:“你們用了兩種辦法,還有沒有更多的方法呢?”

          2、請幼兒運用學具進行嘗試,并準確找到不同形狀的中心線,探索檢驗的方法。檢驗能夠證明所分的兩部分是一樣大的,檢驗的方法并不是單一的,為幼兒投放了與一塊學具板相同的作業單的目的就是能夠在記錄等分方法的同時,還可以剪開記錄后的作業單進行比較證明。除此方法還可以比較等分線兩側的洞洞子每排數量是否相同等方法。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針對尋找不同的中心線以及檢查的辦法進行指導,并引導幼兒記錄、檢驗。

          4、小結:展示幼兒作業單,誰來說一說你用了什么方法進行了等分,你是怎樣指導它們是一樣大的。請幼兒將有創新的分法介紹給其他的幼兒,并展示不同檢驗相等的方法。讓幼兒能夠有交流展示的機會,并且結合大班幼兒集體學習的特點,鼓勵幼兒創新。

          活動反思:

          二等分是大班關于“等分”的重要內容,把一份整體分成相同的兩份就叫做二等分。

          二等分的運用很多,可以涉及到面積、長短、數量、體積等方面的二等分。平時孩子們也分點心、分玩具、分學習用品等,但有時會因分得不公平而找老師�?梢�,對于二等分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不能準確地、科學地認識此概念。本節活動重點探索圖形面積的二等分,通過游戲“疊疊樂”幫助幼兒獲得二等分的初步概念,同時通過實踐操作、交流分享的形式,鼓勵幼兒嘗試對正方形、長方形二等分進行多種分法,鞏固建立二等分概念的同時,發展其觀察、比較、判斷的能力,體驗數學操作活動的樂趣。

          在活動導入環節,選取生活材料疊一疊,也是為了孩子能遷移生活經驗,并初步了解二等分。但由于材料的層次性,所以我們又在材料中添加了圖形——圓,也是為了能讓孩子從生活經驗逐步轉入到教學內容中來,讓孩子明白二等分的含義,從而進入下一個環節,探索正方形、長方形的多種分法。

          在磨課的過程中,我看到了選取差異資源對本次活動的重要性。比如在第一環節中,當我初次投入生活材料時,我發現了孩子的疊一疊的經驗受生活經驗的影響很大,會疊成多份。這時,在交流樣本的過程中,除了交流正確的資源,象這樣的錯誤樣本就是對孩子經驗的一個延伸和鞏固,讓他進一步了解游戲規則,并在同伴樣本中學習經驗,在自己樣本中學會糾錯。

          在第二探索環節中,我認為讓孩子嘗試多種分法,首先得激發孩子探索的欲望。在插板的設計上,我們盡量將所有分法想到,并加長了插板長度,讓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首先不受到學具的影響,能大膽嘗試。在孩子探索結束后,交流又是關鍵,因為孩子全部從生活經驗遷移到圖形上來了,他遷移得怎么樣,就只能看他的操作結果。在交流中,我第一個找的是半錯誤樣本,孩子能給正方形找出兩種方法,可是他又繼續以同樣的方法二等分,只是調整了擺放的位置。這說明孩子理解了二等分,但是不知道二等分含義,為什么這么做,所以活動的主要核心就被我破壞了。我認為我應當先找正確資源,讓孩子知道有這樣的分法,再在接下來的樣本中,追尋,這樣兩份一樣了嗎?讓孩子在正確中尋找經驗,在錯誤中吸取經驗。從而才能進一步延伸到生活經驗中來,并進行運用。

          二等分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生活中常用到二等分,如分蛋糕,分飲料等,可是絕對的等分在生活中又是比較少見,所以如果能讓孩子在游戲情境中理解二等分,并學會運用,那便是活動的價值所體現了。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電腦輔助計算教育活動——數字迷宮

          活動目標:

          1、使幼兒進一步熟練地操作電腦鍵盤上的功能鍵。

          2、復習認識0——9的數字,進一步加強對數字的認識。

          3、培養幼兒學習電腦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日常教育活動中加強幼兒對10以內數字的認識。

          2、多媒體一臺,幼兒人均一臺電腦,打開在桌面狀態下。

          3、數字“0”和字母“O”的對比卡片,寫有“B01”的卡片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帶領幼兒做“手指操”,為操作電腦做準備。

          (二)基本部分

          1、引出課題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里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想不想知道它是誰呀?(“小兔子”亮相)

          小兔子: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小兔白白,聽說你們特別喜歡和電腦娃娃做游戲,可是我什么也不會,真著急呀!小朋友,你們幫忙教教我,好嗎 ?

          教師:好,下面我們就先來教小兔子認識一下電腦鍵盤上常用的功能鍵吧。

          2、復習認識電腦鍵盤上的基本功能鍵:

         �。�1)光標鍵

          (2)空格鍵

         �。�3)回車鍵

         �。�4)ESC退出鍵(常用于結束游戲時)

          3、復習認識電腦鍵盤上的.基本數字鍵及字母鍵

         �。�1)數字1、0(注意數字0與字母O的區別)

          (2)字母B(象豎掛的小眼鏡)

          4、教師講解游戲“數字迷宮”的玩法

         �。�1)教師與小朋友一起問:“小兔子,你學會了嗎?”

          小兔子:學會啦,謝謝你們教會了我這么多知識。為了表示我的感謝,我想把自己種的蘿卜分。不過想吃蘿卜需要過兩道門到“數字迷宮”里去取,這兩道門的密碼我已經偷偷告訴你們老師了,一會兒看看哪個小朋友本領大、拿的蘿卜多!好了,咱們一會兒見吧!

          (2)教師演示操作方法

          A、第一把鑰匙(MS-DOC):雙擊DOC圖標,進入DOC程序。

          B、第二把鑰匙(B01):輸入密碼后,進入“數字的認識與游戲”,利用光標鍵選擇游戲“數字迷宮”。

          C、講解游戲玩法。

          D、講解退出游戲的方法。

          5、幼兒上機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

          1、比較蘿卜多少,進行講評。

          2、聽輕音樂,教師帶領孩子做眼保健操。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序數這個內容靈活豐富,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因為序數教學中既有方向性的序數,也有初步的二維空間序數的認知,是對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一些零散的,無意識的序數感知的整合。但這些知識光靠教師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那怎樣引導幼兒輕松學習呢?我嘗試用游戲的形式,將“認識6以內的序數”作為教學內容,讓幼兒在輕松愉快地活動中自主探索、學習。并能為以后學習10以內的序數打下堅實的基礎。

          活動名稱:學習6以內的序數

          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序數,理解數字所代表的實際意義。

          2、培養幼兒在計算活動中的興趣�;顒訙蕚洌�

          高6層,每層6間的房子和高5層,每層5間的房子各一幢

          大象、小老鼠、小豬、小兔、小熊、小老虎圖片各一張,

          門牌號碼、鑰匙形狀的紙人手一張、蠟筆、幼兒照片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為小動物找家

          1、森林小區造了一幢漂亮的房子,這幢房子有幾層?你是怎么數的?(從下往上數的)每一層有幾間?你是怎么數的?(從左往右數的)

          2、漂亮房子里已經住了許多小動物,它們都是誰呀?(小雞、小狗、小鴨、小貓、小松鼠)一共有幾只?(5只)

          3、為了方便動物們遭到自己的家,我們幫動物們按個門牌號碼好嗎?

          4、第一層住的誰呀?(小鴨)小鴨在第一層第幾間,門牌號碼該怎么來表示?門牌號碼的第一個數字表示第幾層,第二個數字表示第幾個房間。(103)

          5、那小雞(302)、小狗(401)、小貓(205)、小松鼠(503)它們都住在第幾層呢?請小朋友們數一數,數好后,把門牌號碼貼在門上。

          6、我們為其他的房間也都按上門牌號碼吧?請一位幼兒為第一層……

          7、你們看還有那些動物也搬來了?(大象、小老鼠、小豬、小兔、小熊、小老虎)大象排在隊伍第幾個?小熊排在第幾?老虎排了第幾?動物們它們可真高興呀!可是

          它們遇到了一個難題,小動物們卻不知道自己住在第幾層樓第幾間屋子,小朋友,我們再來幫幫它們好嗎?

          8、大象、小老鼠、小豬、小兔、小熊、小老虎也搬來了,小老鼠知道自己住在104誰來幫他找到家。

          9、小熊家左邊是302室右邊是304室,小熊的家該是哪一間呢?(303)

          10、大象知道自己的.右邊是204室,下面是103室。(203)

          11、小豬住在最高層他的鄰居是小松鼠和505室。(504)

          12、小兔住在最底層,他的樓上是202室右邊是103室。小兔的家是哪一間呢?(102)

          13、還有誰沒有找到自己的家?(小老虎)小老虎知道自己的樓上住著小豬,樓下是304室,那么小老虎是那間呢?(404)活動延伸:

          這里還有一幢漂亮的房子,這幢房子有幾層?每層有幾間?你們想不想住?啊?你想住那一間就將你的照片貼在這間房子上。請幾位幼兒說說自己住在幾零幾?

          這是什么?(鑰匙)那么多的鑰匙都不知道開那扇門?我們在區域活動時把門牌號碼寫在鑰匙上,請幼兒在鑰匙上寫上自己照片所在門牌。教師給予指導。幼兒可用數字表示也可以用點子表示。教師檢查幼兒的操作情況。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教學意圖:

          數學教育的總目標是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使他們愿意并喜歡進行數學活動。培養幼兒具有正確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數的守恒是指物體數目不因物體外部特征和排列形式等的改變而改變,物體的數目與物體的大小、顏色、形狀及排列疏密沒有關系。大班幼兒認知活動的具體形象性和行為的有意性明顯發展,能依靠表象進行思維,認知活動的概括性使幼兒對事物的理解增強,但仍顯表面化、膚淺化。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郊游》。以故事情節貫穿其中使幼兒掌握10以內數的守恒,旨在讓幼兒在游戲中愉快地學習數的守恒,通過自身的操作,初步感知物體位置發生變化,總數不變的數現象。讓幼兒在看一看、說一說、猜一猜中理解數的守恒,使幼兒對數的守恒有初步的概念。

          教學目標:

          1、能不受排列形式、空間距離、大小、形狀和顏色等因素的影響,理解體驗10以內數的守恒。

          2、在活動中仔細觀察、積極思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歌曲《去郊游》、習題卡片、一些圖片。

          1、課件。

          2、幼兒操作材料(數量在8-10):兩排樹---數量大小形狀相同,排列的間距不同,判斷是否相同;三種菊花:形狀大小顏色各異,其中兩排數量一樣。

          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導入: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到了,小動物們要去郊游了。

          瞧,兔媽媽,豬媽媽和貓媽媽都來了,它們的寶寶也都排好了隊準備出發了。

         �。ㄔu析:這個環節只是為了引起幼兒的興趣,但也為幼兒提出了具體的觀察要求:小動物的排隊)

         �。ǘ┮龑в變豪斫怏w驗10以內數的守恒。

          1、小動物排隊(數量8不受排列形式的影響)

          引導:(課件展示三種排列形式,豬---圓形,兔---三角形,貓---一橫排)

          師:小動物們都排成了什么隊伍?

          我們用眼睛來看看,你覺得三種動物寶寶的數量是一樣多嗎?誰多,你怎么知道的?怎么樣才能正確知道那種動物寶寶多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那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集體點數,分別說出每一種動物的數量),你們發現了什么?(都是8個)

          小結:雖然豬寶寶、兔寶寶和貓寶寶排成了不同形狀的隊伍,但是它們的數量都是8個是一樣多的。

         �。ㄔu析:在這個環節中我先請幼兒仔細觀察——猜猜誰多——驗證結果,層層升入使幼兒了解了物體的數目不會因為排列的形狀而發生改變。)

          2、分帽子(數量不隨空間距離變化而變化)

          師:要出發了,豬媽媽怕自己的寶寶曬傷,幫寶寶們準備了很多太陽帽和太陽鏡(課件展示數量為8的帽子和眼鏡,帽子疊在一起,眼鏡一豎排)

          師:哎,你覺得太陽帽和太陽鏡它們誰多誰少?你是怎么知道?

          有沒有其他想法的?你們覺得那個方法好?(數的方法最好。)

          哎,你們發現了嗎?原來是一樣多的呀!都是幾個呢?(8個)

          小結:原來我們光用眼睛看并不準確,一定要親自去數一數,這樣才能準確。

          讓我們把太陽帽分開來。

          小結:原來剛才太陽帽只不過是疊起來了,但是數量還是8個,和太陽鏡是一樣多的。

         �。ㄕn件一一對應)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眼鏡和太陽帽的數量怎么樣?你怎么知道的?

         �。ㄑ坨R疊起來了)疊起來了數量變了嗎?

          小結:不管太陽鏡分開放還是疊攏放,隊伍的長短變了,但是數量都是8個,沒有變。

         �。ㄔu析: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為幼兒設定了一些難題:(1)帽子是疊起來的,眼鏡是分開放的。在這里幼兒首先是用肉眼觀察感覺眼鏡多,然后通過數來驗證。(2)帽子分開放了,眼鏡卻疊起來了。這時候有的幼兒就覺得是帽子多而眼鏡少了,最后通過驗證發現其實不管物體排列的是緊還是松,它們的數量是不會改變的。并在這個環節中滲透了數量詞的運用,使幼兒對量詞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提高。)

          3、拔蘿卜(數量不隨大小變化)

          引導:兔媽媽帶著兔寶寶到了哪里呢?(課件展示蘿卜地,兔子在挖蘿卜)

          兔媽媽和兔寶寶來到蘿卜地準備干什么呢?

          蘿卜挖好了,讓我們來看一看是媽媽挖得多還是寶寶挖得多?(幼兒集體回答)(課件展示大小不同的兩排蘿卜)

          同樣是8個蘿卜為什么讓人覺得媽媽拔得多,寶寶拔得少?

         �。炞C的時候可以兩個兩個數。)

          小結:兔媽媽拔的是大蘿卜排的隊伍長,兔寶寶拔的是小蘿卜排的隊伍短,但是都是8個蘿卜,所以是一樣多的。(師生一起小結)原來一定數量的物體不會因為它們的大小,排的隊伍的長短和排的形狀而發生變化的啊。

         �。ㄔu析: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較前面2個環節簡單了,而且請幼兒來幫助一起總結,使幼兒的概括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這個環節中的驗證也有了一個提升——幼兒用兩個兩個的數來驗證,這樣不僅能力提高了也不會感覺那么枯燥�!霸瓉硪欢〝盗康奈矬w不會因為它們的大小,排的隊伍的長短和排的形狀而發生變化的啊�!边@一句總結是對前面3個環節的總結,使幼兒的`經驗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ㄈ┎僮骰顒�

          1、了解操作內容和要求

          課件展示,引導:這時候,貓媽媽帶著寶寶們來到了樹林里,哎呀,他們正在煩惱呢,他們碰到了什么事呀?

          課件展示:原來他們發現有兩排一模一樣的樹,到底這兩排樹是不是一樣多的呢?一樣多的就在后面的小方框李做個標記。

          課件展示:他們還看到樹林里有三排菊花,這三排里有沒有一樣多的菊花呢?如果有,請在兩排一樣多的菊花后面畫個相同的標記。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提醒幼兒數清每一排的數量,鼓勵快的幼兒完成兩個操作。

         �。ㄋ模┙Y束

          交流操作結果,明白數量相同的東西不受空間距離和顏色、大小形狀的影響。

          提問:你發現了樹和菊花的什么秘密?

          你怎么知道兩排樹是一樣多的?

          你找到哪兩排菊花是一樣多的?

          先請一個孩子上來,然后問其他孩子是不是和他一樣的。

         �。鳂潆m然兩排不一樣長,但是它們的數量卻是一樣多的,椰子樹雖然排的隊伍是一樣長的但是數量卻是不一樣多的。原來,并不是看上去兩排不一樣長短的樹就是不一樣多的;而兩排一樣長短的樹,就是一樣多的,做事可不能光看表面哦。)

         �。ň栈ǖ闹v解可以稍微簡單點了,可以讓孩子來說)

         �。ㄔu析:交代操作要求和講解幼兒作業時,教師都能由繁入簡的為幼兒講解;并適當的請幼兒來進行講評,再加上教師的適當總結,進一步鞏固了幼兒對這一活動的掌握。)

         �。ㄎ澹┭由�

          小動物們排了那么多的隊伍,我們也來排排看吧。

          師:現在我們有XX個小朋友,是什么形狀坐的?現在請小朋友排成3排,每排10個小朋友,變成一個長方形。

          現在我們有多少個小朋友?和剛才半圓形上的人數是不是一樣多?

          原來我們不管排成什么形狀都是30個小朋友,數量沒有改變。

          我們還可以排成其他的形狀嗎?那我們一起出去排排看吧。

          教學反思:

          活動是從幼兒身邊感興趣的現象入手,形象地將數的守恒展現在幼兒的面前,便于幼兒掌握,活動中注重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將大家的知識經驗加以交流和反饋,達到教學的目標。

          整個教學以去郊游為主線,把各環節串聯在一起,各環節層層遞進,體現了數學教學的完整性和主題性,便于幼兒掌握學習的內容。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讓幼兒自主探索,讓幼兒在愉快的操作中感知數的守恒,讓枯燥的數學活動變得更有意思。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對單數雙數的認識。

          2、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提供1~10的撲克牌,獎品(小紅星若干)。1~10數字卡片人手一套,1~10數學印章,印泥。

          2、貼絨圓形寶寶5個,貼絨數字1~10,毛線拉出的格子圖。

          活動過程:

          一、幼兒集體活動。

          1、引導幼兒看絨板上排列的圓形寶寶,每排有幾個,并用相應的數字進行記錄。

          2、為圓形寶寶排隊,教師示范圓形寶形容詞如何兩兩排隊。1~5數量由教師演示,其他各數請幼兒完成。

          3、觀察圓形寶寶排的隊列。復習單數與雙數。兩個兩個配對后有一個單獨的,表示這些物體數量的'數叫單數。兩個兩個配對后沒有童個剩下的,表示這些物體數量的數叫雙數。

          4、區別10以內單雙數。教師任指1~10某一數,引導幼兒觀察是單數還是雙數,說出判斷的依據。

          二、幼兒操作活動。

          1、游戲:看誰舉得又對又快。

          請幼兒將數字卡1~10按序排好,教師發出“單數”或“雙數”的指令,幼兒迅速舉出相應的數字卡,并用語言表達“幾是單數”或“幾是雙數”。

          2、指導幼兒完成“單雙數涂色”、“誰的車多”、“動物回家”的練習。

          三、游戲:玩撲克。

          1、幼兒兩兩結伴游戲。

          2、將1~10的撲克牌,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然后將其反扣在墊子上,雙方根據商定的規則輪流發出指令和操作。

          (1)翻出所有的單數或雙數,翻出比某數大或小的單數、雙數。

         �。�2)翻出某數的小鄰居和大鄰居,說一說各是單數還是雙數。

          3、按單數或雙數分別進行撲克接龍,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單數和雙數。

          4、教師給能夠操作的幼兒發獎品,獎品多者為勝。

        《{首页主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12-31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6-09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1-02

        大班幼師數學教案02-14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9-08

        大班數學教案01-18

        【熱門】大班數學教案02-20

        大班數學教案【熱門】02-0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

          2. 中文字幕免费大全日本一片 | 亚洲成a人a∨久在线观看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中文一区蜜芽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第一页 |

            有關大班數學教案六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幘恼淼拇蟀鄶祵W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大班數學教案六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用5以內的組成玩"造房子"的游戲,感知數越大組合的方法越多。

              2、關心周圍建造的房屋,體會城市面貌的變化。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準備:

              三角形積木4塊、長方形積木若干、房子照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照片

              1、說說幼兒園附近有哪些新的建筑,介紹它們不同的功用。

              2、談談自己家的房屋什么樣?幾層樓?

              3、小結:不同的房屋有不同的'功用。

              二、玩"造房子"游戲

              1、教師介紹玩法:三角形為屋頂,長方形為墻,兩塊長方形的墻和起來是屋頂上的數字。

              2、介紹規則:

              1)按照屋頂上的數字尋找可以組合的積木

              2)每次組合的方法不能重復。

              3)如果重復、錯誤需拆掉重建。

              3、幼兒分組游戲,教師觀察。

              三、觀察房屋的變化,并討論

              1、看看搭好的房屋有什么變化?

              2、討論數字越大房屋就會越高的理由。

              3、思考:現在要造一幢5層樓的房屋,要找數字幾的屋頂?

              教學反思:

              在這節計算活動中,我讓幼兒充分地、自主地選擇墻和屋頂,孩子們在商量合作的基礎上逐步掌握5以內的組成。整堂活動氣氛寬松,幼兒學習積極性高,在活動中,我反復強調的只是規則,讓幼兒在遵守規則的基礎上游戲,這樣就避免了老師最擔心的常規問題。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根據幼兒生活中出現的等分的問題,如:吃午點,還剩了10個小西紅柿,有兩個孩子們吃,讓他們兩個自己分,一人一半;或在美工區活動時孩子們分紙等問題,展開了此次的活動。

              活動目標:

              1、理解二等分的含義,學習二等分的方法。

              2、通過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給圖形二等分,體驗等分中的包含關系、等量關系。

              3、探索對不同圖形進行二等分。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發散點:

              運用不同的等分線對圖形進行等分。

              活動準備:

              正方形彩色紙片若干、多項操作學具、棋盤若干,記錄單,剪刀,鉛筆、手偶

              活動過程:

              (一)等分圖形

              1、以情景引入。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了這個問題情境,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同時,也能夠更加生活化地展現生活的數學,更加易于幼兒的理解。

              (1)出示手偶:“你們看誰來了?”幼兒:“是平平姐姐�!�

              (2)以手偶表演,教師問:“平平姐姐今天怎么不高興了,有什么煩惱嗎?”平平(教師扮):“今天早上吃早點,我發現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盈盈一起來分享,小朋友,你們快幫我想想我該怎么辦呢?”

              (3)師:“誰想到好辦法了?”幼兒:“把面包片分成兩份不就行了嗎!”

              (4)平平(教師扮):“可是分完了會有大有小,怎么辦?”

              (5)教師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紙片,提問:“面包片是什么形狀的?”幼兒:“正方形的�!苯處煟骸澳俏覀兙陀谜叫蔚募垇泶婷姘瑤推狡浇憬銇矸殖蓛蓧K一樣大的!”

              2、提供幼兒正方形紙和剪刀,請幼兒操作。提供給幼兒嘗試的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嘗試各種二等分的方法,用剪刀將其剪開的方法便于幼兒驗證兩部分是否相等。

              3、小結:

              (1)師:“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幾塊什么形狀,你是怎樣分的?”

              (2)師:“有幾種分的方法”(對角和對邊折)

              (3)師:“怎樣證明這兩塊一樣大呢?”(比一比)

              (4)師:“怎樣分才能一樣大呢?”

              (5)教師于幼兒共同總結:只要找到了中心線,就可以將一個分成兩個一樣大的。進一步引導幼兒掌握二等分的關鍵要點。

              (二)運用學具進一步探索。只用紙來等分,以現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所致,比較精確的二等分方法只有對角和對邊折兩種,運用學具,抓住學具有洞洞點的特點,可以讓幼兒進一步嘗試以各種折線為中心線進行正方形的二等分,并且能夠保證精確性。促進幼兒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是幼兒在明確等分要求的基礎上自由地嘗試二等分的多種方法。此環節更加注重幼兒的`創造性和獨特性,同時滲透了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種方法解決的道理。

              1、師:“你們用了兩種辦法,還有沒有更多的方法呢?”

              2、請幼兒運用學具進行嘗試,并準確找到不同形狀的中心線,探索檢驗的方法。檢驗能夠證明所分的兩部分是一樣大的,檢驗的方法并不是單一的,為幼兒投放了與一塊學具板相同的作業單的目的就是能夠在記錄等分方法的同時,還可以剪開記錄后的作業單進行比較證明。除此方法還可以比較等分線兩側的洞洞子每排數量是否相同等方法。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針對尋找不同的中心線以及檢查的辦法進行指導,并引導幼兒記錄、檢驗。

              4、小結:展示幼兒作業單,誰來說一說你用了什么方法進行了等分,你是怎樣指導它們是一樣大的。請幼兒將有創新的分法介紹給其他的幼兒,并展示不同檢驗相等的方法。讓幼兒能夠有交流展示的機會,并且結合大班幼兒集體學習的特點,鼓勵幼兒創新。

              活動反思:

              二等分是大班關于“等分”的重要內容,把一份整體分成相同的兩份就叫做二等分。

              二等分的運用很多,可以涉及到面積、長短、數量、體積等方面的二等分。平時孩子們也分點心、分玩具、分學習用品等,但有時會因分得不公平而找老師�?梢�,對于二等分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不能準確地、科學地認識此概念。本節活動重點探索圖形面積的二等分,通過游戲“疊疊樂”幫助幼兒獲得二等分的初步概念,同時通過實踐操作、交流分享的形式,鼓勵幼兒嘗試對正方形、長方形二等分進行多種分法,鞏固建立二等分概念的同時,發展其觀察、比較、判斷的能力,體驗數學操作活動的樂趣。

              在活動導入環節,選取生活材料疊一疊,也是為了孩子能遷移生活經驗,并初步了解二等分。但由于材料的層次性,所以我們又在材料中添加了圖形——圓,也是為了能讓孩子從生活經驗逐步轉入到教學內容中來,讓孩子明白二等分的含義,從而進入下一個環節,探索正方形、長方形的多種分法。

              在磨課的過程中,我看到了選取差異資源對本次活動的重要性。比如在第一環節中,當我初次投入生活材料時,我發現了孩子的疊一疊的經驗受生活經驗的影響很大,會疊成多份。這時,在交流樣本的過程中,除了交流正確的資源,象這樣的錯誤樣本就是對孩子經驗的一個延伸和鞏固,讓他進一步了解游戲規則,并在同伴樣本中學習經驗,在自己樣本中學會糾錯。

              在第二探索環節中,我認為讓孩子嘗試多種分法,首先得激發孩子探索的欲望。在插板的設計上,我們盡量將所有分法想到,并加長了插板長度,讓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首先不受到學具的影響,能大膽嘗試。在孩子探索結束后,交流又是關鍵,因為孩子全部從生活經驗遷移到圖形上來了,他遷移得怎么樣,就只能看他的操作結果。在交流中,我第一個找的是半錯誤樣本,孩子能給正方形找出兩種方法,可是他又繼續以同樣的方法二等分,只是調整了擺放的位置。這說明孩子理解了二等分,但是不知道二等分含義,為什么這么做,所以活動的主要核心就被我破壞了。我認為我應當先找正確資源,讓孩子知道有這樣的分法,再在接下來的樣本中,追尋,這樣兩份一樣了嗎?讓孩子在正確中尋找經驗,在錯誤中吸取經驗。從而才能進一步延伸到生活經驗中來,并進行運用。

              二等分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生活中常用到二等分,如分蛋糕,分飲料等,可是絕對的等分在生活中又是比較少見,所以如果能讓孩子在游戲情境中理解二等分,并學會運用,那便是活動的價值所體現了。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電腦輔助計算教育活動——數字迷宮

              活動目標:

              1、使幼兒進一步熟練地操作電腦鍵盤上的功能鍵。

              2、復習認識0——9的數字,進一步加強對數字的認識。

              3、培養幼兒學習電腦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日常教育活動中加強幼兒對10以內數字的認識。

              2、多媒體一臺,幼兒人均一臺電腦,打開在桌面狀態下。

              3、數字“0”和字母“O”的對比卡片,寫有“B01”的卡片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帶領幼兒做“手指操”,為操作電腦做準備。

              (二)基本部分

              1、引出課題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里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想不想知道它是誰呀?(“小兔子”亮相)

              小兔子: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小兔白白,聽說你們特別喜歡和電腦娃娃做游戲,可是我什么也不會,真著急呀!小朋友,你們幫忙教教我,好嗎 ?

              教師:好,下面我們就先來教小兔子認識一下電腦鍵盤上常用的功能鍵吧。

              2、復習認識電腦鍵盤上的基本功能鍵:

             �。�1)光標鍵

              (2)空格鍵

             �。�3)回車鍵

             �。�4)ESC退出鍵(常用于結束游戲時)

              3、復習認識電腦鍵盤上的.基本數字鍵及字母鍵

             �。�1)數字1、0(注意數字0與字母O的區別)

              (2)字母B(象豎掛的小眼鏡)

              4、教師講解游戲“數字迷宮”的玩法

             �。�1)教師與小朋友一起問:“小兔子,你學會了嗎?”

              小兔子:學會啦,謝謝你們教會了我這么多知識。為了表示我的感謝,我想把自己種的蘿卜分。不過想吃蘿卜需要過兩道門到“數字迷宮”里去取,這兩道門的密碼我已經偷偷告訴你們老師了,一會兒看看哪個小朋友本領大、拿的蘿卜多!好了,咱們一會兒見吧!

              (2)教師演示操作方法

              A、第一把鑰匙(MS-DOC):雙擊DOC圖標,進入DOC程序。

              B、第二把鑰匙(B01):輸入密碼后,進入“數字的認識與游戲”,利用光標鍵選擇游戲“數字迷宮”。

              C、講解游戲玩法。

              D、講解退出游戲的方法。

              5、幼兒上機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

              1、比較蘿卜多少,進行講評。

              2、聽輕音樂,教師帶領孩子做眼保健操。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序數這個內容靈活豐富,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因為序數教學中既有方向性的序數,也有初步的二維空間序數的認知,是對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一些零散的,無意識的序數感知的整合。但這些知識光靠教師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那怎樣引導幼兒輕松學習呢?我嘗試用游戲的形式,將“認識6以內的序數”作為教學內容,讓幼兒在輕松愉快地活動中自主探索、學習。并能為以后學習10以內的序數打下堅實的基礎。

              活動名稱:學習6以內的序數

              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序數,理解數字所代表的實際意義。

              2、培養幼兒在計算活動中的興趣�;顒訙蕚洌�

              高6層,每層6間的房子和高5層,每層5間的房子各一幢

              大象、小老鼠、小豬、小兔、小熊、小老虎圖片各一張,

              門牌號碼、鑰匙形狀的紙人手一張、蠟筆、幼兒照片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為小動物找家

              1、森林小區造了一幢漂亮的房子,這幢房子有幾層?你是怎么數的?(從下往上數的)每一層有幾間?你是怎么數的?(從左往右數的)

              2、漂亮房子里已經住了許多小動物,它們都是誰呀?(小雞、小狗、小鴨、小貓、小松鼠)一共有幾只?(5只)

              3、為了方便動物們遭到自己的家,我們幫動物們按個門牌號碼好嗎?

              4、第一層住的誰呀?(小鴨)小鴨在第一層第幾間,門牌號碼該怎么來表示?門牌號碼的第一個數字表示第幾層,第二個數字表示第幾個房間。(103)

              5、那小雞(302)、小狗(401)、小貓(205)、小松鼠(503)它們都住在第幾層呢?請小朋友們數一數,數好后,把門牌號碼貼在門上。

              6、我們為其他的房間也都按上門牌號碼吧?請一位幼兒為第一層……

              7、你們看還有那些動物也搬來了?(大象、小老鼠、小豬、小兔、小熊、小老虎)大象排在隊伍第幾個?小熊排在第幾?老虎排了第幾?動物們它們可真高興呀!可是

              它們遇到了一個難題,小動物們卻不知道自己住在第幾層樓第幾間屋子,小朋友,我們再來幫幫它們好嗎?

              8、大象、小老鼠、小豬、小兔、小熊、小老虎也搬來了,小老鼠知道自己住在104誰來幫他找到家。

              9、小熊家左邊是302室右邊是304室,小熊的家該是哪一間呢?(303)

              10、大象知道自己的.右邊是204室,下面是103室。(203)

              11、小豬住在最高層他的鄰居是小松鼠和505室。(504)

              12、小兔住在最底層,他的樓上是202室右邊是103室。小兔的家是哪一間呢?(102)

              13、還有誰沒有找到自己的家?(小老虎)小老虎知道自己的樓上住著小豬,樓下是304室,那么小老虎是那間呢?(404)活動延伸:

              這里還有一幢漂亮的房子,這幢房子有幾層?每層有幾間?你們想不想住?啊?你想住那一間就將你的照片貼在這間房子上。請幾位幼兒說說自己住在幾零幾?

              這是什么?(鑰匙)那么多的鑰匙都不知道開那扇門?我們在區域活動時把門牌號碼寫在鑰匙上,請幼兒在鑰匙上寫上自己照片所在門牌。教師給予指導。幼兒可用數字表示也可以用點子表示。教師檢查幼兒的操作情況。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教學意圖:

              數學教育的總目標是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使他們愿意并喜歡進行數學活動。培養幼兒具有正確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數的守恒是指物體數目不因物體外部特征和排列形式等的改變而改變,物體的數目與物體的大小、顏色、形狀及排列疏密沒有關系。大班幼兒認知活動的具體形象性和行為的有意性明顯發展,能依靠表象進行思維,認知活動的概括性使幼兒對事物的理解增強,但仍顯表面化、膚淺化。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郊游》。以故事情節貫穿其中使幼兒掌握10以內數的守恒,旨在讓幼兒在游戲中愉快地學習數的守恒,通過自身的操作,初步感知物體位置發生變化,總數不變的數現象。讓幼兒在看一看、說一說、猜一猜中理解數的守恒,使幼兒對數的守恒有初步的概念。

              教學目標:

              1、能不受排列形式、空間距離、大小、形狀和顏色等因素的影響,理解體驗10以內數的守恒。

              2、在活動中仔細觀察、積極思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歌曲《去郊游》、習題卡片、一些圖片。

              1、課件。

              2、幼兒操作材料(數量在8-10):兩排樹---數量大小形狀相同,排列的間距不同,判斷是否相同;三種菊花:形狀大小顏色各異,其中兩排數量一樣。

              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導入: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到了,小動物們要去郊游了。

              瞧,兔媽媽,豬媽媽和貓媽媽都來了,它們的寶寶也都排好了隊準備出發了。

             �。ㄔu析:這個環節只是為了引起幼兒的興趣,但也為幼兒提出了具體的觀察要求:小動物的排隊)

             �。ǘ┮龑в變豪斫怏w驗10以內數的守恒。

              1、小動物排隊(數量8不受排列形式的影響)

              引導:(課件展示三種排列形式,豬---圓形,兔---三角形,貓---一橫排)

              師:小動物們都排成了什么隊伍?

              我們用眼睛來看看,你覺得三種動物寶寶的數量是一樣多嗎?誰多,你怎么知道的?怎么樣才能正確知道那種動物寶寶多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那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集體點數,分別說出每一種動物的數量),你們發現了什么?(都是8個)

              小結:雖然豬寶寶、兔寶寶和貓寶寶排成了不同形狀的隊伍,但是它們的數量都是8個是一樣多的。

             �。ㄔu析:在這個環節中我先請幼兒仔細觀察——猜猜誰多——驗證結果,層層升入使幼兒了解了物體的數目不會因為排列的形狀而發生改變。)

              2、分帽子(數量不隨空間距離變化而變化)

              師:要出發了,豬媽媽怕自己的寶寶曬傷,幫寶寶們準備了很多太陽帽和太陽鏡(課件展示數量為8的帽子和眼鏡,帽子疊在一起,眼鏡一豎排)

              師:哎,你覺得太陽帽和太陽鏡它們誰多誰少?你是怎么知道?

              有沒有其他想法的?你們覺得那個方法好?(數的方法最好。)

              哎,你們發現了嗎?原來是一樣多的呀!都是幾個呢?(8個)

              小結:原來我們光用眼睛看并不準確,一定要親自去數一數,這樣才能準確。

              讓我們把太陽帽分開來。

              小結:原來剛才太陽帽只不過是疊起來了,但是數量還是8個,和太陽鏡是一樣多的。

             �。ㄕn件一一對應)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眼鏡和太陽帽的數量怎么樣?你怎么知道的?

             �。ㄑ坨R疊起來了)疊起來了數量變了嗎?

              小結:不管太陽鏡分開放還是疊攏放,隊伍的長短變了,但是數量都是8個,沒有變。

             �。ㄔu析: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為幼兒設定了一些難題:(1)帽子是疊起來的,眼鏡是分開放的。在這里幼兒首先是用肉眼觀察感覺眼鏡多,然后通過數來驗證。(2)帽子分開放了,眼鏡卻疊起來了。這時候有的幼兒就覺得是帽子多而眼鏡少了,最后通過驗證發現其實不管物體排列的是緊還是松,它們的數量是不會改變的。并在這個環節中滲透了數量詞的運用,使幼兒對量詞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提高。)

              3、拔蘿卜(數量不隨大小變化)

              引導:兔媽媽帶著兔寶寶到了哪里呢?(課件展示蘿卜地,兔子在挖蘿卜)

              兔媽媽和兔寶寶來到蘿卜地準備干什么呢?

              蘿卜挖好了,讓我們來看一看是媽媽挖得多還是寶寶挖得多?(幼兒集體回答)(課件展示大小不同的兩排蘿卜)

              同樣是8個蘿卜為什么讓人覺得媽媽拔得多,寶寶拔得少?

             �。炞C的時候可以兩個兩個數。)

              小結:兔媽媽拔的是大蘿卜排的隊伍長,兔寶寶拔的是小蘿卜排的隊伍短,但是都是8個蘿卜,所以是一樣多的。(師生一起小結)原來一定數量的物體不會因為它們的大小,排的隊伍的長短和排的形狀而發生變化的啊。

             �。ㄔu析: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較前面2個環節簡單了,而且請幼兒來幫助一起總結,使幼兒的概括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這個環節中的驗證也有了一個提升——幼兒用兩個兩個的數來驗證,這樣不僅能力提高了也不會感覺那么枯燥�!霸瓉硪欢〝盗康奈矬w不會因為它們的大小,排的隊伍的長短和排的形狀而發生變化的啊�!边@一句總結是對前面3個環節的總結,使幼兒的`經驗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ㄈ┎僮骰顒�

              1、了解操作內容和要求

              課件展示,引導:這時候,貓媽媽帶著寶寶們來到了樹林里,哎呀,他們正在煩惱呢,他們碰到了什么事呀?

              課件展示:原來他們發現有兩排一模一樣的樹,到底這兩排樹是不是一樣多的呢?一樣多的就在后面的小方框李做個標記。

              課件展示:他們還看到樹林里有三排菊花,這三排里有沒有一樣多的菊花呢?如果有,請在兩排一樣多的菊花后面畫個相同的標記。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提醒幼兒數清每一排的數量,鼓勵快的幼兒完成兩個操作。

             �。ㄋ模┙Y束

              交流操作結果,明白數量相同的東西不受空間距離和顏色、大小形狀的影響。

              提問:你發現了樹和菊花的什么秘密?

              你怎么知道兩排樹是一樣多的?

              你找到哪兩排菊花是一樣多的?

              先請一個孩子上來,然后問其他孩子是不是和他一樣的。

             �。鳂潆m然兩排不一樣長,但是它們的數量卻是一樣多的,椰子樹雖然排的隊伍是一樣長的但是數量卻是不一樣多的。原來,并不是看上去兩排不一樣長短的樹就是不一樣多的;而兩排一樣長短的樹,就是一樣多的,做事可不能光看表面哦。)

             �。ň栈ǖ闹v解可以稍微簡單點了,可以讓孩子來說)

             �。ㄔu析:交代操作要求和講解幼兒作業時,教師都能由繁入簡的為幼兒講解;并適當的請幼兒來進行講評,再加上教師的適當總結,進一步鞏固了幼兒對這一活動的掌握。)

             �。ㄎ澹┭由�

              小動物們排了那么多的隊伍,我們也來排排看吧。

              師:現在我們有XX個小朋友,是什么形狀坐的?現在請小朋友排成3排,每排10個小朋友,變成一個長方形。

              現在我們有多少個小朋友?和剛才半圓形上的人數是不是一樣多?

              原來我們不管排成什么形狀都是30個小朋友,數量沒有改變。

              我們還可以排成其他的形狀嗎?那我們一起出去排排看吧。

              教學反思:

              活動是從幼兒身邊感興趣的現象入手,形象地將數的守恒展現在幼兒的面前,便于幼兒掌握,活動中注重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將大家的知識經驗加以交流和反饋,達到教學的目標。

              整個教學以去郊游為主線,把各環節串聯在一起,各環節層層遞進,體現了數學教學的完整性和主題性,便于幼兒掌握學習的內容。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讓幼兒自主探索,讓幼兒在愉快的操作中感知數的守恒,讓枯燥的數學活動變得更有意思。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對單數雙數的認識。

              2、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提供1~10的撲克牌,獎品(小紅星若干)。1~10數字卡片人手一套,1~10數學印章,印泥。

              2、貼絨圓形寶寶5個,貼絨數字1~10,毛線拉出的格子圖。

              活動過程:

              一、幼兒集體活動。

              1、引導幼兒看絨板上排列的圓形寶寶,每排有幾個,并用相應的數字進行記錄。

              2、為圓形寶寶排隊,教師示范圓形寶形容詞如何兩兩排隊。1~5數量由教師演示,其他各數請幼兒完成。

              3、觀察圓形寶寶排的隊列。復習單數與雙數。兩個兩個配對后有一個單獨的,表示這些物體數量的'數叫單數。兩個兩個配對后沒有童個剩下的,表示這些物體數量的數叫雙數。

              4、區別10以內單雙數。教師任指1~10某一數,引導幼兒觀察是單數還是雙數,說出判斷的依據。

              二、幼兒操作活動。

              1、游戲:看誰舉得又對又快。

              請幼兒將數字卡1~10按序排好,教師發出“單數”或“雙數”的指令,幼兒迅速舉出相應的數字卡,并用語言表達“幾是單數”或“幾是雙數”。

              2、指導幼兒完成“單雙數涂色”、“誰的車多”、“動物回家”的練習。

              三、游戲:玩撲克。

              1、幼兒兩兩結伴游戲。

              2、將1~10的撲克牌,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然后將其反扣在墊子上,雙方根據商定的規則輪流發出指令和操作。

              (1)翻出所有的單數或雙數,翻出比某數大或小的單數、雙數。

             �。�2)翻出某數的小鄰居和大鄰居,說一說各是單數還是雙數。

              3、按單數或雙數分別進行撲克接龍,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單數和雙數。

              4、教師給能夠操作的幼兒發獎品,獎品多者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