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3-09-25 15:20:03 晶敏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通用2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通用20篇)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建立克的觀念。

          2、熟記1千克=1000克。

          二、教學重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建立克的觀念。

          2、熟記1千克=1000克。

          三、學具準備:

          1枚二分硬幣、1袋食鹽(1千克)。

          四、學習過程:

         。ㄒ唬⿵土暸f知。

          1、你已經學習過那些質量單位?你能說一說嗎?

          2、請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食鹽,感受一下有多重。

          3、你還能掂出你身邊的物品有多重嗎?(隨便找)

          (二)認識質量單位克。

          1、建立質量單位克的觀念。

          A、請用手掂一掂1枚二分硬幣有多重, 你能說出它的質量大概是多少千克嗎?

          B、1枚二分硬幣太輕了,用千克表示它的質量不太方便,我們用一個新的質量單位克來表示它的質量。記住哦:1枚二分硬幣大約重1克?诉可以用g來表示。

          C、你還能列舉其它例子,說一說1克有多重嗎?

          D、通過用天平稱量我們知道:兩粒普通的花生米,大約1克。還有……

          E、察看身邊物品的'質量:(用手掂一掂)

          一袋方便面的質量是( )g,一袋餅干的質量是( )g,一塊巧克力的質量是( )g,一袋牛奶的質量是( )g。

          2、認識克與千克的關系。(1千克=1000克)

          A、我們已經認識了千克和克,那么千克和克又有什么聯系呢?

          1千克=1000克

          B、結合身邊的例子,說一說,1千克有多重。

          ( )袋方便面1千克,

          ( )幾袋牛奶1千克,

          C、克和千克的辨析。填上合適的單位。(克和千克)

          2() 300() 150() 450()

          (三)練習。

          1、是真是假,請根據下面有關物體質量的敘述,判斷這些敘述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寫出正確的答案。

          前前今年9歲,長得特別健壯,體重已達61克,他每天早上能吃掉50千克的雞蛋一個,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kg的饅頭3個,晚上吃得更多,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能把將近1g的米飯吃光。

          體重已達61克()。

          吃掉50千克的雞蛋()。

          250克的牛奶( )。

          kg的饅頭( )。

          將近1g的米飯( )。

          2、1千克=( )克 1kg =( )g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2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蘇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周長是多少》。這是一次實踐活動。教材設計了用線圍一圍、用小棒擺一擺、用小正方形計算相應的周長、以及量一量、估一估等豐富的活動,旨在通過活動,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長的含義和計算方法的認識,同時在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考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學生分析:

          本課時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已經掌握了周長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教學,本節(jié)課的內容旨在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相互交流,可以進一步明確周長的含義,并有創(chuàng)意地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口頭表達能力,并使學生熟練靈活地掌握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方法。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加深對周長含義的認識,增強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周長的能力。

          2、在實踐活動中坦步提高動手操作水平,發(fā)展數學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加深對周長含義的認識,增強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周長的能力。

          教學難點:

          在實踐活動中坦步提高動手操作水平,發(fā)展數學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這節(jié)課,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荻Y物,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只要今天能獲得三顆星的小朋友就可以看到老師獎勵的禮物了。

          你們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信封。請你打開,看一看,里面有哪些學具?你能告訴老師嗎?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用這些學具來研究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

          板書課題:周長是多少

          二、操作實踐,解決問題。

         。ㄒ唬﹪粐。(多媒體出示課本上的插圖)

          1、師:看,圖中的小朋友們正在圍著自己喜歡的圖形呢!

         。ㄨ匙、松樹、五角星、三角形)

          2、師:你能用一根絲線圍出你喜歡的圖形嗎?請大家拿出信封里的'線圍一圍。

          要求

         。1)要把老師給你的線都用完。

         。2)把你圍好的圖形形狀填在作業(yè)紙第一張表格里。

         。3)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3、師:說一說,你圍的是什么圖形。

          展示學生的作品。同學們用線圍成的圖形真好看。

          4、師:用手指一指你圍成的圖形的周長好嗎?

          想一想,圍成的圖形周長是多少?怎樣量最方便?

          (把線拉直,用尺量一量)

          學生圍圖形、量周長、填表格,在小組內交流。

          5、評價:完成老師要求的小朋友可以在評價表里貼好第一顆星。

          設計說明讓每個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用線圍出美麗的圖形。進一步明確周長的含義,并有創(chuàng)意地解決實際問題。

         。ǘ⿺[一擺。(多媒體出示課本上的插圖)

          1、師: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師:請你拿出信封里的小棒。

          量一量:4根短的長度是多少厘米?4根長的長度是多少厘米?

          3、師:你打算用幾根小棒,怎樣擺成正方形或長方形呢?

          先想一想,想好了再擺一擺。

          把你圍好的結果填在作業(yè)紙第二張表格里。

          交流:我擺的是長方形,它的長是( )厘米,寬是( )厘米,周長是( )厘米。

          我擺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 )厘米,周長是( )厘米。

          4、互相評價:同桌兩人交流、評價。為成功的小朋友在評價表里畫上第二顆星。

          設計說明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操作學具,獨立地擺出自己想象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口頭表達能力。

         。ㄈ┕酪还。

          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我們一起用紙頭來玩游戲吧。

          老師幫我們每人準備了一張小紙片(長:10厘米,寬:6厘米),你能從這張紙上看出有哪些數學問題,并提問出來讓其他同學來回答嗎?

          生:這是什么圖形的紙?回答:長方形的。

          生:長方形有什么特點?回答:有4條邊、對邊相等;有4個角,都是直角。

         。ㄉu價同學回答的問題)

          生:它的周長是多少?回答:長大約~厘米,寬大約~厘米,周長大約是30厘米。

          師:要確切知道這張紙的周長,怎么辦?(量一量)

          請大家測量一下這個長方形,并匯報你是怎么量的,看看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學生動手測量長方形的周長)

          學生匯報結果及方法。

         。1)102+62=32

         。2)10+6=16 162=32

          設計說明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自己提出問題,請同學回答,評價同學的回答。給他們留出了廣闊的思維空間,讓他們在提問、猜測、評價、驗證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ㄋ模┘粢患。

          師:如果老師讓你在這張長方形紙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你知道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

         。ㄟ呴L是6厘米。邊長就是原來長方形的寬。)

          師:對,在長方形里剪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長方形的寬其實就是這個最大正方形的邊長。(板書:寬是正方形的邊長)

          師:下面請大家動手折一折,把這個正方形剪下來,注意不要剪歪了。

          學生動手剪正方形。

          師:你會計算這個正方形的周長嗎?(64=24厘米)

          師:你能再把這個正方形剪成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嗎?

          學生動手剪。

          師:現在,每個小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方法一:46=24(厘米) 242=12(厘米) 12+6=18(厘米)

          方法二:62=3(厘米) 3+6=9(厘米) 92=18(厘米)

          方法三:移一移,63=18(厘米)

          小結:大家剛才想出了幾種方法,這說明解決問題的途徑很多,只要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就會有新的發(fā)現。

          設計說明增加的剪一剪的內容,充分讓學生在折、剪中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系和區(qū)別,掌握它們的特征,熟練周長的計算。讓學生體會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ㄎ澹┢匆黄础#ǘ嗝襟w出示課本上的插圖)

          1、看一看,你們的桌子上還有什么學具我們沒用呢?

          師:讀要求:用12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拿出12個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

          先想一想,商量一下怎樣拼,小組合作,小組長記錄填表格。

          2、小組交流。(課件出示)

          一排擺幾個?擺幾排?長是多少?寬是多少?周長是多少?

          3、師:請你觀察一下這些數據,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

          4、師:都是由十二個小正方形組成的,周長怎么會不一樣呢?

          5、師:在我們拼出的3種長方形里,它們的周長哪個最長,哪個最短?

          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ㄅ懦龅膱D形越長,它的周長越長,排出的圖形越方,它的周長越短。)

          設計說明:小組合作拼一拼,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解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拼圖形和計算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周長的含義,在觀察、比較、找規(guī)律的過程中,發(fā)展數學思考能力。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3

          教學目的:

          4、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6、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量,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他摸到什么顏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5

          (1)每小組一個封口不透明袋子,內裝紅、黃小球幾個。(學生不知數量、顏色)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記錄次數

          黃

          紅

          活動匯報、小結

         。2)袋子里的紅球多還是黃球多?為什么這樣猜?

          小組內說一說

          總數量有10個球,你估計有幾個紅,幾個黃?

          (3)開袋子驗證

          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之間的關系。

          2、練習

          P107做一做

          3、小結

          三、鞏固練習

          [1]學生說說擲出后可能出現的結果有哪些

          [2]猜測實驗后結果會有什么特點

          [3]實踐、記錄、統(tǒng)計

          [4]說說從統(tǒng)計數據中發(fā)現什么?

          [5]由于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存在的差異,也可能得不到預期的結果,可以讓學生再擲幾次,讓學生根據試驗的結果初步感受到硬幣是均勻的,兩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4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上冊)第49~51的例題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使學生了解24時記時法,會用24時記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個時刻。

          2.使學生在認識24時記時法的過程中,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

          1. 播放新聞聯播片頭音樂,讓學生猜是什么節(jié)目,在什么時刻播出。

          2. 呈現新聞聯播片頭視頻,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初步揭題。

          3. 出示電視節(jié)目預報表,讓學生嘗試著說說各自的.理解。

          二、比一比

          1.分組研究兩種記時法有什么不同,討論喜歡哪種記時法。

          2.比較兩種記時法的相同點,初步了解轉換方法。

          三、互換

          1.學習把24時記時法轉換成12時記時法。

          2.學習把12時記時法轉換成24時記時法。

          四、強化零時

          1.出示直線,指出用這條直線表示時間,要求在直線上表示今天的一些時刻。

          2.討論一天的時間從幾時開始。

          3.小組討論關于0時的幾個問題。

          五、回顧與質疑

          1.回顧上述學習過程,讓學生談談收獲。

          2.引導學生進一步質疑。

          六、應用

          1.討論銀行營業(yè)時間。

          2.討論火車票上的發(fā)車時間,以及去火車站的時間。

          七、游戲

          用手臂表示指定的時刻。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以舊引新

          1、出示蘋果,讓學生說一說一個蘋果的重量是250( ),一筐蘋果的重量是15( )

          2、千克、克是我們以前學過的質量單位,克與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1千克=1000克)。

          3、一車蘋果的重量是2( )

          二、自主探究研究問題

          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噸”。

          (1)出示教材例題,集裝箱,火車車廂,汽油

          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

          (2)讓學生根據對噸大致的了解及課外資料的補充說說生活中那些物體通常使用“噸”來作單位。

          (3)課件展示:卡車、火車車廂、輪船、飛機、鯨魚、樓房等,用“噸”作單位比較合適。

          提問:通常以“噸”作單位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賹W生分小組觀察討論

          ②學生分小組交流匯報

         、蹘熒献鞯贸鼋Y論:通常大件物體及較重的物品“噸”來作單位。

          目的:用課件出示圖片,豐富了感性材料的種類。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再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得出結論。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認識千克與噸之間的關系

          (1)小組同學互相背一背,感受它們的重量。

          ①學生匯自己的體重。

         、谛〗M同學互相背一背

          ③說說自己的感受。

         、芨惺1噸

          (2)課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問:需要幾個同學才能抬起來?(8個)

          (課件演示)請同學們觀察:有這樣的幾袋大米?(10袋)提問: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書:1000千克。

          你是怎樣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個同學抬起來,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個同學才能抬起來?(80個)。說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較重。

          通過小組同學反復掂物體的重量,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感受物體的實際重量。遷移出1噸的重量。

          師引導: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噸。

          即:1噸=1000千克。師補充板書:1噸=1000千克

          (3)鞏固千克與噸之間的關系。

          師生做個猜體重的游戲。請同學們猜一猜老師的.體重大約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個老師的體重按50千克計算,那有多少個老師的體重合起來是1噸?你是怎樣想的?

          (4)填空練習: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體重按25千克計算,40個同學的體重是()千克,是()噸。

          三、看書質疑

          學生自己看書,標出重點語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

          四、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什么情況下用噸作單位。

          2、在()里填上適當的數,使每種東西的總重恰好是1噸。

          3、想一想,填一填

          一條鯨魚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噸

          一輛卡車載質量5噸,也就是()千克。

          五、合作總結,解決問題

          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希望同學們能夠用所學習的知識不斷地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6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秤物體質量的方法,通過看一看、稱一稱、拎一拎、數一數、說一說等活動,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2、 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藘蓸邮称罚ǔ鍪久蹢棥⑴蚧称罚,他們在爭吵到底誰比較重,你能想個辦法幫它們解決這個問題嗎?

          討論,得出結論:掂一掂、稱一稱、看一看

          二、操作體驗,認識千克

          1、學生嘗試稱一稱蜜棗的重量

          談話:通過掂一掂,我們發(fā)現蜜棗比較重,但它到底有多重呢?我們一起來稱一稱吧。

          學生活動,交流稱的結果并說出自己是怎樣看出重量來的。

          談話:秤面上的`指針指著“1”,到底“1”表示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這臺秤吧。

          2、認識秤面,認識千克

          學生觀察秤面,說說在秤面上看到了什么?(g和數字刻度)

          問:你知道g表示什么么?

          講述:g是千克的符號,稱一般物體的重量時,通常用千克做單位,千克又叫公斤,如果用秤稱物體的重量時,秤面上的指針指著1,就表示這個物體重1千克,那么如果秤面上指針指著2呢是多重呢?你能看出這臺秤最多可以稱多重的物體嗎?

          3、學生再次稱一稱蜜棗,初步建立1千克的概念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7

          教學內容:

          教材第63頁例3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2、區(qū)別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并能正確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教學重點:

          通過圖形和直觀演示加深對長度單位與面積單位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

          由直觀到抽象地區(qū)別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10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根1分米長的毛線和1個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請同學們說一說你都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板書:米、分米、厘米)

          2、你學過的面積單位有哪些?(板書: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引入新課: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學習教材第63頁例3。

          1、比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請同學們動筆畫一條1厘米的線段和一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提問:

         、偈裁礃拥膱D形為1平方厘米?

         、谛〗M討論說一說你看到的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勰隳芘c用手勢比畫1厘米和1平方厘米嗎?

          2、比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請同學們用手勢演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2)教師手里有一根毛線,它的長大約是1什么?(展示1分米長的毛線)

          (3)出示正方形請同學們估測這是1什么?

          引導:你們看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區(qū)別了嗎?

          (4)請你們在練習本上畫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5)展示學生畫的圖。

          3、比較1米和1平方米。

          (1)教師的講桌的長是1米多,你能到前面指認一下是從哪里到哪嗎?

          (2)講桌的面積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區(qū)別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同學們有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表象,你能說一說1米和1平方米的區(qū)別嗎?(小組合作到前面演示,雙臂張開大約是1米,四個同學把伸開的雙臂手搭手圍成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米)

          4、通過估算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1)先小組合作估計同學們所用課桌的長度和寬度,教師用皮尺幫助學生驗證。

          (2)估計自己課桌面的面積大小,再用同學們準備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說一說,你周圍哪些物體的一個面分別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教材第64頁練習十四第5題。

          2、畫一個正方形并標出這個人正方形的邊長和面積。

          3、用9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擺圖形,算出它們的面積和周長。

          4、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1)一條線段長1平方分米。

          (2)一居室的面積大約是10米。

          (3)一根鉛筆長15厘米。

          (4)一座高樓高約100平方米。

          (5)小明從學校要走50米的路才能到家。

          四、思維訓練

          動腦筋,想一想。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直觀圖形的學習,學生進一步鞏固了面積單位的概念,能夠正確區(qū)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能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加深了對年級單位和長度單位概念的理解。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熟練掌握一位數除三位數筆算除法的基礎上,會正確計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

          2、通過學習,形成一定的筆算技能。

          3、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被除數的某一位不夠除,商0的原理。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出示口算卡片,學生口答。

          2、板書下面各題,請學生在本上完成,集體訂正。

          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二、探究新知

          學習例7.

          通過情境圖,說一說從中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我們先來解決問題(1)。

          (1)理解題意。

          根據題意可知,每根短跳繩5元,求650元能買多少根短跳繩,應該用除法計算,列式為650÷5.

          (2)探究筆算方法。

          用豎式計算650÷5時,先用5去除被除數百位上的6,在商的百位上寫1,余下的1個百和5個十合成15個十,5除15個十商3,3寫在十位上,個位上的.0除以5得0,直接在商的個位上寫0,其中0減去商和除數的乘積0的步驟可以省略不寫。

          指名學生板演。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9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連續(xù)進位的加法題.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重點、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教學過程

          復習準備,導出新知

          基礎訓練

          口算:

          9+6=

          5+5=

          6+8=

          8+6+1=

          8+2+1=

          6+5+1=

          求385與705的和。

          全班齊練,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你能不能自己寫出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算式呢?

          筆算不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數位對齊。

          從個位加起。

          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學習新課

          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師:剛才的復習,是前面剛剛學過的進位加法,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進位加,但和前面學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學習的是連續(xù)進位加。

          板書課題:連續(xù)進位加

          教學例1

          學生嘗試擺小棒求得98+25的結果(允許有各種方法。)

          小組合作討論喜歡哪種方法,引導研究課本中的方法。

          提問:

          師:先加哪一部分,單根的8根和5根怎樣加?給8根小棒湊幾根就是10根?(8+2+3=13)

          滿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舉起來讓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個1根捆成1捆,也就是1個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著圖問:這一捆小棒哪里來的?把單根小棒合起來,滿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師小結:單根合起來滿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個十。

          列豎式計算。

          學生自由書寫豎式,再討論哪一種合理。這道題的豎式怎么寫?(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

          從哪一位加起呢?(從個位加起。)

          那么豎式中個位相加的得數怎樣寫呢?

          想一想:小棒應該怎樣擺?

          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余同學在書上完成。)

          講評:同桌口述并檢查,在進位時1寫的位置對不對,做進位加法時,是否漏寫1或忘加1。

          做一做

          1、直接在書本上計算,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2、求出每一個胡蘿卜上的算式的得數。

          3、練習四,第一題,連一連

          4、地球儀85元,書包48元,買一個地球儀和一個書包一共要多少錢?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0

          教學目標:

          1、通過解答三個具體問題,對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和整理。使學生形成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知識結構,掌握口算、估算、筆算和驗算的基本方法。

          2、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靈活選擇計算方法。

          3、提高計算的正確性及熟練程度。

          教學重點:

          靈活選擇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提高計算正確率。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回憶本單元所學知識。

         。1)給學生留出回憶的時間。

         。2)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形成知識網絡。

         。3)其他同學補充完整。

          2、復習除法含義。

         。1)板書:46÷2 0÷3

         。2)說一說,46÷2的含義,0÷3應該怎樣理解?

          提問: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結果是多少?任何不是0的數除0呢?

          二、鞏固練習

          1、出示教材第33頁的內容。

         。1)自主解答這3道題。

          (2)逐題訂正。

         。3)請學生說出分析過程和解答方法。

          (4)質疑。再解答這三道題時,你使用了什么樣的計算方法?為什么選用這樣的方法?為什么用“≈“?你用什么方法驗證自己的計算是否正確?

          說一說,225÷5的計算過程。

         。5)指名學生回答或組內交流。

          2、教材第34頁練習七的第1題。

         。1)思考:如何判斷商的位數?除法估算的方法是什么?除法筆算時要注意什么?

          (2)按要求先計算,再填空。

         。3)學生每人一空,集體訂正。

          (4)說一說,筆算除法時,你都遇到了我們學過的哪幾種情況,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有什么特點。

          (5)指名學生回答。

          3、教材第34頁練習七的第2題。

         。1)講清題意。

         。2)說一說,每道題中都有哪些運算符號,它們的運算順序各是什么。

         。3)集體在練習本上完成,指名學生板演。

         。4)訂正時,請學生說出672÷(2×3)和(601-246)÷5的運算順序。

         。5)強調書寫格式的規(guī)范。

         。6)脫式計算如何檢查?(做一步查一步)

          三、思維訓練

          教材第34頁練習七的第5題。

         。1)出示題,理解題意。

         。2)尋找相關信息。

          (3)合理解答。

          (4)交流解題思路。

          (5)質疑反饋。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編出6的乘法口訣,理解這些口訣,并能熟練地應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發(fā)展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體驗數學知識的價值,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點難點

          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編出6的乘法口訣,理解這些口訣,并能熟練地應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

          教學設計 :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呈現情境。

          談話:今天我們要到兒童樂園里去玩一玩。

          2、提出問題。

         。1)木馬轉盤一次可以坐幾個人?

         。2)哪6位同學愿意在一起騎木馬?讓學生自由結合,組建6人小組。

          (3)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幾個6人,共是多少人?

          讓2個小組的學生走到教室前面來,大家看一看。

         。4)3次可以坐幾個6人,是多少人?

          再讓6人到前面來。

          那么4次、5次、6次呢?不要再走到前面來,設想一下,各有多少人?

          二、經歷過程,自主探索

          1、自己嘗試。

          2、出示表格: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面提出的問題,自己嘗試計算、填表。

          3、交流探討。

          小組內交流: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班內匯報:各組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

          結合學生的匯報,組織探討:

         。1)表格中填出的數各表示什么意思?(板書:1個6相加、2個6相加……6個6相加)

         。2)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積是多少?怎樣知道的?讓每個學生都寫出6個乘法算式,寫好后相互檢查。

          4、編口訣。

         。1)你能編出6的乘法口訣嗎?

          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

         。2)整理口訣。

          這些口訣,你們能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寫出來嗎?寫好后小組內相互檢查。

         。3)記口訣。

          把口訣讀一讀。說說哪幾句容易記住,哪幾句難記?相互介紹自己記口訣的方法。

          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由記口訣。

          師生對口令記口訣。

          5、用口訣。

          口算:6×26×56×36×1。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三、綜合應用,拓展延伸

          1、開碰碰車。

          2、練射擊。

          3、打電話。

          小動物們聽說兒童樂園這么好玩,于是它們各自打電話約朋友去玩。

          你能找出它們和誰在打電話嗎?(友情提示:得數相等,電話接通)

          讓小組內6名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小動物,輪流打電話。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2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理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并能正確地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

          能計算一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教學難點:

          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教具準備:掛圖、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暑假里,有三個小朋友,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邊。出示掛圖:同學門自己觀察這幅圖把你看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圖,并根據圖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各自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

          3、引出: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1)列式計算,小組交流。

          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獨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2)全班交流算法。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們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4、解決問題: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每個學生先獨立列出乘法算是,嘗試解決,再交流、匯報。

          5、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三、拓展應用:

          1、13×3 70×5 24×2 15×3 31×3 34×2 24×4 13×5 2、

          ⑴、一共有多少塊餅干?

         、、每個小朋友15塊,分給6個小朋友,夠分嗎?

          四、小結

          在這節(jié)課中,你學會了什么?要注意什么問題?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中的相關作業(yè)。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買書”的問題情境,探索小數加減法(沒有進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經歷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2、能力目標:能用小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3、情感目標:增加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豎式計算。

          教學難點:

          探索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激趣

          師出示:星期六,淘氣和笑笑一起到書店買書。笑笑買了一套《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花了148元,還剩下53元。笑笑帶了多少錢?學生獨立解答問題,師巡視。學生計算結果,師注意關注學生計算過程中的進位問題。才同學們幫笑笑解決了這個問題,真棒!在買書的`時候,淘氣也遇到了一個問題,你能幫他解決嗎?

          二、互動解疑

          1、師出示:淘氣在書店買了一本《童話故事》花了3.2元。他又買了一本《數學世界》,花了11.5元。淘氣一共花了多少元?學生自主列出算式并匯報

          板書:3.2+11.5=

          2、師:為了幫淘氣解決買書付錢的問題,大家都正確地列出了小數加法的算式?墒俏覀儚膩頉]有嘗試過兩個小數怎么相加,現在就來試一試,看誰能獨立發(fā)現小數加法的算法。

         。1)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交流。

         。3)匯報交流結果。

          師:你是怎樣計算3.2+11.5的?

          生1:3.2元=32角,11.5元=115角,32角+115角=147角,也就是14.7元

          生2:可以用豎式計算。 3元2角3.2元+11元5角+11.5元16元7角16.7元

         。4)小組討論。

         。5)完成課本試一試的題目,你會做嗎?

          三、啟思導疑

          師:同學們真棒,想出了這么多好的方法,這幾種算法各有什么特點?小數相加時,為什么智慧老人特別強調“小數點一定要對齊”?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師:多位數相加時,個位數字一定要對齊,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相同數位(單位)上的數才能相加;個位對齊了,所有的數位也都對齊了小數相加時,小數點一定要對齊,也是這個道理;只要小數點對齊了,所有的數位也都對齊了。教材中前兩種算法的共同特點是化去小數點,把小數相加變成整數相加,但“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的算理沒有變。所以,只要把小數點對齊了,小數加法的計算與多位數的加法計算就沒有什么不同了。

          四、實踐應用

          1、完成課本第7萬狀的第1題。

          2、用豎式計算。

          2.5+0.2 3.9—2.9 6.5+3.1

          3、小小文具店:

          小麗到文具店購買文具。一把尺子1.5元,一本筆記本2.1元,一個文具盒5.3元,一支鋼筆4.4元。

         。1)一把尺子和一支鋼筆一共多少元?

         。2)一個文具盒比一本筆記本貴多少元?

         。3)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五、總結評價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4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 “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目標】

          1.認識余數,知道余數的含義。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基礎上,掌握有余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綜合的能力。

          4.通過探究過程,使學生感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培養(yǎng)探究性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探究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教具、學具】

          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圖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1. 考考老師:請同學們利用已經學過的找規(guī)律的知識,用學具設計一個規(guī)律,然后告訴老師,你是怎么擺的,接下來你想讓老師猜幾號學具,老師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誰來考考老師?(可以請不同的學生試一試,學生很驚奇。)

          2. 適時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來的?等你們學會了今天的知識,就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來的了。

         。墼u析: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fā),用學生考老師的形式引入新課,這樣做,既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建構概念

         。ㄒ唬┟鞔_圖意,展開思維

          利用課件呈現主題圖:通過創(chuàng)設校園里學生課外活動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計算。(如插旗子時按4面為一組的;跳繩時分成4人一組;打籃球的學生為5人一組;板報下面的花為3盆一組等。)

         。墼u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題圖,引導學生展開觀察、交流和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學生對“平均分”的應用意識,為下面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奠定基礎。]

         。ǘ⿲嶋H操作,感受新知

          1. 教學例題1。

         。1)利用課件演示例1:國慶節(jié)到了,同學們打算將聯歡會的會場用鮮花布置,小朋友先般來15盆花,他們打算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老師想請我們班的同學來分一分,你們愿意嗎?

         。2)動手操作:請小朋友拿出學具,用15個學具表示15盆花來擺一擺。

         。3)提問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15盆花有沒有擺完?想一想15里面有幾個5?

         。4)嘗試列式:如果用計算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

          15÷5=3(組)

         。5)明確寫法:(結合操作思考)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并結合具體的情境讓學生說一說豎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時了解豎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墼u析:引導學生在已具備的'表內除法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有余數的除法的學習。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認識,但還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因此,首先由情境引入例題,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運用擺學具的方式感知除法的意義,同時通過理解表內除法豎式的含義,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建構知識的活動空間。]

          2.教學例題2。

         。1)課件演示例2:同學們將校園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會場,還是每5盆擺一組,最多可以擺成幾組?

         。2)動手操作:你們是不是也能用學具代替23盆花來擺一擺?纯疵5盆擺一組,能不能全部分完?還剩幾盆?剩下的夠不夠再分一組?

         。3)認識余數:23里面最多有幾個5?這余下的3盆不夠再分一組,這個數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板書課題:余數)

         。4)嘗試列式:23÷5=4(組)……3(盆)

         。5)適時小結: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要在余數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的除法。(接著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6)小組討論:如何列豎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組的小朋友說一說。

         。7)學生匯報。

         。8)列出豎式:

          3.觀察比較:看看例1和例2的豎式,比一比,從這兩道題的計算中你發(fā)現了什么?

          4.嘗試練習:選擇兩個算式用豎式計算。(一個正好分完,另一個不能正好分完。)

         。墼u析:本環(huán)節(jié)教學,教師根據學生認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對新知識的學習進行準確定位,既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考平臺,又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會到探索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三、觀察比較,理解概念

          1. 探究關系:出示例3,引導學生運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導學生討論:觀察余數與除數,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15÷5=3(組)

          17÷5=3(組)……2(盆)

          19÷5=3(組)……4(盆)

          21÷5=4(組)……1(盆)

          23÷5=4(組)……3(盆)

          25÷5=5(組)

          16÷5=3(組)……1(盆)

          18÷5=3(組)……3(盆)

          20÷5=4(組)

          22÷5=4(組)……2(盆)

          24÷5=4(組)……4(盆)

          2.歸納總結:

          (1)剩下不能再分的數才叫余數;

         。2)計算有余數的除法,余數要比除數小。

         。墼u析:本環(huán)節(jié)是在前兩個例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余數與除數的關系。教學中如果讓每一個學生都來計算這一組題,勢必花費學生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生也會產生厭煩情緒;而采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通過團隊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

          四、鞏固拓展,運用新知

          1. 鞏固題:第52頁的“做一做”。(判斷題,進一步明確“余數要比除數小”。)

          2. 開放題: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數是8,余數有可能是幾?如果余數是6,除數有可能是什么數?

          3. 游戲題:“猜猜看”。

         。ㄕn件呈現:一組有規(guī)律的圖形,猜一猜第10個是什么圖形、第18個是什么圖形,運用課件驗證。)

          4. 拓展題:現在你們能想出老師為什么會很快猜出你們前面所擺的學具是什么了嗎?你們也能運用今天學的“有余數的除法”知識,很快地猜出第24個、第30個圖形是什么嗎?

         。墼u析:練習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層次性、開放性、靈活性、啟發(fā)性和挑戰(zhàn)性。通過讓學生進行不同類型的練習,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尤其是最后一個練習,給學生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整節(jié)課前后呼應,使學生掌握的知識系統(tǒng)化、結構化。]

          五、歸納小結,結束全課

          小朋友,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你體驗最深的是什么?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52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在認識年月日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24時計時法,并用24時計時法來表示時刻,在能力上要求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遷移,培養(yǎng)善于思考、發(fā)現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并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場景,認識24時計時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意識到時間的寶貴,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

          教學重點:

          24時計時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互化。

          教學突破: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大課堂的容量,將抽象知識形象化,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學生對24時計時法的理解和應用。

          教學準備:

          鐘面模型、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入新課。

          1、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位老朋友,(課件出示圖片)

          2、話說一天豬八戒收到了一張請柬,打開一看,(課件演示)

          茲定于6月10日7時在瑤池舉行蟠桃宴,請?zhí)炫翊笤獛泴脮r光臨!

          3、原來是王母娘娘要請他赴宴。這下可把他樂壞了,第二天天還不亮,他就一個骨碌爬了起來,匆匆趕往瑤池去赴宴,可是他從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時,瑤池的大門才姍姍打開。

          4、這是怎么回事呢?

          5、請柬上的時間該怎么修改呢?(課件演示:晚上7時)

          6、一天中原來有兩個7時,那一天中還有兩個幾時呢?(學生回答)

          7、下面我們把同學們說的這些時間按先后順序排一排。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誰知道?(學生回答)大家都見過這個場面嗎?(課件出示春晚倒計時場面)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計時的場面,當時針和分針同時指向12的時候,舊的一天結束了,新的一天開始了。

          8、利用活動鐘表熟悉普通計時法,豐富感知。 (播放活動鐘表課件)夜里的12時就是一天的開始,接下來就是凌晨1時,凌晨2時……。夜里12時,這一天就結束了,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設計說明:學生在此之前,學習了鐘表的初步認識,只會讀鐘表上的時刻,以及時、分、秒之間的簡單換算,通過調查了解到,大部分學生生活經驗比較匱乏,只會讀表,對普通計時法、一天24小時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這些又是學習24時計時法所必備的。所以在這節(jié)課一開始我先安排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喚起生活經驗,加深學生印象。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引導探究、充分利用學生生活經驗感悟24時計時法。

          1、老師把剛才的時刻都記錄了下來。

          2、這種計時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交流中,經常用到,我們就叫它普通計時法。普通計時法用1時到12時來表示時間,前面必須要加上凌晨、早晨、中午、下午、晚上等時間詞,老師覺得用普通計時法來表示時間有點麻煩,并且前面如果掉了時間詞的話,就會出錯,就像剛才的請柬一樣。那我們能不能發(fā)明一種簡明易記,又不易出錯的計時法呢?我們干脆不要前面的時間詞了,夜里的12時,是一天的開始,我們就叫它0時,接下來就叫1時、…12時,那下午1時叫什么呢?對,接著12往下數,13、14……。24時。(課件演示)

          3、同學們真了不起,數學家們也是這樣想的,用0—24時來表示一天的時間,這種計時法,就叫24時計時法。

          4、 24時計時法是怎樣來計時的?

          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一天的時間,(出示課件)

         。ㄍㄟ^活動鐘表來感受一天的時間。)夜里12時,也就是24時計時法的0時,新的一天開始了,接下來是1時、2時………。12時。接著走第二圈,13時、14時……………。24時。一天結束了。下面我們再來一起感受一遍一天的時間,請同學們邊看鐘表邊做動作來表示這時你在做什么。

          5、想一想剛才在一天的時間里,時針一共走了幾圈?共多少小時?(板書)所以人們才發(fā)明了24時計時法。

          6、那一天為什么有24小時呢?這是有科學道理的,請看:(出示課件:地球的自轉)

          7、小組探究,解決問題。

         。1)撥一撥:在鐘面模型上從0時撥到24時,邊撥邊讀出每個時刻。

         。2)填一填:用24時計時法填寫鐘面外圈的時刻

          (3)議一議:鐘面上外圈數字表示什么?外圈數字和對應的內圈數字有什么關系? (如:1時和13時,2時和14時… … )

          8、學習了24時計時法,剛才的請柬就可以寫成19時了。

          你在哪兒見過這種計時法?

          9、 24時計時法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老師也搜集了一些這樣的資料,請看大屏幕:(課件展示畫面)

         。ㄔO計說明: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自己來探究24時計時法這種計時方法,充分利用學生的經驗與智慧來感悟新知,自然生成。既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三、提升認識,總結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互化方法。

          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你喜歡哪一種呢?

          那么二者之間的轉化就非常重要了,你有什么好辦法嗎?(看課件自主總結方法。)

          小結:把普通計時法轉化成24時計時法,時針第一圈所走的時刻,也就是中午12時以前的時刻,直接把前面的時間詞去掉就行了。第二圈所走的時刻,去掉時間詞,再在時刻前面加12。

          四、精心練習,鞏固提高。

          五、拓展延伸。

          1、欣賞古代的計時法。(課件展示)

          2、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人們對計時法的要求就越來越高了,未來社會的計時法就靠你們去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希望同學們從現在開始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將來才會有所作為。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6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了解1克、1千克、1噸的實際質量,建立清晰的質量單位的概念。

          2、掌握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之間的相互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了解質量單位克、千克、噸的字母表示方法,了解用秤可以稱物體的輕重。

          4、能結合生活實際,在具體的情境中解決與克、千克、噸有關的簡單問題,進一步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了解1克、1千克、1噸的實際質量,建立清晰的質量單位的感念。

          2、難點:噸的質量概念的建立。

          課時安排:

          5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千克= 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

          掌握“1千克= 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教學用具:各種秤、幻燈、小黑板、1千克的鹽。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

          1、游戲導入。請三位學生到臺前做“背一背”的游戲(請一位同學背另外兩位同學,被被的兩位同學輕重對比明顯)。背的同學把感受講給同學們聽,讓學生感受到人是有輕重的。

          2、實踐體驗。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或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并互相說一說。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1、認識秤。

          2、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稱一稱。

         、、掂一掂。

         、、估一估。

         、取⒄乙徽。

         、、猜一猜。

         、省⒘嘁涣。

          ⑺、說一說。

         、、小結: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單位表示物體有多重。

          3、建立克的質量觀念。

          4、單位換算。

         、拧⒆寣W生通過稱一稱、算一算等活動,理解1千克= 1000克。如可以通過稱2袋500克的鹽,也可以稱5袋200克的米等活動。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讓學生說說再哪兒看見過這種符號。

          三、拓展應用一個雞蛋重()一個西瓜重()

          2、 2kg = ( )g 4000g = ( )kg 7kg = ( )g 8000g = ( )k

          3、實踐活動我的體重、同伴的體重、一土豆,我的書包我的估計稱量結果

          4、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鹽比較,哪個重些?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中有何收獲?

          2、布置課后實踐活動任務:用秤在家分別稱出1千克、2千克的物品并掂一掂。

          課后反思: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7

          課題:

          小數的大小比較第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從中進一步學習簡單的數學推理。

          2.通過運用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培養(yǎng)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習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課件出示教材第90頁主題圖,談話引入:今天天氣真熱,童童想到冷飲店買些冷飲。請大家觀察價目表,看看這里有哪些品種的冷飲,價錢分別是多少?

          學生看圖,教師指名說說每種冷飲的名稱和價錢。

          教師整理板書: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磚1.5元,蛋筒2.2元。

          提問:通過這些商品的價錢,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自由提出問題)

          2.談話:童童想買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個貴一些,你能幫她比一比嗎?揭題: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3。

          提問:如何比較0.8和0.6的大小?

          課件出示:0.8 ○ 0.6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并選派代表交流、匯報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二:0.8=8686,0.6=,>,所以0.8>0.6。 10101010

          出示兩個正方形,讓學生在正方形中分別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小結:兩個小數都是零點幾的,我們可以比較它們的小數部分,十分位大的這個小數就大。

          2.試一試。

          提出問題:比一比雪糕和冰磚的價格,并和同學說說你是怎樣比的`。

          出示:0.8 ○ 1.5

          (1)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小組選派代表匯報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數部分是0,1.5的整數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寫成分數是88,<1,而1<1.5,所以0.8<1.5,雪糕便宜。 1010

          想法三:因為8比15小,所以0.8<1.5,雪糕便宜。

          (2)談話:同學們說得很多,這些方法都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我們還可以用數軸來表示這兩個數。

          (出示數軸圖)提問:你能在數軸上標出0.8和1.5的位置嗎?

          學生在教材中的數軸上標出兩個小數的位置。

          學生匯報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結:兩個小數的整數部分不相同時,可以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這個小數就大。

          (3)引導:在數軸上標出0.6,比較0.6、0.8和1.5這三個數哪個,哪個最小。學生獨立標出位置,并比較大小。

          (4)任意選兩種冷飲,比一比價格,再說說你是怎樣比的。

          學生在小組里交流,主要比較以下四種情況:

          0.8○2.2 0.6○2.2 1.5○2.2

          組織學生在班級中交流比較的方法,師生共同講評。

          比一比:四種飲品,哪種冷飲最貴,哪種,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結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提問:我們在比較小數的大小時,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來比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先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師總結。

          (1)采用換算單位法,把較大的單位換算成小的單位。

          (2)數軸比較法,先把這些數依次在數軸上標出,然后比較其大小。

          (3)整體比較法,即位數相同,從位比起,相同數位上的數誰大這個數就大;位數不同,先看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這個小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時候,就比較十分位上的數,十分位上的數大,這個小數就大。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1題。

          (1)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

          提問:從圖中你能知道兩條彩帶各長多少厘米嗎?(6厘米和9厘米)

          再問:用分米作單位,這兩條彩帶分別長多少?

          再問:你能比較這兩個小數嗎?(0.6分米<0.9分米)

          (2)要求:先寫出小數再比較大小。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并說說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先根據圖中的涂色部分寫出小數,然后比較大小。

          指名匯報,匯報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比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先回顧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再獨立完成,完成后指名匯報。

          4.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先在數軸上標出數,然后按順序把三個數填入括號內,最后集體交流,說說比較的過程。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的算理,并能口算簡 單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2、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 中的簡單問題。

          3、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較準確的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 一位數除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

          教、學具準備:

          CAI 課件、板書用卡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出示卡片)

          16÷836÷664÷840÷520×3120×4

          2、口答

          60 里面有( )個十。

          800 里面有( )個百。

          150 里面有( )個十。

          3000 里面有( )個千。

          二、學習新課

          1、談話:今年春節(jié),天氣很冷,我們每個家里仍然吃上了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這和運送蔬菜的叔叔、阿姨辛勤勞動分不開的,我們一起 去瞧一瞧吧。ㄕn件出示主題圖)仔細觀察,從圖中你能收集到哪些 數學信息?(請 1 至 2 名學生回答)

          2、它描繪的是農民運送蔬菜的情境,趙伯伯承擔運送黃瓜的任務。 他說:“我 3 次就能運完 60 箱!甭犃粟w伯伯的話,你能提一個什 么問題呢?

          3、根據學生回答貼出卡紙: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4、你們會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說算式)

          5、要解決“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這個問題,算式是 60÷3。

          為什么是用除法算呢?(邊說邊板書:60÷3)

          6、你能根據王叔叔、李阿姨他們的信息各提出什么問題呢?(學生 提問題,說算式)

          7、根據學生回答貼出卡紙: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板書算式: 200÷3); 李阿姨平均每次運多少箱?(板書算式:240÷3)

          8、看看黑板上提出的三個問題,都是用除法計算來解決。這就是我 們這個單元學習的內容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 這節(jié)課先來學習 “口 算除法”。板書課題

         。ㄒ唬┨骄恳晃粩党當怠 1(1)

          1、同學們,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你們知道 60÷3 等于多少嗎?請 把你想到的結果告訴同桌小朋友,并說一說你是怎樣得到這個結果 的。如果你不會做,那就請你拿出學具盒中的小棒來分一分,相信你 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2、學生討論、操作。

          3、好,請同學們一起告訴我,60÷3,商是——

          4、你是怎樣求出這個商的呢?還有不同的方法嗎?(請 2 至 3 名學 生介紹不同的方法)

          [應變預設:學生的方法大概會有以下三種,如有困難,教師應適當引導,最好三 種方法都能呈現出來,使學生體會到解決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1、擺小棒:1 捆小棒表示 1 個十,6 捆小棒就是 60。把 60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要分 2 捆,是 20,所以 60÷3=20。

          2、想乘法:因為 20×3=60,那么把 60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就一定 是 20,所以 60÷3=20。

          3、想除法:因為 6÷3=2,所以 6 個十除以 3 等于 2 個十,也就是 60 ÷3=20。]

          5、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相應的板書。

         。ò鍟孩6÷3=2; ×3=60 0 6 個十 60÷3=20 2 個十 6 0÷3=2 ②(20)

          6、現在,我們知道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了嗎?真了不起!同學 們把自己提出的第 1 個問題解決了。在算 60÷3 是多少的時候,用了 這么多方法,有的是擺小棒;有的想 6 個十除以 3 等于 2 個十;還有 的是想乘法算除法。

         。ǘ┨骄恳晃粩党贁怠} 1(2)

          1、600÷3 等于多少?同學們先想一想。

          2、誰能說說你是怎樣做的?(因為有 60÷3 的基礎學生應該很快 想到: 因為 6÷3=2, 所以 600÷3 等于 200 或 6 個百除以 3 就等于 200; 想乘法:(200)×3=60,600÷3=200)

          3、看來同學們已經學會了口算像這樣整十數除以一位數,整百數 除以一位數的方法,那么就用你喜歡的方法口算下面幾道題。 出示:口算下面各題,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80÷4 400÷2 300÷5

          (三)探究一位數除幾百幾十——例題 1(3)

          1、看來新知識大家掌握得不錯,李阿姨也想請大家?guī)兔λ阋凰恪?/p>

          2、該怎么列式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40÷3=

          3、240÷3 等于多少呢?好像挺為難的,那我們就在小組內先討論討 論,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開始討論吧!

          4、找到答案了嗎?請學生介紹自己的計算方法。(板書:①24 個十 ÷3=8 個十;②(80)×3=240)

          [評析:讓學生從現實情境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積極主動尋找 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自 己思考、操作的基礎上得出結果,再開展組內交流,最后組織不同算 法的學生進行全班交流,這一自主寬松的探究過程;既體現了算法多 樣化,又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使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這 一目標能落到實處。]

          三、鞏固提高

          做一做

          1、(課件演示 P15 頁做一做第 1 題)仔細觀察這幅圖,你們發(fā)現了 什么?

          (1)聰聰的問題是什么?你們能幫她解決這個問題嗎?請試一試。

          (2)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據學生回答板書:40 ÷2=

         。3)要求 40÷2 得多少,你們是怎么算的呢?引導學生說出不同的 方法。

         。4)好!讓我們一起告訴聰聰答案吧——平均每間蜂房住 20 只。

          (5)看!聰聰在謝謝你們呢!

          2、請同學們翻開數學書第 15 頁,做一做第 2 題,請大家開動腦筋, 把答案直接寫到書上,開始吧。w訂正)

          3、我們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出示數學書 17 練習三 的第 5 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后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同學們能積極開動腦 筋,主動學習,表現真棒!說說這節(jié)課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教科書第 17 頁第 1、2 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9

          教學內容:

          千米的認識

          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公里)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正確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直接性”和“可視性”的體悟或者從感受經驗比較抽離,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本課學習的難點。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一、二年級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會在走路上學、乘車旅游、參加運動會等生活經驗中接觸到千米(公里),這就使得本節(jié)課很容易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紤]到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幫助學生建立1千米實際長度概念時選用學生熟悉周圍環(huán)境,這樣既能有效化解難點,又能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進行相應的換算。

          2、通過實踐活動,親身體驗“1千米究竟是多長”,形成對“千米”的量感。

          3、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讓學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認識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教學難點:

          通過體驗,形成對“千米”的量感

          教學關鍵:

          通過親身體驗充分感知1千米究竟有多長。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我們之前已經學過了關于長度的單位,說一說,你學過哪些長度單位?你能不能把它們從大到小排列一下?

          板書:米(m) 厘米(cm) 毫米(mm)

          請說一說它們之間的進率。

          板書: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下面的括號中填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課桌的長度約是100( ) 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492( )

          學校運動會比賽跑200( ) 一枚一元硬幣的厚度約是2( )

         。ㄕf明:既復習了舊知,又為探索新知做好鋪墊,同時使學生感受到知識之間的系統(tǒng)性。)

          3、師:國慶節(jié),老師從上海出發(fā)到南京,指示牌顯示距離南京還有268(),后面應該是哪個長度單位呢?

          4、揭示課題:用米、厘米都太短了。上海到南京的距離比較遠,我們需要用更大的長度單位來測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板書)

          板書:千米的認識

          (說明:從現實生活出發(fā)讓學生產生認知上的沖突,使學生感受到認識千米的必要性。)

          二、探究

         。ㄒ唬⿲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千米”,如:

          1、出示圖片。

          圖1:路標。

          圖2:限速。

          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過“千米”?(讓生答)

          小結:表示鐵路、公路等比較長的距離時,通常用千米做單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

          板書:(公里)km

         。ǘ┬抡n展開:

          1、初步建立“千米”觀念:

          師:各位同學,請大家看運動場的跑到圖,它的環(huán)形跑道一圈是200米,這樣跑幾圈剛好是1000米?(5圈)

          我們可以寫成

          1千米=1000米 (指導學生朗讀:用不同的停頓來區(qū)分)

          練一練:

          2千米=( )米 (讓學生說想法)

          想:2千米就是2個1千米,即2000米

          5千米=( )米

          想:5千米就是5個1千米,即5000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師:1千米到底有多長?

          出示學校周邊地圖:這是我們學校周圍的地圖,從校門口出發(fā),你認為走到哪里是1千米呢?(學生討論,交流,反饋)

         。ㄕf明:以情激趣,使學生感到生邊處處有數學,由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三、練習鞏固

          1千米在你們頭腦中已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讓我們來做一些練習,看看同學們的掌握情況。

          1.填空

          8千米=( )米 4千米400米=( )米

          3千米25米=( )米 2750米=( )千米( )米

          讓學生獨立嘗試,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2)交流反饋。

          2.選擇題

          鴕鳥是世界上最大的鳥,身高約4( ),每小時能跑40( )

          A.厘米 B.米 C.千米

          海拔最高的大河位于我國西藏自治區(qū)的雅魯藏布江,平均高度約為海拔4( )

          A.厘米 B.米 C.千米

          四、聯系生活,學會應用

          1、十一期間,小丁丁沒有選擇出門旅游,他在少年宮參加完活動準備去圖書館,請問,有幾條路可以選擇?

          620m

          620m

          小丁丁覺得路太遠了,他決定打車,請你任選走法,計算一下長度,如果選擇出租車,你的選擇起步價夠嗎?

          五、課后實踐:

          1、實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估一估走一千米需要多長時間。

         。ㄕf明:千米的實際長度的感知,只有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才能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六、板書:

          千米的認識

          千米(公里)km 米(m) 厘米(cm) 毫米(mm)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00米=1千米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20

          教學內容:

          教材第23~24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第1~6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其豎式的簡便寫法,能正確地計算這類算題。

          2、在研究算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合情推理能力和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的簡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出示:3×2=

          7×2=

          13×2=

          3×20=

          7×200=

          21×4=

          口算后討論:你是怎樣口算的?

          二、教學新課

          1、學習例題

         、懦鍪纠}插圖問:你從題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

          ⑵指名說出口算方法和結果。問:你是怎樣由4×12=48想到4×120=480的?

         、切〗Y。

          2、教學“試一試”

          ⑴讓學生在書上計算,指名板演。

         、浦该逖輰W生說說計算過程。

         、菃枺旱谝活}中乘數250末尾有一個0,積1500的末尾為什么有兩個0?第二題算過7×9得63后,為什么積的末尾要添寫2個0?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獨立完成在書上,并進行評講。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獨立完成。組織討論:每組上下兩題有什么聯系?計算方法有什么區(qū)別?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組織學生口算,體會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掌握幾百幾十和幾相乘的口算方法。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引導學生讀題。問:你能看懂表的內容嗎?讓我們計算什么?學生填表。問:觀察這張表,你有什么發(fā)現?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你是怎樣掌握的,先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

          五、作業(yè):

          完成“想想做做”第2.5.6題。

          教學反思: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2-24

        數學上冊教案12-25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6-19

        數學三年級上冊小學教案09-27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6-20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02-09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優(yōu)秀02-13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6-02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4篇07-2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