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

        時間:2024-08-07 14:05:28 志華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帋痛蠹艺淼男W數學比的認識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精選15篇)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 1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算式的特點,引出倒數的意義,并能夠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2.學習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求出一個數的倒數。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正確理解倒數的意義及互為的含義。

          2.正確地求出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發(fā)興趣,引出概念

          1.投影。哪個同學和老師比賽?誰說得快?

          師:你們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說得這么快嗎?這兩個因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嗎?這節(jié)課老師就要把這中間的奧秘告訴你們,相信你們得知后比老師說得還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倒數的認識。(板書課題)

          2.同學認真觀察每個算式,你發(fā)現了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板書:乘積是1 兩個數

          3.你還能很快說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嗎?你為什么說得這么快,有什么竅門嗎?

          生:兩個數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就可以了。

          師:說得好,因此我們把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做互為倒數。(把板書補充完整)

          4.舉例說明,什么叫互為倒數?

          師:3是倒數這句話對嗎?為什么?

          你們說得對,誰能說出幾組倒數?

          同桌互相說,每人說兩組。(指名說)

          問:怎樣判斷他們說得是否正確?

          生:看這組數的乘積是否是1。如果乘積是1,這兩個數是互為倒數;如果乘積不等于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 2

          教學重點:認識倒數并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小數與整數求倒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口算:

          上面各式有什么特點?

          還有哪兩個數的乘積是1?請你任意舉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

         。ò鍟撼朔e是1,兩個數)

          二、引入新課

          剛才我們所舉出的乘積是1的兩個數之間有一種特殊的關系。

         。ò鍟旱箶担

          三、新課教學

          1、乘積是1的兩個數存在著怎樣的倒數關系呢?

          請看:,那么我們就說是的倒數,反過來(引導學生說)

          是的倒數,也就是說和互為倒數。

          和存在怎樣的倒數關系呢?2和呢?

          2.深化理解

          提問:①什么是互為倒數?

          怎樣理解這句話?(舉例說明)

          (的倒數是,的倒數是,......不能說是倒數,要說它是誰的倒數。)

         、0有倒數嗎?為什么?1有倒數嗎?什么?(0雖然可以看作幾分之0,如,,......但是把分子、分母調換位置,分母為0,不成立,所以0沒有倒數,另外0和任何數相乘卻為0。1可以寫作,1與相乘還是1,符合倒數的意義,所以1的倒數是1)。

          3.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師設疑:怎樣的兩個數互為倒數呢?請同學們試著寫一寫。

          ①出示例題

          例:寫出、的`倒數

          學生試做討論后,教師將過程板書如下:

          所以的倒數是,的倒數是。

         。懿荒軐懗,為什么?)

          總結:求一個數(0除外)的倒數,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②深化

          你會求小數的倒數嗎?(學生試做)

          四、訓練、深化

          1.下面哪兩個數互為倒數

          (出示課件一下載)

          2.求出下面各數的倒數

         。ǔ鍪菊n件二下載)

          3.判斷

          ①真分數的倒數都是假分數。()

         、诩俜謹档牡箶刀夹∮1。()

         、0沒有倒數。()

          4.提高

          會填了嗎?

          如果末尾加上=1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0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2怎么填?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倒數的哪些新知識?什么叫倒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六、課后作業(yè)

          練習六2、3

          七、板書設計

          略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 3

          1教學目標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化學生對數的大小、數序的理解,以及對基數和序數含義的認識。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生活中捕捉信息,發(fā)現問題,經歷數數、畫圖、推理等解決問題的策略。

          體驗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感受數與生活的聯系。

          2學情分析

          繼續(xù)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鼓勵學生靈活運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同時使學生理解“畫示意圖”是幫助理解題意,數數才是解題的策略。

          3重點難點

          經歷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 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一、復習舊知,揭題導入

          1、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數誰來數一數一起數一數。

          2、加個要求數。

          3、揭題看來大家已經能非常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利用數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板書《解決問題》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例6主題圖

          同學們,你們喜歡大熊貓嗎星期六,一群小朋友排隊去動物園參觀大熊貓,那么在小朋友排隊中藏著怎樣的數學問題呢一起去瞧瞧。

          2、捕捉信息,讀懂題意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數學信息

          誰能說說,在這些發(fā)現中和我們數學有關的是哪些信息

          生小麗排在第10 生小宇排在第15 師那從“小宇排在第10”這個信息中,你能知道什么

          從“小宇排在第15”這個信息中,你又能知道什么

          師課件出示問題小麗和小宇之間有幾人誰能說說“小麗和小宇之間”是什么意思

          (設計意圖注重學生讀圖訓練,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意思和能力 )

          3、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獨立思考

          (2)小組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培養(yǎng)孩子合作交流的意識)

          (3)動手操作,展示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的思考問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感受方法的多樣性)

          數一數

          11 12 13 14

          畫一畫

          畫一畫的方法

          4、回顧新知

          剛才我們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一般經歷了哪幾個步驟呢

          三、鞏固新知,反饋練習

          1、玩滑梯

          2、坐車

          四、拓展練習

          看書問題 思 考 比較觀察和前面學習的排隊問題有什么不同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類型的練習,進一步靈活運用數數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喚起更多的生活經驗) 五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怎樣解決的呢首先要找準信息,看清楚數學問題,在解決兩人之間有幾人時可以用數一數的方法,還可以用畫一畫的方法,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關于這樣的問題,希望同學們能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同時記得在公共場所要文明排隊,下課。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 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81頁例1及“做一做”第1題、練習十五第1、2題。

          教學目標:

          1.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2.學生知道1時=60分。

          3.學生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教學難點:

          讀出接近整時的時間和1時=60分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鐘,學生準備小鬧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chuàng)設情境。

         。ㄗ屨n鈴響)

          師:上課……

          師:哪位同學說說,剛才早讀下課是幾時嗎?(8:00)你知道我們學校第一節(jié)的上課時間是?(邊問邊出示課件,課件顯示一個鐘面,定格在8:15)

          2.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又知道現在是幾時嗎?(引出8時多)

          師: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時間。(板書課題《認識幾時幾分》)

          二、直觀演示,探索新知

         。ㄒ唬┱J識鐘面

          1.師: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我們知道,鐘面上有些什么?

          2.學生反饋,教師用課件演示并板書。(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每一個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個小格。)

         。ǘ┱J識時間。

          1、認識“時”

         。1)引導學生觀察時針

          師:時針是用來表示“時”的,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1時。

          2.認識分。

         。╨)引導學生觀察分針。(屏幕顯示放大的鐘面,演示分針走1小格)

          師:分針是用來表示“分”的,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2)感受1分鐘有多長,1分鐘能做什么。并教育學生要有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3)邊在課件中演示,邊提問:

          分針指著1是幾分?為什么?(一個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3.認識時間。

         。1)教學例1第一個鐘面

          師:時針指著幾?是幾時?分針指著幾?是幾分?(時針指著3多一點,是3時,分針指著1,是5分。)

          師:那鐘面上表示的時間是幾時幾分?(3時5分)

          (2)教學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兩種表示方法在上學期已學過,在些讓學生注意在寫3時5分時,要在兩點后面加一個“0”如:“3:05”)

         。3)用同樣的方法教學第二、三個鐘面。

          4.認識時、分的關系。

         。1)學生分組操作。

          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小鬧鐘,撥一撥,看一看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幾大格,并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結果。

         。ㄗ屔伎4個問題1、分針和時針有沒有一起走?2、分針走了多長?3、時針走了多長?4、誰花的時間多?)

          (2)學生反饋交流結果。

          學生反饋,教師出示課件:分針走一圈,同時時針走一大格。

         。3)引出“1時=60分”。找板書

          三、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1.教師撥鐘,學生說時間。

          2.兩個同學為一小組,一個同學撥鐘,另一個同學說時間。

          3.教師說時間,學生撥鐘。

          四、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完成課本“做一做”第1題。

          學生練習時,先說一說:時針指著幾,是幾時?分針指著幾,是幾分?再把時間寫在每個鐘面的下面。

          2.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每一大格的刻度分別對應多少分,再說一說第一幅圖中的學生在做什么,讀出時間是幾時幾分,再用兩種方法記錄下來。

          學生完成后,兩人為一小組,

          相互說說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是什么樣的,邊說邊用小鬧鐘把時間撥出來。

          3.練習十五第2題。

          先讓學生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再連線。

          五、小結

          師:同學們,你們今天學到了什么?

         。ㄏ抡n鈴響,屏幕上的鐘面顯示出8:55)

          師:你能說出我們第二節(jié)課下課的時間是幾時幾分嗎?

          教學反思

          本堂課的優(yōu)點有:

          1、導入自然,很好地結合了學生的生活情境,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舊知,為新課的教學作好了鋪墊。

          2、在提問8:15分時引出8時多,為后面學生學習接近整時的時間提供了有利的重要條件

          3、在認識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鐘,走一大格是5分鐘,5分5分的認讀時間時運用了多媒體的直觀展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了難點。

          4、在教學9:05記法時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又注重學生與生活實際的溝通,使學生樂意接受。

          5、在拓展應用中既對新知進行了鞏固,又對學生進行了珍惜時間的德育熏陶。

          6、4個問題問得好,使學生能較好的推導出“1時=60分”

          本堂課的缺點:

          1、4個問題最好提到前一張課件。

          2、教師還是講了多了些,認識時間時,教學學生怎么看時間,還講得不夠,還要讓學生多講講。

          3、本節(jié)課重點是讓學生會看幾時幾分,不要讓學生撥出時間,最好下一節(jié)課再撥。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 5

          一、學 科小學數學

          二、課例名稱 噸的認識

          三、執(zhí)教教師

          四、指導教師

          五、課 型 新授課

          六、年 級 三年級

          七、教材版本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通過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觀念,培養(yǎng)用噸這個單位估計物體質量的能力。

          2、知道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

          3、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

          學情分析:

          噸是一個比較重的單位,教學中不能像對待千克那樣可以讓學生直接體驗,這就給1噸的觀念的建立帶來了困難。然而學生對于噸也不是完全空白的。首先學生已經建立了1千克的觀念,為噸的教學準備了數學基礎。其次,他們對于生活常見的物品的重量也有一定的體驗,這就為噸的教學準備了經驗基礎。第三,噸在生活中的應用還是比較廣泛的,學生對此不會毫無印象,這就為噸的教學準備了生活基礎。所以,本課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對常見物品的重量的體驗,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與推理,由淺入深地建立1噸的觀念。

          九、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估計教師的體重。

          學生自由估計。

          提問:你為什么而不用克作單位呢?

          2、引入噸。

         。1)感受幾個大型動物的體重。 (幻燈片)

          學生讀,想象其重量,同時感受這些重量用千克做單位比較麻煩。

         。2)出示幾個大宗物品,讓學生想象這些物品的重量。(幻燈片)

          讓學生感受這些物品都很重。

          提問:計量這些物品的重量如果都用千克做單位,將給我們的使用帶來很大的麻煩,怎么辦?

          指出:計量比較重的或大宗貨物由多重,通常用噸作單位,噸一般用t表示。(幻燈片)

          教師揭示課題:噸的認識。

         。ǘ┯H身體驗,感受并想象1噸的重量。

          1、體驗25千克大米的重量。

          每組一袋25千克的大米,學生搬,感受其重量。并在小組、班級內交流自己的感受。

          計算:1袋大米25千克,4袋大米多少千克?40袋呢?

          教師指出:每袋大米25千克,40袋大米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噸。

          (板書:1噸=1000千克)

          提問:2噸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多少噸?10噸是多少千克?

          想象:如果讓你搬1噸的大米,會是什么樣的情況?

          指出:1噸對于我們個人來說是很重的。

          2、利用想象和推理,進一步感受1噸的重量。

          提問:全班學生的體重有沒有1噸?

          學生猜測,然后師生共同計算。

          指出:同學們的平均體重是30千克,33個同學的體重接近1噸。

          3、利用常見的物品,想象1噸的重量。

         。1)出示圖片,先在小組里說說圖片的意思,再在班級內交流匯報。(幻燈片)

          提問:80袋水泥重多少噸?

         。2)出示下面的圖片,自由選擇其中的物品,想想需要這樣的多少個物品的重量才夠1噸。(幻燈片)

          學生在小組內自由說,再在班級內交流。

          (三)實際應用,深化認識。

          1、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提問: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見到過用噸作單位?

          說說下面圖中牌子上的幾t各表示什么意思?(幻燈片)

          學生答畢,教師指出:此處的3t表示這條路限載3噸。

          學生答畢,教師指出:此處的`8t指起重機規(guī)定的最大起重量為8噸。

          學生答畢,教師提問:你認為在安全范圍內,這個電梯的載客人數應是多少?

          師生共同計算,得出答案。

          追問:如果是兒童,是否可以多一些呢?

          讓學生感受:電梯載客的數量不僅要考慮重量,也要考慮空間。我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考慮問題要全面。

          2、選擇合適的單位填在下面的括號里。(幻燈片)

          3、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出示下面的問題。(幻燈片)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匯報。

          4、數序日記。(幻燈片)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兩個100千克的包子,然后就和媽媽一起去市場買菜。

          市場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繚亂。我和媽媽轉了一大圈,一共買了1 克芹菜,2噸萵苣,3千克雞蛋,每個200 克的蘋果8個,1000千克肉。我和媽媽拎著這些東西,累得滿頭大汗。

          指名一優(yōu)秀學生讀。提問:這篇數學日記寫得怎么樣?

          學生改正用錯了的單位。

          啟發(fā):雖然小明在數學日記中用錯了一些單位,但是小明還是有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你能說說我們應該向小明學習什么嗎?

         。ㄋ模┛偨Y全課,拓展延伸。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能把你的收獲寫到今天的數學日記中嗎?

          學生寫完后,班級內交流。

          2、送給學生的話:(幻燈片:配樂呈現)

          生活中有豐富的數學,希望同學們能做一個觀察者、思考者。

          數學中有無限的奧秘,希望同學們能做一個探索者、發(fā)現者。

          十、教學反思:

          噸在學生的頭腦中是一個抽象的計量單位,如何讓學生對噸又一個具體清晰的認識?本課做了兩點突破。

          1、在生活的大背景中認識噸。

          生活是數學的源泉,生活中的數學是鮮活的,生動的。本課運用了大量的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創(chuàng)設了生動的生活背景,讓學生在此背景中感受噸,認識噸,運用噸,不僅深刻地建立了1噸的觀念,也深深地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讓學生在直接與間接的體驗中想象噸。

          噸是一個用來計量重量的單位,必須以體驗為基礎方可清晰地把握。本課一方面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對常見物品重量的經驗,另一方面,安排學生在課堂上對25千克的重量進行現場體驗,以獲取豐富的直接感受。在這些感受的支撐下,再借助想象與推理,學生理解1噸到底有多重也就比較輕松而深刻了。而且,因體驗的存在,也使課堂顯的生動而富有張力。

          應該說,在生活的背景中通過學生的體驗讓學生清晰地建立1噸的觀念這一設計思路還是很成功的。

          噸的認識的教學是本節(jié)教材的一個難點。 噸是一個離學生的經驗比較遠的概念,既重又抽象,是很難把握的,如何讓學生在頭腦中牢固建立1噸的觀念?本課的設計可謂獨具匠心,充分挖掘了教材與生活的聯系,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能力,以直接體驗為杠桿,逐步抽象,深入而牢固地建立了1噸的觀念。

          一、在生活中認知。

          在這堂課中,教師主動尋找數學知識與生活情境有機聯系的切入點,靈活地展開教學,使枯燥的數學問題生活化,同時豐富了學生理解概念的基礎經驗。

          首先,從生活的需要揭示噸的引入。這節(jié)課先認識比較重的、大宗的物品入手,讓學生感受到:計量比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需要一個更大的單位。這樣自然地引出了噸,使學生意識到噸的產生是來源于生活的需要,生活與數學有密切的聯系。

          其次,基于生活經驗建立噸 的觀念。課堂上,教師安排了大量的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通過這些物品的重量,借助想象和推理,讓學生感受1噸是個很重的單位,進而逐步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建立1噸的觀念。

          第三,在生活中應用深化了 噸的認識。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生活是數學最廣泛的應用空間。這節(jié)課以生活為背景,安排了三組應用,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一步步地深化了學生對噸的認識。

          二、在體驗中感悟。

          體驗也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噸的認識重在體驗。本課先讓學生親自抱25千克的大米,獲得直接體驗,在此基礎上推想40袋這樣的大米的重量,從而幫助學生建立1噸的觀念。

          其一,因體驗而生動。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25千克的安排恰倒好處。力氣小一點的學生,抱不動25千克的重量,或只能抱起一點點;力氣大一點的,雖能抱起來,卻要比較吃力。不同的學生感覺大不相同,體驗豐富而生動,充滿了個性化,這就使課堂變得富有活力和生機,充滿張力。

          其二,因體驗而深刻。學生在抱大米的體驗中不僅獲得了直接的感性經驗,而且獲得了另外一種學習方式體驗性學習,這就使本課的教學超越了這節(jié)課的界限,為學生終身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三、在文化中升華。

          任何教學都要承擔傳承文化的重任,數學課也不例外。本課教學中,教師充分挖掘課堂教學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在文化的浸潤中學習知識,提高思想,升華感情。首先利用精選的教學內容,精致的教學語言以及恰當的幽默點綴,使課堂時刻彌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課堂上學生精神放松,思維活躍,不僅增長了知識,也可以感受到數學的生動與有趣。其次,課的結束時教師送給學生的話,讓這一課更是余韻悠長,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無窮奧秘;也使學生感受到了教師的期望,體會到了教師的苦心,對教師的情感得到了升華,使數學課堂教學成為學生的一次愉快的旅行。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 6

          教學目標:

          1.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qū)分和辨認四邊形,知道四邊形的特征。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們的角都是直角。

          2.通過畫一畫、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感知四邊形的特征,能判別四邊形。

          教具、學具

          課件一套、三角尺、四邊形、格子紙等。

          教學過程:

          (一)感知四邊形的特征

          1.認識四邊形。

          (1)師:(板書課題)看一看,今天我們要學習什么?你見過四邊形嗎?你認為它是什么樣的?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長方形、正方形等四邊形的圖片。

         。2)出示下列學生沒有說到的圖形。

          師:那這個是四邊形嗎?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四條邊,四個角。)

          2.判斷四邊形。

         。1)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圖形,請你判斷一下它們是四邊形嗎?(書第35頁中的圖形補充4個圖形,用課件展示。)

          說說為什么不是。那你覺得四邊形光有四條邊行嗎?是怎樣的四條邊?(補充板書:直的。)

         。2)你有沒有辦法把這些不是四邊形的圖形改成四邊形?(根據學生回答課件中操作。)

         。ǘ⿲ふ宜倪呅

          1.找生活中的四邊形。

          師:同學們真能干,經過你們的修改,這些圖形都成了四邊形,那請你們找一找在你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是四邊形的。請你摸給大家看。

          2.找主題圖中的四邊形。

          師:其實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你看這是一幅校園圖,你能從中找到四邊形嗎?(課件出示,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的四邊形用紅色閃一閃,提取出來放在屏幕的.右邊。)

         。ㄈ┬〗Y: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的四邊形,那么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呢?(多指名學生說)

         。ㄋ模┧倪呅畏诸

          1.指導分法。

          師:雖然這些都是四邊形,可它們的樣子還是有些不同的,你們看,這是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菱形,這些都有自己的名字,而這個是任意四邊形(在黑板上邊指邊說)。接下來請你們拿出練習紙,你能按一定的標準給這些特殊的四邊形分分類嗎?先想一想你打算怎么分?需要什么工具嗎?

          練習紙:

          根據學生回答師:你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這些角的大。ò鍟罕龋,你還可以用尺量一量它們的邊長(板書:量)。

          2.小組合作進行分類。

          師:下面就請你們分類,老師先給你們一些建議。(課件出示)

          友情提示:

          1.請你選擇好工具,定好分類的標準。

          2.分類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

          3.四人小組交流,說說你分類的理由。

          4.推薦一名同學發(fā)言。

          3.反饋、交流。

          各組派代表發(fā)言,(實物在黑板上移動展示)說說分法,并說明這樣分的理由。

         。1)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一類(四個角都是直角);

          菱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一類(沒有直角)。

         。2)按邊分: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梯形一類(對邊不相等)。

         。3)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

          正方形、菱形一類(四條邊相等);

          梯形一類(四條邊都不相等)。

          4.小結:師:你們分的好極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我們再來確認一下,到底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

         。ㄎ澹┊嬎倪呅危〞36頁做一做2)

          師:我們已經會認四邊形,還會根據它們的特點進行分類,接下來我們來畫一畫四邊形,你覺得怎樣才能又標準又快的畫出這些四邊形呢?需要老師給你們提供什么工具嗎?(尺、格子圖)請你們把這6個四邊形都畫一畫,一邊畫一邊想一想,這些四邊形有什么不同。

          實物投影展示,講評。

          你覺得這些四邊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ㄩL方形、正方形有四個直角,長方形的對邊一樣長,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梯形有兩個角是直角,但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菱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但它的角不是直角;平行四邊形的對邊一樣長,但它的角也不是直角;還有一個四邊形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四個角也都不是直角。)

         。┢此倪呅

          師:太棒了,你們把這些四邊形看的非常透徹了。信封里有一些四邊形,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請你們四人合作,選幾個拼成一個四邊形(信封材料準備)。

          信封里的四邊形:

          交流、展示。

          還有不同拼法嗎?

          (七)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太強了,老師佩服你們,在這節(jié)課里,你們認識了什么?它是什么樣的?還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識?四邊形還有很多知識,我們以后再學。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 7

          一、教學內容:蘇教版課程標準數學一年級上冊84—85頁例題及想想做做。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說出鐘面的12個數,能指出分針,時針。認識幾時,能撥出幾時。認識大約幾時。能根據要求在不完整的鐘表上,畫出時針或分針。

          2、過程與方法:發(fā)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情感與態(tài)度: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fā)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三、教學重點:認識幾時和大約幾時。

          四、教學難點:畫出時針或分針

          五、教學準備:幾個自制鐘表,學生學具鐘表,課件,練習紙。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猜謎語:有個好朋友,會跑沒有腿,會響沒有嘴,它會告訴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請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誰?

          2、鐘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作用。

          鐘表可以告訴我們時間,我們認識了它,就能更好的利用時間了。這節(jié)課,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認識鐘表。

          3、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

          1、看屏幕上的鐘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呀?再看看你們的鐘表模型,上面也有數和指針嗎?

          2、有哪些數呢?我們從小到大一起數一遍。一共有幾個數?從幾到幾?(板書:1-12)

          上面是多少?呢?左邊是幾?右邊呢?

          3、鐘面上除了1到12這12個數,還有什么?

          這兩根針一樣嗎?

         。ㄩL一些的叫分針,短一些的叫時針)

          板書:分針(長),時針(短)

          請你在自己的鐘表上找一找,哪根是分針,哪根是時針。小朋友之間互相說一說,

         。ɡ蠋煶鍪疽粋大鐘面),誰愿意上來幫我們找一找,哪根是時針?哪根是分針?

          4、時針和分針在鐘面上是怎么跑動的呢?

          仔細觀察針是怎么樣跑動的,你能用手比劃一下嗎?

          三、認識整時

          1、通過剛才的學習,小朋友們已經認識了鐘面上的數和時針、分針。那么怎么利用他們來看時間呢?

          2、喜洋洋看中央臺的新聞聯播。

          喜洋洋在干什么?他看的是什么節(jié)目?誰知道它什么時間撥出?(晚上的七點撥出)在數學上,我們一般把7點稱作7時。

          板書:7時。

          3、課件播放:喜洋洋吃中飯

          喜洋洋在干什么?我們幾時吃中飯?。

          板書:11時。

          4、播放:喜洋洋運動

          喜羊羊下午4時在做運動。

          5、這里有3個鐘面,你能把他們和所表示的時間擺在一起嗎?

          為什么這樣擺?

          分針指在哪個數上?

          6、如果分針還是指著12,時針指著8,那是幾時?8時。如果時針指著5呢?5時。

          7、誰能用一句話來告訴大家,我們以后怎么看時間呀?

          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8、出示板書: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9、下面就利用我們的發(fā)現,來看看這幾個鐘

          課件出示3個鐘表。說說這三個鐘表分別是幾時,為什么?

          學生用“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來回答。

          10、看看喜洋洋是怎樣安排他一天的生活的。

          課件播放:7時刷牙,

          8時讀書,

          9時做操,

          12時吃飯(我有個問題問大家,剛才的鐘面上都有兩根針,這兒為什么只有一根針呀?是一根針嗎?認為不是的舉手,那怎么就見到一根針呀?)12時的時候,兩根針重合在了一起,時針有點短,被分針擋住了。實際還是幾根針?

          6時看電視,6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有什么變化?形成了什么?一條直線。當6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形成了一條直線。

          9時睡覺。

          11、課件比較都是九時的兩幅圖

          都是九時,為什么一個是在做操,另一個是在睡覺?

          一天中有兩個9時,我們的時針一天在鐘面上要走兩圈,所以就有了兩個9時。

          12、(動手撥鐘表)

          1、現在老師想在鐘表上撥出4時,誰能幫我這個忙?

          請一位學生撥鐘表,并介紹方法,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4,是4時。

          現在請大家像他那樣,在自己的鐘表上播出4時。

          2、練習撥出整時

          四、認識大約幾時

          1、大家喜歡看課外書籍嗎?喜洋洋和他的好朋友懶洋洋今天相約去圖書館看書。他們約好下午這個時間在圖書館見面。(出示3時圖)

          喜羊羊早早做好準備,當她來到圖書館,看到鐘面是這樣的,她遲到了嗎?

          懶羊羊睡了個懶覺,急匆匆地來到圖書館,看到鐘面是這樣的,她遲到了嗎?

          像這樣,3時不到一點,或者3時超過一點,接近3時的,我們就說是大約3時。

          2、課件出示三個鐘表:大約8時,大約9時,大約5時。

          這些鐘表要怎么認讀呢?

          學生逐一回答,并說出為什么。

          五、鞏固拓展,升華知識

          1、這節(jié)課,大家和老師一起學習,有什么收獲?

          認識分針和時針,鐘表上的12個數字。認識了幾時,大約幾時。

          2、鐘表的.樣子有很多種,我們一起到鐘表店去看一看吧

          3、電子鐘

         。ǔ鍪3個電子鐘表)

          這個鐘表上的時間你們會讀嗎?點前面是幾,就是幾時

          學生認讀三個鐘表上的時間。

          只有12、3、6、9的的鐘表,

          這里的12個數沒有都寫出來,你們知道顯示的是幾時嗎?

          3、這些是鐘表店的鐘表,他們壞了,你們能幫忙修一下嗎?

          現在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根據要求給這些鐘面畫上時針和分針。

          在畫之前,有沒有小朋友要提醒大家注意點什么的?

          4、學生展示作品。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 8

          教學內容:

          課本73-74頁及練習十七中的部分練習。

          教學目標:

          1、認識11-20各數,能熟練地數11-20各數,會讀會寫,并知道這些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

          2、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估”的'意識。

          4、通過觀察操作,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的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準備:

          小棒、鉛筆。

          教學過程:

          一、教學新知

          1、數數

          小朋友們,你們會數數嗎?我們來一次數數比賽怎么樣?老師先提出比賽要求,從1開始數,誰在相同的時間里數的數多誰就是數數小能手,比賽開始!

          學生在30秒內獨立數數。

          讓學生數1—20

          引導全班一起數11—20

          揭題:今天我們就主要來學習11—20這些數。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 9

          1教學目標

         。1)利用游戲操作活動,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認識時針、分針。

          (2)學會看整點、半點發(fā)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豐富詞匯時鐘、時針、分針。

         。4)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2學情分析

          時針、分針的認識幼兒已經掌握,但對于它們的運轉關系的了解還不是很清楚,這種關系就是一種數學的邏輯關系,量化關系。

          3重點難點

          時針和分針的運轉關系,時針分針在鐘面上的顯示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認識時鐘

          1、什么聲音教師對,是鬧鐘。除了鬧鐘,它還有好多同伴呢。他們的`形狀不太一樣,但是他們的身上也有相同的地方,請你找一找。

          2、出示PPT引導幼兒發(fā)現時鐘上有數字1——12,12總在上面,6總在下面。

          3、時鐘的作用(引導幼兒發(fā)現時鐘不停的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進行工作、學習、休息,給人們帶來有規(guī)律的生活)

          活動2【講授】認識時針和分針

          1、教師小朋友都知道了時鐘的作用,可有個叫豆豆的小朋友不知道,有一天媽媽告訴豆豆600鐘看動畫片,當他打開電視,動畫片都演完了,豆豆傷心的哭了,我們和豆豆一起學習時鐘認識時間吧。

          2、引導認識時針、分針。

          內容時鐘有時針(拼音shízhēn),走1格就是1個小時,還有分針(拼音fēnzhēn),分針跑的快,跑1圈才1個小時。時針短,分針長。

          小結教師和幼兒一起復述一遍時鐘的鐘面知識

          活動3【活動】認識整點半點

          1、大家都認識時針和分針了,那我們就和豆豆一起來學整點和半點,以后就知道什么時候看動畫片了。

          2、學習整點教師使用實物鐘,將時針、分針都撥到12上,然后將分針轉一圈,讓幼兒注意短針有什么變化(走了一個數字)表示100,同樣方法撥200、300、、、、、、讓孩子們一起說后面(引導幼兒發(fā)現小結分針指到1200時,時針指到幾就是幾點。)了解時間讀法,100讀作一點以及整點的寫法。

          3、幼兒操作請看看PPT,看看豆豆一天的生活,小朋友用時鐘幫他撥出一天所做的事情。

          看PPT說出時間并撥鐘,教育幼兒從小做到按時進行活動,珍惜時間,上學不能遲到。

          4、課中休息我們已經看了很長的PPT,現在我們的眼睛需要休息一下,玩一個小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5、學習半點師眼睛用的時間長了就需要休息,豆豆看動畫片半個小時媽媽就讓他眼睛休息一下,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半點。[教師將時針、分針撥到12上,請幼兒注意撥針,邊撥邊說“分針從12開始起,經過1——5,指到6時,正好走了半圈(多遠)這時,時針走到那個數字前面,就是幾點半,告訴幼兒分針走半圈,指到6上面,時針走到幾前面,就是幾點半。引導幼兒發(fā)現小結分針指在6上,時針過了幾,就是幾時半]

          幼兒操作看PPT說出時間并請幼兒在規(guī)定時間能撥出半點。

          活動4【練習】游戲練習

          “老狼老狼幾點鐘”豆豆非常開心自己學會了認識時鐘,請來了他的朋友來考考小朋友,開始啦!教師請豆豆的朋友灰太狼出時間如700,130、900,630、1030等,小朋友用長短鉛筆擺出時間,擺出時間后讓豆豆的朋友來檢查,若灰太狼說1130,小朋友將鐘反個面,不讓灰太狼看,否則灰太狼會拿走時鐘練習紙,擺錯時間也會拿走。

          活動5【作業(yè)】作業(yè)

          完成書上練習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 10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2、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長度觀念,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重 點: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 。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難 點:怎樣正確使用毫米、分米測量物體的長度。

          關 鍵:采用直觀演示與動手實踐相結合的方法。

          教 具:課件、米尺、學生尺 、線繩、各種小物體等。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師:每組的紙上都畫有一條小線段,你們能精確量出它的長度嗎?試試看!1、學生分組活動。2、匯報: 量不出小線段的長度。

          師:怎樣才能量出小線段的長度?

          生:要是知道一個小格是多長就能量出。

          師:你想 怎樣解決這個疑問?

          生:看書。

          師:請同學打開書60頁,自學例1。

          點評:有疑才有思,通過量線段這個小環(huán)節(jié),教師故意為學生設置疑問,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每個學生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疑問,積極性非常高!

          二、合作探究,形成規(guī)律。

          師:誰能告訴老師一個小格是多長?

          生:一個小格長1毫米。

          師:你能具體說說是怎么規(guī)定的嗎?

          生:1厘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是1毫米。

          師:我們一起看大屏幕:(教師自制課件動態(tài)演示)。

          師:這是一個放大的1厘米,咱們一起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小格?(一邊數,一邊動態(tài)演示)這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2個小格是幾毫米?5個小格是幾毫米?1厘米里面有幾個1毫米?那么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師:量一量,一分硬幣有多厚?

          生:1毫米。

          師:用手勢表示1毫米的長度?

          以小組為單位,量一量你身邊的小物體的長度或厚度,要有分工,有記錄,分工明確。

          學生分組活動。

          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匯報。

          師:當我們量的物體比較小或要求我們量的比較精確時要用毫米作單位,當要量比較長的物體時,就要用一個比毫米大的多的長度單位,想知道它是什么嗎?打開書61頁,自學例2。

         。 1)學生自學。(2)學生匯報:10厘米的長度就是1分米。

          師: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

          繼續(xù)以小組為單位,看看那些物體可以以分米作單位來量一量。(1)學生分組活動。(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

          用手勢表示1分米的長度。量出3分米長度的繩子給大家看。

          想一想,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學習了那些長度單位?

         。ù笃聊怀鍪疽褜W過的長度單位)

          師:觀察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幾?你能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出來嗎?這節(jié)課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師出題考考你好嗎?

          點評:在新授環(huán)節(jié)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方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實踐操作法,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之上,為學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機會,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比如以毫米、分米為單位量身邊物體的長度或厚度,既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精神,又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并且充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親切感,學生積極性高,學習效果也很好。

          三、鞏固練習

          1、填合適的長度單位。

         。1)蠟筆長6( )。 (2)跳繩長2( )。

         。 3 )課桌高7( )。 (4)粉筆長75( )。

         。5)別針長34( )。 ( 6)小紅身高120( )。

          2、判斷

          (1)小名身高134米。( ) (2)一根繩長15分米。( )

         。3)一塊橡皮厚1米。( ) (4)10分米=1厘米。 ( )

          3、兒歌

          長度單位真不少,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有的長,有的短, 有的不長也不短。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一定要:牢牢記,靈活用。

          點評:在鞏固練習階段 ,采用了學生喜歡的一些形式,如:選擇、判斷、兒歌等,既檢驗了學生對本課所學知識,及時得到反饋信息,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寓樂。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 11

          活動目標:

          1.使學生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培養(yǎng)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2.使學生聯系實際,在具體的觀察、操作中了解凈含量的意思,初步感受不同的液體,容量相同,重量不一定相同。

          3.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與樂趣。

          活動準備: 杯琴6套,常見容器若干,飲料若干瓶,臺秤一部,量杯6只,植物油、水、牛奶各1升。

          活動過程:

          課前活動玩杯琴

         。1)練習:各小組自由玩杯琴。

         。2)表演:同學們,玩杯琴玩得開心嗎?能不能給大家齊奏一曲?

         。3)介紹:真好聽!這么美妙的杯琴是如何制作成功的呀?

          生:我們通過實驗發(fā)現,杯子里裝的水不同,敲出來的聲音就不同。于是,我們經過添水、減水的反復調試,得到了1~7七個不同的音。有了這七個音就能演奏了。

          小結:在相同的玻璃杯里裝上不同量的水,敲擊以后會發(fā)出不同的音。美妙的杯琴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作而成的。

          一、估一估

          1.導入:生活中,由于人們的需要不同,各種液體本身的用量也不同,因此,我們的生活中便有了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容器。今天,我們就來進行一個估計容量的能力大比武,把你在前面認識升和毫升中學到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都用上,比比誰的估計本領強。ㄓ行判膯?)

          2.集體估計,掌握估計方法。

          教師出示若干個容器,指名估計容量,說說估計方法。

          (1)980毫升光明房型牛奶

          生1:這盒牛奶和我們前面數學課上認識的1升的伊利牛奶差不多大,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1升。

         。2)250毫升統(tǒng)一冰紅茶

          生2:我們知道1瓶AD鈣奶的容量是100毫升,這盒冰紅茶大概有兩瓶AD鈣奶那么多,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200毫升。

          (3)20毫升的小酒杯

          生3:數學課上我測出了我一口大約喝10毫升水,這個小酒杯如果裝滿水,我感覺我兩口能喝完,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20毫升。

         。4)教室里的紅色水桶

          生4:教室里的純凈水1桶19升,這個水桶比純凈水的桶稍微小些,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15升。

          小結:在前面認識升和毫升的過程中,我們通過觀察、測量、估計等活動,已經知道了一些容器的容量。將這些已知容量作為標準記在腦子里,在估計時,與它們進行比較,可以幫助我們估計得比較準確。

          3.小組內估計,鍛煉估計本領。

         。1)為了能在今天的估計能力大比武中有好的表現,許多同學都回家練習了一翻,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樣練習的嗎?

          生1:我回家找了很多容器估計,還邀請爸爸、媽媽和我一起比賽,然后看上面的凈含量,看看誰估計得比較準確。

          師:能告訴老師你們的家庭大賽誰獲勝了嗎?

          生1:大多數是我,有的時候是媽媽,因為許多東西是媽媽買的,她已經記住了它們的容量。

          師:看來學習和實踐都很重要!

          生2:我回家把上面寫著多少毫升和多少升的東西都看了一下,知道了很多常見物品的容量。

          師:觀察可以幫助我們積累經驗,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

          生3:我還用自己在數學課上做的1升和100毫升的.瓶子量出了一些容器的容量。

          師:自己動手測量得到的結果在你腦子里留下的印象一定是最深刻的。

         。2)通過回家的實踐,每位同學都選擇了幾個容器帶到了學校,接下來,我們就在小組里開展一個估計比賽。組長拿出一個容器,每人報0自己的答案,然后看看貼在底下的正確答案,比比誰估計得最接近。

          4.小組估計比賽,比試估計本領。

          估計得怎么樣?誰最厲害呀?誰準備的秘密武器最厲害呀?下面就請每組拿出一個你們覺得最厲害秘密武器,讓其他小組的同學來估一估(小組內可以進行討論,在規(guī)定時間內拿出統(tǒng)一答案)。比一比,哪個小組估計得最接近。

          5.交流活動感受,分享成功喜悅。

          通過剛才的估計容量能力大比武,你有什么想法嗎?

          生1:我覺得估計容量一點都不難,只要記住了1升、100毫升有多少,其它的和它們比一比就行了。

          師:是呀,大和小都是與標準相比較的。

          生2:我在估計時首先是確定它用毫升還是用升做單位,比100毫升小的就與AD鈣奶比,比1升大一點或小一點的就與1升的伊利牛奶比,再大一點的就與水桶比。

          師:就是先確定一個大致范圍,再進行具體比較。很好的方法。

          生3:我覺得看得多了,到后來很快就能估計出它的容量了。

          師:熟能生巧呀!

          二、量一量

          1.導入:為了更好地認識升和毫升,上周數學活動課,我們去逛了一趟時代超市。你們在超市里有什么新的發(fā)現嗎?

          生1:本來我們以為液體應該都是用升和毫升作單位的,但是洗潔精卻全是用克和千克做單位的,而鍋、碗、盆子、杯子也不是用升和毫升做單位,是用厘米做單位的。

          生2:我們在賣一次性杯子的商標上發(fā)現,除了毫升,還有CC和盎司這樣的容量單位。

          生3:我們發(fā)現可樂和雪碧的瓶子里都沒有裝滿,上面還空了一截,其他飲料一般都是裝得滿滿的。

          生4:我們發(fā)現牛奶也是,有的用毫升和升做單位,有的用克作單位。

          2.對于你們的發(fā)現,我也很感興趣。就像你們說的,容量單位除了升和毫升,還有CC、盎司等,我特意買了用CC、和盎司作單位的兩種一次性杯子。每組發(fā)兩個,請你們利用桌上的量杯和水,來研究一下它們與毫升有什么關系?

         。1)每組一個9盎司和300CC的一次性杯子,實驗研究。

         。2)你們是怎樣做的?有什么發(fā)現?

          說明:CC其實是你們五年級將要認識的另一種計量單位立方厘米的英文縮寫,1毫升就相當于1CC。而盎司則是一種英美國家使用的計量單位,英制的1盎司大約是28點幾毫升,美制的1盎司大約是29點幾毫升,所以,盎司并不是一種國際通用單位。在我國,酒吧里喝洋酒會以盎司計量,而其他地方不常使用。

          3.剛才你們還提到,可樂和雪碧的瓶子里都沒有裝滿,上面還空了一截,其他飲料一般都是裝得滿滿的。那我就想了,這一瓶可樂明明應該是600毫升,上面空了一截不是短斤缺兩嗎?

          生1:我覺得沒有,因為瓶上標的是凈含量,就是指里面的600毫升。

          生2:我認為600毫升就是指瓶子里一共能裝600毫升可樂。

          (1)什么叫凈含量?

          師:凈含量是瓶子里飲料的多少還是瓶子能裝多少飲料呢?可樂公司有沒有短斤缺兩呢?于老師從超市購買了一些飲料,供你們研究。

         。2)學生實驗研究。

         。3)交流實驗結果:通過實驗,你們有什么發(fā)現?

          生1:我們組的1瓶可樂沒有裝滿,瓶上標的凈含量是600毫升。通過測量,我們發(fā)現里面的可樂剛好是600毫升。

          生2:我們組測的是220毫升的袋裝紅梅牛奶,凈含量確實是220毫升。

          生3:我們組測的是1瓶裝得滿滿的飲料,瓶上標的凈含量是500毫升。通過測量,我們發(fā)現確實是500毫升。

          生4:我們測的一瓶美年達飲料也沒有裝滿,但通過測量,我們發(fā)現里面的飲料不但不少,還超出了它瓶上標的凈含量。

          師:確實,凈含量就是指瓶中液體的多少,而不是指瓶子能裝多少液體。比如這瓶可樂,凈含量600毫升,就是指里面的可樂是600毫升。那瓶子的容量是否剛好600毫升呢?大于還是小于600毫升?

          說明:根據國家對定量產品包裝的規(guī)定,包裝上必須標明凈含量。假如實際量低于所標凈含量,則視為短斤缺兩論處。只要是合格的商品,它的實際量不但不會少于所標凈含量,有是還會超出凈含量。

          三、稱一稱

          1.剛才還有同學說到,牛奶有的用升和毫升作單位,有的用克作單位。那牛奶是否也和水一樣,1升就是1千克呢?

          (1)提出猜想:這三個燒杯里分別裝有1升水、1升牛奶和1升油。你認為它們的重量相等嗎?

          (2)學生猜想,說說想法。

          生1:我覺得牛奶和油應該和水一樣,1升就是1千克。

          生2:我認為牛奶和油都比水重,因為牛奶和油都比水粘稠。

          生3:我認為油應該比水輕,因為油總是浮在水的上面的。

          2.實驗驗證:將三種液體分別稱一稱。

          3.交流實驗結果:1升水的重量正好1千克;1升牛奶的重量大于1千克;1升油的重量小于1千克。

          小結:不同的液體,容量相同,重量不一定相等。

          四、活動總結

          今天,我們圍繞升和毫升的有關內容,進行了估一估、量一量、稱一稱等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嗎?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 12

          一、課時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結合負數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和數學態(tài)度。

          二、課前預習導學:

          1、舉例說明什么是負數?怎么讀?怎么寫?

          2、舉例說明什么是正數?怎么讀?怎么寫?

          3、在日常生活中,在哪里用上了負數?

          三、課堂學習研討:

          A、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象中都存在著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象嗎?

          B、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如果沿著剛才的話題繼續(xù)“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學,我們一幾個例子(課件出示)。

          ①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

         、趶埌⒁套錾,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元。

         、叟c標準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 1.8千克。

         、芤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

          怎樣用數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請同學們選擇一例,試著寫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認識正、負數。

         。1)引入正、負數。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 -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叫負數(板書:負數);這個數讀作:負六。

          “-”,在這里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埃笔钦。

          像“+6”是一個正數,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都是正數。

         。2)試一試。

          請你用正、負數來表示出其它幾組相反意義的量。

          寫完后,交流、檢查。

          3.聯系實際,加深認識。

         。1)說一說存折上的數各表示什么?(教學例2。)

          (2)聯系生活實際舉出一組相反意義的量,并用正、負數來表示。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 13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1.本節(jié)課以活動為主線,創(chuàng)設了“鄉(xiāng)村的早晨”“小明的一天”“撥鐘面”“制作作息時間表”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把對時間的認識與有趣的現實情境結合起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時間,形成時間觀念,并受到珍惜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的教育。

          2.在“認識鐘面”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主要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借助鐘面先在小組內進行活動:撥一撥、比一比、說一說,然后由小組長向全班同學匯報。使學生在合作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安排了“找生活中的電子表”“設計星期天的活動安排表”“幫小熊修鐘表”“小小設計師”等情境,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的數學”。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鐘面模型

          學生準備 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1.創(chuàng)設情境。

          (1)展示課件:在一個美麗鄉(xiāng)村的清晨,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配有鬧鐘“嘀嗒”聲)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鬧鐘聲)誰家的鐘聲這么響?

          (2)課件出示主題圖。

         、傩〖t正在干什么?(起床)

         、谡l能告訴大家小紅是什么時候起床的?(7點、7時)

         、勰闶窃趺粗赖哪?(看墻上的掛鐘、床頭柜上的電子表)

          2.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設計意圖:運用課件演示,以學生熟知的生活場景導入新知,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又創(chuàng)設了教學情境,讓學生的學習情趣高漲,拉近了數學課堂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1)認識鐘面。

          學生拿出實物鐘,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通過比一比、撥一撥、說一說認識鐘面。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a.有兩根指針,一根長的,一根短的。

          b.有從1到12這12個數。

          c.12個數把鐘面分成了12個相等的大格。

          教師強調:又長又細的是分針,又短又粗的是時針。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 14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知道0的含義,會讀、會寫數字0。

          教具、學具準備:茶杯圖,直尺圖,學生準備0~5的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1. 口算。

          2+3 5-1 4+1 4-2 5-3

          2+2 3-2 3+1 1+2 3+2

          5-4 1+4 4-3 5-2 1+3

          2.從1數到5。

          3.看圖寫數。在黑板上出示下一圖。

          二、探索新知:

          1.認識0

          接著復習中的看圖寫數。

          提問:如果我把每個圈里的茶杯都拿走3個,想一想,每個圈里還剩幾個茶杯?

          教師從左邊的集合圈中拿走3個茶杯。

          提問:現在這個圈里有幾個茶杯?用數字幾表示?學生回答后,教師在集合留下面板書:2。

          教師從中間的集合圈中拿走一3個茶杯。提問:還剩幾個茶杯?學生回答后,教師在集合圈下面板書:1。

          教師從右邊的集合一圈中拿走3個茶杯。

          提問:現在這個圈里有幾個茶杯?(沒有了)用什么數表示呢?

          師:像這樣一個也沒有,我們就用零表示。在集合因下面板書:0。(注意寫得慢一些。)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數字。帶著學生念幾遍。說明0和1、2一樣,也是一個數,什么也沒有就用零表示。

          師:同學們看一看,想一想這個數字的形狀像什么?學生回答可能會有許多種,教師肯定其中比較合適的,如:0像個雞蛋。

          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看一看數字0和上面的集合圈的形狀一的關系_。為了幫助學生記憶,并滲透空集思想,可以形象地說。0就相當于把上面的圈豎起來。因為把茶杯都拿走了,所以圈是空的。

          2.認識直尺:

          師:同學們想一想,你們以前見過0嗎?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直尺,教師出示直尺圖。然后讓學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再找到1,說明0到l是一段。用1表示;接著我2,說明0到2是兩段,用2表示一段一段地數到5。說明0是開始,是起點。0在1的前面。帶著學生從0到5數幾遍。

          3.0的.寫法:

          教師先在放大的寫字格里板書,來示范0的寫法。邊示范邊講清筆順的要點;0是一筆寫成的。起筆,在上線中間偏右一點,向左下寫,在中線附近與左線接觸,然后向下拐,與下線接觸在中間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到中線附近與有線接觸,再繼續(xù)向上,收筆處與起筆處相連。要特別提醒學生,0寫得要圓滑,尤其在拐彎處不能有棱角。

          帶著學生書空2~3遍。

          打開教科書第24頁,看寫0的筆順示意圖。然后讓學生按書上的虛線字描寫數字0。

          三、拓展應用:

          (1)做練習五的第1題,教師說明要求后,讓學生自己填( )。做完后指名訂正。

          對要填0的,問一問學生是怎樣想的。

          (2)做練習五的第2題。教師巡視,對書寫不正確的要進行糾正。

         。3)做練習五的第3題,拿出0~5的數字卡片,把卡片的順序弄亂,做游戲。

          師:把這些卡片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一排隊,看誰排得又對又快。

          訂正后,再問一問0的含義,以及為什么要把0排在第一個。

          (4)做練習五第9題。教師往意巡視,對筆順寫得不對的要及時糾正。

          課間活動。

          四、小結:

          我們這節(jié)課認識了數字0,知道了什么東西也沒有就用0表示,0還可以表示起點。

          我們還學會了0的寫法.要注意,寫0的時候,要從上到下.從左向右,寫得要圓滑,

          不能有棱角。最后我們學習了有關0的加、減法,知道了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一個數減去0

          也得原數。一個數減去與它同樣多的數得0。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 15

          教學內容:

          課本1頁到3頁內容。

          學習目標:

          1、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2、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創(chuàng)造活動中,建立起對長度單位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難點:能在直尺準確找出指定的厘米數。

          教具: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準備學生尺。

          學習過程:

          一、掲題示標:

          1、故事引入:在古時候,想知道物體的長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們常常用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測量長度的單位。今天我們就來幫古人解決這個難題。下面請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并把課題齊讀兩遍。

          2、口述并出示目標:

         。1)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我能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2)通過學習我能學會測量方法的多樣性。

          過渡語:你們有信心學會嗎?同學們非常自信,老師也相信你們。怎樣才能學會這個新本領呢?下面請出我們的學習指導。

          二、口述并出示學習指導:

          認真看課本第1-3頁內容,重點看書中的情境圖。思考并討論:

          1、測量課桌面的長度時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種?你們的測量結果一樣嗎?為什么?

          2、尺子上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是什么?可以用哪個字母來表示?可以記作什么? (自學5分鐘后,小對子進行交流并口頭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學探究)。

          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地看書。

          2、議一議(小對子交流)。

          1、測量課桌面的長度時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種?你們的測量結果一樣嗎?為什么?

          2、尺子上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是什么?可以用哪個字母來表示?可以記作什么? 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對子間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時巡視,觀察小對子交流情況,對合作不太好的小對子給以幫助和提醒 , 促使每個小對子及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討論交流活動中。

          3.說一說(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進行匯報展示)。

          學生匯報時有不足或不準確的地方老師或其他成員可以及時給予補充,在展示完之后,給與評價或獎勵。

          4.知識歸納:

          (1)利用“鉛筆”“文具盒”“拃”等作為長度單位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會因選取的標準不同導致測量結果不同。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使用統(tǒng)一的標準,這樣才能準確的得到物體的長度。

          (2)厘米是比較小的長度單位,可以用“cm”來表示。1厘米記作1cm。 通過剛才的匯報,老師發(fā)現各個小對子的自學效果的確很好。到底同學們運

          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么樣呢?下面請看我們今天的闖關題,比一比誰發(fā)言最積極,誰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強!

          四、學情展示:

          第二關:我能快速填出答案。(展示要求:指名回答。)

          1、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 )做單位。

          2、厘米可以用字母()來表示。1厘米記作 ()。

          3、我的橡皮厚大約是()厘米。

          4、圖釘的長大約是()厘米。

          第三關: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線嗎?(內容見同步課件)要求:獨立完成后再整合答案。

          五、歸納小結:

         。1)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使用統(tǒng)一的標準,這樣才能準確的得到物體的長度。

          (2)厘米是比較小的長度單位,可以用“cm”來表示。1厘米記作1cm。

          六、鞏固提升:

          這節(jié)課大家表現的都很棒,下面我們就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比賽做作業(yè)。

          1、完成課本第2頁的1、2小題。

          七、板書

          統(tǒng)一長度單位 認識厘米

          測量時,標準不同,結果就不同—,統(tǒng)一長度單位 厘米cm

          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測量長度

          教學內容:

          課本4頁到5頁內容。

          學習目標:

          1、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2、會分辨什么是線段。

          教學重難點:用學生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教具: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準備學生尺。

          學習過程:

          一、掲題示標:

          1、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媽媽和老師比,誰高?誰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劃一下。你能知道具體高多少,矮多少嗎?

          “高多少”,“矮多少”其實是在比較人體的長度,這就要使用長度單位來進行測量。那如何進行測量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道。

          2、口述并出示目標:

          (1)通過學習我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2)通過學習我能分辨出什么是線段。

          過渡語:你們有信心學會嗎?同學們非常自信,老師也相信你們。怎樣才能學會這個新本領呢?下面請出我們的學習指導。

          二、口述并出示學習指導:

          認真看課本第4-5頁內容,重點看書中的情境圖。思考并討論:

          1、你是如何估計并測量橡皮長度的?測量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測量彩色紙條和毛線在方法上有什么區(qū)別?毛線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什么?

          (自學4分鐘后,小對子進行交流并口頭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學探究)。

          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地看書。

          2、議一議(小對子交流)。

         。1)你是如何估計并測量橡皮長度的?測量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測量彩色紙條和毛線在方法上有什么區(qū)別?毛線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什么?

          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對子間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時巡視,觀察小對子交流情況,對合作不太好的小對子給以幫助和提醒 , 促使每個小對子及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討論交流活動中。

          3.說一說(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進行匯報展示)。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比的認識教案12-10

        小學數學認識分米教案09-22

        小學數學《認識米》教案05-17

        小學數學《角的初步認識》教案11-12

        小學數學圓的認識優(yōu)秀教案09-15

        小學數學圓的認識優(yōu)秀教案最新09-15

        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最新03-13

        認識數學的教案03-28

        小學數學《角的初步認識》教案(精選15篇)02-0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