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2-18 17:01:44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道單位”1”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多個物體。認識分數(shù)單位,理解分數(shù)是分數(shù)單位的累積。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體會分數(shù)表示的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2、運用直觀教學手段,經(jīng)歷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動,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形成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

          3、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充分體驗,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教學內容分析:

          小學階段對于分數(shù)的研究大致分為5個階段:低年級的平均分和除法、倍的認識、三年級的分數(shù)初步認識、五年級的分數(shù)再認識、分數(shù)的計算、六年級的比。從這些安排來看可以看出五年級的分數(shù)再認識是小學階段一次系統(tǒng)的學習分數(sh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對分數(shù)有了初步的認識的基礎上,教材安排的一次理論上的概括。它不僅是前面所學知識的歸納、總結,更是對分數(shù)認識上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是學習分數(shù)四則運算和應用的重要前提。

          重難點

          重點:

          知道單位”1”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多個物體。認識分數(shù)單位,理解分數(shù)是分數(shù)單位的累積。

          難點:

          運用直觀教學手段,經(jīng)歷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動,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形成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

          一、溝通“1”、整數(shù)、分數(shù)的聯(lián)系,度量中感受分數(shù)的產(chǎn)生和意義。

          師:同學們學習過整數(shù)嗎?如果用這張紅色的紙條表示1,那么你能想辦法表示出2嗎?3怎樣表示呢?我們發(fā)現(xiàn)有幾個這樣的“1”就可以用幾來表示。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張紙條(更長的紙條),你知道它表示幾嗎?(用1作為標準去量發(fā)現(xiàn)有不足1的)。

          師:這段不足1的長度怎樣表示呢?(用分數(shù)表示)

          在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shù)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shù)來表示。

          師:猜一猜,這段不足1的`長度是這個標準的幾分之幾呢?

          老師給每個組的同學都提供了一些學具,請利用手中的學具驗證你們的猜想。

          預設1:兩張綠色紙條拼成一個紅色紙條,綠色紙條是紅色紙條的

          預設2:紅色紙條對折,不足1的部分是紅色紙條的

          預設3:兩張桔色的紙條。一張桔色的紙條是紅色紙條的,兩個就是。

          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只要找到不足1的部分與標準之間的關系,就可以用分數(shù)表示了。

          在剛才的測量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不足1的部分沒辦法再以1為標準去測量了,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可以用標準的去測量。下面我們就用標準的測量一下,看看粉色紙條是幾個,你知道5個是幾分之幾嗎?

          活動2【講授】

          二、分物中體會單位“1”可以是多個物體

          師:剛才我們找到了,生活中其他的地方有沒有呢。

          大米

          1000克

          拿出小片子,請你分別表示出它們的。

          我們表示的都是,可是為什么對應的數(shù)量卻都不相同呢?

          回顧一下找的過程,你對分數(shù)又有了哪些新的體會?

          師小結:除了可以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找到分數(shù),也可以把多個圖形或多個物體看作整體通過平均分找到分數(shù)。大家平均分的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shù)“1”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

          活動3【講授】

          三、分物中認識分數(shù)單位,深入體會分數(shù)的意義。

          師:剛才同學們準確的找到了這些糖的,下面同學們可以自由地利用這些糖來表示你喜歡的分數(shù)。

          合作建議:

          獨立思考:想一想、畫一畫,用這些糖還能表示出哪些分數(shù)。

          小組討論:在小組內說一說你找到的分數(shù)所表示的意義。

          預設:

          觀察這兩個分數(shù)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相同點:都是把6塊糖平均分成6份

          不同點:取的份數(shù)不同

          聯(lián)系:2個是

          師:你會表示嗎?

          師:我們發(fā)現(xiàn)有幾個就是六分之幾。

          師:你會表示嗎?

          師:那么有幾個就是三分之幾。

          像、這樣的表示一份的分數(shù)就叫做分數(shù)單位。而像、、這樣的分數(shù),我們可以理解為它們都是由分數(shù)單位不斷累積而成的。

          師:有些同學還找到了一樣的分數(shù),對嗎?

          師:表示了這么多分數(shù),誰能來說說分數(shù)的意義。

          活動4【導入】

          四、鞏固練習

          1、填一填

          2、猜一猜

          師:請你對自己今天課堂學習的表現(xiàn)和收獲進行評價。這里有10顆星星,你認為你可以得到幾顆呢?請在紙上進行涂色。

          師:誰來說說你獲得了這些星星的幾分之幾呢?請同學們根據(jù)他所說的分數(shù)想一想他給自己評了幾顆星?

          師:誰再來說說你自己評了幾顆星,同學們想一想他獲得了全部星星的幾分之幾?

          師: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我給大家今天的學習情況評幾顆星呢?

          出示

          師:你知道這是幾分之幾嗎?

          有的同學在為沒有得到全部的星星而感到遺憾,其實沒有點亮的那半顆星才是我今天送給大家最寶貴的禮物,不滿足是進步的首要條件,在陳老師心里你們每個人擁有著無限的潛能,我永遠期待著你們更精彩的表現(xiàn)。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容積的含義,體會容積和體積的關系。

          2、認識常用的容積單位,感知建立升和毫升的容積觀念。

          3、掌握容積的計算方法,能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

          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容積概念的探究與理解過程。

          2、通過比較,明確容積單位與體積單位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究意識。在探索未知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和探究活動的態(tài)度。

          2、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這一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

          教學重點:建立容積的觀念,掌握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理解容積與體積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故事情景

          今天老師帶來一位神通廣大、變化多端的孫悟空,它可厲害呢,有72變。

          二、復習導入

          第一變 回憶

         。1) 什么叫體積?

         。2) 體積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進率是什么?

         。3) 體積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三、探究新知

          第二變 思考

          1、教學容積概念。

          運用你的預習知識,把魔方、電飯褒、雪梨、汽車的油箱這四種物品分成兩類,你是怎樣分的?說明理由。

          生:空心的 能裝東西的

          師: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空心的,能裝東西的物品?

          生:舉實例 (飯盒、礦泉水瓶、奶牛盒……)

          師:你想知道這些容器里面能裝多少東西嗎?

          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容積和容積單位 (板書)

          什么叫容積?從中國文字的字面解釋 容:容納 積:體積。合起來:像電飯褒、汽車的油箱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它的容積。

          練習

          根據(jù)容積定義判斷:

         。1)電飯褒的體積就是它的容積( )

          計量容積一般可以用體積單位( )

          (2)數(shù)學書P53頁第一題。

          突出:體積 (外面量數(shù)據(jù)) 容積(里面量數(shù)據(jù))板書

          2、教學容積單位:升和毫升

          師:請同學們再仔細觀察你帶來的物品,看看能否找到有關容積的數(shù)學信息?

          生:500毫升 18.9升

          師:升、毫升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容積單位。板書

          生:凈含量:250毫升 1升……

          師:表示什么意思?凈含量:250毫升表示瓶子里水的體積是250毫升。而不是瓶子的容積是250毫升,也不是瓶子的體積是250毫升

         。ㄟx1升和1立方分米來對比,為實驗作鋪墊)

          回應:計量容積,一般用體積單位,什么時候用容積單位?計量液體的體積,用容積單位 板書

          練習:(1)四人小組互相說說各自收集物品的容積。

          (2)老師也收集了一些物品,考考大家的眼力。出示:數(shù)學書P53第三題

          3、教學容積單位與體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師:誰知道這兩個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生:1000。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書上寫的。

          師:你對這個關系不表示懷疑嗎?真理總是通過實踐來證明的,想驗證一下,你有方法嗎?

          由學生做實驗:1升的冰紅茶、500毫升的量杯、1立方分米的容器。

          師:從實驗中你證實了1升=1000毫升,還得出什么結論?

          生:1升=1立方分米。

          如此類推:你還能推理出什么關系?

          生:1毫升=1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升

          練習:數(shù)學書P52做一做第一題和P53第四題

          第三變:計算

          4、教學容積的計算

          出示例5,一種小汽車的油箱,里面長5d m ,寬4d m ,高2d m 。這個油箱可以裝汽油多少升?

          指一名學生讀題。(突出容積的計算方法與體積計算方法相同)

         。1)分析理解題意:求“這個油箱可以裝汽油多少升?”就是求這個油箱的什么?必須知道什么條件?是否具備?怎樣算?結果是什么?怎么辦?(為什么要改單位?求容積)

          (2)學生做完后集體訂正。

          第四變:運用

          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咳兩聲,講了一節(jié)課,老師口干了,很想喝水。

          師:誰知道一個正常人每天要喝多少水才合適才健康?

          生:1500毫升、1000毫升……

          師: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生:書里介紹的。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數(shù)學書P52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同時滲透節(jié)約用水的教育。

          小組活動:

          (要求組長分工要明確:不同的人負責倒水、記錄、計算以及匯報,倒水要注意別溢出來,注意紀律。)

          (1)將一瓶約( )毫升的礦泉水倒在紙杯中,看看可以倒?jié)M幾杯。

          (2)估計一下,一紙杯水大約有多少毫升,幾紙杯水大約是1 L,正常人一天喝多少杯才健康?

          全班分享

          五、總結質疑

          今天學習了容積和容積單位,你有什么收獲?

          六、拓展延伸,發(fā)展思維

          作業(yè):

          1 、到商店、超市調查標有容積單位的商品及凈含量,編一道有道容積計算的題目并解答。

          2、調查一大桶約18升的礦泉水和一瓶500毫升礦泉水的單價,算一算,一大桶礦泉水相當于幾瓶這樣的小瓶礦泉水,買哪種比較合算?

          教學反思:通過這節(jié)課,我體會到教師應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有目的地對教材內容進行改編和加工,使教材變得生動,更貼近學生實際。例如課本上是在認識容積和容積單位后學習容積的計算的,而在后面的設計中我讓學生先觀察自己手中的盒子(自備的墨水盒、餅干盒等)的空間形狀,再動手操作量出盒子里面的長、寬、高,并計算出盒子的容積,這就變成了學生身邊的實際問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的欲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教學反思:

          在練習題目中,涉及到新課的內容可以再次點出,再次讓學生加深印象,這樣就節(jié)約了時間。在常規(guī)課堂中,切忌概念的講授花費很多時間,概念講得越多,學生可能越糊涂。其實學生頭腦里已經(jīng)對新概念有所認識和體會,我們只需要把新概念與舊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講清楚就行。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3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1.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分數(shù)與小數(shù)的互化方法。

          學生通過自主參與、主動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數(shù)學知識。在學生探究分數(shù)與小數(shù)的互化方法時,給學生提供探究的時間,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再通過比較、整合,得出分數(shù)與小數(shù)的互化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和同伴的努力,經(jīng)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2.在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上促進發(fā)展。

          本節(jié)課的內容相對簡單,學生在課前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探究,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得不同水平的學生獲得不同層次的發(fā)展,收獲的多少可能不同,但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兩張完全一樣的方格紙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帶著你們一起去“分數(shù)王國”和“小數(shù)王國”里玩一玩。

          (課件出示情境圖)

          師:“分數(shù)王國”里有哪些數(shù)呢?“小數(shù)王國”里呢?

          (生匯報)

          師:“分數(shù)王國”的士兵和“小數(shù)王國”的士兵吵了起來,它們在吵什么?

          生:和0.06都說自己更大。

          師:和0.06哪個數(shù)大?你能幫助它們嗎?(板書課題——“分數(shù)王國”與“小數(shù)王國”)

          設計意圖:用“分數(shù)王國”與“小數(shù)王國”里的士兵吵架這個情境導入新課,營造一種氛圍,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然后以比較“分數(shù)王國”里的與“小數(shù)王國”里的0.06哪個數(shù)大的問題情境引入,讓學生產(chǎn)生分數(shù)和小數(shù)互化的需要,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7頁情境圖。

          師:比一比,“分數(shù)王國”里的與“小數(shù)王國”里的'0.06哪個數(shù)大?

          (2)大膽猜測,探究比較方法。

          方法一 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來比較。

          =1÷20=0.05,因為0.060.05,所以0.06。

          方法二 把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來比較。

          0.06=,=,因為,所以0.06。

          課件展示學生沒有想到的畫圖法,讓學生在討論中理解。

          0.06>

          師小結:比較分數(shù)與小數(shù)的大小時,可以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或者把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

          2.“分數(shù)王國”和“小數(shù)王國”分別有不同的尺子,你能幫助“翻譯”嗎?

          (1)認真讀題,明確題目中的“翻譯”指什么。

          (2)鼓勵學生根據(jù)“分數(shù)尺”和“小數(shù)尺”中呈現(xiàn)的例子說一說與0.125的互化過程。

          (3)引導學生理解數(shù)線上的同一個點既能表示一個分數(shù),也能表示一個小數(shù)。

          3.歸納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的方法。

          (1)探究將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的方法。

          把下列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

          練習,并思考轉化方法。

          (2)小組內交流方法。

          (3)班內反饋。

          要求學生說出轉化方法,并講明轉化的原理。

          師小結: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就用分子除以分母。根據(jù)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分數(shù)的分子相當于被除數(shù),分母相當于除數(shù)。

          4.歸納“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的方法。

          把0.3,0.27,0.75,0.125化成分數(shù)。

          練習,探究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的方法。

          師小結: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原來是幾位小數(shù),就在1的后面寫幾個0作分母,把原來小數(shù)的小數(shù)點去掉作分子,化成分數(shù)后,能約分的要約分。

          設計意圖:數(shù)學知識只有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自主探究,才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本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以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究,在多種方法的基礎上比較、整合,從而得出分數(shù)與小數(shù)的互化方法。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4

          信息社會已經(jīng)到來,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將成為現(xiàn)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志。本課正是基于這一理念,選擇具有豐富現(xiàn)實背景的學習材料,學生了解了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作用后,在應用部分設置了分析數(shù)據(jù)、處理信息的練習題,以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數(shù)據(jù)、圖像分析事物并作出合理推斷的能力。

          1、了解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初步學會折線統(tǒng)計圖的繪制方法。

          2、能分析折線統(tǒng)計圖,培養(yǎng)學生利用數(shù)據(jù)、圖像分析、判斷、預測問題結果或趨勢的能力。

          3、讓學生體驗折線統(tǒng)計圖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培養(yǎng)正確的數(shù)學觀,并通過相互交流、討論,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引入:

          1、出示:條形統(tǒng)計圖

          (1)某電影院上月各類影片觀眾人數(shù)統(tǒng)計圖

         。2)新芽書苑20xx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書銷售情況統(tǒng)計圖

          2、提問:你已知道了條形統(tǒng)計圖的哪些知識?

          3、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另一種統(tǒng)計圖,你見過嗎?出示:折線統(tǒng)計圖。

         。1) 上虞電影院20xx年(1~6)月觀眾人數(shù)統(tǒng)計圖。

         。2) 百官鎮(zhèn)一農戶96~20xx年人均收入統(tǒng)計圖。

          二、展開:

         。ㄒ唬┱劬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1、四人小組討論;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1) 學生自由討論交流。

         。2) 這兩類統(tǒng)計圖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

          2、結合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歸納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

          3、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上我們能看出數(shù)量的多少嗎?還能了解到什么?

          4、結合課本進一步深入了解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二)折線統(tǒng)計圖的繪制。

          1、你認為哪幅條形統(tǒng)計圖用折線統(tǒng)計圖來繪制更合適?

          2、小組討論:把這幅條形統(tǒng)計圖繪制成折線統(tǒng)計圖你有什么辦法?

          A、小組討論 B、匯報 C、提問:繪制的關鍵是什么?

          3、學生嘗試繪制。

         。1) 出示“我們的調查資料”。

         。2) 想一想,哪幾組數(shù)據(jù)用折線統(tǒng)計圖繪制比較合適?

         。3) 請選擇其中一組數(shù)據(jù)繪制。

         。4)小組交流繪制情況,分析增減變化的情況,并 推斷發(fā)展趨勢。

          (5)大組交流繪制情況,并糾錯。

          三、應用

          1、出示:李X(住院)的體溫變化情況統(tǒng)計圖,提問:看圖后,你能推斷出什么?

          2、出示:百官鎮(zhèn)一農戶96~20xx年人均收入統(tǒng)計圖。

          思考:A、看圖后你有什么感受?

          B、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3、對比練習:

         。1)出示:“吉祥鞋店20xx年涼鞋、棉鞋銷售情況統(tǒng)計圖”。

          思考:A、兩種鞋的銷售趨勢分別怎樣?

          B、你有什么建議?

          (3) 出示:兩家游泳衣專賣店的銷售情況統(tǒng)計圖。

          思考:A、比較這幅圖,說說哪一幅比較符合我們的生活實際?

          B、猜猜為什么樂樂專賣店會有這樣的銷售現(xiàn)象

          四、總結

          你又有什么新收獲?你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的?

          五、課外作業(yè)

          省略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內在聯(lián)系。幫助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實踐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互聯(lián)系和變化規(guī)律的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師:我們學過哪些基本平面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有什么關系?

          2.出示一張紙。師: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如果把這樣大小的許多紙重疊在一起,你們看,是什么形狀?(長方體)

          3.師:在日常生活中,長方體形的物體我們常見到,如保健箱、粉筆盒等等,你們能說出一些來嗎?(磚、墨水瓶盒子、教科書……)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聯(lián)系很多,在工農業(yè)生產(chǎn)中用途很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它。

          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示范操作,認識面、棱、頂點

          1.拿出一根蘿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學生觀察并且動手摸一摸切出的面。在學生感受的基礎上,告訴學生這叫做“面”。

          2.將切出的蘿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塊,出示給學生看。

          師:這塊蘿卜有幾個面?兩個面相交的邊叫什么呢?(棱)

          3.繼續(xù)切,把蘿卜一面平擺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現(xiàn)了一個新情況,讓學生觀察后回答,有幾個面,有幾條棱。

          師: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師:剛才我們通過切蘿卜的活動認識了物體的面、棱、頂點。

          4.教師出示長方體模型,學生取出長方體實物,進行觀察,并且摸一摸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然后回答:一個長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

          三、認識長方體

          1.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手中的長方體實物,并自學課本,同時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學題:

          (1)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圖形?哪些面的面積相等?為什么?

          (2)長方體有幾條棱?哪些棱的長度相等?

          (3)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2.討論后,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簡要板書。

          (1)長方體有6個面,都是長方形。把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稱為相對的面,相對的面面積相等。

          (2)長方體有12條棱,同方向的棱長度相等。

          (3)長方體8個頂點。

          3.接著教師出示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告訴學生這也是長方體,在它的6個面中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板書:在長方體中,也可能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4.指導學生進行想象。

          (1)師:①以上我們學習了有關長方體的知識,回憶一下看,長方體有哪些特征?根據(jù)這些特征,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中你們見到的一些實物,說說它們的面、棱、頂點(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提問各抒己見,進行討論)。②誰能說說教室這個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

          (2)出示長方體模型。①師:你能看到長方體的哪幾個面?②一般我們能看到長方體的三個面。③出示透視圖。告訴學生:這幅圖稱為長方體的透視圖。

          (3)嘗試練習:判斷下列圖形中哪些是長方體,說明哪些不是長方體,為什么。

          5.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指導學生觀察模型,指著模型的一個頂點問:相交于一個頂點的有幾條棱?是哪三條棱?告訴學生: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我們把橫的棱長稱為長,縱的棱長稱為寬,豎的棱長稱為高。

          (2)教師取出一個長方體模型,讓學生指出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再把同一模型換三個位置,分別由學生指出它的長、寬、高。

          (3)要求學生拿出各自帶著的錄音磁帶盒,要求:①在教師規(guī)定的統(tǒng)一擺放位置,分別量出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厘米。②讓學生在各自不同的擺放位置,量出長、寬、高并報出數(shù)據(jù),讓其他學生猜出報數(shù)據(jù)學生測量時的擺放位置。

          (4)嘗試練習(略)。

          四、認識正方體

          1.以練習一第1題,長方體的長、寬、高都是5厘米的立體圖形為例,告訴學生:“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

          2.學生取出正方體學具,教師要求學生動手量一量12條棱的長度,觀察6個面的形狀和大小。教師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經(jīng)過討論,讓學生閱讀課本,根據(jù)課本的敘述,要求學生講出:(1)正方體的特征。(2)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關系。

          五、總結比較

          師:我們分別學習了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請取出按照練習二十二第5題要求制作的紙樣,再請大家比較比較:

          1.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特征?

          2.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3.兩者的關系怎樣?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在數(shù)學活動中建立體積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

          2、自主探索得出相鄰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3、培養(yǎng)學習類比能力,從已有知識——面積單位引發(fā)思考,初步了解體積單位和面積單位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4、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質疑反思等活動中,培養(yǎng)團隊意識,提升合作精神與質疑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體積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能正確應用體積單位估算常見物體的體積。

          教學難點:

          通過探索,自主推算出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體積單位模型、彩泥、魔方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思考

          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體積,什么是物體的體積?

          問:體積有大有小,小胖和小巧運用所學知識搭積木、比體積。哪個體積比較大?(生生交流)

          師: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體積單位(揭示課題:體積單位)。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一)探尋學生已有知識:

          問:關于體積單位你已經(jīng)了解了些什么?讓我們先相互交流一下。ㄉ涣鳎

         。A設:知道常用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會用字母表示)

          【設計意圖:教學是從學生原有的基礎和經(jīng)驗出發(fā)的,了解學生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才能構建高效課堂】

          (二)建立1cm3、1dm3、1m3的空間觀念

          1、建立1立方厘米的空間觀念:

          (1)初步感知1cm3有多大:

          問:讓我們先暢所欲言,你認為1cm3有多大?哪些物體接近1 cm3?(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你認為1cm3有多大?”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心中1立方厘米的大小,或用身邊的物體參照、或用手勢比劃,或對或錯,形式不一的表達方式,更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熱情——究竟1立方厘米有多大。】

          <<<123>>>

         。2)觸類旁通,定義1 cm3的大。

          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邊長為1cm的正方形,面積是1cm2,你能觸類旁通定義1 cm3的大小嗎?(同桌討論)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我們應當注意對學生遷移意識的培養(yǎng),也就是說要注重運用類比的思想!

          (3)進一步感知1cm3的大。

          做一做:請大家四人為一小組,用彩泥捏出一些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別有多大。

         。4)想一想,填一填:

          師:我們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下列長方體或正方體是用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積木搭出的?體積是多少?(課件展示)

          2、建立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

         。1)舉一反三:從1 cm3定義1 dm3、1 m3的大小。(生生交流)

          【設計意圖:在類比的基礎上嘗試舉一反三,不僅使數(shù)學知識容易理解,而且對概念的記憶有水到渠成之感,自然、簡潔,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2)想象一下:1 dm3、1 m3有多大?哪些物體接近1 dm3、1 m3?(學生舉例,課件、教具輔助)

          【設計意圖:學會定義1dm3和1m3,不等同于就能正確感悟它們實際的空間大小,教師事先準備了3階魔方、4階魔方和1個標準1dm3的模型,讓學生選擇哪一個立方體更接近1dm3,學生通過觀察、猜測、驗證,從而獲得對知識的真正意義!

         。3)學生活動:4個同學為一組,手拉手,圍出一個大約1m3的空間。

          【設計意圖:用3根1m長的木條做成一個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墻角,想象一下1m3的空間有多大。這樣的想象也能提升學生對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但是如果能創(chuàng)造一個有趣的學生活動,讓學生們在實踐活動中體驗1立方米的大小,不僅提升了團隊協(xié)作能力,而且在做中學,更能有效幫助學生建立體積是1立方米的空間大小。】

          3、練習(用合適的體積單位表示下面物體):

          一塊橡皮的體積約是8( )。

          一臺錄音機的體積約是10( )。

          運貨集裝箱的體積約是40( )。

          一本新華字典的體積約是0.4( )。

          一個西瓜的體積約是5( )。

          一間教室的`體積約是180( )。

          (三)繼續(xù)類比,探究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1、師:學好知識要能觸類旁通,今天我們從已知知識cm2、dm2、m2出發(fā),探索了cm3、dm3、m3這一新知識,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它們的區(qū)別,它們有哪些區(qū)別呢?(同桌交換意見)

          2、追問:cm2、dm2、m2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猜想一下cm3、dm3、m3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又是多少呢?(學生猜想)

          【設計意圖:安排“猜想”有兩層含義,一是進一步引導學生關注到面積單位與體積單位間的區(qū)別,更重要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提升能力,我們必須帶領學生“再創(chuàng)造”,雖然知識是前人證明和研究出來的,但我們更應該讓學生也像數(shù)學家們一樣學會自己發(fā)現(xiàn),“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fā)現(xiàn)”(牛頓)!

          3、驗證:你們有什么好方法證明1cm3和1dm3間的關系呢?(課件輔助演示1個——10個——100個——1000個的過程)

          【設計意圖: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應當重視“猜想—驗證”這一重要思想方法的滲透與培養(yǎng),使學生在猜想驗證中獲得探究的樂趣!

          4、運用:同桌合作,請說一說1dm3和1m3間的關系。(課件演示)

          5、拓展:通過探究,我們知道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你們還有什么疑問嗎?(預設:你能試著說一說1cm3和1m3之間的關系嗎?)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提出探索1cm3和1m3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同時也繼續(xù)滲透類比的思想方法,或用100×100×100,或用1000×1000,鼓勵學生能多角度思考與驗證,收獲成功的喜悅!

          三、動手操作,質疑反思:(機動,也可作為課后拓展)

          學生活動:用一些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做下面的活動。

          1、用4個小正方體可以擺成一個大正方體嗎?

          2、最少要用多少個小正方體才可以擺成一個大正方體?

          3、你能再擺一個大一些的正方體嗎?用了多少個小正方體?

          【設計意圖:以“猜想—驗證”為核心,引導學生多角度探索問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打通與體積單位進率之間的關系!

          四、總結全課,感悟學習方法: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生生互動)

          小結:今天我們從已知知識cm2、dm2、m2出發(fā),探索了cm3、dm3、m3這一新知識,學習就要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7

          【教學內容】

          認識因數(shù)和倍數(shù)(教材第5頁內容,以及第7頁練習二的第1題)。

          【教學目標】

          1.從操作活動中理解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意義,會判斷一個數(shù)是不是另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或倍數(shù)。

          2.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索意識,以及熱愛數(shù)學學習的情感。

          【重點難點】

          理解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含義。

          【復習導入】

          1. 教師用課件出示口算題。

          10÷5= 16÷2=

          12÷3= 100÷25=

          220÷4= 18×4=

          25×4= 24×3=

          150×4= 20×86=

          學生口算

          2. 導入:在乘法算式中,兩個因數(shù)相乘,得到的結果叫做它們的積。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種相乘的關系,在除法算式中,兩個數(shù)相除,得到的結果叫做它們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種相除的關系,在整數(shù)乘法和除法中還有另一種關系,這就是我們這一節(jié)課要學習探討的內容。

          (板書課題:因數(shù)和倍數(shù)(1)

          【新課講授】

          1.學習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概念

          (1)教師用課件出示教材第5頁例1,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的算式,把這些算式分為兩類。

          學生說出自己的分類方法,商是整數(shù)的分為一類,商不是整數(shù)的分為一類。教師以商是整數(shù)的第一題為例,板書:12÷2=6。

          教師:在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都是整數(shù),商也是整數(shù),這時我們就可以說12是2和6的倍數(shù),2和6是12的因數(shù)。

          誰來說一說其他的式子?

          學生回答。

          教師板書:在整數(shù)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數(shù)而沒有余數(shù),我們就說被除數(shù)是除數(shù)和商的倍數(shù),除數(shù)和商是被除數(shù)的因數(shù)。

          (2)說一說第一類的算式中,誰是誰的因數(shù)?誰是誰的倍數(shù)?

          學生回答,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數(shù),10和2是20的因數(shù);颍20是10的倍數(shù),20是2的倍數(shù),10是20的因數(shù),2是20的因數(shù)。(3)通過剛才同學們的回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倍數(shù)與因數(shù)是相互依存的。

          2.舉例概括

          教師:請同學們注意,為了方便,我們在研究因數(shù)和倍數(shù)時,所說的數(shù)一般指的是自然數(shù),而且其中不包括0。

          教師:在自然數(shù)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每個同學都在心中想一個,想好了說給大家聽。學生舉例,并說出誰是誰的因數(shù),誰是誰的倍數(shù)。

          教師同時板書。

          教師小結:像這樣的例子舉也舉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較簡潔的方式來敘述因數(shù)與倍數(shù)的關系呢?

          引導學生根據(jù)“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知識表述因數(shù)與倍數(shù)的關系。

          如:M÷N=P,M、N、P都是非0自然數(shù),那么N和P是M的因數(shù),M是N和P的倍數(shù)。

          A×B=C,A、B、C、都是非0自然數(shù),那么A和B是C的因數(shù),C是A和B的'倍數(shù)。

          你能從這些數(shù)中挑出兩個數(shù),說出誰是誰的因數(shù),誰是誰的倍數(shù)嗎?

          3、9、15、21、36

          學生獨立思考并回答。

          【課堂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5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頁練習二第1題。

          3.下面每一組數(shù)中,誰是誰的倍數(shù),誰是誰的因數(shù)。16和24和2472和820和5

          4.下面的說法對嗎?說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數(shù)。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數(shù)。

         。3)因為3×6=18,所以18是倍數(shù),3和6是因數(shù)。

          【課堂小結】

          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研究了一個什么問題?你有什么收獲呢?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因數(shù)和倍數(shù)(1)

          在整數(shù)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數(shù)而沒有余數(shù),我們就說被除數(shù)是除數(shù)和商的倍數(shù),除數(shù)和商是被除數(shù)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倍數(shù)一般指的是自然數(shù),而且其中不包括0。

          倍數(shù)與因數(shù)是相互依存的。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掌握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概念,理解因數(shù)和倍數(shù)是相互依存的,知識內容比較抽象,知識點比較少,教學中,我采取讓學生反復說,互相說的方式,讓學生加深理解,提高他們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因數(shù)和倍數(shù)(2)

          【教學內容】

          一個數(shù)因數(shù)的求法和一個數(shù)倍數(shù)的求法(教材第6頁例2、例3,教材第7~8頁練習二第2~8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倍數(shù)的方法;

          2.學生能了解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是有限的,倍數(shù)是無限的;

          3.能熟練地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和倍數(shù);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有序性、條理性,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求索精神。

          【重點難點】

          掌握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方法,能熟練地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和倍數(shù)。

          【復習導入】

          說出下列各式中誰是誰的因數(shù)?誰是誰的倍數(shù)?

          20÷4=5 6×3=18

          在上面的算式中,6和3都是18的因數(shù),你知道還有哪些數(shù)是18的因數(shù)嗎?18是3的倍數(shù), 你知道還有哪些數(shù)是3的倍數(shù)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和倍數(shù)。

          (板書課題:因數(shù)和倍數(shù)(2))

          【新課講授】

         。ㄒ唬┱乙驍(shù):

          1.出示例1:18的因數(shù)有哪幾個?

          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還不止一個,我們一起找找18的因數(shù)有哪些?

          學生嘗試完成后匯報

         。18的因數(shù)有: 1,2,3,6,9,18)教師:說說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對一對找,如1×18=18,2×9=18…)

          教師:18的因數(shù)中,最小的是幾?最大的是幾?我們在寫的時候一般都是從小到大排列的。

          2.用這樣的方法,請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數(shù)有哪些?

          小組合作交流后匯報,36的因數(shù)有: 1,2,3,4,6,9,12,18,36

          教師:你是怎么找的?

          舉錯例(1,2,3,4,6,6,9,12,18,36)

          教師:這樣寫可以嗎?為什么?(不可以,因為重復的因數(shù)只要寫一個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寫兩個6)

          仔細看看,36的因數(shù)中,最小的是幾,最大的是幾?

          教師板書:一個數(shù)的最小因數(shù)是1,最大因數(shù)是它本身。

          3.你還想找哪個數(shù)的因數(shù)?(18、5、42……)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在自練本上寫一寫,然后匯報。

          4.其實寫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除了這樣寫以外,還可以用集合表示:如18的因數(shù)。小結:我們找了這么多數(shù)的因數(shù),你覺得怎樣找才不容易漏掉?

          從最小的自然數(shù)1找起,也就是從最小的因數(shù)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過程中一對一對找,寫的時候從小到大寫。

         。ǘ┱冶稊(shù):

          1.我們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數(shù),那2的倍數(shù)你能找出來嗎?

          小組合作交流后匯報,2的倍數(shù)有:2、4、6、8、10、16、……

          教師: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這些倍數(shù)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數(shù)最小是幾?最大的你能找到嗎?

          2.讓學生完成做一做1、2小題:找3和5的倍數(shù)。匯報

          3的倍數(shù)有:3,6,9,12

          教師:這樣寫可以嗎?為什么?應該怎么改呢?

          改寫成:3的倍數(shù)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別乘以1,2,3,……)

          5的倍數(shù)有:5,10,15,20,……

          教師:表示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情況,除了用這種文字敘述的方法外,還可以用集合來表示2的倍數(shù),3的倍數(shù),5的倍數(shù)。

          教師:我們知道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個數(shù)是有限的,那么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個數(shù)是怎么樣的呢?

         。ㄒ粋數(shù)的倍數(shù)的個數(shù)是無限的,最小的倍數(shù)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shù))【課堂作業(yè)】

          1.完成課本第7頁練習二第2~5題。

          2.完成教材第8頁練習二第6~8題。

          【課堂小結】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研究了一個什么問題?你有什么收獲呢?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因數(shù)和倍數(shù)(2)

          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個數(shù)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的個數(shù)是無限的,最小的倍數(shù)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shù).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時,如何做到既不重復又不遺漏,對于剛剛對因數(shù)和倍數(shù)有感性認識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教學時充分發(fā)揮小組學習的優(yōu)勢,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的方法進行反思,吸取同伴的好方法,很好的體現(xiàn)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教學理念。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8

          課題:簡單的土石方計算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jīng)歷認識“方”并解決土石方計算問題的過程。

          2、了解“方”的具體含義,能夠靈活運用體積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現(xiàn)實問題。

          3、在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熟練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演變成“橫截面的面積乘長”。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趣引思。

          同學們,前面幾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體積的有關內容,請大家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是體積?體積的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怎樣求長方體的體積?正方體的體積,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的`統(tǒng)一公式是什么?

         。3)學生分組討論,指名回答問題。

          這節(jié)課我們運用體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二、自主互動,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例題1:讓學生讀題,討論:挖出的土與地窖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 交流計算的結果。

          教師介紹“方”,讓學生用方描述挖出的土。

          課件出示例題及攔河壩的和示意圖。

          讓學生觀察,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師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怎樣計算攔河壩的體積?為什么這樣計算? 使學生知道:攔河壩的體積=底面積×高。

          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并交流計算的方法和結果。

          三、應用拓展,反思交流。

          1、應用:

          (1)試一試 幫助學生弄清圖意,然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合作解決。

          (2)練一練 第1、2題,幫助學生理解題中的事物和信息,再獨立完成。

          第3、4題,讓學生先說一說,要解決問題,先要求出什么?

          2、拓展:

          練一練5 板書設計:

          簡單的土石方計算 2×1.6×1.5=4.8(立方米) 攔河壩的體積=橫截面面積×長 答:要挖出4.8立方米的土。

          橫截面的面積:(8+3)×4÷2=22(平方米) 土石體積:22×50=1100(立方米) 答:修這個攔河壩一共需要土石1100立方米。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9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84-85頁例3、例4及相關練習

          學情分析:

          《約分》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和公因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約分作為分數(shù)基本性質的直接應用,它是化簡分數(shù)的常用方法。學習約分,不但可以提高對分數(shù)基本性質的的認識,還為分數(shù)的四則運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理解最簡分數(shù)和約分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約分,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理解最簡分數(shù)和約分的意義,經(jīng)歷探究約分方法的過程,滲透恒等變換思想。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最簡分數(shù)的意義和約分的方法;掌握約分的方法。

          難點:能準確的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shù)。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鋪墊。

          課件出示一起回答用列舉法找出24和30的公因數(shù)和公因數(shù)(為24

          /

          30約分做準備)

          1、24的因數(shù)有(),30的因數(shù)有(),24和30的公因數(shù)有(),它們的公因數(shù)是()。

          2、填空(說說為什么,什么是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

         。ń虒W方法:課件出示復習題,第1題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第2題先默背,然后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過渡:這是我們前面所學習的內容,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新內容,請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ㄒ唬⒉聹y、驗證和比較,理解最簡分數(shù)的意義

          1、出示例3的教學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2、師:從情境圖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這是某所學校100米游泳比賽中,三個學生的對話,生1:一共要游100米,小明已經(jīng)游了75米,生2:他已經(jīng)游了全程的3

          /

          4,生3:75

          /

          100和3

          /

          4是一回事嗎?)

          3 、猜一猜:75

          /

          100和3

          /

          4

          /

          是一回事嗎?

          4、驗證:讓學生同桌討論,把驗證過程寫在練習本上。

          5、學生匯報結果,教師課件演示。

          6、引導學生比較75

          /

          100和3

          /

          4兩個分數(shù)的異同,得出最簡分數(shù)的概念。

          相同點:分數(shù)的'大小相等

          不同點:75

          /

          100分子和分母較大,含有公因數(shù)1、5、25;3

          /

          4分子和分母較小,只含有公因數(shù)1。分數(shù)的意義,分數(shù)單位都不同

          總結概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數(shù)1,像這樣的分數(shù)叫做最簡分數(shù)。

          活動:請學生例舉最簡分數(shù)的例子。

          教師說學生判斷,

          學生說大家判斷

          學生說同桌判斷

          抓住關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數(shù)1,看是否有公因數(shù)2、3、5

          8、課件出示練習:指出下面哪些分數(shù)是最簡分數(shù)?為什么?

          5

          /

          7 6

          /

          9 10

          /

          12 11

          /

          12 8

          /

          10 14

          /

          169

          /

          1624

          /

          25 21

          /

          24 13

          /

          17

          名回答,說明為什么。

          還是抓住關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數(shù)1

          假如都是2或3或5等的倍數(shù),就不只有公因數(shù)1。

         。ǘ、探究約分的意義和方法

          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最簡分數(shù),在我們學過的分數(shù)中有很多都不是最簡分數(shù),我們能不能把它化成最簡分數(shù)呢?

          課件出示例4.判斷24

          /

          30是不是最簡分數(shù)(不是,除了1外,還有公因數(shù)2、3、6)

          把24/30化簡成最簡分數(shù)

          師提出思考問題:

         。1)、化簡指什么?使分子分母的數(shù)字變小

         。2)、化簡后大小不能變,要運用什么性質?等式的基本性質

         。3)、等式的基本性質中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化簡時,是乘,還是除,用什么來除。除,用公因數(shù)來除

          (4)、化簡到什么時候為止?最簡分數(shù),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數(shù)1

          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明確題目要求,為探究約分方法做準備。

          2、師:請同學們試著做一做,把24/30化簡成最簡分數(shù)。大小不能變。

          完成后小組內交流。

          巡視,指導。

          交流探究結果。

          小組匯報結果。

         。1)方法一: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shù)(1除外)依次去除。除到最簡分數(shù)為止

          24

          /

          30=24+30

          /

          30+2=12

          /

          152

          /

          15=12÷3

          /

          15÷3=4

          /

          5

         。2)方法二: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shù)去除。直接得到最簡分數(shù)。

          24

          /

          30=24+6

          /

          30+6=4

          /

          5

          /

          小結:教師用課件演示比較兩種約分方法,并總結約分的意義。

          約分的概念:

          師:約分還有一種書寫方法,請同學們看第85頁例4,

          并在練習本上寫一寫約分的這種寫法。

          6、教師課件直觀演示約分的另一種書寫格式。

          三、鞏固練習(課件演示)

          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學習到了最簡分數(shù)和約分的知識,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學得很認真,但不知掌握的怎么樣?大家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1、判斷下面各等式,哪些是約分?為什么?

          2、錯題改正。

          3、指出下列分數(shù)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shù)。

          4、分蘋果。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板書課題:約分)

          五、板書設計

          約分

          方法一:

          24

          /

          30=24÷2

          /

          30÷2=12

          /

          15

          12

          /

          15=12÷3

          /

          15÷3=4

          /

          5

          方法二:

          24

          /

          30=24÷6

          /

          30÷6=4

          /

          5

          75

          /

          100= 3

          /

          4

          不同點:分子和分母較大分子和分母較小,

          含有公因數(shù)1、5、25只含有公因數(shù)1

          最簡分數(shù)

          教學反思

          1、為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搭梯子。

          課堂提問是學生進行數(shù)學思考的前提,問題過易就沒有思考探究的價值,但問題過難,學生又研討不出來也沒有實際意義。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根據(jù)問題的難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學習搭梯子。

          如:在探究理解最簡分數(shù)意義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學生驗證出75

          /

          100和3

          /

          4相等以后,我提出了一個問題:75

          /

          100和3

          /

          4有什么區(qū)別?很多學生都能看出75

          /

          100分子分母較大,3

          /

          4分子分母較小,但沒有學生從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shù)上去比較。接著我給學生搭了個梯子:請同學們從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shù)上比較一下看它們有什么區(qū)別?很快學生就找出了75

          /

          100分子分母有公因數(shù)1、5、25,而3/4只有公因數(shù)1,然后我又在“只有”這個詞上加以強調,使學生深刻的理解了最簡分數(shù)的概念。

          又如探究“約分的意義和方法”這個環(huán)節(jié),如果直接出示例4:24

          /

          30,然后讓學生自主探究約分的方法,相信很多學生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從下手。在出示例4之后,我是這樣給學生搭梯子的。我要求學生不動手,先思考三個問題(①、化簡指什么?②、化簡要運用什么性質?③化簡到什么時候為止?),接著讓學生交流,明確題目要求,為探究約分方法做準備。通過這兩步搭梯子之后,學生也就知道了化簡就是把分子分母較大的分數(shù)化成分子分母較小的分數(shù),化簡要運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化簡要化到最簡分數(shù)為止。第三步再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約分的方法。此時學生已胸中成竹,很自然的探究出了約分的方法,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2、為學生交流搭臺子。

          課堂是學生的舞臺,需要教師給學生搭臺子。只要有探究的地方,就需要交流,學生交流的過程就是在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在理解最簡分數(shù)和探究約分方法的教學中,我都充分讓學生先同桌討論再全班交流,最后歸納總結形成知識點。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時,應時刻記住把課堂還給學生,為學生的精彩交流喝彩。只有這樣,你的課堂才會因為學生的精彩交流而精彩。

          3、不動筆墨不讀書。

          數(shù)學學習是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過程。學生在思考交流之后更應讓學生動手來寫,熟話說“讀十遍不如寫一遍”。我特別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在復習鋪墊中讓學生把練習題先寫在練習本上,再集體訂正;在驗證75/100和3/4是否相等的教學時,要求學生把驗證過程寫在練習本上;在探究約分的方法時,讓學生把化簡的過程寫在練習本上,再交流;在學生看書找約分的另一種書寫格式時,我始終要求學生練習寫一寫。

          4、教學環(huán)節(jié)過渡亦無痕。

          好的書法給人感覺“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好的課堂也應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銜接自然的。本節(jié)課我注重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過渡,如:復習鋪墊后說:這是我們前面所學習的內容,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新內容,請看大屏幕(過渡到最簡分數(shù)的教學);在學習了最簡分數(shù)后說: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最簡分數(shù),在我們學過的分數(shù)中有很多都不是最簡分數(shù),我們能不能把它化成最簡分數(shù)呢(過渡到約分的教學)?在學習了約分后說:我們一起學習了最簡分數(shù)和約分的知識,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學得很認真,但不知掌握的怎么樣?大家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過渡到鞏固練習的教學)?

          5、思想方法滲透亦無形。

          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是一條明線,數(shù)學思想的滲透是教學的一條暗線。數(shù)學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會滲透著一種數(shù)學思想,《約分》這一知識點就滲透著恒等變換的數(shù)學思想。本課的教學中,恒等變換的數(shù)學思想在驗證75/100和3/4是否相等和化簡分數(shù)的教學時得到滲透,在鞏固練習中得到不斷的內化和深化。

          欠缺火候的地方:

          有智慧的教師往往能利用課堂即生資源進行教學,使課堂教學更具魅力。整觀這節(jié)課,本人撲捉學生課堂發(fā)言及練習中有用教育資源的能力不夠,課堂教學亮點不夠亮;其次本人對學生評價的語言還不能較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學生傾聽和動筆的習慣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名師張齊華說:好課是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一堂成功的課往往不是教師教學技藝和技巧的簡單疊加與拼湊,而是其多年來學識、功底、經(jīng)驗、技巧、智慧、個性乃至人生閱歷等在特定教育情境下的一種自然勃發(fā)與流淌。如練武之人,境界不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而是有深厚內力和“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氣魄。自知自己還有很多東西需要不斷學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質數(shù)和合數(shù)(課本第14頁例1及第16頁練習四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理解質數(shù)、合數(shù)的意義,會正確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2.知道100以內的質數(shù),熟悉20以內的質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質數(shù)、合數(shù)的意義。

          難點:掌握判斷質數(shù)與合數(shù)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叫因數(shù)?

          2.自然數(shù)分幾類?(奇數(shù)和偶數(shù))

          教師:自然數(shù)還有一種新的分類方法,就是按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個數(shù)來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分類方法。

          二、新課講授

          1.學習質數(shù)、合數(shù)的概念。

         。1)寫出1~20各數(shù)的因數(shù)。(學生動手完成)點四位學生上黑板板演,教師注意指導。

          (2)根據(jù)寫出的因數(shù)的個數(shù)進行分類。(填寫下表)

          (3)教學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概念。

          針對表格提問:什么數(shù)只有兩個因數(shù),這兩個因數(shù)一定是什么數(shù)?

          教師: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shù),那么這樣的數(shù)叫做質數(shù)(或素數(shù))。如果一個數(shù),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shù),那么這樣的數(shù)叫做合數(shù)。(板書)

          2.教學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判斷。

          判斷下列各數(shù)中哪些是質數(shù),哪些是合數(shù)。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師引導學生應該怎樣去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根據(jù)因數(shù)的個數(shù)來判斷)

          質數(shù):17 29 37

          合數(shù):22 35 87 93 96

          3.出示課本第14頁例題1。

          找出100以內的質數(shù),做一個質數(shù)表。

          (1)提問: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張100以內的質數(shù)表?

         。2)匯報:

         、俑鶕(jù)質數(shù)的概念逐個判斷。

         、谟煤Y選法排除。首先排除掉2的倍數(shù),再排除掉3 的倍數(shù)。提問:4的倍數(shù)還需不需要排除呢?(不用)接下來我們可以排除掉5、7的倍數(shù),剩下的`就是質數(shù)。

         、圩⒁1既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100以內質數(shù)表

          三、課堂作業(yè)

          完成教材第16頁練習四的第1~3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同學們又學到了什么新的本領?

          學生暢談所得。

          【板書設計】

          質數(shù)和合數(shù)

          一個數(shù),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shù),那么這樣的數(shù)叫做質數(shù)(或素數(shù))。一個數(shù),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shù),那么這樣的數(shù)叫做合數(shù)。1既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教學反思】

          教學質數(shù)與合數(shù)時,先復習了因數(shù)的概念,然后再讓學生找出1~20各數(shù)的所有因數(shù),并引導學生觀察這些數(shù)的因數(shù)有什么不同,再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引出了質數(shù)、合數(shù)的概念,學生對一些知識的掌握就會水到渠成,而且還會作出正確判斷。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頁的例1以及相關的練習。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和單位“1”的含義,知道分母、分子的含義和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知道生活中分數(shù)的廣泛用途,會用分數(shù)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3?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成功體驗,堅定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和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中秋節(jié)到了,小華家買了很多月餅,分月餅的任務當然就落到小華的身上了。你看,小華一會兒就把這幾塊月餅分好了。你能用分數(shù)分別表示這些月餅的陰影部分占一個月餅的幾分之幾嗎? 多媒體課件展示:

          等學生完成后,抽學生的作業(yè)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集體訂正。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理解單位“1”

          師:第二天,小華的爸爸又買回一盒月餅共8個,并且提出了一個新的分月餅的要求。 課件演示:爸爸對小華說:小華,你把這8個月餅平均分給4個人吧。

          師:同學們,你們能用小圓代替月餅,幫小華分一分嗎?

          等學生分好后,抽一個學生分的小圓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

          師:這時,小華的爸爸又提出了問題。

          課件演示:爸爸對小華說:每個人得的月餅是這8個月餅的幾分之幾呢?

          引導學生理解把8個月餅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這8個月餅的14。

          師:老師也有個問題,剛才小華分出了1個月餅的1/4,這兒又分出了8個月餅的1/4,同學們看一看,這兩個1/4表示的月餅數(shù)量一樣嗎?

          多媒體課件演示下面的月餅圖:

          引導學生理解兩個1/4代表的數(shù)量不一樣。

          師: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

          引導學生說出前一個1/4是1個月餅的1/4,而后一個1/4是8個月餅的1/4。課件中隨學生的回答在圖形下出現(xiàn)相應的文字。

          師:對。前一個1/4是以1個月餅為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而后一個1/4是以8個月餅為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平均分的整體不一樣,對分出來的每份數(shù)量有影響嗎?

          讓學生意識到,整體“1”的變化對每份的數(shù)量是有影響的。以1個月餅為整體“1”,每份就是1/4個月餅;以8個月餅為整體“1”,每份就是2個月餅。

          師:像這樣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分數(shù)還很多,請同學們看一看下面這幅圖。 課件出示第2頁的熊貓圖。

          師:這里是把多少只熊貓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請分一分,并填空。

          課件出示單元主題圖,要求學生說一說圖中的每個分數(shù)分別是以什么作為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 師:通過上面的研究,同學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說出這些分數(shù)都是以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

          師:像這樣由一個物體或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

          板書單位“1”的含義。

          師:把12個學生看作一個整體,其中的.6個學生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這里是把誰看作一個整體? 教師再舉兩個例子,深化學生對單位“1”的理解。

          2?理解并歸納分數(shù)的意義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些小棒,把它們平均分成5份或6份,想一想,其中的1份是全部小棒的幾分之幾?其中的2份呢?其中的3份呢?

          學生操作后回答,如:我拿了10根小棒,把它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有2根小棒,這2根小棒是10根小棒的1/5。2份有4根小棒,這4根小棒是10根小棒的2/5??

          師:想想自己操作的過程,你能說一說什么是分數(shù)嗎?

          學生討論后可能這樣表述: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其中1份或幾份的數(shù)叫做分數(shù)。

          師:同學們歸納得很好,但是這句話中出現(xiàn)了兩個“幾份”,所以我們一般把前一個“幾份”說成是若干份。

          歸納并板書分數(shù)的意義,板書課題。

          試一試:涂色部分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師:看看最后(五星圖)這個分數(shù),請同學們說說這個分數(shù)的意義。

          生:這個分數(shù)表示把15顆五角星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占這個圖形的35。

          師:把15顆五角星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的1份占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生:1/5)其中的3份呢?(生:3/5)35是由多少個15組成的?(生:3個)所以,35的分數(shù)單位是1/5,35/里面有3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 說一說:3/7的分數(shù)單位是多少?它有多少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5/6,9/10呢??

          3?說生活中的分數(shù)

          師:分數(shù)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得非常廣泛,書上第3頁課堂活動中的兩個小朋友正在說生活中的分數(shù),你們能像他們這樣說一說生活中的分數(shù)嗎?

          學生說生活中的分數(shù)。

          三、課堂小結

         。裕

          四、課堂作業(yè)

          1?第4頁課堂活動第2題。

          2?練習一第1,2,3,4題。

          分數(shù)的意義

          師: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初步認識了分數(shù),你能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姆謹?shù)嗎?

          課件出示如下的題目:

         。1)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這個月餅的();

         。2)把一張手工紙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經(jīng)歷探索分數(shù)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能運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shù)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變的分數(shù)。

          2.思考與問題解決:經(jīng)歷觀察討論,操作等學習活動,能對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作出簡要的,合理的說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歸納,總結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經(jīng)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數(shù)學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鼓勵學生敢于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學生勇于解決問題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探索,發(fā)現(xiàn)和掌握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并能運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自主探索,歸納概括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正方形紙,彩筆。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分別出示兩張不同的孫悟空的照片。師:學們仔細看看這兩張照片,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指名回答)。

          2.教師引導交流:孫悟空本人沒有改變,只不過是外表的打扮裝飾發(fā)生了改變。

          3.學生初步感知了什么變了而什么卻沒有變的概念。

          4.教師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什么變了而什么沒有變的有關內容。教師板書課題: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設計意圖: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能力,為下一步學習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氛圍。

          二、探究新知。

         。ㄒ唬1.師:在我們在學習這個新的內容之前,我們首先來復習一下除法與分數(shù)的關系。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被除數(shù)=課件出示:120÷30=(120×2)÷(30×2)=(120÷10)÷(30÷10)= 2.同學們說說這幾道相等嗎?(指名回答)。

          3.教師引導說出商不變的性質,課件出示商不變的性質的定義。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商不變的性質,為下一步更容易的學習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打下基礎。

          (二)、教學新知。

          1.師: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正方形紙,把手中的紙平均折成4份,其中把3份圖上你喜歡的顏色。

          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并特別提醒學生注意“平均分”。

          3.展示學生的作業(yè)。

          4.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正方形紙平均分成8份,16份,分好之后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指名回答)。

          5.教師歸納總結,并課件出示:設計意圖:同一張紙能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shù),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6.引導學生觀察:

          觀察它們的分子和分母是怎樣變,學生觀察,思考,交流后,教師集體指導觀察,并板書:

          教師歸納總結后,學生完成課本66頁的填空題,完成后集體回答。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一些表象,但這些表象還須上升為科學理論,這就需要學生能透過表象識別表現(xiàn)后蘊藏的規(guī)律,這才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便于以后舉一反三,解決同類相關問題。

          7.課件出示:(通知互相討論)

         。1)相比較,看看分子分母有什么變化?(2)在這個變化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8.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分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分數(shù)大小不變。這就是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教師特別強調“同時”“同一個數(shù)”)。

          9.教師提出疑問:為什么要0除外呢?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因為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得0,而分數(shù)的分母是不能為0的。

          10.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來看看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和你們以前學習過得商不變性質有什么不同呢?(課件出示兩性質作對比)

          師: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和商不變性質的規(guī)律是一致的。

          三、鞏固強化,拓展應用。

         。1)課件出示:(集體回答)。

         。2)指出下列分數(shù)是否相等。(指名回答)。

         。3)把和化成分母是10而分數(shù)大小不變的分數(shù)。(指名到臺上板演)。

          (4)課件出示小故事。

          有位老爺爺把一塊地分給三個兒子。老大分到了這塊地的,老二分到了這塊地的。老三分到了這塊的。老大、老二覺得自己很吃虧,于是三人就大吵起來。剛好阿凡提路過,問清爭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來,給他們講了幾句話,三兄弟就停止了爭吵。

          你知道,阿凡提為什么會笑嗎?他對三兄弟講了哪些話?(讓學生課后去思考)

          設計意圖:多樣的練習可以讓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有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四、回顧總結,梳理新知。

          同學們,你們對分數(shù)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板書設計: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分數(shù)大小不變。這就是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

          教學反思: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出示孫悟空的照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手腦并用,在操作中深入感知分數(shù)。請同學們用一張正方形紙片,動手折一折,通過三次的對折,每次找出一個和相等的分數(shù),比較涂色部分大小有沒有變化?(沒有)。那么得到了什么結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子,分母的變化,經(jīng)歷總結得出:分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分數(shù)大小不變。學生對此進行鞏固后,再引導學生說出:0除外。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動腦思考,很快地突破了重難點,取得很好的效果。

          3.鞏固練習,圍繞中心。在設計練習的過程中,采取多種形式呈現(xiàn),使學生加深對分數(shù)基本性質的理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理解所學知識,學有所獲,并進一步學習約分和通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景,自主探索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算法。

          2。學會進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1、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乘法計算。

          教學難點:

          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乘法并能熟練計算。

          教學理念: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使學生體驗學習中通過合作交流帶來的方便和快樂。

          教學準備:

          課件。

          學生準備:

          預習課前知識。

          教學過程:

          一、實踐調查

          課前讓學生在匯景新城作實地調查,調查本小區(qū)住戶情況

          二、課內交流

          1、讓同學們根據(jù)調查所得的數(shù)學信息編一道數(shù)學應用題。

          2、根據(jù)所編的題目獨立列式

          3、探討和交流如何解決問題。

         。1)嘗試通過估算結果解決問題。

          A、分組討論不同的計算過程

          B、師:根據(jù)以上的結果你能判斷“這棟樓能住150戶嗎?”

          (2)討論算法

          三、習題鞏固:

          1、試一試

          11×4324×1244×21

          2、練一練:

          第1、2題

          3、第3題,學生獨立思考,理解題意,再進行計算

          四、綜合應用:

          陳老師班上有42名同學,她為同學們購置書包和文具,一個書包24元,一個文具11元,買書包和文具各花了多少錢?一共花了多少錢?

          五、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學會了什么?

          六、板書設計: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想、驗證、理解并掌握3的倍數(shù)的特征。

          2.引導學生學會判斷一個數(shù)能否被3整除。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判斷、概括的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數(shù)的特征。

          【復習導入】

          1.學生口述2的倍數(shù)的特征,5的倍數(shù)的特征。

          2.練習:下面哪些數(shù)是2的倍數(shù)?哪些數(shù)是5的倍數(shù)?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師:看來同學們對于2、5的倍數(shù)已經(jīng)掌握了,那么3的倍數(shù)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個位就行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3的倍數(shù)的特征。

          板書課題:3的倍數(shù)的特征。

          【新課講授】

          1.猜一猜:3的倍數(shù)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個3的倍數(shù)。

          3×1=3 3×2=6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

          觀察:3的倍數(shù)的個位數(shù)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個位就能判斷呢?(不能)

          提問:如果老師把這些3的倍數(shù)的個位數(shù)字和十位數(shù)字進行調換,它還是3的倍數(shù)嗎?(讓學生動手驗證)

          12→21 15→51 18→81 24→42 27→72

          教師:我們發(fā)現(xiàn)調換位置后還是3的.倍數(shù),那3的倍數(shù)有什么奧妙呢?

         。ㄒ运娜藶橐恍〗M、分組討論,然后匯報)

          匯報:如果把3的倍數(shù)的各位上的數(shù)相加,它們的和是3的倍數(shù)。

          3.驗證:下面各數(shù),哪些數(shù)是3的倍數(shù)呢?

          210 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結:從上面可知,一個數(shù)各位上的數(shù)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數(shù),那么這個數(shù)就是3的倍數(shù)。(板書)

          4.比一比(一組筆算,另一組用規(guī)律計算)。

          判斷下面的數(shù)是不是3的倍數(shù)。

          3402 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0頁“做一做”。

         。1)下列數(shù)中3的倍數(shù)有。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

         、僖髮W生說出是怎樣判斷的。

         、3的倍數(shù)有什么特征?

          (2)提示:①首先要考慮誰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數(shù),個位數(shù)字一定是0)

         、诮又倏紤]什么?(最小三位數(shù)是100)

         、圩詈罂紤]又是3的倍數(shù)。(120)

          【課堂作業(yè)】

          完成教材第11~12頁練習三的第4、6、7、8、9、10、11題。

          【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和感想?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3的倍數(shù)的特征

          一個數(shù)各位上的數(shù)字之和是3的倍數(shù),那么這個數(shù)就是3的倍數(shù)。

          教學3的倍數(shù)的特征時,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自主探索過程,通過猜一猜、算一算、想一想、驗一驗、比一比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但教師在想一想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進行適當點撥、引導,這樣效果更明顯。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內容:

          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

          教學目標:

          1.通過講授,引導學生找出規(guī)律,總結出體積的公式。

          2.指導學生運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3.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

          教學難點:

          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

          教具運用:

          正方體木塊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叫體積?計量物體的體積常用的單位有哪些?

          2.怎樣計算一個物體的體積呢?

          二、新課講授

          1.長方體體積的計算。

          教師課件出示一塊長方體積木,一塊蓋房用的大型磚板。

          (1)提問:它們的體積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回答:長方體積木的體積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去擺,有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對于大型磚板再用1cm3或1dm3去量就比較麻煩。

          教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較大物體的體積,我們能不能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來計算。

         。2)觀察操作,探究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小組合作,用準備好的24塊1cm3的'小正方體木塊,任意擺出不同的長方體,然后把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

          學生拼擺,然后填表,集體匯報,老師把有代數(shù)性的數(shù)字寫在表中。

          說明學生拼擺長方體的樣式非常多,這里只列舉幾個。觀察:從這張表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小結:長方體的體積等于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數(shù)量,所含體積單位的數(shù)量正好等于長方體長、寬、高的乘積。

          板書: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講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可以寫成:V=abh

          (3)質疑:求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條件?

          2.探究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1)啟發(fā)。根據(jù)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系,聯(lián)系長方體積公式,想一想正方體的體積應該怎樣計算。

         。2)引導學生明確。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板書)用字母表示:V=aaa=a3(a表示棱長)(a3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

          3.運用長方體的體積公式解決問題。

         。1)出示教材第30頁的例1。

         。2)學生看圖,理解題意。

         。3)說出題中所給信息,和所求問題。

         。4)指名說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5)指名學生上臺板演過程,其他同學判斷。

         。6)老師訂正書寫。V=abh=743=84(cm3)

         。7)看圖,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

         。8)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三、課堂作業(yè)

          完成課本第31頁做一做第1、2題。

          四、課堂小結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在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五、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a3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2-16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6-17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1-09

        《容積》小學五年級下冊的數(shù)學教案06-11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03

        最新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3-16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0-08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優(yōu)秀01-05

        《容積》小學五年級下冊的數(shù)學教案08-26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2-0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