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6-13 07:50:55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shù)學教案(通用15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1

          一、學習目標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體會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數(shù)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shù)的所有因數(shù)。

          3. 在探索中,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內(nèi)容的奇妙、有趣,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乘法算式中對乘數(shù)已經(jīng)有比較熟練的理解,學習因數(shù)可以在乘法算式的基礎上讓學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境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做拼圖的游戲嗎?(學生回答)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通過拼圖來學習一個新知識。

          (設計意圖:拼圖游戲學生很喜歡,創(chuàng)設拼圖的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的欲望。)

         。ǘ┨剿餍轮#ㄕn件)

          1. 師:請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在你們的小組里用你們準備的12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有哪幾種拼法?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拼擺或涂畫的方式獨立操作,邊擺邊做好記錄。然后,把你拼擺的過程和你的伙伴說說。

          2. 班內(nèi)展示交流。(請學生演示自己擺的成果)

         。ㄔO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了解事物的特征,明確正方形的個數(shù)與因數(shù)的關系。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到了大量的學習資源,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更加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他們在相互的探討中,使問題得到解決。)

          3. 師:你能把這些擺法用算式表示出來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

          4.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哪兩道算式的因數(shù)一樣? 12的因數(shù)有哪些呢? 請學生按順序說出來。(1、2、3、4、6、12。)

         。ㄔO計意圖:學生觀察算式,發(fā)現(xiàn)找因數(shù)的方法和寫乘法算式有一定的關系,體會了“想乘法算式”找因數(shù)的方法,為下面的思考找因數(shù)的方法奠定了基礎。)

          5. 思考問題:

         。1)怎么樣找出一個數(shù)的全部因數(shù)?

         。2)有什么方法可以將全部因數(shù)找齊,一個都不漏?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學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是:從小到大找;一對一對找

          6. 找出9的全部因數(shù)

         。1)試一試,看誰能挑戰(zhàn)成功。(學生獨立找9的因數(shù))

         。2)交流找的方法。

          板書:9的因數(shù)有:1、3、9

          觀察9的全部因數(shù),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9最小的因數(shù)是1,最大的是9,??)

          7. 試一試:你能找出15的全部因數(shù)嗎?找完后交流,說一說15最大的因數(shù)是多少,最小的呢?

         。ㄔO計意圖:教給學生找因數(shù)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有序思考”的方法,進行了學習方法的指導。)

          8. 小結: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對一對的找。這樣有順序的給一個倍數(shù)找因數(shù),好處就是不重復、不漏找。

         。ㄈ┚毩暽罨。

          1. 師: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找因數(shù)的方法,現(xiàn)在看看誰找得快,請同學們把課本第9頁的1、2題做出來。

          學生獨立完成。

          投影展示一名學生1、2題的結果,讓學生說一說,集體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練一練活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方法的理解和運用,并具有一定的分析和歸納能力。]

          2. 師:同學們已經(jīng)學會了用拼長方形找因數(shù)的方法,現(xiàn)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畫出長方形找因數(shù)呢?請把第3題做出來。

          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讓1名學生到黑板上的小方格中畫,并把因數(shù)找出來。

          學生做完后,看看到黑板上做題的.同學做得對不對,引導學生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練一練活動,利用數(shù)形結合進一步體會找因數(shù)的方法。)

          3. 投影:48名學生排隊,要求每行的人數(shù)相同,可以排成幾行?

          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

          班內(nèi)交流:(每行8人可以排成6行,也可以每行6人排成8行。每行12人可以排成4行,也可以每行4人排成12行。每行24人可以排成2行,也可以每行2人排成24行。每行48人可以排成1行,每行1人排成48行。還有一種,每行16人可以排成3行,也可以每行3人排成16行。)

          思考:同學們想一想,這種排隊法與找因數(shù)有什么關系呢?(教師對學生及時提出表揚:同學們說得很好,我們利用找因數(shù)的方法可以解決很多實際問題 。)

         。ㄔO計意圖: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找因數(shù)的方法。)

          4. 游戲:好朋友互報學號,分別找出對方學號數(shù)的全部因數(shù),比比誰能有對有快!

         。ㄋ模┊斕脵z測。

          1、找一找,填一填。

          1 2 4 7 8 12 16 24 32

          24的全部因數(shù) 32的全部因數(shù) 既是24的因數(shù)也是32的因數(shù)

          2、說一說下面的數(shù)各有幾個因數(shù)。

          ()個( )個()個 ()個 ( )個 ( )個

         。ㄔO計意圖:當堂檢測,了解目標達成情況。)

         。ㄎ澹┛偨Y與評價。

          這節(jié)課你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注重了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讓學生體會到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方法,培養(yǎng)了有條理思考的習慣。找因數(shù)的方法一般是按乘法算式來找的,可是在找的過程中容易漏掉幾個,所以必須強調(diào)要有序思考。

        小學數(shù)學教案2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2頁例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學生已有的分數(shù)加法及分數(shù)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shù)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shù)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難點:總結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

          【導學過程】

          【情景導入】

          (一)探索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

          1.教學例1(課件出示情景圖)

          師:想一想,你還能找出不一樣的方法驗證你的計算結果嗎?

          2.小組交流,匯報結果

          3.比較分析

          師:我們先來比較第(1)和第(2)兩種方法,請分別說說你是怎么想的?預設:

          預設: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計算,只是這里的相同加數(shù)是一個分數(shù)。

          引導說出: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與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相同。(板書)

          師:我們再來比較第(2)和第(3)兩種方法,這樣算可以嗎?為什么?

          師:再來看這里的第(4)種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嗎?結合圖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進行交流。

          4.歸納小結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三個算式解決的是同一個問題。并且知道了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與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相同。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它們的計算方法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設計意圖:呈現(xiàn)生活情景,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個?”,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以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為基礎,經(jīng)歷獨立思考、自主計算并驗證、小組交流等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大膽地呈現(xiàn)個性化的方法,兼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習狀態(tài)。采用因勢利導的方式,通過比較分析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自主得出結論,加深了對分數(shù)乘整數(shù)意義的理解!

          (二)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現(xiàn)和比較

          師:剛才的第(4)種方法用語言描述得出計算結果的過程,結合自己的解題方法回顧一下,的計算過程用式子該如何表示?預設:生1:按照加法計算=(個)。生2:(個)。師:比較一這兩種方法計算結果相同嗎?它們的相同點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處又是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分別打上方框)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預設:有多少個。

          2.歸納算法

          師: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更簡單?那么這種方法是怎樣計算的呢?

          引導說出:用分子與整數(shù)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板書)

          3.先約分再計算的教學

          師:剛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學是這樣計算的。與這里的第二種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師:比較一下,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更簡單?為什么?

          小結:“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使參與計算的數(shù)字比原來小,便于計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約得的數(shù)與原數(shù)上下對齊。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明確了自主探索的方向,使得對算法的感知上升到理解。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盀槭裁捶帜覆蛔,只用分子與整數(shù)相乘”這是教學的難點,通過多次追問,適度引導轉化,促進學生的理解。對于“先約分再計算”這種方法的教學,充分利用課堂生成資源,引導學生經(jīng)歷觀察與思考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例1“做一做”第1題

          師:說出你的思考過程。

          2.例1“做一做”第2題

          師: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強化算法,突出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小學數(shù)學教案3

          教學過程

          1、出示主題圖。教材第2頁主題圖。

          2、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說出圖中內(nèi)容。(教師:觀察上圖,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2℃和2℃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課題并板書: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

          1、教學例1 。

          (1)教師板書關鍵數(shù)據(jù):0℃ 。

          (2)教師講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開始結冰的溫度。

          比0℃低的溫度叫零下溫度,通常在數(shù)字前加“-”(負號):如-2℃表示零下2攝氏度,讀作:負三攝氏度。

          比0℃高的溫度叫零上溫度,在數(shù)字前加“+”(正號),一般情況下可省略不寫:如+2℃表示零上2攝氏度,讀作:正三攝氏度,也可以寫成2℃,讀作:三攝氏度。

          (2)我們來看一下課本上的圖,你知道北京的氣溫嗎?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是多少呢?隨機點同學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氣溫,下面我想請同學告訴我哈爾濱的氣溫,它與上海氣溫比較又怎樣呢?用手勢告訴大家好嗎?

          2、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反饋。

          (1)請同學們把圖上其它各地的溫度都寫出來,并讀一讀。

          (2)教師展示學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2)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用“+”和“-”就能準確地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

          2、教學例2。

          (1)教師出示存折明細示意圖。(教材第2頁的'主題圖)教師:同學們能說說“支出(-)或(+)”這一欄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意義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指名匯報。

          (2)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像20xx,500這樣的數(shù)表示的是存入的錢數(shù);而前面有“-”號的數(shù),像-500,-122這樣的數(shù)表示的是支出的錢數(shù)。

          (2)教師:上述數(shù)據(jù)中500和-500意義相同嗎?

          (500和-500意義相反,一個是存入,一個是支出)。

          你能用剛才的方法快速而又準確地表示出向東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進20步和后退25步嗎?說說你是怎么表示的?

          師把學生的表示結果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4、歸納正數(shù)和負數(shù)。

          (1)你能把黑板上板書的這些數(shù)進行分類嗎?小組討論交流。

          (2)教師展示分類的結果,適時講解。

          像+8,+4,+20xx,+500,+100,+20這樣的數(shù),我們把它們叫做正數(shù),前面的+號也可以省略不寫。

          像-8,-4,-500,-20這樣的數(shù),我們把它叫做負數(shù)。

          (2)那么0應該歸為哪一類呢?

          組織學生討論,相互發(fā)表意見。

          (4)歸納: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它是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分界點。

          (5)你在什么地方見過負數(shù)?

          鼓勵學生注意聯(lián)系實際舉出更多的例子。

        小學數(shù)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義及性質(zhì).

          2.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教學重點

          整理比和比例、求比值及比例尺.

          教學難點

          正、反比例概念和判斷及應用.

          教學步驟

          一、基本訓練.

          43-27

          5.65+0.5 4.80.4 1.25 1001%

          0.25402-

          二、歸納整理.

          (一)比和比例的意義及性質(zhì).

          1.回憶所學知識,填寫表格【演示課件比和比例】

          2.分組討論:

          比和分數(shù)、除法有什么聯(lián)系?

          比的基本性質(zhì)有什么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呢?

          3.總結幾種比的化簡方法.【繼續(xù)演示課件比和比例】

          比

          前項

          ∶(比號)

          后項

          比值

          除法

          分數(shù)

          (1)整數(shù)比化簡,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

         。2)小數(shù)比化簡,一般是把前項、后項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相同的位數(shù)(位數(shù)不夠補零),使它成為整數(shù)比,再用第一種方法化簡.

         。3)分數(shù)比化簡,一般先把比的前項、后項同時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使它成為整數(shù)比,再用第一種方法化簡.

         。4)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簡,求出比值后再寫成比的.形式.

          解比例:12 :x=8 :2

          4.鞏固練習.

         。1)李師傅昨天6小時做了72個零件,今天8小時做了96個零件.寫出李師傅昨天和今天所做零件個數(shù)的比和所用時間的比.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么?

         。2)甲數(shù)除以乙數(shù)的商是1.4,甲數(shù)和乙數(shù)的比是多少?

         。3)解比例: ∶ =8∶2

        小學數(shù)學教案5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63、第64頁的內(nèi)容及第65頁練習十五的第4、第5、第9、第10題。 課型 新課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類標準及方法,體會每類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夠識別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2、通過觀察、分類記錄等活動,折、剪等操作,提高學生的探索精神、歸納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3、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熱情,同時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別從三角形的角和邊兩個方面的特征,對三角形準確的地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能夠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類三角形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各種三角形圖形。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如果讓你把班里某一個小組的同學分成兩組,你將如何分組呢?

         。▽W生回答)

          師:既然如此,如果把三角形進行分類,你覺得應該按什么樣的標準來分呢?為什么?

         。ㄒ龑W生說出原因)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兩種方法,按邊分或者按角分。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角形的分類。

         。ò鍟喝切蔚姆诸悾

          二、自主探究

          1、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課件出示例5.

          師:用量角器量出每組中每一個三角形的每一個角的大小,看看三角形中每個角是多少度?各是什么角》

          生1: 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有些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是銳角。

          生2:有些三角形有一個直角、兩個銳角。

          生3:有些三角形有一個鈍角、兩個銳角。

          師: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鈍角三角形。

          2、把三角形按照角進行分類。

          師: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做一個整體,那么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別看作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它們之間的關系你會畫圖表示嗎?

         。ㄕn件出示三種三角形的關系圖)

          3、認識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和斜邊。

          (課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圖)

          師:在直角三角形中,夾直角的兩條邊叫直角邊,直角所對的邊叫斜邊。你能用直尺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嗎?測量后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生: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中,斜邊最長。

          4、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ㄕn件出示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圖)

          師:觀察三角形的三條邊會發(fā)現(xiàn)什么?

          生:有的三角形的三條邊都不想等,有的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有的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

          師:在數(shù)學上,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5、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各個部分的名稱。

          師: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兩條邊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條邊叫等腰三角形的底,兩腰的夾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頂角,腰和底邊的夾角是三角形的底角。在等邊三角形中,三條都相等的邊都叫三角形的邊。

          6、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師:你能說說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之間的關系嗎?

          生:兩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邊三角形師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邊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各自角的特征以及認識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過測量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角發(fā)現(xiàn):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都相等。

          有些直角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有兩個角相等,這樣的三角形在數(shù)學上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常用的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種。

          三、探究結果匯報

          師:哪一組的同學愿意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類的成果呢?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講述板書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師:按邊分呢?

          生: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按邊分可以分成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四、師生總結收獲

          師: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生:三角形可以按邊分類,也可以按角分類。

          師: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數(shù)學方法?

          生:分類。

          師:分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重要,因為運用了分類方法,我們的生活才變得井井有條,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舒心,更加精彩。

          五、板書設計

        小學數(shù)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認識掌握圓柱各部分名稱,建立圓柱體空間概念;

          2.掌握圓柱體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具體應用。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推導圓柱體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2.教學難點:圓柱體側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土暅蕚

          師: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不少幾何圖形,F(xiàn)在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圖形?

          生:長方形。

          師把長方形貼在黑板上。

          師:面積如何求?

          生:長方形面積=長寬。(師板書)

          師又拿出正方形,問相同的問題,然后把這個正方形貼在長方形旁邊。再拿出圓形。

          師:圓的面積和周長公式是什么?給什么條件能求出圓的面積和周長?

          然后把圓形貼在長方形上面。再出一些練習題進行圓面積和周長的計算。強調(diào)計量單位。

          師又拿出長方體、正方體。當拿出圓柱體時,同學們都能回答是圓柱體。接著讓他們舉一些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圓柱形物體。再讓他們拿出自己事先準備的圓柱體(如果提出似是而非的問題時,先不要進行討論。)這時老師也拿出一些實物:手電筒里的反光罩、罐頭盒、小鼓、印章、煙囪的半個拐脖,問這些實物叫不叫圓柱體?為什么不叫圓柱體?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新的形體圓柱體。(板書課題圓柱)

          (二)學習新課

          1.圓柱體的認識。

          師:現(xiàn)在找一個同學到前面摸一摸圓柱體有哪幾個面。(指名上前摸。)

          生:上、下兩個面和周圍一個面。

          師:上、下兩個面是什么形狀?它們的面積大小怎樣?

          生:上、下兩個面是圓形,面積相等。

          師:我們把圓柱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板書:底面)

          師:周圍的這個面是個曲面。我們把周圍的這個面叫做側面。(板書:側面)

          師:我們把一個圓在平面上滾動一周,痕跡是一條線段。如果把這個圓柱在平面上滾動一周,它的側面留下的痕跡將是一個什么形狀?同學們可以自己用手中的學具動手滾一下,能體會出是一個什么形狀?

          生:是一個長方形。

          師演示:將圓柱體側面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與黑板貼的長方形一樣大。)

          師接著拿出兩個高矮不一樣的圓柱體。

          師問:為什么有高有矮呢?由什么決定的'?

          生:由高決定的。

          師:什么是圓柱的高呢?(板書:高。寫在長方形寬處。)看看書上是怎么講的。(看書第50頁,找同學回答。)老師在圓柱側面上畫一條垂直于底面的線段,這條線段就是這個圓柱的高。

          師出示投影,讓學生指出高。

          師:圓柱的高有多少條?

          生:無數(shù)條。

          師:高都相等嗎?

          生:都相等。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回答剛才舉的一些物體不是圓柱體的原因。(先讓同學們說自己手中的,最好讓本人說,然后再說老師手中的實物。)

          師:我們講的圓柱體都是直圓柱。

          2.圓柱的側面積。

          (1)推導公式。

          師:圓柱側面圖是一個長方形。下面同學們四人一組對照手中的圓柱體學具進行討論。

          討論題目是:

          a:這個長方形與圓柱體有哪些關系?

          b:你能推導出圓柱體側面積計算方法嗎?

          然后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生: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體的底面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長方形面積等于圓柱的側面積。從而得出;圓柱體側面積=底面周長高。用字母公式表示為:S側=Ch。

          老師板書公式。

         。2)利用公式計算。

          例1 一個圓柱,底面的直徑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側面積。(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老師在黑板上板演。

          下面同學們進行練習。投影練習題:

          ①一圓柱底面半徑是5厘米,高5厘米,求側面積。

         、谝粓A柱底面半徑是2分米,高是直徑的2倍,求它的側面積。

         、垡粓A柱底面周長是12厘米,高12厘米,求它的側面積。

          師:你能知道第③題圓柱側面展開圖是什么圖形嗎?

        小學數(shù)學教案7

          一、復習利息、成數(shù)等概念

          1.做整理和復習第1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另請兩名學生加以回答,教師補充完整。

          提問:同學們準備用自己的存款做些什么事情呢?讓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及時表揚那些準備用自己存款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的學生,適時進行勤儉節(jié)約的教育。

          2.做整理和復習第2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什么叫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的意義是什么?

          利息是怎樣計算的?

          讓幾名學生回答.然后將本金、利息、利率的概念用幻燈顯示,請學生齊讀一遍。板書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3.做整理和復習第4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另請兩名學生分別對兩個問題加以回答。

          4.做練習三的第3、4題。

          把全體學生分或兩組.一組做第3題,另一組做第4題,答案直接寫在課堂練習

          本上:教師巡視.及時糾正學生中間出現(xiàn)的錯誤。最后進行集體訂正。

          二、復習有關利息、成數(shù)的應用題

          1.做整理和復習第3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要求利息,必須知道哪些數(shù)據(jù)?(引導學生在題中找出本金、利率、時間 各是多少。)

          計算利息的公式是什么?(引導學生看黑板上的公式。)。

          讓一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教師一邊巡視,一邊及時糾正學生中出現(xiàn)的.錯誤。最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三的第1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教師無需用任何提示,直接讓學生計算利息。教師行間巡視,然后集體訂正:

          小結:我們國家還有許多貧困地區(qū)的兒童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許多小朋友都像小英一樣把零用錢節(jié)省下來存入銀行,既支援了國家建設,又可以把利息捐獻給希望工程。我們也應該向他們學習,平時勤儉節(jié)約,不亂花錢,為貧困地區(qū)的兒童獻一份愛心。

          3.做練習三的第2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教師說明:購買建設債券是支援國家建設的另一種方式,和儲蓄在實質(zhì)上是一樣的。只是債券的利率一般高于定期儲蓄。

          抽取兩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巡視,等全體學生做完以后,集體訂正。尤其要提醒學生注意題目要求的是到期時一共能取出多少元?所以在求出利息以后,不要忘記把本金加上。

          4.做整理和復習第5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一成五是多少?

          這道題里單位1是誰?

          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哪種方法更簡便?(方程解法和算術解法)

          分別請兩名學生回答這兩個問題。

          請兩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分別用方程解法和算術解法進行解答,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邊巡視,邊糾正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最后進行集體訂正。

          5.做練習三的第5題。

          請一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小學數(shù)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理解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

          2.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教學重點

          理解求表面積、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能靈活運用表面積、側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ㄒ唬┛诖鹣铝懈黝}(只列式不計算).

          1.圓的半徑是5厘米,周長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2.圓的直徑是3分米,周長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ǘ╅L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

          (三)回憶圓柱體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圓柱的側面積.

          1.學生討論: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的長、寬和圓柱底面周長、高的關系.

          2.小結: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而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圓柱的側面積,所以圓柱的側面積等于底面周長乘高.

         。ǘ┙虒W例1.

          例1.一個圓柱,底面的直徑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側面積.(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2.學生獨立解答

          教師板書: 3.140.51.8

         。1.75l.8

          2.83(平方米)

          答:它的側面積約是2.83平方米.

          3.反饋練習:一個圓柱,底面周長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側面積.

         。ㄈ﹫A柱的表面積.

          1.教師說明: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就是圓柱的表面積.

          2.比較圓柱體的表面積和側面積的區(qū)別.

          圓柱的表面積是指圓柱表面的面積,是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而側面積是指圓柱側面的面積;表面積包含著側面積.

         。ㄋ模┙虒W例2.

          1.出示例2

          例2.一個圓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徑是5厘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

          2.學生獨立解答

          側面積:23.14515=471(平方厘米)

          底面積:3.14 =78.5(平方厘米)

          表面積:471+78.52=628(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積是628平方厘米.

          3.反饋練習:一個圓柱,底面直徑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積.

         。ㄎ澹┙虒W例3.

          1.出示例3

          例3.一個沒有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徑是20厘米,做這個水桶要用鐵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數(shù)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2.教師提問:解答這道題應注意什么?

          這道題是求做這個水桶要用鐵皮多少平方厘米.實際上是求這個圓柱形水桶的表面積.題里告訴我們的一個沒有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計算時就是用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

          3.學生解答,教師板書.

          水桶的側面積:3.142024=1507.2(平方厘米)

          水桶的底面積:3.14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需要鐵皮:1507.2+314=1821.21900(平方厘米)

          答:做這個水桶要用1900平方厘米.

          4.教師說明: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實際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計算得到的結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進1.這種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進一法.

          5.四舍五入法與進一法有什么不同.

         。1)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值時,看要保留位數(shù)的后一位,是5或比5大的舍去尾數(shù)后向前一位進一,是4或比4小的舍去.

         。2)進一法看要保留位數(shù)的后一位,是4或比4小的舍去尾數(shù)后都向前一位進一.

          三、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所研究的例1、例2、例3都是有關圓柱表面積的計算問題.圓柱的表面積在實際應用時要注意什么呢?

          歸納:圓柱的表面積,在實際應用時,要根據(jù)實際需要計算各部分的面積,必須靈活掌握.如油桶的表面積是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無蓋的水桶的表面積是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煙筒的表面積只求側面積.另外,在生產(chǎn)中備料多少,一般采用進一法,就是為了保證原材料夠用.

        小學數(shù)學教案9

          l.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能根據(jù)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寫出比例,判斷幾個數(shù)是不是成比例;會解比例。

          2.使學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認識正比例關系與反比例關系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能夠正確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會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

          3.使學生認識比例尺的意義,能夠應用比例的知識,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jù)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4.通過比例的教學,使學生認識比例知識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里的實際應用,進一步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單元教學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

          單元教學難點:認識正比例關系與反比例關系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ㄒ唬┍壤囊饬x和基本性質(zhì)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30~31頁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練習六第1~5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能用比例的意義或性質(zhì)判斷兩個比成不成比例;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綜合、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

          教學難點:用比例的.意義或性質(zhì)判斷兩個比成不成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l.什么叫做兩個數(shù)的比?請你說出兩個比。(教師板書)

          2.什么是比的比值?上面兩個比的比值是多少?

          3.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比,知道怎樣求比值。今天就根據(jù)比和比值來學習比例,并且認識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比例的意義。

          讓學生算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再比較每組里兩個比的比值有什么關系。(指名板演)

          (1) 3 :5 24 :40 (2) : 7.5 :3

          追問:比值相等,說明每組里兩個比怎樣?

          說明3 :5的比值和24:40的比值都是 ,比值相等,也就是兩個比相等,可以寫成:

          3 :5=24 :40(板書)這個式子表示兩個比怎樣? : 和7.5 :3也有怎樣的關系?為什么?板書: : =7.5 :3 這個式子也表示什么?誰來說一說,上面兩個等式表示的是怎樣的式子?指出: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下面兩個比之間的哪些○里能填=,為什么?

          1 :2○3 :6 0.5 :0.2○5 :2

          1.5 :3○15 :3 :2○ :1

          提問:填了等號后的式子是什么? 1.5 :3和15 :3為什么不能組成比例?要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可以看它們的什么?指出:要判斷兩個比是不是相等,可以看比值是不是相等;也可以把兩個比化簡后看是不是相同的兩個比。

          3.教學例1。

          出示例1,讓學生先寫出兩次買練習本的錢數(shù)和本數(shù)的比。提問:怎樣判斷這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讓學生判斷并寫出比例。提問:能不能組成比例?(板書比例式)為什么?強調(diào):只有兩個比值相等的比才能組成比例。

          讓學生根據(jù)比例的意義,在( )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3 :6=5 :( ) 0.8 :( )=1 :

          如果學生有困難,啟發(fā)用比值相等的方法推算。填寫以后,提問學生:為什么填這個數(shù)?

          4.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向學生說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讓學生看開始組成的兩個比例,說一說其中的內(nèi)項和外項。讓學生計算上面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和兩個內(nèi)項的積,并要求觀察,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讓學生口答結果。提問:從上面的計算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并讓學生說一說。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shù)形式,請你說一說外項和內(nèi)項。提問:在這個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積有什么關系?追問:為什么交叉相乘的積相等?

          5.判斷能否組成比例。

          出示3.6 :1.8和0.5 :0.25。讓學生自己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判斷,如果能組成比例就寫出這個比例式。提問:2.6 :1.8和0.5 :0.25能組成比例嗎?指出: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也可以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判斷時可以先把兩個比看成是比例。如果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nèi)項的積,兩個比就能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就不能組成比例。

          三、鞏固練習

          1. 提問: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樣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

          2. 完成練一練。

          指名4人板演.其余在下面練習。然后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是怎樣判斷的,并說明可以用兩個比是不是相等判斷,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判斷。

          3.做練習六第1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如果能組成比例就再寫出比例。提問練習情況并板書,讓學生說明為什么。

          4.做練習六第2題。

          讓學生判斷,在練習本上寫出來。提問:哪一個比和 :4組成比例?為什么,(比值相等,或化簡后兩個比相同)

          5.完成練習六第3題。

          學生先觀察、計算,然后口答,說明理由。

          四、全課小結

          這堂課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是什么?可以怎樣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

        小學數(shù)學教案10

          本課題教時數(shù):本教時為第7教時備課日期8月31日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的基本數(shù)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提高分析推理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的基本數(shù)量關系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nèi)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復習

          二、教學新課

          二、 鞏固練習

          三、小結

          四、作業(yè)

          1、解答應用題。

          學校舞蹈隊有32人,合唱隊的人數(shù)是舞蹈隊的,合唱隊有多少人?

          一人板演。這道題你是怎樣想的?

          2、引入新課

          1、教學例3

         。1)讀題,說明條件和問題。

          問:題里哪個月份的.產(chǎn)量與呢個月份的比?要先畫哪個月份產(chǎn)量的線段?(畫線段圖)表示五月份產(chǎn)量的線段要怎樣畫?(畫線段圖)增加的臺數(shù)是哪個數(shù)量的1/5?要求什么問題?指的線段上那一部分?(在線段上表示)

         。1)討論:這道題例哪個數(shù)量是單位1?為什么?哪個臺數(shù)是四月份臺數(shù)的1/5?

          要求五月份比四月份增產(chǎn)多少臺可以怎樣想?

         。▽W生看著線段圖,自己先試著說一說。)

          指名學生口述。

         。2)按照這樣想的過程,列式計算。

         。3)小結。

          2、教學試一試

          問:告訴我們什么條件?現(xiàn)在的價錢比原來降低了是指降低的價錢是哪個數(shù)量的?要把哪個數(shù)量看作單位1?哪個數(shù)量是單位1的?

          解答這道題可以怎樣想?

          學生練習。

          問:數(shù)量關系式什么?為什么用原價乘就是降低的價錢?

          從上面解題的過程可以看出,解題學習的應用題也和前一節(jié)課一樣,關鍵式先確定單位1的數(shù)量,接著要弄清與題里幾分之幾對應的式什么數(shù)量。這些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就是單位1的量乘幾分之幾就等于與它對應的數(shù)量。

          1、練一練1

          2、練習三7說出單位1的量

          把數(shù)量關系填寫完整

          3、練一練2

          口述思考過程。提問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

          4、練習三10

          口答算式和結果。

          為什么用求棗子比栗子多的噸數(shù)?

          5、練習三12

          練習三8、9、10

          板書:單位1的量幾分之幾=對應數(shù)量

          課后感受

          充分借助線段圖使學生理解此類應用題也是在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個別同學要加小灶.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 知道鏡像對稱圖形的特點。

          2。 通過學生活動,正確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3。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教學具準備

          鏡子、教科書第71頁的開放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玩一玩鏡子,創(chuàng)設情境

          1。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玩一玩鏡子,好嗎?(每人一面小鏡子)

          師:你在鏡子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書;我看到了黑板……

          師:這是怎么回事?

          二、引導探索,體驗鏡像對稱的特點

          1。 出示教科書第69頁的主題圖,請學生仔細觀察。

         。1)師:這幅圖畫中,怎么會出現(xiàn)兩棟房子、六只天鵝?怎么岸上有樹,水底也有樹?

         。2)生:下面的房子、天鵝、樹是水里的影子。

          師:(放大房子圖)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嗎?它們的方向怎樣?

          生:樣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師:其實這也是數(shù)學知識,是一種鏡面對稱。(出示課題)

          2。 請學生用手中的鏡子做游戲。

         。1)發(fā)給學生只有半邊圖象的卡片,請他們想辦法猜出另半邊圖象是什么?(小組活動)

          小組匯報:用鏡子照;把卡片對折……

         。2)用鏡子照自己的臉并做各種面部表情,同時觀察鏡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變化。

         。3)出示教科書中第69頁的小朋友照鏡子圖(例3)

          師: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鏡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

          3。師說:“小朋友們,讓我們來照照鏡子吧,好嗎?”出示三面穿衣鏡,請學生在鏡子面前表演各種動作,同時請學生說出鏡子里面的自己動作是怎樣的。(小組活動,教師參與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鏡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鏡子里的我左手拿筆,右手拿本子,鏡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筆。

          我往左走,走鏡子里的我往右走。

          學生任意做動作……

          三、運用拓展

          1。 判斷。哪個是你在鏡子里看到的樣子?圈出來。(教科書第71頁第5題)

          2。 找朋友。

          3。 思考題:第71頁第1題、2題。

         。1)看鏡子寫數(shù)

         。2)看鏡子寫時間

          四、小結評價

          師:看,照鏡子、水面倒影等等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數(shù)學知識,你知道了嗎?

        小學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內(nèi)容】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課本第37~39頁。

          【教學目標】

          結合生活中的現(xiàn)實場景認識銳角和鈍角,了解銳角和鈍角的特點。

          會區(qū)分并在實物中找到直角、銳角和鈍角,會用相關工具畫直角、銳角和鈍角。

          學生體驗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銳角和鈍角,并理解與直角的關系。

          2、在認識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動手折疊或正確的畫出銳角和鈍角。

          【教具準備】

          三角尺、紙張、光盤。

          【學具準備】

          學生三角尺,紙張、小棒、剪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位新老師,大家想見見她嗎?

          2.新老師帶我們到一個好玩的地方去看看。00:33播放光盤(游樂場),00:50暫停。讓學生先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學秘密。

          然后點名讓學生說說。

          3.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下面我們把這些角請出來02:00播放光盤,02:20暫停,

          你認識哪些角?學生回答。

          他說得對嗎?你有什么辦法驗證?請學生用三角板驗證。

          4.生活中還有很多角。我們再到橋上去找找。05:25播放光盤,06:10暫停,你從中找出了些什么角?指名回答。

          電視機里的小朋友還找到哪些角?08:27播放光盤。

          5.這些角在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能給這些角分類嗎?09:35播放光盤,10:25暫停。小組合作,先分清每個人干什么。分類時可以請三角板來幫忙。

          學生小組討論分類。

          6.小組匯報分類情況。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電視機里的同學是怎么分的?播放光盤10:53,展示機內(nèi)學生分類情況。

          7.小結分類情況。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二、探究新知,動手操作

          1.我們剛才把這些角分成三類,直角已經(jīng)有了名稱,你能給這些角取個名字嗎?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

          我們來聽聽電視機里的同學取了什么樣的名字。14:08播放光盤。

          小朋友說得真形象!數(shù)學上我們就把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銳角和鈍角。

          板書課題。

          2.誰能再說說什么樣的角是銳角,什么樣的角是鈍角?指名說。

          3.閉上眼睛想一想直角、銳角和鈍角。

          4.生活中還有很多銳角和鈍角,你能找出來嗎?

          16:03播放光盤

          課前游樂場中的角是什么角?18:58播放光盤,19:15暫停。讓學生說一說。

          你在生活中見過銳角和鈍角嗎?讓學生指一指。

          5.你會做一個角嗎?請你動手做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可選擇紙張、小棒、剪刀等材料)。

          說說你做的是什么角。

          學生匯報展示。

          還有不同的嗎?

          6.你能畫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嗎?

          學生動手畫一個自己喜歡的角。

          學生匯報。

          同桌互相欣賞一下畫的是什么角。

          7.接下來新老師請大家做一個游戲,好嗎?24:05播放光盤,猜角,比比誰猜得又快又準。機內(nèi)外互動。

          三、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兩位新朋友,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四、課后作業(yè):

          這節(jié)課同學們和電視機里的同學都收獲不少,下課以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銳角和鈍角,并說給家長聽。

          機動活動:用三角板拼一拼,能拼出哪些角?分別是什么角?

          小組合作。

        小學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乘加、乘減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點,理解并掌握解題思路。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感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4、通過鼓勵性的情感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初步學會分析數(shù)量關系,并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教學難點:

          懂得要解決最后問題必須先找出隱藏的中間條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桃園參觀,你們想去嗎?(課件演示)

          今年的桃子大豐收!這里有4筐桃子,每筐有6個,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誰會算一算?(學生口答,說一說怎樣想的?)

          如果第一棵樹上有80個桃子,第二棵樹上有60個桃子,兩棵樹上一共有多少個?

          誰會列式解答?學生口答并說一說怎樣想的?

          二、探索新知

         。1)你們真了不起,遇到的兩個問題都解決了。我們一起去看看猴媽媽和猴寶寶在桃園遇到了什么問題想請你們幫忙。

          媒體演示例題

         。2)從圖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大猴:3筐,每筐12個。

          小猴:6個

          你能根據(jù)兩只猴子的采桃情況提出問題嗎?

          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板書出來,再引導學生先解決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

         。3)怎樣求出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

          你會列式解答嗎?

          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123=36(個)

          36+6=42(個)

          你先算的什么?你是怎樣想到先算大猴采了多少個的?

          教師歸納:有的同學這樣想:要求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就要把大猴采的個數(shù)和小猴采的個數(shù)合起來,可題目上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大猴采了多少個,所以必須要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個,然后把大猴采的個數(shù)加上小猴采的個數(shù)。這是從問題想起。還有同學是從條件想起,根據(jù)大猴采3筐,每筐12個,就能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個,再把大猴采的個數(shù)和小猴采的'個數(shù)合并起來,就是兩只猴一共采的個數(shù)。這兩種想法都很好。

          我們在解決問題后要寫出完整的答語。教師板書答語。

          回顧:剛才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時用了幾步計算?(板書課題: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為什么這道題要用兩步呢?

         。4)教學試一試

          剛才有同學還提了一個問題,你會解答嗎?

          先在本子上獨立解答再同桌互相說說先算什么?

          指明匯報,板書算式。提問: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個?要先算什么?

          比較:在解決例題和試一試這兩個問題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相同的是兩題都用兩步計算,而且第一步都是要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個?這一步都是用乘法算的。不同的是,第1題求兩只猴一個采了多少個?所以第二步用加法計算,而第2題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個?所以第二步用減法計算。

          三、拓展練習

         。1)參觀了桃園后我們再去森林公園看看,進公園先買票。我們來算算一共要多少元?(媒體出示條件和問題)

          誰說說這題告訴了我們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要求一共有多少元先要算出什么?

          學生列式解答。指名匯報,說一說152表示什么意思?提醒做完后別忘了寫答語。

         。2)我們進公園去。這里有2個小朋友在澆樹呢!這里又有什么問題需要我們解決呢?你會做嗎?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

          學生獨立解答后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我們繼續(xù)參觀森林公園,看,眼前又出現(xiàn)了什么?根據(jù)這些條件你會提哪些問題?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問題,再讓學生分別解答。

          解決這兩個問題分別是怎樣想的?都要先算什么?

          四、全課總結

          在參觀的過程中同學們解決了好多問題,真是了不起。∵@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呢?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關鍵是什么呢?

        小學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64~65頁及練習九第1~3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感受10的過程,初步建立數(shù)感。

          2.全面認識和掌握10的數(shù)數(shù);認、讀、數(shù)10;比較大小和組成以及10的寫法。

          3.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增強小組合作交流意識。

          教學重難點:全面掌握10的組成。

          德育滲透: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shù)器等。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故事引入。 “數(shù)字王國里,數(shù)字9總是認為自己最大,常常欺負比它小的數(shù)字,特別是0。小朋友們,你們能幫0想想辦法嗎?”

          2.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辦法:讓1和0做朋友比9大,讓2和0做朋友比9大……

          3.老師總結:今天我們就來認識10。(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數(shù)數(shù)和認數(shù)。

          (1)課件顯示本課主題圖:和平廣場 教師提問:圖上畫了什么?請同學們數(shù)一數(shù)。

         。2)學生分組交流,匯報數(shù)的結果。 學生說出有10個人,其中9個小朋友,1位老師。還有10只鴿子。

         。3)課件顯示學生說的結果:10個人,天上飛的10只白鴿。加強學生對數(shù)字10的直觀感受。

         。4)讓學生觀察第64頁的'點子圖,并數(shù)出圓點的個數(shù)。教師這時板書:10,并引導學生讀數(shù)10。

         。5)學生動手擺學具:擺出10朵小花。

          2.教學“撥珠圖”。

          教師拿出計數(shù)器,請學生上來先撥9顆珠子,撥完之后,老師提問:再撥幾顆是10顆?學生說出再撥一顆。讓學生明白:9添上1是10。

          3.教學“尺圖”。

          在屏幕上出示直尺圖,直尺圖上只填上0、1、2、3、4、5、6、7、8,請學生將9和10準確的填在直尺圖上。引導學生小結:9在前面,9比10;10在9的后面,10比9大。

          4.教學“比大小”。

         。1)引導學生數(shù)出第65頁上兩幅點子圖上的圓點。

         。2)數(shù)完之后,讓學生自行在底下完成框內(nèi)的數(shù)及在○里填上“<”、“>”。

         。3)小組匯報交流自己填寫的過程和理由。教師巡視、指導。 5.教學“10的組成”。

         。1)出示教具:一棵大樹上,掛了10個果子。

         。2)請同學們數(shù)樹上的果子,然后讓學生們將這棵樹上的果子摘下來,放進老師事先準備的兩個籃子里。問:將這10個果子分別放進兩個籃子里,一共有幾種分法?

         。3)小組討論交流之后,請小組派代表上來說出幾種分法來。學生能說多少是多少。

         。4)教師進行總結并且板書:

         。5)學生分組進行擺放學具:10的組成。 學生可以邊擺邊說,或者是一個人擺,一個人說。

         。6)學生根據(jù)擺的過程,記憶10的組成,并且在書上獨立的完成框內(nèi)的數(shù)。 根據(jù)學生在書上填好的這幾個組成,提出問題:不用擺,看到這幾組,你還能想到什么嗎?學生馬上聯(lián)想到由可以想到另一組,以此類推。

          6.教學“10的寫法”。

         。1)引導學生說出:10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數(shù)字不一樣,它是由1和0兩個數(shù)字組成的。

         。2)教師示范,邊寫邊講解,寫10要占兩個“日”字格,左邊格子里寫“1”,右邊格子里寫“0”,先寫“1”,再寫“0”,兩個數(shù)字不能離太遠。

          (3)學生在田字格離練習寫10,教師巡視指導。

          三、游戲

          1.準備數(shù)字卡片1~9兩份。 請部分學生上來手拿卡片,讓他們找伙伴。手拿數(shù)字卡片合起來是10的兩個小朋友站在一起。

          2.小組游戲(同桌的為一組)。 其中1個學生隨意的拿出一個數(shù)字學具,另一個學生馬上拿出另一個學具使兩個數(shù)字學具合起來為10。

          3.完成第65頁“做一做”練習。

          四、課堂練習

          1.練習九第1題。 課件顯示:數(shù)軸圖,請學生上來獨立填數(shù)。其余的同學在下面完成。進一步鞏固10以內(nèi)的順序。

          2.練習九第2題。 課件顯示:衛(wèi)星發(fā)射情景的錄像。 顯示根據(jù)錄像上指揮員的發(fā)射命令填框內(nèi)的數(shù)。讓顯示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3.練習九第3題。 顯示獨立在表格里填10的組成。

        小學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一)進一步理解求平均數(shù)的意義,掌握較復雜的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二)通過題目設計,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培養(yǎng)學生靈活計算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求平均數(shù)的意義及較復雜的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較復雜的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教學用具

          教具:電腦軟件、投影片。

          學具:判斷卡。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傩∶饔12本書,小軍有20本書,小明和小軍平均每人有幾本書?

         、谖(3)班做好事28件,五(4)班做好事36件,平均每個班做好事多少件?③五年級一班分成3組投籃球,第一組投中28個,第二組投中33個,第三組投中23個,平均每組投中多少個?

          由學生自己解答(列式計算)針對第③題提問:

         、僬f出這道題的問題是什么?

         、谇笃骄鶖(shù)必須知道什么條件?

         、壅f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板書:投中總個數(shù)÷組數(shù)。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 1:

          五年級一班分成3組投籃球,第一組10人,共投中28個;第二組11人,共投中33個;第三組9人,共投中23個。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

          讀題后,學生分組討論思考題。(投影片)

         、倮1和準備題③比較,題目有什么異同?(從條件和問題兩方面考慮。)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必須先知道什么條件?

          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板書:投中總個數(shù)÷全班總人數(shù)。

          教師:投中總個數(shù)和全班總人數(shù)題目中給了嗎?怎么辦?

          ②投中總個數(shù)和全班總人數(shù)知道之后,怎樣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

          嘗試自己列式,然后討論訂正。

          板書: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個?

          28+33+23=84(個)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

          84÷30=2.8(個)

          教師:綜合算式怎樣列?(學生試列式,再討論訂正。)

          板書:(28+33+23)÷(10+11+9)=2.8(個)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個。

          教師:對比例1和準備題③你能發(fā)現(xiàn)解答方法有什么異同嗎?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不同的情況?

          2.出示例2:(投影片)

          下表是五年級二班3個組投中籃球情況統(tǒng)計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得數(shù)保留一位小數(shù))

          教師:例2和例1比較,有什么異同?

          明確:例1和例2的問題一樣,但已知條件不同。

          教師: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要知道什么條件?(學生試做,然后說出自己的列式和思路,充分討論,如果有不同意見互相交換,最后弄清怎樣是對的。)

          板書: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個?

          2.5×12+3×11+3.2×10=95(個)

          由學生完成。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________個。

          教師:你能列出綜合算式嗎?

          板書:(2.5×12+3×11+3.2×10)÷(12+11+10)。

          討論:對比例2和例1有什么不同?解答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教師:求平均數(shù)時,有時不能除盡,這時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取近似值。

          (三)鞏固反饋

          1.做一做:

          小亮讀一本書,前4天平均每天看6.25頁,后3天平均每天看8頁。小亮這一星期平均每天看多少頁?(先說思路,再列式計算。)

          2.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傩±罴庸ひ慌慵,前2時加工28個,后3時加工36個,平均每時加工多少個?

          [ ]

          A.(28+36)÷(3+2);

          B.(28 × 2+36 × 3)÷(3+2);

          C.(28+36)÷2。

         、谝惠v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前5時平均每時行60千米,后3時平均每時行56千米,這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平均每時行駛多少千米?

          [ ]

          A.(60+56)÷(5+3);

          B.(60+56)÷2;

          C.(60×5+56×3)÷(5+3)。

          (四)課堂總結(學生總結)

          教師:解答求平均數(shù)應用題應注意哪些問題?

         、倜鞔_問題求的是什么平均數(shù);

         、诳倲(shù)量÷總份數(shù)=平均數(shù)。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P15:1,2,3,4,5。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較簡單的求平均數(shù)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并鞏固平均數(shù)的意義以及求平均數(shù)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其中加權算術平均數(shù)的計算方法是難點。通過準備題與例1的對比突出重點,學生掌握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讓學生充分討論、嘗試例2,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答問題的能力,從而突破了難點。

          本節(jié)新課教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學例1,加深對平均數(shù)應用題的解題方法的理解,共分3層。

          第一層:由準備題與例1對比,找出異同點;

          第二層:由問題出發(f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三層:列出分步和綜合算式。

          第二部分:教學例2,強調(diào)根據(jù)題意確定算法,可分3層。

          第一層:出示例2,審題找出與例1的異同點;

          第二層:分組討論解題方法;

          第三層:列出分步、綜合算式。

          第三部分:對比例1、例2,找出異同點,從而加深對平均數(shù)應用題解題方法的理解。

          板書設計(略)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2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03-16

        《左右》小學數(shù)學教案04-01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07-31

        【精】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6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6

        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06-1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