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厘米》說課稿(精選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厘米》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厘米》說課稿 1
學生已經(jīng)學會直接比較長短與高矮,對線段有了初步的認識,生活中,學生也積累了用(文具盒、鉛筆等)非標準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經(jīng)驗。而數(shù)學中的標準長度單位,是學生最早接觸的計量單位,也是最基本的,因此,本課作為計量單位的起始課,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尺子上或測量物體時,都有接觸過厘米這個長度單位,也知道用尺可以測量物體,但對其意義的理解并不清晰。他們不知道為什么要有長度單位,不知道怎么用長度單位,也不知道為什么要用尺來測量……那么本課怎樣讓學生對以上這些理解清晰,體現(xiàn)其“起始課”的特質呢?我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思考:一方面,我們該如何讓學生體會“厘米”這個單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怎樣認識厘米,又怎樣將其過程與方法遷移、滲透到(米、分米、毫米、千米等)其他長度單位的學習中去。
說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根據(jù)對以上的理解與思考,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觀察、測量活動,使學生明白建立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表象。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厘米”的重要性,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學會用刻度尺對物體進行測量,會畫規(guī)定長度的線段,發(fā)展空間觀念。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其進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數(shù)學事實。
教學重點: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學會用尺測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表象。
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落實課程標準:1.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3.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我從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出發(fā),采取了如下教法與學法:
教法:直觀演示、設疑誘導、活動探究
學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說教學流程
為了更好的發(fā)揮本節(jié)起始課的作用,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課前敏悟,引入新知。第二環(huán)節(jié):課中敏學,掌握新知。第三環(huán)節(jié):課后應用,鞏固新知。第四環(huán)節(jié):總結課堂,評價學生。
第一環(huán)節(jié):課前敏悟,引入新知(敏悟單見附件2)
比較一:
小紅
小麗 小紅比小麗多2個
引出“單位”,
小強 體會單位的重
小明 小強比小明少3顆要性。
比較二:
小朋友的身高差,該用什么單位表示?引出長度單位“厘米”,并揭示課題。
第二環(huán)節(jié):課中敏學,掌握新知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分四個層次進行展開。
1.認識尺子
尺子是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重要工具。首先我出示一把特殊的尺子(尺子上什么都沒有),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尺子,看老師出示的尺子缺了什么,通過復原尺子,使學生更好的找出尺子的組成部分:刻度線,數(shù)和單位厘米(cm),使學生對尺的認識更深刻。
2.認識1厘米
認識1厘米是本節(jié)課最為核心的內容,教學時首先明確告訴學生,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米做單位,從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這一大格的長度就是1厘米,那你還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厘米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每相鄰兩個數(shù)(長刻度線)之間的距離都是長1厘米,這樣學生對1厘米的長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
然后通過①讓學生用拇指和食指在刻度尺上(直尺、三角尺等)比劃1厘米,有一個形象的直觀感受,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②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棱長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再慢慢抽出;③直接比劃1厘米的長;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長約1厘米的物體。四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讓學生的體驗活動走向深刻,積累1厘米長度的量感經(jīng)驗,對1厘米的實際長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學到這兒,我讓學生回顧認識1厘米的過程與方法,并嘗試小結。這個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既突出了重點,又逐步分散了難點,為其過程與方法遷移、滲透到后續(xù)學習中做好鋪墊。
3.認識幾厘米
通過剛才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認識1厘米。那么刻度0~刻度2是幾厘米呢?引導學生認識到2個“1厘米”就是2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找出其他的2厘米嗎?再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找一找4厘米、5厘米。并反問刻度6到刻度10是幾厘米?為什么?在層層追問中明白“幾個1厘米就是幾厘米”,同時實現(xiàn)了知識的變遷,滲透了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4.測量實物
。1)量一量
首先學生自主觀察書本小刀圖,判斷其長度,并在小組內交流,由組長組織,歸納總結出測量物體的基本方法,即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或線段的左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對著幾,就是幾厘米。這樣的設計給學生充分的探究空間,主要是想抓住課堂的生成,及時發(fā)現(xiàn)一些錯誤的量法,讓學生在矛盾沖突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這比老師的直接講授要更有價值。
接著,讓學生應用探索出的測量方法,獨立測量書本中出示的線段,和身邊的任一物體,進一步加深正確測量方法的印象。
。2)畫一畫
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自主閱讀書本第51頁畫一畫內容,明確畫特定長度的線段的方法,即一般從0畫起,畫到幾就是幾厘米(和剛才測量的方法基本一致)。并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進行鞏固。教師要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充分發(fā)揮其學習的主動性。
第三環(huán)節(jié):課后應用,鞏固新知
為了使學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第一層次:基礎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2、3兩題。
通過量、看、填寫的練習,檢查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初步滲透估測意識。
第二層次:提高練習。
1.估測:
。1)開展“火眼金睛”活動,學生先估計再測量自己手掌的寬度,食指的長度,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能力,并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子。
。2)利用身上的尺先估計自己中指的長、數(shù)學書封面短邊的長,文具盒的長,再用尺子量一量,進一步鞏固驗證估測的能力。
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反復的估測、實測中,逐步修正他們的估測策略,進一步豐富學生的長度觀念。
2. 回顧學生比高矮的情形,用厘米表示他們相差的高度。前后呼應,體現(xiàn)了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的理念。
3.斷尺量小刀
結合書本內容,我設計了一道思考題:像這樣一把斷尺能測量小刀的長度嗎?引導學生思考,這其實是測量方法的一個升華,雖然沒有了0刻度,但我們通過“認幾厘米的方法”也可以判斷出小刀的長度。設計本題旨在在開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夠靈活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第三層次:拓展練習。
厘米可以測量較短的物體或線段長度,如果測量學校操場的長,你覺得用厘米做單位合適嗎?為后面的學習埋下伏筆。
課堂教學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終結,讓學生帶著問題出課堂。
第四環(huán)節(jié):總結課堂,評價學生
在這節(jié)課結束之前,我讓學生回顧厘米的認識過程,并告訴學生,以后我們可以用類似的方法,來繼續(xù)認識其他的長度單位。這樣就凸顯了起始課的內在意義。
說板書設計
本節(jié)課板書簡單明了,重點突出,便于學生及時回憶、總結本課知識,并進行自我評價。
認識厘米
單位
長度單位 1厘米
整節(jié)課我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加強直觀操作,以生為本,以學定教,讓學生在量一量、比一比、猜一猜等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主動性,讓認識厘米的過程與方法在后續(xù)學習中得到遷移生長,使數(shù)學學習變得更簡約有效,讓學生學得輕松,學的快樂。
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厘米》說課稿 2
一、 說教材。
我授課的內容是蘇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三冊第六單元中的《認識厘米》!罢J識厘米”是“空間與圖形”知識板塊中的內容。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中,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發(fā)現(xiàn)知識,形成技能。
“認識厘米”是長度單位教學的開始。教材首先讓學生經(jīng)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用問題情境引起學生思考,體會建立統(tǒng)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從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并通過看、猜、量等學習活動形成厘米的長度表象。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并為以后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打下基礎。
根據(jù)本節(jié)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據(jù)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其進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數(shù)學事實。
3、解決問題目標:通過引導學生操作、觀察、分析、討論、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估測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品質。
教學重點: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學會用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依據(jù)是課標對低段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板塊的具體目標以及本課在長度單位教學中的地位。)(體現(xiàn)在:認識1厘米和量手掌與數(shù)學課本的寬度、一柞的長度。)
教學難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依據(jù)是課標的要求與學生的認知水平。)(體現(xiàn)在:找1厘米長的物體。)
二、說學法
1、學情分析:長度單位學生是第一次進行接觸,這部分內容是教學上比較難的,也是生活中經(jīng)常要遇到的實際問題。但學生一般都有一把直尺,從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
2、學法指導:在教學用厘米量的活動中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要求他們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使他們在發(fā)現(xiàn)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還獲得了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三、說教法
根據(jù)課程標準與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為了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法。
1、創(chuàng)設情景。課標強調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所以在教學初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活情境,把學生喜聞樂見的小動物——可愛的小螞蟻帶入課堂,根據(jù)它在桌子上到底爬了多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讓學生親自體驗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增強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同時也激起學生求知的欲望與探索的興趣。
2、動手操作。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七、八歲的兒童好奇,好動,有較強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據(jù)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結合教學內容,恰當設置操作的過程,加大操作的力度,把學生真正推到主人翁的位置。
四、說教具學具
根據(jù)學生認識特點,本節(jié)課采用實物學具米尺、20厘米長的直尺、圖釘、小正方體等,引導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進行測量。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jù)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充分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讓學生運用觀察、操作、討論等多種方法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諧、活潑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學生認知的發(fā)展。具體的教學程序安排如下:
一、創(chuàng)設情景,誘發(fā)興趣。(用時3分鐘)
首先電腦顯示。教師激趣:“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小伙伴,它也非常愛學習,有一天,它就沿著我們的一條課桌邊爬了一次!闭n件出示小螞蟻在課桌上爬行,并替小螞蟻提問:“小螞蟻給同學們留下兩個問題:它爬的是哪條課桌邊?它爬的這條課桌邊實際有多長?你有沒有辦法給它量一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去量,但答案不一。學生感到疑惑之時,引出“課題:認識厘米”。
[好奇是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這樣設計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心理上產生懸念,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及”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并以高昂的情緒投入學習。]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用時1 6分鐘)
新課教學,我分兩大塊進行。
第一塊:感知1厘米。分4部教學。
。1)認識尺子。
多媒體顯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尺子的共同點,認識長短不同的豎線--刻度線,以及不同的數(shù),厘米(CM),使學生對尺的認識更深刻。
。2)認識1厘米。
讓學生了解從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接著讓學生觀察自己尺上的1厘米長度。然后我組織學生研究,尺子上從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學生回答時電腦顯示這些線段。
。3)建立1厘米的表象。
先讓學生用手比畫1厘米,再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找1厘米長的物體。在我出示幾樣1厘米的物體給學生看的基礎上,學生列舉。這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1厘米的實際長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4)認識幾厘米
讓學生知道2厘米、4厘米有多長呢?學生拿尺介紹兩者的長度,同時介紹認的方法。滲透量長度的方法。
第二塊:學習測量方法。分3部教學。
。1)量小棒長度,掌握測量方法。
我讓學生獨立測量,再全班討論,互相啟發(fā),嘗試得出如何測量物體的長度,然后用多媒體驗證量的過程。在初步測量的基礎上,在讓學生當小評委:
[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使每個學生都有充分表現(xiàn)的機會,又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
(2)矯正測量方法。
在初步測量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當小評委:小螞蟻看到同學們用尺子準確地量出了小棒長度,深深感到尺子的作用,于是,他組織幾只小螞蟻開展了測量活動,請小朋友們當評委。進一步加深正確測量方法的印象。
三、鞏固應用,理解掌握。(20分鐘)
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既是檢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或保持的一種手段,也是使學生加深理解和鞏固知識的重要方式,為此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第一層次:操作性練習。
完成練習2,3。
[通過量、看、填寫的練習,檢查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及時鞏固所學知識,這樣可以增加課堂的容量,達到練習的目的。]
第二層次:開放性練習。
1、估測:開展“火眼金睛”活動,測量自己,自己中手掌的寬度,一扎的長度,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能力了解身上的尺子。
2、斷尺量小刀。
第三層次:發(fā)展性練習。
電腦顯示課始圖,讓學生回答:“現(xiàn)在能知道長多少了嗎?”學生測量出課桌的長度,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數(shù)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同時為后面的學習埋下伏筆。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帶著問題出課堂。
[這一層次的練習,培養(yǎng)了學生用數(shù)學眼光看問題,用數(shù)學頭腦想問題,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
四、總結課堂,評價學生。(1分鐘)
及時總結本課知識,評價學生: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厘米,還有更大的長度單位,我們今后還會學習他們。
六、說板書設計
本節(jié)課板書簡單明了,重點突出,讓學生一眼就能看清本節(jié)的知識重點,便與學生記憶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本節(jié)課板書設計如下:
認識厘米
測量工具——尺子
長度單位:厘米
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厘米》說課稿 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評委: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中的“認識厘米”。
一、說教材
通過一年級上冊“比長短”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并會直觀的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這一課就是在此基礎上,教學一些計量長度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這一課作為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顯得尤為重要,這部分內容是學生以后學米、毫米、千米等長度單位的知識的基礎。
教材首先讓學生經(jīng)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用問題情境引起學生思考,體會建立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從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并通過看、猜、量等學習活動形成厘米的長度表象。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
基于對教材的以上認識,按照大綱的要求,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經(jīng)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CM的長度觀念,并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3、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會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二、說學法
長度單位,學生是第一次進行接觸,這部分內容是教學上比較難的,也是生活中經(jīng)常要遇到的實際問題。因此在教學內容上,盡量使學生發(fā)揮自主學習精神。尋找有關與生活實際的物體進行測量,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使他們在發(fā)現(xiàn)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還獲得了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三、說教法
為了達到本課時的教學目的,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可以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1、聯(lián)系生活:注意將知識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引導探究:教學過程中應將圍繞如何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這一指導思想,組織教學。
3、合作交流: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合作的精神,引導學生進行互評等活動來鞏固新知,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這樣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ㄒ唬﹦邮植僮鳎榫硨
根據(jù)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特點,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長度單位:新學期我們要買書皮包書,要知道數(shù)學書兩邊的長短,怎么辦?先來研究數(shù)學書的短邊有多長呢?給學生提供各種不同的學具(橡皮、回形針、一角的硬幣、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體)進行測理,然后將測量結果在小組內交流。學生在測量觀察后發(fā)現(xiàn)測量結果不同,提出質疑:為什么都是量數(shù)學書的短邊,可是量的結果卻不一樣?從而引出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如果我們要測量桌子的長度,再用小方塊一個個去擺,你覺得方便嗎?你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嗎?引出測量工具尺子。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情境——量數(shù)學書短邊,學生發(fā)現(xiàn)用不同的工具量得的數(shù)量不同,從而引出需要用統(tǒng)一的測量工具——尺來量物體的長度。]
。ǘ┮龑骄,訓練技能
1、認識尺子
先通過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尺子,找一找尺上都有些什么。知道尺上各部分的名稱:刻度、刻度線、“0”刻度。接著幫助學生會看尺上的刻度,為學生下面的自主探究掃清障礙。最后引出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長度單位——厘米。這里的設計從表象逐漸抽象出概念,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2、認識1厘米
這部分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因此我設計了以下活動:
。1)看一看:刻度0到刻度1之間的長度是1厘米。
(2)指一指:讓學生在同桌內互相對著尺子用手指一指,尺子上的哪里到哪里的長度是1厘米?
。3)找一找:讓學生估測食指的寬度并測量,得出結論:食指的寬度大約是1厘米,然后在教師給出的物品中(硬幣、回形針、鈕扣)找一找哪些物品的長度接近1厘米。
(4)比一比:讓學生判斷練習本、新華字典、橡皮的厚度比1厘米短還是比1厘米長。
。5)估一估:讓學生用食指的寬度估測文具盒和像皮的長度是多少,有幾個1厘米就是幾厘米。
[設計意圖:建立1厘米的實際長度觀念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細致、到位的操作中感知、領悟,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3、認識幾厘米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尺上指2厘米、5厘米和其他幾厘米。讓學生思考:通過在尺子上找這幾個不同的長度,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得出結論:從刻度0到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4、用厘米量
第一步: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紙條,先估計一下,它大約是幾厘米長?
匯報量法(學生可能有以下量法)
第1種:從尺的0刻度開始量
第2種:從尺的頂端開始量
第3種:從尺的其他刻度開始量
比較擇優(yōu),從而明確:尺上有0刻度,就從刻度0開始量,如果尺斷了沒有刻度0,可以從其他刻度開始量。不同的情況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二步:請你再量一量數(shù)學書的短邊吧。學生測量后可能會說18厘米不到或17厘米多一些,那么它最接近幾厘米呢?教師指出數(shù)學書的短邊可以說大約長17厘米。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加深對厘米的認識,體會厘米的用途,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能力和應用能力。]
。ㄈ⿲嵺`應用,練習鞏固
練習的設計體現(xiàn)層次性、發(fā)展性。
1、判斷量法:通過讓學生舉手勢判斷測量的正誤,有沒有從0開始量,有用斷尺量的,可是讀數(shù)時錯誤,這些都是學生易錯的題,通過這一題的的訓練,指出了學生測量時易錯的地方,為進一步動手測量奠定了基礎。
2、測量比賽:課件出示四件物品,請四人小組合作,先估測再量出彩帶的長、鉛筆的長、練習本的寬、粉筆盒的高,比一比哪組測得又快又準。學生合作進行測量比賽,之后反饋測量結果。
。ㄋ模┱n堂總結、升華知識
1、引導學生回憶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它對你有什么幫助?
[這樣的小結有利于學生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激勵他們更好地學好數(shù)學知識。]
2、拓展提高:前幾天老師做衣服的時候,需要知道腰圍一圈的長度,可用直尺怎么量都不方便,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測量,體會化曲為直的數(shù)學思想,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學習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
教師小結:其實人們?yōu)榱藴y量方便,不僅發(fā)明了直尺,三角尺,還發(fā)明了卷尺,皮尺等(課件欣賞),我們在生活中應根據(jù)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尺子來測量。
五、說板書設計
本節(jié)課板書簡單明了,重點突出,讓學生一眼就能看清本節(jié)知識重點,便于學生記憶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本節(jié)課板書設計如下:
認識厘米
測量工具——尺子
長度單位——厘米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厘米》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1、 教材簡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認識厘米》。本課教材的編排特點是注意呈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通過親身經(jīng)歷學習數(shù)學知識,并通過多種方式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這一課作為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顯得尤為重要。這部分內容也是學生以后學習米、毫米、千米等長度單位的知識基礎。二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生通過一年級上冊“比長短”的學習,已經(jīng)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并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這一課就是在此基礎上,教學一些計量長度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 教學目標
根據(j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和《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yè)質量評價標準》及本教學內容特點,以及二年級孩子好奇心強,喜歡動手、喜歡生動活潑的建構,我從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三個維度來確定以下目標:
、僭诮(jīng)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中,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谕ㄟ^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得到自己的思考途徑和學習成果。在老師的指導下在自然情境中親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觀察并與同伴交流、討論認識2厘米、3厘米、4厘米等更多的厘米.
、叟囵B(yǎng)動手操作能力和估算意識。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3、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教學目標及結合二年級學生由于感性認識還不夠豐富,抽象思維能力還未形成的特征,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會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是建立1厘米的表象。
二、說教法和學法
結合《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理念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這節(jié)課采用“直觀演示、合作探究、實踐操作”等學習方法,主要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討論,得到自己的思考途徑和學習成果,親身體會長度單位的產生。我將圍繞如何激發(fā)學生探求新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這一指導思想,組織教學過程。同時根據(jù)指導學生的自主性原則和滲透性原則,在直觀演示認識1厘米之后,放手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認識2厘米、3厘米、4厘米等更多的厘米,體現(xiàn)出寓學法于教法之中。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睘榇私Y合本課目標,我以“在活動中體驗,在實踐中運用”為教學設計理念,我設計了以下的幾個環(huán)節(jié):1、動手操作,合作研究;2、引導探究、訓練技能;3、練習鞏固、實踐運用;4、課堂小結、升華認識:
課堂實施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動手操作合作研究,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以下的步驟:
1、提出問題:數(shù)學書的短邊有多長呢?
2、小組合作研究,引導學生用各種不同的學具來測量。
3、引導觀察,發(fā)現(xiàn)數(shù)據(jù),學生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中交流。
4、質疑,為什么都是量數(shù)學書的短邊,可是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5、再次質疑如果測量桌子的長度,用一個個小方塊去擺,方便嗎?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6、引出課題《認識厘米》
因為二年級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象,抽象思維還未形成。因此從生活實際引入,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學具,通過實踐活動建立對該知識的理解。落實了第一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的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同時厘米是最基本的長度單位,如果學生對這個長度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鮮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確運用它進行估測或實測。反過來,學生在進行實際測量的活動中,也能進一步加深和鞏固有關長度單位的觀念。因此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引導探究、訓練技能中我設計了多種活動,第一個活動:先是讓學生感受1厘米。在這個活動中,我先出示1厘米長的小棒,告訴學生,這根小棒的長度是1厘米,再讓學生用食指和拇指“握”小棒,讓學生說一說,兩指間的距離是多長。接著讓學生輕輕地抽出小棒,再讓學生觀察兩指間的距離,并相互說一說這是長1厘米。接著讓學生動手,用1厘米長的小棒擺出2厘米、3厘米有多長。最后讓學生找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寬度)大概是1厘米。通過這樣一個由具體到抽象的學生親自參與的`動手操作過程,對厘米的認識不再停留在1厘米上,而是更加豐富了學生對厘米的認識。這樣習得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是不容易忘記的。從而掌握本節(jié)課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這一教學重點,從而突破難以建立1厘米的表象這一教學難點。也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第二個活動是認識尺,我通過1、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尺,找一找尺上都有些什么。2、引導學生用尺測量小方塊的邊長是幾厘米?來認識的。從而為掌握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這一技能作準備。
。4)認識更多的厘米。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接著我設計了第三個活動認識2厘米,讓學生有機會表現(xiàn)自己對厘米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大膽說,從0-2是2厘米,或是1-3是2厘米等等。
為了讓學生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充分張揚個性我緊接著設計了第四個活動認識更多的厘米,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厘米和小組成員交流。
有了以上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為了更好檢測學生掌握的程度,我設置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練習鞏固,實踐運用。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考慮到學生可能會在測量中出現(xiàn)不正確的測量方法我先設置了第一個練習:判斷量法的對錯。通過這一題的訓練,指出了學生測量時易錯的地方,為下一步正確動手測量奠定了基礎。
教學用書和《數(shù)學課程標準》里,明確提出要重視估測,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意識。我設計的第二個練習是估一估,量一量彩帶、鉛筆和數(shù)學書的短邊的長度。(提醒學生先不要量,估計好了,再用尺量一量)并和同伴說說你的估計結果怎樣?你是怎樣量的?最后得出正確測量的方法:量物體的長度時一般要把物體的一端與尺子的0刻度線對齊,然后把物體貼緊尺子, 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刻度上的數(shù)是幾,它的長度就是幾厘米。這樣的設計,使估測與實際測量相互配合,有效地幫助學生發(fā)展長度的空間觀念,增強他們測量的靈活性。
為了訓練學生的測量能力,學會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生活問題我設計的第三個練習是:量一量生活中的實物:請學生選擇最喜歡的身邊物體量一量,還可以和合作量。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
課堂實施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課堂小結,升華認識。引導學生回憶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這節(jié)課你表現(xiàn)得怎樣? 這樣的小結有利于學生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點,大大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激勵他們更還好地學好數(shù)學知識。
最后我的板書設計是:
認識厘米
1厘米有多長?
如何測量?
我的說課完了,謝謝大家!
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厘米》說課稿 5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認識厘米》是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屬于“空間與幾何”領域的基礎知識。本節(jié)課旨在通過直觀操作和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厘米的長度觀念,學會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并能夠用厘米為單位進行簡單的估測和表達。這一知識點不僅是后續(xù)學習更復雜測量單位和幾何圖形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認識厘米刻度,理解厘米是長度的一種度量單位,學會使用刻度尺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感知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準確表達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厘米的概念,掌握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難點:建立準確的厘米長度觀念,能進行簡單的估測。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利用實物(如刻度尺、不同長度的`物品)進行直觀展示,幫助學生形成直觀認識。
動手操作法:組織學生進行測量活動,通過親手操作加深理解。
合作學習法:分組合作,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測量結果,促進思維碰撞。
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如測量書本、鉛筆等日常物品的長度,增強學習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三、說學法
學法指導:
觀察學習: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刻度尺上的刻度,理解厘米的含義。
實踐操作:鼓勵學生動手測量,通過實踐掌握測量技巧。
合作交流:在小組內分享測量結果,相互糾正錯誤,共同進步。
反思總結:測量后引導學生總結測量方法,反思測量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四、說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設計:
導入新課(約5分鐘)
通過展示不同長度的物品(如鉛筆、橡皮、書本),提問:“這些物品哪個更長?長多少?”引出長度測量的必要性,進而介紹厘米作為長度單位的概念。
新知講授(約15分鐘)
認識刻度尺:展示刻度尺,講解刻度尺的構造,特別是厘米刻度,強調0刻度線的重要性。
理解厘米:利用實物演示,如1厘米等于手指寬度(大約),幫助學生建立厘米的長度觀念。
示范測量:教師演示如何使用刻度尺正確測量物體長度,強調對齊0刻度、讀數(shù)準確等要點。
實踐操作(約15分鐘)
分組測量:學生分組,每組發(fā)放刻度尺和待測物品(如文具盒、書本、鉛筆等),要求學生合作完成測量任務。
匯報交流:各組匯報測量結果,教師適時點評,糾正錯誤,強調測量時的注意事項。
鞏固練習(約10分鐘)
估測與驗證:讓學生嘗試估測一些物品的長度,然后用刻度尺驗證,培養(yǎng)估測能力。
游戲互動:設計“長度接龍”游戲,學生輪流說出自己測量的物品長度,下一位需說出比前一個更長或更短的物品并測量,增加課堂趣味性。
總結提升(約5分鐘)
回顧知識點:引導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強調厘米的概念、測量方法。
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回家后測量家中物品的長度,記錄下來,并嘗試用厘米描述日常生活中的長度。
板書設計:
標題:《認識厘米》
主要內容:
刻度尺介紹
厘米的定義與表示
測量步驟:對齊0刻度→讀數(shù)準確
實踐操作要點
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旨在使學生不僅掌握厘米這一長度單位的基本概念,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操作和合作交流,真正建立起厘米的長度觀念,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厘米》說課稿 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認識厘米》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一個重要內容,屬于“空間與幾何”領域的基礎知識。本節(jié)課旨在通過直觀感知和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建立厘米這一長度單位的概念,學會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和比較。這不僅是學生后續(xù)學習更復雜測量單位和幾何圖形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他們觀察、比較、推理等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厘米,理解厘米作為長度單位的實際意義,學會使用刻度尺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細心觀察、認真測量的學習習慣,以及合作學習的精神。
3.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厘米的概念,掌握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難點:建立準確的`厘米長度觀念,進行精確測量。
二、說教法
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將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利用實物(如刻度尺、不同長度的物品)進行直觀展示,幫助學生形成厘米長度的直觀印象。
動手操作法:組織學生親自動手測量,通過實踐加深理解。
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如測量書本、鉛筆的長度,使學習更具趣味性。
小組合作法:鼓勵學生分組合作完成任務,促進交流與互助。
三、說學法
引導學生采用以下學習方法:
觀察學習:通過觀察教師的演示和同學的操作,理解厘米的概念和測量方法。
實踐操作:自己動手使用刻度尺測量,體驗測量的過程,加深理解。
合作交流:在小組內分享測量結果,討論遇到的問題,共同尋找解決方法。
反思總結:完成測量后,回顧學習過程,總結學到的知識和技能。
四、說教學流程
導入新課(約5分鐘)
通過展示生活中常見物品(如鉛筆、橡皮擦),提問:“你們知道這些物品大約有多長嗎?”引發(fā)學生思考,引出“長度單位——厘米”的主題。
新知講授(約15分鐘)
直觀展示:展示刻度尺,介紹厘米刻度,指出1厘米的長度。
動手操作:教師示范如何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強調“0刻度對齊、看末端刻度”的測量方法。
小組活動:學生分組,每人輪流測量書本或文具盒的一邊,教師巡回指導。
鞏固練習(約10分鐘)
實踐活動:設計幾個不同長度的物體(如紙條、小棒),讓學生測量并記錄長度。
挑戰(zhàn)環(huán)節(jié):設置一些測量難題,如測量不規(guī)則形狀物體的最長邊或周長,鼓勵學生探索解決方法。
總結提升(約5分鐘)
學生匯報測量結果,分享測量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和困難。
教師總結厘米的概念、測量方法,強調測量的準確性和重要性。
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回家后測量家中物品的長度,記錄并第二天分享。
板書設計
中心標題:《認識厘米》
關鍵點:厘米的定義、刻度尺的使用、測量方法(0刻度對齊、看末端刻度)、測量實踐示例。
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旨在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厘米的概念和測量方法,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厘米》說課稿 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XX小學的XXX。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中的第一課時“認識厘米”。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流程這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ㄒ唬┙滩姆治
“認識厘米”是長度單位教學的開始。在此之前,學生雖然已經(jīng)對長、短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對于長度單位還沒有清晰的概念。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將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為后續(xù)學習其他長度單位以及測量物體的長度打下基礎。
本節(jié)課的內容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僅是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的開端,也是學生學習幾何知識的重要基礎。同時,通過學習厘米這一長度單位,學生將逐步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用數(shù)學的思維思考問題,用數(shù)學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
。ǘ┙虒W目標
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學會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數(shù))。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經(jīng)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合作意識。
。ㄈ┙虒W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學會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體會測量長度的本質。
二、說教法
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ㄒ唬┲庇^演示法
利用多媒體課件、實物教具等進行直觀演示,讓學生通過觀察、觸摸等方式,直觀地感受厘米的長度,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例如,在教學中我會展示厘米尺,讓學生觀察厘米尺上的刻度、數(shù)字等,直觀地認識厘米這一長度單位。
。ǘ┣榫辰虒W法
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如“小裁縫的煩惱”等,讓學生在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通過情境教學,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ㄈ┎僮黧w驗法
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如用厘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用手指比劃1厘米的長度等,親身體驗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和測量方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操作體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
(四)啟發(fā)式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例如,在引導學生認識1厘米時,我會提問:“你能在厘米尺上找到1厘米嗎?1厘米有多長呢?”通過啟發(fā)式提問,讓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1厘米的長度特征。
三、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采用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ㄒ唬┯^察法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教師的演示、實物教具以及課本上的插圖等,通過觀察獲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認識厘米尺時,讓學生觀察厘米尺上的刻度、數(shù)字、長度單位等,從而認識厘米尺的結構和用途。
(二)動手操作法
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如測量物體的長度、比劃長度等,親身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動手操作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合作交流法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發(fā)現(xiàn),共同探討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通過合作交流,學生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啟發(fā),拓寬思維視野,提高學習效果。
。ㄋ模w納總結法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如總結1厘米的長度特征、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等,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通過歸納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四、說教學流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3分鐘)
1.播放動畫視頻“小裁縫的煩惱”:小裁縫在為顧客做衣服時,發(fā)現(xiàn)用自己的手去量布的長度,每次量得都不一樣,導致做出來的衣服尺寸不合適,顧客很不滿意。
2.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怎樣才能解決小裁縫的煩惱呢?
3.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厘米,學會了用厘米量,小裁縫的問題就可以解決啦。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同時讓學生感受到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ǘ┯^察操作,探究新知(20分鐘)
1.認識厘米尺
教師出示厘米尺,讓學生觀察厘米尺的形狀、結構。
引導學生認識厘米尺上的刻度、數(shù)字、長度單位“厘米”(cm)。
讓學生找出厘米尺上從0到1的長度,告訴學生這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長度
讓學生用手指比劃1厘米的長度,并用尺子驗證。
讓學生找出生活中大約長1厘米的物體,如田字格的邊長、手指甲的寬度等。
組織學生小組活動,用1厘米長的小棒擺一擺,感受1厘米的長度。
3.認識幾厘米
讓學生在厘米尺上找出2厘米、3厘米、5厘米等長度,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找到的。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厘米尺上相鄰兩個數(shù)字之間的長度都是1厘米。
讓學生用手指比劃幾厘米的長度,加深對幾厘米的認識。
4.用厘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師示范用厘米尺測量紙條的長度,邊測量邊講解測量方法: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一端,再看紙條的'另一端對著尺子的幾刻度,紙條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讓學生同桌合作,用厘米尺測量鉛筆、橡皮等物體的長度,并互相交流測量方法和結果。
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測量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厘米這一長度單位,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學會用厘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鞏固練習,深化認識(12分鐘)
1.基礎練習
在厘米尺上找出4厘米、7厘米、9厘米的長度,并畫出來。
測量數(shù)學課本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厘米。
2.拓展練習
一根繩子長10厘米,用它去測量一根長2米的木棍,需要測量幾次?
小明用厘米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時,把尺子的2刻度對準了物體的一端,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尺子的5刻度,這個物體的長度是多少厘米?
3.游戲練習
組織學生進行“我說你猜”的游戲,教師說出一個長度,讓學生用手指比劃出來,然后同桌互相猜一猜對方比劃的長度是多少厘米。
進行“測量比賽”,讓學生分組測量教室里的一些物體的長度,比一比哪個小組測量得又快又準。
【設計意圖】通過多樣化的練習形式,鞏固學生對厘米的認識和測量方法的掌握,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競爭意識。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5分鐘)
1.課堂總結
提問: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包括認識厘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用厘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等。
強調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和厘米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拓展延伸
讓學生回家后,用厘米尺測量自己房間里一些物體的長度,并記錄下來。
思考:如果沒有厘米尺,你還能用什么方法測量物體的長度呢?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通過拓展延伸,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同時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ㄎ澹┌鍟O計
認識厘米
1.認識厘米尺
刻度
數(shù)字
長度單位:厘米(cm)
2.1厘米的長度
手指甲的寬度
田字格的邊長
3.測量物體的長度
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一端
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尺子的幾刻度,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設計意圖】簡潔明了的板書設計,能夠突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不足之處,請各位評委和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厘米》說課稿 8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認識厘米》是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內容,屬于“空間與幾何”領域的基礎知識部分。本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初步建立長度單位“厘米”的概念,學會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并能夠用厘米為單位表達測量結果。這不僅為學生后續(xù)學習其他長度單位、面積、體積等概念打下基礎,也是培養(yǎng)他們空間觀念和實際操作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喜歡動手操作,但抽象思維能力尚在發(fā)展中。他們對于長度的直觀感受較為豐富,但缺乏系統(tǒng)的度量意識和準確的度量技能。因此,在教學中需要通過直觀演示、動手操作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逐步建立起厘米的概念。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了解厘米的實際長度,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測量等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建立厘米的概念,學會用刻度尺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
難點:理解厘米的實際意義,準確估計和測量物體的長度。
二、說教法
直觀演示法:利用實物(如直尺、小棒等)和多媒體展示,直觀展示厘米的長度,幫助學生形成直觀印象。
實踐操作法:組織學生動手測量身邊的物品,如書本、鉛筆等,通過實際操作加深對厘米的理解。
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如“為小動物制作合適長度的項鏈”,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和應用厘米。
小組合作學習:分組進行測量活動,鼓勵學生相互交流、討論,促進知識的內化。
三、說學法
觀察學習:通過觀察教師的演示和同學的操作,學習如何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動手操作:通過親自測量,體驗長度測量的過程,加深對厘米概念的理解。
合作交流:在小組內分享測量結果,討論遇到的問題,培養(yǎng)團隊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反思總結:引導學生總結測量過程中的經(jīng)驗教訓,提升自我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流程
導入新課(約5分鐘)
通過猜謎語或展示不同長度的物品,引出長度的概念,激發(fā)學生興趣。
提問:“我們怎么知道這些物品哪個更長?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引出課題《認識厘米》。
新知講授(約15分鐘)
展示直尺,介紹厘米是長度單位之一,指出直尺上的刻度,解釋每小格代表1厘米。
利用實物(如1厘米長的小棒)讓學生直觀感受1厘米的長度。
演示如何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強調測量時的注意事項(如對準起點、讀數(shù)準確)。
實踐操作(約15分鐘)
分組活動,每組發(fā)放刻度尺和多種物品,要求學生測量并記錄結果。
教師巡回指導,糾正錯誤,鼓勵學生相互幫助。
分享測量結果,討論測量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鞏固練習(約10分鐘)
設計一些練習題,如“判斷下列物品大約幾厘米長”、“用厘米為單位畫出指定長度的線段”等,鞏固所學知識。
通過游戲形式,如“快速測量比賽”,增加趣味性,提高參與度。
總結提升(約5分鐘)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總結厘米的概念、測量方法和注意事項。
強調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鼓勵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布置作業(yè)(課外)
要求學生回家后測量家中一些常見物品的長度,并記錄下來,第二天分享。
設計一個用厘米為單位的小制作,如手工卡片,體現(xiàn)對厘米的應用。
通過以上教學流程,旨在使學生不僅掌握認識厘米的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操作和合作交流,培養(yǎng)他們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
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厘米》說課稿 9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厘米》。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流程這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認識厘米”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長度單位是度量空間形式的基本單位,是學生認識幾何形體、建立空間觀念的基礎。而“厘米”是學生認識的第一個長度單位,它將為后續(xù)學習“米”“分米”“毫米”等長度單位以及進行長度測量和計算奠定基礎。
通過學習這部分內容,學生不僅能夠建立起對長度單位的直觀認識,還能初步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實際長度,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數(shù))。
鞏固用“米”量較長物體的長度,體會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知道1米=100厘米。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分析、比較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滲透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思想,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長度單位厘米,掌握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難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二、說教法
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我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通過展示實物、教具等,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長度單位厘米的實際長度,建立清晰的表象。例如,使用厘米尺讓學生觀察刻度、認識1厘米,利用小棒讓學生比劃1厘米的長度等。
2.情境教學法
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幫小螞蟻找直尺”“測量鉛筆的長度”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shù)學知識。
3.操作實踐法
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量一量、畫一畫、比一比等活動,加深對厘米的認識和理解,掌握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4.啟發(fā)引導法
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三、說學法
1.觀察法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直尺的刻度、1厘米的長度,以及物體的測量過程等,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細心的學習習慣。
2.操作法
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直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在實踐中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
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問題、交流想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同時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4.歸納總結法
在教學結束時,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流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ㄕn件出示小螞蟻在直的紙上爬的動畫)師:同學們,小螞蟻在紙上爬了一段距離,你們知道它爬了多遠嗎?小螞蟻也想知道,可是它沒有測量工具,怎么辦呢?
。ㄒ鲋背撸⿴煟簩ρ,我們可以用直尺來測量。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直尺上的一個長度單位——厘米。(板書課題:認識厘米)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小螞蟻測量長度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自然地引出新課。
2.觀察操作,探究新知
(1)認識厘米尺
。ń處熌贸隼迕壮撸┱埻瑢W們仔細觀察手中的直尺,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
學生觀察后匯報:直尺上有數(shù)字、刻度線、字母“cm”等。
教師介紹:刻度線從0開始,到數(shù)字幾就是幾厘米。字母“cm”表示厘米,這是厘米的國際通用符號。
。2)認識1厘米
師:同學們,在直尺上你能找到1厘米嗎?從刻度幾到刻度幾是1厘米?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從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從刻度1到刻度2也是1厘米,每相鄰兩個刻度之間的長度都是1厘米。
讓學生用手指比劃1厘米的長度,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然后找一找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如:食指的寬度、田字格的邊長等)
(3)認識幾厘米
師:你知道從刻度0到刻度3是幾厘米嗎?刻度2到刻度5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通過觀察直尺上的刻度,數(shù)出間隔的個數(shù),從而得出幾厘米。
小結:幾厘米就是幾個1厘米,只要數(shù)出有幾個間隔,就是幾厘米。
。4)用厘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俳處熓痉稖y量方法:將物體的一端對準直尺的0刻度線,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ń處熯吺痉哆呏v解,強調測量時要注意直尺與物體放平,并且要看準刻度)
、趯W生動手測量自己手中鉛筆的長度,同桌之間互相檢查測量方法是否正確,測量結果是否準確。
③教師巡視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④交流匯報測量結果,指名學生上臺展示測量過程,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測量的。
。5)探究米和厘米的關系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厘米,那你知道1米有多長嗎?(請一位學生上臺用米尺展示1米的長度)
引導學生觀察米尺和厘米尺,想一想:1米里面有多少個1厘米?
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1米=100厘米。(板書:1米=100厘米)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充分認識厘米這個長度單位,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掌握用厘米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并探究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
3.鞏固練習,應用拓展
。1)基礎練習
①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厘米或米)
教室的門高約2()。
鉛筆長約18()。
小明的身高約130()。
操場的跑道長約200()。
、诹恳涣肯旅嫖矬w的長度。(課本、練習本等)
(2)拓展練習
、佼嬕粭l長4厘米的線段。
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之間互相檢查,教師巡視指導。
②如果一把尺子斷了,只剩下從刻度3到刻度7,這把尺子還能測量物體的長度嗎?能測量哪些長度的物體呢?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結果。
(3)生活應用
、傧胍幌,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厘米作單位來測量長度?
、谛〗M合作,先估計一下教室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米,然后用米尺實際測量一下,看看自己的估計是否準確。
【設計意圖】通過多樣化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對厘米和米的認識,能夠正確選擇長度單位進行測量和表示物體的長度,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課堂總結,回顧反思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發(fā)言,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如認識了厘米這個長度單位,知道了1厘米有多長,學會了用厘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還了解了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等。
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要善于觀察、積極思考、勇于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總結,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和回顧,加深記憶,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和自我評價能力。
5.布置作業(yè),課外延伸
(1)回家后,用厘米尺測量自己房間里一些物體的長度,并記錄下來。
。2)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5厘米、10厘米,和爸爸媽媽說一說。
【設計意圖】通過布置課外作業(yè),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進一步加深對長度單位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拓展學生的數(shù)學視野。
以上就是我對《認識厘米》這節(jié)課的說課內容,如有不足之處,請各位評委和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厘米》說課稿 10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認識厘米》是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空間與幾何”領域的一節(jié)重要內容。本節(jié)課旨在通過直觀操作和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學會用厘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估測能力,為后續(xù)學習其他長度單位及幾何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認識厘米刻度,理解厘米是測量長度的基本單位,學會使用厘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認真測量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厘米的概念,掌握用厘米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難點:建立準確的1厘米長度觀念,并能正確估計和測量物體的長度。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利用實物厘米尺、多媒體課件等直觀工具,展示厘米刻度,幫助學生形成直觀認識。
動手操作法:組織學生進行測量活動,如測量書本、鉛筆等日常物品的長度,通過實踐加深理解。
合作學習法:分組合作,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測量結果,互相糾正錯誤,促進知識內化。
游戲互動法:設計“找長度”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興趣。
三、說學法
學法指導:
觀察學習: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厘米尺上的刻度,理解厘米的概念。
動手操作: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測量,通過實踐掌握測量方法。
合作交流:在小組內分享測量結果,學會傾聽他人意見,培養(yǎng)合作精神。
反思總結:測量結束后,引導學生總結測量步驟和注意事項,提升自我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設計:
導入新課(約5分鐘)
通過故事或情境引入,如“小貓想要為它的新床選擇合適的.床單,但不知道床單的長和寬,怎么辦呢?”引出測量長度的需求,進而介紹長度單位“厘米”。
新知講授(約15分鐘)
展示厘米尺,講解厘米的概念,指出厘米尺上的刻度,特別是0刻度線和每1厘米的長度。
利用多媒體展示不同長度的物體,讓學生嘗試估計長度,再揭示實際長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實踐操作(約15分鐘)
分發(fā)厘米尺和測量對象(如書本、鉛筆),指導學生正確握尺、對齊0刻度、讀數(shù)的方法。
學生分組進行測量,教師巡回指導,糾正錯誤操作。
合作交流(約10分鐘)
小組內分享測量結果,討論測量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每組派代表匯報測量結果,全班共同評價,強化正確測量方法。
游戲鞏固(約5分鐘)
設計“找長度”游戲,如“快速找到教室里哪些物品的長度接近10厘米”,增加課堂趣味性,鞏固所學知識。
總結提升(約5分鐘)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總結測量步驟和注意事項。
布置課后作業(yè),如測量家中物品的長度,記錄測量結果,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板書設計:
標題:《認識厘米》
主要內容:
厘米的概念
厘米尺的使用
測量步驟:對齊0刻度→觀察刻度→讀數(shù)
注意事項:直尺放平、眼睛垂直讀數(shù)
通過以上教學設計,旨在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認識厘米”這一知識點,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合作精神,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厘米》說課稿】相關文章:
《認識厘米》說課稿11-27
《認識厘米》說課稿11-27
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厘米》說課稿(精選10篇)06-09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說課稿(通用10篇)09-14
數(shù)學《認識厘米》教學反思03-26
《認識厘米》精品說課稿(通用10篇)11-24
數(shù)學《厘米認識》評課稿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