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世界十大名人之孔子介紹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看到知識點,都是先收藏再說吧!知識點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數(shù)學的知識點除了定義,同樣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為知識點。為了幫助大家更高效的學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世界十大名人之孔子介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孔子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大成至圣先師”。
孔子開創(chuàng)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更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孔子是哪個朝代的:
孔子(前551-前479),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人?鬃由暌话惆础妒酚洝た鬃邮兰摇匪洖轸斚骞辏律铡妒酚洝肺从,按《谷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為當今之公歷應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札觀樂于魯,嘆為觀止。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后贊嘆“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tǒng)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于學”。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墩撜Z·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xiāng)人也贊他“博學”。
孔子“三十而立”,并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聲名遐邇。私學的創(chuàng)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tǒng),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
魯國自宣公以后,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庇终f:“政在節(jié)財!饼R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受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陽貨?鬃硬粷M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zhí)國命”的狀況,不愿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于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靶兄荒,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魯由孔子相禮?鬃诱J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范,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并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占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劃,并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后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鬃佑媱澥艽。
六藝齊全
孔子六藝齊全,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
人物生平:
貴族出身
孔子的祖上是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夏邑縣)的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周初三監(jiān)之亂后,為了安撫商朝的貴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之兄微子啟于商丘建立宋國,奉殷商祀。微子啟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四世祖。[11]六世祖得孔氏,是為孔父嘉?赘讣问撬螄蠓颍鵀榇笏抉R,封地位于宋國栗邑,后來在宮廷內亂中被太宰華督所殺?赘讣巫幽窘鸶福窘鸶缸悠砀,祈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孫子叔梁紇就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紇為避宋國戰(zhàn)亂逃到魯國的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定居,其官職為陬邑大夫。
叔梁紇的正妻施氏,生了九個女兒卻沒有兒子,小妾為他生了長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紇很不滿意,于是請求納顏氏女兒為妾。顏氏有三個女兒,只有小女兒顏徵在愿嫁叔梁紇。顏徵在時年不滿二十歲,而叔梁紇已經六十六歲,年齡相差懸殊,兩人為婚于禮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懷孕,故謂之“野合”。
早年經歷
孔子生而七漏,頭上圩頂(意為頭頂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禱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魯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歲時,叔梁紇病逝。叔梁紇死后,顏徵在被叔梁紇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帶孔子庶兄孟皮與孔子至曲阜闕里,過著清貧的生活。
魯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已意識到要努力學習做人與生活之本領,所以稱自己雖然已經十五歲了,但志向在于做學問。
魯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親顏徵在去世。這一年,季氏宴請士一級貴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陽虎拒之門外。
魯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十九歲,為了能夠經;氐阶婕厮螄腊葑嫦,便迎娶了宋國人亓官氏為妻。
步入仕途
魯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據(jù)傳此時正好趕上魯昭公賜鯉魚于孔子,故給其子起名為鯉,字伯魚?鬃幼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fā)表一些見解。這一年孔子開始為委吏,管理倉庫。
魯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因小時候生活艱難,所以會干一些粗活。
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來到魯國朝見,孔子向郯子詢問郯國古代官制。孔子開辦私人學校,當在此前后。
魯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所以自稱三十歲前后有所成就。這一年,齊景公與晏嬰來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
魯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學禮于孔子。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適周問禮于老聃,問樂于萇弘。
漢畫像石《孔子問禮》拓片
魯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魯國發(fā)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鬃右搽x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準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止。
魯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說君王要像個君王,臣下要像個臣下,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鬃釉邶R聞《韶》樂,如醉如癡,三月不知肉味。
魯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后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自己老了,不能用了?鬃又缓脗}皇逃回魯國。
魯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晉魏獻子執(zhí)政,舉賢才不論親疏?鬃诱J為這是義舉,在近處不會埋沒與自己親近而有賢德的人,在遠處不會埋沒受人推舉而有賢德的人,這可以說是仁義了。
魯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冬天,晉國鑄刑鼎?鬃诱J為晉國的滅亡,主要是因為統(tǒng)治者沒有好的制度和法度。
魯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孔子四十歲,經過幾十年的磨練,對人生各種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所以自稱四十歲不疑惑。
魯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陽虎擅權日重?鬃臃Q之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隱而修著《詩》《書》《禮》《樂》,眾多弟子跟著孔子走遍各國,跟隨他學習。陽虎想要見孔子,而孔子卻不想見到陽虎,后來兩人在路上相遇。陽虎勸孔子出仕,孔子沒有明確表態(tài),隨后孔子被升為小司空。
魯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孔子升為魯國大司寇,攝相事,七日而誅少正卯,曝尸三日,魯國大治。
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后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后來隳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
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五十五歲。春天,齊國送八十名美女到魯國。季桓子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鬃优c季氏出現(xiàn)不和?鬃臃浅J。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后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并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游列國的旅程。
周游列國
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帶領弟子離開魯國來到了衛(wèi)國?鬃釉谛l(wèi)國被衛(wèi)靈公夫人南子召見?鬃拥牡茏幼勇穼鬃右娔献舆@件事極有意見批評了孔子。鄭國的子產去世,孔子聽到消息后,十分難過,稱贊子產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慈惠的人。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wèi)國,衛(wèi)靈公開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fā)給孔子俸粟6萬,但并沒給他什么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鬃釉谛l(wèi)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wèi)靈公面前進讒言,衛(wèi)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jiān)視孔子的行動,因此孔子帶弟子離開衛(wèi)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wèi)國貴族公叔氏發(fā)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后,孔子又返回了衛(wèi)國。衛(wèi)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幾次離開衛(wèi)國,又幾次回到衛(wèi)國,這一方面是由于衛(wèi)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wèi)國后,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衛(wèi)國。
魯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離開衛(wèi)國回到魯國。
魯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吳國使人聘魯國,就“骨節(jié)專車”一事問于孔子。
魯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魯國來到衛(wèi)國。衛(wèi)靈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絕了衛(wèi)靈公?鬃釉谛l(wèi)國住不下去,離開衛(wèi)國西行。經過曹國,曹伯陽沒有接見孔子。在曹國稍作停留,到達宋國,宋司馬桓魋討厭孔子,揚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五十九歲的孔子離開衛(wèi)國經曹國、宋國、鄭國至陳國,陳國于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七日。最后還是子貢找到楚人,楚國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于一死。
魯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六十歲,稱自己這時候,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孔子過鄭到陳國,在鄭國都城與弟子失散獨自在東門等候弟子來尋找,被人嘲笑,稱自己頹喪的樣子如同喪家之犬。
魯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孔子離開陳國,來到了蔡國。
魯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孔子從蔡國來到葉國。葉國君主葉公向孔子問政,并與孔子討論有關正直的道德問題。在離開葉國返回蔡國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隱者。
魯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與弟子在陳國、蔡國之間被困絕糧,許多弟子因困餓而病,后被楚國人相救。由楚國返回衛(wèi)國,途中又遇隱者。
魯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孔子又回到衛(wèi)國,主張在衛(wèi)國為政先要正名。
魯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吳國討伐魯國,吳國戰(zhàn)敗?鬃拥牡茏佑腥魠(zhàn)有功。
魯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在衛(wèi)國,孔子夫人亓官氏去世。
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齊國派師討伐魯國,孔子弟子冉求率魯師與齊戰(zhàn),獲勝。季康子問冉有指揮才能從何而來,冉有說是向孔子學來的。六十八歲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歸魯國。孔子周游列國十四年,至此結束?鬃尤杂行膹恼允潜痪炊挥。季康子欲施行田賦,孔子反對。對冉有說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不是君子的行為,應該用他的禮數(shù)來判斷。施舍的時候,會從重付出;做事的時候,會中庸而行之;死的時候,會對自己薄葬。
返回魯國
魯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孔子繼續(xù)從事教育及整理文獻工作。這一年冬天,孔子的兒子孔鯉去世。
魯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孔子七十歲,稱自己這時候隨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規(guī)矩。這一年,孔子最愛的弟子顏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傷,感慨到昔日曾跟隨自己從陳國到蔡國去的學生,此時卻都不在身邊受教了。
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天,西狩獲麟?鬃诱J為這不是好征兆,說吾道窮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同年六月,齊國陳恒弒齊簡公,孔子齋戒沐浴三天,見魯哀公,請求魯國出兵討伐陳恒,沒有得到支持。又向季孫請求出兵,結果遭到拒絕。
卒葬泗上
魯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門生子路死于衛(wèi)國內亂,而且還被剁成肉醬。經過這一系列打擊后,孔子知道自己時日不多。
魯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貢來見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門前遙遙相望。他責問子貢為何那么晚來見自己。于是嘆息說泰山將要坍塌了,梁柱將要腐朽折斷了,哲人將要如同草木一樣枯萎腐爛了?鬃恿飨铝搜蹨I,說:“天下無道已經很久很久了,沒有人肯采納自己的主張。自己的主張不可能實現(xiàn)了。夏朝的人死時在東階殯殮,周朝的人死時在西階殯殮,殷商的人死時在兩個楹柱之間。昨天黃昏夢見自己坐在兩楹之間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魯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終年七十三歲,葬于魯城北泗水岸邊。
孔子卒后,不少弟子為之守墓三年,唯獨子貢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魯國人從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鬃拥墓示痈臑閺R堂,受到人們的奉祀。
言論著作:
語錄匯編
孔子的言論主要記錄在《論語》中!墩撜Z》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在南宋后并稱“四書”。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墩撜Z》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微言大義”。
文獻整理
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詩》《書》《禮》《樂》,序《周易》(稱《易經》十翼,或稱易傳),撰《春秋》。后人合稱之為《六經》。
詩歌創(chuàng)作
相傳孔子作有《去魯歌》《蟪蛄歌》《龜山操》《盤操》《猗蘭操》《將歸操》《獲麟歌》等詩歌。這些詩歌多載于《樂府詩集》,可信度不高。
歷史評價:
國內評價
孔子弟子顏淵: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論語·子罕》)
孔子弟子宰我:以予觀于夫子,賢于堯、舜遠矣。(《孟子·公孫丑上》)
孔子弟子子貢: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論語·子張》)
戰(zhàn)國思想家孟子: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孟子·公孫丑上》)
戰(zhàn)國思想家荀子:彼大儒者,雖隱于窮閻漏屋,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爭名,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國莫能與之爭雄,笞棰暴國,齊一天下,而莫能傾……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荀子·儒效》)
漢代歷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彪m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鬃硬家,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ā妒酚洝罚
漢代韓詩學創(chuàng)始人韓嬰:孔子抱圣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遙乎無形之鄉(xiāng),倚天理,觀人性,明始終,知得失,故興仁義……(《韓詩外傳》)
漢代思想家、文學理論家王充:孔子道德之祖,諸子之中最卓者也。(《論衡·本性篇》)
漢代文學家禰衡:受至精,純粹睿哲。(《藝文類聚卷二十·后漢彌衡》(魯夫子碑)
曹丕:昔仲尼資大圣之才,懷帝王之器,當衰周之末,無受命之運,在魯、衛(wèi)之朝,教化乎洙、泗之上,凄凄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貶身以救世。于時王公終莫能用之,乃退考五代之禮,脩素王之事,因魯史而制春秋,就太師而正雅頌,俾千載之后,莫不宗其文以述作,仰其圣以成謀,咨!可謂命世之大圣,億載之師表者也。
晉代文學家陸機:孔子睿圣,配于弘道,風扇玄流,思探神寶,明發(fā)懷周,興言謨志,靈魂有行,言觀蒼昊,清歌先誡,丹書有造。(《陸機集卷九·孔子贊》)
唐太宗李世民:朕今所好者,惟有堯舜之道,周孔之教。以為如鳥有翼,如魚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暫無耳。(《貞觀政要》)
唐朝詩人楊炯: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懸像著明,莫大乎日月,備物致用,莫大乎圣人。(《楊炯集》卷四)
宋真宗趙恒:立言不朽,垂教無疆,昭然令德,偉哉素王。人倫之表,帝道綱。(《闕里文獻考·卷三十八》)
宋代哲學家程顥:至如孔子同,道如日月之明。(《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
宋代理學家朱熹: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朱子語類·卷九十三》)
明憲宗朱見深:孔子之道之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暫缺。(《御制重修孔子》)
明代學者陳獻章:惟我先圣孔子,道高如天,德厚如地,教化無窮如四時。(《際獻章集卷一·襄陽府先圣廟記》)
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吾夫子之道始之于存養(yǎng)慎獨之微,而終于化育參贊之;行之于日用常行之間,而達之于國家天下之遠。(《王文成公全書天于·卷三十一》)
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至圣之道與日月并行,與天地同運,萬世帝王咸所師法,逮公卿士庶罔不率也。(《康熙起居注·二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近代資產階級改良運動領袖康有為:唯我孔子大中至正,獨重人道。(《濟南萬國道德會演說》)……中國之國魂者何?曰孔子之教而已。
近代民主主義革命先驅、資產階級革命家孫中山: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張民權,孔子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便是主張民權的大同世界。(《孫中山選集》)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孔子學問、文章政治事業(yè),朗如日月,燦如星辰,果足為萬世師表。(《在信教自由會上的演說》)
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梁啟超:孔子在人格,在平淡無奇中現(xiàn)出他的偉大,其不可不及處在此,其可學處亦在此!垷o孔子,則中國非復二千年來之中國!K格拉底之后,容有蘇格拉底;而孔子之后,無孔子也。(《世界偉人傳第一篇·孔子》)
近代學者錢文選:中華之文明,實基于孔子之道德……孔子這道,極為世人所崇拜,固有萬古不滅的價值,即西方傳教士,亦深信孔道可駕乎近代一切宗教而上之!允澜缰酃庥^之,可斷定雖歷千百年后,孔子倫理仍當保存,茍或輕蔑叛離,則中國文化早已掃地無余矣。ā妒壳迦た鬃觽惱砼c萬國修身大會之關系》
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陳獨秀:科學與民主,是人類社會進步之兩大主動力,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學的。(《孔子與中國》)
近代歷史學家柳詒徵: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shù)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后數(shù)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中國文化史》)
近代思想史家杜國庠:孔子不但是儒家的開山祖,同時也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位公開教學的教育家,最先把古代氏族貴族所專有的詩、書、禮、樂這類學問,普及給民間,不問來學者出身貴賤,實行“有教無類”,把官學變成私學。(《先秦諸子百家思想概要》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理論家毛澤東: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對于指導當前的偉大的運動,是有重要的幫助的。(《抗日民族戰(zhàn)爭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發(fā)展的新階段》)
近代教育家、哲學家梁漱溟:孔子的唯一重要的態(tài)度就是不計較利害。……并且演成中國人的風尚,為中國文化之特異彩色。(《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孔子就因為把握得人類生命更深處作根據(jù),而開出無窮無盡可以發(fā)揮的前途。他是“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后覺孔子學說的價值,最后必有一天一定為人類所發(fā)現(xiàn),為人類所公認,再重光于世界。(《孔子學說之重光》)
國際評價
朝鮮學者金益洙:孔子是萬古圣人,也是東洋學問哲學思想的元祖。(《在孔子誕辰2540周年紀念與學術討論會文集》
日本古學派創(chuàng)始人伊藤仁齋:夫子之德實為超邁群圣,夫子之道高于天地。(《論語古義》)
日本學者井上靖:孔子不僅是中國文化的先哲,而且是全人類的老師。(《孔子》)
日本學者兒島獻吉郎:孔子者,偉人中之偉人,圣人中之圣人。(《諸子百家考》)
日本學者簡野道明:自古以來,《論語》被尊為至高無上的圣典,上自歷代的天皇,下至市井的庶人,始終講究不倦。(《孔子誕辰2540周年紀念與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美國詩人、哲學家、思想家愛默生:“孔子是哲學上的華盛頓”,“孔子是中國文化的中心,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保ā犊讓W知識詞典》)
美國學者甘霖:孔子不獨為一國之圣人,實為萬國之圣人。(《歷代尊孔記·孔教外論合刻》)
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以中國教化最著之邦,歷數(shù)千年而存在,余認為孔子之功。余雖隸耶教,于孔子之道,莫不樂聞之。(《歷代尊孔記·孔教外論合刻》外論部分)
英國哲學家、數(shù)學家羅素:中國之文化基于孔子之學說。……孔子學說關系建立一個中華大帝國。(《東西幸福觀念論》)中國切不可盲目采用歐洲文化,時移世易,但將中國舊文明之不適于今日者,略加改易可矣。歐洲人皆言中國無如孔教,中國道德必破產,此語余極贊同。中國最切要者不在西方文化之吸收,反在東方舊有文明之復興。中國學術遠在兩千年前已燦然大備,若加以整理使之復興,則影響世界,極為偉大,對于世界,必有特別貢獻,最后中國或成為文化之中心。(《歷代尊孔記·孔教外論合刻》)
英國學者裴斯脫:吾人置身各教之外,平心以求各教之真而比較之,必其適合吾人最近精神上之新的生活,與文明演進,并行不悖者,然則吾見比較的眼光中,孔教誠有特占優(yōu)美之點者矣(《論孔教》)
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能夠幫助解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問題,唯有中國孔孟的學說。
英國科學史學家李約瑟:孔子是“無冕皇帝”。
法國學者伏爾泰:東方找到一位智者。我全神貫注地讀孔子的這些著作,我從中吸取了精華,孔子的書中全部是最純潔的道德,在這個地球上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時代,就是人們尊從孔子法規(guī)的時代,在道德上歐洲人應當成為中國人的徒弟。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熱烈地贊美儒學。
宣統(tǒng)皇帝溥儀的英文帝師莊士敦:中國政教文化基于孔教……外教無論如何優(yōu)美,亦不可與孔教并峙于中國。(見楊煥英《孔子思想在國外的傳播與影響》)
【世界十大名人之孔子介紹】相關文章:
青青世界之游作文07-13
介紹孔子的小故事50字05-05
赤子之眸,凝視世界作文06-04
拜訪之禮介紹03-02
世界環(huán)境日的介紹02-22
河南登封十大土特產介紹05-05
孔子的顏色作文03-07
偉大的孔子作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