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杜甫《望岳》鑒賞

        時間:2024-10-10 15:06:39 杜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杜甫《望岳》鑒賞

        杜甫《望岳》鑒賞1

          《望岳》

        杜甫《望岳》鑒賞

          岱(dài)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zì)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

          品讀山河頌賞析《望岳》

          望岳,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名篇,該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佟緯斄杞^頂,一覽眾山小】表達了作者敢于攀登人生頂峰的偉大抱負。與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和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庇挟惽ぶ睢V钡浇庞性娙它S莽(山水悟道)在《清晨登懸劍山》中寫出“登高方始遠,天地納于心!敝丫。

          譯文:

          泰山是如此雄偉,青翠的山色望不到邊際。

          大自然在這里凝聚了一切鐘靈神秀,山南山北判若黃昏與白晝。

          冉冉升起的云霞蕩滌我的心靈,極目追蹤那暮歸的鳥兒隱入山林。

          我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kàn]那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

        杜甫《望岳》鑒賞2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曾 同:層)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譯文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

          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象全都匯聚其中,山南山北陰陽分解,晨昏不同。

          望層層云氣升騰,令人胸懷蕩滌;看歸鳥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一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顯得渺小的群山。

          《望岳》注釋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為五岳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這里指對泰山的尊稱。夫:讀“fú”。句首發(fā)語詞,無實在意義,語氣詞,強調(diào)疑問語氣。

          如何:怎么樣。

          齊、魯: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為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兩個國名,在今山東境內(nèi),后用齊魯代指山東地區(qū)。

          青未了:指郁郁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青:指蒼翠、翠綠的美好山色。未了:不盡,不斷。

          造化:大自然。鐘:聚集。神秀:天地之靈氣,神奇秀美。

          陰陽:陰指山的北面,陽指山的南面。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夸張的說法。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曉:黃昏和早晨。極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曉與黃昏,明暗迥然不同。

          蕩胸:心胸搖蕩。曾:同“層”,重疊。

          決眥(zì):眥:眼角。眼角(幾乎)要裂開。這是由于極力張大眼睛遠望歸鳥入山所致。

          決:裂開。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會當:終當,定要。

          凌:登上。凌絕頂,即登上最高峰。

          。盒稳菰~的意動用法,意思為“以······為小,認為······小”。

          《望岳》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一二句寫泰山山脈綿延遼闊;三四句挾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細遠望,見群峰云生,仿佛有歸鳥入谷。七八句想象將來登山所見景象,同時抒發(fā)自己的抱負。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為岱宗!胺蛉绾巍保褪恰暗降自趺礃幽?”“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語氣助詞,這里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chuàng),很別致。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芍^匠心獨具。

          接下來“齊魯青未了”,它沒有從海拔角度單純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里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出的地理特點,在寫其他山岳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岳樓》特別提出這句詩,并認為無人能繼。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是描寫泰山的近景。一個“鐘”字把天地萬物一下寫活了,整個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給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后背日的一面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被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可詩人妙筆生花,用一個“割”字,則寫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種主宰的力量,這力量不是別的,泰山以其高度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這里詩人此用筆使靜止的泰山頓時充滿了雄渾的力量,而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chuàng)作風格,也在此得到顯現(xiàn)。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皼Q眥”二字尤為為傳神,生動地體現(xiàn)了詩人在這神奇縹緲的景觀而前像著了迷似的,為了看夠,因而使勁地睜大眼睛張望,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現(xiàn)得更為形象鮮明!皻w鳥”是投林還巢的鳥,說明已是薄暮時分作者還未曾離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

          最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寫詩人并不滿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頂一攬盛景的心情。此聯(lián)號為絕響,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xiàn)出詩人的心胸氣魄。“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xiàn)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 這就是這兩句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的原因。正因為泰山的崇高偉大不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極頂?shù)南胪旧,當然也具備了雙重的含義。

          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tǒng)攝全篇,句句寫望岳,但通篇并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布局和藝術構(gòu)思是精妙奇絕的。這首詩寄托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若論氣骨崢嶸,體勢雄渾,更以后出之作難以企及。

          《望岳》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736年(開元二十四年),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不羈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這首詩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望岳》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杜甫《望岳》鑒賞3

          作品簡介《望岳》是唐代詩人創(chuàng)作的五言。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作品原文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作品注釋

         、裴纷冢禾┥揭嗝飞交蜥吩,五岳之首,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為五岳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這里指對泰山的尊稱。夫:讀“fú”。句首發(fā)語詞,無實在意義,語氣詞,強調(diào)疑問語氣。如何:怎么樣。

         、讫R、魯: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為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兩個國名,在今山東境內(nèi),后用齊魯代指山東地區(qū)。青未了:指郁郁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青:指蒼翠、翠綠的美好山色。未了:不盡,不斷。

         、窃旎捍笞匀弧g姡壕奂。神秀:天地之靈氣,神奇秀美。

          ⑷陰陽:陰指山的北面,陽指山的南面。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張的說法。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钑裕狐S昏和早晨。極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曉與黃昏,明暗迥然不同。

         、墒幮兀盒男負u蕩。曾:同“層”,重疊。

         、蕸Q眥(zì):眥:眼角。眼角(幾乎)要裂開。這是由于極力張大眼睛遠望歸鳥入山所致。決:裂開。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藭敚航K當,定要。凌:登上。凌絕頂,即登上最高峰。

         、绦。盒稳菰~的意動用法,意思為“以······為小,認為······小”。

          作品譯文

          東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齊魯,山色仍然歷歷在目。

          神奇自然,會聚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黃昏。

          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創(chuàng)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詩人到洛陽應進士,結(jié)果落第而歸,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不羈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這首詩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作品鑒賞

          一二句寫泰山山脈綿延遼闊;三四句挾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細遠望,見群峰云生,仿佛有歸鳥入谷。七八句想象將來登山所見景象,同時抒發(fā)自己的抱負。

          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tǒng)攝全篇,句句寫望岳,但通篇并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布局和藝術構(gòu)思是精妙奇絕的。這首詩寄托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若論氣骨崢嶸,體勢雄渾。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fā)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語氣助詞,這里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chuàng),很別致。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芍^匠心獨具。

          接下來“齊魯青未了”一句,是經(jīng)過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沒有從海拔角度單純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云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里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出的地理特點,在寫其他山岳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岳樓》特別提出這句詩,并認為無人能繼。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腳。一個“鐘”宇把天地萬物一下寫活了,整個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給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后背日的一面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被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可詩人妙筆生花,用一個“割”字,則寫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種主宰的力量,這力量不是別的,泰山以其高度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這里詩人此用筆使靜止的泰山頓時充滿了雄渾的力量,而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chuàng)作風格,也在此得到顯現(xiàn)。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皼Q眥”二字尤為為傳神,生動地體現(xiàn)了詩人在這神奇縹緲的景觀而前像著了迷似的,想把這一切看個夠,看個明白,因而使勁地睜大眼睛張望,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現(xiàn)得更為形象鮮明。“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

          末句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寫詩人從望岳產(chǎn)生了登岳的想法,此聯(lián)號為絕響,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xiàn)出詩人的心胸氣魄!皶敗笔翘迫丝谡Z,意即“一定要”。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xiàn)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這兩句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的原因。正因為泰山的崇高偉大不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極頂?shù)南胪旧,當然也具備了雙重的含義。

          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tǒng)攝全篇,句句寫望岳,但通篇并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布局和藝術構(gòu)思是精妙奇絕的。這首詩寄托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若論氣骨崢嶸,體勢雄渾,更以后出之作難以企及。

          對比鑒賞

          杜甫有三首《望岳》,其旨趣、風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個時期的心態(tài)。詠泰山的《望岳》表現(xiàn)的是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代表杜甫青年時期光芒四射,積極進取的人生,因而予人雄奇壯闊的感覺,全詩形成了遒勁峻潔、氣魄雄放的風格;詠華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報國無門之情,代表杜甫中年時期失徨,動極思靜的人生,此詩因而顯得委婉曲折,沉郁頓挫;詠衡山的《望岳》即或是有所諷喻,代表杜甫晚年時期內(nèi)斂安命,與人為善的人生。從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轉(zhuǎn)變的軌跡。不過,無論他的心態(tài)如何改變,有一點始終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愛國之心了。青年時杜甫想要為國出力,中年時他雖不得意,卻仍有報國之思,晚年時他念茲在茲仍是君主與朝政。

          名家評價

          宋·范溫《潛溪詩眼》:《望岳》詩云“齊魯青未了”,《洞庭》詩云“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語既高妙有力,而言東岳與洞庭之大,無過于此。后來文士極力道之,終有限量,益知其不可及。《望岳》第二句如此,故先云“岱宗夫如何”……無第二句,而云“岱宗夫如何”,雖曰亂道可也。

          明·高棅《品匯》:起句之超然者也。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頃見岱宗詩賦六本,讀之既盡,為區(qū)檢討用儒言曰:“總不如一句。”檢討請之。曰:“齊魯青未了!

          明·莫如忠《登東郡望岳樓》:“齊魯?shù)浇袂辔戳,題詩誰繼杜陵人?”

          明·鐘惺《歸》:三字得“望”之神(首句)。險奧(“蕩胸”二句)。定用望岳語景作結(jié),便弱便淺(末句)。此詩妙在起,后六句不稱。如此結(jié),自難乎其稱,又今設身為作者想之。

          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齊魯青未了”五字雄蓋一世!扒辔戳恕闭Z好,“夫如何”跌蕩,非湊句也!笆幮亍闭Z,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見其趣;對下句苦。郭浚曰:他人游泰山記,千言不了,被老杜數(shù)語說盡。只言片語,說得泰岳色氣凜然,為萬古開天名作。句字皆能泣鬼磷而裂鬼膽。

          明·王嗣奭《杜臆》:“齊魯青未了”、“蕩胸生云”、“決眥入鳥”,皆望見岱岳之高大,揣摹想象而得之,故首用“夫如何”,正想象光景,三字直管到“入歸鳥”,此詩中大開合也!ぁぁぁぁぁぜ小锻馈吩娙姡毚宿o愈少,力愈大,直與泰岱爭衡。詩垂近千年,未有賞識者。余初亦嫌“蕩胸”一聯(lián)為累句,今始知其奇。鐘伯敬乃謂:“此詩妙在起,后六句不稱。”猶然俗人之見也,又謂:“定用望岳語作結(jié),便弱便淺!闭垎枌⒂煤握Z作結(jié)耶?

          清·金圣嘆《杜詩解》:“岳”字已難著語,“望”字何處下筆?試想先生當日有題無詩時,何等慘淡經(jīng)營!一字未落,卻已使讀者胸中、眼中隱隱隆隆具有“岳”字、“望”字。蓋此題非此三字(“夫如何”)亦起不得;而此三字非此題,亦用不著也!ぁぁぁぁぁご似鸲Z,皆神助之句(首句)。凡歷二國,尚不盡其青,寫“岳”奇絕,寫“望”又奇絕。五字何曾一字是“岳”?何曾一字是“望”?而五字天造地設,恰是“望岳”二字(“齊魯”句)。二句寫“岳”。“岳”是造化間氣所特鐘,先生望“岳”,直算到未有岳以前,想見其胸中咄咄!“割昏曉”者,猶《史記》云:“日月所相隱辟為光明”也。一句寫其從地發(fā)來,一句寫其到天始盡,只十字寫“岳”遂盡(“造化”二句)。翻“望”字為“凌”字已奇,乃至翻“岳”字為“眾山”字,益奇也。如此作結(jié),真有力如虎(末二句)。

          清·黃周星《唐詩快》:只此五字,可以小天下矣,何小儒存乎見少也(首二句)!案睢弊制妫ā瓣庩枴本洌。“入”字又奇,然“割”字人尚能用,“入”字人不能用(“決眥”句)。

          清·張培仁《古歡堂集雜著》:余問聰山;老杜《望岳》詩“夫如何”、“青未了”六字,畢竟作何解?曰:子美一生,唯中年諸詩靜練有神,晚則頹放。此乃少時有意造奇,非其至者。

          清·仇兆鰲《杜詩詳注》:詩用四層寫意:首聯(lián)遠望之色,次聯(lián)近望之勢,三聯(lián)細望之景,末聯(lián)極望之情。上六實敘,下二虛摹。少陵以前,題詠泰山者,有謝靈運、李白之詩,謝詩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卻平淺;李詩有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復。此詩遒勁峭刻,可以俯視二家矣!洱堥T》及此章,格似五律,但句中平仄未諧,蓋之對偶者。而其氣骨崢嶸,體勢雄渾,能直駕齊、梁之上。盧世曰:公初登東岳,似稍緊窄,然而曠甚。后望南岳,似稍錯雜,然而肅甚。固不必登峰造極,而兩岳真形已落其眼底。

          《詩學纂聞》:起輕佻失體。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齊魯青未了”五字,已盡太山。

          清·汪師韓《讀杜心解》:公望岳詩凡三首,此望東岳也。越境連綿,蒼峰不斷,寫岳勢只“青未了”三字,勝人千百矣!扮娚裥恪保谠绖萸巴瞥;“割昏曉”,就岳勢上顯出!笆幮亍、“決眥”,明逗“望”字。未聯(lián)則以將來之凌眺,剔現(xiàn)在之遙觀,是透過一層收也!ぁぁぁぁぁざ抛有男貧馄,于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zhèn)。

          清·楊倫《杜詩鏡銓》:“蕩胸”句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見其趣。“割”字奇險(“陰陽”句)。

          清·愛新覺羅·弘歷《唐宋詩醇》:四十字氣勢,欲與岱岳爭雄。

          清·延君壽《老生常談》:予嘗謂:讀《北征》詩與荊公《上仁宗書》,唐、宋有大文章,后人斂衽低首,推讓不遑,不敢復言文字矣。此言出,人必謂震其長篇大作耳。不知“齊魯青未了”才五字,《讀孟嘗君傳》才數(shù)行,后人越發(fā)不能。古人手段,縱則長河落天,收則靈珠在握,神龍九霄,不得以大小論。

          清·施補華《峴傭說詩》:《望岳》一題,若入他人手,不知作多少語,少陵只以四韻了之,彌見簡勁!褒R魯青未了”五字,囊括數(shù)千里,可謂雄闊。

          近代·高步瀛《唐宋詩舉要》:此十字氣象旁魄,與岱宗相稱(“造化”二句)。奇情寫望岳之神(“蕩胸”二句)。抱負不凡。邵子湘曰:語語奇警(末二句)。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nèi)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杜甫《望岳》鑒賞4

          杜甫《望岳》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這一首是望東岳泰山。736年(開元二十四年),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游生活。該詩即寫于北游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已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fā)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為岱宗!胺蛉绾巍,就是到底怎么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語氣助詞,這里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chuàng),很別致。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芍^匠心獨具。

          接下來“齊魯青未了”一句,是經(jīng)過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沒有從海拔角度單純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云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里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這一句描寫出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岳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岳樓》詩說:“齊魯?shù)浇袂辔戳,題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別提出這句詩,并認為無人能繼。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腳!扮姟弊,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后背日的一面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案睢北臼莻普通字,但用在這里,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chuàng)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yǎng)成。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因長時間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皻w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

          末句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不僅寫出了泰山的雄偉,也表現(xiàn)出詩人的心胸氣魄,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寫出了詩人從望岳產(chǎn)生了登岳的想法,逼真的描寫出了“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庇袝r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xiàn)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絕頂。從這兩句富有啟發(fā)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并說“杜子心胸氣魄,于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zhèn)!保ā蹲x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征意義著眼的。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chuàng)作上“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墻”,正是一致的。該詩被后人譽為“絕唱”,并刻石為碑,立在山麓。全文沒有“望”,卻句句寫“望”?臻g由遠而近,首聯(lián)遠望,頷聯(lián)近望,頸聯(lián)凝望,尾聯(lián)俯望。

          詠華山一首,作者所寫的華山亦同樣雄偉。不過,與年青時代一首相比,這無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寶亂來,作者飽歷憂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敗績喪師于陳濤斜被罰,抗疏救之而獲罪被貶。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遺一年境遇較佳,一直極備艱辛。因此,詩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作者發(fā)端「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即寫華山崇高。作者雖然極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一句「安得」二字詰問,已表明了作者之愿難以實現(xiàn)。這好比作者欲要報國,卻總是報國無門,無可奈何的心情!杠囅淙牍葻o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兩句寫作者仰望之馀,預計攀登之路。不過這始終并未實行,只是作者在望岳時的盤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況一如作者縱有一腔抱負理想,卻只能空自盤算,無法行之于世。最后,本詩以「稍待西風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棺鹘Y(jié),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見。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不順,使得作者產(chǎn)生了厭倦宦途之情,期望于熱鬧中尋得涼冷以自療創(chuàng)痛。以華山之頂比白帝之居,更表現(xiàn)了作者自感理想無可實現(xiàn)的失意徬徨。

          詠衡山的《望岳》寫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發(fā)議論,中間寫景敘事!改显琅渲禅B,秩禮自百王。欻吸領地靈,鴻洞半炎方」幾句寫歷代帝王皆設職官崇禮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諷喻之意,以微婉之詞道出,勸勉君主要以德治國。九、十兩句,作者敘自己因世亂所驅(qū)投奔南國,所以有望岳的機會。接下來自「渴日絕壁出」至「散風如飛霜」寫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結(jié),呼應起筆「秩禮」。而「曷以贊我皇」一句,杜甫愛國之心,強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間。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著作者忠君愛國的情懷,即使飄泊江湖,仍是關心朝政,無日或忘。

          由于三首詩的寄意不同,所形成的風格亦不一致。詠泰山的《望岳》表現(xiàn)的是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因此詩句如「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都予人雄奇壯闊的感覺,全詩形成了遒勁峻潔、氣魄雄放的風格。詠華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報國無門之情,但篇中并無一字明言之,我們只是從「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高尋白帝問真源」得知,此詩因而顯得委婉曲折,沉郁頓挫。詠衡山一首則因書于晚年,即或是有所諷喻,都不過是「在德非馨香」澹澹數(shù)語。所寫景色如「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更有靈光飄淼之感。全詩表現(xiàn)出一種典贍雍容、厚重忠忱的感覺。

          由此看來,三首《望岳》旨趣、風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個時期的心態(tài)。詠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時期光芒四射,積極進取的人生;詠華山一首正代表杜甫中年時期失徨,動極思靜的人生;詠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時期內(nèi)斂安命,與人為善的人生。從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轉(zhuǎn)變的軌跡。不過,無論他的心態(tài)如何改變,有一點始終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愛國之心了。青年時杜甫想要為國出力,中年時他雖不得意,卻仍有報國之思,晚年時他念茲在茲仍是君主與朝政。

          《望岳》是中國古代詩歌中吟誦率較高的一首詩。大約在開元二十八年(740),杜甫二十九歲時,到兗州探望父親后由齊入魯,途經(jīng)泰山,寫下了這首詩。這是詩人僅存少數(shù)的早年作品之一。人們在品讀此詩時,除了感受到泰山之雄偉外,恐怕更多的是被詩中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胸懷所激動、感染,因為這既是盛唐的時代精神的概括,又給人們留下很深的啟示。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杜甫《望岳》鑒賞5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作品鑒賞:

          杜甫《望岳》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這一首是望東岳泰山。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詩即寫于北游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現(xiàn)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岳而望。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并由望岳懸想將來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為岱宗!胺蛉绾巍,就是到底怎么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虛字,這里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chuàng),很別致。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齊魯青未了”,是經(jīng)過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驚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也不是象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云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里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出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岳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岳樓》詩說:“齊魯?shù)浇袂辔戳,題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別提出這句詩,并認為無人能繼,是有道理的。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腳!扮姟弊,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后背日的一面為“陰”,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案睢北臼莻普通字,但用在這里,確是“奇險”。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chuàng)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yǎng)成。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因長時間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皻w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后兩句,寫由望岳而產(chǎn)生的登岳的意愿!皶敗笔翘迫丝谡Z,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

          從這兩句富有啟發(fā)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為什么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并說“杜子心胸氣魄,于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zhèn)!(《讀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征意義著眼的。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chuàng)作上“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墻”,正是一致的。此詩被后人譽為“絕唱”,并刻石為碑,立在山麓。無疑,它將與泰山同垂不朽。

          譯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

          神奇自然匯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

          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杜甫《望岳》鑒賞6

          杜甫詩詞《望岳三首·其二》原文: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秋風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

          譯文:

          西岳高聳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群峰在其周圍則像他的兒孫。

          怎么才能求得仙人杖,拄著它登上華山去玉女祠呢?

          可進了車箱谷就難以回歸了,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門,難以登爬。

          稍稍等待天氣轉(zhuǎn)涼后,登上山頂去,看山本貌。

          鑒賞:

          詠華山一首,作者所寫的華山亦同樣雄偉。不過,與年青時代一首相比,這無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寶亂來,作者飽歷憂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敗績喪師于陳濤斜被罰,抗疏救之而獲罪被貶。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遺一年境遇較佳,一直極備艱辛。因此,詩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作者發(fā)端“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即寫華山崇高。作者雖然極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一句“安得”二字詰問,已表明了作者之愿難以實現(xiàn)。這好比作者欲要報國,卻總是報國無門,無可奈何的心情。“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兩句寫作者仰望之余,預計攀登之路。不過這始終并未實行,只是作者在望岳時的盤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況一如作者縱有一腔抱負理想,卻只能空自盤算,無法行之于世。最后,本詩以“稍待西風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弊鹘Y(jié),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見,F(xiàn)實環(huán)境的不順,使得作者產(chǎn)生了厭倦宦途之情,期望于熱鬧中尋得涼冷以自療創(chuàng)痛。以華山之頂比白帝之居,更表現(xiàn)了作者自感理想無可實現(xiàn)的失意徬徨。

          詩人杜甫詩詞風格:

          沉郁頓挫

          杜甫的詩歌在語言上,普遍認為具有“沉郁”的特點,“沉郁”一詞最早見于南朝,“體沉郁之幽思,文麗日月”,后來杜甫寫更以“沉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語言,“至于沉郁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對杜詩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其詩歌風格的形成,與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著密切關系。同時,杜甫處于盛世末期,少時有雄心壯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后來安史之亂爆發(fā),國運衰微,加之仕途不濟命途多舛,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詩詩風大有轉(zhuǎn)變,趨近現(xiàn)實主義。而杜詩對意象選擇的個性化,是杜詩語言的基礎。常在杜詩中出現(xiàn)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嘯、殘炬、急峽、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觀,以及織女、老婦、老農(nóng)、嫠婦等普通百姓,還有官吏、惡少等權貴勢力,都表現(xiàn)了杜甫對“中興濟世的熱切,對淆亂乾坤的指斥,對橫行霸道的`憤慨,對漂泊流離的悲傷,對生靈涂炭的悲憫,對物力衰竭的惋惜,對博施濟眾的贊美”,而正是這些沉重情感的表達,使得杜詩的語言趨于“沉郁頓挫”。吳沆《環(huán)溪詩話》評杜甫晚期詩句“恣肆變化、陽開陰合”又云:“惟其意遠,舉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吳沆又說:“凡人作詩,一句只說得一件事物,多說得兩件。杜詩一句能說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詩,但說得眼前,遠不過數(shù)十里內(nèi),杜詩一句能說數(shù)百里,能說兩軍州,能說滿天下,此其所為妙”。

        【杜甫《望岳》鑒賞】相關文章:

        杜甫望岳鑒賞03-29

        杜甫《望岳》詩詞鑒賞06-20

        杜甫名篇《望岳》鑒賞04-15

        杜甫的望岳02-14

        杜甫 《望岳》11-18

        杜甫 望岳07-27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全文及鑒賞07-17

        《望岳》鑒賞02-22

        杜甫望岳詩文06-19

        杜甫望岳的意思11-1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