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詩詞鑒賞 推薦度:
- 古詩詞鑒賞 推薦度:
- 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古詩詞鑒賞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yīng)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詞鑒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詞鑒賞1
20.【20xx年山東省濟寧市】
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回答問題。
城東早春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這首詩所寫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賞析詩中“清”字的妙用。(3分)
答案:寫詩人對早春景色的熱愛(喜愛);這里不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愛,也兼指這種景色剛剛開始顯露出來,還沒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環(huán)境也很清幽。
21.【20xx年·江西省】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4分)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潛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zhuǎn)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彌漫③,愿為持竿叟。
【注釋】①若耶溪,相傳為西施浣紗處。作者綦( qí)毋潛,江西贛州人,其詩喜寫山林,此詩為詩人歸隱后的作品。 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彌漫:人生世事如溪水邊彌漫的煙霧。
、傧铝袑υ姼鑳(nèi)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2分)
A.詩中描寫了詩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見的幽美景色。
B.詩中“晚”字點明泛舟的時間,“花”字切合詩題中的“春”。
C.詩句“潭煙飛溶溶”寫出水潭邊云霧彌漫、炊煙裊裊的清幽寧靜。
D.詩句“愿為持竿叟”表明作者熱愛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態(tài)度。
、谙铝袑υ姼璧馁p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詩句“此去隨所偶”與《與朱元思書》中的“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有異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詩人隨遇而安的閑適心情。
B.“際夜轉(zhuǎn)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聯(lián)運用對偶修辭,寫出泛舟時時間的推移和景致的轉(zhuǎn)換。
C.全詩緊扣“泛”字進行景物描寫,移步換景,富有動勢。
D.這首詩風格清幽激越,語言清新自然,渾然天成,體現(xiàn)出一種興味深長的意境。
答案:①C(2分)②D(2分)
22.【20xx年·湖北省荊門市】
閱讀古詩,按要求回答問題(共5分)
登幽州臺歌
。ㄌ疲╆愖影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龠@是一首吊古傷今,吟詠嘆惋的生命悲歌。詩人通過書寫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發(f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分)
、凇澳钐斓刂朴,獨愴然而涕下!眱删湓姞I造了一種極其特殊的意境。請簡要談?wù)勀銓@兩句詩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①(2分)登樓遠眺,憑今吊古(1分)懷才不遇,理想破滅,孤寂沉郁(三個詞答對一個即給1分)
、冢3分)把個人置放到廣漠無邊的宇宙背景中,使個人顯得渺小孤寂,從而產(chǎn)生一種蒼茫的孤獨感。(意思答對即可給分)
23.【20xx年·甘肅省蘭州市】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問題。(4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龠@首詞詞情極其哀愁。其中“_________”四個字寫出了詞人愁苦的緣由。(1分)
、谙旅鎸@首詞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風住塵香花已盡”交代了暮春時節(jié)的景象。
B.“日晚倦梳頭”用外在的行為表達了詞人內(nèi)心的哀愁。
C.“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寫出了詞人泛舟雙溪的歡樂。
D.“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一句化虛為實,說愁緒重得連船都承載不動。
答案:①(1分)物是人非
、冢3分)C
24.【20xx年·四川省樂山市】
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4分)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①詩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加以描繪(100字內(nèi))。
②品味該詩尾聯(lián)中“送”字的妙處。
答案:①詩人乘舟順江而下,兩岸連綿起伏的群山像畫卷一樣伴隨小舟而行,它們在廣闊的原野處消失了;浩浩蕩蕩的長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廣闊無際的原野,他的視野頓時變得開闊了。(能清楚地描繪景象,語言通順得2分)
、凇八汀弊种苯狱c題(扣題),(1分)“送”的主體是故鄉(xiāng)的山水,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而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依戀之情。(1分)
25.【20xx年·浙江省麗水市】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題目。(4分)
偶題
朱熹
青山門外翠紫堆,幅巾①終日面崔嵬②。
只看云斷成飛雨,不道云從底處③來。
【注釋】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絹一幅束發(fā),稱為幅巾,為一種表示儒雅的裝束。②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這里指山。③底處:何處。
、偾叭嗽谠u價這首詩時說,首句“堆”得精妙。請說說“堆”字為何用得精妙。(2分)
②選出下列對詩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2分)
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種儒雅的裝束,詩中借此交代詩人的身份與閑適、高雅的生活情趣。
B.“終日”一詞,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厭倦讀書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C.第三、四句詩是說常人只見到云騰致雨的現(xiàn)象,卻不知云從何處來,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D.這首詩抒寫詩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見,雖然著筆不多,卻耐人尋味,能夠引導(dǎo)人們積極思考。
答案:①一個“堆”字,形象地寫出了門外青山草木繁茂,綠紫相間。
、贐
26.【20xx年·江蘇省連云港市】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題目。(6分)
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①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頸聯(lián)中“悅”和“空”兩字的妙處。(3分)
、谖猜(lián)中“萬籟此俱寂”與“但余鐘磬音”是否矛盾?為什么?(3分)
答案:①(3分)“悅”“空”兩字是此聯(lián)詩的詩眼(核心),山光使烏兒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們心中的雜念頓時滌除(1分)!皭偂奔扔续B兒的歡悅,也有詩人從山光潭影中感受到的歡愉之情(1分);“空”既寫出了后禪院景之幽靜,更表達出了詩人超脫塵俗的情感(1分)。
②(3分)(1)不矛盾(1分)。這是采用了以聲襯靜(以動寫靜、以動襯靜、襯托)的表現(xiàn)手法(1分)。周圍一片寂靜,只有裊裊的鐘磬聲,和作者向往佛門清凈的心情相吻合(1分)。(觀點1分,表現(xiàn)手法1分,分析1分;只有觀點,沒有分析不得分;若答矛盾,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27.【20xx年·四川省涼山市】
閱讀下面古詩,按要求回答問題。(6分)
贈從弟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這是一首詠物詩,詩歌標題是《贈從弟》而內(nèi)容卻寫“松”,請你簡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3分)
。2)請分析詩歌三、四兩句連用兩個“一何”的表達作用。(3分)
答案:(1)本詩以松柏為喻(使用象征手法),贊頌松柏挺立風中而不倒,歷經(jīng)嚴寒而不凋的頑強生命力,表達了作者自己堅守的品格及對從弟的勸勉之意。
。2)第一個“一何”突出了風之大,第二個“一何”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堅韌),合起來表達了松柏頑強的生命力。
28.【20xx年·山東省臨沂市】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題目(4分)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①請簡要概括這首詩的主要內(nèi)容。(2分)
②“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從哪兩個方面描繪了激烈悲壯的戰(zhàn)爭場面。(2分)
答案:①(2分)詩中寫了一位書生從軍邊塞,抵御外患的過程(意思相近即可)
、冢2分)視覺、聽覺或色彩、聲音(一個1分)
古詩詞鑒賞2
明神
明神司過豈令冤,暗室由來有禍門。
莫為無人欺一物,他時須慮石能言。
翻譯
英明的神靈掌管人間一切是非功過,怎會令它是非不分功過不明?即使是暗室也自有致禍之門。
請別以為暗室無人,就可以一掌遮天地!總有那么一天會來到:石頭也會說話。
注釋
明神:對神的尊稱。
司過:掌握人的罪過。
暗室:謂隱避之處,暗處。
石能言:石頭能講話。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大中二年(848)。此詩所寫,究何所指,歷代注家,意見紛歧。
賞析
這是一首短詩,在短短的.二十八個字中,包含著作者對當前局勢的無限痛心。人世間事,錯綜復(fù)雜,詩人在無何奈何之余,只好藉明神以示警,設(shè)想到終有一天石亦能言,則一切是非恩怨,自無所遁于天地之間。語極沉痛。一二句謂神明司過,不冤枉好人,不放縱壞人;暗中策謀,乃招禍之門。三四句謂莫因無人知曉而敢于暗中欺人,將來總有一天,真相大白,石亦能為證。
此詩純?yōu)樽h論,而論中有象,其象則在“暗室欺人”、“石亦能言”;而議中寓情,其情在“豈令”、“由來”、“莫為”、“須慮”,虛字呼應(yīng),一氣轉(zhuǎn)旋,每轉(zhuǎn)愈深。對此類題目的詩,實在是很難以一般七絕的藝術(shù)技巧來衡量了。
古詩詞鑒賞3
過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裂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賞析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在面臨生死關(guān)頭,回憶一生,感慨萬千。他抓住了兩件大事,一是以明經(jīng)入仕,二是「勤王」。以此兩端起筆,極好地寫出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個人心境!案筛炅嚷洹埃蔷蛧艺麄局勢而言。據(jù)《宋史》記載,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樣高舉義旗為國捐軀者寥寥無幾。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著對茍且偷生者的憤激,對投降派的責備!
假如說首聯(lián)是從縱的方面追述,那么,頜聯(lián)則是從橫的方面渲染!吧胶悠屏扬L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用凄涼的自然景象喻國事的衰微,極深切地表現(xiàn)了他的哀慟。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緊緊的聯(lián)系在一起亡國孤臣有如無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無所依附,這際遇原來就夠慘了。而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顯凄苦。這“身世浮沉“,概括了艱難卓絕的斗爭和坎坷不平的一生。本聯(lián)對仗工整,比方貼切,形像鮮亮,感情摯烈,讀之使人愴然!
五六句緊承前意,進一步渲染生發(fā)。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軍隊被元兵戰(zhàn)勝后,曾從惶恐灘一帶撤退到福建汀州。當時前臨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闖過那九死一生的險境,轉(zhuǎn)敗為勝是他最憂慮、最惶恐擔心的.事情。而今軍隊潰敗,身為俘虜,被押送過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這一聯(lián)特殊富有情味,“惶恐灘“與“零丁洋“兩個帶有感情顏色的地名自然相對,而又被運用來表現(xiàn)他昨日的“惶恐“與眼前的“零丁“,真可謂詩的絕唱!
以上六句,把家國之恨、艱危困厄渲染到極至,哀怨之情會聚為高潮,而尾聯(lián)卻一筆宕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氣概、高亢的情調(diào)收束全篇,表現(xiàn)出他的民族氣節(jié)和舍身取義的生死觀。結(jié)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壯,由郁而揚,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壯歌。本句中直抒胸臆,表現(xiàn)了詩人為國家安靜愿大方赴死的民族氣節(jié)。
古詩詞鑒賞4
長安城頭頭白烏,夜飛延秋門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達官走避胡。
金鞭斷折九馬死。骨肉不待同馳驅(qū)。
腰下寶玦青珊瑚,可憐王孫泣路隅。
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
已經(jīng)百日竄荊棘,身上無有完肌膚。
高帝子孫盡隆準,龍種自與常人殊。
豺狼在邑龍在野。王孫善保千金軀。
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為王孫立斯須。
昨夜東風吹血腥,東來橐駝滿舊都。
朔方健兒好身手,昔何勇銳今何愚。
竊聞天子已傳位,圣德北服南單于。
花門嚦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孫慎勿疏,五陵佳氣無時無。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陽。一生坎坷。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被后世詩家尊為“詩圣”。有《杜工部集》。
注釋:
隆準:高鼻。
今何愚:指哥舒翰率朔方軍二十萬為安祿山所敗。
已傳位:指唐玄宗傳位給肅宗。
請雪恥:肅宗即位后,與回訖修好;赜櫽址Q花門。依匈奴風欲,在宣誓儀式上割面流血以示誠意。南單于在后漢光武帝時曾遣使稱臣,此處借指回訖。
五陵:指唐高祖獻陵,太宗昭陵,高宗乾陵,睿宗橋陵。
賞析:
本詩作于唐天寶十五年(756)安祿山犯長安后幾個月。自七月安的部將孫孝哲占領(lǐng)長安后,殺戮了唐宗室霍國長公主以下百余人,詩里所哀的王孫是僥幸逃出來的。詩中既寫了唐宗室逃離長安時連子弟都不能相顧的驚恐和王孫流落生的'哀傷,也表現(xiàn)了詩人對他們的關(guān)切同情和對肅宗的希望。詩人當時還沒有從長安逃出,因而其景其情能寫得這樣逼真。
古詩詞鑒賞5
古詩原文
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
象口吹香毾覴暖,七星掛城聞漏板。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鸞簾額著霜痕。
啼蛄吊月鉤闌下,屈膝銅鋪鎖阿甄。
夢入家門上沙渚,天河落處長洲路。
愿君光明如太陽,放妾騎魚撇波去。
譯文翻譯
高懸的燈燭透過細薄的紗罩放光明,花房的宮女們深夜里搗制紅守宮。
香爐的象口中噴著香氣,地毯暖烘烘,北斗七星掛在城頭,漏板聲聲報深更。
寒氣侵入殿前網(wǎng)罩,宮殿的暗影昏蒙蒙,繡著彩鸞的門簾橫額,沾滿了霜痕層層。
螻蛄對著月光在曲欄下哀鳴,失意的宮女被牢牢關(guān)鎖在大院深宮。
宮女夢中走進了沙洲上的家門,天河落處的長洲上留下了她的倩影。
“希望君王能像太陽那樣光明,放我走吧,跨魚破浪我也馬上起程!
注釋解釋
、艑m娃:宮女,吳語稱美女為娃。唐王維《從岐王夜宴衛(wèi)家山池應(yīng)教》詩:“座客香貂滿,宮娃綺帳張!
、葡灩猓籂T光。照紗空:燭光射過薄薄的燈紗,透明通亮。
、腔ǚ浚簩m女的居室。紅守宮:宮中婦女們化妝用的一種顏料。據(jù)《博物志》載:“蜥蜴或名蝘蜓,以器養(yǎng)之,食以丹砂,體盡赤,所食滿七斤,治搗萬杵,點女人肢體,終身不滅,惟房室事則滅,故又號守宮!
、认罂冢合笮蜗銧t的出煙口。毾(tà)覴(dēng):細密的地毯。七星:北斗七星。
、陕┌澹汗糯鷪髸r辰的銅板。明高啟《馬璘畫》詩:“風傳漏板還堪數(shù),月混梨花不易尋!
、暑罚╢ú)罳(sī):古代設(shè)在門外或城角上的網(wǎng)狀建筑,用以守望和防御!稘h書·文帝紀》:“未央宮東闕罘罳災(zāi)!鳖亷煿抛ⅲ骸邦妨Q,謂連闕曲閣也,以覆重刻垣墉之處,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
⑺彩鸞簾額:繡著彩色鸞鳥的門簾上的橫額。著(zhuó):沾著。
、烫潋粒╣ū)吊月:螻蛄在月光下悲鳴。鉤闌:彎曲鉤錯的欄桿。
、颓ィ洪T簾上的環(huán)扣。銅鋪:銅制的鋪首。阿甄:魏文帝曹丕的皇后,清姿麗貌,初入宮時得寵,后被讒言失意,幽禁宮中。泛指失寵的宮女。
、紊充荆核械男£懙。南朝宋謝惠連《泛湖歸出樓中玩月》詩:“哀鴻鳴沙渚,悲猿響山椒!
⑾天河落處:銀河落下的地方,比喻家鄉(xiāng)十分遙遠。長洲:縣名,唐朝時屬于蘇州,代指宮女的故鄉(xiāng)。
⑿君:指皇帝。
、焰簩m女自稱。騎魚撇波:騎魚破浪,形容宮女思鄉(xiāng)情切,等不及坐船。《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故膺騰撇波而濟水,不如乘舟之逸也!崩钌谱ⅲ骸啊墩f文》曰:‘撇,擊也!才c撇同也!
創(chuàng)作背景
從《詩經(jīng)》開始,中國文學便產(chǎn)生了一系列揭示婦女不幸命運,為她們鳴不平的感人詩章。李賀的《宮娃歌》可以說是這悲愴組歌中一支哀惋低回的小曲。此詩當作于唐憲宗元和五年(810年)至元和八年(813年)間,這段時間李賀常住京師長安。
詩文賞析
“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開篇便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場面。時間是秋夜,地點是宮中花房。歌詠的對象——宮娃,正在花房持杵夜搗紅守宮。宮娃在宮中雜役甚多,然詩人只選擇其“搗紅守宮”,極富象征性將宮娃們不幸的處境披露出來了。守宮,宮娃們一生只能廝守宮中,過著幽禁森嚴的生活。她們的青春和生命如同蠟燭,在漫漫長夜中漸漸消逝,那滴滴蠟珠,仿佛是她們傷心的眼淚。
夜色越來越濃了,北斗七星已斜掛城頭,四周一片寂靜,只聽得報時的漏板聲間或傳來。宮娃長夜不寐,顧影自憐,心底時時生出一片悲涼。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鸞簾額著霜痕!焙畾馔高M戶網(wǎng),殿影漫入濃霧中,依稀難辨,連繡著彩鸞的簾頭上也沾滿了清霜。此聯(lián)雖為景語,卻是情語。這里詩人著意描出“寒”、“霜”二字,以景襯情,道出宮娃身心俱寒,傷神刺骨的痛苦感受。
如果說詩的前六句以濃墨渲染出秋夜的濃重和寒冷,以此暗寓宮娃凄苦的處境和悲涼的心境,那么,詩的后六句則徑直揭示出宮娃深宮生活的幽閉、壓抑與孤獨,昭示出她們向往自由的強烈的生的'企盼。
“啼蛄吊月”是一個境界:漫漫秋夜,月下螻蛄嘶鳴,噓唏如泣,幽咽如吊,使人不忍卒聽。詩人巧借自然界中的昆蟲做比,進一步隱喻、鋪陳宮娃之孤獨與悲苦。
“屈膝銅鋪鎖阿甄”,又是一個境界:深宮大院,壁壘森嚴。有形無形的鉸鏈銅鎖隔絕了宮娃與外面世界的聯(lián)系!版i”,這里是禁錮宮娃自由與生命的象征。后宮成為宮娃們生活的一所牢獄!鞍⒄纭,這里詩人是借甄氏喻失意幽曠的宮娃。的確,在森森后宮,宮娃們的榮辱富貴,全系于君王一時之恩遇與喜怒。有幸運者,如白居易《長恨歌》“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而暫時得意的楊玉環(huán);有失意者,如司馬相如《長門賦》中“魂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被漢武帝遺棄的陳阿嬌;有遺憾者,如王安石《明妃曲》里“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而被迫遠嫁匈奴的王昭君;亦有終生不得幸遇者,如杜牧《阿房宮賦》:“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的眾多宮女。然而宮娃們的命運,大都像白居易筆下“綠衣監(jiān)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的“上陽白發(fā)人”。她們年青貌美時選入宮中,從此與親人再不得相見。耿耿殘燈,蕭蕭暗雨,陪伴她們度過多少歲歲月月,直至滿頭白發(fā)。既便宮娃中幸運者,如曹雪芹筆下的賈元春,榮至貴妃,然而在省親時也忍不住向自己的親人傾出腹中的辛酸,稱宮中是“不得見人的去處”。萬惡的封建制度,不知葬送掉多少婦女的青春和幸福,臨此絕境,她們不能不從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生的吶喊。
“夢入家門上沙渚,天河落處長洲路。”宮娃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家鄉(xiāng),思念著自己的親人。可是,這只是她們的癡想。家鄉(xiāng)的路途是那樣遙遠,仿佛是在“天河落處”,而宮中的制度又是那樣森嚴,誰也不敢邁出宮門一步。也許,只有在夢中,她們才能返回家門,享受與骨肉團聚的短暫歡樂。詩句至此,寫得最為動情。人非游雁,都有家園;人非草木,都有親情。深墻大院,銅鋪金鎖,可以鎖住她們的身子,可是鎖不住她們對親人的思念、對自由的企盼。
“愿君光明如太陽,放妾騎魚撇波去!睂m娃終于壓抑不住內(nèi)心騷動的激情,勇敢地喊出久已埋在心底的愿望:離開宮中,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宮娃的要求是正當?shù),口氣亦極為謙卑,但她們“請去”的意志卻是十分堅強的。“騎魚撇波”句,淋漓盡致地描摹出宮娃欲從宮中脫身的急切心情。然而,這顯然又是宮娃的一片癡想。封建帝王視宮娃為宮中玩物,不會管她們幸福與否。盼望光明如太陽的君王出現(xiàn),無異于西望日出,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后只能是一種“無望的期望”。詩人寫出這樣一種情狀,尤其震撼人心。
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法上,這首詩亦頗有可稱道之處。比興的運用,情與景的交融,且不必論,單是構(gòu)思之巧妙,便足以稱奇了。詩人為表現(xiàn)宮娃這一形象,妙造出“三境”:環(huán)境、夢境與心境。秋夜漫漫,簾額著霜,啼蛄吊月,銅鋪鎖宮,描繪的是宮娃凄冷、幽閉的生活環(huán)境。“夢入家門”,“天河落處”,描繪的是宮娃幽遠、縹緲的夢境。而大夢初醒,幻影依稀,恍中情不自禁地直道出“放妾騎魚撇波去”的熱切渴望,則將宮娃強烈思歸,不甘寂滅的心境和盤托出了。當然,環(huán)境、夢境與心境是互相映襯、互為因果的,它們共同構(gòu)成詩的意境。隨著畫面的拓展,感情的渲泄,這意境也就愈轉(zhuǎn)愈深,愈轉(zhuǎn)愈明。特別是詩的結(jié)句,豁然開朗,仿佛于重重陰霾中透露出一抹亮色,讀者至此,那沉重而挹郁之氣方稍許得到些釋放。贊其章法,這可稱之為“跌宕生姿”。
古詩詞鑒賞6
燈謎詩(第五十回)
【說明】
暖香塢中所制的燈謎,包括薛寶琴的《懷古絕句十首》在內(nèi),小說中都沒有交代謎底?磥恚髡哂兴耐,也只在詩句本身。
其一(薛寶釵)
鏤檀鐫梓一層層,豈系良工堆砌成?
雖是半天風雨過,何曾聞得梵鈴聲?
【注釋】
1.“鏤檀”二句——這是說謎底之物像一座玲瓏的寶塔,層層疊疊,但它并不是工匠用磚石壘砌起來的,而是天然生長的,看上去彷佛是檀、梓一類木雕。鐫,鑿,刻。
2.“雖是”二句——佛寺或?qū)毸芙巧蠎矣秀~鈴,被風吹動時會發(fā)出聲音,現(xiàn)在說風雨過時它是不會響的。凡有關(guān)佛教的事物多稱“梵”。
其二(賈寶玉)
天上人間兩渺茫,瑯玕節(jié)過謹提防。
鸞音鶴信須凝睇,好把唏噓答上蒼。
【注釋】
1.“天上”句——說天上地下,相距遙遠。
2.瑯玕——竹的代稱,槴\,本是青色的玉石,借以喻竹。
3.“鸞音”句——當仙界傳來音訊時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指人的死去,亦即所謂仙逝。鸞、鶴,古代傳說為仙禽,乘鸞鶴表示登仙。凝睇,凝目注視。
4.唏噓——嘆息的聲音。上蒼——青天。
其三(林黛玉)
騄駬何勞縛紫繩?馳城逐塹勢猙獰。
主人指示風云動,鰲背三山獨立名。
【注釋】
1.騄駬——亦作“騄耳”、“綠耳”,千里馬名,傳說為周穆王“八駿”之一。紫繩,指韁繩。
2.馳城逐塹——奔馳過城池,跨越過溝渠。猙獰,兇猛,驃勇。
3.“鰲背”句——俗稱狀元或第一名為“獨占鰲頭”。鰲背三山,古代傳說,見于《列子》:渤海之東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本隨波往來,天帝恐怕他們漂浮到西極去,就叫十五只巨鰲(大海龜)來背著他們。又古時正月十五夜觀燈,京都中所搭起的燈山做鰲背神山形,上列千百種彩燈,亦稱鰲山。
【鑒賞】
寶釵的謎,前兩句的寓意也許是說她為人處處精細,層層設(shè)謀,但能八面玲瓏,不留痕跡;后兩句當是借用唐明皇與楊貴妃死別后,于風雨之中聞鈴悲感事,來說她與寶玉生離的。但小說中寶玉是主動棄寶釵出家,并無留戀之意,故反原意而用。又前寶釵“更香謎”(程高本之黛玉謎)中以“ 風雨”象征人事變遷,則賈府經(jīng)變故后,寶釵仍未聞“梵鈴聲”,或兼諷其終未醒悟“名利猶虛”(梵語所謂“色即是空”)的道理。這與后半部佚稿中“薛寶釵借詞含諷諫”而寶玉“已不可箴”的情節(jié)也是符合的。
寶玉的謎寓痛悼黛玉夭亡之意比較明顯。首句就用的`是南唐李煜《浪淘沙》詞“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和白居易《長恨歌》“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敝械脑~語和意思,都是說男女的死別。黛玉號“瀟湘妃子”,所以借“瑯玕節(jié)”來點她。二十六回寫瀟湘館“鳳尾(竹葉)森森,龍吟(風吹竹聲)細細”,但到后半部卻景物全非,只見“落葉蕭蕭,寒煙漠漠”(脂評引佚稿中文字),一片荒涼,這也許就是“瑯玕節(jié)過”的含義,所以后來寶玉要“對境悼顰兒”(七十九回脂評提到的佚稿中情節(jié))。黛玉之死,佚稿中回目叫“證前緣”,所以借鸞鵲迎歸仙境為說。寶玉痛悼黛玉,據(jù)脂評說佚稿中亦有如《芙蓉女兒誄》那樣大段文字,我們深以不能讀到他“唏噓答上蒼”之詞為憾。
黛玉的謎中說千里馬奔騰馳突,有不可羈勒之勢,又忠于其主,嘯風踏云悉聽指揮,當喻黛玉才情橫溢,口角鋒芒銳利無比,思想不受儒家禮教束縛,但對寶玉一往情深、生死相托。聲名獨占鰲頭,是對她的贊語也是讖語,因為海上“鰲背三山”終究是無法尋求的,即《長恨歌》中所謂“山在虛無縹渺間”是也。既然她是名列蓬萊的“世外仙姝”,在人間也就沒有她的立足之地了。
燈謎的寓意未必盡如我們上面所說的,但它有寓意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無疑的。(燈謎的謎底有人猜過,參見《懷古絕句十首》后所附資料。)
古詩詞鑒賞7
避雀喬枝里,飛空華殿曲。
天寒響屢嘶,日暮聲愈促。
繁吟如故盡,長韻還相續(xù)。
飲露非表清,輕身易知足。
《賦得蟬》鑒賞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詩均有象征的意思,因為語言文字本身就是“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隱喻系統(tǒng)。隱喻的基礎(chǔ)即人與自然的基本相似性。詩人總是不厭其煩地幻想我是樹,是蟬,是鳥,是云等等,企圖通過忘我、脫我、化我而與世界合一。隱喻建立在雙重或多重存在之上,詩人喻自己為蟬,就是把另一種經(jīng)歷或活動,即把蟬的生存過程與特性加在真實的生活領(lǐng)域中,意味著真實中的虛幻,虛幻中的真實。像蟬一般象征廉潔、清高、悲哀。古人以為蟬棲高樹,聲高遠,以晨露為食,蟬也就成了“清高”、“廉潔”的代名詞。蟬一生十分短促,深秋天寒,蟬聲哀嘶,逐漸死去,故而總被用來表達悲秋情緒。
劉勰說過一句言簡意賅的話:“比類雖繁,以切至為貴!彪[喻雖多種多樣,但要以貼切吻合為最高標準!扒兄痢本褪切紊窦?zhèn),形猶不似,遑論神似?在《賦得蟬》中,詩人將自然之物——蟬人格化,以此審視自身的人格價值和生存環(huán)境。對于這首詩,一般理解過程大致是,前兩句直接描寫蟬為了躲避黃雀的傷害(隱含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典故),或藏身在高高的樹枝上,或避匿在空空的宮殿內(nèi)。這里實寫了蟬艱難的生存狀況。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寫蟬在寒秋日暮之時,哀嘶悲鳴,聲音短促,間或有單調(diào)的余韻繞耳,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氛圍。最后兩句借蟬之口直接抒寫:蟬餐風飲露,無所厚求,并不是故作清高,而是容易知道滿足,表達了一種知足常樂的意思。
然而,這只是構(gòu)成了這首詩的表層含義,因為“飲露非表清,輕身易知足”中已經(jīng)蘊含了知足常樂的`意思。解讀一首詩,肯定要注重其語境,什么是語境呢?用燕卜蓀的話說,即“語境就是與我們詮釋某個詞語有關(guān)的一切事情!蔽谋局凶只蛟~意義的確定都要依賴于詞句之間的關(guān)系,所以,一首詩句中意義的確定必然受到其它字詞句的語境限制,即一首詩中每一個詞、語句的意義都要彼此相互確定,這種相互確定的過程就使得文本的語義之間呈現(xiàn)網(wǎng)狀化的現(xiàn)象,使文本的意義纏繞含混,蘊藉多義,僅憑讀者從頭到尾一次閱讀,是不可能意識到其錯綜復(fù)雜的意義叢的。
認真閱讀,全詩處處寫蟬,實際是處處寫自己,讓人有一種悲哀之感。那么,我們又是怎樣獲得這樣的深層意義和感受的呢?只要回到首聯(lián)去感知,就會發(fā)現(xiàn)“避雀喬枝里,飛空華殿曲”很難解釋,也就是說,很難和知足常樂聯(lián)系起來。而知足常樂也很難和中間兩聯(lián)的“天寒”、“響屢嘶”、“日暮”、“聲愈促”等聯(lián)系起來。所以,后三聯(lián)對蟬原本的意義和聲音的描述,在首聯(lián)大背景暗示下,發(fā)生了變化,產(chǎn)生了言外之意,變成了詩人對自己生存境況的深深的憂慮。中間兩聯(lián)寫蟬聲,不僅僅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氛圍,而且還寄寓了對生命流逝的傷感以及對自己處境艱難的悲哀之情。尾聯(lián)詩人以蟬自喻,蟬棲高樹,飲晨露,不是為了故意顯示自己的清雅高潔;自己為官清廉,也非故意顯示與眾不同,而是自己知道知足常樂;但“知足”這個詞語來自于《老子》,“禍莫大于不知足”,由于有了首聯(lián)實寫的提示,可見詩人在“知足”背后潛藏著一種悲哀,在悲哀中還雜糅著一種畏禍的心態(tài),隱含的意思是知足為避禍全身。這首詩的意義就是這樣相互生成的。
《賦得蟬》賞析二
“避雀喬枝里,飛空華殿曲!毕s棲宿于芳枝,飛曳于華殿,顯得非常清高絕俗。但這僅是其生活的一面。在自然的大千世界里,蟬完全是一個弱者,黃雀、螳螂都要傷害它,頑童雅帕捕捉它,于是它不得不逃向芳枝(意為高枝),逃到空蕩蕩的華殿一角。看似清高,其實卻十分可憐。不僅如此,蟬不但在生物界是個弱者,在自然氣候的變化下,它亦同樣地缺乏自衛(wèi)能力。隨著季節(jié)的轉(zhuǎn)換,夏去秋來,它的生命也日趨萎縮!疤旌憣宜,日暮聲愈促”秋風起,寒霜降,它依然努力地嘶鳴著,只是鳴聲卻日益地幽咽、短促,“繁吟如故盡,長韻還相續(xù)!蔽羧辗睆(fù)的歌聲已難為繼,只是凄清的調(diào)兒還依然保持著。終其一生,蟬的特點始終是清與悲二字。那么,清與悲二者之間關(guān)系如何呢?作者末二句寫道:“飲露非表清,輕身易知足。”蟬以飲露著稱,有人說蟬似乎一心在追求清高。作者卻不這么認為,他說蟬之所以追求清高,乃是不得已,飲露便不可食黍稷,如此便與世無爭一身輕,從而躲避外來的傷害。這正與全詩第一句“避雀喬枝里”的立意一樣,前后呼應(yīng),調(diào)子十分低沉。古話說:知足常樂。蟬卻不然。它餐風飲露,所棲不過一枝,比之于燕雀以蟲豸為食,必在繁枝密葉、高粱華屋間筑巢,蟬可謂知足了。然而它的命運卻分外凄涼。秋風起,黃葉飛,燕雀或遷徙至溫暖的南方,或躲藏在厚實的窩巢內(nèi),蟬卻依然故我,棲息在殘枝敗葉間,一聲一聲地嘶喚著。人們感受到它的叫聲一日復(fù)一日的蒼老了、衰老了,以至于死亡。這就是古代詩人要把蟬稱作為“寒蟬”的道理。陸云《寒蟬賦》“歲聿云暮,上天其涼。感運悲聲,貧士含傷!钡椩拼嗽娨嗍且韵s借喻寒士,或兼自喻,表達自己不為世人賞識、懷才不遇的悲涼心境。
古詩詞鑒賞8
子夜吳歌·春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秦地羅敷女,采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饑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注釋
、僮右箙歉瑁骸蹲右垢琛穼贅犯膮锹暻o,又名《子夜四時歌》,分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短茣繕分尽氛f:“《子夜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币蚱鹩趨堑,所以又名《子夜吳歌》。
②“秦地”句:秦地,指今陜西省關(guān)中地區(qū)。羅敷女,樂府詩《陌上!酚小叭粘鰱|南隅,歸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的詩句。
、鬯兀喊咨。
、堋凹t妝”句:指女子盛妝后非常艷麗。
、萱汗糯幼苑Q的謙詞。
、蕖拔羼R”句:意思是,貴人莫要在此留連。五馬,《漢官儀》記載:“四馬載車,此常禮也,惟太守出,則增一馬!惫史Q五馬。這里指達官貴人。
賞析
作者:佚名
這首詩吟詠了秦羅敷的.故事,贊揚她不為富貴動心,拒絕達官貴人挑逗引誘的高尚品質(zhì)。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興。唐代孟?在《本事詩》中評價說:“李白才逸氣高。其論詩云:‘興寄深微……況使束于聲調(diào)俳優(yōu)哉!’”
李白(年-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出生于西域碎葉城,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年病逝,享年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古詩詞鑒賞9
勸學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①,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注釋】①五更雞:天快亮時,雞啼叫。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題目中的“勸”是勉勵的意思,起統(tǒng)領(lǐng)全片的作用。
B.首句寫讀書時間﹣﹣從“三更”讀到“五更”,極言讀書之刻苦勤奮。
C.“黑發(fā)”、“白首”借指青年,老年,兩相對照,突出年少勤學的.可貴。
D.詩的語言平實質(zhì)樸、自然流暢、瑯瑯上口、富有節(jié)奏感。
2.補寫下面的“勸學”詩句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漢樂府長歌行》)
【答案】
1.B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古詩詞鑒賞10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撥盡曲中愁。
漢家制度誠堪笑,樗櫟應(yīng)慚萬古羞。
注釋
。1)“青冢”:王昭君的墓。傳說紛紜,一說在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南。清代宋犖《筠廊偶筆》:“墓無草木,遠而望之,冥蒙作黛色,故曰青冢!苯藦埾辔摹度奔o游》所記略同。別有“胡地多白草,昭君冢獨青”之說,當出于附會。
。2)黑水:黑河,即今呼和浩特市南之大黑河!肚逡唤y(tǒng)志》:“昭君死,葬黑河岸,朝暮有愁云怨霧覆冢上!毖什涣鳎阂粤魉惭什涣鳂O寫愁怨。
。3)“冰弦”句:傳說王昭君出塞,彈琵琶以寄恨。冰弦,一種蠶絲所制成的琵琶弦。杜甫《詠懷古跡》:“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睆椗檬卤静粚偻跽丫菚x代以后的附會。翟顥《通俗編》:“石崇《王明君辭序》云:‘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昭君亦必爾也。’石崇既有此言,后人遂以實之昭君,誤矣!”
。4)“漢家”二句:指漢元帝遣王昭君和親事!段骶╇s記》中說,漢元帝因后宮女子多,就叫畫工畫了像來,看圖召見。宮人都賄賂畫工,獨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畫得最壞,不得見漢元帝。后來匈奴來求親,漢元帝就按圖像選王昭君去,臨行前才發(fā)現(xiàn)她最美,悔之不及,就把毛延壽等許多畫工都殺了。這個故事并不符合史實(王昭君是自愿和親的),但流傳很廣,這里也用了。這兩句是說,漢元帝的這套辦法很可笑,如此昏庸的皇帝歷來受到人們的譏刺,他自己也該感到慚愧了。樗櫟,舊時說它是不成林的樹木,用以喻無用的人。這是妄指漢元帝。樗,臭椿。羞,蒙羞,被譏。
賞析
《懷古絕句》是《紅樓夢》中薛寶琴所作,共有十首,《懷古絕句?青冢懷古》就是其中之一。薛寶琴?渥约簭男「S父親行商,足跡廣,見聞多,這是可信的,但十首詩中所寫的地方卻并不都是她所親歷過的。薛寶琴對自己幼年經(jīng)歷的夸耀和這些懷古詩的總的情調(diào)比較低沉是一致的,都曲折地反映出她原先的家庭已經(jīng)每況愈下了,否則她不會前來投靠賈府。不過,她寫詩時所過的總還是貴族小姐的奢華生活,她真正悲哀的日子將隨著四大家族的沒落而到來,那時候她還會再一次走得遠遠的,而且將以十分感傷的`心情來回憶大觀園的生活。
這首《懷古絕句·青冢懷古》在小說中的寓意實際上是說香菱的。這個因“釀成干血之癥”而“病入膏肓”的女子,她的“冊子”上所畫的“一方池沼,其中水涸泥干”的圖景與這首詩的首句所寫相合。香菱永別故鄉(xiāng)親人,身世寂寞孤凄,這就是第二句所寓的意思!皾h家制度”的“漢”,在這里是作“漢子”亦即“丈夫”解的。薛蟠為人橫暴,而獨怕“河?xùn)|獅吼”,被悍婦夏金桂捏在手里,由她說了算,這樣的家庭關(guān)系在古代社會尤其顯得“堪笑”!按舭酝酢笔遣莅,是不成材的“樗櫟”,他連好壞也分不清,屈從夏金桂,虐待香萎,在作者看來是該永遠蒙羞的! 稇压沤^句》不是真正的詠史詩,也不是純粹為了發(fā)思古之幽情而制的春燈謎。它對歷史人物、事件的某些鑒賞,并不一定代表作者或小說人物的歷史觀。
古詩詞鑒賞11
原文
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注釋
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陽。
3、依:依傍。
4、盡:消失。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5、窮:盡,使達到極點。
6、千里目:眼界寬闊。
7、更:替、換。(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其中,前兩句寫所見!鞍兹找郎奖M”寫遠景,寫山,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黃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寫得景象壯觀,氣勢磅礴。這里,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而后人在千載之下讀到這十個字時,也如臨其地,如見其景,感到胸襟為之一開。
首句寫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這是天空景、遠方景、西望景。次句寫目送流經(jīng)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這是由地面望到天邊,由近望到遠,由西望到東。這兩句詩合起來,就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全都容納進詩筆之下,使畫面顯得特別寬廣,特別遼遠。就次句詩而言,詩人身在鸛雀樓上,不可能望見黃河入海,句中寫的是詩人目送黃河遠去天邊而產(chǎn)生的意中景,是把當前景與意中景溶合為一的寫法。這樣寫,更增加了畫面的廣度和深度。而稱太陽為“白日”,這是寫實的筆調(diào),落日銜山,云遮霧障,那本已減弱的太陽的光輝,此時顯得更加暗淡,所以詩人直接觀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黃河”。當然也是寫實。它宛若一條金色的飄帶,飛舞于層巒疊嶂之間。詩人眼前所呈現(xiàn)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輝的壯麗圖畫,這幅圖畫還處于瞬息多變的動態(tài)之中。白日依山而盡,這僅僅是一個極短暫的過程;黃河向海而流,卻是一種永恒的運動,如果說、這種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種動態(tài)的美,充滿了無限生機的活潑的美。這不是所謂“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標本,讀者深深地為詩人的大手筆所折服。
后兩句寫所想!坝F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愿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扒Ю铩薄耙粚印,都是虛數(shù),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坝F”“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既別翻新意,出人意表,又與前兩句詩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同時,在收尾處用一“樓”字,也起了點題作用,說明這是一首登樓詩。
從這后半首詩,可推知前半首寫的可能是在第二層樓所見,而詩人還想進一步窮目力所及看盡遠方景物,更登上了樓的頂層。詩句看來只是平鋪直敘地寫出了這一登樓的過程,而含意深遠,耐人探索,這里有詩人的向上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
就全詩的寫作特點而言,這首詩是日僧空海在《文鏡秘府論》中所說的“景入理勢”。有人說,詩忌說理。這應(yīng)當只是說,詩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說理,而不是在詩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揚哲理。象這首詩,把道理與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無縫,使讀者并不覺得它在說理,而理自在其中。這是根據(jù)詩歌特點、運用形象思維來顯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這首詩在寫法上還有一個特點:它是一首全篇用對仗的絕句。前兩句“白日”和“黃河”兩個名詞相對,“白”與“黃”兩個色彩相對,“依”與“入”兩個動詞相對。后兩句也如此,構(gòu)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詩別》中選錄這首詩時曾指出:“四語皆對,讀來不嫌其排,骨高故也!苯^句總共只有兩聯(lián),而兩聯(lián)都用對仗,如果不是氣勢充沛,一意貫連,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離破碎。這首詩,前一聯(lián)用的是正名對,所謂“正正相對”,語句極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顯示出所寫景象的雄大;后一聯(lián)用的是,雖然兩句相對,但是沒有對仗的痕跡。所以說詩人運用對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僅存的六首絕句之一。一說,作者王之渙早年及第,曾任過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縣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誣陷而罷官,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從此過上了訪友漫游的生活。寫這首詩的時候,王之渙只有三十五歲。但是,根據(jù)王之渙及其夫人的墓志銘,則王之渙系垂拱四年(688年)生人,后“以門子調(diào)補冀州衡水主薄”,在開元十年(722年)與夫人李氏成婚時仍在衡水主簿任上,且任職時間一直持續(xù)到開元十四年(726年)前后,此后才罷官悠游,而此時王之渙已經(jīng)年近四十,經(jīng)過十五年的悠游后約在天寶元年(742年)復(fù)補文安郡文安縣尉,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五歲。
學者李希泌推測,鵲雀樓在平陽府蒲州(今山西蒲縣),與王之渙的老家絳州,同屬晉南,故這首詩可能是王之渙在棄官回鄉(xiāng)時所作,創(chuàng)作年代約在開元十五年至二十九年(727—741年)。
作者簡介
王之渙(688—742),唐代詩人。字季凌,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高祖遷至絳(今山西絳縣)。講究義氣,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
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用詞十分樸實,造境極為深遠。傳世之作僅六首詩。
古詩詞鑒賞12
喜雨 [唐] 杜甫
南國旱無雨,今朝江出云。入空才漠漠,灑迥已紛紛。
巢燕高飛盡,林花潤色分。晚來聲不絕,應(yīng)得夜深聞。
【鶴注】史:永泰元年,自春不雨,四月己巳乃雨,詩云巢燕、林花,皆四月間事。鮑照有《喜雨》詩題。
南國旱無雨①,今朝江出云②。入空才漠漠,灑迥已紛紛。巢燕高飛盡,林花潤色分。晚來聲不絕,應(yīng)得夜深聞。
。ㄉ纤某跤曛埃滤挠旰笾。漠漠,云密貌。紛紛,雨多貌。燕啄泥,故飛;ń(jīng)雨,故潤。入夜仍聞,喜其汪濊也。)
、仝w次公曰:南國,荊楚也。②《禮記》:“天降時雨,山川出云!北饼R劉逖《對雨》詩云:“重輸宵犯畢,行雨旦浮空。細落疑含霧,斜飛覺帶風。濕槐仍足綠,沾桃更上紅。無由似玄豹,縱意上山中!贝四懹昃叭爰殻旁姽ち,正相敵也。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古詩詞鑒賞13
《責子》
晉-陶淵明
白發(fā)被兩鬢,肌膚不復(fù)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shù)。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賞析】
這首詩寫得很有趣。關(guān)于它的用意,后代的兩個大詩人有很不相同的理解。杜甫認為陶淵明雖是避世隱居,但也并未進入忘懷得失的境界,他對兒子品學的好壞,還是那么關(guān)心的。黃庭堅予以否認。詩題為《責子》,詩中確實有對諸子責備的意思。作者不是板著面孔在教訓(xùn),而是出以戲謔之筆,又顯出一種慈祥、愛憐的神情?梢哉f,兒子的缺點都是被夸大了的,漫畫化了的,在敘說中又采用了一些有趣的'修辭手法,讀者讀著時忍俊不禁,可以想見作者下筆時的那種又好氣、又好笑的心情。
古詩詞鑒賞14
原文
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譯文
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
單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竄。
正要帶領(lǐng)輕騎兵去追趕,
大雪紛飛落滿了身上的弓刀。
鑒賞
《塞下曲》為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內(nèi)容多寫邊塞征戰(zhàn)。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選其四首。這是盧綸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
詩由寫景開始,“月黑雁飛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飛的正常時刻;而宿雁驚飛,透露出敵人正在行動。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時間為冬季,又烘托出了戰(zhàn)前的緊張氣氛。
“單于夜遁逃”,敵人夜間行動,并非率兵來襲,而是借月色的掩護倉皇逃遁。詩句語氣肯定,判斷明確,充滿了對敵人的蔑視和我軍的必勝信念,令讀者為之振奮。
后兩句寫將軍準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坝麑⑤p騎逐”,將軍發(fā)現(xiàn)敵軍潛逃,要率領(lǐng)輕裝騎兵去追擊;不僅僅因為輕騎快捷,同時也顯示出了一種高度的自信。當勇士們列隊準備出發(fā)時,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了起來,雖然站立不過片刻,剎那間弓刀上卻落滿了雪花。遮掩了他們武器的寒光。他們就像一支支即將離弦的箭,雖然尚未出發(fā),卻滿懷著必勝的信心。
最后一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zhàn)斗的艱苦性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
本詩雖區(qū)區(qū)二十個字,卻寫出了當時的實情:單于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率軍潰逃,將軍在“大雪滿弓刀”的奇寒天氣情況下準備率軍出擊。一逃一追把緊張的氣氛全部渲染了出來。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但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營造了詩歌意蘊悠長的氛圍。
解讀
全是一共有六首,這首詩選于《塞下曲》的第三首。詩中描寫了邊疆戰(zhàn)士在一個沒有月亮、大雪紛飛的夜晚追擊陶笛的情景。寒冷的夜晚,在夜幕和風雪的掩護下,狡猾的敵人準備偷偷逃走。敵人的行動使棲息的大雁高高飛起,引起了將士們的警覺,將軍當機立斷,率領(lǐng)輕騎兵部隊追逐。始終雖然沒有正面描寫將士們的神武英姿,但是抓住了一個細節(jié),聚焦在積滿雪花的武器上——士兵們手中的.弓箭和大刀上積滿了雪花。這真是此處無聲勝有聲。在漫天飛舞的雪花的兵刃的輝映中,英勇的將士風采躍然紙上。
簡評
從這首詩看來,盧綸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時機的。他不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藝術(shù)效果的時刻加以表現(xiàn)。詩人不寫軍隊如何出擊,也不告訴你追上敵人沒有,他只描繪一個準備追擊的場面,就把當時的氣氛情緒有力地烘托出來了。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并不是戰(zhàn)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時刻。這個時刻,猶如箭在弦上,將發(fā)未發(fā),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許覺得不滿足,因為沒有把結(jié)果交代出來。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啟發(fā)性,更能引逗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這叫言有盡而意無窮。神龍見首不見尾,并不是沒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隱若現(xiàn),更富有意趣和魅力。
古詩詞鑒賞15
【原文】
客至⑴
舍南舍北皆春水⑵,但見群鷗日日來⑶。
花徑不曾緣客掃⑷,蓬門今始為君開⑸。
盤飧市遠無兼味⑹,樽酒家貧只舊醅⑺。
肯與鄰翁相對飲⑻,隔籬呼取盡余杯⑼。
【詞句注釋】
、趴椭粒嚎椭复廾鞲,杜甫在題后自注:“喜崔明府相過”。明府,唐人對縣令的稱呼。相過,即探望、相訪。
⑵舍:指家。
、堑姡褐灰。此句意為平時交游很少,只有鷗鳥不嫌棄能與之相親。
、然◤剑洪L滿花草的小路。
、膳铋T:用蓬草編成的門戶,以示房子的簡陋。
、适羞h:離市集遠。兼味:多種美味佳肴。無兼味,謙言菜少。
、碎祝壕破。舊醅:隔年的陳酒。樽酒句:古人好飲新酒,杜甫以家貧無新酒感到歉意。
⑻肯:能否允許,這是向客人征詢。
、陀啾河嘞聛淼木。
【白話譯文】
草堂的南北漲滿了春水,只見鷗群日日結(jié)隊飛來。
老夫不曾為客掃過花徑,今天才為您掃,這柴門不曾為客開過,今天為您打開。
離市太遠晚餐中沒有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陳酒招待。
若肯邀請隔壁的老翁一同對飲,隔著籬笆喚來喝剩下的酒![3]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黃鶴《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此詩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歲時,在成都草堂所作。杜甫在歷盡顛沛流離之后,終于結(jié)束了長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頭蓋了一座草堂,暫時定居下來。詩人在久經(jīng)離亂,安居草堂后不久,客人來訪時作了這首詩。[4]
【作品鑒賞】
首聯(lián)先從戶外的景色著筆,點明客人來訪的時間、地點和來訪前夕作者的心境!吧崮仙岜苯源核,把綠水繚繞、春意蕩漾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得十分秀麗可愛。這就是臨江近水的成都草堂!敖浴弊职凳境龃航畡轁q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鷗,在古人筆下常常作水邊隱士的伴侶,它們“日日”到來,點出環(huán)境清幽僻靜,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隱逸的色彩。“但見”,含弦外之音:群鷗固然可愛,而不見其他的來訪者,也是過于單調(diào)。作者就這樣寓情于景,表現(xiàn)了他在閑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這就為貫串全詩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鋪墊。
頷聯(lián)把筆觸轉(zhuǎn)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與客談話的口吻,增強了賓主接談的生活實感。上句說,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還沒有因為迎客打掃過。下句說,一向緊閉的家門,今天才第一次為你崔明府打開。寂寞之中,佳客臨門,一向閑適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這兩句,前后映襯,情韻深厚。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來,益見兩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暢歡快有了著落。后句的“今始為”又使前句之意顯得更為超脫,補足了首聯(lián)兩句。
以上虛寫客至,下面轉(zhuǎn)入實寫待客。作者舍棄了其他情節(jié),專拈出最能顯示賓主情份的生活場景,重筆濃墨,著意描畫!氨P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仿佛看到作者迎客就餐、頻頻勸飲的情景,聽到作者抱歉酒菜欠豐盛的'話語:遠離街市買東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簡單,買不起高貴的酒,只好用家釀的陳酒,請隨便進用吧!家常話語聽來十分親切,很容易從中感受到主人竭誠盡意的盛情和力不從心的歉仄,也可以體會到主客之間真誠相待的深厚情誼。字里行間充滿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氣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寫足,如果再從正面描寫歡悅的場面,顯然露而無味,然而詩人卻巧妙地以“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作結(jié),把席間的氣氛推向更熱烈的高潮。詩人高聲呼喊著,請鄰翁共飲作陪。這一細節(jié)描寫,細膩逼真?梢韵胍,兩位摯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濃,越喝興致越高,興奮、歡快,氣氛相當熱烈。就寫法而言,結(jié)尾兩句真可謂峰回路轉(zhuǎn),別開境界。
劉克莊說此詩是戲效元白體。杜甫自不可能飛躍時空去戲效他后代的元白體,這是從風格角度反講的。簡而言之,元白體就是指淺切平易的詩歌風格。綜觀全詩,語勢流暢,除“盤飧”“兼味”“樽酒”之外,其馀語句都沒有太大的障礙,尤其是尾聯(lián)虛字“肯與”和俗語“呼取”的運用,足當“戲效元白體”之評。另外,詩用第一人稱,表達質(zhì)樸流暢,自然親切,與內(nèi)容非常協(xié)調(diào),形成一種歡快淡雅的情調(diào),與杜甫其他律詩字斟句酌的風格確實不大一樣。
杜甫《賓至》《有客》《過客相尋》等詩中,都寫到待客吃飯,但表情達意各不相同。在《賓至》中,作者對來客敬而遠之,寫到吃飯,只用“百年粗糲腐儒餐”一筆帶過;在《有客》和《過客相尋》中說,“自鋤稀菜甲,小摘為情親”、“掛壁移筐果,呼兒問煮魚”,表現(xiàn)出待客親切、禮貌,但又不夠隆重、熱烈,都只用一兩句詩交代,而且沒有提到飲酒。反轉(zhuǎn)來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寫,卻不惜以半首詩的篇幅,具體展現(xiàn)了酒菜款待的場面,還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鄰助興的細節(jié),寫得那樣情彩細膩,語態(tài)傳神,表現(xiàn)了誠摯、真率的友情。這首詩,把門前景,家常話,身邊情,編織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顯示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nèi)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shù)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古詩詞鑒賞】相關(guān)文章:
古詩詞鑒賞11-20
古詩詞鑒賞05-15
古詩詞原文及鑒賞09-08
秋雨的古詩詞鑒賞05-08
(薦)古詩詞鑒賞05-17
古詩詞鑒賞若干11-09
《寒食》古詩詞鑒賞12-03
《野望》古詩詞鑒賞11-24
小學古詩詞鑒賞11-04
《春曉》古詩詞鑒賞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