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譯張岱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譯張岱,歡迎大家分享。
湖心亭看雪
崇禎(chóng zhēn)五年①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gēng)定②矣,余挐(ráo)③一小舟,擁毳(cuì)衣爐火④,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sōng hàng dàng)⑤,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⑥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qiǎng)飲三大白⑦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⑧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注釋
、俪绲澪迥辏汗1632年。崇禎,明思宗朱由檢年號(1628-1644)。
、诟ǎ褐赋醺院,晚上8點左右。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的大約2小時。
、蹝潱和ā皹铩,撐(船),劃(船)。一作“拏”。
、軗黼ヒ聽t火:穿著皮毛衣,帶著火爐乘船。毳衣,用皮毛制成的衣服。毳,鳥獸的細毛。
、蒽F凇沆碭:形容雪夜寒氣彌漫。霧凇,云、水氣;霧是從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氣,凇是從湖面上蒸發(fā)的水汽,霧凇,水汽凝成的冰花。曾鞏《冬夜即事詩》自注:“齊寒甚,夜氣如霧,凝于水上,旦視如雪,日出飄滿階庭,齊人謂之霧凇!便齑X,白氣彌漫的樣子。沆,形容大水
、扪傻茫哪。更、還。
⑦白: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這里指小白玉酒杯。
⑧相公:舊時對士人的尊稱。
譯文
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連下了好幾天,湖中行人,飛鳥的各種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扁舟,穿著細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觀賞雪景。湖上冰花一片彌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見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長堤在雪中隱隱露出的一道痕跡,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船上米粒般的兩三個人罷了。
我到了湖心亭上,有兩個人鋪著氈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那兩個人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在湖中怎么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閑情雅致)的人呢!”(他們)邀請我一同喝酒。我盡情喝了三大杯后告辭。(我)問他們的姓氏,原來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自語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情(于山水),還有像您一樣(甚至比您更)癡情(于山水)的人呢!”
假字
1.余挐一小舟:挐(ráo)通 “橈”,持 引申為撐、劃。
一詞多義
1.是:是日更定(這,指第三天) 是金陵人(表判斷) 2.一: 一白(全) 長堤一痕(數(shù)量詞) 3.更:是日更定矣(古代的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2小時) 更有癡似相公者(比,更加,進步) 4.白:一白(白色) 強飲三大白而別(這里指酒杯)
詞類活用
客:原義為“客人”,此處為“做客”!翱痛恕奔础翱途佑诖恕,名詞作動詞。
古今異義
余:古義:我 例:余住西湖 今義:剩下
創(chuàng)作背景
《湖心亭看雪》是張岱收錄在回憶錄《陶庵夢憶》中的一篇,寫于明王朝滅亡以后。張岱在明亡以后,消極避居浙江剡溪山中,專心從事著述,窮困以終!短这謮魬洝芳磳懹谒芫迂呦胶螅瑫芯拺淹麸L月繁華,追憶前塵影事,字里行間流露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和滄桑之感。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此篇是張岱小品散文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篇。全文只一百五十九字,堪稱字字珠璣。此文篇幅雖小,意境卻闊大,表達的情緒也異常幽遠,從此也可以見出小品文的審美意趣。
文章開頭簡單地交代時間與地點,接著便切入描寫的對象雪大雪三日,自有許多可以值得寫的景致,作者卻未像施耐庵在《水滸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那樣極盡渲染之能,只用了“湖中人鳥聲俱絕”七個字加以概括、烘托,簡潔得近乎吝嗇。用字雖少,卻有廣闊的審美想象空間。加之從雪后之景起筆,寧靜、空明的景致傳達出清涼、孤寂的意緒。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作者內心的情感也一定不會熱烈、歡快到哪里去。這種自然氛圍和內心情緒,奠定了全文純凈、明潔的色彩和清冷孤寂的基調。
在用寥寥幾句奠定了全文的色彩和基調后,文章進入看雪具體過程的描寫,先寫出游的時間和情景,次寫舟中所見,再寫亭上所遇和歸舟的情形,舟中所見是全文描寫的核心。從字數(shù)上看,也不過四十二字?此剖杪瑢嵸|境界開闊用情幽深。在這里,存在著如何把握作者情感的問題。就其描寫的方式看,很符合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的“無我之境”的表達法。所謂“無我之境”,就是“以物觀物”的結果,表現(xiàn)為“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的特點。但仔細體會這段文字的意味,仍然會發(fā)現(xiàn)這其實還是包含著作者內心情感的“有我之境”。聯(lián)系作者的身世變遷,就不難體會他在作品中滲透的那種傷感、落寞與凄涼。這種心緒其實在一開始就已展示出來了,只不過展示得很隱蔽、很節(jié)制。
亭中所遇是此文描寫的又一重要情節(jié)。這段文字表面上看平淡無奇,實質上卻傳達出豐富的內心活動!昂涎傻酶写巳恕奔鹊莱鲲嬀迫说捏@訝,同時也道出作者的驚訝。由于有了意外的相遇,全文的色調在這里得到調節(jié),清冷的基調融入了些許暖色。這種暖色來自情趣相投的喜悅與撫慰。特殊場景下相遇,定然有許多相似的心緒可以表白,有很多相似又無從言傳的感受可以被對方捕捉。雖然是路人,卻又是情感上的相知;雖是相知,卻終究是路人。這種復雜而又微妙的心理,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表達方式,只有借助酒才能得到完滿的傳遞。于是,不會飲酒的作者也禁不住“強飲三大白”。
文章最后,在基調上緊接上一段,是一種暖色的持續(xù)。在這里,清涼的雪景隱退了,落寞的心境也因亭中偶遇而變得微溫。舟子的話,是對作者內心感慨的點白。這樣處理,最大限度地隱蔽了“我”的影子,從而與全文的基調保持一致,使全文處于和諧中有變化,變化中寓和諧的情感波動之中。在舟子喃喃而語的時候,大概可以猜測得出抒情主人公頷首微笑的神情。
此文除了在情緒的傳達上朦朧幽深外,在寫作手法上也極富藝術感染力。首先,文章圍繞西湖大雪賞雪所見亭中所遇這一線索展開,逐層遞進又峰回路轉;其次,描寫景物時充分吸取了中國寫意山水畫的手法,不追求局部的細膩而注重全局的生動與傳神,不求多而求簡,追求以少勝多、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名家點評
清代文學家祁豸佳:余友張?zhí)这,筆具化工。其所記游,有酈道元之博奧,有劉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麗,有王季重之詼諧,無所不有;其一種空靈晶映之氣,尋其筆墨,又一無所有。為西湖傳神寫照,正在阿堵矣。(《西湖文氣夢尋·序》)[7]
近代作家施蟄存:借舟子的話,來點明自己看雪的癡態(tài)。卻又用一個更癡的人來作陪襯,顯得“吾道不孤”,天下還有不少這樣高逸之士。(《古文鑒賞大辭典》)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章培恒、駱玉明:這是孤獨者與孤獨者的感通,孤獨者與天地自然的感通,很多深深有會于心的東西留于言外。在張岱的小品文中,我們看到曠達與癡情共同釀成了純美的意境。(《中國文學史》)
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吳小如:夫看雪景本不足奇,看雪景而行蹤不同凡俗則奇;而不同凡俗地欣賞雪景卻意外地巧遇知音同好則尤奇。這樣,此一短小之文就不僅描繪了客觀的雪景,而且主要的是這一方面更刻畫了作者的主觀精神世界;不僅借景以生情,而且用知音同好以助其情;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后半的敘事帶抒情的一段描寫,則前半的景物描繪充其量不過是一幅略具特色的風景畫而已。(《歷代名篇賞析集成》)
北京師范大學文科學報編審林邦鈞:作者于嚴冬傍晚,冒寒踏雪,領賞湖中雪景的雅興逸情,以“湖中人鳥聲俱絕”為反襯,以亭中兩人賞雪品酒為陪襯,可用“癡絕”概括。作者選用幾個“一”字,別具匠心地選用了幾個表示微小的量詞“痕”、“點”、“芥”、“!,不僅準確新奇,而且反襯出冰雪世界的浩渺,人煙之稀絕。短文寫盡湖山雪景的潔凈、迷蒙,傳盡西子銀裝素裹的風姿神韻。晚明嘉興人汪珂玉有“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之說。驗諸本文可謂不謬。(《陶庵夢憶注評》)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明末清初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文學家。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為富貴公子,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戲曲。精于茶藝鑒賞,明亡后不仕,曾參加過抗清斗爭,后“披發(fā)入山”著書以終。文筆干練,豐神綽約,著有《瑯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三不朽圖贊》《夜航船》等。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譯張岱】相關文章:
張岱《湖心亭看雪》原文對照翻譯09-14
湖心亭看雪張岱翻譯08-30
湖心亭看雪翻譯張岱10-19
張岱湖心亭看雪翻譯08-30
張岱《湖心亭看雪》原文注釋翻譯及鑒賞09-16
張岱《湖心亭看雪》原文賞析09-15
明朝張岱《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譯注釋11-03
張岱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譯10-25
張岱《湖心亭看雪》原文字詞注釋翻譯及賞析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