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梁實秋:錢的教育

        時間:2024-09-21 08:29:00 梁實秋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梁實秋:錢的教育

          引導語:關(guān)于下文梁實秋對于錢的教育,是摘自他的《把快樂種在心里》散文,我們一起來學習關(guān)于錢的教育是如何的?

        梁實秋:錢的教育

          烏托邦的作者告訴我們說,在理想的國里,小孩子拿金錢當做玩具,孩子們你可以由性地大把地抓錢,順手丟來丟去地玩。其用意在使孩子把金錢看成司空見慣的東西,久之便覺得金錢這東西稀松平常,長大了之后自然也就不會過分地重視金錢,貪吝的毛病也就可以不至于犯了。這理想恐怕終歸是個理想吧?小孩子沒有不喜歡耍槍弄棒的,長大之后更容易培養(yǎng)出尚武的精神。小孩子沒有不喜歡飛機模型的,長大之后很可能對航空發(fā)生很大的興趣。所以幼習俎豆,長大便成圣賢,這種故事不能不說有幾分道理。小時候在錢堆里打滾,大了便不愛錢,這道理我卻不敢深信。

          事實上一般小孩子們所受的關(guān)于錢的教育,都是培養(yǎng)他對于錢的愛好。我們小時候,玩的不是錢,而常常是裝錢的撲滿。門口過來了一個小販,吆喝著:“小盆兒啊小罐兒啊!”往往不經(jīng)我們的請求,達人就買一個瓦制的小撲滿。大人告訴我們把錢一個個地放進那個小孔里面,積著,積著,積滿了之后“撲”的一聲摔碎,便可以有筆大錢。那一筆錢做什么用?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以我個人而論,我拿到一個撲滿之后,我卻是被這古怪的玩意兒所誘惑了,覺得怪有趣的,恨不得能立刻把它填滿,我憧憬著將來有一天摔碎它時的那種快樂。我手里難得有錢,錢是在母親屋里的大木柜里鎖著的,我手里的錢只有三種來源:一是過年時的壓歲錢,或是客人來時給的紅紙包的錢;一是自己生辰家里長輩給的錢;一是從每日點心費里積攢下來的節(jié)余。有一點兒富余的錢,便急忙投進撲滿,“當”的一聲,怪好玩兒的。起初我對于這個小小的儲蓄銀行很感興趣,不時地取出來搖搖,從那個小孔往里面窺看。但是不久我就恍然我是被騙了,因為我在想買冰糖葫蘆或是糯米藕的時候,才明白那撲滿里的錢是無法取出來用的,那窟窿太小,倒是倒不出來,用刀子拔也拔不出來,要摔又不敢,我開始明白這不是一個玩具,這是一個強迫儲蓄的陷阱。金錢這東西為什么是那樣的寶貴,必須如此周密地儲藏起來呢?撲滿并沒有給我養(yǎng)成儲蓄的美德,它反倒幫助我對于錢發(fā)生一種神秘的感覺。

          有人主張絕對不給孩子們?nèi)魏瘟沐X,一切糖果玩具都已準備齊全,當然無從令孩子們?nèi)W習揮霍的本領(lǐng)。銅臭(xiu 第四聲)是越晚沾染人的雙手越好。可是這種辦法也有時效的限制,一離開家之后任何孩子都會立刻感覺到錢的重要。我小的時候,每天上學口袋里放兩個銅板,到學?梢再I兩套燒餅油條做早點吃,我本來也沒有別的其他欲望,但是過了兩天,學校門口來了一個賣糯米藕的小販,圍了一圈的小顧客,我擠進去一看,那小販正在一片一片地切著一橛(jue 第二聲)赭(zhe 第三聲)中帶紫的東西,像是藕,可是孔里又塞著東西,切好之后澆一小勺紅糖汁和一小勺桂花,令人饞涎欲滴!我咽了一口唾沫之后退出來了。第二天仗著膽子去買一碟嘗嘗,卻料不到起碼要四個銅板才肯賣。我忍了兩天沒吃早點換到了一碟這個無名的美味。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感覺到錢的用處,第一次感覺到?jīng)]有錢的苦處。我相當?shù)牧私饬隋X的神秘。

          錢的用處比較容易明白,錢從什么地方來,便比較難以了解。父母的柜子里皮包里,不斷地有錢的補充。但是從哪里來的呢?有人主張用實驗的方法教導孩子:不工作便沒有錢。于是他們鼓勵孩子們服務(wù),按服務(wù)的多寡優(yōu)劣而付給報酬。芟(shan 第一聲)除庭草,一角錢;汲水澆花,一角錢;看家費,一角錢;投郵費,一角錢……這種辦法有好處,可以讓孩子知道錢不是白給的,是勞動換來的。但是也有流弊,“沒有錢便不工作”。我看見過很多人家的孩子,不給錢便不肯寫每天一頁的大字,不給錢便死抱著桌腳不肯上學,不給錢便撒潑打滾不給你一刻安靜的工夫去睡覺。這樣,錢的報酬的功用已經(jīng)變成賄賂的功用了!“沒有錢便不工作”,這原則并不錯,不過在家庭里應(yīng)用起來,便謀殺了人與人之間的情分。似乎是太早地戕(qiang 第一聲)賊了人的性靈了。

          如果把錢的教育寫成一本書,我想也不過是上下二卷,上卷是錢怎樣來,下卷是錢怎樣去。

          錢怎樣來,只能由上一輩的人做一個榜樣給下一輩的人看。示范的作用很大,孩子們無須很早地就實習。如果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宇宙觀都是從錢的方孔里望出去的,我相信他的孩子們一定會有一套拜金主義的心理。如果一個人用各種欺騙舞弊的方法把錢弄到家里并不臉紅,而且洋洋得意地自詡(xu 第三聲)為能,甚而給孩子們也分潤一點兒油水,我想這也就是很有效的一種教育,孩子長大必定會有從政經(jīng)商的全副的本領(lǐng)。所謂家學淵源,在這一方面也應(yīng)用得上。

          講到錢的去處,孩子們的意見永遠不會和上一輩的相同,年輕人總覺得父母把錢系在肋骨上,每個大錢拿下來都是血淋淋的。錢永遠沒有足夠的時候。正當?shù)挠缅X的方法,是可以從小就加以訓練的。有人主張,一個家庭的經(jīng)濟應(yīng)該對孩子們公開,月底召開一次家庭會議,懂事的孩子們?nèi)剂邢,家長報告賬目和預算,讓大家公開討論。在這民主的形式之下,孩子們會養(yǎng)成一種自尊。大姐姐本來吵著買大衣,結(jié)果會自動放棄,移做弟弟妹妹買皮鞋用,大哥哥本來爭著要置自行車,結(jié)果也會自動放棄,移做冬天買煤之用。這是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錢用在比較需要的地方去。錢不但滿足自己的物質(zhì)的需要,錢還要顧及自己的內(nèi)心的平安。這樣的用錢的方法,值得一試。孩子們不一定永遠是接受命令,他也可以理解。

         

          梁實秋簡介

          梁實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縣,生于北京。學名梁治華,字實秋,一度以秋郎、子佳為筆名。著名文學評論家、散文家、翻譯家。

          1915年秋考入清華學校。1923年畢業(yè)后赴美留學,專攻英語和英美文學。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學習時受新人文主義者白壁德影響較深。1926年夏回國于南京東南大學任教,先后任暨南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校外文系教授、系主任。1948年移居香港,1949年到臺灣,先后任臺灣省立師范大學、臺灣師范大學、臺灣大學教授、臺灣編譯館館長。1987年11月3日因心臟病病逝于臺北。

          40歲以后著力較多的是散文和翻譯。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從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輯。30年代開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持續(xù)40載,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譯,計劇本37冊,詩3冊。晚年用7年時間完成百萬言著作《英國文學史》。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談吃》、《看云集》、《偏見集》、《秋室雜文》、長篇散文集《槐園夢憶》等。譯有《莎士比亞全集》等。主編有《遠東英漢大辭典》。

        【梁實秋:錢的教育】相關(guān)文章:

        梁實秋作品《錢》04-25

        梁實秋作品《錢》賞讀08-07

        梁實秋:瓦塊魚、烏魚錢10-14

        梁實秋《教育你的父母》練習及答案08-31

        梁實秋的作品11-02

        梁實秋的散文11-20

        對梁實秋的評價09-03

        梁實秋軼事08-04

        梁實秋妻子11-12

        梁實秋謙讓10-0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