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梁實秋散文《簽字》品讀
引導語:簽字多指在文件、紙張、條幅、或紀念物品上親筆寫上自己的名字,那么梁實秋的散文《簽字》是講什么的呢?只是單純的講簽字?
一個人愿意怎樣簽他的名字,是純屬于他個人的事,他有充分自由,沒有人能干涉他。不過也有一個起碼的條件,他簽字必須能令人認識,否則簽字可能失去了意義,甚且?guī)聿槐匾臒⿺_。有一次,一個學?荚嚪虐袂跋Γ驗閺浄饩幪柕年P系,必須核對報名表以取得真實姓名,不料有一位考生在報名上的簽字如龍飛鳳舞,又如春蚓秋蛇,又似鬼畫符,非籀非篆,非行非草,大家傳觀,各作了不同的鑒定。有人說這樣的考生必非善類,不取也罷。有人惜才,因為他考試的成績很好。擾攘了半晌,有人出了高招,輕輕的揭下他的照片,看看照片背面的簽字式是否可資比較。這一招,果然有分教,約略的看出了這位匠心獨運的考生真實姓名。對于他的書法,大家都搖頭。我沒有追蹤調查該生日后是否成了一位新潮派的畫家或現(xiàn)代派的詩人。
支票上的簽字可以任意勾畫,而且無妨故出奇招,令人無從辨識,甚至像是一團亂麻,漆黑一團亦無不可,總之是要令人難以模仿。不過每次簽字必須一致,涂鴉也好,黑豬也好,那豬那鴉必須永遠是一個模式。在其他的場合就怕不能這樣自由。有不相識的人寫信給我,信的本身顯示他很正常,但是他的正常沒有維持到底,他的姓名我無法辨識,而信又有作覆的必要,我無可奈何只好把他的簽字式剪下來貼在復信的信封上,是否可以寄達我就不知道了。這位先生可能有一種誤會,以為他的簽字是任何讀書識字的人所應該一看就懂的。
我們中國的字,由倉頡起,而甲骨、而鐘鼎、而篆、而籀、而行、而草、而楷,變化多端,但是那變化是經過演化而約定俗成的。即使是草書,其中也有一定的標準寫法,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潦草的任意大筆一揮。所以有所謂“標準草書”,草書也自有其一定的寫法。從前小學頗重寫字一課,有些教師指定學生臨寫草書千字文,現(xiàn)在沒有人肯干這種傻事了。翻看任何紅白喜事的簽到簿,其中總會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簽字式。有些畫家完成巨構之后簽名如畫押。八大山人的簽字式很怪,有人說是略似“哭之笑之”,寓有隱痛。畫不如八大者不得援例。
簽字式最足以代表一個人的性格。王羲之的簽字有幾十種樣式,萬變不離其宗,一律的圓熟雋俏?此氖鹈,不論是在箋頭或是柬尾,一副翩翩的風致躍然紙上。他寫的“之”字變化多端,都是搖曳生姿。世之學逸少書者多矣,沒人能得其精髓,非太肥即太瘦,非太松即太緊,羲之二字即模仿不得。
有人沾染西俗,遇到新聞人物輒一擁而上,手持小簿,或臨時撕扯的零張片楮,請求簽名留念。其實那簽字之后,下落多半不明,徒滋紛擾而已。我記得有一年,某省考試公費留學,某生成績不惡,最后口試,他應答之后一時興起,從衣袋里抽出小簿,請考試委員一一簽名留念,主考者勃然大怒,予以斥退,遂至名落孫山。
雁塔題名好像是雅事,其實俗陋可哂。雁塔上題名者不僅是新進士,僧道庶士亦雜列其間。流風遺韻到今未已,凡屬名勝,幾乎到處都有某某到此一游的題記,甚至于用刀雕刻以期芳名垂諸久遠。三代以下惟恐其不好名,不過名亦有善惡之別。我記得某家圍墻新敷水泥,路過行人中不知哪一位逸興遄飛,拾起一塊石頭或木棍之類,趁水泥濕軟未干,以遒勁的筆法大書“王××”三個字。事隔二十馀年,其題名猶未漫漶,可惜他的大名實在不雅。
梁實秋散文讀后感
梁實秋真能侃,再小的芝麻粒的事兒,經他的筆一轉一化,汨汨淌出一大洼水,一波三折,有滋有味。梁先生淡雅從容,典型一紳士,持杖岸立,口銜煙斗,含笑窺樂。
梁的散文:瑣碎。沒有故事情節(jié),全憑見識,將古今中外、日常生活中的瑣事拼湊成文,像碎花裙上的碎花點,雜而不亂,抖開斑斕。他下筆,東一鱗西一爪,若云里神龍,飄忽不定,反而沒有編故事的斧痕匠氣,觸類旁通,信手捻來,隨心所欲,東西八千里,上下五千年,逞才仗氣,一瀉千里地侃下去,毫不搭界的幾件瑣事,很巧妙地觸電,通了!任何瑣碎小事,一落梁氏筆下,便衍化成滋潤豐沛的長文。因為雜,讀者永遠新鮮不厭倦,恨不能一氣讀完。梁的行文看似輕松灑脫,沒有梁的學貫中西的淵博學識,這一手是學不到家的,這是一絕。也有人效顰,結果墮入羅嗦,世俗。
至少在我看來,散文到了梁實秋手里,又聳起一座里程碑。仿佛沒有不可入文的事,不信,翻開梁的四集《雅舍小品》,就像個雜貨鋪,亂七八糟的貨都齊了。怒、臟、鼾、胖、并洗澡、理發(fā),都是生活瑣事,也是他佳作的題目。凡是他耳聞目睹的都攬入筆底,正合老上海的一諺語:撿入籃里都是菜,這是高廚的本事。經他妙筆點睛,化龍飛舞,這不能不歸功於他的淵博與機敏。梁講究生活的趣味,他總能從最平凡的生活小事發(fā)現(xiàn)它亮晶晶的趣味,然后筆鋒一轉,洋洋灑灑,談笑風生,不時閃爍出機智,忍俊不禁開涮幾句玩笑,令人捧腹厥倒。他好幽默但不庸俗滑稽,這是他的文章特色。
他文章取材很世俗,人人都有此經歷,一經點出其中的閃光點,自然引起普遍共鳴。行文幽默、情趣高雅、文字簡潔、文采斐然、文筆活潑,深得讀者珍玩,嵤氯牍P,典雅出鋒,這是梁文的成功之處。
梁實秋又是大學者,莎士比亞全集漢譯本第一人,主編的《遠東英漢大詞典》更是華人學者研讀西方文化的必備參考詞典。但他寫作從不掉書袋,沒有頭巾氣的酸。他常常信手捻來中外大典的引文,置於一堆俗事中,還原出引文原有的世俗樸素,充實文章的知識含量,是調味品,不是醋,更有可讀性。時下一些寫手,才看了幾篇引文,甚至見了廣告上幾句古代詩文,便迫不及待收入“拙著”,企圖點綴出文章的源遠流長,一副普人郝隆袒腹曬書的窮酸相。一壇回味尚可的米酒曬成醋了,原有的酒味也灑了。
【梁實秋散文《簽字》品讀】相關文章:
梁實秋經典散文品讀09-16
梁實秋《喝茶》品讀09-22
梁實秋《睡》原文品讀08-04
梁實秋《理發(fā)》原文品讀07-26
梁實秋《早起》原文品讀07-26
梁實秋《唐人自何處來》品讀08-08
梁實秋散文:旅行08-04
梁實秋散文《舊》10-25
梁實秋精選散文《送行》07-27
梁實秋散文《麥當勞》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