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李白 杜甫

        時間:2020-09-02 10:04:58 李白 我要投稿

        李白 杜甫

          李杜兩人的詩性差異太大,同時喜歡李杜的,歷來不多。下面來看看!

        李白 杜甫

          在中國詩的歷史上,李白與杜甫,不必說是最好的詩人,但一定是說到詩的時候最繞不開的詩人。為什么繞不開?我想,首先因為他們是與生俱來用詩來思維的偉大的人。這樣的人,這樣的詩人歷來少見。這就讓中國詩的歷史獲得了一種高貴和尊嚴,或許也因此,中國有理由稱之為詩的國度。

          人的一生在詩的思維中度過,這是何等奇異的人生狀態(tài)。而李杜就是這樣在一千多年前一生記錄著他們詩的思維。譬如李白的成名之作《蜀道難》。可以想象和確信,這是李白興之所至吟成的。同時還可以想象和確信,如果李白再寫一遍,甚至是當時連寫兩遍,一定是不一樣的。李白哪里是寫詩,他只是聽憑蓬勃駘蕩的思維,噴泄在筆底紙端而已。也因此,李白的詩,特別是他最擅長的古風,氣勢非凡,來時排山倒海,去時擊潰重圍。世界上最紛繁蕪雜的是思維,最難以安置的也是思維,李白的詩就是這樣的紛繁蕪雜和難以安置的狀態(tài)!妒竦离y》一開始十幾句時的李白,憑空一一成文字的奇崛和崔嵬,讀來不由你不驚為天人。而之后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這些句子,實在是劈頭蓋臉的沒來由。之后又是沒來由的突然煞尾。李白的一番思維,乘興而來又乘興而去了。他的詩,即使是像《蜀道難》那樣的偉大的詩的行進也不得不戛然而止。千百年來,很少有人注意到《蜀道難》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類的文字是多余的。原因想來也就一個,就是李白才氣太大,自然可以英雄欺人。

          不但是李白,杜甫也是這樣。譬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起先說“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到結尾竟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就難免讓郭沫若嘲笑了,你家好富裕的“三重茅”,給受凍的“群童”拿去,你就咬牙切齒了。怎么相信你會甘愿“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呢?問題也就在郭沒明白杜甫和李白一樣,也是以詩來思維的`。這首詩里,他怨恨盜他三重茅的群童,是當時的真實想法,接下來突然想起“天下寒士”,也是當時又真實地想到了。就這首詩而言,前后可能不切,然而,一個偉大的人的思維,可能紛繁蕪雜,但到底不會淪陷于平庸,何況這個偉大的人還是詩人。

          李白與杜甫注定與眾不同,還因為他們出現(xiàn)在歷史和詩的偉大拐點,和必然會到達和站立在那兒的詩的坐標上。李白注定和盛唐連在一起,杜甫注定和中唐不可分離。

          盛唐是古代中國的一個偉大時期,唐玄宗開創(chuàng)的開元盛世,還是古代中國的一個偉大的文化巔峰時期。李白是盛唐詩人,他為盛唐貢獻了最偉大的、同時具有史詩意義的詩篇《清平調(diào)詞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得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楊玉環(huán)天寶四載封為貴妃。天寶三載,沈香亭前牡丹盛開,唐玄宗和她前往觀賞,她的身份還是女道士楊太真。李白應命別創(chuàng)新詞。這是一次曠世的會見,歷史上站在最高峰巔的帝王、最美麗的女人,和最偉大的詩人的會見。李白43歲,他來到了帝王的身邊,覺得從未離自己報國的夢想這么近。第一首說,牡丹和云彩,都渴望像楊太真的容顏和衣裳一樣美。因為她就住在群玉山、瑤臺那樣的仙境。第二首說,趙飛燕要精心、出彩的梳妝,才可能和楊玉環(huán)相似。楊玉環(huán)時年25歲,從這里開始了她12年的驚艷。相傳就為這個比擬,高力士進了讒言,李白當年離開了長安。其實美是無從譴責的。譬如楊玉環(huán),到今天,人們不是還念著她的美嗎?第三首說到沈香亭賞牡丹本事。是名花,更是美人,讓君王笑顏常在。這年唐玄宗60歲了。這位偉大的帝王漸漸老去,他平生的波瀾,在這時候,誰也會覺得,已經(jīng)離他遠去了。他在晚年得到楊貴妃這樣的知音,是對往日所有的消解!肚迤秸{(diào)詞三首》,當場就譜了曲,由唐代偉大的歌者李龜年歌唱,唐玄宗吹笛伴奏。當時的盛況,這樣的盛唐,真是千載難逢。李白《清平調(diào)詞三首》,自然可以不朽。

          同樣,杜甫也為他的中唐寫下了最偉大的、也是最具史詩意義的詩篇《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大歷三年,杜甫從四川奉節(jié)乘船回故鄉(xiāng),路過潭州時,遇見了闊別多年的開元著名歌手李龜年。杜甫當年在洛陽岐王李范和唐玄宗近臣崔滌的家里,多次聽到過李龜年的歌聲。那時正是大唐盛世,誰都懷抱著光輝的愿望和燦爛的人生。不料盛世有時比人生要短命得多,重新相見時,兩人都已是淪落天涯、行將就木之人了。杜甫流傳到今天的詩有1400多首,其中絕句不到十分之一。這首七絕應該是他的最后一首。而這首詩的字面出奇地平靜,杜甫洶涌了一輩子的詩的思維,被江南的不置可否的好風景,看上去淡淡消解了。這就是到達和站立在了中唐的杜甫。中唐就是這樣,除了好風景可以敷衍,所有的悲涼和沉痛,都已失去了訴說的必要。杜甫很少寫絕句,甚至絕句被認為是杜甫的短板,然而這首《江南逢李龜年》不可替代也無從替代。甚至可以說,單單就這首詩,杜甫就可以被稱之為杜甫。

          李白與杜甫詩的思維,也讓詩獲得了至美的成果,也讓詩在詩的本義上到達了更高的境界。這里就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哪些才是李白和杜甫最不應被忘記的詩?我以為,不該忘記的是反映了李白和杜甫的思維美感的那些詩。李白具有夢幻般真實的那些五古,實在可能讓讀它的歷來的讀者和李白本人一起夢幻歌哭。蘇東坡曾經(jīng)抄寫的李白的《上清寶鼎詩二首》:

          朝披夢澤云,笠釣清茫茫。尋絲得雙鯉,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勢如飛翔。歸來問天老,奧義不可量。金刀割青素,靈文爛煌煌。咽服十二環(huán),奄見仙人房。暮跨紫鱗去,海氣侵肌涼。龍子善變化,化作梅花妝。贈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勸我穿絳縷,系作裙間珰。挹子以攜去,談笑聞遺香。

        【李白 杜甫】相關文章:

        李白和杜甫作文07-24

        《李白與杜甫》讀后感03-01

        李白與杜甫讀后感07-22

        李白與杜甫是哪個朝代11-03

        李白《戲贈杜甫》翻譯賞析09-01

        李白《戲贈杜甫》鑒賞及其注釋12-07

        《李白與杜甫》讀后感作文11-11

        李白杜甫李賀的詩風10-25

        《贈李白杜甫》古詩詞鑒賞12-05

        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翻譯注釋09-2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