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原文翻譯和賞析
《晚泊潯陽望廬山》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孟浩然。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yuǎn)公傳,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
【前言】
《晚泊潯陽望廬山》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詩。該詩上半首敘事,略微見景,稍帶述情,落筆空靈;下半首以情帶景,以空靈之筆來寫內(nèi)在的情。此詩簡淡自然、空靈無跡,頗有隨筆的味道。而在隨意揮寫間,不但勾畫了江山風(fēng)景,而且抒發(fā)了傾慕高僧慧遠(yuǎn)、向往隱居勝地的隱逸情懷。
【注釋】
得陽:江州治所,今江西省九江市。
掛席:張帆。
郭:外城。
遠(yuǎn)公傳:梁代·釋慧皎《高僧傳》有東晉東林寺慧遠(yuǎn)法師的傳記。
塵外蹤:謝靈運(yùn)《田南村園激流植授》:“唯開蔣生徑,永懷求羊蹤!
東林精舍:即東林寺,在廬山峪嶺以北。精舍,僧人所居。
【翻譯】
經(jīng)過了幾千里江上揚(yáng)帆,竟然都沒遇到一座名山。當(dāng)我在潯陽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爐峰非同一般。我曾讀過慧遠(yuǎn)公的小傳,其塵外之蹤永使我懷念。東林精舍雖然近在眼前,傍晚的鐘聲聽到也徒然。
【鑒賞】
這首詩色彩淡素,渾成無跡,后人嘆為“天籟”之作。上來四句,頗有氣勢,尺幅千里,一氣直下。詩人用淡筆隨意一揮,便把這江山勝處的風(fēng)貌勾勒出來了,而且還傳遞了神情。
在那千里煙波江上,詩人揚(yáng)帆而下,心境十分悠然。一路上也未始無山,但總不見名山,直到船泊潯陽城下,頭一抬,那秀拔挺出的廬山就在他眼前突兀而起。四句詩,一氣呵成,到“始”字輕輕一點(diǎn),舟中主人那欣然怡悅之情就顯示出來了。香爐峰是廬山的秀中之秀,在不少詩人的歌詠中常見它美好的身影!叭照障銧t生紫煙”(李白《望廬山瀑布》),在李白筆下,香爐峰青銅般的顏色,被紅日映照,從云環(huán)霧繞中透射出紫色的煙霞,這色彩十分濃麗。
李白用的是七彩交輝的濃筆,表現(xiàn)出他熱烈奔放的激情和瑰瑋絢爛的詩風(fēng)。而此時(shí)的孟浩然只是怡悅而安詳?shù)赜^賞,領(lǐng)略這山色之美。因而他用的純乎是水墨的淡筆,那么含蓄、空靈。從悠然遙望廬山的神情中,隱隱透出一種悠遠(yuǎn)的情思。詩人以上半首敘事,略微見景,稍帶述情,落筆空靈;下半首以情帶景,情是內(nèi)在的,他又以空靈之筆來寫,正如前人評價(jià)的那樣:“一片空靈”。
香爐峰煙云飄逸,遠(yuǎn)“望”著的.詩人,神思也隨之悠然飄忽,引起種種遐想。詩人想起了東晉高僧慧遠(yuǎn),他愛廬山,刺史桓伊為他在這里建造了一座禪舍名“東林精舍”。據(jù)說那個地方是:“洞盡山美,卻負(fù)香爐之峰,傍帶瀑布之壑,……清泉環(huán)階,白云滿室。”到這兒來的人都感到“神清而氣肅”。這地方如此清幽,使人絕棄塵俗,也是為那些山林隱逸之士所向往的了。孟浩然是一位“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李白《贈孟浩然》)的人物,所以他那“永懷塵外蹤”的情懷,讀者是不難理解的。
詩人在遐想,深深懷念這位高僧的塵外幽蹤,這時(shí),夕陽斜照,忽然隱隱約約聽到從遠(yuǎn)公安禪之地的東林寺里傳來陣陣鐘聲,東林精舍近在眼前,而遠(yuǎn)公早作古人,高人不見,空聞鐘聲,心中不禁興起一種無端的悵惘。“空”字情韻極為豐富。這兒是倒裝句法,應(yīng)該是先聞東林之鐘然后得知精舍已“近”。這一結(jié)余音裊裊,含有不盡之意。且點(diǎn)出東林精舍,正是作者向往之處!叭漳骸倍终f明聞鐘的時(shí)刻,“聞鐘”又渲染了“日暮”的氣氛,加深了深遠(yuǎn)的意境;同時(shí),也是點(diǎn)題。
這首詩,詩人寫來毫不費(fèi)力,真有“揮毫落紙如云煙”之妙。詩人寫出了“晚泊潯陽”時(shí)的所見、所聞、所思,流露出對隱逸生活的傾羨。然而盡管“精舍”很“近”,詩人卻不寫登臨拜謁,筆墨下到“空聞”而止,“望”而不即,悠然神遠(yuǎn)。主張“神韻”說的清代人王士禛極為贊賞此詩,把它與李白詩“牛渚西江夜”并舉,用以說明司空圖《詩品》中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的妙境。
【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原文翻譯和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原文翻譯及賞析05-06
關(guān)于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原文賞析及翻譯05-29
晚泊潯陽望廬山原文及賞析07-20
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譯文及賞析08-20
晚泊潯陽望廬山孟浩然詩鑒賞02-28
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鑒賞及譯文10-31
望廬山瀑布原文翻譯賞析07-14
《望廬山瀑布》原文翻譯及賞析10-26